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年正月24八字喜什么意思(1991年正月二十四的生辰八字)
「发财中国年」算命,对于一位91岁的老人,是迷信还是信仰?
爷爷今年91岁高龄了,以前奶奶在世的时候,经常跟我提起爷爷这一辈子,奶奶总是说,你爷爷呀,就是一个特别不顾家的人,她们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候生产队,爷爷的权还蛮大的,那个年代温饱都是问题。爷爷有时候会为了救别人都不顾自己的家人。以至于爷爷成了很多人家的救命恩人,多少年以后,也就个别家还能够记得当年的恩情。感觉奶奶口中对爷爷有道不尽的委屈和些许怨言。但爷爷也许就是这么一个人,只是角度不同。
奶奶这辈子生了5个男孩,我爸排行老二,从小我爸跟我叔都是放着牛长大的孩子。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日子也有所好转,爷爷也开始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日子。他的圣贤书就是他这一辈子研究的学问---算命。这一读就是60多年,研究了一辈子。这么多年,村里喜事丧事砸期都是请的我爷爷,当然我爷爷都是不收钱的,村里一般都是给点小伴手礼什么的。后来,很多人外出打工,在外面谈对象什么的,都会拿双方的八字来找爷爷算算八字合不合。当然,爷爷给我们孙子孙女辈的,每人都算了一张纸。各自拿回了家,作为一个唯物主义信仰的我,并没有特别地相信爷爷算出来的东西,但是信仰这个东西就是一种精神寄托,在国外乃至中国那么多人信,所以我觉得算命这个东西不是迷信,也是一种信仰。图片是我在整理房间时发现的爷爷给我们的“天书”,我没看懂上面写的是啥,但是,我知道上面饱含了爷爷的心血和心思。我会好好保存。说来有些可惜,晚辈没有人能继承爷爷的绝活。
今年,爷爷的状态大不如去年了,毕竟也91岁高龄了,去年过年还看到他在桌子上画画写写,今年就安静地坐在轮椅上看着晚辈们。下面的图片是我3,4年前的夏天,刚买单反那会给爷爷拍的“写真”。谨以此献给我可爱而传统的爷爷。也祝愿191的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狗年旺旺,事业旺旺同时多多回家看看老人,老人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金钱。
作者:s-lisha 发布于191农资人
小满——长夏渐盛,麦浪青青
时至小满,长夏渐盛,夏风扶穗,麦浪青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
三候麦秋至。小满的“满”的释义有两种,其一为形容作物的饱满程度,其二为形容雨水盈缺的情况。那么小满时节的农业气象和农业活动又有哪些呢?
小满时节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农业气象?
小满节气我国近一半的地区正式进入了炎炎夏季。正所谓“小满天逐热,温风沐麦圆”,南北温差较春季有了大幅度的缩小。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其余大部分地区小满节气的平均气温均在15℃以上,华北平原和长江流域和新疆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25℃之间,最南部的广东、海南等地区平均气温已超过25℃。
晋南大平原(引自:二十四节气农耕系列视频—小满)
小满节气期间,我国南方地区通常降雨多、雨量大。“小满大满江河满”,来自南方海洋的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华南一带交汇,这时华南地区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而我国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雨季。对于北方地区而言,此时的降雨量很小甚至无雨。
小满需要进行哪些农事活动?
