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需要压八字吗(结婚需要压八字吗女方)
漫谈婚嫁风俗
漫谈婚嫁风俗
邵褀昌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从有了人类,这就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但是由于时代的不同,生活水平和社会理念的不同,婚礼婚俗方面还是有些不同的,如果用守正创新这个时髦的词来概括,似乎还挺恰当的。
为了叙述方便,就把我这70年的所见所闻分为五六十年代,时期、改开以后,新世纪以来这四个阶段吧。虽然这种分段有些粗略,但是风俗这东西不可能说变就变的,总是在新旧交替中发展变化着,所以这样划分也算说得过去。
(一)提亲
五六十年代,人们沿袭旧社会的传统,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很少有自由恋爱的。那时还有“姑舅亲”“姨娘亲”等近亲婚姻和“换亲”之类的陋习,不过随着政府新《婚姻法》的大力宣传,这种现象很快就绝迹了。
那时候不兴谈恋爱,记得吕剧《李二嫂改嫁》和电影《李双双》算是让老百姓开了眼。那个时代,村里要是有个自由恋爱的,那绝对是爆炸性的新闻,风言风语,不绝于耳。
其实,农村的专业媒婆很少,能给男女双方牵线搭桥的大多是邻居、亲朋、好友。介绍成功了,自然都有答谢,不过谢礼也是很简单,主家量力而行,没有硬性标准。退休后,我也曾为我的学生、同学或亲友的孩子操心,算起来也有20对喜结良缘吧。由于关系知己,所以也无须客套,都是满心的高兴,不计较怎么答谢。
(二)相亲
经媒人人介绍,男女双方在媒人的带领下,约个合适的时间、地点见面,这叫“相亲”。我相亲时,就是跟着媒人到女方家里见面的;弟弟相亲时,是我带弟弟去某个商店与媒人和女方见面的。相亲自然是看长相,有一见钟情的,也有不欢而散的,都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相亲成功后,再经媒人双方沟通,选个好日子就可以订婚了。
(三)订婚
订婚就有些讲究了。比如见面礼,这是必须的。在农村,订婚之日,男女双方在“坐席”之前有一个见面时间,这是男女双方第一次正式见面和谈话,男方要给女孩送一个红包,叫“见面钱”,记得我给未婚妻的红包是30元。改开之后,见面钱水涨船高,从几十元涨到100、200、500、600、800、1000元不等。
除了“见面钱”之外,还要给女方准备一些礼品,一般就是给女孩子准备的布料、袜子、衣服什么的,这些物品要讲究成双成对,用两个红色或花色包袱包好,让媒人过目后再转交给女孩的亲属。
五六十年代,订婚宴一般都是在家里进行,请村里的厨师来操办。改开之后,有的地方订婚还有随礼的,自然也要请客。新世纪以来,生活条件好了,大多数人家就去饭店包席了。
订婚之后,男孩还要正式登门走丈人家,这叫“认亲”。这天岳父一家要好酒好饭伺候。陪客一般和新女婿平辈,不过要有一定的酒量,要是新女婿没醉而陪客醉了,这个陪客就不合格了。
如果订婚之后谈不来,也有退婚的。退婚的时候,不仅“见面钱”要退回,而且那对包袱及礼品也要完璧归赵,这就是订婚那天让媒人过目的意义所在。如果属于女方强行退婚,男方还有索要订婚宴费用的。
(四)走动
一般在订婚后到结婚前的这段时间里,逢年过节,男女双方还要来回走动,其实就是给年轻人一个见面的机会,增进一下感情。记得从订婚到结婚,由于赶上提倡晚婚,让我足足等了三年,差点就把我憋疯了。
走动的日子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一般是男方先去走丈人家,女孩再来走婆家。有一年,我突发奇想,想着让未婚妻先来我家,但是事先又没有沟通,结果到了农历八月十四晚上,被母亲催得没办法了才去走丈人家;未婚妻也沉得住气,我去了之后,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五晚上就来我家了。
不过,每次未婚妻来,婆婆都要给准儿媳发一个红包,数量不等,随潮流而与时俱进,但绝对不能让女孩子空手而归。因为这不仅是婆婆抠门的事情,也预示着未婚妻在婆家没有地位。
此外,在农村还有一个“絻鞋底”的习俗。因为在五六十年代,都是手工做鞋穿,所以订婚之后,未婚妻就有责任给未婚夫做鞋子,同时男方也有义务供准儿媳穿鞋了。因此,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六”前后,未婚妻都要到婆家去“絻鞋底”,这个过程一般从“打葛布”开始,到絻鞋底结束,需要三几天的时间。
其实,“絻鞋底”是婆婆考察儿媳妇针线、饭食活的一个好机会,也是增进未婚夫妇相互了解的机会。就和电影《寡妇村》里一样,有个别把持不住的年轻人也有在此期间闹出“绯闻”的,给同龄人平添一点茶余饭后的笑谈。
(五)彩礼钱
彩礼钱是婚姻当中的重头戏,一般是经媒人沟通确定下来,其数额也是一路飞涨,往往让男方拿不动,七拼八凑才行。彩礼钱有的在订婚时支付,有的是在“送柬子”时支付,但不管什么时候支付,一定要通过媒人之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五六十年代,因为是计划经济时代,需要布票,所以彩礼钱除了现金之外还要一些棉花、布票之类的。
记得我结婚时,彩礼钱是200元。改开之后,涨到1000、6600、8800、10000元。现在10万也是小菜一碟了。
彩礼钱除了现金之外,还有一些物品。末期,开始有“三转一响”的说法;改开之后,就有“三金一木”的说法了。不过,那总是少数人为之,农村还不是普遍。记得我结婚时,是既没“转”也没“响”,一切都是后来慢慢添置的。
另外,结婚的新房自然是必须的。那时候,家里兄弟们多,但是新房只有一套。我大哥、二哥、三哥结婚,都是在同一座南屋里。结婚一个,搬走一个。唯独我的新房是一座新院落,但是由于我干木工的需要,结婚时三间正房没住,而是在一间耳房里住了好几年。
现在,都是楼房了。即使是农村的孩子,父母拼了老命也要给儿子在城里买套婚房,于是就有了“丈母娘抬高房价”的理论。
(六)送柬子
送“柬子”也就是现在的送“年命帖子”。在结婚之前,男方在找算命先生选择良辰吉日后,就要找村里的文化人用大红纸写一张“帖子”。内容包括夫妻双方的生辰八字和先生算定的新媳妇“过门”的良辰吉时,新媳妇“坐时辰”、男女送客避讳的属相等等有关问题,送到女方家,让人家照章办事。
这张“明白纸”,农村俗称“柬子”,因为算命先生都是盲人,算得好,写不了,所以男方要找人代写。写“柬子”很有讲究,格式、用词都是专业的。“柬子”写好后要用一个大红色的请柬装好给女方送去,所以叫“送柬子”。里面除了“明白纸”之外,还要装上“压柬子钱”,记得2004年女儿结婚时,亲家给的“压柬子钱”是60元,惹得老伴很不高兴。
送“柬子”时还要送一份礼品,一般至少是“四色礼”,也就是烟酒糖茶之类的,如果是六色礼就需要割肉或点心什么的。改开之后,各种奶制品、营养品也被纳入礼品之内,也有送活鸡活鱼的。其实,不管送什么,不必太计较,各地的风俗不尽一致,入乡随俗,来单照收就好。
(七)结婚
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结婚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也是讲究风光体面的事,风俗可多了。
(1)结婚证
自从我国在1950年4月30日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后,不论农村或城市结婚就需要依法登记了,否则就是非法婚姻。结婚登记,民政部门要发给夫妻双方每人一张结婚证。一直到1977年元旦我结婚的时候,结婚证上也不要求贴结婚照,所以我们的结婚证就是“奖状”模样的一张纸。现在有的人对婚姻不重视、不认真,拿着婚姻当儿戏,认为婚姻就是“一张纸”。
现在,结婚证是两个红色小本本,上面有夫妻二人的合照。
(2)上坟
我们王村地区,都是在结婚的第二天上午,一家人领着新媳妇先去给自家的先人上坟,再去给母亲家的先人上坟,并且中午一定要在舅舅家吃饭。上坟要用红色香烛,带个红包袱让新媳妇跪拜时用。
其实,给先人上坟,就是告慰先人家里添丁进口了,同时求得先人对新人的护佑,去母亲家上坟也有着让新媳妇认识舅舅家门的含义。
近几年,在周村参加一些婚礼,才知道有的人在结婚的前一天给自家先人上坟,一个是起着告知的作用,一个是让先人保佑孩子的婚礼顺顺利利,万事大吉。
(3)装箱子
五六十年代,结婚要分三天进行。在结婚正日子的前一天是“搬缘房”和“装箱子”。“搬缘房”是男方派人把女方陪送的桌椅厨子之类的家具搬过来,这个活一般由男方家帮忙的小伙子来完成;“装箱子”是女方把被褥、衣服等嫁妆送过来,一般由女方家的婶子大娘等人完成。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婶子大娘也少了,姐姐、嫂子、表姊妹都可以来“装箱子”。
“装箱子”还要有“压箱子钱”。男方事先把钱放到箱底里。“装箱子”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女方的长者再把最底的一个包袱翻上来,就看到男方的“压箱子”的钱了,这叫“翻箱子”。“压箱子钱”的数额不等,从五六十年代的几十元不算少到现在的一万两万不算多,反正有钱了,怎么折腾都行。以前是压现金,现在压的钱多了,现金不方便就压存折。
