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八字排盘系统(瓷都八字排盘免费算命)

趾高气扬 2023-11-23 11:28:17 网友上传

“最透明”的省会江西南昌,还能发展起来吗?

▲ 赣江两岸,昨天与今天的对话。摄影/李文博

-风物君语-物华天宝,英雄无名

“九五后”音乐人南铃子在一首歌里唱道:“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

但是,被“环环相扣”的江西,却总与世间的美好擦肩而过。

这个网名“阿卡林省”的区域,被耀眼的邻居紧紧包围着,在各种项目的规划、建设中,总是成为最失落的那个:环江西5G示范城市网、环江西高铁带、环江西985高校圈、环江西自贸区……

热闹总是邻居的,江西似乎什么都没有。

▲ 南昌景观。摄影/李琼

尴尬的焦点,是省会南昌。她,因为被“一环扣一环”,而被戏称为“五环省会”。

城市江湖论战中,关于南昌的段子还有很多。热闹之后,众人都懒得关心:这座为各个网、站、台提供了“谈资”的城市,她到底长啥样?

▲ 南昌红谷滩全景。摄影/王祺

江西的老大,长在夹缝中

不被互联网青睐的南昌,在现实中非但不卑微、不偏僻,而且坐拥一个山河浩荡、江山如画的大舞台。

▲ 南昌,坐落于肥沃的鄱阳湖平原。 制图/伍攀

中国最壮阔的河流长江、最辽阔的淡水湖泊鄱阳湖,加上连绵的幕阜山、罗霄山、武夷山的包围,为她营造了营养富足的摇篮——鄱阳湖平原。

▲ 上图:位于江西铅山境内的武夷山,图/视觉中国。下图:俯瞰鄱阳湖的湿地景观,图/图虫·创意

两千多岁的“钉子户”

南方的南岭山脉,生怕南昌缺少水源和航道,特意为她孕育了一条母亲河——赣江,后者又坚定不移地将乳汁不停地输送到鄱阳湖,让包括南昌在内的众多地方,从不缺乏茁壮生长的养料。

▲ 俯瞰鄱阳湖全貌。 图/NASA

地处聚宝盆C位的南昌,至少从汉代设立豫章郡开始就是一座名城了,历史上她的称谓不断变化:豫章、洪都、洪州、隆兴、龙兴、南都、南昌……但是,城市中心几乎没有离开赣江两岸。

她,当仁不让地担当着郡、州、府、道、路、省的治所,两千年来一直是江西地区的中心城市,这种现象放在全国各省,仅有三例(另外两个是太原、成都)。

▲ 赣江贯穿南昌。摄影/桂雄

也正因为此,两千多年来,江西的荣耀与消沉,都浓缩在南昌身上。

既优越,又尴尬

大山、大江、大湖塑造的南昌,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

“吴头楚尾、粤户闽庭”的经典描述,听起来诗意而霸气。这八字箴言,道出了她地理位置既优越、又尴尬的“二重性”。

▲ 江西婺源,吴楚分源第一村——浙源岭脚村。图/视觉中国

从正面说,南昌之地,西与楚文化腹地湖北、湖南相接,东与吴越文化的腹地浙江相连。鄱阳湖平原位于两大强势文化区的接合部,南昌是二者的枢纽,地位不可小觑。

从反面说,因为地处吴越、荆楚两大强势文化IP之间,包括南昌在内的江西,会成为前两种文化的辐射区域,而自身一旦没有核心竞争力,势必会沦为前两者的边缘地带。

说好听得叫“吴头楚尾”,说不好听就是 “吴不吴,楚不楚”:南昌和以它为中心的江西,在吴楚两国不断拉锯、争夺中夹缝生存。

▲ 江西境内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图/视觉中国

这种境地,被地理学家看在眼里,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一针见血地说道:

“吴楚相攻,必有事于豫章”。

意思是,两个大佬撕逼、约架,中间的南昌躲都躲不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比江右文化更晚勃兴的广东、福建,则在海洋时代厚积薄发,奏出了中国海洋文明的强音。于是,在两个海洋大省的光环下,江西又成了“粤户闽庭”。

