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头青八字讲座录音(愣头青八字教学资料)

孤独是毒 2023-12-04 13:16:44 网友上传

导演郭靖宇:坚持每年做传奇剧的,就我一人了

9月5日,年代女性传奇剧《娘道》在江苏卫视开播,该剧由岳丽娜、于毅主演,讲述战乱年代一位命途多舛的母亲的故事。

这几年,能上一线卫视黄金档的,多是古装大IP、都市感情剧,而曾经一度制霸各大卫视荧屏的年代传奇剧却是罕见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近年来影视市场全面拥抱年轻观众的口味,而这一题材也落入窠臼罕见好作品。但《娘道》这部剧不一样,因为它的导演是郭靖宇。

《娘道》海报

郭靖宇这个名字,在影视剧制作圈子里,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了。《铁梨花》《红娘子》《打狗棍》《勇敢的心》《大秧歌》等曾在播出时占领收视高地的电视剧,都是郭靖宇自编自导的作品。这些传奇剧,往往有着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气质,故事极具戏剧性,叙事手法则颇有“评书”之风。传统电视观众热爱这些作品,年轻观众不看不知道,一看也觉得“谜之好看”。

郭靖宇

很多人不知道,郭靖宇的人生经历和他讲述的那些故事一样,颇有传奇之处。他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却因为种种原因高中都没毕业;他没有接受过多少学院派的戏剧创作教育,却进了河北省承德话剧团。但在剧团里,没人相信这个愣头青小伙子能演什么像样的角色,能写什么像样的剧本。郭靖宇一边干着剧团的杂务活,一边写作,影视剧本,长篇小说写了好几部。郭靖宇还记得,自己第一个超过40万字的作品叫做《成吉思汗》,还有一个二十八九万字的《香妃传》。这些作品都从未发表过。“后来出来做副导演拍戏,稿纸都被剧团看门的大爷冬天引火烧掉了。”回忆起自己的心血被毁,郭靖宇风轻云淡:“我特别感谢那个大爷,他让我没办法吃老本,必须得写新的故事。”如今的郭靖宇,依然保持着每天创作的习惯,“基本上每年能够写百万字,我要是晚几年出生,我可能就变成网络写手了。”

郭靖宇的创作方式也算别具一格,由于眼睛不好,郭靖宇随身带着录音笔,有灵感了就把笔别在衣领上,找个安静的地方就开始口述。讲完之后,便交给助理转写出来。转写之后郭靖宇再逐字修。“负责帮我打字的人,一开始给我一页纸,我能改满一页纸。因为录音的时候没办法加那么多描绘,就需要在文本阶段加。到后来经常是,他给我一页纸,我已经不需要修改太多。”郭靖宇笑称,这是他培养编剧的方式:“第一个帮我干这事的人, 就是小吉祥天。”曾经火遍全网的系列网剧《灵魂摆渡》就是由小吉祥天独立编剧,也是郭靖宇公司出品的作品。

《铁梨花》剧照

多年来,郭靖宇的每部作品,都是提前预售,往往剧还没开拍,平台就已经来签约交钱。这在目前的国内影视市场环境里,简直不可思议。而郭靖宇能做到,不仅仅是因为他过往作品的口碑,更是因为他在合作上的“不欺客”。在别人卖剧想的是如何利润最大化时,郭靖宇反而会因为利润过高而不安。多年前火爆一时的《铁梨花》,预售时卖出了一个在当时算相当高的价格,郭靖宇觉得非常“不好意思”,拍摄中,他全力投入,甚至还追加了几百万的投资,到作品完成,本来能得到的高利润已经被他补贴进剧集制作了。“我永远知道艺术工作者和普通的文化商人的区别。当然我把艺术工作者该做的做好了,可能在商业经营上一样成功,因为市场和市场规律会给你很好的保护。”郭靖宇这样说道。

前几年,郭靖宇的公司加入了完美世界,在他看来,完美世界是懂创作规律的“资本”,既给他的创作提供了资本,也尊重他在创作中的话语权。有了资本作为后盾,这些年,郭靖宇不仅在传奇剧方面可以深耕细作,在网络剧方面,也拿出了《灵魂摆渡》《射雕英雄传》等优质作品。采访中,除了谈到创作和市场,郭靖宇也聊起《娘道》这部作品的创作初衷。

【以下为郭靖宇自述】

母亲和妻子是我创作《娘道》的初衷

前阵子中元节,中元节按老规矩,就不能在外面加班了,要早点回家。但我习惯于每天晚上写东西,回家我就找几张纸,写了一篇给母亲的信。我十几年都没写过信,现在谁还写信?

