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带弓箭(八字带弓箭对照表)

隐身守侯 2023-12-21 13:01:20 网友整理

新春走基层

编者按: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今年春节期间,大众网·海报新闻将连续第11年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全体编辑记者将继续以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大众日报创刊80周年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引,进一步锤炼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围绕“脱贫攻坚”主题,在春节期间、在回家路上,用手中的笔、话筒和镜头记录时代变化,集中反映山东干群一鼓作气、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和实际行动,充分展现欣欣向荣、欢度春节的美好景象。

地点:山东省东营市文化馆

记者:唐梦琳

黄河口烙画

23日,东营非遗贺年会县区展示周活动在东营市文化馆开幕,联合展演东营区、河口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部分非遗项目。

本次活动由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东营市文化馆主办,秉承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总体理念,积极搭建各类展演、展示平台,使非遗重回百姓身边。活动以“传承多彩非遗、创享美好生活”为题,是东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民带来为期一个月的非遗项目集中展演、展示活动。

山东快书

“八字腿弓箭、跑鼓轻如仙”的短穗花鼓、幽默诙谐的山东快书、质朴生动的盐垛斗虎、历经百年传唱不衰的吕剧选段......在展演现场,河口区带来的转轴子说唱《喜气洋洋过大年》,用擀面杖作为乐器打击节奏,加入相生贯术,用地方方言调侃表演营造欢乐的节日氛围;表演者手执竹板或鸳鸯板,快节奏叙唱伴上幽默诙谐的表演风格,受到观众的喜爱。精彩纷呈的节日让台下观众陶醉其中,喝彩声不断,充分展现了近年来非遗项目保护及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果。

吕剧选段

观众学习剪纸

不仅如此,现场设有多个展位,集中展示各县区非遗展品和非遗技艺。汇集了剪纸、面塑花馍、黄氏酒坊酿造技艺、史口肴兔制作技艺等多个非遗项目,让人们感受到浓郁的传统年味,各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

据悉,东营区、河口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联合展示时间将持续至1月31日(正月初七),垦利区、利津县的展示时间为2月2日(正月初九)—2月8日(正月十五)。

东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文旅融合过程中重要的资源,下一步,非遗保护中心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保护传承非遗的参与感、认同感和获得感,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促进非遗旅游深度融合,打响“黄河入海 我们回家”品牌。

男儿三艺之——射箭

\"男儿三艺\",也称\"好汉三赛\",即赛马、射箭和摔跤比赛,借助这种娱乐的形式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战斗力的目的。每次那达慕上产生的冠军,立即传遍草原,格外受人尊敬。如果一个姑娘能与一个优秀的骑手,射手,摔跤手相爱,那是一种荣耀。

射箭同摔跤一样,也是一项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体育运动。蒙古族射箭是极富民族特色的。它的射程只有15米或20米,使用的箭靶是“毡牌靶”,共设3个靶位,第一靶是一个约一立方尺的彩色布袋,挂在2米高的木架上,第二、三靶都是白布袋,一个约一立方尺大小,另一个为一等边三角形。三个布袋里都装着棉花。第一、二靶在射手左侧,第三靶在射手右侧,各靶位之间距离2.5米。三个靶位分别立在一条宽约4米、深0.67米、长85米的跑道两旁。比赛时,身着紧身彩袍的射手策马跑来,在疾驰的马背上抽弓搭箭,瞄准箭靶。靶的中心是活的,箭只要一射中中心,靶就会掉下来。这是所谓的骑射。

蒙古族射箭还有一种比赛方法叫静箭。就是射堆在地上的目标,目标是用许多皮筋制成的小目标堆起来的,呈下宽上尖的塔形。一箭射中底部,塔形目标全部倒塌,即为优胜。在内蒙古草原上,射箭不仅在男子间广泛开展,它也是姑娘们喜爱的一项运动,优秀的女射手在蒙古族人民中并不少见。

在蒙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落后,射箭活动得到迅速发展,骑射技艺闻名于世。成吉思汗手下的大将“者别”(蒙语为箭的意思)就是一个著名的射箭能手。据《元史?列传》记载:者别“猿臂善射,挽弓二百强。”

