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娃娃鱼能一起养吗(八字娃娃鱼能一起养吗图片)

若即若离 2024-02-22 16:36:50 网友上传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在湘南,遇见一群蓝姓、说客家话、爱干净的畲族人 | 湖湘地理

△县道011汝城集益乡段,县道在此甩开河流,与厦蓉高速连接。组图/卢七星

△106国道汝城到三江口段,道路因山势而建,十分的蜿蜒曲折,风景也很好。

△热水镇横瑞村,一个安静美丽的村庄,勤劳的老人不经意间在地里撒上的紫云英种子,成了村里唯一的一片花海。

沿着武深高速一路向南,成片的油菜花成了最常见的田野景观,到后来,甚至有些审美疲劳了。以至于我们穿过桂东县的熊猫洞隧道,对于云雾缭绕中的山区乡村格外兴奋,乡村的土房外墙多被粉刷成白色,前一天的雨,形成第二天难以散去的雾气,白墙黑瓦的房屋就仿佛置身在云中了。只是,似乎这里的人们并不热衷于种植油菜,只有零星的一两棵桃树,或者一片不大的紫云英,不然,应该颇有些婺源的味道。公路连通了偏僻的小城和乡村,却无力统一春色。汝城,就有着不一样的春天——冒着热气,沿着公路蔓延开来。撰文/本报记者唐兵兵

△横瑞村乡村图景。

横瑞村:有一个说客家话的畲族村组

横瑞村是汝城畲族比较集中的村落,离热水镇只有两公里的路程。

热水镇横瑞村村主任蓝乙球对于我们的到来,感到意外。“高滩村才算畲族村落,我们村的畲族人并不多。”蓝乙球四十多岁,戴着眼镜,一脸憨厚。蓝乙球骑着摩托车到达村部时,一度怀疑我们是不是走错了地方。按照标准,畲族人口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才会被确定为畲族村。高滩村是热水镇的畲族旅游村落,横瑞村却少有游人光顾,更别说媒体了。在蓝乙球的记忆里,畲族人的建筑与汉族无异,村里没有人穿过民族服饰,说着客家话,山歌也渐行渐远。除了姓氏,蓝乙球几乎时常忘记自己的畲族人身份。

村里的畲族人大部分集中在山脚,自成一组,与汉人的聚落隔着一大片农田,在乡村公路的尽头。横瑞村老屋仍保持着原貌,新房也粉刷成与老屋相一致的黄色,这让我们感到欣喜。“这是原来一个县里驻村干部的建议。”蓝乙球解释。

我们的无人机,盘旋在村子上空,吸引了不少村民围观。老人们以为我们的到来跟某种规划有关,兴奋地问我们:“我们的老房子是不是应该保存,不应该拆呀?你看,我家的老房子都有一百多年了呢。”

“畲族,多是说客家话,我们到广东梅州、福建,都可以跟那里的客家人交流,没有什么障碍,只有语音上有细微的差别。”他们在身份认同上,更接近于客家人,在客家人身上,他们能找到某种归属感。

畲族,是个“年轻”的少数民族,一直到1956年才得以确定。在这之前,他们是以客家人或瑶人自居的。蓝乙球带着我们去他们的蓝氏祠堂,翻阅他们的蓝氏族谱,“蓝氏承祖工汝南唐(畲族)原福建汀州府上坑县卢丰乡游广东曲江孟里司,于大明洪武时由广东韶关曲江迁入桂阳(今汝城)延寿乡观背村,兄承佑世居延寿观背,弟承祖迁居热水瑞坑。”在蓝氏族谱中记载的历史,更像是客家人迁徙史。畲族更久远的历史,却少有资料记载,以至于关于畲族的来源至今依旧莫衷一是。

其中有一种说法,认为畲族的祖先是山越人与隋唐时期外迁至闽西的“洞庭苗蛮”的结合体。在闽西,同样作为客族的畲族人,与当地的客家民系交融更为密切,所以在方言上,与客家话十分相似。如今,全国70多万畲族人,90%集中在福建。在湖南,畲族人集中在客家人聚居的汝城、桂东、炎陵。关于畲族的另外一种说法,瑶族和畲族都是“五溪蛮”盘瓠的后裔,在史籍的记载中,往往瑶、畲并称,两族有着相同的盘瓠传说,反映了相同的原始图腾崇拜。

△高滩村畲族人的朝门,据说诸多讲究,要根据家人的生辰八字确定朝门的朝向。

畲族人生活认真,柴火都码得整整齐齐

进入村落,摄影师卢七星的相机就没有停过,拍村前开了新花的老树,拍村里的老屋、路旁的野花、带着一群鸡崽的母鸡……蓝乙球对于摄影师的兴奋和忙碌难以理解,“从来没有觉得我们村很漂亮”。不过,脸上有掩饰不住的骄傲,高兴地带着我们在村里转悠。

这确实是一个安静而又美好的村庄,背靠大山,满山的楠竹,曾经是村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一条河从村后穿过,在村里任何一个位置,都能听到水声。

村前有一棵老梨树,据村里的老人说,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树干和树枝都长满青苔,却开出了新花。白色的梨花,挂满树枝,这是来自过去时间的馈赠。树下是村民蜂箱,蜜蜂钟爱这棵老梨树。

黄土垒成的老屋,并不见衰败的模样,阔大的老屋哪怕只有一个老人居住,也打扫得干净整洁,过年的春联依旧鲜红如新,家家户户门边必然挂着一个香筒,“一诚通上界,百福降人间”的美好祈愿,在这个闭塞的村庄里世代传承着。

蓝乙球家在前几年建起了新房,固执的父亲却保留了那条黄泥垒成的朝门。朝门是汝城乡村传统建筑里常见的,相当于院门。朝门诸多讲究,第二天我们去往高滩,见到了更宏大的朝门,“朝门跟大门的方向一定是不同的,因为每年的运势不同,今年利南北,明年可能利东西,有了朝门。四个方向都囊括了。不过,朝门不能随便开的,跟姓氏、一家人生辰八字都有关系。开不好,会倒霉的。”村里的老人告诉我们,一脸严肃。

在村庄里行走,总能感受到畲族人生活的那股认真劲。菜园的围墙用鹅卵石垒得齐齐整整,像是一道坚固的城墙。山上的楠竹在简单加工后,细小的枝条,往往被扎成菜园的篱笆,同样齐整得令人吃惊。“现在村里统一改良炉灶了,柴只能烧40公分左右的。”蓝乙球指着村里随处可见的齐整柴堆说。

76岁的蓝永明,是村里辈分最高的老人,我们去到他家时,老两口已经下了地,门却不锁的,手机也随意放在桌子上充电。“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乡村场景,仍保留着。蓝永明屋后是一片菜地和竹林,打开老屋的后门,颇有些“柳暗花明”的欣喜,菜地被收拾得井井有条,桃花正盛开,油菜花点缀其间,一座小屋前堆放着柴堆。如果看得更仔细些,你就能发现老人从田间移植的各种野草,艾草、铁皮石斛、紫云英……

河边的榨油坊,是蓝乙球小时候放学后常去玩的地方。只是榨油坊早已经坍塌,榨膛的巨木在一片废墟中腐朽,“那时候河里有个水车,用水力榨油”。如今,山上的茶树被荒废,那个吱吱呀呀的榨油坊却留在村民的记忆里。

榨油坊旁边的一片紫云英让我们兴奋起来,“往前十几年,家家户户都种这个草,用来肥田,牛吃了会胀气的。”紫云英也是摄影师卢七星的童年记忆。紫云英的背景是鹅卵石垒成的围墙和两座老屋,俨然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画。村里的孩子在花海里,不觉就奔跑起来,没注意田埂,摔了一跤,又很快站了起来。

横瑞畲族久远的民族记忆,随着民族的交融而变得模糊不清,不过,畲族人在漂泊中形成的勤劳与热情,已经融入他们的血液,这种属于畲族的个性,你进入村庄,才能感受得到。

△山中的蕨菜。

艾糍,把春天揉进食物里

横瑞村的大部分土地都已经被承包,被用来种植柑橘,村民却似乎并没有因此变得更悠闲一些。我们上午九点左右进入村庄时,村民多下了地或者上了山。农人闲不下来的,在河边开荒,或者上山打柴,又或者只是修理自家篱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着古老的太阳时间。蓝乙球想要做一顿当地特色的艾糍招待我们,却找不到有空做艾糍的妇人,只好先带着我们上山去采艾草,等待农妇们归来。