我母亲已经去世20多年。有很多人会问我说,你怎么发现自己讲故事的能力的?实际上我讲故事的这种能力是母亲教我的。我母亲学的是俄罗斯文学,但后来由于中苏断交,她没有办法去教她本来应该教的课程,所以她在小学教语文和自然。

郭靖宇担任总导演的《我的娜塔莎》,编剧为高满堂,主演朱亚文,讲述抗战时一段中苏战士之间的跨国恋情

后来她身体特别不好,她才四十几岁的时候,面容就憔悴得像70岁一样。她很多家务都没办法做,做饭那个油一热,她一放菜,油烟升起来,她就会晕。但她还得照顾奶奶,因为奶奶瘫在床上。就这样的一位母亲。小时候,她就一直跟我们几个孩子说:妈妈对不起你们,活都不能干。我们从小就要帮她干家务,然后她想补偿我们,那她就不停给我们讲故事。那个时候文娱活动少,电视信号也不好,一阵阵地就花。所以母亲这种文学上的熏陶对我来说,特别重要。

我母亲还有几大特点,特别善良。家里生活条件不好,但我们那个大院旁边都是农村,所以我很多小学同学,他们生活比我们还困难。我奶奶发现我过年穿了一次的衣服,被我妈妈送人了,送给比我更需要衣服的一个孩子。真的,那时候有的孩子可能上学都没一件能遮体的衣服。

很多年后,我在承德见到这个孩子,我俩在洗车场碰到,他开辆几百万的豪车,他当年是我们那里最苦的一个孤儿,后来他开矿,成了成功商人,在承德数一数二。他问我,杨老师(郭母)是不是被你接到北京去生活了?我说:我妈妈已经去世了。他一听,哇的一声就哭了,那么大的人,在社会上有地位有面子的一个人,哭成个小孩一样。

《娘道》剧组与江苏卫视把温暖送进成都SOS儿童村

另外一方面,母亲学习俄罗斯文学,她有着非常浪漫的情怀。我小的时候她从来没有打击过我,没有拒绝过我,她每次都说要培养孩子的理想,哪怕是梦想都要帮他实现,这样孩子长大才会幸福。她曾经说:吃多好,穿多好,都不如有诗意地生活。我妈妈一辈子一首诗都没有写过,但是她一直像诗人一样生活。那个年代哪有精力去写诗?我想,如果那时候生活没有那么困难,没有带四个孩子,她也许有不一样的人生。所以说母亲,你能感觉到她的那种柔弱而坚强, 那种大善大慈悲,就这种东西它其实对我影响很深。

然后,我跟岳丽娜很多年没有孩子,我们结婚了20多年了没有孩子。她突然有机会能怀孕,就连着生了三个孩子。生孩子生得很不容易,她第一个是剖腹产,后两个是她坚持顺产。多数家庭不敢,40岁的高龄产妇谁敢让她顺产?但她坚持。我觉得女性一旦坚强起来,那真是不得了,而且女性的坚强多数是做母亲的时候。我发现这是最值得讴歌的东西。

《娘道》女主岳丽娜

这次《娘道》写的这个女性,身在一个女性深受迫害的时代,手无缚鸡之力,一直被误会,乱世中多次险些丧命,她坚定活下去的勇气就是因为她是母亲。活着是最难的,死多简单。这个跟现在所谓的“大女主”完全不一样,现在大女主都是你算计我,我就报复你,人挡杀人,佛挡杀佛,那是游戏,那不是现实主义创作的手法。当然我这个不是现实题材,但是我这个戏秉承的是现实主义创作的手法。

年轻人观剧口味的变化是因为没有好剧

传奇剧这个战场,现在其实就剩不到几个人,不剩几个团队了,或者说坚持每年都做传奇剧就变成我一个人了。

这几年我三部传奇剧都已经做好了,实际上传奇剧挣不了太多的钱,我监制的那些网剧的利润,去年我监制的《射雕英雄传》,前期去了四天,后期剪了两个月片子。利润是我费尽一年的辛苦做个传奇剧的一倍或两倍。我之所以还坚持做传奇剧,是因为中国现在影视行业的原创作品太少了,有几个人还在坚持原创讲故事?而且原创还讲的是中国传统的东西。我的故事其实永远只有八个字,李星文总结的:忠孝节义,传宗接代。实际上他后边那四个字是开玩笑的,我觉得“传宗接代”也可以看成是讲一个家庭观。你说家庭观很小,但如果人连家庭都不爱,那怎么可能爱这个国家?

2013年播出的《打狗棍》,获得多个电视剧奖项

前几年,说年轻观众,尤其是网络上的年轻观众,只爱看玄幻、偶像、大IP,其实那是因为好剧没有了,有好剧来了,观众还会回来的。实际上你只要写得真实、故事精彩、能打动人,年轻观众都会回来的。在大家都拍玄幻剧的时候,我做了《射雕英雄传》,一开始连卖都卖不出去。后来我跟爱奇艺的CEO龚宇说,我说你把它买了,以网为主,你试一试。他说这年轻观众现在都喜欢“那样的”,能喜欢武侠吗?我说你试一试,那些剧的人物关系和情感逻辑都没有比我这个设计得更准确。于是《射雕英雄传》成为去年上半年,唯一一部对会员拉动最大,口碑最好的网播剧。

