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练武的八字(适合练武的八字命理)
薛金银:张氏形意拳第一章第五节形意拳学习注意事项
作者:薛金银本文作者薛金银拳照
张氏形意拳 第一章 第五节 形意拳学习注意事项
作为全国影响广泛的形意拳,要说练习注意事项,说的不好很容易被方家指出。相对来说,太极拳的松沉很难练,能够做到松沉就算功夫上身;八卦掌趟泥步转圈能做好,就成功了一半;而形意拳是从A到Z的完整体系,更需要点滴的功夫,五行拳和十二形拳的单操手需要反复演练才能掌握。也就是说,太极拳外形的神有台阶,练过的人一看便知有没有软下来;八卦掌有明显的步法台阶,转掌步法不过关,其他就不用看了。而形意拳因为其古朴大方,尚势不尚巧,且以直线进退为主,好与不好容易判断,但是简单的动作容易学做到位却很难,做到有神更难。学形意拳,应将五形十二形的单操手和套路的A到Z一一遍历,了解很多细节,练出整劲后,再忘掉整劲,追求个人风格,整个过程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琢磨。
所谓的功夫,就是时间、悟性、师傅的点拨三者相辅相成才会学到家。形意拳以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鹰捉、雷声为其特色,其中核心是鹰捉,这也是劈拳的核心,鹰捉的动作较多也比较复杂,需要反复练习,鹰捉练整劲,发劲。劈拳、龙形中都有鹰捉。
形意拳学习注意事项,不同的拳经和书籍都有论述,本节只指出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
1. 顿顿拳。开始学习步法的时候,一步一顿无可厚非,但是熟练之后表演的时候,一顿一顿的动作就有些不妥了。形意拳号称“形断意不断,意断神相连”,如果形断了,意在哪里呢?特别是追求四平八稳的进步拳,一旦保持整劲立身正直,形断了神也就断了。很多视频中的崩拳、劈拳都是一步一顿,有的还停一会再走下一步,显示庄重。保持形断意不断的关键,在于身形和眼睛,如果动作停止的时候,没有前进的势,以及眼睛向前扑的神,那就肯定形神断俱断,不符合形意拳的要义了。张氏形意拳就是通过眼神和身形体现形断意不断的,另一种体现的方法就是套路动作一气呵成,步步相催,式式相连。
2. 抖抖病。如果说顿顿拳是形意拳专属,那么抖抖病在形意拳和太极拳中均有表现。为了表现发力的势大力沉,落地生根,发力回荡,不少人在出拳之后故意抖一抖拳头。例如太极拳的掩手洪捶动作,有人就做成了抖拳。不懂的人以为是力达稍节,其实太极拳和形意拳要求的松活弹抖,是自然弹抖,不是来回抖不停。在初学者联系的时候,可以故意回弹一次,习惯了就自然会有回弹,这是寸劲发力的方法,拳击手经常用这个动作。从搏击的人士来看,与其出拳后在原地抖个不停,还不如连续出拳,时间差不多,效果差多了。
3. 教条化。学习武术不止是学习动作,也不是照猫画虎。需要对拳经的意图理解才会加深动作的规范程度。比如说,形意拳为什么要走鸡腿步?这是因为,传统形意拳以拳打人,要求手脚齐到打人方为妙,而手天生比脚快,如果不采用鸡腿步,手永远比较快,手就没有劲力了。鸡腿步就是让手等一等脚,实现整体劲发力的。还有形意拳的明劲暗劲化劲,说的人多,做出来给人看的,貌似还没有。那就不必太在意这个劲了。拳是用来练的,不是说的。
4. 不规范。初学者容易犯,套路学的多了也容易犯。初学者是不掌握,练的多的练油了对基本动作的要求轻视了。比如劈拳三体式,有两种练法,一种是不发力,另一种是在开始时发力劈出去。而要劈出去,对动作的规范性要求比不发力高很多。其他的不规范有:低头猫腰、手脚不同步,鸡腿步抬脚过高或者翻脚跟,省动作等等。
张氏形意拳创立者张胜利拳照
张胜利介绍:
张胜利,自幼习武,就读于成都体育学院,毕业后先后在首都体育学院、公安大学任教,并在京城主要习武场所学艺练武20余年,集众家之所长,自创张氏八卦掌、张氏形意拳、张氏太极拳,先后在人民大会堂、纽约联合国总部进行现场武术表演。现居北京,在北京创办弥伦武术学校,历年来有逾万名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习武弟子。
