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八字碑文(四字八字碑文大全)

趾高气扬 2024-02-12 21:10:28 网络

“三绝碑”——到底是哪三绝?

中国有十大著名的“三绝碑”,或以撰文、题跋、书法而闻名,或因文章、书法、刻工均属上乘,或以碑文、书法、所颂之人为世人所景仰而入“三绝碑”之列。可以看出,每一块碑都离不开文章、书法的精绝为其基础才能称得上是“三绝碑”。

这十块“三绝碑”是:四川成都《蜀丞相诸葛堂碑》、湖南永州柳子庙《苏轼荔子碑》、山东《潍坊新修城隍庙碑》、福建泉州《万安桥记大字碑》、河南许昌《上尊号与受禅碑》、湖南郴州《苏仙岭三绝碑》、湖南祁阳《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开善寺《宝志公像赞诗碑》、陕西高陵《李晟墓碑》、河南郑州《苏轼书欧阳修醉翁亭记石碑》

河南许昌《上尊号与受禅碑》

河南许昌《上尊号与受禅碑》即《受禅表碑》和《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均位于许昌西南17公里处的繁城镇汉献帝庙内。

《受禅表》碑,高322厘米、宽102厘米、厚28厘米,圭形,上有碑穿额题篆书阳文“受禅表”三字。碑文22行,每行49字,字1寸2分,隶书阴镌,内容首先阐明禅让乃自古之美德,接着颂扬曹丕“齐光日月,材兼三级”,有“尧舜之姿”、“伯禹之劳”、“殷汤之略”、“周武之明”,在公卿将军固请下,他“回师千虑,至于再,至于三”才在繁阳(今繁城镇)筑灵坛举行受禅大典。

《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高322厘米、宽102厘米、厚32厘米,圭形,上有碑穿,碑额篆书阴刻“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八字。碑文隶书阴镌,正面22行,背面10行,每行49字,字大1寸2分,内容为魏文武大臣奏请曹丕代汉称帝事。奏章称道“汉帝奉天命以固禅,群臣敬天命以固请”。汉献帝让位曹丕代汉乃天命所归。奏章前后均列公侯臣等四十六人职名。

两碑均系王朗文、梁鹄书、钟繇镌字,八分隶书,高碑方正,谓之“三绝”,即文表绝、书法绝、镌刻绝。

四川成都《蜀丞相诸葛堂碑》

其碑立于大门内右侧,碑身及碑帽通高367厘米、宽95厘米、厚25厘米,下有碑座。碑帽的云纹雕饰,具有唐代石刻艺术特点,其石质为峡石。碑文共22行,每行约50字,楷书。

此碑于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始建,由唐宰相裴度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公绰(唐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之兄)书,当时蜀中名匠鲁建刻字。其碑书法浑厚笃实,遒劲端严,既有柳体笔韵,又自具风格,加之刻匠鲁建刀法谨严,超群绝伦,故文章、书法、镌刻都极为精湛,世称“三绝碑”。

按此三绝之称有二说:其一说是明弘治十年四川巡抚华荣于碑上题跋云:“人因文而显,文因字而显,然而武侯之功德,裴柳之文字,其相与垂宇不朽也。”这是赞美诸葛亮功绩和裴柳之字并称“三绝”。其二是清道光九年华阳举人潘明彤懧为文章、书法、刻技均极精美,因之称“三绝”。后人合二为一,又产生“四绝”之说。

湖南永州柳子庙《苏轼荔子碑》

湖南零陵永州镇的柳子庙内的《苏轼荔子碑》,共四块,每块高240厘米、宽132厘米、厚21厘米,长方形,平额无座。原碑为唐朝韩愈撰文,宋苏轼书写的《罗池庙享神诗碑》,与河东柳宗元之德政,以一碑而集“韩诗苏书柳事”,世称为“三绝碑”。

因其诗开头有“荔子丹兮蕉黄”之句,因之又称为“荔子碑”。原碑宋代刻于广西柳州罗池庙,明代刘克勤摹刻于零陵永州镇愚溪庙,现存于柳子庙内之碑为清顺治年间永州知府魏绍芳所重刻。