2017年版《射雕英雄传》剧照,主演为杨旭文(左)和李一桐

实际上就是坚持做好东西的人没有了,说句不好听的,我特别尊敬的一位大哥,去拍了一部玄幻剧,如果剧本好也行,但那剧本是什么玩意?你这就开玩笑嘛。就是你坚持的人没有,然后你去骂别人说他们都不懂,都不行,就是可笑。比如当豆瓣说你好的时候,你说豆瓣很好;豆瓣说你不好的时候,你就批评豆瓣,其实没有意义。所以说像我这种从小由那样的母亲教育大的孩子,永远有一根犟骨头,我永远知道艺术工作者和普通的文化商人的区别。当然我把艺术工作者该做的做好了,可能在商业经营上一样成功,因为市场和市场规律会给你很好的保护。

行业名声不好,因为从业的人没有做好

我的每个剧都是预售,我这部戏(《娘道》)还没开机就卖给江苏卫视了。所以其实我的利润很薄,因为等过了一年我才开拍,等拍的时候成本又涨了,但我还在无限地增加制作费用,因为我觉得人家愿意买预售,就是相信我。包括网站上也是提前两年、三年预售,到今天才播。三年前我卖的算是天价,到现在的市场上看,已经变成最低的价了,刚刚能维持我回本,但是我仍然还是,每部剧卖掉之后,该怎么做才能做好,该用多少钱,就用多少,不计较成本。我碰到很多朋友是这样的,就是千辛万苦地卖剧,我还帮他们引荐呢,一卖掉那导演来问我:郭导,这个制片人……我说怎么回事?说卖完剧以后,制片人就把成本狠狠一扣,跟导演说:钱就这么多,你给我拍完。就完全变成这样了,唯利是图的人太多。

其实有些时候,这个行业名声不好,因为你从业的人没有做好。有好多人说,现在是严查税,严查账,完蛋了,公司不能做了,为什么你知道吗?因为他说不清楚,一部戏买收视率拿了几千万出去,你不得在公司做假账吗? 你做这个假账谁上税了?你再上税你还买得起收视率吗?所以说他都说不清楚。我们公司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所以我不怕,我觉得我的春天都快来了。最近我们公司一起忙七八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是提前被人买走的。

资本和IP不是坏事

资本和IP是两回事,IP不是坏事,但是你要看这个IP的文学性是否能够支撑你拍一个那么长的剧,第一步是先把剧本改好。

资本对这个行业(影视行业)是特别有好处的。像我们拍《娘道》能这么认真地拍,也是资本支持。没有资本进入,干什么都不行。良性的资本是尊重创作规律的,我也是上市公司下面的分公司。那我非常的清楚,我跟上市公司(完美世界)签约的时候我就谈好了,第一,创作是我负责,你们不会干扰我的创作,这他们同意了。所以他们同意这个前提下,我才跟他们合作,我觉得资本是这个行业必不可缺的,这样尊重创作的资本,一定是能够带着整个行业走向更好的方向。

网剧《灵魂摆渡》系列口碑上佳

加入完美世界之后,我公司的变化是巨大的。我以前一个戏拍完才能拍另外一个剧,因为没钱。现在我们可以同时运作很多剧,包括我们在网络剧领域里面开花,也是因为有资本的助力才能做到。我到现在在网剧还有很多,我们公司还创造了很多纪录。网剧能够连着做这么多季只有《灵魂摆渡》。 我们网络剧市场里,还是只有我把很多传统题材,比如传统武侠,传统武术,中华武术剧,全都变成了网剧。《霍元甲》也是纯网剧,然后我马上要开机的南洋的传统故事,《小娘惹》也是纯网剧。因为我觉得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坚持中华传统,中国教化,中国故事的同时,拥抱互联网也是我们公司的发展战略。

我们有很大的团队, 好多小朋友。相信年轻人,相信集体创作,洞察今天年轻人的方向。我一边说自己是老古董,另外一边我们公司的创作年轻化程度特别高。在一个80后十佳编剧的评选,入围的三十几个候选人里面,有5个是我团队培养出来的,然后入围的三十几个导演中,有4个是我团队培养出来的。然后导演的第一名和编剧的第三名,都是我们公司的,现在还在我公司最核心的团队之中。

一起学玄学|原创:西方星座+东方日干论命法:甲日主与十二星座

Ice Cream (2012 MBC音乐中心现场)泫雅

娱乐至上,较真者慎入

大家都知道十二星座,

很多人喜欢用十二星座(太阳星座)作为分析人的感情和性格的依据。

十二星座有准确性,但是有人会问,

一个月出生的人多了,

都是一个性格?

我的答案是,就像四季,

你能说每年的四季都一个样吗?

所以古人总结四季,肯定有其规律性,

那么十二星座也是一样的。

我们的八字命理中,

日主是很重要的角色,

代表自己。

日主是什么呢?

