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丢东西怎么找(八字看丢东西的口诀)

龙行天下 2023-09-21 13:19:19 互联网

易经占卜:东西丢了不要急,教你用周易占卜古诀找回失物,准

旧时,人们丢失东西找不到时,经常就会去问算卦先生,看自己的东西能找到不,啥时候能找到。

而算卦先生掐指一算,就会说:这东西丢在某个方向了,或被什么人拿走了,或东西大概在什么地方,…… 神奇的是,这些说法还很靠谱,找到后的失物,可以验证这些说法的准确性。因此,人们对这些算卦先生也就很信服,觉得他们算得准。如果,他们知道算卦先生只是根据几首师傅传下来的口诀就能做出推断的话,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还这么信服。而如果,掌握了这几首口诀,我们自己也是“神算子”。

丢失人或物无论大小最令人焦心。古人的这种方法,退一万步说,反正丢了东西就要猜一把,如果按照此法,可以当下令人心宽释怀,岂不是济世妙术。

中国人自古以来,自下而上,不像西方人那么纠结,其实就与此妙术广泛应用广为流传有关。另外所谓神术实乃阴符经所言,不神之所以神。古人深知百姓需要破除迷信,才能顺其自然,人生方才简便轻松,此周易当为最力之作。大哉圣人之妙意,匪夷所思!

一、寻找失物的古歌诀

这四首口诀是这样的:

其一、日见方位甲震乙离丙辛坤,丁乾戊坎己巽门,庚日失物兑上找,壬癸可在艮上寻。

其二、时辰定人甲己阳人乙庚阴,丙辛童子暗来侵,丁壬不出亲人手,戊癸失物不出门。

其三、何处在时辰子午卯酉在路旁,寅申巳亥归他乡,辰戌丑未身未动,书书参差细推详。

其四、远近看日建甲己五里地,乙庚千里乡,丙辛整十里,丁壬三里藏,戊癸团团转,此是失物方。

二、歌诀的具体解释

这四首歌诀,分别涉及了寻找失物的方向、人物、地点、距离远近。

下面我们来具体解说这几首歌诀,方便大家都能了解学习。

1、歌诀“甲震乙离丙辛坤,丁乾戊坎己巽门,庚日失物兑上找,壬癸可在艮上寻。”

说的是失物的方向,具体意思是:

甲日丢失的东西,可去正东方寻找(震卦在正东);乙日丢失的东西,可取正南方寻找(离卦在正南);丙日、辛日丢失的东西,则去西南方位寻找(坤卦在西南);丁日丢失东西,可去西北方向寻找(乾卦在西北);戊日丢失的东西,可去正北方向寻找(坎卦正北);己日丢失的东西,可去东南方向寻找(巽卦在东南);庚日丢失东西,可去正西方寻找(兑卦在正西);壬日、癸日丢失的东西,可去东北方向寻找(艮卦在东北)。

2、歌诀“甲己阳人乙庚阴,丙辛童子暗来侵,丁壬不出亲人手,戊癸失物不出门。”

说的则是失物可能被什么人拿走,具体来说,就是:

甲日、己日丢失的东西,在男人手中;乙日、庚日丢失的东西,在女人手中;丙日、辛日丢失的东西,在小孩手中;丁日、壬日丢失的东西,在亲人手中;戊日、癸日丢失的东西,还在家中,只是一时没找到而已。

3、歌诀“子午卯酉在路旁,寅申巳亥归他乡,辰戌丑未身未动,书书参差细推详。”

涉及的是丢失物品的时间和失物所在地点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

子时、午时、卯时、酉时这是个时辰丢失的东西,去路旁找;寅、申、巳、亥这四个时辰丢失物品,已经落入他人之手,找不回来了;辰戌丑未这四个时辰丢的东西,其实没丢,就在身边,只是一时没找到。

4、歌诀“甲己五里地,乙庚千里乡,丙辛整十里,丁壬三里藏,戊癸团团转,此是失物方。”

说的则是失物距离的远近,具体而言,就是:

甲日、己日丢失的东西,距离丢失东西之地,大约五里地左右;乙日、庚日丢失的东西,距离丢东西之地,有千里之遥;丙日、辛日丢失的东西,距离丢东西之地整整十里;丁日、壬日丢失的东西,距离丢东西之地三里;戊日、癸日丢失的东西,就在原地寻找即可。

三、举例教你怎么用歌诀寻找失物

举个例子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一些:

2015年1月15日17时45分,某人丢失一部手机。

对应以上歌诀,我们来看看这手机是否能找到。

在网上找个可以排八字盘的,输入丢东西的时间“2015年1月15日17时45分”,可看到干支排盘为:甲午 丁丑辛卯 丁酉。

也就是说,手机是在辛日酉时丢失的。

按照歌诀来说,辛日丢失的东西,应该去西南方向寻找,东西是被小孩拿走了,距离丢东西之地十里地的路旁。也就是说,根据丢东西的日子和时辰,我们就可以得到所寻失物的相关线索,并据此分析判断,开始寻找。

/d/file/gt/2023-06/eb3o3cnl3ms.html 神奇的是,这些说法还很靠谱,找到后的失物,可以验证这些说法的准确性。因此,人们对这些算卦先生也就很信服,觉得他们算得准。如果,他们知道算卦先生只是根据几首师傅传下来的口诀就能做出推断的话,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还这么信服。而如果,掌握了这几首口诀,我们自己也是“神算子”。

丢失人或物无论大小最令人焦心。古人的这种方法,退一万步说,反正丢了东西就要猜一把,如果按照此法,可以当下令人心宽释怀,岂不是济世妙术。中国人自古以来,自下而上,不像西方人那么纠结,其实就与此妙术广泛应用广为流传有关。另外所谓神术实乃阴符经所言,不神之所以神。古人深知百姓需要破除迷信,才能顺其自然,人生方才简便轻松,此周易当为最力之作。大哉圣人之妙意,匪夷所思!

一、寻找失物的古歌诀

这四首口诀是这样的:

其一、日见方位

甲震乙离丙辛坤,丁乾戊坎己巽门,

庚日失物兑上找,壬癸可在艮上寻。

其二、时辰定人

甲己阳人乙庚阴,丙辛童子暗来侵,

丁壬不出亲人手,戊癸失物不出门。

其三、何处在时辰

子午卯酉在路旁,寅申巳亥归他乡,

辰戌丑未身未动,书书参差细推详。

其四、远近看日建

甲己五里地,乙庚千里乡,丙辛整十里,

丁壬三里藏,戊癸团团转,此是失物方。

二、歌诀的具体解释

这四首歌诀,分别涉及了寻找失物的方向、人物、地点、距离远近。

下面我们来具体解说这几首歌诀,方便大家都能了解学习。

1、歌诀“甲震乙离丙辛坤,丁乾戊坎己巽门,庚日失物兑上找,壬癸可在艮上寻。”

说的是失物的方向,具体意思是:

甲日丢失的东西,可去正东方寻找(震卦在正东);

乙日丢失的东西,可取正南方寻找(离卦在正南);

丙日、辛日丢失的东西,则去西南方位寻找(坤卦在西南);

丁日丢失东西,可去西北方向寻找(乾卦在西北);

戊日丢失的东西,可去正北方向寻找(坎卦正北);

己日丢失的东西,可去东南方向寻找(巽卦在东南);

庚日丢失东西,可去正西方寻找(兑卦在正西);

壬日、癸日丢失的东西,可去东北方向寻找(艮卦在东北)。

2、歌诀“甲己阳人乙庚阴,丙辛童子暗来侵,丁壬不出亲人手,戊癸失物不出门。”

说的则是失物可能被什么人拿走,具体来说,就是:

甲日、己日丢失的东西,在男人手中;

乙日、庚日丢失的东西,在女人手中;

丙日、辛日丢失的东西,在小孩手中;

丁日、壬日丢失的东西,在亲人手中;

戊日、癸日丢失的东西,还在家中,只是一时没找到而已。

3、歌诀“子午卯酉在路旁,寅申巳亥归他乡,辰戌丑未身未动,书书参差细推详。”