“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清代文人顾禄所著的《清嘉录》记载,小满时节江南一派繁忙景象,缫丝车、榨油车、水车“三车”齐出动,正是农忙的具体体现。这时候,水稻正处于抽穗灌浆的关键期,农户忙着用水车给稻田灌溉;用榨油车将晒好的油菜籽榨油;家蚕已结茧,蚕农们忙着煮茧,拾掇纺车缫丝。
从蚕茧中提取蚕丝(引自:二十四节气农耕系列视频—小满)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小满时节,北方冬小麦已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应加强后期肥水管理,防止根、叶早衰,促进冬小麦充分灌浆,提高籽粒重;墒情偏差的地区要适时灌溉,防御高温、干旱和“干热风”天气造成的危害,对可能出现大雨、大风的地区,在天气过程来临前不要浇水,以减少小麦倒伏,并采取有效的防风措施预防干热风。
果树方面,要继续做好保花保果和病虫害防治,重点是疮痂病、树脂病及红蜘蛛、卷叶蛾等病虫害。注意排水,防止涝害和水土流失。并且要继续抓好保果治虫为中心的管理,适时疏果,克服大小年。
云南网讯最新一期农情调度周报显示,云南省“三夏”(夏收、夏种、夏管)生产有序推进。截至5月12日,全省已收获夏粮1248.06万亩,同比增长45.2万亩,占播种面积1488万亩的83.9%。全省计划播种秋粮4816.6万亩,比上年有所增加,目前春播进度已超四成。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通过学校设立的科技小院,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表示欣慰。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在全国24个省区市的91个县市区旗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云南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就是其中之一,科技小院帮助当地村民打造了“水稻+”“烟草+”“周年蔬菜”等绿色高值协同种植模式,吹响了洱海水质保卫战、高值农业攻坚战、乡村振兴阵地战的号角。
江荣风教授田间指导(引自:二十四节气农耕系列视频—小满)
“小满时节插秧忙,待到秋收稻花香”小满节气,云南正值水稻插秧的时节,科技小院师生同广大农民一起,抢抓农时,整理水田,播种插秧,田间呈现出一派热闹繁忙的农业生产景象。古生村科技小院用努力与付出为乡村振兴带来巨大的贡献,带动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走进乡土乡村,厚植爱农情怀,练就新农本领,为乡村添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小得盈满,酌酒微醺。万物将丰,未来可期。风吹麦成浪,蝉鸣夏始忙。初生的希望在明朗日光里逐渐充盈,照亮前路无限光景。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作者:钱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研究生)
科学性把关:胡琦(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高级实验师 硕士生导师)
校对/AI海报设计: 涂子怡
来源: 光明网
慕名打卡上海名校,却被告知“只限亲友进出”……黄牛却在网上倒卖“门票”
今年五一小长假前后,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到不少市民游客的投诉电话:他们带着孩子来上海游玩时,慕名前往复旦、交大、同济等名校,想让孩子进校园看一看,领略下大学文化韵味。可是,校门口的保安一一将他们拦住,理由是这些校园目前并未完全对外开放,只限校友、师生亲友以及公务往来人士等入内。外地游客们认为,疫情的影响已结束,大学校园还是拒人千里令人不解。
△5月7日上午10时许,上海交大华山路校门口颇为热闹,有身着硕士服拍照的毕业学生、有途经此处驻足观看的市民,也有多名背着旅行包带着小孩特意赶来的游客。
疫情后的大学校园该不该完全开放备受关注。尽管社会对于大学有序开放的呼声较高,但不少学校仍十分谨慎,对开放与否、怎样放开、开放到何种程度等决策仍在不断探索中。
不过,大学的谨慎却催生了一些不良现象。有外地游客发现,闲鱼平台上,上海多所大学均有“门票”在售,帮人进校园俨然成了一些人的“生意”,给人观感十分不好。不良现象不该被放任的同时,也提醒上海多所大学,应尽快调整开放措施,做到校园秩序和社会需求的平衡兼顾。
部分学校目前只向校友和亲友开放
今年5月1日,外地来沪的刘女士特意带着孩子来到交大徐汇校区,因为进入上海交大就读是孩子给自己定下的志向。但他们被拦在华山路校门外,保安无奈地告知,除非有在校老师和学生帮忙备案申请,否则他们无法入内参观。刘女士当即致电“12345”求助,询问是否有其他进入交大校园参观的渠道。
记者梳理“12345”相关投诉发现,外地游客们反映无法入内参观的,主要集中于上海的交大、同济、复旦三所名校。
