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气和八字哪个重要(底气和八字哪个重要些)

未及挽留 2023-11-26 21:09:47 互联网

河南富豪发家史

以下文章来源于守捉使 ,作者大唐守捉使

守捉使

这里有三局:政局、商局、时局。

一、

1980年7月23日,总设计师在视察完湖北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之后,当晚就乘坐专列奔赴河南郑州。

第二天早上,在绿树环绕的河南省委第三招待所内,76岁的点上烟,认真地听着河南省委负责人的工作汇报。

对于这片中原热土,有着独特的感情。

身处腹地的河南既是人口大省,也是国家粮食的主产区,更是一生中最辉煌的军事生涯的见证。

正是在河南商丘以南的张菜园,参与了华东野战军全歼杜聿明集团的战斗,夺取了淮海战役的全面胜利。

在新中国建立后,始终惦念这片热土的更是七次亲临河南视察。

听完汇报之后,猛地站起来指示道:农村要发展,要注意两点,一是政策要正确,群众赞成联产责任制,政策威力大,有了正确的农村政策,可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科学种田,要抓种子,搞好种子公司,繁殖良种。

归结到一句话:河南要抓紧发展!

此时虽然已经改革开放过两年,但身处内陆的河南整体变化并不大,甚至逐渐沦为人口输出基地,无数河南人背着被褥拖家带口争相去沿海打工。

河南需要一个机会。

二、

1982年,42岁的万隆在折腾好久之后终于转业回到家乡,在漯河市肉联厂成了一名小小的办事员。

可一把年纪的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郁闷,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他在艰苦的铁道兵生涯之后,本想复员有个好工作,可没想到在计划时代光鲜无比的肉联厂因为各种原因居然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

万隆天天提心吊胆,就怕哪一天这肉联厂干黄了,自己丢了铁饭碗。

第二年年底,由于国家政策改革,物价普遍上涨,猪肉居然一斤涨了5毛。肉联厂的厂长高兴坏了,觉得这是天赐良机,想囤积1500 吨猪肉准备到春节售卖。

大伙也很高兴,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虽然肉涨价了,可要过年了,家家户户总得买点肉吧,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

但万隆听说后,却一个健步冲到厂长办公室:“你会囤,别人也会囤。如果不及时外销,春节后猪肉价格肯定将大跌。”

大家伙都觉得,万隆要么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挑战厂长的权威,要么就是脑子被猪油糊住,这么好的赚钱机会都想放弃。

不过,不知道万隆是怎么劝服厂长的,最后居然听从了他的建议,当即把库存的猪肉拿出来销售,不到一周就卖了50万元,也算小赚了一把。

很多人不服气,觉得猪肉要是囤到春节,卖个100万也不是问题。

但是春节还不到,大量猪肉忽然入市,猪肉价格急速下跌,半个月价格就跌了20%。

厂里暗自庆幸,要不是万隆的及时建议,非但赚不到钱,肉联厂可能还要倒贴一笔。

此事过后,大家都对万隆刮目相看,厂长也分外器重,不到半年时间,一路把万隆从办事员提升到副厂长。

万隆先抢到了机会。

这一年,距离洛阳五十多公里外的许昌,16岁的于东来没读完初中就早早步入社会。

出生在一家普通农户的于东来,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可三兄弟都不爱读书,尤其是于东来,才读到初中就因为长期逃学被学校开除。

离开学校的于东来一身洒脱,高高兴兴地到镇上卖冰棍、瓜子,甚至还倒卖电影票,成为当地有名的“小黄牛”。可和大多数人一样,于东来还是希望能进工厂,有个稳定的饭碗。

也是在这一年,远在河南驻马店的张磊虽然只有10岁,但赚钱的手段已经是一套一套。

在7岁的时候,张磊凭借着家紧挨火车站的优势,自己拿着数百本小人书摆摊租借给旅客看,小赚一笔。

不过,张磊家并不缺钱,他的父亲是外贸干部,母亲是名律师,赚钱纯属爱好。

但大多数河南人还远远达不到把赚钱当爱好的水平,隔三差五能吃上一顿肉就已经是最大的奢望了。

三、

谁也没想到,河南人能不能吃上肉,责任就落在了万隆身上。

1985年,漯河肉联厂刚刚完成改制,45岁的万隆不负众望成为首位民选厂长。从这以后,让每个人都能吃得到肉,吃得起肉,成为了万厂长的人生目标。

当选之后,面对肉联厂破败不堪的面貌和人浮于事的现状,万隆果断“组阁”,换掉所有副厂长,破“三铁”,推行“三能”,开除所有不能适应岗位的职工。

社会我万爷,人狠话不多。最多时候,万隆一次性开除过15 人。

连当地的公安局长私下都和他抱怨,开除这么多人,连个招呼都不打,还要不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了。

不说还好,没几天,厂里一位市领导的侄女也被他开除了。

这自然是动了不少人的蛋糕,万隆行走在剃刀边缘。有人向他家里丢砖头,甚至有人还当面操着杀猪刀问他怕不怕,万隆眼都不眨一下。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是万隆最喜欢的一句诗,也是他的底气。