“压箱子钱”归新媳妇所有,所以丈母娘就开口多要。不过现在讲究女方至少也要压男方的半数钱,也有男女双方钱数一样的,反正早晚都是孩子的,父母也不在乎,尽量满足女方的要求,大喜之日不必要找别扭。
五六十年代,“装箱子”是结婚日前一天的下午进行,因为不在男方家用餐,所以男方给每个“装箱子”人支一份小小的“赏钱”。现在“装箱子”改成在结婚当天的早晨进行,“装箱子”的人也和“送客”“援饭客”一样参加婚礼、坐大席,不过那份小小的“赏钱”却演变成一个大红包。
(4)送客
结婚这天,女方按照男方送“柬子”的要求,找两个未婚女青年当“嫁客”,也叫“送客”,现在叫“伴娘”,职责有着保护新娘和为新娘服务的双重作用。
两个男“送客”的一般由已婚的娘家哥哥充任,一是年龄大懂得一些规矩,二是也有一定酒量,避免喝醉了出洋相。这对男送客负责给新媳妇带着“随身面”,“随身面”放在娘家陪送的茶盘里,是为新媳妇“坐时辰”以后食用的。
五六十年代,因为一般都住土坯房,有吊帘子的需要,所以女方还陪送一床布帘子。结婚时,需要新媳妇的弟弟或侄子拿着帘子,也属于男客之列,并且男方还要给红包。现在,布帘子没人用了,王村人还拿块花布搭在新房的门上,名曰“搭帘子”,蕴含联姻之意。
为了招待好女方的男、女送客,男方这边也要找两个平辈的未婚女青年当女“接客”,两个大伯哥当男“接客”。当中午坐席时,女“接客”招待好女“送客”一席,男“接客”招待好男“送客”一席。五六十年代,男女送客就是四个人一席,现在上饭店都是10人一桌了,平辈的不一辈的人都可以在一桌,没人刻意计较。
(5)坐轿
五六十年代,大姑娘结婚都是要坐花轿的,还有个“大闺女坐轿头一回”的歇后语。记得我大哥在1958年结婚时,大嫂就是用花轿抬来的,抬轿需要8个小伙子。新媳妇都头戴花冠,还戴一副墨镜,脚上穿着绣花鞋。
有坐轿的就得有“压轿”的,压轿的一般是自己的小叔子,大嫂结婚是四哥给“压轿”的。
花轿都是花钱租来的,如果想省钱还可以让新媳妇坐“大车子”。“大车子”也是独轮车,相对于轻便的手推“小车”而言。“大车子”前后有车把,需要两个人驾驶,前者掌握方向,并同时向前拉;后者负责用力推。同样,用“大车子”娶媳妇也得有人“压车”,新媳妇和“压车”的小孩一边一个不偏沉。
时期,国家号召“破四旧,立四新”移风易俗,喜事新办,新媳妇就不坐轿了,“大车子”也没有了,这时候就用手推车代替“大车子”。王洞村的团支部书记结婚时,村里的女知青还去给他“压车子”。我结婚时,是用8辆自行车把新媳妇和娘家人带来的。同时期,如果新媳妇家路程较远,还有用拖拉机接媳妇的。
现在都是坐轿车了,有专门的结婚车队,一色红、黑、白轿车一拉溜10来辆,也够威风的。也有开头特意安排一辆白色轿车,寓意“白头偕老”,也不错。
期间,政府还号召举办集体婚礼,一般选在五一节、国庆节举办。集体婚礼省钱、省事,大家都自觉参加。记得我在王村公社修建张古水库时,元旦之日,公社安排在水库工地上举办集体婚礼。改开之后,有钱了,花钱不是问题了,政府也不管了,集体婚礼也很少了。
(6)倒毡
新媳妇上下轿,脚不能沾地,那怎么办呢?在五六十年代,有两个男劳力各拿一床毡,倒替着铺在地上,让新媳妇走在毡上。现在有的也红毡铺地,但大多是新郎抱着或背着新娘“过门”进家,喜庆的气氛格外浓烈。
(7)压砖
除了新媳妇“过门”时,放鞭炮、“迈火盆”之外,还要在婆家的门楼上压红砖。婆家事先准备好用红纸包好的两块土坯砖,挑选属龙、属虎的两个人,按照“龙递虎压”的风俗压好,砖下端各插上一双红筷子,以免红砖滑落伤着行人。之所以选用土砖坯,是因为压上去的红砖没有取下来的说法,就等着日久天长被雨水自然冲刷掉。
现在住楼房了,就把红砖压在单元门的水泥板上。
(8)援饭客
“援饭客”由女方的叔叔大爷或父亲充任。“援饭”的本意是怕女儿吃不惯婆家的饭,才由“援饭客”带去粮米做饭,一般为小米、白面之类的五色粮,也有着祝福女儿家五谷丰登、日子越过越好的含义。
在五六十年代,“援饭客”一般在结婚第二天上午,沿着新媳妇走过的路。来到亲家,例行“援饭”的使命。为了让“援饭”客不走错路,准确无误地找到女儿家,在结婚时就得有人负责在沿途的岔路口压红纸作为标记。这个风俗一直沿用到今天,不过是把红纸贴到电线杆、树上、井盖子上,不仅看着喜庆,也有着警示的作用。
现在,“援饭客”和“装箱客”一样,合并为结婚当天进行了。五六十年代,女儿出嫁,丈母娘一般不参加女儿的婚礼和装箱子;现在,丈母娘成了婚礼上的座上宾了。
(9)扫地
新媳妇最后一个任务是在结婚第二天早晨给婆婆“扫地”。据说,为了试探儿媳妇是否贪财,婆婆有意识地放在地上钱,硬币也行,纸钱也行。新媳妇在扫地时“捡”到钱,要主动交给婆婆,千万别据为己有,让婆婆一辈子瞧不起。
其实,新媳妇不仅给自己的亲婆婆扫地,也要给婶子大娘家“扫地”,当然婶子大娘也都主动给新媳妇一个红包,钱不在多少,象征着一家人关系融洽。扫地的过程,也是让新媳妇认识自家人的过程。我在老家居住时,新婚的侄媳妇还去给我扫地,老伴都是赶忙掏红包。
现在不兴扫地了,新媳妇在婚宴上开口叫婶子大娘的时候,该掏红包的都当场兑现了,一家人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
(10)回门
结婚第三天,新媳妇在新女婿的陪伴下回娘家,俗称“三日回门”。回门这天,岳父母也要好好招待新女婿,有“丈母娘疼女婿,一炖一个老母鸡”的说法,实际上就是给女婿补身子。“三日回门”之后,到第六天上,新媳妇还要回娘家“住日子”,一般是住6天,此后就没有清规戒律了。
现在为了省事,就让一对新人在结婚的当天下午回娘家走一趟了事,美其名曰“当日回门”,“住日子”的习俗也早就取消了。
(八)缘房
“缘房”就是结婚时的家具,一般由男方购置,也有女方陪送的。
五六十年代,缘房主要有:方桌配一对大椅、梳桌(三抽桌)配一对杌子、大箱配一个小箱。我结婚的时候也是如此,不过梳桌改为厨桌(下面带门子),杌子换成了办公椅,婚后又自己做了一张大衣厨。改开之后,有要两个大箱的,也有要大衣橱的。
因为桌椅橱柜都是带“腿”的,所以还有人讲究“16根腿”“24根腿”“32根腿”的。
现在住楼房了,方桌大椅基本不时兴了,壁橱代替了大衣橱。不过增添了茶几、电视柜、餐桌之类的新式家具。
(九)三转一响
“三转一响”是个时代名词,它兴于六七十年代,盛于八九十年代,新世纪以来就不再讲究了。近几年,山东理工大退休教授张维杰在周村开办了“淄博盛康三转一响博物馆”,里面收藏了千余件“三转一响”,欢迎大家参观。
“三转”包括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一响”是收音机。现在看这些物品花不了几个钱,但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不仅需要钱,还得需要购物券,甚至是托关系拜门子才能买得到,所以“三转一响”绝对是当时的最高档次,能够置办齐了的也是少之又少。
改开之后,自行车让位于“木兰”摩托,收音机被收录机取代,继而发展为电视机;并且金耳环、金项链、金手镯成为女孩子追求的金贵饰品,所以“三转一响”就发展为“三金一木”。
“三转一响”也有称“四大件”的,不过内容增多了,大衣橱、冰箱、电视机等也都纳入了“四大件”之列。
现在,手机成为日用品,楼房那是刚需的,轿车成为新时尚。随着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昔日的“三转一响”已经走进了博物馆,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成为那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关中婚俗~
图片来之网络文/王宁子
中华婚俗文化源远流长,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催生了异彩纷呈的地方民俗。在古老的关中大地上,从岁月长河中繁衍而生的婚俗,它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见证,也是婚姻约定俗成的礼仪。常言说,十里风俗不同,在关中,一桩婚事,从提说到走进婚姻殿堂,它融汇了八百里秦川的婚俗文化。在这里,记录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关中风情。
(一)背见
中国有句古话:无媒不成婚。在关中,谁家女子长得心疼,谁家小伙长得灵性,在各村媒婆的心里都有数。 虽然我们当地有句俗语“金花配银花,西葫芦配南瓜”,但也有“好女没好夫,好男没好妻”一说。
在旧社会,婚事是建立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上,只有婚后才能知道对方是光脸还是麻脸,即使不乐意,也拗不过父母,只有认命。进入新社会,旧的思想被推翻,婚姻实行自主,若男女双方不满意,即使媒婆有将喜鹊说下树的本领,也是白搭。在这种情况下,乡间婚事就有了先见面后良缘的“背见”。
背见,顾名思义,就是背过人见面,让男女双方先了解了解。
哪家女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逃不过媒婆那双眼。
哎,她三婶,咱女子多大咧,有主儿(婆家)咧么?