山东《潍坊新修城隍庙碑》

此碑为竖碑,通篇为正楷,碑额为隶意“六分半书”的板桥体“城隍庙碑”四个大字。碑高190厘米、宽80厘米、厚20厘米,凡20行,每行47字,通篇共909字。

碑文为清乾隆潍县知事郑板桥撰并书,文章精妙,堪称一绝;其书法为郑板桥极为少见的正书杰作,其正书有隶意,骨坚肌丰,爽朗清绝,称一绝;丹书石上,由其高足司徒文膏镌刻,不失笔意,与真迹不着毫厘,又称一绝,所以世称“三绝碑”。

湖南祁阳《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

此碑在湖南祁阳县城南浯溪,唐代文学家元结,字次山,曾寓于此。他将所撰《大唐中兴颂》请大书法家颜真卿楷书、摩刻于江畔数十丈峻峭之石壁上。碑面320厘米见方,直行自右至左书写,共21行,每行20字,述安史之乱、玄宗逃蜀、肃宗即位、收复长安、洛阳之事。

颜字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名闻中外,唐以后历代文人无不为之倾倒,可谓“丰碑读一过,百拜不能休”。相传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曾几次来浯溪学颜字,并写诗赞道:“春风吹船过浯溪,扶藜上读中兴碑。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

清何绍基诗曰:“为舟十次经浯溪,两番手拓中兴碑。”因文章、书法、摩崖之石都非常绝妙,世称“摩崖三绝碑”。

福建泉州《万安桥记大字碑》

该碑在福建泉州洛阳桥南的蔡襄祠内。蔡襄字君谟,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大学士,两度出知泉州,建洛阳桥,卒谥“忠惠”。祠历代均曾修建,现存系清代重建,面三间,深三进。

蔡襄是宋代著名“四大书法家”之一,他自撰并书的《万安桥记大字石碑》,是其杰作。碑刻文字精炼,书法遒劲,刻工精致,世称“三绝碑”。碑立于祠中,分别刻在两块石头上,一为原刻,一为摹刻。

河南郑州《苏轼书欧阳修醉翁亭记石碑》

北宋元佑六年(1091年)苏轼知颖州时,应开封刘季孙之请,以真、行、草兼用字体写成《醉翁亭记》长卷,卷末有赵孟俯、宋广、沈周、吴宽、高拱等人的跋尾赞叙。明隆庆五年(1571年)秋,刘巡邀请文彭、吴应祈为之双钩勒石,立于鄢陵县刘氏家祠内。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高拱的侄曾孙高有闻因原刻磨损不清,出其家藏拓本重新刻石,立于新郑县高氏祠堂。刻技之精,不在鄢陵刻石之下。石刻共分十八块,每块长60厘米、宽40厘米左右;其后还有六块宽约40厘米、长60~90厘米的石刻,是赵孟俯、沈周、高拱等人的题跋。此碑为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撰文、苏轼书写,刻石手法极为精巧,冠以“三绝碑”,当之无愧。

开善寺《宝志公像赞诗碑》

唐代大诗人李白为开善寺题写的《宝志公像赞诗碑》,由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写字,唐朝画圣吴道子作画,刻在石碑上,其诗、书、画均为名家之作,故称为“三绝碑”。

陕西高陵《李晟墓碑》

碑在陕西高陵白象村渭水桥北。唐末朱池作乱,唐将李晟自定州率兵驰援,大军驻扎今东渭桥畔,经激战后收复京城,迎回了唐德宗,因功被封为西平郡王兼中书令,死后葬在当日驻军的地方,即今之墓冢所在地。

墓前有石碑,为唐宰相裴度撰,唐代书法家柳公权书写,名匠刻字,世称之为“三绝碑”。明代迁碑于墓西北约200米处,迄今完整无损。

湖南郴州《苏仙岭三绝碑》

湖南郴州苏仙岭的白鹿洞石壁上,刻有北宋词人秦观的一首词。这是一个天然的悬崖石壁,高52厘米、宽46厘米,词文共11行,每行8字,行书。当年秦观因小人诬陷,被贬黜郴州后,心情悲怅,于是藉景抒情,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79年)作了〈踏莎行.郴州旅舍〉一词。

秦少游死后,苏东坡非常悲痛,在扇面秦观词的后面,写下“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的跋语。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米芾又把秦观的词和苏轼的跋书写下来刻于碑上,碑文艺术手法极高。到南宋咸淳二年,由郴州太守宋恭把原碑拓上,转刻在苏仙岭白鹿洞的大石壁上,这就是今人所看到的“三绝碑”。

