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怎么的拼音)
新疆:怎一个美字了得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 资料图片
新疆塔城地区吐尔加辽草原风景如画。陈双喜摄/光明图片
【草原牧区行·新疆篇①】
开栏的话
清朗的风,从广袤无垠的草原上轻轻拂过,在乳香、茶香、酒香间盘桓萦绕,又将泥土的芬芳、骏马的嘶鸣、牧人的歌声送往渺渺的远方……
草原牧区,是游人向往的大美之境,也是各民族生生不息的和美家园。
如今,这里展现着怎样的发展图景?涵蕴着怎样的生机活力?诉说着怎样的心声感怀?只有迈开步子用双脚丈量,才能有深刻感受;只有躬下身子用心去聆听,才能有真切共鸣。
为此,本报派出调研组,分五路奔赴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甘肃五大草原牧区,进行深度调研,深入践行“四力”。
从今天起,调研成果——“草原牧区行”系列报道与您见面。让我们一起,去直击草原牧区的万千风物,感受草原儿女的多彩生活……
瞧!这就是秋日的新疆:
库鲁斯台草原一望无际的金黄里,羊儿肥牛儿壮;火焰山麓的葡萄沟,晶莹的“珍珠”、紫色的“玛瑙”挤满了藤蔓;阿图什的原野上,熟透的无花果随风摇曳,风吹碧浪千里香;而喀什农家小院的石榴树,早已谢了春红,沉甸甸的果实咧嘴笑弯了枝桠……
7月12日至15日,总书记到新疆考察。当总书记对师生、村民、社区居民们讲起“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话音未落,现场千百个声音不约而同地响亮回答:“紧紧抱在一起。”
这一曲最美的和声,灿烂了多少张笑脸!石榴籽之喻,是多么贴切而形象!今日新疆这一派安定祥和、生机勃发的崭新气象,正是源于民族团结汇聚的磅礴力量。
近日,本报调研组走进新疆,探寻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指引下,新疆大地发生的可喜变化,与你一起欣赏各民族团结奋斗之美。
“花瓣叠合”沁芬芳
经历过风雨的新疆人民,越来越体会到民族团结的珍贵。
北疆的塔城地区,清乾隆年间正式设治,一开始就是多民族聚居地。现在,全地区33万个家庭中,有1.1万个家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组成。
我们在哈尔墩社区民族团结老模范、维吾尔族大婶哈力旦·依拉洪家中采访时,偶遇了正在这里开展田野调查的新疆师范大学罗意教授团队。
团队成员之一、维吾尔族姑娘艾丽菲热·莫明博士告诉记者,哈尔墩社区是一个典型的“互嵌式”社区,是各民族在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历史中形成的,是各民族在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的生动案例,研究团队称它为“花瓣叠合型”民族融合的塔城模式。
2020年9月20日,一场特别的婚礼在哈力旦·依拉洪家充满民族风情的小院中举行,她的女儿木哈拉木·米吉提和青梅竹马的小伙儿帕肉克·塔拉提喜结良缘,穿着民族盛装的各民族亲友在这里载歌载舞,为新郎新娘送上祝福。
我们在哈力旦家装修精致的俄式小洋楼里看到婚礼的合影,19名家庭成员来自6个民族:维吾尔族的大婶、乌孜别克族的大叔、塔塔尔族的姐夫、哈萨克族的妹夫、俄罗斯族的女婿,还有她父亲收留的汉族弟弟……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背后该有多少动人的故事啊!