么呢,翻过年就十八咧,等着你这个能行她妈给咱娃寻个主儿呢!
么嘛哒!
要是哪村的媒婆媒说的好,前来相求的人能把她家的门槛踩烂。看见有人找媒婆,邻居大声打趣,嘴放快,脚放勤,是媒不是媒,先咥两三回。媒婆听后哈哈笑道,嘴皮磨得起了泡,脚磨小了好几圈,成人之美,皆大欢喜!
说话间,媒婆按照对方的家庭情况和女子长相,与自己知根知底的几家小伙子配对。在心里掂量一番,感觉这女子和邻村的一家小伙般配,然后将女人悄悄拉到一边耳语,邻村有个象,家庭条件不错,一家子都是过日子的人,小伙子也长得体面,我看,跟咱女子般配着呢!
既然般配,那你她大妈赶紧给咱娃提说!
女人兴高采烈回到家,问当家的要主意。毕竟婚姻不是儿戏。男人和女人商量稳妥后,就托七大姑八大姨打听那家的情况。几路消息汇聚一起,那家人若是过日子的庄稼人,祖上几代身体健康,在村里的乡行不错,小伙子又聪明能干,那这婚事就有门。帮女子把好第一关,向女子开口就是当妈的事了。
热媒热媒,趁热打铁。几乎同时,经过媒婆提说,男方也开始打听对方。等到两家都没意见,就选个地方让男女双方见见。只所以称为背见,这见面的地方不在男方家,也不在女方家。经过商量,选择一方的亲戚或者一方知己,有时候,为了方便,直接去媒婆家见面。
背见,双方都有陪人,以便把关。这陪人可以是双方的父母,也可以是亲朋好友。毕竟关系着娃们一辈子的幸福,双方都很慎重。
小伙在家人的陪同下早早赶到媒婆家,坐在炕沿上,接过茶水,眼睛时不时飘向门外,耳朵捕捉着屋外的一切动静。大人们说啥他都会笑着应。媒婆总忘不了叮咛小伙,见了人家女子要大方,要微笑,说话要有分寸,不能因为紧张而结结巴巴。
说话间,门外一声,嫂子,在屋么?媒婆听到喊声,赶紧起身给紧张得不知所措的小伙使了个眼色,然后一脸堆笑着迎了出去,在呢,在呢,今啥日子啊,咋能不在屋呢?!
女子在家人陪伴下,低着头羞答答地进了屋,看到媒婆身后的小伙,脸更红了。
背见的房子在后檐,媒婆一番介绍之后退了出去,两朵红云又飞上女子的脸颊,她害羞地靠在炕沿上,低着头自顾自地卷着衣角。对方不言语,自己也不好意思开口,屋里静得都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忍不住用余光偷偷打量几步之外的小伙,没想到,他也在偷偷瞄她,目光相遇,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快速躲开,女子红着脸赶紧扭过头,不知所措地用手指拨弄着发梢,心跳得更快了。
如果双方没有好感,三言两语就结束背见。若是两个人瞅着对方顺眼,就有了下文。一番沉默之后,小伙子主动开腔,把组织了好多遍的词语,再掂量一番,确定万无一失才开口。交谈从一问一答开始,话题从家在哪儿到各自的爱好,慢慢的,女子脸上的红云渐渐散去,小伙的目光也少了躲躲闪闪。话越说越投缘,气氛也越来越融洽。
太阳一点一点下去,两人还没出屋,屋外的大人虽心知肚明,但心里还不踏实,眼瞅着天色已晚,忙催促媒婆前去打探消息。听到屋外有脚步声,小伙和女子忙抽回目光,断了话题。媒婆从门帘外探进头笑问,谈的咋样了?女子低头不语,羞答答地瞅着自己的脚尖。小伙微笑着迎着媒婆的眼睛,把满意写在整张脸上。
背见成功,只等着媒婆传话,和两家大人定一好日子,男方带着礼物在长辈的陪同下去女方走婚前第一个流程――大见面。
(二)大见面
背见成功,大见面的日子提上议程。每当想起未来的新女婿即将登门,女子不由得笑意浮上嘴角。吃饭时,那个人的影子在碗里,洗衣时;那个人的影子在盆里,她对着那个人笑,那个人也对着她笑。想起他说话的语气,他的眼神,还有那憨憨的笑容,女子对着水中的影子撇了撇嘴,翘起食指去点那额头,刚一触水,那笑容便没了踪影。
眼看着大见面的日子越来越近。女子为那一天该穿啥而犯愁。解开包袱,取出几件还算过的去的衣服,一上身,对着镜子前前后后照个遍,觉得都不顺眼。想扯几尺布,可这不年不节的,犹豫了几天,终于向母亲张开口。毕竟是女子一辈子的大事,当妈的怎能不爽快。接过钱,女子一溜烟跑出家门,约上几个小姐妹上集,把铺柜台里的每一样花布审阅一遍,这个颜色浅了,那个花色深了,这个显肤色白,那个显肤色暗……和小姐妹一番比较后,扯了几尺花的良,第一次进了裁缝店。
妈,那天我穿啥呀?!一向不注重穿着的小伙问道。
包袱里还有你表哥给你那身黄军装,挺新的。
穿军装见面?我又不是当兵的!
能省就省着点吧,见了面接下来就要套亲,光这礼钱都让人愁着呢,还不算小四色和几身衣服,亲戚也得请上两三桌,这里里外外加起来不少钱呢!你不是还有一身红卫服?
母亲一声轻叹将小伙的喜悦浇灭了一半。想着父母省吃俭用为了一家老小,也不容易,能省就省着吧。好女不在嫁妆,好儿不在家当。毕竟只是见面,成不成还说不准,若她不嫌贫爱富,看上的是他这个人,只要勤快,只要两人一条心,以后还愁过不上好日子?
自从定了见面的日子,女方的父母就忙活开了。当爸的又是擦门又是擦玻璃,旮旯犄角都不放过。当妈洗洗涮涮,回头一瞅被子咋看咋不顺眼,取来引锥,挑起一角,三下五除二就拆了。
哎呀,三姐儿,这不年不节的,咋把屋收拾的这么整齐呢?!来串门的王大妈故意问道。
哈哈,馋猫鼻子尖,我刚把臊子爛到锅,你就闻到了!他大妈啊,赶紧坐,赶紧坐,我还说今个儿黑寻你去呢,咱女子明儿大见面呢,有些礼节我们不懂,还要请教你这十二能呢,你这来的正好,等会儿肉熟了,臊子加蒸馍,先款待款待你!
在期盼和喜悦中,两家人终于迎来了这一天。吃完早饭,小伙取出压在枕头下的衣服,女人围着儿子前前后后看个遍,又是撴衣角又是撴裤脚。虽说不是新衣服,但儿子穿啥都精神,当妈的越看越喜欢。
哎,你出出进进都忙啥呢?东西都收拾好了?赶紧再检查一遍,省得遗鞋掉帽子,让人家笑话!咱哥咋还么来,赶紧,叫娃叫去!当家的攥着烟锅站在屋中间叮咛着女人。
一切收拾停当,爷俩在众人的目送下出了门,站在门口的女人突然加紧脚步撵了上去,将该注意的礼节又对儿子叮咛了一番。看着婆婆妈妈的女人,男人一脸不耐烦:你再木攮(耽搁)一下,就晌午端了!
他叔,穿这么阔的,这么干啥去呀?!站在门口谝闲传的几个女人,看到爷俩推着自行车走过来,扯着嗓子打趣。
你说还能干啥,跟你们见面呀!
哎呀,把你个老不正经的,娃在跟前呢,你也放的稳稳的! 女人们不依不饶。
谁让你几个老骚情故意逗火!哈哈哈……
听到笑声,还没进屋的女人转身快步走到门楼下,对着巷子里的婆娘们笑道,今晌午我打搅团,谁吃都来啊!
哎吆吆,这么大的喜事,一顿搅团就想把我们打发了,吝啬!赶紧割肉去,我们要吃臊子面!
看着门楼下一脸喜气的女人,婆娘们七嘴八舌地围攻起来。
毕竟是人家娃第一次登门,虽然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但女人依然不放心。天没亮就起来,泡了黄花泡木耳,扇碟子的肉切了,菜也择了洗了,取出攒了几天的鸡蛋摆在案头……还缺啥呢,女人费劲地想了半天之后,才拿起笤帚,扫了前院扫后院,犄角旮旯都不放过。男人也早早起来,刮了胡子剪了指甲,擦桌子抹板凳,边取茶叶香烟,边吩咐女人赶紧做饭。
几乎一晚没睡,满脑子都是他的影子。女子起个大早,叠被子换床单,把房间收拾的干净整齐。穿上新衣,拿起镜子,前前后后照个遍。今天,用红头绳扎辫子?不行,不行,太扎眼了!那就梳个麻花辫,用那条花手帕扎个蝴蝶结。
一早上,木木攮攮出不了帘子,你这是揍啥呢,你大姑都来咧!当妈的隔着门帘喊道。
好咧,好咧!女子边梳辫子边应着。 放下梳子,却想起忘了抹雪花膏,忙拧开瓶盖,美美地剜了一块抹在脸上。
灶房内,姑嫂俩忙的团团转。男人蹴在房檐下吧嗒吧嗒地抽着烟锅,一会儿在灶房看看,一会儿又到大门口瞅瞅。隔着窗户,小姑子调侃:大哥,心别急,新女婿一会儿就来了!