曹操途径曹娥碑,见碑上写有八个字,走出三十里远后:我知道了

前言

碑一般指一块刻有文字——或纪念事业、功勋像一般都写有墓志铭的墓碑,或仅仅作为标记像记录里程数的里程碑的石头,围绕碑一共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立碑,讲究黄道吉日和石碑大小;二是碑文,专门为刻碑而作的文字,没有固定的格式,墓碑则包括抬头、正文和落款。碑文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比较为人所知的碑文是墓碑,我国文学史上一共有两个写墓碑的大师——汉朝的蔡邕和唐朝的韩愈。但蔡邕曾说,他写碑文,只有为“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的郭泰撰写的《郭泰碑》是实话实说,而为其他人所写的碑文都是夸张之词。

曹娥碑:背后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尽孝故事

上虞有一户曹氏人家,家中有父亲曹盱和女儿曹娥两人,父女俩相依为命,曹盱是个巫祝,平日里为人占卜窥探天命或是主持祭祀,倒也不愁生计。五月初五那天,曹盱受乡民之托驾船前往舜江做法以迎送潮神伍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曹盱一个不小心落入水中,岸上的乡民纷纷下水去救却寻不着尸体。当时年仅十四岁的曹娥听说了这个消息,跌跌撞撞地来到江边昼夜嚎哭,哀恸至深,住在附近的乡民无不为之落泪。过了十七天,打捞尸体的乡民还是一无所获,曹娥受悲痛驱使下,竟然也跃入江中,一旁的乡民想拉都拉不住。不出五日,曹娥的尸体和曹盱的尸体一起浮出水面,乡民前往一看,曹娥的手是抱着自己父亲的尸体的,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曹娥也去寻找曹盱的尸体了,弄清曹娥跳江缘由之余,乡民都纷纷嗟叹曹娥尽孝之心,此事便传为美谈。

为了向后人传扬曹娥的孝行和品德,当地的人们因此为她立了一块石碑,一开始是让县吏魏朗写碑文,但魏朗沉思琢磨了半天也没写出一个字来,因此便叫了自己的弟子邯郸淳来写,不想邯郸淳拿到毫笔没多久便有了灵感,碑文一气呵成,看过的人都说好。撰写墓碑的大家蔡邕听说了曹娥的事迹前来瞻仰,看到邯郸淳的碑文后有感而发,便也在碑上大笔一挥写了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当时大家并没理解这八个字所作为何。

曹操与杨修路遇曹娥碑,二人解出八字含义

杨修是曹操的主簿,也就是曹操麾下掌管文书的佐吏,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人,当时曹操身为丞相,要管朝廷中大大小小的事,劳神伤肺,杨修为了替曹操分忧,为他处理了不少事,十分得曹操心意。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曾记载了一段两人之间的趣事,其中杨修的才智展现得淋漓尽致,曹操也自愧不如。

话说两人有一日到绍兴上虞,具体做什么倒是不得而知,但两人经过了以尽孝闻名于世的曹娥碑,看到了石碑后面蔡邕作的八个字。曹操看了看前面邯郸淳写的墓碑,又看了看蔡邕写的八个字,实在没想明白这期间有啥联系,便问杨修说:“你知道这八个字是啥意思吗?”被罗贯中称赞“笔下龙蛇走,胸中棉帛成”的杨修当然知道是啥意思啦,他也不藏着掖着,直接作了个揖答道:“知道呀!”曹操见杨修张了张口还想继续说,连忙阻止:“你先别说,给我点时间容我想一想。”说完曹操便将石碑背面的八个字用纸摘抄了下来,一边继续赶路一边思考这八个字的含义。

路两旁是一望无垠的田地,都种满了绿油油的水稻苗,曹操一边想着那个问题一边看着路边连在一起的田地间偶尔出现的茅草屋,想着想着突然一拍脑袋说:“我知道了!”此时两人已经走出曹娥碑有三十里远了。曹操便让杨修把他想出来的解释写在纸上,自己也写了一份在另一张纸,写完后两份解释对比一看,竟然是一模一样。原来这是一副拆字碑谜,“黄绢”指的就是有色的丝织品,写成一个字便是“绝”;“幼妇”指的是少女的意思,也就是女子年少,写成字是“妙”;“外孙”是指的是女儿的孩子,写成字就是“好”;“齑臼”指的是一种盛放葱、姜、蒜、椒、芥五种调味料的器具,也可以隐喻成盛纳世间艰辛的器具,这五辛需要用舌头来尝尽,因此写成字是“辞”。这四个词连在一起便是“绝妙好辞”,这是在夸邯郸淳写的墓碑情之切、意之深,写得极好呢!