哈力旦大婶告诉我们,她非常喜欢哈尔墩这个多民族社区,大家在这里共同生产生活、相亲相爱,平时你送来一把菜、我端去一盘果,都是好朋友、好邻居。
在塔城,我们还分别走访了40余年用医者仁心在牧区书写人间大爱的医生吾哈斯·苏莱曼,12年风雨无阻在自家小院升国旗的沙勒克江·依明,他们数十年如一日传递的真挚情感、付出的默默行动,深刻烙印在各族人民的心上。
沿着哈尔墩社区街道,我们看到很多人家小院外墙上,都挂着一个“石榴牌”,上面画几个石榴,就表明这个家庭有几个民族。这个小小的细节深深打动了我们:这是对民族团结的真诚礼遇,也是对民族融合的由衷礼赞。
南疆的阿克苏地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十分亮眼,经济总量常年位居新疆前列。阿克苏地区总人口271万,少数民族人口占七成以上,团结与稳定为地区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阿克苏市“王三街”就是一条民族团结街。清朝末年,从喀什来阿克苏经商的一对维吾尔族夫妇生病,得到从天津来阿克苏行医的王福才救治,二人结为兄弟。王福才后来收养了这一对夫妇的儿子,取名王三,并教其学医。后来王三成为当地名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条街叫作“王三街”。
2018年1月,由7个民族、88名“结亲”股东参与的“一家亲”餐厅在王三街正式开业,王三的孙子麦合麦提·托乎提是积极参与的股东之一,他还有一个汉族名字叫王维汉。餐厅在成立之初就明确规定,将盈利的5%用来帮助各民族困难群众,以实际行动传承王三故事蕴含的民族团结精神。
餐厅负责人阿衣仙木·古丽介绍,就餐区两层共1400多平方米,每天各民族宾客盈门,手抓肉、烤包子等少数民族美食深受汉族客人的欢迎,红烧鱼、涮火锅等汉族传统美食越来越受到维吾尔族客人的喜欢,我们的餐厅也是民族融合的纽带。
手挽着手、心贴着心,一起向前走,才能走向更好的未来。这已经是阿克苏人的共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多个“民族兄弟”携手奋斗的故事成为佳话。
在阿克苏温宿县,20多年前,赵武忠从四川南充来到当地林场打工,在他承包果园遇挫、心灰意冷时,是维吾尔族大哥莫合塔尔借给他1万块钱,解了燃眉之急。从此,两人结伴种植核桃,互帮互助,一起走上致富路。他们被称为“核桃兄弟”。
在阿克苏库车市,7年多前,安徽蚌埠小伙儿刘道浩因为喜欢吃烤羊肉而结识了烤羊肉摊的维吾尔族小伙儿肉孜·亚森,并追随回乡的肉孜·亚森来到阿克苏,两人合伙开了一家烧烤店,现在这家店已是当地夜市的网红美食店。他们被称为“烧烤兄弟”。
“有了民族团结,才有今天的好日子”,是这两对兄弟发自内心的感慨。
下午6点,伊犁的阳光依然炙热,一首《伊犁河畔的月夜》乐曲,带来了意外的清凉。这是悠扬的手风琴声,“伊犁河畔旁,站满小白杨,明月林间照,树叶沙沙响”。有人伴着琴声,唱起这首欢快悦耳的哈萨克族民歌。
循着优美的旋律,我们走进伊犁伊宁市亚历山大手风琴珍藏馆。它的主人亚历山大·谢尔盖维奇·扎左林是俄罗斯族人,从爷爷辈起就生活在伊宁,10岁学习手风琴,15岁开始修琴,40多年来收藏了世界各地的800多架手风琴。因琴而结缘,这里还活跃着一支由13个民族、20多人组成的手风琴乐队。
当天下午的演出团队,由亚历山大和锡伯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等7个民族的7位乐手组成。《我和我的祖国》《达坂城的姑娘》《花儿与少年》《嘎达梅林》《黑走马》……这些饱含着人们岁月记忆、洋溢着各民族独特风情的经典曲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听众,赢得了一阵阵掌声。
乐队队长、锡伯族乐手郭顺民表示:“手风琴音色优美,用手风琴把民族团结之歌演奏给更多人听,这是我们的心愿。”
沉醉于这优美的旋律,我们想起热情爽朗的哈力旦·依拉洪大婶,想起携手创业的“核桃兄弟”“烧烤兄弟”,想起罗意教授团队的“花瓣叠合”之喻。我们要给今天的新疆民族团结更多的掌声。
和衷共济情更长
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历史上就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和中介,历来就是多元文化荟萃、多种文化并存的地区。
站在霍尔果斯市国门文化展示馆中的沙盘模型前,我们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目光之远、气魄之伟、擘画之巨,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切的感知。今天,霍尔果斯因“一带一路”成为面向欧亚大陆的通衢之城,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中,展示着它的英姿。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口岸管理局党组书记古丽巴哈尔·加勒木哈孜告诉我们:“2021年霍尔果斯口岸的中欧班列年通行量已达6000多列,占全国四大铁路口岸通行数量的近50%。”新疆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由此可见一斑。
此次新疆调研采访之行,追寻各民族团结奋进的足迹,首先是一次致敬历史之旅。我们看见,穿过历史的层层烟云,透过岁月的漫漫黄沙,那些胸怀历史雄心的伟岸身影正迎面向我们走来。
在新疆大地上,不仅有150多年的“左公柳”,更有生命奇迹胡杨树,“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被人们誉为“沙漠英雄树”。一代代兵团人就是这样的“沙漠英雄树”。