△河边的艾草长得最为茂盛,早春的艾草做艾糍更为合适,“不苦”。

阴湿的河边,是艾草最喜欢的环境,生长得茂盛。早春的艾草嫩,最适合做艾糍,不苦。我们河边遇到了正在地里挖山药的蓝永明夫妇,看着我们到来,蓝永明笑着迎上来。他把锄头倒放,锄头的一头在地里固定了,就是一张狭窄的凳子,道一声“坐”,这是特属于农人的热情,让人不能拒绝。“我们这里清明、立夏家家户户都要做艾糍,清明是辟邪,立夏吃艾糍,不会掉膘。”妻子何林英索性放下了手里的活,接过我们的篓子,双手麻利地采摘起艾草来,还一边提醒我们要摘嫩叶,“用手指一掐就断的,才嫩,做艾糍才好吃”。我们丢到篓子里的艾草,她还不忘把中间的草挑了出来。

△在汝城,清明、立夏家家户户都会做艾糍。

“还不回去吗?”等我们摘好艾草,已经临近中午,我们问两位老人。

“还早,再等会,把这些山药挖完。”蓝永明看看天,老人的时间,是根据太阳的高度来判断的。

中午,蓝乙球的父母才从地里回来。他的母亲何桥秀就是个做艾糍的高手,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开始为我们准备艾糍。做艾糍并不简单,工序不少。清洗过之后,入热水汆烫,再用冷水仔细洗过,还要入锅炒上一遍。何桥秀说的客家话,我们听不懂,热情地向我们解释每个步骤,我们依旧一头雾水。炒过之后,加入白糖、糯米粉,用手把艾草跟糯米粉、糖混合均匀,加入面粉的量凭个人的经验,这也是艾糍是否好吃的一个关键。与家乡的艾叶粑粑不同,当地的艾糍,是要加入馅料的,花生米、芝麻、春笋、酸菜、鲜肉……根据自己的口味而定,像包饺子。艾糍多半圆形,活泼一些的妇人,也会在艾糍的形状上做文章,或者做成饺子状,或者做成三角形,增添孩子们的乐趣。

△油煎艾糍。

做好后的艾糍,或蒸或煎炸,口味自然也不一样。出锅后的艾糍,没有艾草的苦味,嚼劲十足,像糍粑,内里的酸菜、春笋,让艾糍的味道丰富起来,不那么腻。我忍不住吃了三四个。畲族人的热情,不仅仅是对远来的客人,一家做了艾糍或者糕点、零食,必然会端到村里散发。孩子们赶忙在家里拿出一支筷子,串起邻居送的艾糍,一脸天真的笑意。着急的孩子,等不及滚烫的艾糍冷却,一口咬上去,大口夸张地呼着气,惹来大人们一阵大笑。

春天,对于勤劳的农人来说,鲜花的意义是远远比不上那些可食的春笋、蕨菜、艾草的。他们寻找春天,并把整个春天都揉进食物里,在嘴中、胃里慢慢咀嚼回味春天的味道。

△仙人桥。

[热水镇] 仙人桥:我们像经历了一次仙界旅行

从益将互通下厦蓉高速,很快就进入汝城的县道011。这条美丽的公路,从益将通往热水镇。到了集益,有一段与河流同行的美好时光,柳树在春风里摇曳,老屋,虽然没有花海陪衬,在柳树的掩映里,同样有春的气息。村里的老牛见惯了往来的车辆,不紧不慢走过马路,完全不管车辆如何鸣叫喇叭。这条旅游公路,更多的时间在山间盘旋,在桉树林或者竹林间穿行。

热水镇就在县道011的终点,小镇在一个小盆地里,四面都是高耸的山。清晨,云雾在山间升腾起来,与热水河温泉的热气遥相呼应。这个旅游小镇建筑统一,白墙黑瓦,有几分古意。交通运输局的工作人员老陈带着我们循着河向北走,去看那座已经被人淡忘的仙人桥,路上不断遇到鲜嫩的水蕨。水蕨是热水河的特产,与冬天的腊肉一起炒是永世难忘的美味。一片氤氲中,水蕨颜值也不赖,翠绿鲜嫩,比山中的蕨菜多了一份生动。

仙人桥离小镇不过一公里的路程,相比于热闹的集镇,这里显得古朴、幽静。常常泛滥的河流穿过石拱,春天里却没有那么乖张,有点可人。古桥的麻石斑驳,藤蔓、野草抢占了桥面,似乎在欺负古桥的落寞。当年,古桥是曾经热闹过的,它是汝城通往江西的重要通道。传说修桥时,有一百个工人,每到吃饭时却只有99个人,后来人们才惊觉是仙人相助,所以,取名仙人桥。古道已经落寞,陪伴它的,只有山腰上的蜗牛塔。落日时分,当夕阳嵌在塔顶,余晖洒在桥面上时,这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刻。

过了桥,是一条鹅卵石路,古道在不远处拐了一个弯,视线也就在此打止,望不到更远的地方。偶尔有一辆摩托车颠簸着过来,就像一个不速之客,让人焦虑起来。我们循着鹅卵石路向前,转过那道弯,视线又变得开阔起来。原来峰回路转处,是一片竹林。小路循着竹林延伸开去,沿途的苍天大树,被藤蔓在身上勒出深刻印记,依旧冒着新芽。这样的老树,总让人忍不住驻足,它的美,有时间的力量。沉静下来想点什么,是对它最大的尊重。路在竹林中变得幽深,不经意冒出一簇亮丽野花,或是看到树下隐蔽的松树蘑菇,心情也一下子点亮了。

小路在一个村庄画下句点,它们完成了通往外省的使命,成了乡村出行的捷径。竹林掩映里的村庄开始升起炊烟,我们像经历了一次仙界旅行,回到了人间。

△飞山寨瀑布。

△飞山寨景区里,遇到一个老人,在山坡上挖出台阶,为了方便孵蛋的母鸡上下。

汜水山:一脚踏三省的豪迈之情搁浅了

湖南汝城县热水镇与江西崇义县乐洞、文英两乡交界,因此,热水镇的人,常去赶江西的“闹子”,江西人也常到热水来泡温泉。汝城南部的三江口镇则与广东接壤。“毗连三省,水注三江”,一脚踏三省的汝城自然会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汝城热水镇南的汜水山,海拔1559米,是湘江、珠江、赣江的分水岭,山顶的界碑,是年轻人必游景点。

带我们上山的是热水镇的文化站站长何志杰,他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二十多年,是汝城有资历的文化站站长。何志杰穿着一身深色制服,一双耐磨的解放鞋,同事打趣这个文化站站长最喜欢爬山,看上去也更像一个林业工作者。按照这位户外经验丰富的文化站长的规划,我们从飞水寨山景区进入,沿着河谷一路爬上去,沿途能够看到湘粤古道、飞山寨瀑布,如果幸运的话,还能看到娃娃鱼,也能看看他的造纸坊。“不下雨的话,我们今天可以登上顶去。”何志杰看看天说。

飞山寨距离热水10公里左右,沿着县道010前行,再走过一段乡道,何志杰是骑摩托车带着我上山的。进入景区,游人不多,他的手工造纸坊就在山下。他的手工造纸作坊是在汝城的造纸业式微后建立起来的,颇有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往前二十多年,几乎每个村都有一个造纸厂,主要销往广东。”不过,在机械生产的冲击下,热水镇曾经兴盛的造纸业已经销声匿迹。2008年,何志杰却投入了几十万,建立了这个造纸作坊,生产高端的书画用纸,“全部是手工的。”他打开门介绍,语气里有些懊恼。“成本太高,很难打开市场,生产一天,就要1000多块的成本。”造纸坊已经停产好几年,何志杰还积压了不少纸,无从销售,“很多媒体报道过,无济于事。”何志杰摆手。

我们循着游步道上山,一边是河谷,河水因为前一天的大雨,变得有些浑浊,却更加气势恢宏;靠山的一面是生长茂盛的新月蕨。何志杰也渐渐放松,看到顽强钻出地面的竹笋,便会俯下身去,“黄色土里的笋才好吃,黑色土质的笋就差得多。”何志杰是懂山的。