涉及的是丢失物品的时间和失物所在地点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

子时、午时、卯时、酉时这是个时辰丢失的东西,去路旁找;

寅、申、巳、亥这四个时辰丢失物品,已经落入他人之手,找不回来了;

辰戌丑未这四个时辰丢的东西,其实没丢,就在身边,只是一时没找到。

4、歌诀“甲己五里地,乙庚千里乡,丙辛整十里,丁壬三里藏,戊癸团团转,此是失物方。”

说的则是失物距离的远近,具体而言,就是:

甲日、己日丢失的东西,距离丢失东西之地,大约五里地左右;

乙日、庚日丢失的东西,距离丢东西之地,有千里之遥;

丙日、辛日丢失的东西,距离丢东西之地整整十里;

丁日、壬日丢失的东西,距离丢东西之地三里;

戊日、癸日丢失的东西,就在原地寻找即可。

三、举例教你怎么用歌诀寻找失物

举个例子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一些:

2015年1月15日17时45分,某人丢失一部手机。

对应以上歌诀,我们来看看这手机是否能找到。

在网上找个可以排八字盘的,输入丢东西的时间“2015年1月15日17时45分”,可看到干支排盘为:甲午 丁丑辛卯 丁酉。

也就是说,手机是在辛日酉时丢失的。

按照歌诀来说,辛日丢失的东西,应该去西南方向寻找,东西是被小孩拿走了,距离丢东西之地十里地的路旁。也就是说,根据丢东西的日子和时辰,我们就可以得到所寻失物的相关线索,并据此分析判断,开始寻找。

天干地支趣谈之丢失物品寻找口诀

丢失物品寻找口诀

在我国民间的好多地方都曾经有这样的一种“神人”:谁家丢了东西,谁家走失了牲口,甚至谁家有人出走了,都找到“神人”来掐算一下,一般的也用不了几分钟,便告诉你,往东找…,往南方找…,你的东西被一个小孩子拿去了…,你的东西没丢,就在自己某处……那么他们究竟是依据什么做出的判断呢?这得感谢我们的老祖宗,本源还是周易的一个小应用,下面我们就把这个给大家解读一下,希望你看了以后,也成为能掐会算的高手! ­­

  在这些“神人”当中传着一个歌诀,希望你耐心往后看,一定能发现门道: ­

甲震乙离丙辛坤,丁乾戊坎己巽门,庚日失物兑上找,壬癸可在艮上寻; ­

  甲己阳人乙庚阴,丙辛童子暗来侵,丁壬不出亲人手,戊癸失物不出门; ­

  子午卯酉在路旁,寅申巳亥归他乡,辰戌丑未身未动,书书参差细推详; ­

  甲己五里地,乙庚千里乡,丙辛整十里,丁壬三里藏,戊癸团团转,此是失物方。 ­

  这里是四组不同的歌诀,下面我们来一一解答:­

(因为寻人和寻物采用的解读是相同的,所以这里以失物代替各种情况) ­

  第一句“甲震乙离丙辛坤,丁乾戊坎己巽门,庚日失物兑上找,壬癸可在艮上寻”是判断丢失的物品可能会在哪个方向,是相对于丢东西的位置来说的,大家可能感到奇怪,这里面没有一句是提到东南西北哪个方向的,怎么说这是物品的方向?这就涉及到了另一个知识:后天八卦所指示的方位含义,通常大家看到的八卦图上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象,表示的含义实际上就是从西北方开始,顺时针表示的八个方向,如图所示的对应关系,大家明白了吗? ­

  知道了方向,又怎么来判断时间呢?甲乙丙丁这些词语就是表示时间的,我们可以查看一下万年历,在每一天上面都有这样的信息:比如2007年3月31日是丁亥年癸卯月甲子日……,主要看这个“日”前面是什么,对于31日来说那就是甲子日,前面这个字是“甲”就表示甲日,如果是“乙”的话就表示乙日,就和歌诀中的“甲”“乙”对应上了,万年历上的每一天在“日”以前都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10个子当中的一个。现在又知道了方向,又知道了日期,向寻找在那一天丢失的物品,就该有眉目了吧! ­