古代,蒙古族射箭使用的是牛角弓、皮筋弦、木制箭,射程只有一二十米远。箭靶是用5种不同颜色涂成的“毡片靶”,靶中心是活的,箭射到中心就会掉下来,还有一种比赛是不设箭靶,从几十米远处射击地面上的目标,目标是堆砌起来的实物,呈塔形,射中目标为胜。比赛分静射和骑射两种。通常规定,每个参赛者射击4箭,分3轮射完,以中靶次数多少评定胜负。比赛时射手身穿彩袍,脚蹬马靴。静射比赛,裁判员下令后众射手盘弓搭箭,一齐射向靶心,凡是射中的,靶心自行脱落,观者一片喝彩。

那达慕大会上的射箭比赛,规则是三轮九箭,即每人每轮只许射三支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射箭的场面非常壮观。射手在颠簸的马背上拿弓、抽箭、搭箭、发箭,一马三箭要在规定的跑道上射完,如射不完是很不光彩的。

立射

立射即站立射靶。彭大雅《黑鞑事略》云:“其步射,则八字立脚,步阔而腰蹲,故能有力而穿扎。”步呈八字,重力在下,弓的弹力与人的弹力相和谐,故能射中。

骑射

骑射即跑马射箭。《黑挞事略》云:“凡其奔骤也,趾立而不坐,故力在跗者八九,而在髀者一二,疾如飙至,劲如山压,左旋右折如飞翼,故能左顾而右射,不特抹秋而已。”蒙古族骑马多直乘鞍上,无拱背坐马之势,因而疾驰如飞,左顾右射。

远射

据雕刻于1225年的《也松歌碑文》:“成吉思汗在征服花刺子模后,在布哈萨朱亥地方召集众诺彦们开了(庆典)盛会,也松歌把箭射出弓335度的距离。”即成吉思汗的侄子也松歌射出了500米之远。远射比赛在古代曾受到推崇。

大型的骑射比赛参加者多达数百人,比赛跑道为4米宽、85米长、0.66米深的一条沟,共设3个靶位,靶位与靶位之间相距25米,第一靶是在2米高的木垛上挂一个约1尺见方的彩色布袋,3个布袋里边装的都是棉花,第一、二靶位在射手的左侧,第三靶位在射手的右侧,比赛规则规定1马3箭,即每人每轮射3支箭,共射9支箭,不分男女老少,凡参赛都要自备马匹弓箭,弓箭的式样,拉力和箭的重量、长度不限。比赛时背上弓,把3支箭插在背后箭袋里,骑马到骑马线;裁判员发令后,开始起跑,同时取弓抽箭,搭箭发射击。每轮跑完全程没射完3箭者,被认为最不光彩。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为止,感觉大家关注我们巴彦尔,欢迎评论或私信了解我们。谢谢!

东营民俗(一)

民俗文化是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民俗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包含岁时节日、人生仪礼、民间传说、生肖文化、姓氏文化等众多方面的内容,那么,我市的民俗都有哪些呢?从本期开始,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带您了解东营的民俗文化。

短穗花鼓 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陈官短穗花鼓是山东省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相传起源于明清时期,清朝道光年间广为流传。短穗花鼓原是旧社会流浪艺人借以乞讨谋生的手段,每逢青黄不接之时或灾年,艺人们就背起花鼓,四处逃荒,往往师徒、兄弟或父子组成一班,或跑坡或设地摊演出。长年的流浪生活,使艺人们练就了一身硬功夫和绝技,闲时便互相交流和比赛鼓技,日久天长便形成这么一种技艺独特的传统民间舞蹈。

“花鼓长、花鼓圆,背起花鼓去要饭,家中要有三亩地,谁去要饭离家园。”1991年,短穗花鼓第三代传人张秀芳带着祖传的花鼓一起出嫁到东营区龙居镇的盐垛村,使花鼓艺术像粒种子一样播撒在东营市的这块沃土中。

陈官乡孕育诞生了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陈官短穗花鼓。2006年11月,陈官短穗花鼓入选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2月陈官短穗花鼓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场脚微颠、八字腿弓箭、击打头略晃、跑鼓轻如仙”。短穗花鼓的动作奔放、舒展。它的特别之处在于用以打鼓的不是鼓槌,而是系在鼓槌一端的鼓穗。两根三寸长的短杆,各系六十公分长的短鞭,短鞭中间部位两个猫耳朵,猫耳朵上系两个灯笼穗,表演时迎风飞舞,鞭头手工加工成疙瘩穗,穗头十二公分,用于击鼓。花鼓在腰间是活动的,并不固定,在跳动中用鼓穗打鼓没有高超熟练的技能是办不到的。