可见,“环江西”现象并非今日才有,而是一种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

▲ 上图:南岭山脉九连山。摄影/凌家谱。 下图:江西和广东分界处的梅关。摄影/陈彦

今日的经济地理格局中,南昌看起来“雨露均沾”:位于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的她,是唯一既属于长江经济带、又位于泛珠三角经济带的省会城市。不过,这恰好说明:南昌所在的江西,是被两大“经济高地”激烈争夺的腹地,这与古时吴、楚对江西的辐射如出一辙。

人杰物华,是拼出来的高光时刻

虽然难,但南昌从未停止努力。而且,在“山重水复”的包围之中,这里一次次迎来“柳暗花明”。

▲ 清初荷兰画家笔下的南昌。绘图/约翰·纽霍夫

江右文化或赣鄱文化的孕育者,首先是遍布鄱阳湖平原的水。南昌所处的鄱阳湖平原或江西盆地,北依中国第一大河,腹地则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大江大湖,还收纳了几乎全省的所有河流之水。

从空中俯瞰,南昌城内外的水网密度,丝毫不亚于江浙的江南水乡。

▲ 俯瞰南昌城区,犹如一幅山水画。摄影/傅鼎

据统计,南昌总面积719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就占了1/3。

这里的水网究竟有多密集?只说大的格局,便有一江、三河、九龙(城内水系)、十珠(湖)。城外远郊,还有更加浩渺的青岚湖、军山湖、金溪湖、南塘湖。大的河湖内部,还有蜿蜒的数百条支流与数百个湖泊遍布各个角落。难怪南昌人说,自家的城市是“城在湖中,湖在城中”。

▲ 湖多,自然桥也多,图为南昌市内独具匠心的桥。摄影/李琼

除了天然河湖,南昌城内外还散布着5839座水塘、485座水库。无论住在哪个区域,一个南昌人从家门口步行20分钟,一定会遇到一片水域。

▲ 位于南昌市西郊的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秋景。摄影/李文博

水之便利和区位优势,让南昌坐稳了省内老大的地位:九江水文条件优越,但距离长江太近,常常饱受洪水之患,大面积丘陵不利于发展农业;赣州地大人多,但地质条件复杂,陆路运输条件受限,偏居江西最南,很难辐射全域。

整个江西的水系交通网络,是以南昌为中心十字铺开的。星罗棋布的水域,让她不仅稳坐江西C位,更是一度成为江南的一线城市。

▲ 宽广的江面为水路航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上、中图摄影/骆方正,下图摄影/潘立。

从灌婴筑豫章郡城开始,南昌人就依水而居,西北的太湖与赣江相通,后来演变成今天的东湖。豫章郡的治所被命名为“南昌县”——从2200多年前诞生始,这个南方城市就寄托着“昌大疆土”“南方昌盛”的伟大梦想。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大量文物展现了一个惊艳的世界。378件明晃晃的金器,露出了西汉“黄金帝国”的冰山一角,也拉开了南昌这个富饶之地的发展序幕。

▲ 西汉海昏侯刘贺墓考古现场及出土金器。摄影/王祺

隋唐时期,因大运河的开凿,通江达湖的南昌更是成为南方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坐拥广阔鱼米之乡的她,因为航道通畅,成为重要的商埠。

南昌出的瓷,比景德镇更早风靡全国。在瓷都景德镇崛起之前,江西最好的瓷器出自因南昌而得名的洪州窑,这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之一,景德镇的崛起,比它晚了近千年。

洪州窑瓷壶

隋代洪州窑青瓷印花钵和印模

▲ 洪州窑瓷器。图/江西省博物馆

人人皆知徽商、晋商,却少有人知道,与他们并称三大商帮的江右商帮。宋代以来,直到明清时期,这是一个以南昌商埠为基地,形成的遍布大江南北的商业群体。从持续时间上来说,昌盛了900多年的江右商帮,远远超过前两者。

