生辰八字算命1976年闰八月十二曰(1976年闰八月出生的人是什么命)

凉话刺骨 2023-10-20 16:43:23 网友投稿

俗语:“闰七不闰八,闰八过刀杀”,为什么不闰八月?涨知识了

中国常用的历法有三种:阳历、阴历和农历,阳历也就是如今国际通用的历法,是以地球盘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其中每个月有30天或者31天。阴历是以月亮的盈亏为变化周期的,一个月是29天或者是30天,所以阴历和阳历总是相差一天,一年下来就相差11天,因而,阳历一年为365天,而阴历一年为354天。所以为了消弭这种天数的差别,于是就给阴历增加了闰月来调理。

俗语:“闰七不闰八,闰八过刀杀”,为什么不闰八月?涨知识了!

闰七不闰八,闰八过刀杀

由于闰月年是平终年份的特殊情況,所以老百姓在长期的生活中,将闰月所在的年份情況与平时年份对比后,总结出这句“闰七不闰八、闰八过刀杀”。

这句话是说,如果闰七月,就会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闰八月就会发生战争。这句话在现在来看毫无道理,但是放在古代就很好理解。

因为古代人们是靠天吃饭,如果遇到自然灾害,人们就会没有饭吃,起造反之心,所以在古代人们总是会将自然灾害和造反联系在一起。

俗语:“闰七不闰八,闰八过刀杀”,为什么不闰八月?涨知识了!

至于为什么古人以为闰八月会有灾害,是因为从历史的统计来看,闰八月的年份里发作的“天灾人祸”的概率较多。

比如1851年的金田起义,安定天国树立;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还有1976年唐山大地震,当年都是闰八月。大概是因为这些灾难性事件给人们留下了痛苦回忆,所以才有此说法。

俗语:“闰七不闰八,闰八过刀杀”,为什么不闰八月?涨知识了!

由此来看,这种说法现在已经没有可信度了。不过,这些俗语也都是古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家了解就好。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是说民俗的明老师儿,欢迎大家关注我,和我一起了解更多民俗文化!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依照十二地支的月历次序,属午,又称午月。端午,指五月的首个第五天,即农历五月初五。

中国古代的四个节日,中秋、春节、清明、端午,都以敬畏天地、尊敬自然为前提。每个节日各有清晰的内涵和具体的指向。

中秋节是丰收节,是向月亮致敬。中国人的天文历法有阳历、阴历和农历。阳历是地球绕太阳运转的时间规律,阴历是月亮绕地球运转的时间规律,农历是阴阳合历。阴历一年的12个月,按大小月计算有353天、354天、355天三种,比一回归年相差11天左右。通过设置闰月的方式给予补充,形成“农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颁行新历法,开始“置闰”。汉代“中秋”,是秋分这一天,唐代后,确定为农历的八月十五。

春节是农历新年,是向太阳致敬。古人在对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观测中,把一个回归年的“首日”锁定在“冬至”这一天,“冬至”是天文学概念中的“元旦”。周朝的历法《周历》,把“冬至”所在的月定为“岁首正月”。商朝的历法《殷历》农历十二月是“正月”。秦朝的历法《颛顼历》农历十月是“正月”。西汉立国后,承袭秦制,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的100年间(公元前206至前104年),均实行《颛顼历》。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后,将农历一月确定为“岁首正月”,正月初一是新年首日。

清明节以风命名,清明风是东南风。清明节是祈福节,也是环境保护节,礼敬先人,念祖追宗。古人将四季不同方向的风分别命名,从冬至始,每隔45天转变一种风向,古称“八风”。冬至到立春是东北风,称“条风”;立春到春分是东风,称“明庶风”;春分到立夏是东南风,称“清明风”;立夏到夏至是南风,称“景风”;夏至到立秋是西南风,称“凉风”;立秋到秋分是西风,称“阊阖风”;秋分到立冬是西北风,称“不周风”;立冬到冬至是北风,称“广莫风”。清明风从东南吹来,大地气象景明,万物茂盛生长,“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古人对天地的观察细致入微。端午节的“午”,在一天中对应11时至13时之间,是最热的时段,在一年中对应农历五月,是最热的季节。农历五月有“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端午节正是处于这两个节气之间。夏至,不是夏天到来,而是夏之极至,“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礼记·月令》),这一天,白天时间最长,是“阳极”。中国哲学讲究辩证法,“阳极”之中藏着“阴变”。这一天,阴气由地心开始上行,称“一阴”,“夏至一阴生,阴动而阳复于静也”(《周易正义》)。汉代《淮南子·天文训》对农历五月的概括为“阴生于午,故五月为小刑,荠、麦、亭历枯”。“夏至一阴生”,荠菜、麦子、葶苈子等植物在五月枯黄。

进入农历五月,长江流域是梅雨季,雨多、溽热、潮湿,易产生霉变。在黄河流域,害虫现身,北方最怕干旱,旱则百虫生。从汉始,端午这一天都要举行祭祀活动。今天许多地方的民俗中,仍延续着相关传统,如门前悬菖蒲、艾草,喝雄黄酒等。

(作者为《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作者:穆 涛

俗语:闰七不闰八,闰八过刀杀,闰八月怎么了?哪一年是闰八月?