远远地看到那爷俩的身影。男人急忙在鞋底上掸灭了烟锅,笑盈盈地迎了过去。
巷子里,又有声音从谝闲传的人堆中传出来――
哎呀,奏说呢,这老东西今个咋经布呢,出出进进地站在门口望啥呢,原来是有新女婿呢!这下多了一个叫大的!
平日里喜欢开玩笑的男人今儿没了调皮话,抢过小伙他伯手中的自行车,笑着指着人群:都少涨,等明儿再收拾你们这些哈怂(坏蛋)!
一听到有新女婿,大姑娘拉着小媳妇急匆匆撵了过来,老婆婆怀抱着哭闹的小孙孙三步并作两步走了出来,边走边拍着孙子:额娃亲额娃乖,额娃不乖猫咬来。看,看,你姑姑的新女婿来了!
听到门口有动静,女子对着镜中的自己红了脸。
红儿,赶紧出来,你女婿来咧!哥哥在外面逗乐。掀开门帘,女子狠狠地白了他哥一眼,将粉拳雨点般落在他哥的背上。
叔,姨,我们来了!小伙提着笼子进门。 听到喊声,女人赶紧从灶房出来,一边在围腰上擦着手一边迎接。
过了今儿,就要改口呢!娃他姑打趣。
那还用说?!小伙的大伯爽朗地笑着。
一番客套,众人落座,男人为客人点上烟,女子羞答答地端上茶水。
三姐儿,有面引子么?隔壁他婶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三妈,把你担笼借一哈。对门小媳妇喜滋滋地来了。
三婶,额娃想吃你家的臊子面呢!
看到众人一溜带串地进门。女人满眼含笑地从灶房出来:你们今儿这是咋滴咧,想看我娃念传!
啧啧啧,丈母娘见新女婿,轻得像只老母鸡,人家娃还么改口呢,看把你涨的!
哈哈哈,赶紧屋里坐,等会捞一碗臊子面把你们这些利嘴堵住!
第一次坐在心上人的闺房里,两只手都不知放哪儿,站起身,又唯恐有人进来赶紧坐下,环视了房间一圈,目光落在墙上那面镜子上,起身还没走过去,听到门外有脚步声,慌忙转身一个箭步又回到原位,还没坐下,门帘被挑起,女子端着茶进来了,看到面前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的那个人,她低下头强忍着笑把茶杯放在桌上,转过身吃吃地笑着。小伙被笑得一脸通红,突然想起母亲的叮咛,忙从贴身口袋取出崭新的五元钱递了过去。女子不敢直视那双眼睛,掏出叠的四四方方的手帕(关中婚俗,若女方愿意,送手帕做定情物),将手伸向对方,一脸娇羞地扭过头。看到手帕,小伙喜上眉梢,抽走手帕放下钱,不慎碰了她的手指,两人像触电似地相互躲开。窗户纸上,几个小脑袋挤在一起叽叽咕咕,房间里,两个人抿嘴偷笑。
午饭后,媒人喜笑颜开地向双方提起套亲(订婚)。 听到屋外谈论的话题,女子又红了脸。
红儿,端鸡蛋来!灶房内未来的丈母娘为新女婿做的荷包蛋,不老不嫩,火候刚刚好。
(三)套亲
关中人把订婚叫套亲,也叫过礼。“套”,有连络、笼络的意思,表明套亲之后就是亲戚了。
一眨眼,儿子到了问媳妇的年龄,背见了几次,都不满意。看着和儿子从小耍到大的同伴们一个个娶妻生子,张三老两口愁的寝食难安。费尽周折,儿子终于有了钟意的对象,两口子又为套亲而犯愁了。关中有句俗话,问媳妇,夸不尽的荣华;娶媳妇,道不完的艰难。钱是硬撑东西,为了给娃套亲,张三跑遍亲朋,眼瞅着套亲的日子越来越近,钱还没凑够,面对登门询问的媒婆,大嗓门的张三,说话的声音也比平时小了很多。
嫂子,今年收成不好,后院几头猪年底才能出槽,给娃现在套亲,家里确实有点紧张,麻烦嫂子过去给我亲家说说,套亲的四身衣服,能不能先给娃扯上两身?张三手里攥着烟锅蹴在房门口,向盘着腿坐在炕沿上的媒婆哀求道。张家女人满脸堆笑接过话茬,一脸讨好地说:嫂子是咱这十村八堡的能行人,我们知道,这事难不倒我老嫂子。说罢,将手中的糖水递了过去。
哎吆吆,又给你老嫂子贴凉眼药,为了你们两家结亲,你老嫂子把腿都能跑断!为了啥,还不是为了咱娃能娶个好媳妇,给你们老张家撑门脸。人家老李家也是堡子有名望的人,又不是卖女子,再说,人家也没要出圈,衣服穿在娃身上,好歹都是咱的面子,再不要小气了。牛都过去了,虱子过去时可要撴腿,真是的!不愧是媒婆,说话像扫机关枪,容不得向他们插嘴。
老嫂子,是这,四身衣服一身都不会少,但眼下真的很难。这该借的亲戚朋友都借遍了,你现在让我去啊哒(哪儿)借呢?等年底咱把猪卖了,给娃补上,嫂子放心,你兄弟不会让你下不了台!张三站起身,拍着胸脯说道。
就是,就是!女人一边应和,一边打开柜子,取出一条崭新的头巾塞在媒婆的手里。
哎呀呀,妹子,你这是干啥呢?!与人说媒,与己消灾,这八字还没一撇,这头巾我不能收!媒婆嘴上说着,但眼睛始终没离开那条头巾。
嫂子,别客气了,赶紧拿上,又不是啥值钱的东西,为了娃的事,让嫂子费心了。女人说着,随手拽过搭在椅背上的围腰。
他婶,别忙活了,这两天我抽空过去和人家坐坐!媒婆笑眯眯地溜下炕,把手中的头巾折好别在裤腰上,撴了撴衣襟,脚下生风地出了院门。望着媒婆远去的身影,老两口长吁了一口气。
哎,他叔他婶,在屋么,我混饭来咧?媒婆人没来,声先进了屋。
在呢,在呢!他刘妈,想吃啥念传!李家女人听到声音,从灶房笑盈盈地迎了出来,边走边在围腰上擦着水淋淋的双手。
哎,为了你俩家的事,把我的腿都能跑细了,哎,你当家呢?媒婆进门一屁股坐在门口的板凳上问道。
他大,赶紧过来,咱嫂子来咧!女人边倒水边向着后院喊道。
来咧,来咧!听到女人的喊声,在后院菜地里忙活的李老四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儿,顾不得跺掉脚上的粘泥。
他叔,一天活不离手,赶紧坐下歇一歇。看着满裤腿都是泥点子的男主人,媒婆啧啧称赞。
寒暄了几句,媒婆言归正传。刚说明张家的意思,男人就火了:嫂子,娃这四身衣服么要出圈吧,先买两身?他这是瞧不起人啊,打发要饭的?
吆吆吆,我说他叔,看你憎的,话可不能那么说,张家又不是昧了这两身衣服,只是当时下手头不宽裕,再说了,只要咱娃找个好女婿,以后还缺啥?!媒婆谄媚地拍着李老四的肩膀。
嫂子,不是我们唠叨(多事),咱在村里也是爱面子的人。人常说,钱越捎越少,话越捎越多。四身衣服只给两身,知道的人说咱仁义,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女子给不出去,这唾沫星会淹死人呢!女人说着,眼里闪过一丝不安。
就是的,就是的!李老四听到女人这话,一边点烟锅一边应和。
你两口子这一唱一和,像唱虎口缘呢,人家张三也是说一不二的人,老兄弟,你就放一百二十条心,你老嫂子说了这几十年的媒了,啥人么见过?要是张三的人品不行,能把咱亲蛋蛋娃的话都说出去。
我们知道嫂子是为了咱女子有个好婆家,不是不给嫂子面子,咱人老几辈在村里走的端行的正,从没给人丢个话把把,要是因为这事,让我在村中抬不起头,我女子又不是争胳膊少腿给不出去。是这,嫂子过去给张家把话带到,咱都是通情达理的人家,既然俩娃愿意,咱不能棒打鸳鸯,但这豇豆一行,茄子一行,想套亲,四身衣服一身都不能少!要是不行,啥时候有钱了啥时候再说!男人握着烟锅愤愤地说着,全然不顾女人悄悄给他使眼色。
唉,好我的兄弟呢,热媒热媒,要是放一段时间就凉了,先把亲一套,给咱娃占个好女婿,衣服回头一定补上!
不行,坚决不行!