1954年,征尘未洗的以三五九旅为代表的新疆部队,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就地转业,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了生产建设的武器。此后,又有许许多多来自内地的有志青年舍弃家乡的桑麻,踊跃投身到屯垦戍边的行列。
兵团建立伊始,按照毛主席“不与民争利”的原则,绝大部分团场建在“水到头、路到头、电到头”的大沙漠边缘。然而,大漠的罡风、漫天的黄沙吓不倒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没有运输工具,他们就肩挑背扛;没有牲畜,他们就“一寸一滴汗、一步一呵哼”用人拉犁开荒种地;食品供应不上,就用麦粒、苞谷就着盐水、辣子面充饥。父亲去了,儿子上;儿子老了,孙子来。一代又一代的兵团儿女像红柳、像胡杨在戈壁沙漠中深深扎下了根,成为永不换防、永不转业、世代接续的戍边力量和永不挪位、有生命的“界碑”。
68年来,兵团人一手拿锄头,一手拿枪杆,不仅维护了国土的完整,也为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点灯不用油,种地不用牛”在兵团早就成了现实。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水平在全国独领风骚。
解放初,新疆的工业停留在“打马掌,拧毛线”的原始加工阶段。兵团自入疆开始,便大力发展现代工业,逐步形成以轻工、纺织为主,钢铁、煤炭、建材、电力、化工、机械等门类较多的工业体系。七一棉纺厂、八一钢铁厂、八一面粉厂……这些新疆的“老字号”企业,无不包含着兵团人的心血。学者认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现代工业的奠基者。
作为新疆稳定、边防巩固的重要力量,兵团始终把“为新疆各族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作为自己的使命,边疆同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和衷共济建家园。为支持新疆工业发展,兵团还把已经建设起来的规模较大的一批工交建商企业无偿移交给地方。
68载生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身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独把一处处沙漠变为绿洲,还从“经营农业”向“经营城市”转化,石河子、北屯、图木舒克、阿拉尔、可克达拉等已成为边陲名城。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
60多年前诞生的这首《草原之夜》,曾让无数人对可克达拉产生美好遐想,殊不知当时的可克达拉却是另一番模样。
“这里荒草丛生、鼠洞遍布。”93岁的“老军垦”闫欣秋拿出一张珍藏的黑白老照片告诉我们,“大家白天抡坎土曼,夜里挤地窝子,冬天太冷,带的馍馍发糕都冻成冰疙瘩。”
即便历经千难万苦,但依然豪情不减。在老照片凝固的时光里,年轻的战士拉着手风琴,围坐歌唱。正是以这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与精神,一代代兵团人把一个贫瘠荒凉的可克达拉永远封印在历史深处。如今的可克达拉是兵团最大的粮油生产基地、玉米制种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大田玉米单产多次刷新全国纪录……
兵团党委副书记、副政委、宣传部部长刘见明对记者表示,总书记充分肯定兵团人铸就的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我们要用好这些宝贵财富,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更大贡献。
文化润疆聚心魂
7月初,安徽小伙陈宏开始了他的新疆“骑行之旅”——驾一辆摩托,披一身阳光和风,走遍天山南北。
记者在和田见到陈宏时,他已骑行9000多公里。陈宏兴致勃勃地向我们展示沿途拍摄的照片:戈壁、雪峰、草原的美景,民宿、巴扎、夜市的烟火,古城、烽燧、岩画的遗韵。他说:“来新疆旅游,赏美景、吃美食、品文化,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这个夏天,新疆旅游很火。新疆之美频频登上热搜榜。很多网友惊呼:“打开朋友圈,一半以上的人在新疆。”新疆旅游热,不仅在于其美景美食,也在于全国人民对她的深情记挂。
歌和舞,是新疆大地随处可见的美丽景致。“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使这片热土洋溢着浓郁的人文风情。
华灯初上,天南海北的游客和本地群众一起,涌入和田夜市。已成立72载的新玉歌舞团,用精心排演的节目赢得了满堂彩。特别是带有维吾尔族独特风情的《党的政策亚克西》,边唱边说、边歌边舞、欢快热烈,把整场演出气氛推向了高潮。
“什么亚克西?什么亚克西?的政策亚克西!买买提我今天心欢喜,党的十九大指引航向,和田大地唱欢歌,玉都展开了新篇章……”
新玉歌舞团创作演出办副主任吐逊江·阿不都拉对我们说:“新玉歌舞团是由周恩来总理命名的,我们十分珍惜这个荣誉。这些年来,我们创演了一大批反映民族团结进步的歌舞节目,很受当地群众欢迎。《党的政策亚克西》是我们团的保留节目,推出16年了,内容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用载歌载舞的形式,把免费入学、看病报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党的惠民好政策讲给老百姓听,很接地气,常演不衰,不仅演遍了和田的大街小巷、乡村城镇,还登上央视春晚、火遍大江南北,甚至还火到了国外。”