我们一口气走到红军桥才坐下来休息,何志杰点上一支烟。多年前,往广东运送土纸的热水人,就曾经在此停留,也这样悠然地点一支烟。红军桥原先叫风雨桥,是湘粤古道上的一个休憩点,是从热水到达广东仁化县长江镇的必经之路。长江镇用毛竹生产的土纸“王扣纸”,远销广州、东南亚,一山之隔的热水镇,以同样的工艺生产土纸,运往长江镇。往来其间的贸易商人捐资修筑了这座风雨桥,因为红军长征经过这里,新中国成立以后,便改名红军桥。桥的两旁还有青石板的古道清晰可见,只是杂草丛生,资深的驴友,才会从这里登山。走不远,便听见轰隆的水声,前方便是飞山寨瀑布了,这股壮观的瀑布就源自汜水山,山上的众多溪流汇集,形成了这长达135米,宽26米的瀑布。

此时,却下起雨来,“即使上山去,也什么都看不清了。”何志杰说,我们只好原路返回,踏三省的豪迈之情总归是无法抒发了。下山以后,与何志杰相熟的村民,看到我们拿着相机,便兴奋地邀请我们去家中看他养的娃娃鱼。一条两指大小的娃娃鱼,村民已经养了快一年,蜷缩在村民精心准备的鱼池里,不愿意动,“长不大的,我见过的,最大的也就二两,夏天的时候多,它们喜欢高山水冷的溪流。”见到娃娃鱼,多少弥补了我们未能登顶的遗憾。

旅行攻略

线路

从长沙出发,走平汝高速,再转厦蓉高速,从益将互通下,就是县道011,可以直达热水镇。热水往三江口的公路正在修建过程中。

沿途风景

热水镇的温泉当然不能错过,飞水寨景区有瀑布景观,还可以登上汜水山,体验一脚踏三省的豪迈。横瑞村没有开发,但是个安静美丽的小村庄。高滩村是个开发中的畲族村落,每周六村民在县城有表演。

美食

汝城最有名的是糍粑,在镇上到处有卖。这个季节的风味有水蕨,多生长于热水河畔,现在正是采摘的季节,还有松树蘑,清明时节的艾糍也值得一尝。

住宿

除了汝城县城,热水镇住宿条件不错,有高端的温泉宾馆,不少普通旅馆也直接接入温泉水,可以泡澡。

撰文/潇湘晨报记者唐兵兵

水草营养元素缺乏、病、伤、藻害的表现与防治

鉴于很多水草爱好者都对水草经常发生一些不良现象,而又搞不太清楚是什么原因,所以今天将《观赏水草栽培与造景》和《台湾外来水草300种》上面的有关水草病害种类与防治的一些知识整理如下,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可能有不对的地方,还需大家谅解。声明!只是提供大家参考!不代表一定正确!养草其实主要的还是依靠自己的实践经验。

关于水草的养分缺乏、病害、伤害和藻害的基本现象和防治处理方法 水草是活的有机体,和陆地上的植物一样,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这是很正常的现象。那么,应该如何解决水草生长不良和染患各种疾病的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细心的观察和了解水草的生长规律和发病原因、特点,才能够有的放矢地针对解决问题。实际上,水草患病大多数是由于缺乏营养元素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而感染性的病害如真菌、细菌、病毒等则很少。主要是因管理不善,而引起水草生长不良;软体动物及鱼类的伤害,也会使水草表现出各种症状。一、生理病害及防治(-)营养元素缺乏由化学分析证明,水草中必需的矿物质元素有碳、氢、氧、氮、硫、磷、钾、钙、钠、镁、锌、铁、铜、锰、硼、氯等16种元素。这些元素或直接参与了水草的组织构成,或参与了水草体内的代谢反应,缺一不可。一旦缺乏,便会产生叶黄枯萎、生长不良等现象。易患的营养性疾病如下。 1.硫缺乏症水草缺硫时最明显的症状是叶绿素无成,水草的老叶先出现枯萎发黄,叶片褪色黄化,逐渐延及新叶及茎部,最后变成黄白色,碳水化合物大量堆积,叶片中的含氮化合物因不能合成蛋白质而堆积在组织内。发现后可先在水中添加少量硫酸铵或硫酸钾,待叶片有转绿迹象后,再酌情加重施肥量。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硫肥施量,因为过多的硫肥施加,会使水中PH值降低,不利于水草生长,若在氧气供应不足情况下,更易转化为有毒的硫化氢。而硫过量时叶小而畸形,并会限制钙的吸收。如果水中缺硫,可以添加少量硫酸钾,待叶片转绿后再加重硫酸铵的施用量。 2.镁缺乏症水草缺乏镁的主要症状是叶绿素无法合成,光合作用被抑制,糖类、蛋白质合成便受到抑制,植物能量代谢开始混乱,对磷的利用无法进行。缺乏镁的初期,水草的叶尖、叶缘呈浅绿或浅黄色,逐渐会出现由叶绿素聚集而成的斑点,最后叶绿枯萎黄化。有时也可见枯萎黄化区域不规则地分布于全叶,间杂着灰白色的斑点。最终整片叶子发黄。出现老叶的叶脉黄化,这与其他元素缺乏症不同,其他叶缘转黄,叶尖与叶绿卷曲,植物脆弱易坏死。治疗镁缺乏症的方法是在水中添加硫酸镁和硫酸亚铁的合剂,浓度为每立方米0.3g-0.5g , 两者比例为5:2。过量的镁会导致幼叶卷曲,高浓度的铁会减轻其毒性。 3.铁缺乏症水草缺铁会使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停顿,叶片黄化,尤其在叶片尖端更为严重。当水草从叶尖开始枯萎黄化,再延至叶面组织及叶脉,最后蔓及整株植物,且叶片呈透明光滑的玻璃状,甚至死亡时,就可判断得了铁缺乏症。在水草水族箱中最容易发生缺铁,通常一般水草黄化的问题大多是由于缺铁造成。这时要往水中添加硫酸亚铁,为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要配合整合剂EDTA施用。浓度要控制在每立方米0.lg,过多的铁会驱散水中锰及其他微量元素,还会产生磷酸铁沉淀。缺铁会生病,铁过多时水草也要生病。因此,要在施用亚铁离子超过每立方米0.lg时及时换水。铁过多时的症状表现为叶面和叶脉因磷酸铁沉淀于组织内而呈褐色或黑色,并有白色叶斑产生。严重时,整株水草组织会崩解。防治的办法是换水稀释含铁量。 4.锰缺乏症当水草缺锰时,它的症状与铁缺乏症症状相类似,只是铁缺乏症时水草的叶绿素无法合成而使叶片黄化,叶面出现枯萎黄化,但缺锰时的症状与其他元素(尤其是铁肥)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叶脉仍保持绿色,又称圣诞树病。严重时,叶面还会出现褐色斑点。如果是因为铁过量而抑制锰的吸收,首先叶脉应呈现黑色而非绿色,这种情形可用换水来解决,降低水中铁含量。若只是单纯锰缺乏,则加强施肥,如有必要,可在施肥后再添加适量的硫酸锰溶液。当锰过量时会抑制铁、钙的吸收,叶绿素分布不均匀。 5.磷缺乏症磷缺乏症会使水草叶面组织呈浓绿色,极度缺乏时,可以发现大量的红色花青素产生,叶色与叶绿素的绿色混合导致植株呈现带紫的青铜色甚至会呈红紫色。这是由于磷离子直接参与糖代谢、呼吸作用以及光合作用,当缺乏磷时,水草叶部的糖类无法有效转换成能量,而蓄积在叶部组织,并转而合成花青素造成的。磷缺乏症发现后,要在底砂中施加磷酸二氢钠,最好直接施于水草根部。当磷过量时叶肥厚、色浓,节间变短,并会导致铜和锌的缺乏。磷肥过量还容易滋生藻类。一般有鱼的水族缸里都会磷肥过量,所以要定期换水。 6.钾缺乏症与硫缺乏症一样,钾缺乏症首先发生在老叶上,最明显的就是因光合作用及叶绿素合成不能正常进行,只不过叶片出现的是红紫色或红褐色的斑点,有时叶缘发生枯萎黄化最后蔓延至全叶面,然而叶片中央区域开不发生枯萎黄化,反呈暗绿色,与其他变成褐色的区域泾渭分明,这与其他元素的缺乏症有所区别。缺乏钾当然要施钾施,硫酸钾、氯化钾都可以。 7.氮缺乏症水草缺氮的外表症状是叶片黄化,尤其在老叶上更为明显,即下方的叶片枯黄、生长缓慢或几乎不生长。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氨基酸的合成,叶绿素也无法合成,因此光合作用受到抑制,产生的碳水化合物无法转变成氨基酸,一切成长都停止下来。而氮素过高容易抑制钙、钾、镁的吸收同时也抑制铜、棚的吸收而导致叶片颜色暗绿,叶大茂盛,茎徒长而很少,植物体脆弱,容易受病菌的害。一般养鱼的水草缸不会缺氮,反而容易氮素过量,当氮素过量时只有通过换水来解决。 8.钙缺乏症水草缺乏钙的主要症状是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停止,尤其是在植物顶芽的部分开始停止生长,或者变形,最后枯死,而整株植物由顶芽向下逐渐枯死。这主要是由于植物体代谢异常,生长激素无常作用,细胞无常进行所致。当钙过量会干扰铁、锰、镁、锌的吸收。在硬度较高的水中不会缺乏钙和镁。 9.硼缺乏症水草缺硼时,许多生理机能受到抑制,细胞壁合成减少,生长激素失调,细胞内酚类化合物浓度增加而产生毒害,从外表看来症状较不明显。通常在初期顶芽枯死,侧芽发育不久便死亡,导致枝条丛生。因叶片细胞壁发育不完全,叶片变厚卷曲,并很容易因细菌感染而腐烂。水草缺硼可以加入0.05mg/kg的硼酸。 10.锌缺乏症当水草缺锌时,叶子边缘卷曲呈凹凸不平,叶子包括叶脉出现坏死斑,叶子变厚,叶柄变短,植株生长节间受阻出现矮化。可以加入0.04mg/kg的硫酸锌来防治。 11.铜缺乏症水草缺铜时幼叶叶尖坏死,蔓延至全叶变黑枯死,幼芽顶端变黑,并影响正常发技,严重时叶被出现紫红色斑。可以加 0.05mg/kg的硫酸铜防治。 12.钼缺乏症水草缺钼时幼叶叶缘卷曲焦灼,叶脉仍为绿色,脉间有不规则杂色斑点,而且老叶易脱落。可以加 0.02mg/kg的铅酸钠防治。 13.氯缺乏症水中一般不会缺氯,而氯过量时叶尖、叶绿似烧伤,叶子变黄脱落。应加去氯剂除氯。