男人的倔脾气犯了,女人一脸无奈,媒婆端着水杯的手僵在空中。 看来今黑的饭,老嫂子是混不成了!媒婆放下水杯起身,讪讪地说道。
嫂子,你和你兄弟坐,让我给咱做饭去!为了打破僵局,女人讨好地笑着。
哎呀,他婶,你瞧我这记性,今黑还要蒸馍呢,是这,四身衣服给咱娃先买三身,各退一步,你两口再合计合计,若能成,给我带个话儿,嫂子给咱跑去,咱说媒的,凭的就是这双腿!看着闷头抽烟锅的李老四,媒婆哈哈笑着打圆场。
挽着媒婆的胳膊将她送到大门口,女人一脸歉意:你兄弟啥都好,就是脾气犟的很,老嫂子,你别给心里去,那倔驴要是转过弯儿,要袜子连鞋子都给呢!
没事,没事,妹子是明事理的人,这事全凭你的枕边风呢,哈哈……女人被媒婆戏谑得红了脸, 哎呀呀,赶紧回去蒸馍去,老了老了,拐话还多的很!媒婆走了几步,扭头看着女人的背影撇了撇嘴,长叹了口气。
妈,你们这是咋了,不就是两身衣服么,人家说了年后补上,又不是昧了,现在都啥社会了,谁爱说啥让他们说去,各过各的日子!刚进门的女子听到这消息,气呼呼地对着正做饭的女人说道。
这八字没见一撇,胳膊肘就朝外拐,还由了你了,我是你大,我说了算!你不怕唾沫星,我怕!大不了坏了这门亲,比屁淡!好人家好小伙多的是!还没结婚就这样,要是嫁过去,以后有你的好果子吃!李老四涨红了脸厉声道。
大,你得是想卖你女子?!
一句话惹怒了李老四,他怒目圆睁,将手中的烟锅狠狠地摔了出去。
唉,唉,唉,你爷俩别吵了,他大,娃刚进门,让娃喝口水再说。女人闻声从灶房跑了出来。
女子委屈的满脸是泪,她抹掉泪水,丢下一句“大,你女子非他不嫁!”然后哭着跑进自己的房间。
男人被他女子这一闹,火气更大了。
张三和李老四是远近闻名的倔脾气,双方各有说辞,两家大人为了两身衣裳打开了肚皮官司,谁也不肯让步。媒婆劝说无果,一气之下撂了挑子:咱羞了先人了,想说媒了,照这样下去,媒没说成,把人先气死了!给,把你这头巾收回去,我不落这膻气!说罢,一脸愠怒地从兜里取出头巾,放在女人的炕头上。
唉,好我的老嫂子呢,你这是干啥呢,你整天为咱娃这事跑来跑去,娃他大钻牛角儿尖,为难嫂子了!女人红着眼圈无奈地说道。
这一幕被刚进门的小伙看到了,他叫来沉着脸的父亲,从口袋取出一沓捋得平整的零钱递给母亲,回头拉住媒婆的手说,刘妈,这段时间也难为您了,为了我们的套亲,您跑前跑后,辛苦了。她是个好女子,你侄子非她不娶,我知道家里紧张,在粮站扛了一月的麦包,买四身衣服的钱攒够了,这媒,您非说不可!妈,赶紧做饭,我刘妈吃完饭,腿就有劲了!
这碎挨刀滴,就是会说话,看看,我娃一回来,这一河水都开咧!他婶,小四色,礼钱啥滴,都准备好咧么?!媒婆喜滋滋地问道。
好咧,好咧,早都准备好咧!女人喜上眉梢。
门外,一阵脚步声,女子支好自行车,一脸羞涩地走了进来:刘妈,叔,婶,我爸想通了……
(四)不来回
改革开放之前,在关中,男女双方结为儿女亲家,受传统思想影响,婚前就不再走动,守着一纸婚约直到结婚。
互不走动的原因,是双方不够法定婚龄。在那个贫困的年代,订个媳妇,大多数家庭都是举债累累。在不来回的几年里,对没有感情基础的男女双方来说,也可以通过七大姑八大姨再深了解一番,毕竟婚姻并非儿戏,为了早早把媳妇娶进门,男方一家人,勒紧裤带攒钱。
要是一见钟情的青年男女,套了亲,就是有了心上人,但在那个传统的年代,要想大大方方见一面,就是伤风败俗。偶尔赶集,即使双方打个照面,眼睛都不敢正视对方,心里砰砰乱跳,也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虽然订了婚,但要是被熟人看到,会成为村里茶余饭后的笑料。若没被心上人发现,小伙会故意在未婚妻的面前晃来晃去,直到她看见为止。大姑娘毕竟脸皮薄,没被未婚夫看见,心里既兴奋又失落。兴奋的是,终于碰见自己的女婿了,失落的是,那个木头咋就不回头。心里暗暗嗔怪着对方,再抬头时,那人已不在视线内。女子像丢了魂似的在人群中东张西望,想拨开人群找寻那个身影,但没那个勇气。
若是彼此看到对方,激动惊喜,小伙的目光直勾勾地落在未来的媳妇身上,避开那火辣辣的两道闪电,姑娘瞬间羞红了脸,低下头,偷偷地瞅对方一眼,然后装作若无其事地与他擦肩而过。没走几步,忍不住回头,两束目光再次相遇,又像触电似的赶紧逃离。那一眼,每每想起,依然心跳不止。
每逢过会过年,总盼着对方的村子能演电影、唱大戏、耍社火,才有理由去那个朝思暮想的堡子。听说丈人家的堡子有热闹,小伙取出压在箱底的衣服换上,出了门,定会惹来几句调侃:哎吆吆,收拾这么精神的,得是去你丈人家混荷包蛋呀!小伙子脸皮厚,笑着回应,奏是的,咋咧?!
这不嫌羞的,脸皮还比城墙厚!
猜到心上人肯定会来村里看热闹,姑娘起个大早,把房前屋后清扫的干干净净。 匆匆吃完早饭,一边梳头,一边设想着每一个见面的场景,全然不顾同伴地催促。心里想着他,对着镜中的自己伸出食指刮了刮脸,掩饰不住的喜悦与娇羞飞上眉梢。同伴等得不耐烦了,一把掀开门帘揪住她的袖头往门外拽,边拽边狡黠地笑道:出个门,像出社火!你的心思我还不懂?!女子被囧得一脸绯红,佯装生气地剜了她一眼。
虽说互不走动,但一纸婚约还是将两颗心紧紧地拴在一起。小伙每逢逛集,平时很少进的供销社,他成了常客。一对花卡子,一方手帕,或者时兴的布料,都会让他流连忘返。攥着几毛钱,手像被粘在裤兜里一样,徘徊了很久,鼓足勇气挤到柜台问了价格,几毛钱在裤兜里被攥除了小河。心里有了目标,再苦再累的活他都抢着干,说啥也要攒够买礼物的钱。
在南方,阿妹送阿哥的是荷包。在北方,姑娘送给心上人的是鞋垫。鞋垫上绣鸳鸯,绣喜鹊,绣上吉祥如意,绣上百年好合。女子取出婆家套亲赠送的四色线,寻思着给心中那个他纳几双鞋垫。见面套亲,匆匆几面,他脚的尺寸,早已在心。一双鞋垫,千针万线蕴含着情意绵绵。为了万无一失,女子鼓足勇气向母亲表明心意,再由媒婆捎话过去。
常言说的好,新女婿的活心上搁。尺寸打听好,女子就迫不及待地邀上闺蜜去赶集,在布匹柜台前挑最好最白的的确良。他个大脚大,这没有鞋样子咋办?说好的婚前不来回,要是为了这鞋样子登他家的门,会让别人在背后说三道四。这可咋办呀! 看着女子在房里对着针线箩发呆,当妈的最懂女子的心。走东家串西家,给女子带回了鞋样,又是帮着剪,又是帮着搭配颜色,一双鞋垫,代表着天长地久。只要娃们幸福,当妈的怎样都值得。
为了能早早见到朝思暮想的那个人,女子起早贪黑,每天的心思都在鞋垫上。每次不小心扎破手指,她都会在心里暗暗责怪一声那个人,鞋垫纳好了,手指不知扎破了多少次,那个人也被她一针一线纳进了心底。望着纳好的鞋垫,女子犯愁了,怎样才能见到他?几次赶集,都悄悄带上鞋垫,渴望在集上能遇见他。有心让媒婆把鞋垫捎过去,但自己的一颗心,能捎过去?