欢乐之夜无人入眠,沙漠故城流光溢彩。文旅是触摸一个地区发展脉动的风向标,从和田夜市,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烟火漫卷、文化的氤氲和煦,看到了一个向上、向善、向美的新疆。
文化,润物无声,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两年,新疆大戏不断、好戏连台,文艺精品佳作呈“井喷”之势。电影《歌声的翅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歌曲《七月您到天山来》《您的话儿我们最爱听》,大型文艺演出《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是个好地方》等,一部部作品接续上演,像汩汩而出的泉水,滋润着天山南北各族群众的心田。
由北京、新疆联袂打造的舞剧《五星出东方》,以新疆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为题材,诠释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主题,在新疆演出时盛况空前。
走进塔城裕民县前进村,每周定期举行的“累积冠军·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正火热展开。在村口,村民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吸引了大批观众,大嫂们的舞蹈、大叔们的快板、党的政策知识抢答,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村道两旁,包饺子、捡豆子、拔河比赛,引来阵阵喝彩声;树荫下,孩子们拿起彩笔描绘心中的美好家园,也有返乡大学生直播带货,推广家乡特产……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张春林说:“文化润疆,是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疆来说,意义特别重大。我们要聚焦‘润’字,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滋润人心、铸魂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让历史说话、让文物发声,是增进文化认同的重要之举。
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有着数不清的名胜古迹和无数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文化遗存丰厚——
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以青铜时代为主体的聚落遗址,对于研究新疆史前时期的年代分期、文化谱系、聚落形态、社会状况及中西文化交流等,都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奇台县石城子遗址,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公元75年耿恭驻守的“疏勒城”旧址,保留有城墙、角楼、护城壕、城门等建筑,实证了两汉时期设立西域都护之后有效管辖西域的军政措施。
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唐代“楼兰路”上一处基层军事管理机构,出土的大批文书资料,活化了唐代戍边将士的生活场景,有力证明了唐朝对西域地区的有效管辖和治理。
…………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文瑛说:“这些年,新疆系列考古成果,以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走进各族群众心中,深化了各族群众对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认知,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文化润疆的重要载体。”
盛夏,位于伊犁河谷的那拉提草原满目滴翠。平坦的大草甸上,羊群、马匹、牧民、毡房、溪流、树丛,还有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吸引游客络绎不绝地前往。
一曲悠扬高亢的《大河》,穿透河谷和草原,带着那拉提乐队歌手对家乡的爱,飘向远方。
家乡发展了,草原更美了,激发了在成都做音乐的万海涛回到故乡的强烈愿望。3年多前,他向和他一样在西安、杭州闯荡的草原乐手发出邀请,很快组建了一支13人的那拉提乐队,现在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网红乐队。他们用电贝斯、架子鼓和冬不拉、色布孜克演绎自己的新歌,也演唱《在那遥远的地方》《北京的金山上》《康定情歌》等经典歌曲,展现草原之美和民族文化融合之韵,游客纷纷驻足欣赏,流连忘返。
“虽然草原没有城市那样繁华,但大家都很愿意,因为我们都很爱自己的家乡。”乐队队长万海涛说,“我们希望用自己的音乐连起更多人的心,为文化润疆做一点儿事。”
那拉提乐队演出时,常有游客和他们互动,跟随着音乐或歌或舞。从这里能清晰地看到不远处的天山山脉,我们感到,中华文化正如天山消融的雪水,滋润着新疆大地。
绮丽壮阔别样美
世界上哪个地区离海洋最远、最干旱?新疆的大沙漠当之无愧!