仅仅一年,肉联厂旧貌换新颜,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有近1万元的利润。

就这样,伴随着万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多年的苦心经营中,肉联厂的业务全面开花,产品远销到港澳和东南亚,甚至一度出口苏联,迅速成为河南乃至中国最大的肉类出口基地。

就在万隆起势的时候,19岁的于东来气鼓鼓地辞职回到家里,一肚子气的他想不明白,干得好好的他竟然被厂里降职。

之前,家里好不容易托关系把他弄到许昌橡胶厂,凭借多年的社会经验和手腕,老道的于东来很快就被提拔为车间工段长。

于东来很满意,心灵眼活的他制定了不少新规矩,把班组管理得有条不紊。按照他的设想,自己努力点,过两年就能干到副厂长。

可没成想,因为厂里人员流动和经营的问题,于东来莫名其妙地被牵连和降职处理,这让血气方刚的他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辞职后的于东来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只能继续到处贩卖,什么赚钱就倒什么。可惜既没资源也没人脉的他折腾数年也没啥起色,心里烦闷得一匹。

这一年,13岁的张磊正准备小升初,成绩太差的他让家长很担忧。

不过,万幸的是,张磊过线了,驻马店初中的最低录取分是140,而他不多不少,正好考了个141。

很难想象这个成绩是后来驻马店市的文科状元考出来的。

四、

1992年,52岁的万隆十分焦虑。此时的苏联已经解体,肉联厂失去了重要的出口市场。

为了寻找大客户,万厂长不得不亲自东奔西走,四处找机会。

在一次火车途中,万隆意外地看到对面的旅客从包里掏出一根从没见过的肉色香肠,剥开包装就直接吃起来。

对方津津有味的吃相让万隆很好奇,细问下才知道这是南方生产的一种叫“火腿肠”的新玩意。

回到厂里后,万隆打听过后才发现这个玩意并不新,在市场上已有了春都、双鸽等品牌,堪称居家旅行之必备,宵夜零食好伴侣。

这让万隆意识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迫切地需要一种既便利又解饿的食品充饥。

在多次调研和慎重考虑后,万隆决定肉联厂全面改产。他不顾众人反对,押上肉联厂1600万的全部老本,从日本、德国等地买来一批专门生产火腿肠的设备。

1992年底,第一根双汇火腿肠问世。为了保证质量,万隆坚持用成本更高的土猪冷鲜肉为原料,并进行中温杀菌。

不过,万隆只是火腿肠市场的新人。如何在春都这些品牌的包围中脱身,成为摆在万隆面前的一个大难题。

这一年,26岁的于东来灰溜溜背着30万的债务回到了许昌。

在辞职之后,于东来在哥哥们的资助下开了个烟酒店,靠着薄利多销的手段,很快赚了一笔钱。

不过,于东来很快因为销售走私物,两次被公安机关拘留。

此时的红塔山香烟正是畅销货,但各地管制严格。为了多赚钱,于东来偷偷找人走私香烟,却接连被骗,好不容易赚到的几万元轻易就打了水漂。

但于东来不死心,继续鼓捣。就在开始有盈利的时候,于东来被一直盯着的公安机关拿下,几十万的货被扣押不说,还背上了巨额债务。

无奈的于东来只好跟着人去秦岭护矿,本想拿命换钱,可因为与人发生争执,不得不又黯然回到家乡。

就在于东来深陷谷底的时候,20岁的张磊已经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在大学里混得风生水起。

从学渣到学霸,张磊解释说受到同为河南老乡的科学院院士施一公的影响。在高二时候,张磊无意间看到施一公的事迹,深受触动,从此发愤图强。

不管这故事是不是很狗血,可后来的张磊以1990年河南省驻马店市高考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名校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张磊做生意的本事并没有忘,考入人民大学的那个暑假,他再次利用租书卖书的机会,狠狠赚了一笔不菲的零花钱。

赚钱是本事,人脉更是资源。

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期间,擅长交际的张磊结交了不少好友,都成为了长期的合作伙伴。

五、

想虎口夺食的万隆,决定开发一款精品火腿肠,要保证“咬一口就能看到大块瘦肉。”

1995年国庆,“双汇王中王”火腿肠登台,醇厚的肉质口感让万隆很满意。

但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宣传,万隆砸下重金拍摄了一组广告。

此时,一部名为《编辑部故事》的情景喜剧正火遍大江南北,剧中“李东宝”的扮演者葛优更是一夜成名,万人追捧。

于是,双汇趁热请来葛优和相声演员冯巩模仿剧情拍了个广告。

当葛优标志性的光头出现在千家万户的荧屏,以及略带傻气的“想葛玲”的台词冒出后,“双汇”火腿肠一炮打响,迅速成为热点。

能请到大腕明星,还能在央视连续播出一年,双汇的实力引起了不少人的侧目。

其实,早在第一根双汇火腿肠面世后,一家名为华懋的资本便悄悄注资到双汇,而这位金主正是香港那位一副“小甜甜”打扮的龚如心。

不过看上去傻白甜的她在合作上毫不含糊,希望以1.27亿元直接控股双汇,并打算以3亿元的价格更换双汇的商标。

不过,万隆毫不客气地拒绝了龚如心的提议,表示控股不可能,要么给钱等着分红,要么就一拍两散。

龚如心有些不甘心,但到了年底,她惊喜地发现,自己原来投资的1亿元居然拿到了3000万分红,收益率高达23%。

超高的回报让龚如心见识到了万隆的厉害,自此便不再有非分之想。

也正是在诸多资本的加持下,当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诸多企业步履维艰之时,57岁的万隆主动出击,凭借着王中王的利润支持普通肠打促销价格,由此迅速俘获大批客户。