在中国传统历法中,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大天干”。

那么,按照中国五行元素,

甲、乙为木,

丙、丁为火,

戊、己为土

庚、辛为金,

壬、癸为水。

在西方十二星座中,

古代占星学家认为世界是由火、土、风、水四元素构成,

十二星座按其元素可以分为四象星座,

可以分为火象星座、土象星座、风象星座和水象星座。

那么我就发现,

我是白羊座,

很多人觉得不像,

觉得刘烨那种像,

我就在想,

会不会也和日主也有关系。

下面开始我的表演:

那么我就创造了一种归类方法,

星座按月更新,

日主按日更新,

两者结合分析性格等,

准确率肯定更好!

那么,今天讲甲木篇:

甲木日主的人,

在自然界的征象相当于参天大树。

所以,

在生活中,

甲木日主出现大势哥、大姐大的概率比较多。

卖萌发嗲的,

不是主旋律。

白羊座+甲木

白羊座,

作为火象三傻开头,

大大咧咧,

愣头愣脑,

是有目共睹的。

甲木本身就是大势的感觉,

再加上白羊座?!

Word妈,

我认为极容易出现大男子主义的人。

以前遇到一个甲木白羊座,

你说十句,

人家听不见一句,

只想一股脑表达自己意见,

自己口嗨第一位,

咋得罪人都不知道。

金牛座+甲木

由于我周围金牛座甲木宝宝太少了,

我去网上搜了搜,

最典型的例子当属谢娜姐姐了。

娜娜姐是金牛座,

但是她身上没有我身边金牛座的感觉——精致的物质,

譬如把自己一言一行和衣着打扮,

都和工艺品的方向靠拢,

尤其女性比较突出,

人家自己号称马兰坡的,

人呵呵哈哈哈,

有时候网友们都会为她捏把汗,

她主持时,网友比她还紧张。

其实人家并不是彻头彻尾大傻子,

虽然不拘小节,

但是还是有金牛座踏实、精明的一面,

非常有原则性。

双子座+甲木

一提到双子座,

尤其女性双子座,

有人把双子座和什么绿茶、no.3挂起钩,

双子座聪明,

而且不太容易炸毛,

说话灵巧,

但是甲木双子座是奇特的存在,

这个配置的人通常早年就很有个性,

早年和家里关系关系也不是很好,

他们多才多艺,

这种才艺一般是高大上的,

而不是雕虫小技,

同时,

他们早年看起来平淡无奇,

甚至是甲木里面为数不多的具有萌气息的,

但随着年龄增长,

越来越往御姐的方向发展,

做多才多艺大势姐者,

甲木双子座也。

巨蟹座+甲木

如果说,

我认为甲木双子座女是一个成大事的女性的优势选择,

而甲木巨蟹座则是我认为男性里较佳的配置组合。

甲木大势哥,

往往和愣头青挂钩,

没有几个女生喜欢一个男士整天忙事业还没有情趣,

再加上不居家更是让人抓马。

女生,如果想选择事业有成的居家男,

请你选择甲木巨蟹座,

他们外表看起来有点二,

甚至有点外貌协会,

但是一旦认定一个女生,

真是可以非常居家且执着,

外面事业红红火火,

家里也会充满温馨。

狮子座+甲木

重点吐槽这个配置,

甲木狮子座,

女生最容易倒贴的配置。

举例,

据我观察,

这个配置的女生容易出现符合大众审美观的美女,

但是这些美女,

有时候干的事情让人匪夷所思,

明明有钱多金,

自己却又卑又亢,

觉得自己相貌一般般,

去疯狂迎合、倒追甚至倒贴男的,

美女,

你是最优秀的,

为啥不能做个傲娇的大猫呢?