曹操看了杨修的解释后,想到杨修看到这谜语的第一眼便知道了谜底,而他却是在走了三十里路才想明白,不由感叹道:“我的才能比不上你。”虽然有后人研究称曹操一生没有去过江南,这一则故事应是杜撰的,但其中传达的美好寓意值得我们传颂,其中杨修显现出来的才学更是叫人拍手称赞。

结语

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杨修若不是一生都在学习知识,也不能在短短时间内就解出谜底。

渭南园林中的历代名碑石刻文化

石碑,是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竖石。多镌刻文字,意在垂之久远。碑是立在宫殿、陵墓或寺庙中记事的石块。石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

碑首早期有圆首形和尖首形两种。这大约与周代琬圭和琰圭两种礼玉有关。自魏晋以后碑首逐渐发展成盘蝻纹装饰浮雕。碑身是碑的主体部分。一般是竖长方形的巨石。碑的正面叫“碑阳”。以刻文字为主。古代刻碑的通例是碑额为标题。采用隶书体。称为“题额”;采用篆书体的。称为“篆额”。碑的背面叫“碑阴”。碑座是安放碑身的石座,称为“趺”。早期的趺座为简单的长方形,四面各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神”。

由渭南市园林处主办的“绿色渭南,人文园林”文化活动,于2020年6月启动,2021年9月初步完工。秉承着“渭南人书写渭南历史”的活动宗旨,在渭南城区各大公园广场、道路绿化、街头游园、公共绿地等重点景石和亭台楼阁上勒碑刻文,内容全部为渭南本土文化,包括诗词、楹联、历史人文、民俗等,均由渭南籍从古代至当代的文化人士创作、书写、雕刻,展现了渭南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位于渭南双王大街(310国道)两侧绿化带内分布着十余处皆是渭南出土的中国历代名碑,以园林石刻形式展现出来,堪称渭南“碑刻一条街”。

唐代国长公主碑

唐代国长公主碑,系唐玄宗之妹李华的神道碑。对研究唐书法及我国戏剧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此碑高约四米,螭首,题额为隶书“大唐代国长公主碑”八字。系唐玄宗之妹李华的神道碑,位于蒲城县城西北十里的双庙村西南,属陕西省公布的名碑之一,对研究唐书法及我国戏剧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此碑高约四米,螭首,题额为隶书“大唐代国长公主碑”八字。碑文1800余字,大多清晰,保存较好。碑后有冢,保存基本完好。

该碑碑文系其夫驸马都尉郑万钧撰文,其子驸马都尉、左赞善大夫郑聪书。郑万钧为唐代文豪兼书法家。《金石萃编》跋言:“张说、郑万钧深艺之士也,学有专癖,书成草圣,挥洒手翰,镌刻心经。”郑聪书法源于家学,名在其父之上。此碑行楷兼备,潇洒婉丽,有颜真卿书法之神韵。时桥陵诸碑铭书丹均出于名臣或玄宗之手,惟此碑系夫为妻撰文,子为母书碑,在历史上实为少见。

更为可贵者,此碑碑文一洗官样俗套文风,与桥陵诸碑迥异,以生活琐事入题,尤显其清新细腻。

晖福寺碑

晖福寺碑,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刻,楷书,24行,每行44字,高294厘米,宽90厘米,额下有穿,下部作束腰形,碑阴刻有许多少数民族的姓氏,是研究民族史的重要资料。此为中国名碑之一。原存陕西澄城县,碑石原在陕西澄城县,当地人禁拓,故传本很少。现藏西安碑林。

篆额为“大代宕昌公晖福寺碑”。此碑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北魏早期作品,用笔方峻而端整,锋芒毕露,与《张猛龙碑》风格极似。

北魏时期是书法艺术史上蓬勃发展的阶段,在整个南北朝时期,北方中原地区书法以北魏碑刻为代表,因此“魏碑”、“北碑”成为北朝书法的代名词。北朝各都是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人民性格朴质豪放,倡导尚武精神,同时又积极吸收汉族文化。在书法艺术上则表现出雄峻坚实的艺术风格。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言其十个特点:“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宕昌公晖福寺碑》是北魏书法佳品之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书法整篇宏整遒丽,下笔锋芒内敛,线条凝炼,结体气势豪放。用笔方圆兼备,以圆为主。与同时代北魏碑刻作品相比,风格接近于稍晚于它的永平四年(511)的《郑文公碑》。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将这两通碑同列为“妙上品”,并评价说:“《宕昌公晖福寺碑》书法高简,为丰厚茂密之宗,隶楷之极则。”