张氏内家拳是张胜利在已有内家拳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武术的技击、表演要素,对套路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重新编排组合,形成了独有的由简入繁的武术套路和美观大方的武术动作。张氏内家拳的主要特点:
1. 实战技击为本。张氏内家拳融合了传统套路和现代搏击的发力动作,每个动作均由其实战价值,每练必出汗,因此需要练习者具备相当的耐力和毅力。
2. 由简入繁,逐步进阶。武术套路后期的进阶动作在前期基础动作之上进行逐步变化、叠加,便于学习者逐渐掌握动作的要领,并在温故知新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基本动作的速度和力量,充分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例如,张氏八卦掌除了与之前的八卦掌共有的定势八掌、老八掌、64手之外,新增四门掌、游身掌、连环掌、游龙掌、转圈64手,徒手套路合计5000多个动作,器械有子午鸳鸯钺、八卦刀、八卦剑、八卦枪、七星棍等。张氏形意拳包括进退步五行拳、两套五行连环拳、出洞入洞、两套闸势捶、金刚八式、八式拳、十二洪捶、劈山炮、十二连捶、软八手、硬八手、八字决等徒手套路和两套黑虎鞭杆(短棍)、一套长棍、形意枪等。
3. 动作造型美观大方。张氏内家拳要求动作舒展飘逸,充分体现“武术是流动的雕塑”这一理念,大开小合,静则聚神凝体,动则身如游龙。从感觉上来说,练习者自己不能觉得姿势别扭,观看者也觉得自然舒适。只有“好看”了,武术才能“有神”、“有势”。
张氏八卦掌特点:(1)穿。八卦掌的名言是“好汉怕三穿”,因此张氏八卦掌的穿掌动作贯穿在所有套路中,起承转合均以不同形式的穿掌为主。(2)力。武林传言有“太极奸,八卦滑”之说,说明八卦掌的习练者的身法和步法相对于其他拳种是有优势的,但是八卦掌的不足之处,是在化直为曲的过程中,通过走斜线避敌锋芒,但在运动中发力的效果也有折扣。张氏八卦掌吸收了传统八卦掌的步法和身法,并加入了形意拳中的发力元素,使张氏八卦掌打起来更加威猛,更适用于实战。(3)飘。八卦掌的轻灵劲是在沉稳劲的基础上更高级的一种身法。与程式八卦掌的飘相比,张氏八卦掌不要求转体360度的步法和身法,转身一般不超过180度,主要是为了围绕技击这个核心,避免将拳打花。
张氏形意拳特点:(1)脱枪为拳。形意拳来源于枪,因此,张氏形意拳的五行拳均以枪术为基础,出拳处处体现拦拿扎的特点,将对枪术的体会化为拳劲。五行拳的前进、转身和变化动作,均以枪术动作为基础设计。(2)拙力为本,死里返活。形意拳的特点是硬打硬进无遮拦,这需要练习者具备一定的力量和身体素质,如果开始就练习套路,会因为缺乏力量而无法有效对抗,拳术难以提高。古代拿大枪者,臂力、体力均超于常人。因此,形意拳的首要问题,是将习练者的本力激发出来,以拙力练习为基础,再继以技巧练习,兼备速度和力量。拙力练习以死步(单脚进退,另一只脚不动)为主,锻炼力量和沉稳劲。死步走的好,活步就更有力量。(3)刚猛为主,整体发力。形意拳来自于古战场的阵地战,因此追求以刚破柔、以刚克刚,以做到“打人如走路”。在动作编排上,张氏形意拳以直线步法为主,辅助速度专项训练、整体发力的身法训练和呼吸训练,使动作刚猛有力,气势夺人。
作者简介:薛金银,北京大学博士,副研究员,编制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项、北京市地方标准2项,获得中美欧日等国发明专利30多项,发表国内外科技论文10多篇。跟随张胜利师傅学习张氏八卦掌、张氏形意拳、张氏太极拳,发表武术文章上百篇。张氏内家拳第二代传人。
“入门站三年桩,百练不如一站”,站桩有什么要求?