塔克拉玛干沙漠,有“死亡之海”之称。半个多世纪前,瑞士一支探险队踏进了这片令人望而生畏的不毛之地。结果,除一人侥幸逃出之外,其余人马全部饥渴而死。
然而,今天我们驱车来到这里,却被眼前那一大片壮美的绿色深深震撼了。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广袤的荒漠戈壁上,生长着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人工生态林,绿海涛涛、碧浪滚滚。这是阿克苏地区柯柯牙片区集几代人之力实现生态蝶变的见证。
柯柯牙镇的人们告诉记者,柯柯牙在维吾尔语里意为“青色的崖壁”,这代表着当地人们千百年来对绿色的渴望。这里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大风口,过去成年狂风漫卷、整日黄沙掩空,“一碗米饭半碗沙”的生活让当地群众苦不堪言。
向荒漠要绿,用意志战沙。30多年前,阿克苏各族干部群众自备工具、自带干粮,喝盐碱水、睡地窝子,开渠引水、挥锹栽树,让绿色在荒漠上一点点、一片片漫洇开来。
在柯柯牙纪念馆展示牌上,我们看到:1986—2012年,共投入资金2.55亿元,造林26.97万亩;2013—2020年,共投入资金26.12亿元,造林93.29万亩。
柯柯牙这大片的绿色,使阿克苏地区大大受益:每年沙尘天气从100多天减少到不足30天,年降雨量由60毫米增长到120毫米,农民人均林果收入从48元增长到5292元。
沿着高大茂密的林间公路,傍着潺潺流淌的田边水渠,我们来到一片清幽恬适的苹果园。树上缀满沉甸甸的果实,树下青草繁花、凉风习习,一派农家田园风光。此时,正是果园里农家乐的午餐时间,树下的餐桌上,摆满了蜜桃、西瓜、馓子、烤馕、羊肉抓饭。柯柯牙镇龙口村第一代果农吐尔洪·尼亚孜对记者说:“过去我们拌着沙吃饭,今天我们果树下吃肉。有了好生态,才有今天的好生活。”
世界有万般样貌,生命有千般姿态。柯柯牙的绿色传奇是那样撼人心魄。修复生态、顺应自然,彼此呵护、相互成就,使人与自然成为生命共同体,才是至善至美的境界。
与我们同去采访的和田日报社资深记者侯新宇表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新疆就是戈壁茫茫、大漠孤烟。然而我体会,上苍从来不会亏待每一片土地,一方水土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养一方人。
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燥,降水量少,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间达2600~3400小时。过分热烈的阳光,也许会让人感觉不适,但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强大的动能。
新疆风多、风大,常常卷起漫天黄沙。但风,在不知不觉中为花授粉、为植物生长助力。
新疆天山山连山、峰接峰,白雪飘挂在天际。对于新疆人民来说,它不独是绝美的风景,也是14.3万多平方公里绿洲、10亿亩农林牧用地的生命之水。越是走近雪山,越是感受到它的圣洁无瑕、慷慨无私,越是能体悟到为什么“人与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新疆各族人民敞开胸怀拥抱大自然所赐,用顽强的意志、不懈的努力书写了新疆别样的景致。
这种美是斑斓的。阳光之烈、风之曼妙、雪水之亲和,催生了新疆大地鲜花盛开,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有绿色的惬意、白色的纯净、蓝色的优雅、紫色的高贵、橙色的活力……而鲜花也正成为潜力巨大的富民产业,仅伊犁河谷的薰衣草就占到全国种植面积和产量的97%以上,同法国普罗旺斯、日本北海道一起成为世界薰衣草的三大主产区。
这种美是甜蜜的。阳光之烈、风之曼妙、雪水之亲和,让新疆的瓜果享誉海内外。比如,摆在各种巴扎里、大得令人胀眼的红枣、核桃、西瓜;比如,每一种瓜果都有符合自己个性、美到极致的特别色彩,苹果的红、新梅的紫、香梨的绿、哈密瓜的黄;比如,那种让你猝不及防的甜,王中王、马、玫瑰香等天然风干的葡萄干,含糖量高达60%。新疆林果优良品种300多个,是世界六大果品生产带之一。
这种美是富饶的。阳光之烈、风之曼妙、雪水之亲和,使新疆各地那上万亩的麦苗、玉米、棉花,植株远比内地密实,长势还好。这里是我国优质小麦产区之一,2021年总产量达639.75万吨;这里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基地、唯一的长绒棉产区,2021年总产量达512.85万吨,产量占全国总量近九成;这里的番茄生产和加工已经成为居世界第三位的特色产业,番茄制品出现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居民的餐桌上;这里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牛羊肉等畜产品品质优良……