西岳华山庙碑

《西岳华山庙碑》是刊刻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的一方碑刻,又称“华山庙碑”“华山碑”等,碑文中有“郭香察书”四字,一说郭香察是书丹者,一说郭香是察书者,尚无定论。属隶书书法作品,原石已毁,现有重刻碑存于陕西西岳庙灵官殿。

《西岳华山庙碑》额篆“西岳华山庙碑”2行6字,碑文共22行,满行38字,分为三部分,前14行为第一部分,叙述修庙、祭祀山神原因以及汉代诸帝要求依时节祭祀山川之神的意义;第15-18行为第二部分,主要是赞辞,四字一句,赞扬华岳之神。第19-22行为第三部分,为当时当地郡县官员的姓名、职官名。书法上,其用笔方圆兼备,结体方整匀称,章法整肃庄重,兼有《衡方碑》之朴茂、《曹全碑》之溢美流动和《夏承碑》之圆转古拙。

据碑文记载,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修封禅之礼,求成仙之道,巡视五岳,祭祀之礼十分丰盛,在华山之下建立宫殿,宫叫集灵宫,殿叫存仙殿,门叫望仙门。汉宣帝刘询执政时,特地派使者持节来此祭祀,每年一次求神祭祀,三次谢神祭祀。新朝灭亡时,宫殿逐渐荒废,但断垣残壁犹存。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倡导凡事要做得适中,祭祀要尽量节俭,每年只派俸禄二千石的官员(太守级别的)祭祀。每当遇到风灾、旱灾等灾害,到华山祷告祈请,没有不应愿的。此后一百余年间,皇帝因事西巡就趁便前来享祭。然而从前的碑石,镌刻的有关事迹,文字磨灭,无法认读。东汉延熹四年(公元161年)七月八日,袁逢来此境内主政,忧虑眼前这等境地,按照古制祭位,在废墟上修复败坏的建筑,重刻碑石,整修宫阙,但工程未完就升任京兆尹。继任太守孙璆到任之后,敬重前任善举,继续完成袁逢未竟之业,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四月二十九日全部竣工,刻《西岳华山庙碑》以记始末。至于书丹者,碑文中有“郭香察书”四字,一说郭香察是书丹者,一说郭香是察书者,尚无定论。

韩仲良碑

《韩仲良碑》是唐永徽6年(655)3月14日由(唐)于志宁撰;(唐)王行满正书,出土于陕西省富平县。

谒金天王神祠题名

颜真卿《谒金天王神祠题记》,刻于《华岳庙碑》右侧,乃乾元元年(758年),颜真卿50岁自通州刺史贬为绕州刺史时游华岳庙之题名。84字,字字精神,颇具庙堂籀之气。虽是游记,早已名传干古。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颜真卿的“到此一游:

高力士碑

高力士碑藏于蒲城县博物馆内。六螭首,碑身长方形,通高4米,宽1.5米,中厚0.25米,碑阴为线雕缠枝卷叶牡丹图案。该碑立于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五月十一日,距今已一千二百余年。碑文共30行,行55字,圭额篆题“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赐扬州大都督高公神道碑。”李阳冰篆,碑文为张少悌书。记述了高力士的生平经历及身世。

据清乾隆时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所载:“唐内监高力士墓碑石刻中断,每行只存二十余字”。说明此碑早在二百多年前已经残缺不全。由于未窥全貌,遂成为文物考古界一个难解之谜。后经多方寻觅,于一九八一年在唐玄宗(李隆基)泰陵附近,发现该碑下半部分,并于一九八二年接对完好,正式展出。高力士碑的出土,为我们研究唐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新华社为此发了专电,日本京都大学教授佐伯道之先生,特将此碑全文译为日文。

高力士碑刻于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李阳冰篆额,张少悌书丹。碑额题“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大都督高公神道碑”。碑主高力士为玄宗宠臣,碑文叙述了他的身世、品质、政绩及其遭遇,评价较为公正,纠正了传说中的失误及史书记载的不足。据碑文,高力士是广东番州人,原名冯元一,入宫后受到武则天的宠爱,赐名高力士。他 聪明机智,有文武之才,协助唐玄宗平定韦后之乱,因功封大将军。晚年遭流放,玄宗去世后他悲哀绝食七日而亡,后遵玄宗遗诏,陪葬泰陵。该碑高405厘米、宽142厘米,碑文30行,约1600余字。现藏蒲城碑林。