上海交通大学:只能找学校里的师生
以亲友名义申请进校
5月7日上午,记者首先来到交大徐汇校区实地体验。华山路的东大门是师生们俗称的“庙门”,是游客们参观的“打卡点”。上午10时许,校门口颇为热闹,有身着硕士服拍照的毕业学生、有途经此处驻足观看的市民,也有多名背着旅行包带着小孩特意赶来的游客。上午10时45分,一对母子模样的游客上前询问保安能否入内遭拒,只能悻悻地回到人群中拍拍照片。记者也上前尝试,对于入内要求,保安称“没有开放”一口回绝。
看着身旁不断出示“思源码”刷码进校的学生,记者问保安能不能也申请一个进校码,或者通过其他渠道申请入校。保安回应称,只能找学校里的师生申请以亲友名义进校,通过后会收到短信,便可刷身份证进校。说罢保安嘱咐记者:“你想想办法吧。”
△上午10时45分,一对母子模样的游客正上前询问保安能否入内。
同济大学:必须要提供
被访问人的工号、姓名
5月8日上午,记者又来到同济大学。正是上午入校高峰,四平路上的东南门,师生们在闸机上刷卡后,即可顺利入校。最左侧的闸机口,忘带证件的学生、来校办理业务但尚未联系好的人员一时无法入校,堵在一起焦急地围着闸机旁的保安交涉。记者能入校吗?保安提示记者前往“同济大学移动门户”公众号上进行“访客预约”。
进入上述公众号的访客系统,记者发现除了要提供身份信息、进校时间等信息外,还必须要提供被访问人的工号、姓名,即必须在学校里有认识的老师。“你有认识的人吗?”保安问记者,在听到否定的答复后,保安回了句“那不好约”。还有其他渠道吗?保安提示记者可以找一找有“校友卡”的人,“一张校友卡每次可以带4个人进入校园。”
△5月8日上午,同济大学四平路上的东南门口,师生们在闸机上刷卡后,即可顺利入校。
△登录同济大学的访客系统,记者发现除了要提供身份信息、进校时间等信息外,还必须要提供被访问人的工号、姓名,即必须在学校里有认识的老师。
复旦大学:只允许校友、师生亲友进校
和上述两所大学相似,复旦大学目前也只允许校友、师生亲友进校。
复旦大学3月16日的一份通知称,访客入校需要在校师生先生成邀请码,再凭邀请码完成访客预约登记后才能认证入校。记者5月9日下午从邯郸路门试图进入学校看一看时也遭拒。
由于大学只向特定关系人员开放,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里面没人”则意味着校门难进。刘女士认为,上述学校的开放模式顶多算是“半开放”。
限制催生入校“门票”热销
旺盛的入校需求下,名为“入校参观资格门票”的商品在闲鱼等平台热销。河南来沪的吴先生称,他们一行3人进入交大闵行校区遭拒后,便在闲鱼平台上以18元一位的价格,下单购买了3张“入校门票”。在给闲鱼卖家发去个人信息后,大约等待了20分钟,他们便收到了允许入校的短信,最终得以成功进入学校参观。
闲鱼平台上所谓的“入校门票”是怎么一回事?5月7日上午记者未能进入交大徐汇校区后,便也转而在闲鱼平台上搜索相关信息。以“上海交大”“交大”为关键词搜索,平台均反馈了多个结果。这些卖家均称可以帮助预约入校资格,“徐汇、闵行各个校区均可”“时间不限”“人数不限”,开价则从10元至20元一位不等。为了增加可信度,一些卖家在商品页面中贴出了“学生亲友进校备案”的申请界面,称自己就是“交大学生”,一些卖家还称一旦下单“秒批”。
△这些卖家均称可以帮助预约入校资格,“徐汇、闵行各个校区均可”“时间不限”“人数不限”,开价则从10元至20元一位不等。为了增加可信度,一些卖家在商品页面中贴出了“学生亲友进校备案”的申请界面,称自己就是“交大学生”,一些卖家还称一旦下单“秒批”。
比选后,记者挑中了一名卖家,下单后按要求发去名字、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后,卖家发来了操作“学生亲友进校备案”的页面截图。图上显示,记者入校的申请事由为“参观”,与申请人的关系为“朋友”。随即,记者收到了交大发来的短信,称入校申请已通过。根据短信提示,记者随后顺利从交大广元西路校门刷随申码进校参观。
△记者收到了交大发来的允许入校的短信。
在闲鱼平台上,同济、复旦也都有“门票”在售,一些卖家的“入校门票”卖得还相当不错。闲鱼页面显示,一名“交大门票”卖家的商品有“127”人勾选了“想要”,其动态页面显示,从4月初至今已卖出48笔,其中仅4月24日一天就卖出6笔,也即帮助6拨人顺利进入了学校;一位自称是“同济大学学生”的卖家,半个多月来已售出“带入校”商品10余笔,收费为每人40元至50元。
△闲鱼平台上,一些卖家的“入校门票”卖得还相当不错。
某学校保卫处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闲鱼平台上的这些卖家中,一些确实为学校的学生,一些则是通过种种渠道弄到了学生卡、校友卡的“黄牛”。对于学校来说,难以验证来访人员与申请人员之前是否是真实的亲友关系,这就提供了牟利的空间。“但这显然是违反学校规定的,一些学校也抓到并处分了一批学生”,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都是名校,必须要钻空子才能进去参观,社会影响很不好”,成功入校参观后,吴先生随即拨打了“12345”,对这一现象表达了不满,呼吁学校正常对外开放。
校园秩序和公众需求如何兼顾?
