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测前世今生(八字测前世今生六道轮回)

饕餮少女 2023-12-01 14:54:36 网友上传

王阳明的惊人神通与轮回故事

教育不是教人学会谋生,而是教人创造生活---怀特

王阳明,明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心学一代宗师,中国哲学史上位居第一队列的圣贤级大牛。

大约在五百年前,王阳明在龙场悟道,阳明心学横空出世,自此之后,追随者无数。

明朝扳倒奸臣严嵩,肃清朝纲的阁老徐阶;架空皇权,开启改革,为大明续命半个世纪的张居正;明末清初被誉为中国启蒙之父的黄宗羲,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传人。

清末改革,救亡图存,林则徐、曾国藩、梁启超、陈独秀、严复、胡适,这些在风口浪尖上的改革者也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信徒。

到了近代,更是痴迷阳明心学,不仅自己研读,还让自己的儿子研读,更是把台湾的草山命名为“阳明山”。而自青年开始,就视王阳明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一生践行,获益匪浅。

王阳明心学有三个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王阳明年少时候还是程朱理学的天下,那时主张格物穷理,认为理是通过格物求来的。但是王阳明曾经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也没有格出什么道理,反而大病了一场。后来王阳明在龙场,置身石棺之中,才终于悟到,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王阳明有神通,这并不是一个秘密。最有名的故事就是他31岁时,为养病回到浙江余姚老家,开辟阳明书院草堂,静坐修习道家导引术,一月后竟然得了天眼通。当时有四个朋友来访,人还很远王阳明就派童子去迎接,让朋友大为惊异。后来问起能够预知的理由,王阳明笑答:“只是心情。”后来很多人来找王阳明请教吉凶祸福,王阳明也大多能说中,大家都以为他这是得道了,王阳明却说:“此簸弄精神,非正觉也。”之后便放弃了摆弄这些神异。

王阳明也遇到过很多神通之人、经历过很多神通之事。比如他十七岁结婚当天,出走至道观铁柱宫,遇到一个近百岁的老道士无为道人,王阳明的导引术就是跟着老道学的。后来告别时,老道对他说二十年后两人还会在海上相见。二十年后王阳明37岁,因得罪权宦刘瑾被贬贵州龙场驿,在去往龙场的路上摆脱刺客追杀后,逃至山中的一个野庙中,再次遇见了无为道人。虽然重逢处不是海上,王阳明在得到老道指引后,写出的却正是他那首最脍炙人口的《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这些神通虽然令人惊奇,对我的触动却不算很大,因为在佛教和道教中并不少见,也只是个人能力方面的。让我深受震动的,是王阳明的另一种惊人神通。

正德五年(1510年),王阳明任吉安府庐陵县知县,县内发生大火,烧毁一千多户人家,王阳明对天祈祷,而后风向改变,镇住了大火。正德十二年(1517年),王阳明平定漳州匪寇,驻军于福建汀州府上杭,恰遇当地百姓饱受旱灾之苦,于是王阳明为民祈雨,大雨连降三日。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当时王阳明手上无兵,打算先走水路去吉安府制定战略部署,不巧正是强劲逆风,王阳明心急如焚,于是在船头焚香对天祈祷,逆风很快变成了顺风。

如果只是一次灵验,或许还可以用巧合解释。一而再再而三的灵验,恐怕就不能完全以巧合解释了。何况历史上类似的灵验事件,还有很多。这种神通之所以更加让我震动,是因为在个人之外,更是涉及了对天地之力的把握和运用,体现在王阳明这种曾出入佛道数十年而又大入世的人身上就更值得注意。再结合王阳明的其他神通,就更加让人相信这其中有着神秘的道理,这背后有着莫测的力量。

当我们考察所有类型的神通和神秘灵验事件,也都能感受到这神秘道理和莫测力量的存在,无论是佛教的他心通、宿命通等各类神通,还是占卜、风水、八字等各种术数。那么这道理和力量,究竟是什么?