盼星星盼月亮,机会终于来了。麦收后,镇上为了庆丰收,连演两晚露天电影。那晚,在皎洁的月光下,两个相爱的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终于“”碰见”了,又唯恐别人看到,都装着互不认识。电影已演了过半,小伙忍不住了,在人群中转悠着,找寻着,平时爱看电影的女子,那晚的心思却不在银幕上,借着月光,左顾右盼。费尽心思,小伙终于让姑娘看到自己了。不用说话,一个眼神,两人就悄悄溜出电影场。月亮下,田埂上,小伙掏出带着余温的花卡子,女子羞答答地递上鞋垫,四目相对,含情脉脉。
(五)退婚
关中有句俗话,人长心长。套了亲的男女守着婚约,守着承诺走进婚姻的十有八九,但也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退婚的也不少。
在关中,套了亲,两家就是亲戚了。不走动的几年里,偶尔碰见亲家,都会热情地打招呼,但要是有一方悔婚,就会反目成仇。若双方都是明事理的人,为了儿女着想,一拍两散,相安无事。要是男方提出退婚,即使女的漂亮能干,也会被贴上“二手货”的标签,对女方造成的伤害也许是一辈子抹不去的阴影。鉴于这点,套亲的礼钱和赠予女方的衣物都会作为补偿,只要女方点头,双方再无瓜葛。
在农村,一个黄花大闺女被无端退婚,不仅是奇耻大辱,还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面对退婚被添盐加醋成各个版本,一家人有口难辩,唯有忍气吞声。退婚,像是有了犯罪前科的人,如果不小心得罪了尖酸刻薄之人,退婚一事会成为对方攻击的武器。面对流言蜚语,要是对方不是省油的灯,退婚就有一场口水战,为了帮自己争回一点尊严,女方家长叫上七大姑八大姨去男方家讨公道,男方自知理亏,找来媒婆好言相劝,为了息事宁人,适当给点补偿了事。
要是女方提出退婚,男方在套亲时的仁义,因退婚而变得斤斤计较。礼钱,有目共睹,但衣物和酒席钱,就是良心钱了。为了出一口恶气,有些男方故意把衣物和酒席钱翻几倍。因此,双方常常闹得不可开交。面对棘手的问题,媒婆就没有好日子过了,磨破了嘴,跑断了腿,还被人嘲笑,没吃上羊肉反落一身骚。
常言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只要有一线希望,媒婆都不会放弃,使出把鸟雀说下树的本领,劝了男方劝女方,把双方的优点放大数倍。那时候的农村,婚事成败一半取决于男女双方,一半取决于媒婆。凭着能言善辩,媒婆在乡间是百家用的人,成功率高,受人尊敬,成功率低,被人讪笑。
但凡能说媒的,都是村里数一数二的能行人,不仅有察言观色能说会道的本领,还要有肚里能撑船的度量。一桩婚事,从提说到结婚,一路顺利,媒婆也省事省心,不但人见人夸,还落几样谢媒的礼物。要是遇见一桩悔婚的,双方又恰巧是不讲理的人家,媒婆就遭罪了。他们把一切怨气撒在媒婆身上,没有足够的度量,哪家门都是好进难出。小时候见过一家把媒婆气的扇自己嘴巴,并发誓以后再不说媒。但过后,经不起乡邻们踏破门槛的相求,又会重操旧业。每每被人调侃,媒婆会笑着解嘲,说媒是添福添寿,咱为了多活几年!
在我们小镇一些退婚事例中,有一个女子至今每每被人提起,都会竖起大拇指。订婚时候,她还在读书,因和未婚夫同班,常常被人涮笑,但生在那个年代,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也因此,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最后弃学回家。两年后,未婚夫考上大学,觉得没有感情基础,两人之间认知也有差距而提出解除婚约。一时间,女方惊愕了,媒婆也慌了手脚,两边相劝嘴皮磨薄了三分,但男方去意已决。女子虽然心痛,但她做不到死缠烂打,退就退,谁离开谁都能活!一时间流言四起,背后各种戳脊梁吐唾沫的话,让男方及家人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也让女方深陷“二手货”的讥笑中。媒婆在劝解失败后也就顺水推舟。男方自知有愧不再索要套亲礼金,女方恪守民俗,两家和平分手,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退婚在小镇被传的沸沸扬扬,在人们的眼里,男的成了当下的陈世美,而女的成了可怜虫。面对各种异样眼光,她重新拾起遗落已久的课本,返回校园,头不梳脸不洗,全身心钻进书本里。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她以优秀的成绩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一时间,成为美谈,也成为小镇交口称赞的楷模。
我想,她若是没有历经退婚,也许,也像小镇无数个女子一样,走进婚姻生儿育女,相夫教子,一辈子默默无闻地守着那片土地,眼里只有柴米油盐,外面的世界是啥?与她无关。是退婚,倒逼她来重新审视自己,为自己赢得尊严同时,也开辟了自己的人生坦途,也许,励志的故事,往往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开始。
(六)娶亲
收了秋,冬小麦进了地,就到了庄稼人娶媳妇嫁女子的季节。媒发了,结婚证也领了,一切顺顺当当,男方定了吉日,让媒婆传话给亲家,若没有意见,两家人就各自为儿女的婚事忙开了。
关中人把嫁女叫启发女子,顾名思义开启新的人生,走向新的生活。每每有女子出嫁,乡党们都会带着礼物去送路,寓意一路平安幸福。为女子置办嫁妆,当娘的既高兴又伤感,高兴的是女子找了个好女婿,伤感的是,女大不中留,养女一场空。每每巷子有女子出嫁,女人都会用衣襟揣着几个鸡蛋去送路,在嫁妆前一边啧啧夸着,一边将陪嫁的东西,一件件记在心里。等到自己启发女子,该备的物件已在脑海里。一对木箱,一个木梳匣子,两双十乐鞋,洗脸盆架子,甩子刷子……人家女子有的东西她女子也得有。大嫂和小姑子都是儿女双全的人,缝被子不能少了她俩,再请巷子里有福气的几个女人来搭把手,隔壁嫂子虽说和自己关系好,但肚子不争气!没办法,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被子就用她婆家给的那棉花,要是太薄,家里还有两捆花,唉,要女子,就是赔钱!但女子是娘的心头肉,不能因为嫁妆寒酸,而让娃在婆家抬不起头。
从套亲到发媒,男方倾其所有只为了给娃娶个好媳妇。正如媒婆所说,给女方的礼钱衣物,到头来,吆着马车连人带嫁妆都娶回家了。虽说这几年为了给娃娶媳妇,一家人都受了艰难,但一想到来年还会添丁添口,老两口就喜上眉梢。每天的话题离不开婚事,大厨请手艺最好的,席面八凉八热,亲戚朋友乡党,掐算了一遍又一遍,该备多少席,心里也有了数,请执事谢乡党这也是大事,不能因为粗心大意而让人耻笑。娶媳妇,这前院后院该修修补补了。新房用白土刷了好几遍,顶吊了,炕盘了,窗花剪好了,柜子打好了,请帖也糊好了,一切收拾停当,只等着那一天。
下了书(请帖),婚礼进入倒计时。晚上请执事,主人家备了烟茶,整个生产队的男人们都请来了,谁端茶谁跑腿,谁能写谁能画,大总管心有都有数。第二天吃过早饭,男人们各执其事,搭喜棚,写喜联,借桌子借板凳……大厨进了门,女人们也来了,摘菜切肉,烧火蒸馍,爛臊子走油锅,整条巷子叮叮当当,香气飘荡。香味引来猫儿狗儿,也引来一帮小馋猫,他们扒着门框咽着口水,女人们从臊子锅里捞起几块肉骨头,没等走过去,就被馋猫们包围了。男人们围坐在火炉前,喝着茶听着秦腔,抽着烟锅谝着闲传。天还没黑,大红灯笼已经亮了,两个草人头顶着小孩穿的虎头抱裙靠在喜棚前,像秦琼敬德一样守卫着大门。喜棚外,生产队用来拉土的大马车被洗刷的干干净净,几根竹竿,撑起一块芦席,铺上麦秸挂上门帘,就是娶媳妇的轿车。几个娃娃也来凑热闹,一个刚爬上车尾巴,就被大人撵了下来。
虽说过事有大总管安排,有数十执事帮忙,一整天,男人也不知自己都忙啥了,头一挨枕头,睡意就来了,没眯瞪一会,突然想起第二天的事,一个激灵又醒了。吩咐女人再检查一遍娶媳妇的礼物,莲菜公鸡用红绸扎了?莲花盘子提货笼子放的下?盒酒的米酒盛了吗……
女人仔细清点好礼物,里里外外收拾完,看着红灯笼,眼里满是喜悦。夜深了,依然没有睡意,男人靠在炕头吧嗒吧嗒抽着烟锅,一声猫叫,女人突然想起了上头包子(放在新房里的一种小馒头,用筷头蘸着红染料在顶部按上小红点,喜庆吉祥,婚宴结束后,男方用红包袱把这些馒头连同盘子包裹好,带回家去),赶紧溜下了炕。