春都几乎所有的市场份额都被双汇占领,黯然退出市场。

一年后,独霸市场的双汇实业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市值20亿,成为中国肉类加工第一股。

六、

在万隆高歌猛进之时,郁闷许久的于东来终于迎来了人生转机。

1995年,29岁的于东来再次在哥哥们的资助下开了一家名为望月楼胖子店的杂货铺,主营还是烟酒和小百货,面积也只有四十多平。

之前的牢狱之灾让于东来成熟了不少,他意识到赚快钱不长久,于是打出了坚决不卖假货和山寨货的牌子。

在当时遍地假货的环境里,于东来的杂货店很快红火起来,一年时间就赚了80万,迅速还清了债务。

1997年,于东来将“望月楼胖子店”更名为“胖东来烟酒有限公司”,还开了新的分店。凭借过人的口碑,胖东来在整个许昌已经小有名气,势头正劲。

可谁也没想到,1998年3月15日,一场恶性的人为纵火案,把胖东来总店化为灰烬,八名员工命丧火海。

警方调查发现,纵火者是当地的一个流氓,因为调戏并辱骂胖东来员工被警方拘留,放出来之后便报复性纵火。

货物被烧,进货款损失以及人员抚恤等巨大的压力让于东来好久缓不过来,再一次陷入人生低谷。

这边的于东来还没缓过来,远在北京的张磊已进入梦寐以求的央企。

1994年,22岁的张磊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五矿集团工作,做资产评估。

在长期的对全国各地矿山资产的收购中,张磊对金融投资十分感兴趣,决定到国外留学。

1998年,张磊如愿考入美国耶鲁大学,并结识了自己的恩师大卫·史文森教授,作为世界著名的投资学大师,史文森具有丰厚的人脉资源。

多年的工作经验使张磊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史文森教授的任务,并很受赏识。

2001年,张磊从耶鲁毕业后进入华盛顿的一家新兴市场对冲基金工作。

虽然业绩不错,但看着此时已经汹涌澎湃的回国创业热潮,张磊有些坐不住了。

2005年,33岁的张磊在拒绝掉纽约证券交易所等机构的高薪聘请后,带着导师史文森教授给的2000万美元回国成立了高瓴资本。

事实证明,这才是史文森最好的一笔投资。

七、

这边张磊刚刚起步,那边家乡的冷鲜肉品牌已经势不可挡。

上市之后的双汇凭借着“冷链生产、冷链销售、冷链配送、连锁经营”的模式打破了中国数千年来只卖肉无品牌的历史。

随着外资的不断注入,双汇的销售收入从2000年的60亿突进到2010年的500亿。十年时间,双汇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肉类供应商。

但双汇很快就遇到了危机。

2011年,双汇深陷“瘦肉精”的泥潭,负面新闻不断,政府进驻,经销商倒戈,消费者退货,声誉彻底崩盘,一天赔掉5000 万,直接损失超过121 个亿。

为了挽救危机,71岁的万隆掏出3亿元检测费,对收购的生猪开始“头头检”。

狂澜之下,双汇最后得以保全。

四年之后,双汇并购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正式成为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并以1400亿的营收成为了世界500强企业,而万隆也顺势跻身河南顶级富豪。

就在万隆一路猛进的同时,于东来也在触底反弹。

1998年底,32岁的于东来靠着众人的资助和再次举债将胖东来两家门店恢复营业。

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于东来便将所有的债务全部还完,还赚了一笔。

就服务理念而言,胖东来在整个河南甚至全国独树一帜,还曾引得马云、雷军前去打卡取经。

早在刚开业时,于东来便提出无条件退货的原则,不满意就可以退款。而在产品选购上,胖东来的所有商品均由上海采购基地供应,基本上能提供世界各地最全最新的商品。

除此之外,只要消费者想要的东西胖东来没有,店员就会帮忙去有货的商店原价购买,没有任何附加费用。在下雨下雪时,员工会帮顾客在自行车座上套个塑料袋子。

2006年,靠着服务和细节,胖东来走出许昌,入驻河南新乡,不仅盘下了当地经营不善的世纪联华门店,逼得不远处的“丹尼斯”百货搬迁了新址,就连得到消息的沃尔玛也推迟进驻。

到2020年,胖东来已经拥有30多家连锁店,总营业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拥有8000多名员工,销售额达到70亿,成为河南零售圈公认的第二大区域零售企业。