(二)光照不足水草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光照不足,会降低水草的光合强度,同时也就影响了水草的正常生长发育。如红柳、红蝴蝶等红色水草,因光照不足会使叶内的花青素减少,而叶绿素增多,以后就逐渐地变为绿色,原来那种艳红夺目的色彩慢慢地消褪;绿色水草若在光照不足情况下,也表现出黄化、植株纤弱、生长不正常。如果把它放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水单又慢慢地恢复了正常,叶色也翠绿欲滴;红色水草也变得艳红耀眼。因此,要加强光照避免光照不足而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但是一定要根据需要,科学增加光照,因为光线太强或时间过长,会导致水草猛长,水温升高,藻类繁生。

(三)水温过高过低水箱的水温过高,使水草的叶片或幼嫩部分发生灼伤,导致落叶或黄叶等现象发生,严重时,叶片易于腐烂和溶解。水温过低,对多数热带或带水草的生长发育也会有影响。如植株体内的代谢机能降低,并停滞生长。有时也使植株全株或局部发生坏死、烂根等症状。(四)盐害水草的脱水是一种生理现象,其原因主要是施肥过多所致。因水中的总离子浓度高于水草体内,渗透作用会导致水草细胞失水,于是就出现缩水现象。发生轻微时,叶形变小,幼叶卷曲不伸展;若严重时,全株叶片脱落,渐而腐烂死亡。处理方法是及时换上新鲜的清洁水。降低水体中离子浓度。(五)药害一般水草对各种消毒杀菌药物的耐受力要低于鱼类。因此,我们在清除藻类或给鱼治病时,会因药物施用过量而伤害水草。避免的方法是给鱼治病时将鱼捞出另箱治疗;除藻类用生物除藻法,即放养一些腐屑型和滤食性鱼类等,通过生物间的作用来消除,减少用药的次数和药量。预防方法主要是在治疗缸中治病,严格按用量使用药物;使用活性炭过滤或大量换水来减轻药害。(六)硬度硬度对水草的伤害主要表现在,如果水体硬度不适当,水草将无法吸收水族箱中的各种营养物质。硬度过高:水草顶芽生长点会萎缩,上部叶片下垂如同将要收台的雨伞,表现最明显的水草主要有红色系的血心兰、百叶草等,绿色系的虎耳、小对叶等。硬度过低:水草的叶片将会扭曲或畸形生长,表现最明显的水草主要有红柳、中柳等。因此在日常管理中有水草爱好者将中柳作为指标水草, 通过它的变化来判断水体的硬度,可以免去频繁的水质监测

。二、细菌病害及防治 1.腐烂病腐烂病是一种感染性的病害,病原属于一种细菌。此病菌感染水单后,叶片上起初出现水渍状褐斑,后渐发黄,乃至全株叶片呈纤维状溶于水中,若与健康叶相接触,很快就会传染。导致此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水草在运输途中,因温度过高,促使细菌滋生而感染。购买者买回水草时,将感染疾病的植株混杂在健康植株中。如果不及时清除,就植于水箱中,病菌很快会传染开来。防治的方法,一是要及时剪除感染疾病的叶或茎。若是丛生型水草,去掉病叶后,隔开放在另一容器里,并观察其发病的进展,一旦发现有新的症状,立即用0.2-0.5µg/g的硫酸铜浸泡,来杀死病原细菌;二是将水箱的水温降至20℃以下,控制病原细菌的繁殖。 2.水羊齿病水羊齿病主要发生在铁皇冠、黑木蕨等水生羊齿类水草的叶上,病原也是一种感染性的细菌。被感染的叶类或边缘部分,呈现半透明状的浅褐色斑块,与健康植株接触后,易于感染。发生此病的原因与水温偏高有关。故防治此病就时应及时剪除病叶,然后降低湿度至20℃以下为宜;并精心养护,以增强植株本身的抗病能力。 3.椒草病椒草和其他水草相比,因植物体抗病力较差,而容易感病。病原是一种细菌。感染疾病植株的叶片边缘或尖端,呈现出半透明状的淡褐色斑块,以后慢慢地溶于水中。发病原因与腐烂病相似。病情严重时,使整株的叶片溶化掉,有时感染周围的植株。 防治方法主要是降低水温,并频繁地换水,去掉病叶或病株,减少病原。因水箱内有鱼类等生物,水草发病不宜采用药物治疗。