座+甲木

甲木座,

多出深肤色骨感男,

这种配置的朋友不干事情则罢了,

如果一旦让他下决心干事情,

那么他们绝对是跨界行家。

不要担心他们年少轻狂,

当他们靠谱、认真起来,

一般人是赢不过他们的。

天秤座+甲木

如果你想选择森系、自然系美女当老婆,

那么甲木天秤座女生一定要入股,

自然、宽松的衣着最能显示她们的气质,

适合画淡妆,

如果画欧美妆,

那么就会变成一颗干枯的大树,

毫无生机,

甚至老气。

但是,

甲木天秤座女生不是那种委曲求全的女生,

不要被她清晰的面容欺骗,

甲木天秤座女生也容易产生感情问题与羁绊,

大势哥和她太相似,

但是如果姐弟恋,

那么作为纠结敏感的她,

又会没有安全感,

建议甲木天秤座女生感情随缘,

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地方。

天蝎座+甲木

你说,

一定要娶天蝎座,

或者是嫁天蝎座老公,

还得有气质、有颜值,

那么,

甲木天蝎座的人是首选,

这个配置的人多数皮肤细腻、肤色白,

他们不像甲木白羊座或狮子座,

把自己的感情突突突说一堆,

然后大发雷霆,

他们仿佛很容易动情,

对于感情明察秋毫,

在看起来大气、淡然的外表之下,

隐藏一颗细腻而敏感的心,

是甲木里面为数不多,

他们伤心哭泣会感染到周围人的甲木星座。

射手座+甲木

前面吐槽甲木白羊座、狮子座的直率和不转弯,

那么甲木射手座堪称甲日主火象星座中的典范,

比如林志玲姐姐,

这个配置的人有火象星座的风风火火,

别人会觉得他是个快乐大傻子,

整天笑呵呵,

但是他们不会像白羊座和狮子座一样,

他们做事非常张弛有度,

甚至守规矩,

他们的桃花运爆棚,

在我看来,

不仅仅是颜值,

更是做事风格让人舒服,

哪怕美女,

没人受得了拧巴的美女,

你说是不是?

如果你要做一个火象的甲木,

建议投胎射手座。

摩羯座+甲木

甲木摩羯座,

是土像甲木配置的事业天花板,

这个配置里面出现了很多行业顶尖,

但是啊,

他们看起来并不是把野心与欲望挂在脸上的人,

堪称绯闻绝缘体,

但是一旦成事,

大家都会觉得意料之外,

不同于甲木座可能会离经叛道,

甲木摩羯座绝对是踏踏实实、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典范。

水瓶座+甲木

别觉得水瓶座就不靠谱,

甲木水瓶座是个适合从事教育工作者的好配置,

同时甲木水瓶座的人格局非常大,

水瓶座从政人员甲木日主的人数可观,

同时甲木水瓶座也是找“低”配置配偶的“重灾区”,

当然他们的低配置是指,

哎呀,

年纪、财富差那么多,

咋就和这种人结婚?

这你们就错了,

人家格局大得很,

是做长线,

如果他们是图小恩小惠,

那就不是甲木水瓶座了。

双鱼座+甲木

这个配置,

用调侃的角度来说就是“低调的阴谋家”,

他们有着双鱼座的柔情外表及感情观,

让人觉得楚楚动人、柔情,

他们的感情观的确梦幻、且无安全感,

仿佛需要保护,

但是你以为人家是扶不上墙的烂泥你就错了!

他们心里的算盘大得很,

为了目标谦卑谦卑再谦卑又如何,

对人态度也是分三六九等,

等到成功了,

人家一脸云淡风轻,

其实是人家不想把那些野心与苦楚说出来,

我就是运气好,没拼搏,

和他们取成功经不可能,

只能端来一碗鸡汤。

曾经红极一时的天涯社区,为何从山巅陨落?

很多70、80后对早期的互联网一定还有很深的印象。那时候,有一个名字叫做“天涯社区”的互联网平台,它比微信更早。现在的很多平台在那时刚刚兴起,还是雏鸡的时候,“天涯社区”就已经是互联网的霸主了。那时候的“天涯社区”还是全世界最大的中文互联网社区,在那个年代可谓红极一时,找不到对手。

只可惜随着时间流逝,“天涯社区”却是出乎意料地没落了。现在很多人会经常追寻起曾经那个让他们怀恋的“天涯社区”,在感叹中,他们也多少明白为什么“天涯社区”会被淘汰,隐没在了互联网历史中;在唏嘘中,人们也不免感叹互联网,真的没那么简单!

最大的中文互联网社区

“天涯社区”的出现赶上了20世纪末尾,那个互联网刚刚在中国兴起的年代。1999年3月,“天涯社区”正式成立,其开放了十几个栏目供网友们交流,覆盖范围包括情感、电脑、文学、新闻等等,科技、文化、经济等领域一个也没落下。那时候互联网兴起还没有多久,“天涯社区”这样新颖的平台一出世,立马成为了文人墨客、高端人才的聚集之地。

毕竟那时候的互联网普及度还远远不如现在,使用互联网还是有一定门槛的。活跃在网络上的一般都是“时髦”的知识分子,天涯社区成为了他们的“世外桃源”,他们可以在这个社区尽情发表自己的观点,为别人解惑的同时,也能够获取很多有用的信息。

“天涯社区”作为那时候的开放性平台,给了网友们一个开放视野的机会。那时候国际上发生的很多大事,都会在社区引起广泛的讨论。

“天涯社区”也逐渐成为了文人们的舞台,网络文学也慢慢开始在这片互联网沃土上生根发芽。我们所熟知的《武林外传》的编辑宁财神就是天涯的写手,早期出名的网络文学作品包括《明朝那些事儿》《鬼吹灯》等都出自“天涯社区”。

时光流转,“天涯社区”的文艺气息沉淀地愈发地深,网友们在社区纪念著名作家王小波,采访余秋雨,做作家苏童的访谈,一时间天高海阔任我游,好不热闹。

那些年学者满地走得“天涯社区”,可比现在号称“人均985”的知乎高级多了。作为“最有人情味”的社区,天涯充满了情怀和文艺气息,所以我们才发现这样的天涯虽然没落了,但依然还是有很多人去怀念它过去的辉煌。