被拦在校门外的,不只是慕名而来的游客。几个月来,大量的大学周边的居民也在反复拨打投诉电话,呼吁学校尽早恢复开放。
赤峰路91号公安大楼小区居民陈女士回忆,她与同济大学做邻居已经几十年了。疫情前,早晚带着孩子进学校散步、在学校食堂买馒头吃已经成了居民们的日常习惯,家里不想做饭还可以在学校食堂吃顿自助餐;东川路的居民杨老伯则称他此前一直进入交大闵行校区打篮球,“学校里还有一家银行,我还在这家银行取过钱”……居民们称,大学向周边居民们开放,可以最大程度上利用公共资源,展现了高校“有取有用”的公共服务理念,希望此前的好做法能尽快回归。
△周末的上海交大校园里慕名而来的游客不少。
事实上,早在数月前,上海市教育部门也明确提出了“有序推动大学校园对外开放”的要求。为何上述几所名校在开放上很是谨慎?同济大学保卫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解释,学校毕竟不是公园,学校的教学秩序、师生的人身安全都是开放时要考虑的问题。“3年没有开放过,学校担心一下子会涌入太多人”,也正因此,学校在开放措施上观望谨慎可以理解。
保持校园良好秩序,与满足大众入校需求之间能否兼顾?据记者了解,上海的高校中,也不乏在开放上力度较大的学校,如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这些学校大多在采取了实名认证、时段限制、区域限制、提前预约等措施后面向普通公众进行了开放。
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学校从4月1日起允许校外人员通过刷身份证人脸验证的方式直接进校,开放区域包括了几乎全部公共区域,仅教学办公楼、实验室、学生宿舍楼等区域除外,在时间上也只限定晚上9时30分至第二天早晨6时禁止入校。
△图为上海大学的入校预约系统。大众预约后即可顺利入校,预约时并不强制必须填写校内被访问人员信息。
5月9日上午,记者也实地体验。在桂林路的上海师范大学大门口处,记者在进校闸机上刷身份证后,闸机屏幕上同时显示了记者的实时人脸和身份证照片,比对成功后开闸允许入校。学校保卫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周边社区众多,疫情后居民想恢复入内锻炼的呼声高。学校反复衡量后,采取了目前这套管理措施,“是借鉴了疫情期间的管理模式,所使用的设备也是由数字哨兵技术调整改造而来,实现了进校人员的留痕,保安也加强了巡逻力度,对进校人员放风筝等行为进行制止劝离”。
上述负责人称,开放一个多月来,据统计两个校区工作日平均每天有1989名校外人员刷身份证进校,双休日更高达每天3927人。尽管人不少,但校园秩序平稳,留痕管理对校外人员有着明显的约束和震慑作用,零星几起治安事件也都查到了人并交由警方处理,相比疫情前的开放秩序也明显好转。
△桂林路的上海师范大学大门口处,记者在进校闸机上刷身份证后,闸机屏幕上同时显示了记者的实时人脸和身份证照片,比对成功后开闸允许入校。
可见,借助一些数字化的管理手段,校园安全和秩序问题应该都不是问题。那么,上海几所名校是否也有进一步开放的打算?交通大学校园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称,已在尝试面向普通公众开放。访客可提前联系交通大学校园管理办公室,给老师发去姓名、身份证、手机号、工作单位、入校时间等信息后,由老师操作进行入校登记;同济大学保卫处则称已在制定社会公众预约进校管理办法,确定后将向社会进行公告。
转自:上观新闻
来源: 东方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