三、物理性伤害及防治 1.螺类食伤螺类等软体动物是清除水族箱藻类的帮手,但有时为了补充食源,螺类也为害水草,导致被伤害的水草叶茎残缺不全,往往会影响观赏效果。此外,受伤处也易被细菌感染。解决的办法只有迅速地移走螺类。 2.鱼类损伤一些种类的热带鱼在原产地均以水草作为食源。现在作为观赏鱼来饲养,经人工驯养后,虽然喂的是人工饲料,但仍改变不了吃水草的习性。所以,在水族箱里避免养像泰国鲫、八字娃娃鱼等食草鱼类。还有些观赏鱼如皇冠泥鳅等虽不吃水草,但有掘穴的习性,因此也伤害了水草的根系部分。 3.人为伤害因人为的不小心或人为操作不当对水草造成的伤害,必须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感染。四、藻害及防治(-)藻害种类及清除藻害是水草的大敌。它主要粘附在水草叶面、水箱壁以及过滤设备上。藻类对水草的破坏,严重地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若不及时地清除,势必造成水箱内环境恶化。 1.褐藻褐藻也称矽藻,以硅藻居多,一般茶褐色的薄膜状,常生长在玻璃、石头或叶片上,是褐色薄层状藻类,用手指轻轻一擦,立即脱落。褐藻发生的原因:在水族箱新设立完成不久,水质尚未稳定;氨氮化合物分解不完全氧气供应不足;氮素和碳素成分过高,硝酸盐浓度在50mg/kg以上,二氧化碳浓度在20mg/kg以上;光线太弱,水草的光合作用不佳以及水中含氧量过低,不利于水草的生长,因为褐藻的需光量非常低,生长能力特强;照明时间过短;酸碱度过高,PH值在7.5以上,都是褐藻产生的原因。褐藻的清除:定期有规律地换水,结合刷藻器刷除;密植水草,让水草生长占优势;使用含有细菌的过滤器,或人为加入细菌,特别是反硝化细菌,降低硝酸盐的含量;使用活性泥炭,以降低PH值;减少二氧化碳的供应量,开缸初期加设供氧系统供应氧气;使用水质稳定剂来稳定水质;增强光线强度,并增加照明时间;投放食藻生物;当水草生长旺盛,环境趋于稳定时,此藻也随之消尽。 2.绿色丝状藻常生长在水面附近或是光源充足地方,呈浅绿色、长丝状藻类。有附着生长的特性,它们与水草共生,生长于良好的水族生态缸中。绿色丝状藻发生的原因:硝酸盐浓度稍高;换水次数太少; PH值不完全安定,常在7.5-8.5之间变动;碳酸盐硬度过高,达15°dH以上;二氧化碳的实际溶量不足;光线过强,光照时间过长;水流强度不够。绿色丝状藻的清除:定期有规律地换水;加入适量的反硝化细菌或多种一些水草,降低硝酸盐的含量;加入二氧化碳的补充;加入水质稳定剂来稳定水质;使用活性泥炭过滤水质;减少光量,缩短光照时间;使用大功率泵加强水流;降低碳酸盐硬度;投放食藻鱼;严重时先用人工方送去掉大部分后再用其他方法处理;使用高质量的除藻剂。 3.绿色苔状藻也称为绿色粘膜状藻或海苔状藻,呈浅绿色,是一种会发出腥臭味的藻类,大部分发生在底床表面及一些石头、叶面或玻璃等固着面上生长,生命力极强,像一层地毯般铺在固着面上。绿色苔状藻发生的原因:购买水草时带人光线强度过高,光照时间过长;氨和氮的含量过高;长时间不清除底破沉积物;换水量太少或换水时间间隔太长;长时间不清洗过滤设备;水流在底砂中存在死角。绿色苔状藻的清除:水草在种植前进行消毒清洗;勤换水,换水量要达到1/3;结合换水清除底床沉积物;使用底部加热装置,让水充分对流;密植水草,降低氮和磷的含量;加入适量复合细菌;减弱光照,缩短照明时间;投放食藻鱼;定期清洗过滤器;使用高质量的除藻剂。 4.绿色浮游性藻类简称绿藻,种类很多,有丝状的,也有斑点状的。丝状藻是一种悬浮在水中,成海绵网状的浅绿色藻类。这种藻类除影响观赏外,对水草没有太大的害处,有时候使用这种藻类作为孔雀鱼的饲养水,补充植物性蛋白。而斑点状藻却附在玻璃壁或水榕类等水草叶面上。若丝状藻附着在鹿角苔等水草上,则很难除净。绿色浮游性藻类发生的原因:一般情况下是随着水蚤等鱼饵一起带入水族箱内的。绿色浮游性藻类的清除:使用紫外线杀菌灯可有效地去除它;换水时可大量去除它;可作为部分鱼类和食藻鱼的较好的饲料,因此可以让一部分鱼来摄食它。 5.绿色线状藻又称胡须状藻,是一种绿色细线状纠缠成团的藻类。常在固着物上攀附生长,再生能力相当强,它的生长与光线无关,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肥料。绿色线状藻发生的原因:在购买水草时不慎混入;水体中二氧化碳的溶量不足;水体中氧气含量过多;水体中的硝酸盐含量不足;水体中磷酸盐的含量过高;硬度太高,水质不稳定。绿色线状藻的清除:刚购买的水草必须切除带有藻类的叶片,并进厅消毒处理;加强二氧化碳的供应;降低扬水泵的功率,尽量不要使用增氧泵和增氧管;调节氮和磷的比例,区它们的比例关系达到平衡协调;加强换水,去除部分盐分,降低硬度;使用活性泥炭过滤或加入水质稳定剂来稳定水质;人工清除比较困难,可以使用食藻鱼、食藻虾来啃食;使用除藻剂,最好重复使用几次。 6.刷状藻又称毛皮状藻、红藻,对水草的破坏性较大。其特点喜于明亮场所滋生,它紧紧粘附生长于老旧叶片上、玻璃或石头上面,看起来好像一根根细小而突起的毛状物,犹如牙刷,放名为刷状藻。这种藻类颜色变化很大,从绿色到黑色都有,是水草缸中最为可怕的藻类,最让人头痛的还是它的繁殖速度相当惊人。轻则有碍于观赏,严重时可使全箱的水草枯萎黄化而死。须状藻为害水单时,则呈卷曲状附着于叶的尖端;而刷状藻在水草叶面、茎及限上长出厚密的剧状物,类似于陆地上的草坪。刷状藻发生的原因:购买进水草时一起带入;氮素分解不正常;磷酸盐过多,光照强度太高,光照时间太长;水流速度太快,氧气含量太高也会促进它的生长;水质不稳定。刷状藻的清除:刚购买的水草必须切除带有藻类的叶片,并进行消毒处理;使用活性泥炭过滤或加入水质稳定剂来稳定水质;此藻一旦发生,即使用人工清除的方法和大量换水来遏制它的进一步蔓延也是比较困难的,可以使用食藻鱼、食藻虾来啃食,在初期可放养小精灵或飞狐啃食,在后期就只有放养青苔鼠,并结合人工剪除染有藻类的叶片;使用除藻剂,最好重复使用几次;加入复合细菌,加强分解含氮化合物的力度;多种水草,降低氮磷含量;降低光照,缩短光照时间;降低扬水泵的功率,尽量不要使用增氧泵和增氧管;加强二氧化碳的供应,排出过多的氧气。 7.蓝藻这是一种在固着物上蔓延生长,呈薄层状,外观如雾状,富含粘滑的胶质保护层,带有特殊味道的蓝绿色藻类。蓝藻是一种危险性的藻类,很容易发生在初设的水箱内。其特点就是繁殖快,生长迅速。附生在水草上时,形成一层脂膜而抑制水草的呼吸作用。它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是水质恶化的重要标志,蓝藻一但发生,就表明水体硝酸盐过多。蓝藻发生的原因:底床受到污染而腐化酸败;底砂铺设得不恰当,通常表现在砂子太细或者铺得过厚;因喂食而导致水质恶化,换水次数太少,而且没有定期清洗底砂和过滤器;水草的种植量太少;照明状况不好,光线太弱;漂浮性水草占的比例较大,水面的氧气进入和光线直射受到影响水流较弱,滋生了藻类。蓝藻的清除:定期检查和调节水质;迅速清除死亡的藻类,放入食藻鱼,使用除藻剂;多种水草,加强水流的循环。