确实,那时候鼎盛的“天涯社区”可是由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支撑起来的,不谈体量,光是质量,现在的任何一家平台和软件也是拍马不及的。很多人都说,“天涯社区”是现在知乎、起点和微信等软件的大集合,算是中国互联网早期的“鼻祖”。

我们也可以说,“天涯社区”要啥啥都有,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巨头,却是说衰落就衰落。现在的90后已经很少有天涯的用户了,而00后,大多都不知道曾经有过这么一个平台。从众山之巅跌落凡间,也不过几年时间,天涯社区的际遇让人唏嘘不已。

天涯的衰落

实际上早期互联网衰落的平台何止“天涯社区”一个,包括猫扑、千千静听等曾经都火遍大江南北,但最终都没有能够逃过互联网的后浪冲击,被当成前浪拍死在了沙滩之上。

说起“天涯社区”的衰落,原因众多,但多少逃不出“内因”加“外因”的双重因素。我们先说“内因”。

说起“天涯社区”衰落的内因,一方面来自于管理,一方面来自于内容。“天涯社区”的发展虽然辉煌,但是和现在的软件却有一个特别鲜明的差异——资本。天涯的背后是没有什么资本,简而言之,天涯没钱。没钱的天涯怎么管理呢?其实天涯的管理和后来的贴吧比较像,在职的管理员工比较少,而社区内则是由大批的义务管理员和版主充当管理主力,负责管理各大版块布局,给好的帖子,内容之类的加精,也就是上推荐;而那些质量不过关,涉及不良内容的帖子就删除掉。

天涯没钱,这些版主实际上很多是没有工资的,那么是什么支持他们进行管理工作的呢?就是一腔热血。前面也说过了,天涯是一个非常好的社区,特别有人情味。这样的社区吸引“志愿者”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我们也知道,光有一腔热血是很难坚持下去的,随着一代年轻人长大,很多管理者、版主都放弃了这个身份,而新的“志愿者”质量却是良莠不齐,同时这种管理本身就因为“自发性”而缺少秩序。如此一来,管理就变得一塌糊涂,使用者的体验感变差,自然就离去了。

与管理一起出现问题的,是质量日益下降的天涯内容。就像现在的网红效应一样,哪里能火,就有一批奇奇怪怪的网红往哪里钻。天涯社区的流量效应吸引了一众哗众取宠、满脑子想红的人。于是,天涯论坛上开始出现了很多奇怪的内容,什么“秀下限”,什么“博眼球”全都出现了。质量严重下滑,用户流失也就不奇怪了。

而说起“天涯社区”衰落的外因,主要是来自于“互联网发展”和“竞争”。互联网发展导致上网的成本大幅降低,现在几岁的小孩都能上网,玩手游,放在十年前,小孩子的我们还在玩泥巴。上网成本的降低,就导致大量的低龄低智用户涌入网络,这些后来者占领“天涯社区”,把社区弄得乌烟瘴气。试想,那些习惯了高雅志趣的人,会愿意“曳尾于涂中”吗?

至于竞争方面,天涯社区在面对后来者时同样也输了。了解现代网络你就会发现,那些越是简单,越是方便的软件越是能够吸引用户。早期的博客被微博所顶替,现在又有了短视频,只需要点开便可播放,信息的接收比天涯时代方便了太多。可以说正是现代人的浮躁,导致“天涯社区”这样的平台越来越不受待见了,相反的那些小而精的软件受到大众的喜欢。你可以说人们的心态变了,兴趣变低俗了,但这就是时代发展带来的结果,天涯不能适应,最后就只能惨遭淘汰。

互联网,并没有那么简单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它给了人们更多的机遇。但同样的,想要在互联网上打下一片天地,还能经久不衰,那实属不易。

“天涯社区”,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互联网机遇多,但竞争也多,想要在互联网上有一番成就,好的理念、创意只是最基本的,你还需要好的组织和管理,还要有极强的适应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不倒。而要做到这,不借助资本的力量又很难做到,不然你就会面临没钱发展的问题,但与资本合作,往往又身不由己。

像天涯社区这样,从山巅陨落,确实让我们感到可惜。那些怀旧的网友们失去了一个有人情味的交流平台,不得不转战当下最火热的微博、知乎之类的软件,或许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已经放弃互联网“冲浪”了。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时代在变化,有的后来居上,有的激流勇退,有的则是泯然于众。总而言之,互联网,需要一定的坚守,但也需要放弃和变通。一味地愣头青只会让竞争者有机可乘,也最终会使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厦很快倾倒。

互联网,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冬天的每口萝卜,都带着家乡的温热

来源:美食台

每逢入冬,北方人的冬储神经总是会卡点儿接收到讯号,上到菜场,下至某个不具名的马路牙子旁边,一辆卡车卸下来齐刷刷百十米的萝卜,等待着动辄豪置百斤的持家能手粉墨登场。曾经年轻人不懂,不照这么囤扛不到过年的豪迈来自何处,这两三年折腾下来,竟然也懂了。这里有一种奇异的默契在。