曹全碑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因曹全字景完,所以又名《曹景完碑》。《曹全碑》系东汉王敞等人为郃阳令曹全纪功颂德而立。此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碑阳20行,每行45字;碑阴题名33行,分5横列。书体为隶书,篆额久佚不存。全碑共1165字。碑高253厘米,横宽123厘米。此碑于明万历初在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出土,传碑石在明代末年断裂,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现保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藏有明拓本。

《曹全碑》属东汉末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是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重要的历史资料,也是现存中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其结字匀整,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风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汉隶中秀美风格的代表。

李思训碑

著名书法碑刻。公元720年立,李邕撰文并书。铭文记述李思训生平事迹。现存陕西蒲城,已残。是李邕书法代表作。亦有拓本传世。

蒲城县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云麾将军碑》,李邕撰文并书。行书。因碑文中有“以八年六月廿八合袱”等字,宋陈思《宝剑丛编》、赵明诚《金石录》等书定为开元八年(720年)立。但据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和王昶《金石萃编》两书考证,分别以为开元二十四年以后,或开元二十七年立。为睿宗(李旦)之“桥陵”陪葬墓群中神道碑之一。铭文内容记述李思训生平事迹。《金石萃编》载: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宽四尺八寸五分。碑石下半段文字残缺已甚,上半部字迹较清晰。现存陕西蒲城桥陵,下截多漫漶,上截亦石花满布,几不能读。额题篆书“唐故右武卫大将军李府君碑”4行12字。正文行楷书30行,行70字。此碑书法劲健,凛然有势。用笔清劲,自然,瘦劲异常,凛然有势,结字取势纵长,奇宕流畅,其顿挫起伏奕奕动人,顾盼有神,犹是盛唐风范。此碑规模极大,遒劲而妍丽,为李邕精心之作。为历代书家称道。

同州圣教序碑

同州圣教序碑,为雁塔圣教序碑的唐代翻刻。原在同州,后来移至西安碑林。碑题"大唐三藏圣教序",同州《大唐三藏圣教序》原石存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为慈恩寺大雁塔下褚遂良所书《雁塔圣教序》的“双胞胎”。根据碑刻痕迹,应为后者之翻刻版,内容与其一致,由于摹拓较少,所以刀口更为清晰。

碑刻于唐龙朔三年(663年),碑石原在同州(今属陕西渭南市大荔县),现置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翻刻自《雁塔圣教序》。褚遂良书款为后人刻。笔力遒劲,然刻工粗糙,不及《雁塔圣教序》空灵。

故宫藏《同州圣教序》明拓本,“治”字未封口。《欧斋藏碑帖目录》同州圣教序。

(故宫藏《同州圣教序》明拓,“治”字未封口本)

华岳精享昭应之碑

唐玄宗开元八年(公元720年)三月刊立。现存于陕西省华阴市华岳庙。李休光篆额,咸廙撰文,御史刘升书丹。碑文记述:唐开元八年,天下大旱,朝廷派旧相尚书许国公苏颋祭祀华山,因华山神灵验降澍雨而进行的答颂。

该书法有汉隶遗韵,字势开张大气,字形端庄工整,线条灵动有力,在古代书法特别是在唐代八分书中享有一定声誉。历代方家对刘升《华岳精享昭应之碑》的书法艺术多有评论。  

宋赵明诚《金石景》云:“升素以书名,如《造观音像》《徐州刺史苏说碑》行于世。此碑隶法古劲,无唐人习气,可爱也。”  

明赵崡《石墨镌华》说:“今观其隶,古道逸有汉人遗意,五代以降求此一批法不可得矣。”   

清叶昌炽《语石》卷七《唐人分书名家》曰:“唐承汉魏之后,分书宏伟,犹有古法。”   

清钱泳《书学隶书》评价:“而有意圭角,擅用挑剔,与汉人迥殊。”