  比如在2007年3月29日丢失的东西,要到哪个方向去找呢?聪明的你赶快去看万年历,一看发现29日是“壬戌日”,对应歌诀中的“壬癸可在艮上寻”,那么我们在到图中去对照“艮”的方向,就是东北,也就是说,你丢的东西可能在东北方向上,简单吧? ­

  有了第一句的基础,再看第二句就不那么难了吧,我们来看:“甲己阳人乙庚阴,丙辛童子暗来侵,丁壬不出亲人手,戊癸失物不出门”,这里的甲乙丙丁还表示日期,第一条中的“阳”指的是男人,也就是说,你的东西被一个男人拿了或者现在在一个男人手里;同理第一条里面的“阴”就表示女人了,第二条里的童子指的是小孩,第三条的“亲人”也不难理解吧,而最后一条中的“不出门”的意思就是这个东西根本就没被人拿走,只是被遮盖起来或者遗落在某处,一时找不着而已,早晚会自己出来的! ­

  还是举个例子,2007年3月28日丢了东西的话,我们查看万年历,发现28日是“辛酉日”,对照歌诀“丙辛童子暗来侵”,就表示你的东西可能是被小孩拿走了,这样就缩小了找寻的范围了吧! ­

  第一句说的是方向,第二句说的是什么人,越来越熟练了,我们再看第三句 “子午卯酉在路旁,寅申巳亥归他乡,辰戌丑未身未动,书书参差细推详”这个就是失物的地点了,不过这句又涉及了另外的一个知识,就是一天当中的24小时所对应的12个时辰,可以参考下表: ­

  其中23:00-1:00是子时,跨过了前后两天的分界线,凌晨0:00-1:00这一个小时被称为是早子时,而23:00-24:00这一个小时称为晚子时,实际上是划归到第二天的子时里面了。知道了这个一天当中的时间表示法以后,我们再来看歌诀,“子午卯酉在路旁”意思就是说在23:00-1:00、11:00-13:00、5:00-7:00、17:00-19:00这四个时间段丢失的物品可能是遗失在路边或者某个特定的地方,是自己遗失的而不是被他人偷走的,找回的可能性会比较大,而且应该到路边这样的地方去找找;“寅申巳亥归他乡”这句说的是在3:00-5:00、15:00-17:00、9:00-11:00、21:00-23:00这四个时段丢失的物品已经落入他人之手,找回的希望很渺茫了;“辰戌丑未身未动”则是说在7:00-9:00、19:00-21:00、1:00-3:00、13:00-15:00这四个时间段发现不见了的物品其实根本就没丢,或者该物目前所处的位置离你非常的近,建议在身边仔细查看,是最有可能寻回来的。 ­

  很多人都学过平面直角坐标系,那么这个寻物的过程也像是在大地上画坐标点,前面已经知道了丢失物品的方向、拿走东西的人,又知道了遗失物品大概的环境信息,那么最后的一点需要知道的,就是距离了,下面我们来看最后的一句歌诀:“甲己五里地,乙庚千里乡,丙辛整十里,丁壬三里藏,戊癸团团转,此是失物方”这里的甲乙丙丁等仍然指的是丢失物品的日期,其中的“里”指的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计算里程的单位“华里”,换算大概是1公里=2华里=1000米,这样大家就有概念了,在甲日和己日丢失的物品或走失的人可能在离事发地点五里也就是2.5公里左右的地方;而在乙日和庚日失物的话大概就很难寻回来了,千里不是确指,而是泛泛地指出该物早已被转手等等;丙日和辛日丢失的物品要到十里远也就是五公里远左右的地方去找;丁日和壬日发生的丢失事件要到三里也就是1.5公里左右的地方去看看;最后一条“戊癸团团转”说的是在戊日和癸日丢失的物品根本就没有离开失物的地点附近,要在最近的地方仔细翻找。 ­

  上面的甲乙丙地子丑寅卯等词语大家一定不会太陌生吧,没错,这就是天干和地支,其中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用天干加地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组合出来的名称来表示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八字”,这回大家明白了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