与很多热衷排名的企业家不同,于东来从不参与任何富豪榜评选活动,极其低调的他只要上新闻,肯定是又出来捐款了。

早在1996年,于东来三兄弟在电视上看到美国航母编队驶入台湾海峡,当即便揣着创业没多久赚来的数万元执意要捐给有关部门,希望用来建造航空母舰。

2003年,胖东来捐赠800万;2008年汶川大地震,于东来不仅捐款200万,还率领100多名员工直接赶赴灾区援助;2010年,胖东来又向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00万元。

在公共危机面前,胖东来几乎总是河南最先站出来捐款捐物的企业。

在今天,54岁的于东来的身家并不高。按照他制定的规矩,企业利润的50%分给基层员工,40%分给管理层,自己只留下10%。

虽然在诸多富豪榜上根本找不到于东来的名字,但在许多河南人心中,于东来比他们更有分量。

八、

就在万隆和于东来风生水起的时候,张磊还在苦口婆心地劝说同为人大校友的刘强东收下他的数亿投资。

此时的京东正在高速增长,但孱弱的物流配套体系和糟糕的用户体验始终限制其进一步发展。

刘强东虽然也向不少资本求助,但重资产经营的京东始终不被资本看好,观望的多,伸援手的少之又少。

也正是在此时,已经对刘强东调查过一番的张磊开始出击。

2010年,38岁张磊的代表高瓴资本硬要塞给刘强东3亿美元的投资。

刘强东笑了:这哥们是不是人傻钱多啊?

原本刘强东只希望拿到7500万美元来扩建京东网络,可细细测算了物流、仓储体系后的张磊觉得几千万美元根本不够。

“要么投3亿美元,要么1分钱不投。”张磊急了。

心灵眼活的张磊明白的很,京东这套“亚马逊+UPS”的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家,在市场逐渐打开的情况下一定会有回报,需要的只是耐心。

面对张磊的执着,刘强东“无可奈何”地接受了投资。

果然,2013年,建立起完善物流配套体系的京东顺利上市,张磊投下的3亿美元飙升至39亿美元。

九、

这不是张磊第一次慧眼识人。

张磊最著名的手笔,是回国不久对刚刚在香港上市的腾讯的投资。此时的高瓴资本手里不到5000万美元,与国际私募基金相比,体量其实少的可怜。

于是,张磊逡巡国内所有的互联网企业,最终找到了腾讯。

腾讯也是步步维艰,起步就遇到互联网泡沫危机。在访遍投资界大佬没有一家肯接盘之后,马化腾找到了新浪的王志东,可怜巴巴地问对方愿不愿意以150万收购。

结果人家白了一眼,说这玩意我们花10万就能做出来。

即使到了2003年,腾讯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2亿,并且一年之后上市的局面下,因为说不清楚盈利模式,在急需资金时还被李泽楷抛售持有的所有股票,并引起一票投资方的拒绝跟进,愁得马化腾整天哭丧着脸。

不过,张磊相信腾讯。在国内到处考察的张磊注意到国内几乎每三个人就有一个人在使用QQ聊天,甚至义乌的小商贩递上的名片都印着自己QQ号,潜力无限。

在与马化腾密谈数日后,张磊将几乎全部的资金都投给了急需用钱的腾讯。

虽说鸡蛋不能放在同一篮子里,但张磊愿意赌一把,他赌的是腾讯庞大的用户体量将在磅礴发展的中国互联网市场掀起难以想象的巨浪。

拿到投资的腾讯开始在游戏和社交领域发力,股价飞涨,眼光独到的张磊最终获得了超过200倍的回报,高瓴资本也一炮而红。

资本对企业最大的助力不仅仅是投钱,更主要的是资源的匹配。

因为相继投了腾讯和京东,在张磊的张罗下,微信刚一出来便和京东宣布联姻,两个体量极其庞大又互补的平台迅速融合在了一起,彼此都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好处。

在之后的数年里,张磊又相继投资了美团、去哪儿、摩拜等互联网公司,还入股美的、格力、福耀玻璃、蓝月亮等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资金规模超过500亿美元,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40%,远超股神巴菲特的21%。

2020年,48岁的张磊以220亿元身家再次登上胡润百富榜,其执掌的600亿美元的高瓴资本也成为亚洲最大的私募基金。

从万隆到于东来再到张磊,他们的创业史只是河南商人漫长洪流中的一个缩影。

在这片中原热土上,前浪只有扎下根才能活得下来,而后浪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得更远。

韧性也许不会带来机会,但肯定能等到机遇。

当你在尝试多次,一路坎坷时,于东来会告诉你:不要慌,大不了从头再来。

当你在四十岁之前尚未立业时,万隆会告诉你:四十岁的男人也会有明天。

当你在想要以小博大,更进一步时,张磊会告诉你:眼光比短利更重要。

河南商人等来了机会。

本文来源 :守捉使(ID:dtszs2020),更多精彩,推荐扫码关注。

出身穷,底子薄,安康的未来在哪里?