导语:俗语:闰七不闰八,闰八过刀杀,闰八月怎么了?哪一年是闰八月?

闰月算是中国历法上的一个特色,因为参照物的不同,所以在阴历和阳历之间就出现了很大的差距,每年的误差在11天,而中国的历法执行的是阴阳历,两者需要兼容,为了防止两者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就出现了闰月的说法,每十九年就会有七年都有闰月。

闰月的出现缓解了两种历法的压力,不过闰月并非是按照顺序依次排开,而是根据中气来决定。闰月出现后,就有很多关于闰月的俗语,不过我发现,大家好像对闰八月并不是很友好,甚至还流传出了闰七不闰八,闰八过刀杀的说法,闰八月做错了什么?

闰七不闰八,闰八过刀杀

这是句俗语,是民间劳动人民总结下来的经验,所以通俗易懂,我们能很明显地感觉到,这句话中,大家对闰八月的态度并不是很好,可以说的是十分排斥了,这是为什么?

出现闰八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回顾一下这些年的闰八月都有哪些大事发生,

1851年闰八月,这一年太平天国运动在金田起义,并且建立,和清军分庭抗礼。

1862年闰八月,太平天国和清军打得正是火热,双方你来我往,谁也不退让。

1900年闰八月,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对清政府展开进攻,结果很悲惨。

1976年闰八月,唐山大地震,无数生命就这样丧生。

1995年闰八月,日本发生7.2级地震。

……

这样看来闰八月真的是很恐怖,各种天灾人祸,百姓面对这样的大灾大难,很是恐惧,所以他们就会把这些事情全部归结到一个虚无缥缈的身上,认为出现这样的事情就是上天注定的,所以闰八月成为了一种魔咒。

但事情真的是如此吗?

明显不是,太平天国运动并非只在这两年出现,维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闰八月的时间长,只是大家对于这段时间的记忆比较深刻而已。还有地震等自然灾害,这两个灾害是最大的吗?还是除了这两年就没有自然灾害了?显然不是,世界那么大,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各样的事情,以偏概全不可信。

【结语】

仇视闰八月完全是无稽之谈,但没办法以前的人就相信这个,除了这个俗语外,人们对于闰九月还是情有独钟,原因是什么,很简单,因为闰九月很稀少,民间有七年难逢九月闰的说法。

闰九月的年份是:1737年、1756年、1832年、2014年、2109年等。我们能看到跨度非常大,从1832年到2014年中间差了182年,只要我不出现,危险就找不上门来,越稀少的东西,人们越是会珍视,所以以前的人对闰九月就十分看重。

闰月只是为了调整阴阳历之间的时差,对农业的影响比较大而已,至于禁忌之类的话,只能说自我体会了。

对了下次闰八月有人算出是2052年,你们感觉对吗?

2023年闰2月有什么说法

2023年不是闰年但有闰月, 闰月,是一种传统历法置闰方式,继2020年闰4月之后,2023年又将迎来闰月,根据闰月的计算方法,2023年是闰二月。如今采取的是农历置闰方法,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一般说“十九年七闰”,也就是按照农历来说,十九年中有七个闰年。

为使农历与阳历在季节上能够合拍,时令也能一致,我们的祖先就用“增设闰月”的办法燃念来“调整余缺”,在19年中设立了7个闰月——因为19个回归年的总天数与19个平年加上7个闰月的手段桥总天数基本相等。

所以,农历历法规定:每隔两年或三年设一个闰月。有闰月的这一年,农历是13个月,计383.8978天。而农历一年内出现两个二月,第二个二月为闰二月毕猛。

老一辈人都说闰2月和闰8月的年景非常不好,不知道疫情放开的2023年会怎么样?

查了一下闰八月的闰年:1680年、1718年、1851年、1900年、1957年、1976年、1995年、2052年、2071年、2090年、2234年、2272年、2329年、2348年、2367年、2405年、2424年、2443年等等。闰八月是按照阴阳历的说法,在一共有13个月的某年中八月后出现第二个八月,中秋节最早、重阳节最晚的年份通常闰八月。

1976年的闰八月发生了好几件大事,新中国的三位重要的领导人相继去世,周恩来总理逝世(1月8日),朱德总司令逝世(7月6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9月9日),唐山大地震(7月28日),这一年真是悲伤的一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