▲ 万寿宫是江右商帮,乃至全体江西人的精神地标。摄影/甘来

得益于水城的便利交通与经济繁荣,南昌还一度被选为了国都:公元961年,南唐中主李璟将都城从江宁迁往南昌,称为“南都”。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迎来了永载革命史册的大事——一场发生于这里的武装起义,诞生了人民军队,南昌由此赢得“英雄城”的美誉。

▲ 南昌市八一广场及南昌起义纪念碑。上图摄影/骆方正, 下图摄影/潘立

此后,“英雄城”继续为中国创造着辉煌:南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批海防导弹、第一辆摩托车……是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

2009年,这里诞生了占地50平方公里的南昌航空城,这是可媲美美国西雅图、法国图卢兹的航空科研基地。就在两天前,以南昌命名的全国规模最大的飞行大会开幕。

▲ 2020南昌飞行大会盛况。图1、2摄影/马悦,图3摄影/钱佰华,图/人民视觉

这座古老的城市,从未停下飞行的脚步。

中部“塌陷”,南昌最惨

但是,自古就在夹缝中拼搏的南昌,在大的时代交接中,不幸“塌陷”。

▲ 滕王阁,坐落于南昌市沿江路赣江东岸。摄影/李文博

“洪都新府”南昌,在唐代已是人杰地灵的都会。这个“襟三江而带五湖”的名城,吸引了包括王勃在内的众多名士。王勃,这位来自黄河龙门的绝世才子,将自己极致的才华留在了南昌。

留下《滕王阁序》绝世佳作一年后,即公元676年,20岁的王勃在渡海时溺水而亡。唐初,以广州为出发点的“通海夷道”,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已然形成。陆地与海洋,两个大时代的交接悄然开始。

▲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图1:俯瞰滕王阁;图2:滕王阁近景;图3:滕王阁藻井。摄影/李文博

铁路出现之前,海运与腹地的沟通依然要依赖于漕运,这时候南昌与江西还能跟上时代潮流。

工业革命和列强入侵,将枪炮、轮船、铁路带入中国。南昌的地位跟她的水运优势一同衰落。雪上加霜的是,北上的太平军席卷东南,湖南有强悍的湘军,福建有巍峨的高山,中间的江西成为悍匪重点洗劫的地方。

▲ 江西对岸,1861年清军与太平军的安庆之战。

随后的百余年间,南昌即使在政治、军事上依然重要,也无法挽回经济、文化上的被边缘化。

强弱总是此消彼长。邻省湖南比江西更早迎来南北交通干线粤汉铁路,也就是今京广铁路的南段。从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京沪-沿海、京广这两大铁路动脉,“完美”地绕开了江西。

▲ 晚清时期铁路网络中,合肥与南昌是“难兄难弟”。 制图/Paprika

另一条南北干线京九铁路通车,姗姗来迟。这条铁路,对于其它省份来说,都在其边缘穿过,南昌成了沿线唯一的省会。当其他铁路提速、建设复线、电气化时,后起的京九线和江西,在铁路建设上总是慢上半拍。

等到高铁时代,南昌陷入了“环江西高铁带”的包围。

▲ 姗姗来迟的南昌高铁。摄影/甘来

在国土开发和经济地理格局中,江西等六省为中部地区。东部优先发展和西部开发的夹缝中,出现了“中部塌陷”——从交通建设和各种政策的覆盖来看,南昌成为省会中最惨的那一个。

人红城不红,深藏功与名

话语权总是掌握在强势的文化中心——残酷的互联网江湖,用各种段子,夸张、加剧了南昌的无存在感。而对于那些来自南昌的大IP,却被天然地忽略。

海昏侯墓考古数月霸占热搜榜,但是,再酷炫的雁鱼灯、耀眼的马蹄金,也没能增加“南昌”的曝光度;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家喻户晓,可有谁会时时记得,这绝妙的文案描写的是南昌……

▲ 今朝南昌的“落霞与群雁”。摄影/木易

南昌不仅出大IP,而且还多出同一领域的“CP”。南昌进贤人董源为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另一位山水大家巨然,也出自南昌,二人并称“董巨”;南昌进贤人晏殊、晏几道这对父子,为“花间派”词的领军人物。