天作之合、天不负人,新疆这方水土滋养出的不仅是鲜花遍野、瓜果飘香、麦浪奔涌、牛羊绵绵,还有万物向好、心灵合契。
你知道吗?新疆人对自己的家园有这么一句自豪的夸赞:天蓝得过分,花开得放肆,人美得惊艳。
澎湃光景好
在新疆采访,我们常常被各族群众朴素的生活智慧所折服。吐尔加辽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大叔朱曼·胡代拜根就对我们说:“劳动会给明天带来欢乐,团结会给明天带来胜利。”
这是哈萨克族人所共知的谚语,也是朱曼·胡代拜根大叔的切身感受。塔城地区裕民县是一个亦牧亦农的小县,靠着心齐、靠着苦干,过上了丰裕的小康生活,全县5万多人,存款22亿元。
66岁的朱曼·胡代拜根,眼下已经从吐尔加辽草原的毡房,搬进江格斯乡阿克铁克切村的小镇。他在草原上放了一辈子羊,至今走路仍带着骑马牧羊的步态。他告诉记者,家里养着80多头羊、8头牛,自己和老伴儿每月总共还有3000多元的养老金,“日子真是越过越攒劲!我也当起了村里的义务宣讲员,告诉年轻人,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当问他还有什么愿望时,他动情地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想亲口对总书记说,哈萨克族人民感谢您!”
从东部到西部,由北疆到南疆,我们感受到的是,处处涌动着团结奋斗的澎湃。
向东是14亿人的国内大市场,向西是14亿人的亚欧大市场,建设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高地,新疆迎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
2020年,新疆收到一个超大礼包:在塔城建设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我们驱车前往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先行发展区,这是一个荒地上建起的超大型工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来自中铁十五局、三一重能等多家单位的工人们忙碌有序。
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肖祖文向我们一一介绍:这里正在建设一个跨境国际公路港,它将会成为大西北的大型公路交通运输枢纽和现代综合物流园;这里正在建设新能源创新产业园,生产的超大型发电风车扇叶将通过口岸送往中亚……
截至今年7月底,开发开放试验区已签约项目99个、金额847.03亿元,开工建设项目51个。
塔城地区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杨柳满怀豪情地说:“几年后,这里将是一个听不见海浪声的深圳。”
在南疆,喀什凭借“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地域优势,坚守着陆上丝绸之路的西大门,其特殊经济开发区已建设12年,综合保税区8年,形成了相当的开放规模。
喀什人喜欢说,“东有深圳、西有喀什。”塔城、喀什不约而同把中国改革开放高地深圳作为自己的追赶目标,这反映了新疆人民在开放上的决心和抱负。
“小城市、大窗口”,霍尔果斯的创业者们心怀梦想、四射。
25岁的姑娘任雅莉,是综合保税区一家数字物流企业的副总经理,负责把从杭州、义乌、深圳等地调运的商品,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波兰马拉舍维奇。8天后,集装箱将载着欧洲的汽车返回。据她测算,今年的营收预计可达20亿元。这个仅100多人的现代商贸企业,正在“一带一路”上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
走进霍尔果斯农业科技产业园,穿过两重卷轴门,一股带着植物清香的凉风扑面而来。在这个面积达3.2公顷的现代化温室大棚中,一排排挂在枝头上的鲜红番茄,热情地向我们露出笑脸。35岁的产业园负责人张小锋随手摘一个番茄递给记者:“无公害、纯绿色,直接吃吧!”记者咬一口,满口微酸清甜,真正儿时的味道。张小锋介绍:“这个品种很好,我们称它‘霍尔果柿’,1月18日的果苗,4月中旬就能采摘,准准的4个果子1公斤,产品除销往本地外,还发往四川、上海、福建等地,年产值达4000万元。”
在和田地区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我们走进了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见到了库尔班大叔的曾外孙女、27岁的姑娘如克亚木·麦提赛。