于是,超市里多了年轻人抢冬储萝卜挥斥方遒的身影,适逢冬至前后碰上双十一,一大波生力军,刷了刷几个热搜,终于下定决心,第一次涌进了赛博冬储的赛道。

看着萝卜堆,愣头青愁了,毕竟这东西和空气炸锅八字不合;持家者笑了,奔着过年吃去的萝卜,每一口都是文艺复兴。

中国人不仅爱吃萝卜,尤其爱逮着萝卜做文章。“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一两大冬储流量的岔路口,如今被粉圈冲浪人提炼成了“各自独美”;冬储人冬储魂总结而成的“咸吃萝卜淡操心”,今天怼人依旧是入木三分,“拔出萝卜带出泥”的朴实劳作,倒也用来损人办事不干不净不利索了。

但萝卜的文艺,特别是用来怼人的文艺,不是你我三两天就能嘴贫出来的,早在《诗经》里萝卜就被用来直抒胸臆了。《邶风·谷风》有句“采葑采菲,无以?”这里的菲就是萝卜。说采摘萝卜和蔓菁,难道只图一时光鲜,要叶不要根?两千五百年前的弃妇,骂丈夫骂得相当有水平。

苏轼被贬惠州时,租了半亩菜园,夜里喝醉了就拔根萝卜起来解酒,顺便写下了《撷菜》,“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吃着新鲜萝卜的我,和挥霍无度的权臣谁更自在呢?苏轼版本的“何不食萝卜”,倒也意味深长。

自然,文人墨客里纯粹爱吃萝卜的,也大有人在。陆游“年来传得甜羹法”的羮,就是用萝卜叶、萝卜加上山药芋头作甜羮,追求一个自然天成;杨万里“辣底玉”和“甜底冰”的萝卜比喻,足见爱得专一;不过最凝练扼要还要数李时珍,“可生可熟可菹可齑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十种吃法,个个叫人看着犯饿。

吸足天露地水,冷性中带着微辛,生吃脆甜,熟吃柔甘,且不消说入冬后人人都馋上一口的羊肉萝卜、排骨萝卜、鲫鱼萝卜,只要厨子功力到位,哪怕是一盅净素的红烧萝卜,都吃得出丰腴的肉味来。老祖宗替你我都总结了,无论怎么吃,萝卜,可。

你有理由忘却萝卜,只因它一年四时常在,春曰破地锥,夏曰夏生,秋曰萝卜,冬曰土酥,乡土记忆的扎实根性,千百年来拽着它往下走,姿态低进了餐桌的尘埃里去。

没有一根萝卜,能够当得了你我的“超市刺客”。

萝卜天地心,学不得其他山珍的时令矜贵,玩不得稀罕食材的花俏新鲜,冬储王者的喜悲没人看见。天生朴实,清清白白,样貌低调,哪怕是上好的心里美、沙窝萝卜和潍坊萝卜,也都偏偏贴着打工人的菜篮子长,笃实了作为中餐主菜的沉默憨厚。

但是,每一个奔着过年去的冬天,关于萝卜的回忆都会涌现回来。

老北京的书里,五花八门的京味儿讲究多了去,但总有那一声,回荡在腊月小西北风儿的夜里,皇城根下小巷深处的叫卖,“萝卜——赛梨啊——辣了换来!”陈鸿年先生的《故都风物》回忆说,“北平冬天的这种萝卜,一咬一汪水儿。谁听见这种声音,都想买一个两个的,大家分着吃。” 个中清甜滋味,叫人遐想不已。

张恨水先生怀念在北京吃炙子烤肉的时候,也有写“吃饱了,人喝足了,要个天津萝卜啃,浓腻了之后再来个清淡,其味无穷。‘’这里说的天津萝卜就是沙窝萝卜,又叫天津卫青,细长的桶型,甘甜爽口,比心里美水头儿更大。天津人可真是当着水果来吃的,“吃着萝卜喝热茶,气得医生满地爬”,这是天津人道地又贫嘴的养生方子。

华北的萝卜,百年来都更热衷于和水果的跨品类竞争,做了熟吃也无非佐了油荤,譬如天津招牌的沙窝萝卜炖羊肉,讲究一个天然去雕饰,酣畅解腻才叫美。但南方的萝卜,吃得就要细腻复杂些,清朝的杭州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下了他对萝卜的顶级理解,“猪油炒萝卜,加虾米煨之,以极熟为度。”来自苏州的汪曾祺先生深以为然,不过进一步提出,虾米等海鲜都要在黄酒里泡过。

苏杭两位公认美食大家的顶级理解,恰好完成了福建泉州一道古早味的味觉拼图。泉州萝卜饭,用五花肉煸出香油,然后加入红葱、萝卜块,与泡过虾米、干贝和牡蛎一同炒制,加大米焖到软烂。泉州沙土萝卜与黄酒层次不同的甜,海贝的鲜与五花的油气,数味交融,堪称享受。