▲ 古代南昌的“明星阵容”。 制图/刘震宇

近代“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鲁迅纪念地“刘和珍君”,是一位优秀的南昌秧子;南京长江大桥总工程师梅旸春是南昌青云谱区人;梅先生的远房侄子、法学家梅汝璈,曾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了著名的东京审判;中国近代植物学先驱胡先骕,来自南昌新建;美术家、教育家傅抱石,生于南昌城内赐福巷。

▲ 这些南昌人,见证并改变了近代中国。 制图/quan

很多人并不知道,也懒得知道:金牌导演高希希、金牌编剧邹静之、“跑男”队长邓超、影视花旦刘涛等众多流量大V也都来自同一座城市。

▲ 这些南昌人,丰富着中国的文艺舞台。 制图/quan

除了“人红城不红” ,还有“物红城不红”。

四川人吃麻辣、湖南人吃香辣、江西人吃生辣。辣并快乐着,是南昌人的常态。令人惊讶的是,在全国的食辣版图上,生吃辣的南昌竟没有姓名。来自南昌的美食如拌粉、瓦罐汤、藜蒿炒腊肉已经出圈,也没能把这座城市捧红。

▲ 一碗地道的南昌拌粉,色香味俱全。摄影/吴学文

有如此多的“宝藏IP”的南昌,为啥总被当成“万年透明”的城市?

“吴头楚尾”的地理区位影响,仍在发挥作用。南昌为代表的江右文化,虽然也很辉煌,但相比更强势的文化,仍处于“边缘”地带。富饶的鱼米之乡、封闭的地形,让南昌之地仓廪丰实,长时间都沉浸在农耕文化的自给自足中,人们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勤奋务实、低调内敛的性格。

为了4666万人民,支棱起来!

过小日子很美好,但形势不允许如此超然:有了经济基础,才会在各个领域获得流量。作为带头大哥,南昌必须带领16.6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4666万江西人勇往直前!

▲ 各个领域的南昌人。 图1:VR大赛展会上体验的市民。图2:笔王周鹏程制作毛笔。摄影/王祺。图3:南昌八一公园中高歌的老人。摄影/万钧。图4:南昌本地摇滚乐队黑铁现场演出。摄影/冉

现代交通,早已突破地理环境的限制。

两千多岁的江西中心南昌,地位也不像表面那么稳固——毗邻浙江的上饶人,自古说的就是吴侬软语的吴方言,天然跟浙江亲近;纵然隔着南岭,赣南人外出闯荡的第一选择仍是广东;与赣州争夺江西老二的九江人,也可以沿着长江上下,被武汉、南京等城市所吸引。

▲ 南昌,是赣语方言的文化中心。 制图/伍攀

曾与南昌是“难兄难弟”的合肥,近些年来逆势而上,大步流星地将南昌甩在脑后。2001年,合肥的经济总量不及南昌的4/5;2019年,合肥GDP已经差不多是南昌的2倍!

还好,奋起直追的号角,已经悄然吹响。

▲ 南昌的铁路网络,已经支棱起来! 制图/伍攀

“环江西高铁带”依然在流传。显然,很多人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截至2019年底,江西高铁的通车里程达到1941公里,列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辽宁,超过了所有邻省!

“塌陷”的江西,在高铁领域一下子变成了“高地”——南昌的变化最为明显,已经形成了“大”字型高铁枢纽,加上规划中的线路,“大”字终将变成“米”字。

▲ 上图:繁忙的南昌高铁站。下图:昌赣铁路。图/视觉中国

佛系的南昌人一旦认真起来,也并不输给任何地方:从滨江的1.0滕王阁CCD中央文化区、2.0的红谷滩CBD中央商务区,再到3.0九龙湖CAD中央政务区,走上快车道的“南昌”也在像武汉人所说,这里“每天不一样”!

▲ 如今的南昌,正在“支棱“起来。图/视觉中国

区位的尴尬、强邻的竞争,这些坎坷,所有的城市都曾经有过或即将面临。古时的南昌人,在相似的形势下,冲出山河围城,创造了“江右商帮”奇迹。

今天的南昌,再次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作为江西的老大,她将责无旁贷——

为了4666万江西人民,

南昌,你一定要支棱起来!