在漫长的历史上,安康没有出过帝王将相,也没有出过文学大师,甚至来此游玩的名人都很少,讲不出什么传奇故事,也就很难向人介绍。

作者|馍大师 出品|夹馍星球

1971年3月,一支万人组成的庞大队伍,陆续从西安出发,翻越秦岭,目的地是陕南的安康。

他们都是些十六七岁的初中毕业生,稚气未干,身体单薄,但要去干的活却很沉重——修建襄渝铁路。

因为编到铁道兵序列,他们被称为“学兵”,每天跟着战士们放炮开山,打隧道,建桥梁……

其中有个小伙子,名叫郭达。他家庭出身不好,为了争口气,干活特别卖力,最后成功入了党。

铁路竣工后,他被选拔到文化局工作,之后又被送去上海戏剧学院读书,走上表演之路。

没错,他就是著名的小品演员郭达,因为一条铁路改变了个人命运。

△ 2000年,郭达和闫妮参加“情系襄渝线,绿满秦巴山”义演活动

同样因为这条路改变命运的,还有安康市,当时叫安康地区。

身处绵延险峻的秦巴大山中,数千年来,安康人过着封闭贫穷的生活,直到襄渝铁路修通后,人们第一次见到了火车,有机会见识外面的世界。

那之后,安康才算融入现代化的发展中。但受限于地理条件,至今安康的存在感仍然很低。

陕南的三个地级市,左边的汉中以大汉文化扬名,经济也最好,曾经敢与关中城市掰腕子;右边的商洛,虽说穷,但出了个文坛鬼才贾平凹,对外介绍时也能说“咱和贾老师是老乡”。

唯有中间的安康,到这个时候就得停顿,搜肠刮肚想找一个全国皆知的符号。憋了半天,来了句:我们那里山清水秀,适合生活。

说了等于没说。

安康真有这么贫瘠吗?它是怎么来的?出路又在哪里?

从南北来看,安康夹在秦岭和大巴山之间;从东西来看,安康位于汉江中游,逆流而上是汉中,顺流而下就到了湖北。

其实最早的时候,安康就叫“汉中”。

商、周时期,本地是庸国的属地。庸国曾追随周武王伐纣,为西土八国之首,国力强盛,但和邻居楚国是死对头。后来,楚国打败庸国,在此设汉中郡,取“汉水之中”之意。

所以,安康深受楚文化影响,崇敬屈原,如今每年端午节会在汉江举办盛大的龙舟赛,是当地的王牌文化活动。

△ 安康盛大的龙舟节

而今天的汉中,当时叫南郑,是秦国和蜀国争夺之地,后被秦国占据。

公元前312年,秦国在丹阳之战中大败楚国,夺得楚600里土地。于是,汉江中上游就连接起来,尽归秦国,成为新的“汉中郡”。

治所设在西城县(今安康市汉滨区),所以那时的安康是陕南的政治中心。

△ 秦朝时汉中郡,包括今汉中、安康及湖北北部地区

连接安康和关中地区的有一条子午道,即从石泉到长安的山间小道。秦末农民起义,刘邦被项羽分封到汉中,走的就是子午道。

通过后,刘邦派张良烧掉栈道,以表诚意:绝不回关中。

但几个月后,刘邦“明修栈道(子午道)”,迷惑敌人,偷偷从西边“暗渡陈仓(陈仓道)”,打了项羽个措手不及。

今天,安康汉滨区有一个刘家营遗址,出土大量战国到秦汉时期的文物,见证了当时的活跃。

△ 刘家营战国至秦汉遗址

到了东汉建武6年(30年),南郑发生叛乱,光武帝平乱之后,为了加强该地统治,将汉中郡的治所从西城迁到了南郑。安康地位开始减弱。

东汉建安20年(215年),丞相曹操打败割据汉中的张鲁,把西城单拎出来,设立西城郡。

于是,就造成了一个错位现象:汉中不在汉江中,西城不是西边的城。

历史学上有个概念,叫“古地名迁移现象”。

△ 单拎出来的西城郡,基本是今天的安康区域

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为了安置巴山一带的流民,在西城郡下设立安康县,取“安宁康泰”之意。这是安康得名的由来。

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在此设金州,因为汉江的支流月河川道(今汉阴县境内)发现了大量麸金。

而后,唐、宋、明等朝代,都曾使用金州建制。所以,安康古称“金州”。

安康刚好处在中国秦淮南北分界线上,魏晋南北朝、宋金等时期,它是南北的分界线,常年战乱。

南宋时,岳飞的上司王彦将军,就曾在安康抗金。他的队伍,脸上刻“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人称“八字军”。

说起来,比背上刺字更狠。

△ 南宋时期,处于边界线的金州

到了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一场洪水淹没了金州城,重建后,改金州为兴安州,祈望平安。清朝沿用明制,仍设兴安州。