(二)藻类的防治方法 1.预防方法种养水草的水族箱,总避免不了要发生藻类,一旦藻类发生严重时,则影响水草的正常生长,同时也妨碍水草的观赏效果。但只要掌握了水草的生长规律、水质以及其他环境因素,控制藻类发生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如果水箱内磷酸盐含量过高的话,会有利于蓝藻、须状藻及剧状藻类的大量繁殖;另外,硝酸盐含量过高,也是多种藻类的营养物。因此,要定期测试水箱内磷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以及定期换水,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藻类的发生。 2.利用生物防治水族箱内一但发生了藻类,要想办法利用以藻为食的鱼类、螺类或虾类来消灭,这是防治藻类的有效途径。但是,不要放养单条或太少量的鱼,因它们在原产地的自然环境中,这些鱼都是以群聚生活的。如果一种鱼类放养单条鱼,往往会失去其食藻的习性;如果放养十条或数十条鱼,则会增强它们互相竞争抢食的特点,使之变得更活跃。(1)食藻鱼:常见的爱食藻类的鱼主要有泰国飞狐:这是一种能有效清除藻类的鱼,它主要吞食绿藻和硅藻。胡子异型:它对吞食硅藻是最有效的理想鱼种。鞭尾鱼:和胡子异型一样,是吞食硅藻和绿藻的鱼。青苔鼠:也是吞食绿藻的好手。黑玛丽:专门食藻类的嫩叶,特别偏食于毛藻,属于狠吞虎咽的大食客。除此之外,还有小精灵、孔雀鱼、花间吸鳅和皇冠豹等都是食藻的理想鱼。(2)食藻软体动物:螺类主要是取食玻璃壁上的绿藻,但是,当它食完绿藻后,在无食源情况下,转而要取食水草了。因此,当它食完藻类后,及时将其转移掉。除螺类,还有石卷贝、逆卷贝、金苹果蜗牛、苹果蜗牛等,都是以藻类为食的软体动物。(3)食藻虾类:食藻的虾有红尾虾、黑壳虾、南沼虾和日本沼虾等。主要摄食绿藻和须状藻类。利用虾类除藻时,不宜放养过多。若大多了,则很快地将柔软的水草一扫而光。 3.天敌的防治方法在池塘或开放式水族箱中有时候会因寄生虫或叶片上的害虫而使水草受到侵害。尤其是湿度和温度高的条件下,甲壳虫、红蜘蛛以及蚜虫等等昆虫就会很快地聚集。它们常常大量出现在水草露出水面的水上叶部分,而受到寄生虫侵袭的水草叶面部位会变丑、新皱,并使得生长受到妨碍。因为要顾及生活在水中的鱼类,所以要选择伤害性小的化学药剂来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依靠天然的食虫生物,像食虱芒、花边翅、姬蜂等。它们不会造成有害的结果,因为当叶片上的寄生虫都被吃光以后,这些捕食者自然就会缺乏食物而死亡。当然也可以采用药物及时杀灭,应选择伤害性最小的杀虫剂,要小心使用,确保鱼类不会死亡。

五、综合防治措施所有水草的病原体对水草皆有感染性,但水草病害的发生并非是病原体与水草间的单纯关系。环境中的非生物及生物因子对病原体的致病力及水草的抗病力均有直接的作用。当水中的环境不利于水草的生长,如水温过高或过低、光照不足、营养元素过多或缺乏、PH及硬度不适、施用化学药剂、螺类或者人为伤害等情况时使水草抗病力降低,这样便增加了病原体致病的机会。病原体利用自身的能力直接由表皮细胞侵入水草体内,或经由水草上的自然开口或伤口侵入。每一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侵入途径,有的只能通过一种途径侵入,有的能通过多种途径侵入。病原体侵入水草的植物体后便与水草形成一种寄生关系。当水草的抗病力降低或条件适合于病原体生长时,病原体便大量繁殖,数目呈几何级数增加。这些病原体依靠水草体内的营养维持其生长、繁殖,水草细胞内的代谢作用被病原体所分泌的毒素、激素等干扰,水草细胞内的物质不断被破坏、消耗,或是植物体内营养物质输导被阻塞,导致水草不规则运用能量,并产生各种病害症状,如叶片卷曲、植株腐烂等。大部分病原体仅能局部感染,但有少部分病原体既能局部感染又能全株感染。局部感染的病原体一般感染部位仅限于根、茎、叶等的某一部分,故即使到了病害末期,也仅是植株的局部腐烂而已,而全株感染的病原,可以在水草的任何部位感染,到了病害末期,全株腐烂而死。因此对水草疾病和敌害的预防治应遵循“以防为主、治疗为辅、防中兼施、防重于治”的原则。 1.正确选择水族箱位置应注意切勿将水族箱置于直射阳光下,因为这对大多数水族生物而言太强烈了。水草被提供了太多的代谢能量,使之在相对少量的水体中消耗了过多营养,很快就导致了营养失衡而生长被抑制,这时藻类就占据优势了。 2.在引入新的水草前要检查不要购买长着藻类的水族箱中的水草,在水草买回家后栽你的水族箱前还要彻底检查一遍,检查是否有藻类潜藏。 3.盆装水草的处理买来的盆装水草多半是专业草场里栽培的。通常水草茎叶会伸出水面,而根部浸于富含氮磷的特殊营养液中。当水草被从其着极的种植池里移出时,并未被仔细地冲洗。所以在买回种人自己的水族箱前,应小心地将水草从盆里取出,并用温水彻底洗净。 4.适当的水质处理和有规律的换水给水草提供所有必需的养分。(包括微量元素),是让水草得以健康生长并远离藻类侵害的先决条件。例如,使用水草肥料就可以提供正确的营养剂量,这些水草肥料,综合了所有必需的微量元素的日常供给。通过施加这些经过仔细配伍的养分及元素组合,就可以避免部分疾病的发生。但是在添加中一定要注意量的保证,微量元素一旦过量,就会对水草造成毒害而使得藻类乘虚而入。 5.通过添加二氧化碳来调控PH值调控水体PH值在6.8-7.2之间,不只是为了提供水草足够的碳需求,而且可以让整个水体化学环境处于有利于促进生长发育的状态。为达到这个目的,配备合适的二氧化碳发生或添加装置是值得的。 6.合适的光照水族箱上方的光照应与水族箱高度和体积相配合。首先,光源必须足够强以使得生长在箱底最小的水草植株都得到充分的光照。光照也要与水族养分供给相匹配,太多太强的光照会使得某些养分特别是微量元素的缺失,从而导致藻类开始生长。而太少太弱的光照则会使水草生长停滞和氧气的缺乏。选择合适的照明:对于50cm高的水族箱用80-125w的水银灯;对于高于50cm的水族箱用 70-150w的卤素灯。 7.每日的照料应每天检查藻类是否出现,尤其在水族箱建立的初期更有必要在底层或水草根部一但发现蓝藻层出现,或延伸至叶缘时,要立刻将之移除。

在湘南,遇见一群蓝姓、说客家话、爱干净的畲族人 | 湖湘地理

△县道011汝城集益乡段,县道在此甩开河流,与厦蓉高速连接。组图/卢七星

△106国道汝城到三江口段,道路因山势而建,十分的蜿蜒曲折,风景也很好。

△热水镇横瑞村,一个安静美丽的村庄,勤劳的老人不经意间在地里撒上的紫云英种子,成了村里唯一的一片花海。

沿着武深高速一路向南,成片的油菜花成了最常见的田野景观,到后来,甚至有些审美疲劳了。以至于我们穿过桂东县的熊猫洞隧道,对于云雾缭绕中的山区乡村格外兴奋,乡村的土房外墙多被粉刷成白色,前一天的雨,形成第二天难以散去的雾气,白墙黑瓦的房屋就仿佛置身在云中了。只是,似乎这里的人们并不热衷于种植油菜,只有零星的一两棵桃树,或者一片不大的紫云英,不然,应该颇有些婺源的味道。公路连通了偏僻的小城和乡村,却无力统一春色。汝城,就有着不一样的春天——冒着热气,沿着公路蔓延开来。撰文/本报记者唐兵兵

△横瑞村乡村图景。

横瑞村:有一个说客家话的畲族村组

横瑞村是汝城畲族比较集中的村落,离热水镇只有两公里的路程。

热水镇横瑞村村主任蓝乙球对于我们的到来,感到意外。“高滩村才算畲族村落,我们村的畲族人并不多。”蓝乙球四十多岁,戴着眼镜,一脸憨厚。蓝乙球骑着摩托车到达村部时,一度怀疑我们是不是走错了地方。按照标准,畲族人口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才会被确定为畲族村。高滩村是热水镇的畲族旅游村落,横瑞村却少有游人光顾,更别说媒体了。在蓝乙球的记忆里,畲族人的建筑与汉族无异,村里没有人穿过民族服饰,说着客家话,山歌也渐行渐远。除了姓氏,蓝乙球几乎时常忘记自己的畲族人身份。

村里的畲族人大部分集中在山脚,自成一组,与汉人的聚落隔着一大片农田,在乡村公路的尽头。横瑞村老屋仍保持着原貌,新房也粉刷成与老屋相一致的黄色,这让我们感到欣喜。“这是原来一个县里驻村干部的建议。”蓝乙球解释。