“ 绿色渭南·人文园林 ” 活动,巧妙地将石碑史文化融入到园林造景之中,铸就了渭南城区独有的一道亮丽风景。

来源:元泽辉文化 摄 影 艾赛音

曹操途径曹娥碑,见碑上写有八个字,走出三十里远后:我知道了

前言

碑一般指一块刻有文字——或纪念事业、功勋像一般都写有墓志铭的墓碑,或仅仅作为标记像记录里程数的里程碑的石头,围绕碑一共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立碑,讲究黄道吉日和石碑大小;二是碑文,专门为刻碑而作的文字,没有固定的格式,墓碑则包括抬头、正文和落款。碑文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比较为人所知的碑文是墓碑,我国文学史上一共有两个写墓碑的大师——汉朝的蔡邕和唐朝的韩愈。但蔡邕曾说,他写碑文,只有为“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的郭泰撰写的《郭泰碑》是实话实说,而为其他人所写的碑文都是夸张之词。

曹娥碑:背后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尽孝故事

上虞有一户曹氏人家,家中有父亲曹盱和女儿曹娥两人,父女俩相依为命,曹盱是个巫祝,平日里为人占卜窥探天命或是主持祭祀,倒也不愁生计。五月初五那天,曹盱受乡民之托驾船前往舜江做法以迎送潮神伍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曹盱一个不小心落入水中,岸上的乡民纷纷下水去救却寻不着尸体。当时年仅十四岁的曹娥听说了这个消息,跌跌撞撞地来到江边昼夜嚎哭,哀恸至深,住在附近的乡民无不为之落泪。过了十七天,打捞尸体的乡民还是一无所获,曹娥受悲痛驱使下,竟然也跃入江中,一旁的乡民想拉都拉不住。不出五日,曹娥的尸体和曹盱的尸体一起浮出水面,乡民前往一看,曹娥的手是抱着自己父亲的尸体的,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曹娥也去寻找曹盱的尸体了,弄清曹娥跳江缘由之余,乡民都纷纷嗟叹曹娥尽孝之心,此事便传为美谈。

为了向后人传扬曹娥的孝行和品德,当地的人们因此为她立了一块石碑,一开始是让县吏魏朗写碑文,但魏朗沉思琢磨了半天也没写出一个字来,因此便叫了自己的弟子邯郸淳来写,不想邯郸淳拿到毫笔没多久便有了灵感,碑文一气呵成,看过的人都说好。撰写墓碑的大家蔡邕听说了曹娥的事迹前来瞻仰,看到邯郸淳的碑文后有感而发,便也在碑上大笔一挥写了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当时大家并没理解这八个字所作为何。

曹操与杨修路遇曹娥碑,二人解出八字含义

杨修是曹操的主簿,也就是曹操麾下掌管文书的佐吏,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人,当时曹操身为丞相,要管朝廷中大大小小的事,劳神伤肺,杨修为了替曹操分忧,为他处理了不少事,十分得曹操心意。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曾记载了一段两人之间的趣事,其中杨修的才智展现得淋漓尽致,曹操也自愧不如。

话说两人有一日到绍兴上虞,具体做什么倒是不得而知,但两人经过了以尽孝闻名于世的曹娥碑,看到了石碑后面蔡邕作的八个字。曹操看了看前面邯郸淳写的墓碑,又看了看蔡邕写的八个字,实在没想明白这期间有啥联系,便问杨修说:“你知道这八个字是啥意思吗?”被罗贯中称赞“笔下龙蛇走,胸中棉帛成”的杨修当然知道是啥意思啦,他也不藏着掖着,直接作了个揖答道:“知道呀!”曹操见杨修张了张口还想继续说,连忙阻止:“你先别说,给我点时间容我想一想。”说完曹操便将石碑背面的八个字用纸摘抄了下来,一边继续赶路一边思考这八个字的含义。

路两旁是一望无垠的田地,都种满了绿油油的水稻苗,曹操一边想着那个问题一边看着路边连在一起的田地间偶尔出现的茅草屋,想着想着突然一拍脑袋说:“我知道了!”此时两人已经走出曹娥碑有三十里远了。曹操便让杨修把他想出来的解释写在纸上,自己也写了一份在另一张纸,写完后两份解释对比一看,竟然是一模一样。原来这是一副拆字碑谜,“黄绢”指的就是有色的丝织品,写成一个字便是“绝”;“幼妇”指的是少女的意思,也就是女子年少,写成字是“妙”;“外孙”是指的是女儿的孩子,写成字就是“好”;“齑臼”指的是一种盛放葱、姜、蒜、椒、芥五种调味料的器具,也可以隐喻成盛纳世间艰辛的器具,这五辛需要用舌头来尝尽,因此写成字是“辞”。这四个词连在一起便是“绝妙好辞”,这是在夸邯郸淳写的墓碑情之切、意之深,写得极好呢!