建立,废除州府制,在陕南地区设汉中道,管辖25个县。兜兜转转,汉中和安康又成了一家。

1935年,为行政方便,陕西又把安康分出来,设为第五行政督察区,下辖10县:安康、洵阳、白河、平利、汉阴、石泉、、岚皋、镇坪、宁陕。

从那之后,安康的10县区域格局没变。直到2000年,安康地区设地级市,安康县升级成汉滨区。而“洵阳”在生僻字地名改革中变成“旬阳”,又在2021年升为县级市。

△ 安康市行政区划示意图

在这漫长的历史上,安康没有出过帝王将相,也没有出过文学大师,甚至来此游玩的名人都很少,讲不出什么传奇故事,也就很难向人介绍。

到了近代,安康才有了些搅动风云的人物。

其中一个是陈树藩。辛亥革命爆发时,他在清军担任军械官,投向革命军,主动打开库,为陕西光复立下重大功劳。

成立,他担任陕西独立混成第四旅旅长,后投靠段祺瑞,成为皖系军阀在陕西的代表。得到北京支持,1916年出任陕西督军兼省长。

为筹措军费,扩充实力,他在陕西大种,造成很大危害,1921年,在全省“驱陈运动”中下台。之后,他携带钱财,在津、沪、杭等地当寓公,1949年去世。

△ 时期,陕西风云人物杨虎城和陈树藩

与此同时,安康汉阴县的沈家出了三位大才子——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因为同在北平大学任教,合称“北大三沈”。

沈士远是庄子研究者,沈兼士是语言文字学家。

名气最大的是沈尹默,曾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一起创办《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以书法见长,和咸阳的于右任有“南沈北于”之称。

如今在汉阴,建有三沈纪念馆,是安康少有的充满文气的地方。汉阴也拿“三沈故里”作为自己的宣传语。

△ 书法大家沈尹默

这些名人的共同特点是,出生于安康,但少时出外学习,建功立业在他乡,是外面的世界给了他们机遇。

就像演员张嘉益(即张嘉译),祖籍在安康,前几年还曾回乡省亲,但他其实是在西安长大,和安康关系并不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太闭塞的水土就很难出人。

对于身处内陆的陕西来说,近百年有三个发展机会:一是时代的陇海铁路;一是建国后的三线建设;一是新世纪后的能源经济。

关中地区的城市,受益于陇海线很大,尤其是宝鸡,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但安康就没有这份福气了,“八山一水一分田”,既无良田沃土,也无交通优势,长期处于贫穷状态。

1964年,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全面展开,上游的汉中,靠近宝成铁路,物资容易进去,成为重要的国防工业基地,大量工厂平地而起。下游的湖北十堰,也建造了第二汽车制造厂。

中间的安康,恰恰被忽视了,因为交通不便。虽说三线建设的选址原则是“靠山、入洞、隐蔽”,但山太高了,人上不去,也不成。

△ 秦巴山区的雪景

直到1969年,中苏珍宝岛发生冲突,局势陡然紧张,中央决定修建“襄渝铁路”,把中部和西南的三线建设重要城市连起来,作战 备用。

路线自湖北襄樊出发,过十堰,途经陕西安康白河、旬阳、等县,而后进川,南下到重庆。

湖北和四川境内是低山丘陵地带,中间的安康却多山,修建难度大。

桥隧总长度占全线45%,是当时中国铁路干线中桥隧密度最大的铁路。而全段4个最长最危险的隧道,均在安康境内。

△ 襄渝铁路修建示意图

为修这条路,调动了23.6万铁道兵,不够。湖北组织了14万民兵,陕西30万,四川30万,还是不够。于是,陕西又动员了2.6万名初中毕业生,即“三线学兵”。

他们可以不用上山下乡,并承诺任务完成后可以分配工作。这就是郭达要参军的原因。

而在四川宣汉县,有一位姑娘,被借调到襄渝铁路宣传队,为工人们演出。她的名字叫刘晓庆。后来成了一名文艺兵,因出演电影《小花》一举成名。

△ 建设中的襄渝铁路

那时的安康,不用说铁路,连公路都很少,车子更是没有。各地组织的民兵,要赶到工地,得靠步行,翻山越岭,路上就得走十天半月。

民兵们首要的工作也是修公路,这样才能让铁路施工设备进来。没有现代化机械,全靠人工,用绳子掉在半山上,打眼,放炮,和愚公移山差不了多少。

据参与施工的人描述:“进入隧道掘进施工后,除眼的风钻是发电机给电,其他如刨碴、装车、运碴石、回填、石头衬砌、被复,还有支撑材料、钢筋、水泥、沙石,都是靠人工搬运。”

往往一个工班下来,有的人就累得瘫坐在地上,像散了架一样半天起不来。

△ 人工铺轨

危险也是显而易见,在襄渝线沿途,几乎每一条隧道的尽头,都有一个或大或小的烈士陵园。

那时的人能吃苦,心里纯真,对这条铁路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有打油诗:“一颗红心为三线,带着敌情来拉练,天寒路远何所惧,再苦再累心也甜。”

经过四年艰苦奋战,襄渝铁路于1973年10月在旬阳县棕溪镇接轨通车。安康改变了落后的交通条件。

△ 襄渝铁路接轨庆祝大会

因为要给铁路供电,这期间的安康也兴修了一批水电站,让很多家庭的煤油灯换成了电灯。

最大的是安康水电站,1978年动工建设,具有发电、防洪等综合功能。但还没等建成,安康就遭遇了数百年未遇的洪灾。

这是三线建设之外,老安康人记忆最深的事情。

安康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天旱少雨,夏季湿润多雨,尤其是7-9月,往往连阴雨天下个不停,有时长达一个多月。