我们的无人机,盘旋在村子上空,吸引了不少村民围观。老人们以为我们的到来跟某种规划有关,兴奋地问我们:“我们的老房子是不是应该保存,不应该拆呀?你看,我家的老房子都有一百多年了呢。”

“畲族,多是说客家话,我们到广东梅州、福建,都可以跟那里的客家人交流,没有什么障碍,只有语音上有细微的差别。”他们在身份认同上,更接近于客家人,在客家人身上,他们能找到某种归属感。

畲族,是个“年轻”的少数民族,一直到1956年才得以确定。在这之前,他们是以客家人或瑶人自居的。蓝乙球带着我们去他们的蓝氏祠堂,翻阅他们的蓝氏族谱,“蓝氏承祖工汝南唐(畲族)原福建汀州府上坑县卢丰乡游广东曲江孟里司,于大明洪武时由广东韶关曲江迁入桂阳(今汝城)延寿乡观背村,兄承佑世居延寿观背,弟承祖迁居热水瑞坑。”在蓝氏族谱中记载的历史,更像是客家人迁徙史。畲族更久远的历史,却少有资料记载,以至于关于畲族的来源至今依旧莫衷一是。

其中有一种说法,认为畲族的祖先是山越人与隋唐时期外迁至闽西的“洞庭苗蛮”的结合体。在闽西,同样作为客族的畲族人,与当地的客家民系交融更为密切,所以在方言上,与客家话十分相似。如今,全国70多万畲族人,90%集中在福建。在湖南,畲族人集中在客家人聚居的汝城、桂东、炎陵。关于畲族的另外一种说法,瑶族和畲族都是“五溪蛮”盘瓠的后裔,在史籍的记载中,往往瑶、畲并称,两族有着相同的盘瓠传说,反映了相同的原始图腾崇拜。

△高滩村畲族人的朝门,据说诸多讲究,要根据家人的生辰八字确定朝门的朝向。

畲族人生活认真,柴火都码得整整齐齐

进入村落,摄影师卢七星的相机就没有停过,拍村前开了新花的老树,拍村里的老屋、路旁的野花、带着一群鸡崽的母鸡……蓝乙球对于摄影师的兴奋和忙碌难以理解,“从来没有觉得我们村很漂亮”。不过,脸上有掩饰不住的骄傲,高兴地带着我们在村里转悠。

这确实是一个安静而又美好的村庄,背靠大山,满山的楠竹,曾经是村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一条河从村后穿过,在村里任何一个位置,都能听到水声。

村前有一棵老梨树,据村里的老人说,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树干和树枝都长满青苔,却开出了新花。白色的梨花,挂满树枝,这是来自过去时间的馈赠。树下是村民蜂箱,蜜蜂钟爱这棵老梨树。

黄土垒成的老屋,并不见衰败的模样,阔大的老屋哪怕只有一个老人居住,也打扫得干净整洁,过年的春联依旧鲜红如新,家家户户门边必然挂着一个香筒,“一诚通上界,百福降人间”的美好祈愿,在这个闭塞的村庄里世代传承着。

蓝乙球家在前几年建起了新房,固执的父亲却保留了那条黄泥垒成的朝门。朝门是汝城乡村传统建筑里常见的,相当于院门。朝门诸多讲究,第二天我们去往高滩,见到了更宏大的朝门,“朝门跟大门的方向一定是不同的,因为每年的运势不同,今年利南北,明年可能利东西,有了朝门。四个方向都囊括了。不过,朝门不能随便开的,跟姓氏、一家人生辰八字都有关系。开不好,会倒霉的。”村里的老人告诉我们,一脸严肃。

在村庄里行走,总能感受到畲族人生活的那股认真劲。菜园的围墙用鹅卵石垒得齐齐整整,像是一道坚固的城墙。山上的楠竹在简单加工后,细小的枝条,往往被扎成菜园的篱笆,同样齐整得令人吃惊。“现在村里统一改良炉灶了,柴只能烧40公分左右的。”蓝乙球指着村里随处可见的齐整柴堆说。

76岁的蓝永明,是村里辈分最高的老人,我们去到他家时,老两口已经下了地,门却不锁的,手机也随意放在桌子上充电。“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乡村场景,仍保留着。蓝永明屋后是一片菜地和竹林,打开老屋的后门,颇有些“柳暗花明”的欣喜,菜地被收拾得井井有条,桃花正盛开,油菜花点缀其间,一座小屋前堆放着柴堆。如果看得更仔细些,你就能发现老人从田间移植的各种野草,艾草、铁皮石斛、紫云英……

河边的榨油坊,是蓝乙球小时候放学后常去玩的地方。只是榨油坊早已经坍塌,榨膛的巨木在一片废墟中腐朽,“那时候河里有个水车,用水力榨油”。如今,山上的茶树被荒废,那个吱吱呀呀的榨油坊却留在村民的记忆里。

榨油坊旁边的一片紫云英让我们兴奋起来,“往前十几年,家家户户都种这个草,用来肥田,牛吃了会胀气的。”紫云英也是摄影师卢七星的童年记忆。紫云英的背景是鹅卵石垒成的围墙和两座老屋,俨然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画。村里的孩子在花海里,不觉就奔跑起来,没注意田埂,摔了一跤,又很快站了起来。

横瑞畲族久远的民族记忆,随着民族的交融而变得模糊不清,不过,畲族人在漂泊中形成的勤劳与热情,已经融入他们的血液,这种属于畲族的个性,你进入村庄,才能感受得到。

△山中的蕨菜。

艾糍,把春天揉进食物里

横瑞村的大部分土地都已经被承包,被用来种植柑橘,村民却似乎并没有因此变得更悠闲一些。我们上午九点左右进入村庄时,村民多下了地或者上了山。农人闲不下来的,在河边开荒,或者上山打柴,又或者只是修理自家篱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着古老的太阳时间。蓝乙球想要做一顿当地特色的艾糍招待我们,却找不到有空做艾糍的妇人,只好先带着我们上山去采艾草,等待农妇们归来。

△河边的艾草长得最为茂盛,早春的艾草做艾糍更为合适,“不苦”。

阴湿的河边,是艾草最喜欢的环境,生长得茂盛。早春的艾草嫩,最适合做艾糍,不苦。我们河边遇到了正在地里挖山药的蓝永明夫妇,看着我们到来,蓝永明笑着迎上来。他把锄头倒放,锄头的一头在地里固定了,就是一张狭窄的凳子,道一声“坐”,这是特属于农人的热情,让人不能拒绝。“我们这里清明、立夏家家户户都要做艾糍,清明是辟邪,立夏吃艾糍,不会掉膘。”妻子何林英索性放下了手里的活,接过我们的篓子,双手麻利地采摘起艾草来,还一边提醒我们要摘嫩叶,“用手指一掐就断的,才嫩,做艾糍才好吃”。我们丢到篓子里的艾草,她还不忘把中间的草挑了出来。

△在汝城,清明、立夏家家户户都会做艾糍。

“还不回去吗?”等我们摘好艾草,已经临近中午,我们问两位老人。

“还早,再等会,把这些山药挖完。”蓝永明看看天,老人的时间,是根据太阳的高度来判断的。

中午,蓝乙球的父母才从地里回来。他的母亲何桥秀就是个做艾糍的高手,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开始为我们准备艾糍。做艾糍并不简单,工序不少。清洗过之后,入热水汆烫,再用冷水仔细洗过,还要入锅炒上一遍。何桥秀说的客家话,我们听不懂,热情地向我们解释每个步骤,我们依旧一头雾水。炒过之后,加入白糖、糯米粉,用手把艾草跟糯米粉、糖混合均匀,加入面粉的量凭个人的经验,这也是艾糍是否好吃的一个关键。与家乡的艾叶粑粑不同,当地的艾糍,是要加入馅料的,花生米、芝麻、春笋、酸菜、鲜肉……根据自己的口味而定,像包饺子。艾糍多半圆形,活泼一些的妇人,也会在艾糍的形状上做文章,或者做成饺子状,或者做成三角形,增添孩子们的乐趣。