站桩即身体如木桩站立不动,目的在于如木桩有根稳定,而非不动傻站。是中国武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历代武术流派中受到武者的重视,如马步桩,在少林武术和一些南派拳种,就将其作为一种基础性训练。
所谓“未习拳,先站三年桩”,在内家拳中坚形意拳中,有“万法源于三体式”之说,而在一些年轻的拳种如大成拳、卢式结构中,更是将站桩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
站桩的基本三要素:
壹:神识清明,不睡觉,是因为人睡过去之后气脉闭合,阳入于阴,这样就不利于气血循环周流了。
贰:神识清明,不睡觉,是因为人睡过去之后气脉闭合,阳入于阴,这样就不利于气血循环周流了。
叁:舌抵上腭,嘴唇闭上,这叫搭天桥,使任督二脉串联,最后应感觉不是你主动拔舌头抵上去,而是下面有一股气托着舌头上去。
抱球桩:
两脚与肩同宽,两腿微曲,立身中正,两目微闭,嘴唇闭上,舌抵上腭,两手抬起至眼前,指尖相对,两臂如抱球状抱圆,身体架子微微撑起,全身放松,松而不懈。
七星桩:
此桩不要求闭眼,两脚一前一后,重心在后脚,前脚脚跟或脚尖点地,为虚步。两手伸出,抱于胸前,与前脚方向一致的手在前,掌心斜向内上,好似托天,又好似对向自己,手指指向上前方,虎口张开撑圆,大拇指水平对着鼻子尖,另一手在后,附于前手肘部内侧,掌心斜向内下,好似按地,同样虎口张开撑圆,微有上托下按之意,身体架子亦微微撑开。
裹合桩:
不要求闭眼,两脚如麒麟步内扣成八步(类似内八字脚),两脚尖相对,两胯内扣,两膝相对,两脚内扣程度最好成九十度甚至更多,立身中正。重心在后腿上,前腿虚步但姿势不可变动。两手臂抬至胸前,抱圆撑圆,指尖相对,虎口撑圆,全身架子微微撑起打开。或者如八卦掌单换掌般,两手立掌,虎口撑圆,四指张开,虚腿一侧的手在前在上在同侧与头面水平高度,实腿一侧的手在后在下护于对侧肋间,两臂撑圆,下半身不动,上半身向虚腿一侧方向(反方向)拧转过去,头手略对向后方。
访少林探盖世神功,看少年忆当年乐事,这样的快乐你也值得拥有
试问谁小时候不曾憧憬过,成为一个武功盖世的大侠,横刀立马,仗剑走天涯?在那些做着侠客梦的少年心目中,有个统一的朝圣地——少林寺!
上少林寺学功夫是千万少年的梦想,不过当少年长大后会发现,少林寺是不会收留拜师学艺的,真正学功夫的地方其实是少林寺周边的武术学校。
武术学校是嵩山少林的一大特色,少林寺周边的武术学校蔚为成风,各个武校学生加起来不少于10万人。在众多武校中,大型且较为出名的有少林塔沟,少林鹅坡,少林小龙,少林武僧团等。
今天,行者们就跟随宗原老师,去探访少林鹅坡武术学校和少林小龙武术学校,看看少林武术学校的学生们是如何练功,有没有实现自己的武侠梦?
探访母校,回顾少年成长
鹅坡武术学校成立于1977年,是座有着40余年历史正规武术学校,因建立在鹅坡岭上而得名。而这里也是宗原老师的母校,他的整个少年时代,都是在鹅坡武校度过的。 宗原老师从9岁起便被父亲送到这里学习武术。行者茂茂问道:“为什么这么小就开始学武术了呢?” 宗原老师说:“因为父亲分析了我的八字命理,发现我比较适合走武术的路。”果然,来到武术学校的宗原老师如鱼得水,虽然在刚入学的一两年,因为太辛苦也曾偷偷打电话让妈妈接他回家,但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今天正好赶上少林鹅坡武术学校第54届运动会,行者们一行来到运动场观看学生们的表演。 不参加表演的学生们统一穿着红色的运动校服坐在看台上,其中有个孩子看到行者在拍摄,落落大方地挥舞小旗子冲着镜头微笑,一点也不怕生。 操场内表演方阵正在入场,整齐划一的步伐跟阅兵一样整齐,行者娟姐说:“这军事管理的学校就是不一样,很有纪律,精气神十足!” 武校运动会以小班制汇报表演的形式为主,有散打班、跆拳道班、军训班、表演班、剧组班、舞龙舞狮班等,每个班都拿出自己的特色绝活进行表演,整个演出场面宏大壮观,精彩纷呈,观看的行者们看得心潮澎湃,连声叫好! 看完运动会,行者团一行人跟着宗原老师正式进入少林鹅坡武校参观。 宗原老师老师在鹅坡武校生活了9年,如今旧地重游,年少时在学校经历的点点滴滴全部涌上心头,教学楼、食堂、宿舍、练武大厅....每到一处宗原老师都如数家珍,跟行者们说当年自己在学校的趣事。 有行者问宗原老师:在学校练武的时候辛苦吗?宗原老师说:“其实那时候还小,不知道什么是苦。而且大家都一样,每天白天练功,晚上学习文化知识,周日休息一天。不像城市里的孩子见得多,诱惑也多,那时候就唯一想的就是把功夫练好。” 说话间,一行人来到了少林鹅坡武校的崇德堂,在崇德堂里,陈列着学校历年来获得的荣誉。 大大小小的奖杯、荣誉证书、奖状里三层外三层的排开,柜子顶上也放满了奖杯,这数量简直叹为观止,行者刚哥说,第一次看到一个单位的荣誉奖章用一个大厅也陈列不完的! 从崇德堂出来,路过宗原老师小时候经常练武的操场,行者们入乡随俗,跟着宗原老师在操场上练了一套五步拳,穿越时空去感受老师那些勤练武艺的岁月。拜访释小龙武院领略陈大师书法