- END -

文 | 大羽 徐志芳

图片丨吴学文

地图编辑丨伍攀

绘图丨刘震宇 等

封图摄影丨潘立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一探究竟!德化“千年瓷都”的“魅力秘诀”是什么?

台海网6月23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德化瓷是泉州德化的一张“金名片”,从新石器时期就有烧瓷记载。德化陶瓷以“白”见长,瓷雕技艺享誉天下,早在宋元时期烧制出晶莹如玉的瓷器,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被誉为“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白瓷的烧制技艺如今达到颠峰,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德化现有陶瓷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2018年产值328.5亿元,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获评中国瓷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荣膺全球首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世界陶瓷之都。

那么,德化瓷到底是怎样“出窑”的,德化的匠人们又在做什么?记者近日走进德化一探究竟。

体验制瓷过程 感受千年瓷都魅力

6月19日,夏日的午后,天气有些闷热难耐,记者走进德化县浔中镇城东工业区世尊陶瓷公司制胚车间,宽敞的空间被十多张案台填充着,一排敞亮落地窗前,十多位师傅坐在各自的操作台前,双手灵巧地在快速旋转的小转盘上搓出形状各异泥器皿。操作台的对面,依墙堆着一包一包“泥巴”,李实温告诉记者,这可不是普通的泥巴,这些就是著名的德化白瓷的原料“瓷泥”。白瓷“拉坯”用的泥非常讲究,里面各种微量元素的配比直接影响着白瓷的质量。

李实温(右)取出一个瓷器成品,和至尊陶瓷公司负责人李明堂在细细查看。

今年51岁的李实温是德化桂阳乡洪田村人,从事陶瓷烧窑工作20年了,起初他在陶瓷厂从事倒坯、压坯等工作。后来他觉得烧窑工是个技术活,就转为陶瓷烧窑,从此也爱上了这份工作,在德化也算是“年轻”的老窑工了。

半年学会拉胚 五年学好修胚 陶瓷成型不容易

“揉泥”是制作瓷器的第一步。李实温用线切了一块事先和好的泥放在桌案上,像揉面一样揉了起来。记者看着“揉泥”似乎很“家常”,便也上手试了试,但是刚揉了一会儿,一旁的李实温摇了摇头,“泥不是这样揉的。”李实温告诉记者,揉泥“胡揉一气”,要匀速地向一个方向揉,把泥揉匀揉透,将里面的空气全都挤出来。

“如果没揉匀,器皿各个部位烧制后收缩程度就不一样;如果残留空气,烧制时瓷可能炸裂。”李实温告诉记者。

一小块瓷泥搓揉了半个小时,李实温使劲拉扯,又用拳头使劲砸了几下泥团,点点头说,“成了。”记者闻言,也学着李实温抓起泥团使劲拉扯,发现搓揉过的泥团更有韧性,手感更细腻绵润。

“现在可以‘做造型’了。”李实温告诉记者,现在做瓷器,瓷坯也有用机器或模具成型的,但比手工“拉坯”要抵好多个挡次。所以德化白瓷眼下还是以手“拉坯”居多。“从明始,我们德化瓷艺人就利用当地优质的高岭土,使用捏、塑、雕、刻、刮、接、贴等八种技法制作出精美的德化瓷塑,釉色乳白,如脂如玉,色调素雅,享有‘象牙白’、‘中国白’和‘国际瓷坛明珠’的美誉,成为中国白瓷的代表。郑和下西洋所带的瓷器中,就有福建的‘德化瓷’。”李实温说起德化瓷如数家珍,神情很是得意。

“‘拉坯’就是将泥巴简单地做出想要的瓷器的形状。”李实温一边向记者解释,一边开始操作。在旋转的工作台上,“拉坯”开始了。李实温给手上沾了水,让泥可以圆滑地成型,随后握住泥慢慢向上,及至顶端时用拇指扣住“圆泥柱”的中心,不一会儿一个碗状的“坯”就做好了。记者试了试,却总是在向上的时候让“圆泥柱”成了“比萨斜塔”。李实温告诉记者,双手的用力要均匀,才能不让泥倒向一边,可就是一句简单的“用力均匀”,李实温说道,“没有半年功夫绝对做不到。”