南京以“鸭都”著名,但南京人都知道,萝卜作为招牌配角,早已经在各种意义上刻进了南京人的DNA——没有一只鸭鸭能游过长江,自然也没有一片萝卜能逃得过鸭血粉丝汤的浸淫。南京人配鸭血粉丝的白萝卜,做得颇有讲究,切作了薄片,先翻炒再加水,一勺猪油融进锅里去,大火烧开后焖煮,透明的萝卜片下到鸭血粉丝汤上,吸满汤汁,入口即化。

南京白萝卜的吃法里,还有一道非常经典的小吃叫萝卜端子。白萝卜去皮刨成丝,用盐腌制后,打入葱姜面粉,加水调成糊下油锅炸制。炸出的面衣金黄酥脆,内里的萝卜丝咸香多汁,让人难以抗拒。今时今日,道地的老店里,依旧为老南京们的鸭血粉丝汤和辣油馄饨准备了萝卜端子作配,早餐一口香酥就第一口汤,多是件美事。

不过,要是说“南京大萝卜”,那可就不兴吃了。“大萝卜”是南京人的集体绰号,这个是褒是贬难以界定的戏称,有些憨直木讷、敦重质厚的意思,一年四季都在吃萝卜的南京人,似乎很有娱乐精神地,用这个绰号来自嘲了。

萝卜着实其貌不扬,憨敦朴实。然而沈嘉禄先生所写,“萝卜好,萝卜脆,但在讲规矩的地方它始终不能登席,正式宴请的大场面,萝卜没有机会亮相”,却是有失偏颇的。

同样是萝卜丝做小吃,上海人的追求就精致许多。不仅要味道嗲,还得卖相灵光十足。金腿萝卜丝酥饼是去城隍庙的头道选择,相当考验点心师的功力,据说曾经招待过英国女王。油酥的千层面皮,细细地裹了火腿萝卜丝,滑进温油,炸到金黄而不焦,外酥内软,层次感很重要。

海派的洋气是一码,中原古都的气派又是另一码。始于武周时期的洛阳水席,全席24道菜,镇席的首道洛阳燕菜,主料偏偏就是白萝卜。有一说是,御厨以细如发丝的白萝卜,配上山珍海味,制成了一道御膳风味的汤菜(而且竟然是酸辣口的),蛋黄蒸糕摆成娇黄的牡丹花浮在汤面上,讨得武则天欢心,当即以燕窝丝之意,赐名燕菜流传至今,成了洛阳筵席和年饭中的头盘,在国宴场合也曾大出风头。谁还能说萝卜难登大雅之堂?

当然,要说萝卜作为年味担当,也并非只洛阳燕菜一道。东北和内蒙的老一辈都有“走油”的习俗,说“二十九把油走”,就是专门有一天做油炸吃食。无论讲不讲究这习俗,年前做大量萝卜丝炸丸子攒着的习惯,仍然流传至今。简单方便,冷热可吃,加肉菜再回下锅又是一道滋味。东北人的爽性和实惠,在此可豹窥一斑。

至于广东和福建,记忆里的贺年菜都少不了一道萝卜糕。本来都是讨个吉利的吃食,广东人取“步步高升”的意思,而萝卜在闽南语里叫“菜头”,福建人则取的是“好彩头”的说法,实际是同根同源的乡土年味。萝卜丝清甜,虾米腊肉咸鲜,粘米粉糯实,煎制之后外皮酥脆,内芯柔滑,沾上些许蒜蓉酱油,难以抗拒。

当然,晒出绵韧脆劲的萝卜菜脯,过粥过饭,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群体回忆。不过,在四川和重庆,还有一道藏在人们记忆深处的菜式,有着双份浓厚的年味。过年前,家家户户都在阳台晒了一出溜的萝卜干和腊肉,而风干萝卜炖腊蹄花,豪迈地融合了阳台上一荤一素两种腌制的香气。

柏树枝烟熏过的猪蹄腊香无比,又因为熏制过程而脱掉了过多的油脂,炖煮出的乳白色汤汁咸鲜浓郁,还带着萝卜与生俱来的回甘。一口下肚,身心俱暖。只是因为十足的“粗野”和“农家”,现今的川渝人也很少吃到了。

你我都曾忘却萝卜。但变冷的时候,冬储的当口,无可奈何的不确定性反复波动的时候,你总会想起萝卜。就像大城市里的亨利、威廉、杰西卡,总要回到城乡结合部的路口,习惯了麦记、肯记低卡轻食和料理包的口舌,总要渴望一口简简单单的温热。于是,你找回家乡的萝卜,伴随着家家户户,煎炒炸煮,埋藏在味觉深处的泥土根性,久违地又回来了。

旧时生活的“萝”曼蒂克,是一口萝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