先说那神秘的道理。

早在弘治十六年(1503年),王阳明就曾应浙江绍兴府太守之邀,为在旱灾中苦苦挣扎的当地百姓写下祈雨祭文。他当时在给太守的邀请回复信件中,说了这样一句话:“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这句话呼应着《中庸》中的另一句话:“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故至诚如神。”前知就是先知。

“至诚”二字,正是机关所在。

何为诚?对这个字,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比如人们常说的做人要有诚心,做事要有诚意、讲诚信,自己要诚实,对人要真诚等等。古人所说的诚,也是这个含义,只是我们这个诚还浮在表层,古圣的诚则直透深层。诚的内涵,其实至为深邃。

造成这深浅的原因,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清”二字。古时的诱惑干扰少,人也普遍更质朴,更别说还有很多人在实打实地做修养工夫。再反观今日的人心浮躁和欲望滚滚,终日奔波追逐而不肯停息,“清”是什么意思,就用不着解释了。这大概就是古时奇人异士众多,而今时几乎绝迹的原因。总之,心清才能心诚,心有多清就有多诚。心有多诚就有多大的力量,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心清之后,《周易》云:“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地。”心因至为沉静而相通天道,进而通于天地变化。这背后是一种高度的感应力,对于诚,心清如同本体,感应则是起用的法则。最浅显的例子,就是你对一个人有多少真诚,对方是能感应到的,作不了假,有真诚才有感应,有多少真诚就有多少感应。人都是如此,何况对天地,有感天动地的诚心,才有感应天地的能力。

这种感应天地的层次,类似于今天前沿科学所说的高维。三维时空只是高维时空的降维展开,因为这种展开才有空间和时间,时空只不过是一种假相。这就像一张二维的纸展开在三维里,从一个角到它的对角既有距离,跨越也需要时间,沿对角卷曲折起,这距离和时间便不存在了。高维,正是低维的折叠卷曲,维度越高则越接近究竟真实,维度越低便越如虚如幻。《金刚经》视一切相为虚妄,最高的悟境之所以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道理就在这里。

在这样的层次,有了这样的感应,像王阳明那样的预知,以及至亲之人的心灵感应之类,就是再自然平常不过的了,因为十世古今已归于当下,无边刹境都凝在心头。反过来看便是,你没有那些神通和能力,就是因为你的诚不够。神通能力的大小,是完全与诚的程度成正比的,比如占卜准不准,首先要看你有多心诚。

所以太多人把诚看得太简单了。我多次说过一句话,一切所谓的德,本质上都是道。诚,也是如此。

王阳明的一生,也是意志坚定、坚持自我、特立独行的一生。在朱子学一统天下的时代,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不能理解其本意,惊讶者有之,非难和指责者层出不穷。

王阳明曾这样形容自己的处境:“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到了嘉靖元年(1522年),王阳明已经是平定藩王之乱的大功臣,却依然遭受其他官员的攻击。当年进士考试由礼部负责出题,策问题中涉及心学,出题人暗中希望考生指责王阳明,可见王阳明的处境之艰难。

尽管如此,王阳明在压抑自我、反省己过之后,坚信自己的学说正确、明澈——“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处,更无掩藏回护,做得‘狂者’。使天下尽说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

这让我们看到,心学的一大真谛,内心力量的源泉所在,正在于遵循自己的良知、做真实的自己。这不是我行我素、恣意妄为,而是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是一种骨气和硬气。这其中,既有当下人心危机的根源,也有对治的药方,心病还须心药医。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人的心包含宇宙的一切信息: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人心无所不包,原本就是像天那样深不可测。只是这样高远和深邃的心,却常常被私欲所填充,所以失去了本来的高远、深邃,不能够无所不包,不能够海纳万物。

万事万物万理,都包藏在人的心里。圣人内心光明,能够映照万物。普通人的心,因为私欲和妄念的遮蔽,昏暗、昏浊,失却了那份光明。

王阳明(王守仁,1472——1528年,明代最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心学”创始人)

正德三年(1508),王阳明被谪为贵州龙场驿丞。一夜,突然领悟格物致知的道理。这就是所谓“龙场顿悟”。关于王阳明的龙场顿悟,在《阳明年谱》里这样记载:“因念:‘圣人处此,更有道何?’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阳明并非佛门弟子,故其能有此悟,实属与佛教渊源久远,佛门有这样一个公案:王阳明先生有一次到金山寺去朝拜,觉得寺中的景物非常熟悉,一草一木似曾相识。信步浏览,走到一间关房之前,只见房门口贴了一张封条,左右观看,好像曾经住过。王阳明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请知客师父打开关房瞧个究竟,知客师父连忙道歉说:“对不起!这间关房是我们一位老祖师五十年前圆寂的地方,里面供奉着他的全身舍利,他老人家遗嘱交待不可以开启,请您原谅,千万开不得。”“既然房子设有门窗,哪里有永远不能打开的道理?今天无论如何请您慈悲开下来看看!”