上午行者团参观了宗原老师的母校少林鹅坡武校,亲身体会了当年宗原老师学习武功的艰苦时光,下午,行者们又来到了少林小龙武校参观。 小龙武校原名嵩山少林寺武术学校,1980年创办,因为培养出了释小龙闻名海外的武打明星,后更名为少林小龙武术学校。 大家心里想,不知道能不能和释小龙偶遇一下呢?哈哈哈。 在少林小龙武校的荣誉馆中,陈列着释小龙参演的全部影视作品,满满当当一面墙。 行者们边看边数着自己看过哪几部,印象最深的还是90年代释小龙刚刚出道时,在台湾拍的《旋风小子》系列,又萌又飒,至今回看还是觉得非常经典。 虽然没有偶遇上释小龙,但宗原老师带着行者们拜访了释小龙的父亲,我国著名的书法大家陈同山先生,现为少林小龙武校的校长。 陈校长沏上好茶,和行者们亲切交流。在交谈中,行者们才了解,原来陈同山先生出自武术世家,80年代起便在嵩山少林寺武校任教。 他认为“功从童子始,英雄出少年”,一直致力少儿武术的发展,并要求学生们要文武双修,德技并重。 聆听着陈校长为武术教育事业贡献毕生精力,行者们不禁竖起大拇指。虽然陈校长说自己非常热爱武术事业,但热爱只是基础,要坚持一辈子,靠的则是超人的毅力。 听说宗原老师是从少林武校走出去的 ,现正着力推广传统文化事业,陈同山校长夸赞宗原老师是少林武校学子们学习的榜样,并高兴地现场题字赠予墨宝,祝福掐指一算越办越好! 拜访完陈同山先生,行者们来到少林小龙武校的演练厅,马上一场专为行者们准备的专场武术表演要开始了! 虽然每个学校的武术演出特色各不相同,但都同样精彩,让行者们大饱眼福,所有的形容词最后只化作两个字 ——“绝了!” 连续四天的少林寺研学活动,行者们听到的、看到的、遇见的人和事都是平常生活中很少经历的,内心强烈的激荡和震撼自不必说。有行者说这是“知识的盛宴”,也有行者说这是“发现成长之旅”。 特别是今天参观少林武术学校,看到武校孩子们小小年纪,便远离父母,接受生活的考验,让不少身为父母的行者感触良多。 行者老葛在自己少林行感悟中写道:看到武校的孩子们练功,真正感受到什么叫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行者老尧说: 看到武校的孩子们小小的,在台上练功,摔在地上很心疼.... 但是,想要脱颖而出,势必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辛苦和精力.... 大家都说,宗原老师是武校学习的孩子当中较成功的例子。他3岁跟随父亲手执罗盘学习风水,9岁上少林寺学习武术。 人生的前十几年,当大部分的孩子还在享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时,他已经在吃着普通孩子不能吃的练功之苦、远离父母之苦。 十几年的艰苦磨练,让宗原老师不仅获得了一身技艺,更获得了一个强健的体魄和坚毅的心智,而这些,正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在和行者们晚课交流中,宗原老师说:“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劳其筋骨”,比如练习体育、武术、跆拳道等,不仅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可以磨练孩子的心智,培养他坚忍耐劳、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精神。” “这些顽强、坚毅的品质,日后将成为他们面对社会压力,面对挫折失败的最佳防御,能支撑他度过每一个难关。” 不少行者感叹:“是啊,平常太注重孩子的学习,忽略了坚强品格的培养。看到武校的孩子们以苦为乐,很受感动。” 今日少林武校一日游,不禁让人想起梁启超先生的《中国少年说》:少年如朝阳,如乳虎、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正如行者田田在参观完武校后感叹的:"武校少年,未来可期!”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