1983年7月,连阴雨加上大暴雨,从天而降,导致汉江水位迅速上涨。虽然打开了电站泄洪,不断加大泄洪口,也无济于事,政府开始组织城区人口紧急撤离。

△ 被洪水淹没的安康

7月31日傍晚,汉水以每小时75厘米的速度上升,高出防洪堤一到两米。洪水咆哮着冲入城内,房屋纷纷倒塌。

更糟的是,电石厂发生爆炸,全城停电,一片漆黑,撤离的人连路都看不到。

到了8月1日1时30分,水位涨至峰顶259.23米,之后才渐渐退落。

最终,安康特大洪灾中870人遇难,经济损失达4.1亿。沿汉江的下游各县城,也都损毁严重。

据亲身经历的人回忆,洪水后,路面上发现了大量的蛇。迷信的人非常恐惧,认为这是天降异象。其实是因为洞穴被冲毁,蛇不得不重觅住地。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在抗洪报道中不幸牺牲,记述的就是安康这场洪灾。

△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晓霞

洪灾过后,重修安康城堤,加固增高。如今安康市横穿城区的汉江两岸,已成沿江公园。到了夏季,河堤上满是喝茶、打牌、跳舞的人,吹着河风,一派祥和。

但只要想起几十年前的那个夜晚,仍然心有余悸。

在陕西各市区每年的GDP排名中,安康长期位列倒数,仅好于面积小的商洛、铜川、杨凌。

因为,安康缺少大型工业,也缺少大型企业。

建国初,安康仅有两个年产值30万元的小工厂。三线建设给安康带来了铁路和电,但没有带来工厂和技术,工业基础始终薄弱。

安康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几个轻工业品牌,和老百姓的生活相关——烟酒茶。

一是泸康酒业。

1951年,安康专区税务局投资兴办了“地方国营安康酒厂”,发展到1956年,能产白酒50吨,产值10万元。

同年,宝鸡开始建造国营西凤酒厂,年产1000吨。相比之下,安康酒厂就是个小作坊。

安康酒厂主打粮食酒,推出了“粮白酒”“枣园粮液”“玉米酒”等牌子,便宜,供给本地人喝。

△ 安康酒厂的粮白酒,很多老年人还有记忆

1983年的大洪水,酒厂被淹,众多酿酒设备被毁。征地重建后,酒厂也开始谋创新。

当时的白酒市场,四川浓香酒正热,安康酒厂抽调专业技术精英,学习四川泸州老窖的技术,于1986年研制出了一款浓香型酒——泸康头曲。

从名字看,就是泸州老窖和安康的结合,不知道还以为是泸州老窖的子品牌。

到了1996年,更为成熟的“泸康头曲”诞生,泸康酒开始成为酒厂的主推品牌,并在本地站稳脚跟。一句slogan“泸康头曲,滴滴香浓”,曾贴满街头。

△ 以前的泸康酒

1998年,安康酒厂实施企业改制,成为安康泸康酒业有限公司

今天的泸康酒业,形成了泸康、安康、开缸、汉水春四大系列,但产品主要还是在本地销售,和陕西的名酒西凤、太白等相比,差距较大。

二是旬阳卷烟厂。

安康旬阳县,有烟草种植的传统,老百姓称其为“和气草”。1976年,县里建立了一个卷烟厂。

1989年,旬阳卷烟厂和全国的十几家医科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在烟叶中加入中草药绞股蓝,研制出一种“保健烟”,号称有降低血脂血糖、增加人体免疫等作用。

取的名字也很应景,叫“祝尔慷”。1990年,在泰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声名大振。

1990年代是旬阳烟厂的黄金时期,赶上了“保健品”盛行的风口,卷烟厂年产总量15万箱。“左手一瓶泸康,右手一根祝尔慷”,成了安康男人生活的写照。

△ 祝尔慷香烟

烟厂的税收,长期占旬阳县财政收入的50%左右。旬河岸边还建起了一个祝尔慷广场,是县城的标志性景观。

中国加入世贸后,为应对外国烟草品牌竞争,2003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强制性关掉年产量20万箱以下的小厂,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现规模扩张。

小厂为了不被灭掉,只能抱大腿。2004年,旬阳烟厂选择与陕西烟草第一大厂宝鸡卷烟厂合并,成为后者的一个分厂。“祝尔慷”也外嫁宝鸡。

重组后的陕烟,精简品牌,主打猴王、好猫、延安等系列,销量少的祝尔慷停产,让不少人惋惜。

2021年,旬阳县因人口、GDP、城市建设等各项指标达到标准,升级为县级市,是陕南地区唯一的县级市。不得不说,烟厂的贡献很大。

三是茶业。

县,因为北宋道士“真人”张伯端曾在此修炼而得名。在翁儿山的仙人洞里,张道士写下了论述内丹修炼的名著《悟真篇》。

县内海拔高差达2200多米,气候温润,适合茶树生长,盛产茶叶,是最早的茶马古道——陕甘青新茶马古道的源头之一。

同时,的土壤含硒元素丰富,被誉为“中国硒谷”。而硒是一种对身体有益的矿物元素,1989年,茶叶通过科学鉴定,贴上“天然富硒茶”标签,由传统茶叶走向保健茶类。

目前,县年产茶叶9523余吨,开发出绿茶、红茶等40多个品种。有名的是毛尖,冲泡后,茶叶能一根根竖起来,在玻璃杯中很好看,适合送礼。

△ 茶业

2019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富硒茶价值22.2亿元,在全国排36位。

除了这三个积淀日久的企业和品牌,其实安康的每个县都有自己的地理标志产品。

比如镇坪县的乌鸡,采用林下养殖,耐粗饲,味道好;旬阳的拐枣,形状像佛教的万字符,是酒、醋、饮料的原料;白河县的木瓜,有保健养颜功能……

但是这些产品,都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没有培育成像涪陵榨菜、郫县豆瓣酱那样的知名品牌,这也是安康经济落后的原因。