△油煎艾糍。

做好后的艾糍,或蒸或煎炸,口味自然也不一样。出锅后的艾糍,没有艾草的苦味,嚼劲十足,像糍粑,内里的酸菜、春笋,让艾糍的味道丰富起来,不那么腻。我忍不住吃了三四个。畲族人的热情,不仅仅是对远来的客人,一家做了艾糍或者糕点、零食,必然会端到村里散发。孩子们赶忙在家里拿出一支筷子,串起邻居送的艾糍,一脸天真的笑意。着急的孩子,等不及滚烫的艾糍冷却,一口咬上去,大口夸张地呼着气,惹来大人们一阵大笑。

春天,对于勤劳的农人来说,鲜花的意义是远远比不上那些可食的春笋、蕨菜、艾草的。他们寻找春天,并把整个春天都揉进食物里,在嘴中、胃里慢慢咀嚼回味春天的味道。

△仙人桥。

[热水镇] 仙人桥:我们像经历了一次仙界旅行

从益将互通下厦蓉高速,很快就进入汝城的县道011。这条美丽的公路,从益将通往热水镇。到了集益,有一段与河流同行的美好时光,柳树在春风里摇曳,老屋,虽然没有花海陪衬,在柳树的掩映里,同样有春的气息。村里的老牛见惯了往来的车辆,不紧不慢走过马路,完全不管车辆如何鸣叫喇叭。这条旅游公路,更多的时间在山间盘旋,在桉树林或者竹林间穿行。

热水镇就在县道011的终点,小镇在一个小盆地里,四面都是高耸的山。清晨,云雾在山间升腾起来,与热水河温泉的热气遥相呼应。这个旅游小镇建筑统一,白墙黑瓦,有几分古意。交通运输局的工作人员老陈带着我们循着河向北走,去看那座已经被人淡忘的仙人桥,路上不断遇到鲜嫩的水蕨。水蕨是热水河的特产,与冬天的腊肉一起炒是永世难忘的美味。一片氤氲中,水蕨颜值也不赖,翠绿鲜嫩,比山中的蕨菜多了一份生动。

仙人桥离小镇不过一公里的路程,相比于热闹的集镇,这里显得古朴、幽静。常常泛滥的河流穿过石拱,春天里却没有那么乖张,有点可人。古桥的麻石斑驳,藤蔓、野草抢占了桥面,似乎在欺负古桥的落寞。当年,古桥是曾经热闹过的,它是汝城通往江西的重要通道。传说修桥时,有一百个工人,每到吃饭时却只有99个人,后来人们才惊觉是仙人相助,所以,取名仙人桥。古道已经落寞,陪伴它的,只有山腰上的蜗牛塔。落日时分,当夕阳嵌在塔顶,余晖洒在桥面上时,这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刻。

过了桥,是一条鹅卵石路,古道在不远处拐了一个弯,视线也就在此打止,望不到更远的地方。偶尔有一辆摩托车颠簸着过来,就像一个不速之客,让人焦虑起来。我们循着鹅卵石路向前,转过那道弯,视线又变得开阔起来。原来峰回路转处,是一片竹林。小路循着竹林延伸开去,沿途的苍天大树,被藤蔓在身上勒出深刻印记,依旧冒着新芽。这样的老树,总让人忍不住驻足,它的美,有时间的力量。沉静下来想点什么,是对它最大的尊重。路在竹林中变得幽深,不经意冒出一簇亮丽野花,或是看到树下隐蔽的松树蘑菇,心情也一下子点亮了。

小路在一个村庄画下句点,它们完成了通往外省的使命,成了乡村出行的捷径。竹林掩映里的村庄开始升起炊烟,我们像经历了一次仙界旅行,回到了人间。

△飞山寨瀑布。

△飞山寨景区里,遇到一个老人,在山坡上挖出台阶,为了方便孵蛋的母鸡上下。

汜水山:一脚踏三省的豪迈之情搁浅了

湖南汝城县热水镇与江西崇义县乐洞、文英两乡交界,因此,热水镇的人,常去赶江西的“闹子”,江西人也常到热水来泡温泉。汝城南部的三江口镇则与广东接壤。“毗连三省,水注三江”,一脚踏三省的汝城自然会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汝城热水镇南的汜水山,海拔1559米,是湘江、珠江、赣江的分水岭,山顶的界碑,是年轻人必游景点。

带我们上山的是热水镇的文化站站长何志杰,他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二十多年,是汝城有资历的文化站站长。何志杰穿着一身深色制服,一双耐磨的解放鞋,同事打趣这个文化站站长最喜欢爬山,看上去也更像一个林业工作者。按照这位户外经验丰富的文化站长的规划,我们从飞水寨山景区进入,沿着河谷一路爬上去,沿途能够看到湘粤古道、飞山寨瀑布,如果幸运的话,还能看到娃娃鱼,也能看看他的造纸坊。“不下雨的话,我们今天可以登上顶去。”何志杰看看天说。

飞山寨距离热水10公里左右,沿着县道010前行,再走过一段乡道,何志杰是骑摩托车带着我上山的。进入景区,游人不多,他的手工造纸坊就在山下。他的手工造纸作坊是在汝城的造纸业式微后建立起来的,颇有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往前二十多年,几乎每个村都有一个造纸厂,主要销往广东。”不过,在机械生产的冲击下,热水镇曾经兴盛的造纸业已经销声匿迹。2008年,何志杰却投入了几十万,建立了这个造纸作坊,生产高端的书画用纸,“全部是手工的。”他打开门介绍,语气里有些懊恼。“成本太高,很难打开市场,生产一天,就要1000多块的成本。”造纸坊已经停产好几年,何志杰还积压了不少纸,无从销售,“很多媒体报道过,无济于事。”何志杰摆手。

我们循着游步道上山,一边是河谷,河水因为前一天的大雨,变得有些浑浊,却更加气势恢宏;靠山的一面是生长茂盛的新月蕨。何志杰也渐渐放松,看到顽强钻出地面的竹笋,便会俯下身去,“黄色土里的笋才好吃,黑色土质的笋就差得多。”何志杰是懂山的。

我们一口气走到红军桥才坐下来休息,何志杰点上一支烟。多年前,往广东运送土纸的热水人,就曾经在此停留,也这样悠然地点一支烟。红军桥原先叫风雨桥,是湘粤古道上的一个休憩点,是从热水到达广东仁化县长江镇的必经之路。长江镇用毛竹生产的土纸“王扣纸”,远销广州、东南亚,一山之隔的热水镇,以同样的工艺生产土纸,运往长江镇。往来其间的贸易商人捐资修筑了这座风雨桥,因为红军长征经过这里,新中国成立以后,便改名红军桥。桥的两旁还有青石板的古道清晰可见,只是杂草丛生,资深的驴友,才会从这里登山。走不远,便听见轰隆的水声,前方便是飞山寨瀑布了,这股壮观的瀑布就源自汜水山,山上的众多溪流汇集,形成了这长达135米,宽26米的瀑布。

此时,却下起雨来,“即使上山去,也什么都看不清了。”何志杰说,我们只好原路返回,踏三省的豪迈之情总归是无法抒发了。下山以后,与何志杰相熟的村民,看到我们拿着相机,便兴奋地邀请我们去家中看他养的娃娃鱼。一条两指大小的娃娃鱼,村民已经养了快一年,蜷缩在村民精心准备的鱼池里,不愿意动,“长不大的,我见过的,最大的也就二两,夏天的时候多,它们喜欢高山水冷的溪流。”见到娃娃鱼,多少弥补了我们未能登顶的遗憾。

旅行攻略

线路

从长沙出发,走平汝高速,再转厦蓉高速,从益将互通下,就是县道011,可以直达热水镇。热水往三江口的公路正在修建过程中。

沿途风景

热水镇的温泉当然不能错过,飞水寨景区有瀑布景观,还可以登上汜水山,体验一脚踏三省的豪迈。横瑞村没有开发,但是个安静美丽的小村庄。高滩村是个开发中的畲族村落,每周六村民在县城有表演。

美食

汝城最有名的是糍粑,在镇上到处有卖。这个季节的风味有水蕨,多生长于热水河畔,现在正是采摘的季节,还有松树蘑,清明时节的艾糍也值得一尝。

住宿

除了汝城县城,热水镇住宿条件不错,有高端的温泉宾馆,不少普通旅馆也直接接入温泉水,可以泡澡。

撰文/潇湘晨报记者唐兵兵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