男方那边忙的不亦乐乎,女方这边也闲不住。吃过早饭,摆好嫁妆,就陆陆续续有乡亲送路来了。淳朴的民风,一把木梳一个镜子,一对枕巾,几个鸡蛋就是礼物。黄豆先天晚上已煮好,切几个胡萝卜,炒上一锅咸豆,就是主家招待客人的小菜。女人们围着嫁妆说着笑着,娃娃们闻讯也来了,拽着大人的衣襟,混一把咸豆,手心里的油脂也不放过。看把人都能羞死!主家一边笑着,一边用报纸裹上一些咸豆,塞进娃娃的手中。傍晚时分,送完最后一波人,终于消停了。新娘在长辈精细的打扮下,脸开了眉细了,比平时也好看多了。新衣服新鞋子都放在炕头,只等着婆家的轿车来。
没等太阳出来,新媳妇就被娶进门,据说,早早娶回的媳妇勤快孝顺。这婚俗在关中农村一直延续到上世纪末。要是一个村子,在同一天有两家娶媳妇,就需早早做好准备,只等着凌晨一过,娶亲人各执其事,担上盒酒,捧着礼菜,提上莲花盘子,带上烟酒,带着一吊猪肉煮熟的公鸡,浩浩荡荡的娶亲队伍就在路上了。要是路遇娶亲队伍,双方都会停车打招呼,然后互换车头的大红花。
一夜难眠,刚打个盹儿,女方家人被门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惊醒,一时间,女人们张罗着做饭,男人点燃了香案前的蜡烛,磕头行礼,开门迎客。趁着婆家人吃饭寒暄的功夫,新娘已打扮一新,顶着红盖头,手里攥着买路钱(新娘多大年龄,婆家就准备同样多的硬币,从娘家一路抛到婆家),在爸妈的叮嘱下,在众人的簇拥下,上了轿车。这一去,归来就成了亲戚。想到这,新娘不由得热泪盈眶。轿车外,父亲表情凝重,母亲红了眼圈。
娶亲的急着赶路,喜棚下早已人头攒动,后院的臊子锅煮的翻浪,炉膛下的犁铧被烧的通红,新郎穿戴整齐,紧张的坐立不安。村口望风的顶着一头雾凇回来,马蹄声越来越近,众人的笑脸也飞出了喜棚。
轿车挺稳,赶车人牵走枣红马,鞭炮在寂静的夜空炸响了,各家各户的门开了,男女老少围在轿车旁,打醋坛的人一手用火钳夹着犁铧,一手拿着醋壶,在众人的嬉闹声中,围着轿车左三圈右三圈转着,醋淋在通红的犁铧上,呲呲作响,鼻翼间满是浓郁的醋香味儿。新媳妇被迎下车,麦麸皮(寓意福气)掺杂着核桃枣,铺天盖地洒落在新娘身上,顺着果子落地的声响,顽童们跟在新娘的身后哄抢着,嬉笑着。女人们说着客套话,围堵着送亲的两位女宾客,旁边的男女老少笑着去抢两个送亲小孩手中的红包袱,女宾客顾不得回礼,弯下腰把孩子连同包袱紧紧护着,小孩从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吓得紧紧抱住大人的腿。喜棚下,人潮涌动,阵阵笑声冲出小巷,打破了黎明前的宁静。
拜了堂,新郎进了洞房,踩了四角,新娘吃了臊子面,整理好嫁妆,天还没亮。
(七)三天不论大小
新婚三天内,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三岁顽童,都可以和新人开玩笑,关中人把这婚俗叫做“耍女婿,耍媳妇”。耍的人越多,说明他们的人缘好。
结婚当天,一对新人拜了堂,喝了汤,就到了回门的时间。俗话说,好女不出村。除了特殊情况,关中人男婚女嫁,大多在方圆二十里之内。为了不耽误举行婚礼,新郎会在一位亲人的陪同下,推着崭新的自行车,带着礼物,携同新娘,带着礼物匆忙赶到丈人家。女方家人早已摆好阵势,刚一进门,就被新娘的亲友包围住,脱鞋的脱鞋,卸帽的卸帽,吵闹声,嬉笑声,惹得左邻右舍前来观看。寡不敌众,新郎被一帮人按住,抢走了鞋帽。为了早早回家,新郎只有赤脚掏出红包去赎。僧多粥少,哪能分配的均?房间里又炸开了锅。
讨闹间,已近午时,陪同的堂哥坐不住了,请来新娘的长辈前去说情,好话说了一箩筐,耍女婿的人依然不依不饶。还是老丈人料事如神,把早就准备的红包暗暗塞给快婿,丈母娘更是见风使舵,马上做好了荷包蛋(关中婚俗,从套亲到结婚,新女婿在丈人家,准备回家时,丈母娘会给新女婿做一碗荷包蛋,为讨吉利都是双数,荷包蛋越多,说明丈母娘钟意新女婿,结婚当天,也是新郎最后一次享受这待遇),让儿子赶紧端过去,众人一看压轴戏来了,起哄声更大了。
额滴天,六个鸡蛋,丈母娘这么心疼女婿!
哎呀,六个鸡蛋,六六大顺,新郎官,赶紧吃,吃完带着你的新娘子拜堂去,不能误了良辰!
他小舅子,今天给你姐夫的荷包蛋里放了多少糖?!人群中有人坏笑着。
美美三大勺!小舅子呵呵笑道。
新郎从贴身口袋中取出早已备好的红包,明知有诈,还是彬彬有礼送上红包,房间里小舅子高喊着“姐夫,请吃鸡蛋”。新女婿被逼无奈,经不起众人的喝彩起哄,只好端起碗,刚夹起一个荷包蛋,就被身旁蓄谋已久的几个人大笑着强行喂进嘴里,又酸又咸让新郎苦不堪言。看着皱着眉头还不忘赔笑的新女婿,众人乐翻了天。
结婚当天,新郎新娘属于“敌我双方”。新郎在丈人家的“惨遇”,回到家,自有一帮哥们为他出气。在哥们面前,新郎信誓旦旦地说着“此仇不报非君子”,但只要看到刚娶进门的俊俏媳妇,又唯恐哥们把他的话当真。
举行婚礼仪式前,有一道礼节叫拜厨子。为了答谢大厨,新娘在女性长辈的陪同下来到后厨,大总管扯开嗓子招呼着,他叔,赶紧滴,娃给你行礼来咧!大厨忙停下手中的活,取下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把汗调侃道,为娶你,叔这两天只差把自己放锅里炸了,躬得鞠深点,让叔用袄撩撩(衣襟)接着!话音落地,众人哈哈大笑,新娘也被逗乐了,但众目睽睽之下,只有忍住笑。
娃他叔,看你焉焉滴,没想到,你还是个老不正经,这真是红萝卜调辣子,吃出看不出!
哈哈,这新婚三天,不论大小!大厨朗笑着反驳。
时间不容耽搁,大总管忙出来打圆场: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不管是她爷还是她婆,她叔还是她婶,不管是烧火的还是打炭的,摘菜的还是捣蒜的,洗碗的还是胡转的,大家都辛苦了!不管大家到与不到,在这通通三鞠躬,大家都看着,娃给你们行礼咧!
觥筹交错,婚礼结束。夜幕降临,婆婆怕闹洞房的人为难儿媳妇,早早把她藏在自己房中,这哪能挡的住村里心急火燎的年轻人?他们从各个巷道涌向新郎的家,那心情不亚于看社火。新房里,新被褥被卷到炕角,来的早的顾不得脱鞋就上了炕,来迟的只有站在炕底下被挤的东倒西歪。洞房里,主演没来,观众们早火了,七嘴八舌地叫嚷开了。
看到这阵势,当妈的只好让儿子带着儿媳去应付,临出门又不放心,拉住儿媳,对她又叮咛了一番。 看到新郎新娘来了,口哨声,哄闹声又响起来。新郎掏出香烟,陪着笑脸挨个发着。今黑,你就是发金条,也不顶用!人群中有人抗议。 “戏台下”的一帮人早就把新郎新娘架了起来。来来来,斗一个,斗一个!又一次疯狂,台上台下都笑得涕泪直下,新郎新娘被折腾得涨红了脸,掌声口哨声飞出窗外。娃娃们听到笑声纷纷溜下炕,趿着鞋子直奔新郎家。跑得快的扒在门框上,顾不得擦掉鼻涕,踮起脚尖仰着头注视着戏台上的一举一动,当看到新郎新娘被众人强扭着搂抱在一起时,有的羞得赶紧低下头,有的不甘心的捂住眼睛从指缝中偷窥着;跑的慢的只有爬在窗户外,侧耳倾听着房内的一切声响,不管听清没听清,房内传出笑声,他们也会跟着大笑。
夜越来越深,娃娃们被大人一个个撴回了家,洞房里的“戏”还在继续。当婆婆的坐不住了,忙在厨房收拾了几个凉菜,连带一瓶龙窝酒端了过去,众人这才心满意足,吃饱喝美,挤眉弄眼地散去。洞房内,红烛下,一片狼藉,四目相对,柔情蜜意。等相拥入榻,却发现新棉被里被恶作剧地塞进了一把瓜子皮。
在儿时的记忆里,婚礼最热闹的莫过于闹洞房。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文化生活贫乏,除了过年过会,乡村平静的生活如同一潭水。到了冬季,村里娶媳妇启发女子的多了,闹洞房,无疑成为年轻人最开心的一种娱乐方式。
关中婚俗,它是农耕文化的产物,自古到今是关中人的一道精神大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到了二十世纪末,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西方文化的交融,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发生改变,娶媳妇再也不会黑天半夜,婚车越来越气派,嫁妆越来越精美,新郎穿上了西装,新娘披上了婚纱……虽然婚礼比过去简约了许多,但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婚俗依然保留着——上头包子,莲花盘子,担盒酒,打醋坛,踩四角……这种文化在关中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如一条潺潺小溪,浸透了八百里秦川的每一个角落……
说说老青岛的婚嫁风俗,看那些年是怎么“将媳妇”的
六十多年以前青岛地区的婚嫁风俗是很有趣的,男方娶媳妇叫“将媳妇”,女方出嫁叫“发赴(富)闺女”。