拉完坯后,湿漉漉的“坯”要放在阴凉通风处,让“坯”全身均匀地晾至半干,才能进行下一步——“修坯”。因为是手工捏制,刚晾干的瓷坯显得没那么“精细”,为了让白瓷细节更漂亮,所以要进行“修坯”。同样是旋转的工作台,师傅们再用不同的刀具对青瓷的各个部位进行“修理”。

记者数了数,光是刀具的种类就是9种,长刀、短刀、弯面刀……各式各样,不同的刀具被用来应付不同的造型。修坯时,师傅也保持着绝对的安静,哪怕只是喘个气这样细微的动作,都可能让刮蹭的厚度偏差那么一丁点,从而毁了整个瓷坯。李实温说,这样的气定神闲,练上五年左右才能初具功力。

听完李实温的介绍,记者观察发现,所有转盘都在顺时针旋转着。李实温告诉记者,因为揉泥时有固定的搓揉习惯,所以揉的泥放上了工作台,也要顺着搓揉时的方向操作。“经过千百次揉捏的泥是有自己的内里的纹路的,在拉坯和修坯时,我们可不能一不小心‘顶’着这些纹路捏型刀刮,不然刀顶在了纹路上,可能刮下整块的泥坯。”修好的坯经过简单的素烧,模具才算是真正成型。

李实温还介绍道:“我们的陶瓷在技法应用上,明代德化瓷大师何朝宗在前人经验基础上,开创了捏、塑、雕、刻、刮、削、接、贴的八字技法,沿用至今。在创作中,工匠充分利用瓷土的可塑性,装饰和刻划并用,将工艺美与材质美融为一体,注重器皿整体造型的同时,强调内心世界的刻划,静中有动,形神兼备,赋予作品以生命力和感染力。”

一窑烧12小时左右 温度高达1300多摄氏度

“更难的是烧制,陶瓷三分靠做,七分靠烧。烧制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温度的高低、时间的长短、气候的变化、炉内气压的大小每个因素哪怕有着细小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个窑烧出的瓷的质量。”

随后记者跟随李实温来到生产车间,推开大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温度比太阳光下还要高出许多。八个有大有小的窑炉分布车间内,大的有4立方米,小的也有2立方米大。李实温介绍,随着电、天然气等新能源的出现,德化改变了以柴火、焦油烧窑的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电、天然气窑。厂里两个大的天然气窑和六个小电窑都由他负责。

装窑看似简单,也很讲究,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技术。

开始装窑了,李实温拉开大号窑炉厚重的门,顿时让记者有种被架在火上炙烤的感觉,空气烫的让人无法呼吸。“虽然已经停火几个小时了,但现在的余温也有60度左右。”说着,李实温把大小不一的坯有序地往两块搁在轨道上的碳化硅板上摆放,摆满后,用8个支柱支撑在两块板子的4个角上,在上面又安放两块碳化硅板,就这样一层一层相叠。他说,叠方板子时要装得正,适当留有空隙,以便火焰通行,空隙也不能留得太大,免得既浪费空间,也浪费电或气。

李实温装好一窑,通过轨道把窑车推进窑膛后,已是满头大汗。

记者环顾四周,发现等待装窑的坯基本是各种形状的器皿。李实温介绍,公司今年接了大量器皿的订单。李实温告诉记者,德化陶瓷器皿类产品从功能方面分类,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具,包括盘、碗、杯、碟、罐、壶、文具、灯具和烛台等;陈设装饰包括瓶、尊、觚和鼎、炉、豆等。“说起来只有两大类,但目前统计已烧制出的品种多达数百万种。”