目前,安康发展工业的一个思路是,趁着中东部地区产业升级转移,主动承接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毛绒玩具、电子线束、电子元件、纺织服装等。

也就是说,别人不要的,咱拿过来。

从无到有,无中生有,保持这种谦卑的态度是对的,谁让咱底子薄。

近20年,当中国经济爆发增长时,安康的步子迈得不大,因为一项重大工程的存在——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是为了解决北方地区,特别是京津地区的缺水问题。经过多年规划论证,随着国力提升,2003年动工,2014年全线通水。

湖北的丹江口水库是“大水缸”,而沿着库区北上的汉江则是“源头活水”,安康成为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涵养区,出境水质长年要求保持地表水II类水质标准,生态保护任务很重。

△ 汉江流域的生态保护

这样一来,工业发展就受到限制。

比如,安康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储量大,所以古称“金州”。但开发严格,“严守生态红线”是第一原则,上级还专门拨款,对安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当同样贫穷的陕北因为能源经济逆袭暴富时,安康只能眼睁睁看。

对安康来说,只能走绿色经济道路。

一个是旅游产业。

安康有15个4景区,名气较大的有瀛湖、南宫山、燕翔洞、中坝大峡谷等,这些景观有着秦巴山的壮丽,又有着南方水乡的秀气,是接触大自然的好去处。

以瀛湖为例,是安康水电站建成后,蓄水形成的人工湖,取“东海瀛洲有仙山”之意。它也是西北五省最大的淡水湖,湖内岛屿众多,有“陕西千岛湖”之称。

△ 瀛湖风光

但安康的景区比较分散,不好连成系统性的旅游路线。同时,这些景区多以自然风光为主,不是山,就是水,缺少历史人文故事积淀。

不像汉中,有张良庙、武侯墓,人文属性强,能吸引全国游客,而安康主要还是本地人玩。

缺少名牌景区,是安康旅游的先天缺陷。

所以,安康发展旅游经济,不能单纯靠景区本身拉动,而是要强调自己的生态环境优势,带动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把旅游与健康、养老、健身休闲、食品等结合。

在“十四五规划”中,安康就预备打造千亿级的“旅游康养”主导产业,建成全国生态康养旅居体验基地。

来安康,不只是看景色,还能养身体,买到绿色食品……与安康打造“宜居城市”“养老城市”形成呼应,在如今的老龄化趋势下,未来可期。

二是中药材产业。

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只要抓住了这个特色,就有了方向。安康山高路陡地薄,搞农业种植收益低,但如果转型种植药材,效果就不一样。

有句俗语叫“秦巴无闲草”,据资料显示,安康有中药资源1299种,占全省中药资源总数的39.5%。

拿平利县的绞股蓝来说,具有清热解毒、止咳清肺祛痰等功能。全世界有13个绞股蓝种系,中国有11个种系,而平利就有7个种系。

△ 规模化种植的绞股蓝

所以,构建一条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产品研发和销售的产业链,是安康的发展方向之一。

近年来,很多安康农民都有一个感触:因为退耕还林、外出打工、城市买房等原因,很多家庭不再以务农为生,家里的田地都荒废了,现在又被药材企业租赁,规模化种植药材。

这样,一方面保持了水土,一方面给农户带来收入,一方面也壮大了区域经济,可谓一举三得。

安康“十四五规划”也提出:围绕打造“秦巴药谷”及国内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高地,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提升中药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选中了赛道后,要想跑得快,还得让道路本身更通畅。

曾经,襄渝铁路的修建,让安康人第一次看到外部世界。2001年,西康铁路的通车,让安康与省城西安走得更近。

2020年,安康富强机场通航,前往北上广深等东部一线城市的时间极大缩短,便利了招商引资,吸引人才。

△ 安康夜景

当下,安康的又一个大机遇来了——由西安至重庆的“西渝高铁”已全面开工,预计2028年全线通车,安康将成为连接重庆、西安两大西部城市的中转站。

届时安康不管是发展生态旅游经济,还是中药材、新材料产业,都将获得极大的助力。

如果把一座城比做人,目前的安康还处于青年期,从一无所有到刚刚找到门路,身上积蓄不多,但眼前有机会,未来有希望。

就像建设襄渝铁路的那些学兵,只要肯出力,扎扎实实干,终会被看见,命运终将改变。

—END—

【原创文章,禁止抄袭和短视频搬运剪辑,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