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的故事被传颂了几代人。在旧社会苦水里泡大的维吾尔族农民库尔班,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住进了自己的房子、种上了自己的土地,第一年就获得了丰收。库尔班非常感谢毛主席,心想一定要去看毛主席,让他尝尝我的丰收果实。从此,杏子熟了,他晾成杏干收起来;甜瓜熟了,他拣最好的保存起来。1958年6月28日,库尔班大叔终于在北京见到了毛主席,送上了精心准备的礼物,毛主席和库尔班亲切握手的照片从此传遍中华大地。
如克亚木·麦提赛告诉记者:“我的曾外公去见毛主席经历了很多曲折。1955年秋天,他带上打好的上百个干馕,骑上毛驴要去北京见毛主席,但走了七天七夜都没出和田地区。”
也正因为如此,和若铁路通车后,如克亚木·麦提赛成为第一批乘客。她在心里对曾外公说,现在好了,火车从家门口过,我们于田县离北京更近了。
和若铁路,西起和田,东至若羌,全长825公里,绕行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有534公里分布在风沙区,是世界上首条环沙漠铁路。新疆和若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尽忠向我们介绍,铁路建设者们扎根大漠深处,炎炎烈日如火,凛冽风雪似刀,历经1300多个日夜奋战,终于在今年6月实现通车,在最恶劣环境中创造了人间奇迹,让“死亡之海”绽放出生命之花。
新疆的发展,是新疆各族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果,也是19省市人民真诚援疆、共同奋斗的结果。“十三五”期间,19个援疆省市投入援疆资金759.65亿元,实施援疆项目8519个,选派干部和专业人才挂职锻炼1.3万余名。
在喀什的山东省援疆指挥部,我们见到了总指挥张成伟和他的团队。张成伟对山东援疆所做的工作如数家珍:“十三五”以来,山东共投入援疆资金96.6亿元。这几年,山东援疆工作做了不少事:建成富民安居房2.78万套,惠及群众11.1万余人;引入山东水发集团在疏勒县投资10.6亿元,建设5000亩南疆现代蔬菜产业示范园……张成伟最得意的是把山东的西瓜拿到喀什来种,培育出的反季“郭牌西瓜”,1公斤卖到100元,年产值预计达到1.36亿元。他已在新疆工作4年,一个白面书生被晒成黑脸汉子,但仍干得有滋有味。他结亲的维吾尔族大姐曾卧病在床,经过他热心帮助,已经能下地行走。他的团队都有少数民族亲戚,胜似一家人。
新疆的故事并不都是宏大叙事,很多平凡人物在这里追梦圆梦,也是我们这个大时代的美丽风景。
人物一:30岁的多来提·图尔荪尼亚孜是个快乐的青年。他的快乐来自身份的转换:由沙里刨食的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他的家乡和田地区洛浦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端,曾是新疆最顽固的深度贫困县之一。直到几年前县里建成产业园,让8000多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多来提成为其中一员,月收入近3000元。他的梦想是,让孩子上个好学校。
人物二:42岁的牙克甫·吐尔地曾经是个地道的牧民。他的家乡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塔格拉克村坐落在天山主峰托木尔峰脚下,拥有大自然赐予的绮丽风景,但村民长期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直到2019年,温宿县牵手阿克苏文旅集团,投入上亿元建成火车主题公园、滑雪场、餐饮步行街,引进了直升机、热气球、动力伞等项目,旅游年收入达4000万元。牙克甫当上景区检票员,月工资4200元。他的梦想是,自己开家民宿。
人物三:36岁的马白开来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得多,他说这是因为新疆羊肉养人。12年前,马白开来从老家甘肃来伊犁特克斯县,凭着自己对餐饮业的熟悉,在县城一角开了一家名为特色羊排揪片子的小餐厅。因为他诚实肯干,每天早晨亲自挑选最好的羊肉,反复研究烹调技艺,赢得了人们满满的认可。旅游旺季时,每天接待顾客上千人,一天的毛收入近8万元,雇了30多人还忙不过来。他的梦想是,把现在餐厅扩大一倍,再开几家分店。
人物四:90后郑州姑娘王玮是个会写诗的文艺青年,3年前,她和朋友来喀什旅游,一下子爱上了这座古城。在返程的当天,她租下两座民居。几个月后,她辞去工作回到喀什巴格其巷,先后开了“沐色民宿”和“沐色咖啡”,并与这里的居民结下深厚友谊。这个夏天,她的民宿和咖啡馆经常爆满。她的梦想是,让今后的光景过得更好。
…………
经过十多天南北两路行进式调研采访,调研组最后在喀什会合。此时,喀什叶城万亩石榴园蔓蔓日茂、硕果累累。
我们相信: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每个人都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光景都会过得更好!