短穗花鼓原形是一人打鼓,一人伴唱,伴唱者手击小镲,伴唱一些传统段子,唱腔都是乡味十足的传统民间小调。如“串九州”、“枕头记”、“十二月”等,唱久了艺人们也能即兴表演,随口就来。短穗花鼓的击鼓套路有三四十种,像张飞骗马、苏秦背剑、就地十八滚、鲤鱼倒卷帘、菊花盖顶、二龙吐须等。

陈官乡陈官村张家是当地的花鼓世家。20世纪初,张延水在长期的乞讨生涯中练就了一身花鼓绝技,并不断改进技巧,翻新花样,提高表演水平,成为当时名震鲁北、胶东一带的民间艺人。其子张洪祥(1914—1995)、张洪果(1929—1991)从小就跟着父亲学打花鼓,技艺也颇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这一民间舞蹈非常重视,把它加工提炼,搬上了舞台。1956年,广饶张延水的徒弟李宏元(1912—1976)和商河县张凤云、李喜平的短穗花鼓舞同时参加了山东省首届民间艺术汇演,都得到了奖励。李宏元以娴熟的打鼓技巧,荣获一等奖。1958年李宏元又荣获华东地区文艺会演一等奖。我国著名舞蹈家张毅曾不远千里来到陈官乡学习短穗花鼓,并于1957年在前苏联的第六届青年联欢节上大显身手,荣获金奖。

盐垛斗虎 有百年历史的打老虎舞蹈表演

盐垛斗虎,是流传于今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盐垛村的一种已有百年历史的打老虎舞蹈表演,深受周围群众的喜爱。

盐垛斗虎的主要创始人是清光绪年间的村民张凌云。清光绪十一年(1886),龙居一带遭遇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盐垛村大部分村民过完年就外出逃荒要饭。张凌云与四五个村民搭伙到外地谋生,看到有“玩老虎”的,大家感到非常稀奇,就产生了学习的念头。盐垛村原有尚武之风,张凌云有较好的武术功底,人又豁达仗义,很快就和几个同乡模仿成了一些套路。他们一边仿照别人一边琢磨创新,并尝试着打场子卖艺,没想几个月下来还真的受到沿途群众的认可。

清明节回家后,张凌云与他的同伴们在原先斗虎动作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胆创新,借用老虎的抓、扑、咬、剪、冲、跃、拍等动作编排出了一整套斗虎舞蹈动作,并在休闲时在本村或邻村为乡亲表演,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经多年刻苦磨练,盐垛斗虎逐渐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民间舞蹈表演项目,每逢春节、元宵等重要节日,村里的斗虎队便自发组织起来在本村和周边村进行串演。抗日战争时期的1944年,清河军区在盐垛邻村庞家召开庆祝广北抗日根据地建立大会,盐垛斗虎队的精彩演出受到清河军区杨国夫司令员的赞赏。解放后,盐垛村的斗虎表演又有了新的发展,并经常在重大庆祝活动、节日时进行演出,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民俗表演。

盐垛斗虎的第一代主要艺人是张凌云(1858—1908),他学习借鉴了外地民间玩老虎舞蹈技艺,结合当地传统武术进行大胆创新形成新的斗虎套路,成为盐垛斗虎的创始人。第二代艺人是张凌云的儿子张光先(1883—1952),他深得父亲的真传,并不断丰富斗虎的动作和内容,成为盐垛斗虎的重要发展者和传承人。第三代艺人主要有张统一、马合珍、张良一、曲子营等,他们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学习、传承盐垛斗虎技艺的。如今他们正肩负着授徒传艺的重任,使盐垛斗虎技艺在黄河口地区乃至更大的范围内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

盐垛斗虎是一种集民俗、娱乐、武术、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所以能传承百年而不衰。它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当地群众生活、习俗息息相关,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舞蹈动作粗犷、豪迈,又灵活、机敏,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有较高的艺术技巧性。盐垛斗虎的表演套路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基本招式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并融有黄河口地区民间舞蹈的精髓,对今人研究民族民间舞蹈的诸多问题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记者 闫雯雯 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