曹操看了杨修的解释后,想到杨修看到这谜语的第一眼便知道了谜底,而他却是在走了三十里路才想明白,不由感叹道:“我的才能比不上你。”虽然有后人研究称曹操一生没有去过江南,这一则故事应是杜撰的,但其中传达的美好寓意值得我们传颂,其中杨修显现出来的才学更是叫人拍手称赞。

结语

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杨修若不是一生都在学习知识,也不能在短短时间内就解出谜底。

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陇海支队司令员王道平烈士纪念碑文及简介

碑文:

王公讳道平,齐滨县砖庙区人,幼失怙恃,目睹地方封建势力强横,全国之军阀混战而深恶痛绝,并思有以革之。

愤举战旗,公毅然参加国民第五军任团长,欲扫军阀混战之局面。事未遂,然其志足称尚。

十五年,北伐军兴,复任二十一军特务团团长。

北伐成功后,因国事日非,乃解甲归田,而救国救民之志未稍懈,遂奔走各大都市,结识进步人士,如于子元、郑尔琢、孔庆嘉等均相交莫逆。

“七七”事变后,公即高举义旗,组织抗日军。革命青年闻风云集,陇海路侧,屡歼顽敌,威名大振。

嗣八路军东进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公遂慨然从之,历任营长、游击大队长、定曹地区支队司令员等职,兢兢业业,部队赖以壮大,遂成为鲁西南半壁屏障。

“二二七”敌寇扫荡,部队遭受损失,公即四方奔走,扩大整训,部队始复倍于往昔。

恰逢地方历年歉收,哀鸿遍野,公即有感于怀,到处呼吁,欲有以拯救千万将死之灾民也。

孰意积劳致疾,人皆劝其修养,公乃以日寇未除辞。

而疾日益沉重,调治罔效,于三十三年三月十四日赫然长逝。呜呼!痛哉!

公,性侠义,好朋友,宽厚待人,扶危济困,遇不平事则恨恨,且刚毅忠直;虽含垢忍辱,绝不辱上级所给予之任务。

噫!公去矣,公之行昭如日月;吾鲁西南各界人士,均哀其志,嘉其行,遂为勒石,公葬,褒扬于世,遮公于九泉并不激动来世也。是为之记。

纪念碑简介:

原八路军115师陇海地区抗日游击支队司令员王道平烈士纪念碑位于烈士家乡曹县砖庙镇薛楼王庄村东。

碑正面上款为“冀鲁豫边区第五军分区定曹地区支队”,下款为“鲁西南各界敬立,中华三十三年三月。”

碑阴刻有纪念碑文,碑帽正面刻有“百世流芳”四字。

1980年,进行翻修,碑楼四面有王道平司令老战友题词。

东侧刻有王健民的题词:“为革命鞠躬尽瘁,爱人民精神永存”,南面刻有任耀庭的题词“张弓射豺虎,德威照后人”,西面刻有宋励华的题词:“功勋重青史,英名存人间”,东面是李冠卿的题词“抗日功绩,永留人间”。

王道平烈士简历:

1886年出生,又名王希太、王正兴,外号“王四瘸子”, 曹县砖庙镇王阁村人,辛亥革命时毅然从戎。

不久,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他愤然弃职返乡。

1926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他再次从戎,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团长。

1927年、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再次离开了军队。

1928年西北军吉鸿昌部进驻曹县,王道平率一千多人枪的绿林武装前去投奔,被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军长吉鸿昌任命为该军特务团团长。

1930年爆发中原大战,他看到国事日非,遂解甲归田,广交江湖好汉。

1936年入党。

1938年秋后,在曹县成立了鲁西南抗日游击大队,推举王道平为司令员

1938年冬,鲁西南抗日游击大队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陇海支队,王道平任司令员。

是年底,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副团长覃健、参谋长张赤民率该团两个连来曹,与范筑先第十三支队冀炳南部及王道平陇海支队合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纵队,下辖4个支队,王道平任纵队副司令员兼三支队司令员。

不久,挺进支队改为一一五师三四四旅的特务团。

1939年春,陇海支队改编为杨得志领导的冀鲁豫支队二大队第三营,王道平任营长。

1940年5月,任鲁西南地委游击大队长,后任定曹地区支队司令员。

由于长年戎马倥偬,王道平于1940年开始身患肺病,仍继续坚持工作。

1944年3月14日不幸病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