那时的女性始终被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束缚着,不论婚后幸福与否,都得认命,从一而终,没有婚姻的主动权与决策权,男人则可休妻另娶,有钱的男人还可以三妻四妾。
因婚嫁是两家联姻的喜事,是男女双方的人生大事,故对男女婚事的风俗十分讲究。除了极少数的娃娃亲,童养媳外,绝大多数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男女双方的婚姻都是要找媒人从中说和,给男方提亲叫“说媳妇”,给女方提亲提叫“找婆家”。
在男女双方不曾谋面没有交往了解的情况下,婚事成不成全凭媒人一张嘴。双方同意结亲后,还要请人拆“八字”,并看其二人的属相是否相克若“八字”合,属相不相克这门亲事就算基本说成了。
订亲即订婚,俗称“撒媒柬”。经过媒人从中斡旋,商定订亲的彩礼及选择好订亲的日子。订亲当日男方的亲朋在媒人的陪同下将用红纸写成的两份“媒柬”(媒柬的主要内容有:男女双方的姓名、年庚、男女方家长的姓名和媒人的姓名)和彩礼,(彩礼主要包括礼金、首饰、衣料及都是双数的酒、糕点、糖果、粉丝、鱼和四十个大馒头)送至女方家。
女方家则设宴招待男方来客及媒人。男方归来时女方将签上女方家长姓名的一份“媒柬”和二十个大馒头及其他相应的礼品返还给男方,作为回礼(俗称“压回”)。彩礼和回礼的多少没有硬性规定,而是视双方的家庭经济条件而定。
订亲后由男方请人按男女两人的生辰八字算出结婚日子,并在婚前一百天内将结婚吉日通知女方,以便女方准备嫁妆,叫做“送日子”。是日,男方还是要携带与订亲基本相同的六样礼品,由男方的亲朋及媒人送往女方家中。女方设宴款待。
在结婚的前一天,准新郎在其舅父的带领下,携带礼品到女方家作首次拜会,女方家设宴招待,但准新郎和准新娘是不见面的。是日,女方请一位公婆、夫妇、儿女齐全的妇女给准新娘用红线将脸上的汗毛绞掉,并把头发挽成纂儿,这叫“开脸”(为新娘准备的嫁衣被褥也必须是由符合此条件的妇女缝制)。
傍晚,已打扮好的准新娘及家人为表示对其已故亲人的怀念,准新娘在远处遥望等候,其家人到茔地坟头上压红纸,当看到家人回来时准新娘才回家,寓意就是告诉去世的亲人,该女出嫁了。 在“发赴(富)闺女”的前几天,女方择吉日组织人员将陪送的嫁妆送往男方,一般是:大衣橱一个、梳妆台一个、椅子(或木凳)两把、大木箱两个、穿衣镜一个、及铜盆(脸盆)架、面盆、其它小日用品及两铺两盖的被褥和随嫁的衣物等。
男方设宴招待送嫁妆的人员,并付给一定数额的酬劳金。 在“将媳妇”的前几天,男方的姥姥、姑、姨等亲戚皆携带礼品前来祝贺,俗称“看喜”,路途遥远者由男方安排住宿。
“将媳妇”当天的清早,男方家的门上张贴对联,正堂、照壁贴大“囍”字,胡同口两侧、拐角处及显眼处贴小“喜”字,将阳沟口等阴暗处清理干净并堵好,以防黄鼠狼等有灵性的动物偷窥带来晦气。
男方还备有官轿一乘(或高头大马),花轿一乘,新郎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礼帽,披红挂花,乘坐官轿(或骑马)在前,花轿在后,在鼓手喇叭锣鼓仪仗队吹奏的欢快乐曲声中浩浩荡荡的去新娘家迎亲。
女方宴请新郎后,新娘身穿红色的嫁衣,头蒙“覆眼”(红盖头布),由其兄长从炕上抱到正堂中间的椅子上,新郎对其行跪拜之礼后,再有其兄长抱到花轿上,并有四名“送客”(青岛方言:送kei)陪同去男方家。花轿行至中途时轿夫们就会在行进中颠轿,即有闹新娘的意思,也有讨要红包的意思,多数新娘这时就会塞出红包或吩咐随轿的“送客”给轿夫红包,要求不要再颠轿了,以免新娘晕轿。
迎亲的队伍必须在中午十二点之前到达新郎家。花轿在吹吹打打的喜庆乐曲声和鞭炮声中缓缓落地,这时新娘从轿中递出两个“红包袱”包裹,里面包有铜盆、衣物及新娘随身用品,寓意新娘是“抱福”而来,而铜盆里的花生、栗子(立子)、枣则寓意早生贵子且花花着生儿育女。
两名嫁女客接过红包袱扶新娘下轿,新郎在前,新娘在后,脚踏红地毯,跨过上盖马鞍、红毡的门槛进家门,意为进了此家门日子过得既平安又红火。在正堂设的香案处,新郎新娘一拜天地,再拜高堂,夫妻对拜后进入洞房(新婚的头两天,洞房一般设在父母的卧室)。
上炕后新郎摘掉新娘的“覆眼”,新郎新娘喝合婚酒,吃宽心面,这是新郎新娘第一次面对面。这时人们方可进入洞房看新媳妇,讨喜糖吃。稍后便有嫁女客及新郎的伯母婶娘姑姨等陪同新娘在洞房的炕上开席。 与此同时分布在其他房间或邻居家的宴席也一起开席。
所有喜宴的重头戏是“送客”席,除要有新郎的舅舅叔伯或兄长陪同外,还要有酒量大的陪客,必须要让“送客”们吃足喝好,大有不把“送客”灌醉不罢休之势。因此在以前的喜宴中不少喝醉酒的大都是来自“送客”席的人,这也是当时的一道风景线。
鱼,象征吉庆有余,在喜宴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十分有讲究的,和尚鱼是不得入席的,散席鱼是必须要有的,而且必须是带鳞的,散席鱼上桌就是告诉大家,不再上菜了,但酒可以继续喝。还有一个规矩就是散席鱼是只可以看不可以吃的,是要余下的。
旧时的青岛既没有海水养殖鱼,也没有大型的水库湖泊所以也就没有淡水鱼,更没有冷库冰箱可以事先储备鱼。俗话说,敢许个猪,不敢许个鱼。如果办喜事时没有潮汛,或没有船出海打鱼,求个鱼是有很大难度的,厨师就会用咸鱼来作散席鱼,更有甚者用木鱼沾上面糊过油后当散席鱼,其原因就是散席鱼是只看不吃的,所以可以蒙混过关。但必须事前要和席中的陪客(喜宴的每桌酒席都安排一个陪客)沟通好,双方配合默契,待上菜的人员端着鱼盘上来时,喊着“散席鱼来了”,席中的陪客就会迎合的说“看到了,端下去吧”,随后还会幽默的加上一句“反正也不能吃”,其他人也会心知肚明的哈哈一笑。
俗话说新婚三日无大小,在新婚的三日之内无论辈分大小,年龄大小,都是可以闹房的。傍晚时分闹房的人就进入洞房闹房至深夜。这三天里新媳妇就在炕上盘腿坐着,以便随时应酬前来看媳妇讨喜糖吃的人。新娘家陪送的被褥及新郎家准备的铺盖都很整齐的叠好放在炕上向众人展示。吃饭时就有人将饭菜端到炕上来,而且还有人陪着新媳妇吃饭,俗称“坐三日”。
第三天的清早就要有新郎本家叔伯或哥嫂将新娘请到家中,给新娘梳头。其实梳头就是一个仪式,由其伯母、婶娘或嫂子象征性的给新娘梳理梳理头发,寓意新娘万事顺意。然后新娘就在伯母婶娘或嫂子们的陪同下吃一顿丰盛的早餐,这就是俗称的“梳头”。 梳头仪式后新郎新娘就携带糖果、供品、冥币、香等前往新郎家的祖坟祭祖认祖。
中午新娘要给公婆、伯父、叔父、姑姑等长辈敬茶并磕头认亲,长辈们要给新媳妇磕头礼。还要宴请伯母婶娘吃面汤(面条),名曰吃面汤,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家宴,也有很多菜肴,也要喝酒。吃面汤的寓意是今后的日子过得顺顺当当。
傍晚时分新娘就要将洞房从公婆的卧室搬到自己的房间。
第四天,新郎携其弟或侄子(俗称小兔子)同新娘一起携带礼品去女方家,俗称“望四日”。新郎拜见岳父岳母,宴后在下午太阳落山之前回到男方家。新娘带回礼(馒头、花生、糕点糖果、黄花鱼、粉丝、鸡蛋等)馈赠公婆、伯父叔父、姑、嫂等,还要给新郎一份,名曰“上炕礼”。
婚后第七天新娘的父亲或兄长到男方“搬闺女回娘家”,新娘在娘家住八天再由其父或兄长送回婆家,俗称“叫七还八”。在新婚的第一年,新媳妇都有住娘家的习俗,逢年过节或男方家有大事才能到婆家住几天,在前几次到婆家时,新媳妇都要带一些馒头、花卷、鱼花等面食送给公婆、伯叔、姑嫂、兄长等。作为礼尚往来,在新媳妇回娘家时,长辈和兄长也要准备一些礼品回敬。 结婚以后男方要带上猪头等礼品到媒人家登门答谢。
现在的婚嫁习俗与六十多年前的婚嫁风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 是: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婚姻自主,自由恋爱;以前是从一而终,休妻离婚极为罕见,而今是动辄离婚并不稀罕;女方出嫁不再穿红色嫁衣而是穿白色婚纱;出嫁不再是坐花轿,而是坐轿车;迎亲也不再是鼓手喇叭锣鼓仪仗队,而是婚庆的舞狮表演;嫁妆(家具)不再是女方陪送,而是男方准备;以前是男女双方进入洞房揭掉红盖头才第一次面对面,而今婚前同居者比比皆是;喜宴不再是在家中举行,而且请婚庆公司在饭店举办;以前的喜宴请客,请一个客人要跑几趟,请客人的人跑断腿,而今是请柬一发过时不候。
现在还衍生出诸如:求婚、婚戒、迎亲遇堵门,新郎家门口的古力盖、雨水篦子、柱子、树干等处都用红纸包裹起来,还有闹伴郎伴娘等的新习俗。 随着经济条件、居住条件、社会风气和思想观念的改变,婚嫁的风俗不是墨守陈规一成不变的,也在与时俱进不断的演绎着。
来源:青岛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