约两个多小时,李实温终于将层层叠叠的碳化硅板摆满了坯,然后缓缓推进窑膛。此时,汗水正顺着李实温的裤管往下滴。

“装电热井式窑更辛苦。弯下腰爬进去从底下开始摆坯,一层一层往上叠,直到装满。”李实温告诉记者,瓷器的烧成温度要1300多度,连续烧12小时左右。随着窑炉的温度逐渐升高,车间温度非常高,最低也有50度,就是大冬天也穿不住衣服,整天像在桑拿房汗蒸。

传承老手艺 推动新老技术的融合

“德化瓷的所有步骤都一样吧。”记者问道。

“也不是,相比白瓷,德化的‘中国红’或‘帝王黄’以及‘冰裂等’有着更厚重的釉料。”一位正在给模具上釉的师傅介绍道:上釉前,要将釉料在水中充分搅拌均匀,随后将模具放入釉料中浸泡。而在拿起模具时,要把模具在油料中匀速旋转很久之后才慢慢提起。师傅说,只有这样,才能让釉料均匀地吸附在模具上,提起釉料也不容易轻易地从器壁上滑落。

与白瓷不同的是,其他瓷的釉料很厚,只是简单地一次浸釉达不到那种“厚重感”,所以之后还要在浸过的模具上一层层地“喷釉”,有些瓷甚至需要喷上七八次。有些瓷上刻上了花纹,而在这些细缝上釉料的处理更加小心,师傅们会用毛刷蘸着釉料小心翼翼地涂抹上去。

“而且这些瓷难度最高的是烧制,没有一份坚持,完全无法做到。”半路出家的李实温学了整整10年,才觉得自己算是出师了。

李实温在调控温度表。

记者凑近已经断电的空窑仔细观察发现,在窑炉外面,有一个温度显示器帮忙监控着里面的温度,下面有排气孔。李实温说,这是老手艺人烧窑留下的习惯,以前看窑里的温度,全凭自己的双眼看里面火焰的颜色,现在有电脑或数据帮忙。

为什么要细致观测窑里的温度呢?李实温告诉记者,陶瓷烧制时,瓷上的釉料在“流动”,如果温度低了,瓷器很可能没有烧“透”,温度如果高了,又可能让过多的釉料从模具上滴下来。

“刚开始做窑工,我也失败过很多次。”李实温坦诚道:“当时设备没这么先进,仅凭一定的经验,通过窑炉边的“照仔”孔安放“温锥”,观察测量温度变化。有一次没注意看“温锥”,时间超过了,温度过高,那一炉陶瓷产品要么釉面裂开,要么变形,基本成了废品。

提起往事,李实温觉得这反而是一份历练:做瓷,情绪便不能大喜大悲。如今,他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但是李实温说:“和大师比,我还差得很远,在烧制的学习和工艺的研究中还需要做得更多。”

李实温对年轻人传承有些忧虑。德化瓷的烧制方式全面从传统窑变成了现在的“气窑”“电窑”,更环保、更方便、烧制温度更可控。“好的工艺不仅提升效能,还有助于提升作品的品质,许多大师都学会了使用现代设备。老匠人会用新手艺,可是新匠人对于老手艺却所知甚少。现在有兴趣、肯钻研的年轻人很多,但是他们对老工艺并不熟悉,所以老人们有必要将老手艺教给他们,让他们把这些老手艺继续传承下去。”李实温说。

如同其他老手艺,德化瓷也曾一度遇到传承、发展的难题。一味守古不创新,不重品牌保护,传承断代等情况也曾出现。但如今,德化瓷重新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德化,不断地有年轻人加入到传承的行列中,给德化瓷的发展增添了许多活力。同时,老工匠们在德化瓷上孜孜不倦地探索创新,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到德化瓷文化里,传承给下一代。

德化瓷烧制技艺绵延千年,经久不衰,其珍品藏于中外各大博物馆,对于研究、了解、弘扬中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及友好往来,具有重要意义。在德化瓷烧制技艺的传承过程中,德化窑炉对中外窑炉改革和窑业技术进步起过推动作用,尤其是它的烧成技术、窑炉结构、坯釉配方等,成为国内外专业人士不遗余力潜心研究的课题,它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垂范后人,成为竞相追求的目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