(作者:本报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本报记者王慧敏、赵建国、薄洁萍、郭林、李慧、尚杰、赵明昊、王艺钊、王琎、钟超、刘江伟、白雪蕾、蔺紫鸥、刘陆,光明网记者刘家铭、张安迪)
那些错的读音,为什么又对了?
文 | 阿宝
最近,翻完2016年版的《异读词审音表》后,有些网友突然发现自己很多读音读不来了。比如,“荨麻疹”的规范读音会从“qiánmázhěn”变为“xúnmázhěn”;比如“呆板”和“确凿”,读音分别由当初的áibǎn和quèzuò改变为现在的dāibǎn和quèzáo。这一有些年份的变动,却在最近登上了热搜。
这是怎么回事?明明是从前读书时被老师反复纠正过的读音,为什么现在一切都变了?
其实,对这一现象不用太过惊异。这就是我们在日常语言使用过程中的“积非成是”现象。也就是说,语言在日常使用中,是在不断发展演变的,所以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语言现象突破原有规范而被大多数人接受和认可的情况。
再通俗一点讲,就是一些词语的读音虽然我们平时读错了,但是这么读的人很多,我们又读习惯了,所以不如“将错就错”,把读音调整成大家习惯的读法。
这种做法看似是“从善如流”,然而也引起了不少人的疑惑——如果汉语读音的调整真的是“随随便便”,那我们还有没有一个靠谱的读音标准呢?
于是,一种矛盾也就形成了:一方面,约定俗成是语言发展的规律,是语言鲜活生命力的体现;但另一方面,一种强大的语言,也应该有着稳定的内核。早在2019年,著名学者郦波就在微博发文表示:绝不能因为有“多数人读错”就改,否则有可能伤及语言的文化脉络。
那么,对于这两种对立的观点,我们应该相信谁呢?
前些年,一些著名诗句中的读音也曾遭遇争议。比如“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一骑(qí)红尘妃子笑”,称衰在诗中本读cuī,斜在诗中本读xiá,骑在诗中本读jì,由于读错的人较多,据称已经被更改拼音。
但这种改法就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因为大家不是不同意日常语言的拼音修改,但类似平仄押韵的古诗,恐怕还是要首先尊重传统。诗词歌赋最讲究的就是韵律美,诗歌创作不过就是为了选择最合适的字,而最合适的字,显然是有着声、色、味等考量。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因为贪图“方便”就随意改读音,就有可能破坏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既然古诗异读词有其存在的道理和逻辑,那么为了省事和方便而迁就今人的做法,显然就需要更多考量。
因此,考虑到很多人的读音习惯,也为了避免发生混乱,一些常用词的读音不是不能改。但如果从尊重古代文化、古代历史的角度来说,我们还是应该注重保留汉字多个发音的存在,没有必要强行统一,更没有必要因为今人的习惯就随意更改读音标准。比如,那些明显违背语言自身规律和特色的“流行语”,就不应该随意被纳入规范的文献。
说到底,读音改还是不改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能不能制定出科学、严谨的读音标准。一方面,要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另一方面,也要认真学习有关专家的学术研究成果。既不要在考试中让大家在个别读音上钻牛角尖,更要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共识下审慎地更改读音。
文字:阿宝
图片: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