  由于王阳明一再请求,知客师父碍于情面,只好万分为难地打开房门,让王阳明进去。昏黄的夕照里,只见一位圆寂的老和尚亘古如昔地端坐在上,王阳明一看,咦!怎么和自己的容貌如此地相像?举头看去,墙上还有一首诗,写道:“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精灵闭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原来王阳明的前生就是这位坐化的老和尚,昔日自闭门扉,今日还来自启,为后世子孙留下一点证明。王阳明为了纪念这件事,曾经在金山寺留下诗句: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阳水底天;闲依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八字四柱与吉凶

八字,即生辰八字,是一个人出生时的干支历日期。年干和年支组成年柱,月干和月支组成月柱,日干和日支组成日柱,时干和时支组成时柱;一共四柱,四个干和四个支共八个字,故又称四柱八字。八字命理学是一种根据干支历、阴阳五行、神煞等理论推测人的事业、婚姻、财运、学业、健康等事的学问,亦称指迷算命,是中国的一种历史悠久的算命方法。

生辰八字查询中流年的运限是传统推命术的运局年限分界线。以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分别管辖人生四个阶段。

(1)、年柱统管出生年至16岁限运。

(2)、月柱统管16岁至32岁限运。

(3)、日柱统管32岁至48岁限运。

(4)、时柱统管48岁至晚年限运。

综观上述每柱分别管16年的时间,具体的应用,年柱天干又管1-8岁,年柱地支管9-16岁,月柱天干管17-24岁,月柱地支管25-32岁,日柱天干管33-40岁,日柱地支管41-8岁,时柱天干管49-6岁,时柱地支管57-4岁。

一、年柱干支代表祖上

在此期间,如四柱中的年干支被冲被克,主其人在16岁以前,祖父母或父母死亡;如果八字中的命、岁、运形成自刑或循环三刑,则主本人的灾祸,应在此限之内。

若为喜用神时说明祖上有一定的威望,本身也可得到祖上恩典。从出生至16岁之幼少年时期,肯定事事如意,心想事成,这个阶段的成长过程中,可能得亲人的爱戴。如果年柱为忌神时,可能得不到祖上的疼爱,不是出生贫穷,就是环境不佳,使幼少年之运曲折不顺,或家庭遭不测之祸等等。

二、月柱代表父母宫

同时也代表原生家庭的父母、兄弟姐妹等,一般是主人的16岁到32岁的运气,如果月柱为喜用神,则主出生家庭相对比较好,父母亲事业有成。如果为忌神,则主父母成就一般,或者对自己帮助有限等。

三、日柱代表自己或配偶

日柱代表32-48岁的限期。此限内如日柱克或支冲,主本人与配偶有生离死别之灾,如遭月支冲更加应验。若自刑或循环三刑入本限,应主本人有凶灾恶祸.主多见死伤及危险之事。

月支为喜用神时,说明配偶对自己有帮助,家庭条件良好,婚姻幸福美满,32-48岁的中壮年时期的运气顺利无阻,事业发达有成。如果日支为忌神时,配偶不能称心如意,家庭穷困潦倒,或夫妻生活也不能幸福,这一阶段多是事与愿违。

四、时柱干支代表子女

又代表48岁以后的晚年时期。此限内如时柱克或支冲,则主本人或子女将遭不利之事;如此限内遇有循环三刑或自刑,则主本人有凶险,死伤之灾。若为喜用神时,兆示子女贤孝,事业会大有成就,晚年运安祥如意。如果时柱为忌神时,不但得不到子女孝顺,说不定子女忤逆犯上,更谈不上晚年幸福。

四柱的运限,代表着一个人出生以后的四个阶段运程,每个阶段的吉凶祸福,都由该柱干支的喜神和忌神来决定的,但这只能是一般的大概论述,实际上每柱运限所管辖的16年,每年每月还有比较不同的变化,不能单靠运限的吉凶作出结论,还须将运限与大运、流年,配合流月干支之生克合刑的喜忌,综合起来参考斟酌,才能正确、精细的推算出某限运中,哪年是吉,哪年是凶。例如年柱代表16岁以前的幼少年运程,如果年柱为忌神,大多都灾祸重重,诸事难以遂愿,但不代表在16年之中年年不顺,为此必须要配合大运、流年干支综合起来分析,然后才能推算出哪几年最不顺,哪几年是比较顺利的。

推算婴幼儿的运势,在没有交到大运之前,要知流年吉凶,必须要将年柱和流年、小运的干支,按喜、忌、克、生、刑、冲、合、害等综合起来分析,以小运弥补未交大运之前的空白,才能得到该年的吉凶结论。以上就是生辰八字查询四柱: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年限分析。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