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八字和什么不好(关公八字和什么不好有关系)
武圣关羽生辰八字真伪考辨
关羽(160-219):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围襄樊,擒于禁,杀庞德,威震华夏。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生:汉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廿四日辰时(儒略历160.08.13)。
卒:汉献帝建安廿四年己亥十二月初七日(儒略历220.01.29)。
关公一生,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谱写出一曲令人感慨万端的人生壮歌,被后人推举为“忠”“信”“义”“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并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广泛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众所周知,关羽未得善终,死后还身首异处。根据《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公元263年魏灭蜀,庞德的儿子庞会杀死关彝,尽灭关氏家族,关羽没有留下后人。所以关羽应该是个悲剧性的人物,而且不是一般性的悲剧。他的生卒,《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以及三国魏晋时期的其它史料等,并没有可以被用来推测关羽出生年月的相关信息,唯一牵涉到年龄长幼的信息,是关羽比张飞年长数岁,遗憾张飞的年龄,也无任何记载。但是,从宋朝至清朝,统治者为了宣传忠君思想的需要,开始神化关羽,于是关羽摇身一变成为神灵,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此后关于其出生时间和八字开始出现了多种不同版本,直到今天也一直争论不休。主要有四种观点:
第一个版本:庚子、甲申、戊午、庚申。
源于“汉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四日(儒略历160.08.13)”说。
此造源于袁树珊《命谱》。而其所引生日,见于元代巴郡胡琦所编《关羽年谱》“延熹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解州州守王朱旦据传在浚修古井时发掘出关羽的墓砖,砖上刻有关羽祖、父两世的表字,生卒年月等,还提到关羽的家庭状况。他因而写了《汉前将军壮缪侯关圣帝君祖墓志铭碑》。依铭所记,关羽生于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四日,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遇害。此后,光绪13年复印的《山西通志》,清康熙三十二年的《关圣帝君圣迹图志》,山西解州关公故里均持此说。宋朝此说即已提出,流传广,范围大,加之有墓志铭,此说可能性最大。直到今天,中国民间每年都将农历六月廿四日定为关圣帝君诞辰纪念日,民间这日都会通过收集百家米、吃百家饭、参加放生、上香来向关帝圣君祈福、庆祝关帝寿诞,表达对关帝的崇敬,并以祈福平安。
袁树珊《命谱》采用“汉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四日”说,八字为:庚子、甲申、戊午、庚申。庚申时,是袁树珊先生推定的。袁说“延熹三年,岁在庚子,六月节过立秋,月应甲申,二十四日,乃是戊午。其生时《碑记》虽未详载,然以圣帝之正大光明,夺北魏、东吴厉气,忠诚义通,开睢阳、武穆先声,种种经历推之,当为庚申,其他十一时,断难如是。盖月甲、日戊、时庚,三奇顺布,四柱纯阳,始有此至大至刚,乃文乃武之魄力,维持世教,翊赞皇猷之丰功。”可以看出,袁并未按子平法去推断一个人格局高低与文武职别,而仅凭四柱纯阳、三奇顺布这个特征,就定了庚申时。可惜,袁树珊先生把关键的生日干支给弄错了。相也详考其生日干支,汉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四日(儒略历160.08.13),干支是庚子年、甲申月、丙辰日,并非“戊午日”。戊午日是六月二十六日(160.08.15),而非六月廿四日。即非戊午,何以有庚申时乎?袁树珊《命谱》分明列出了生日为六月廿四日,又为何把日干支推为“戊午”了呢?相也怀疑,袁树珊先生是直接取《三命通会》所载关羽“四戊午”八字的日干支,配了汉桓帝延熹三年六月的年月干支而成的。
第二个版本:庚子 甲申 甲寅 □□。
源于“汉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儒略历160.08.11)”说。
此说源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立于石磐沟关羽祖茔的《祀田碑记》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清张镇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编修的《解良关帝志》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文化关羽》、光绪十三年付印的《山西通志》等,都尊此说。那时,解梁州守鄞山王朱旦还没有在浚修古井时发现关羽的另一块墓砖。他所撰的《圣帝祖墓碑记》还没出世,所以只能采集石磐沟关羽祖茔的《祀田碑记》说。这个日子,比“二十四”日早了两天。八字是:“庚子 甲申 甲寅”
当代有人,也有尊“甲寅”为关帝之造者,如盲派段建业等人,即尊甲寅日说,并定时辰为“乙丑”,并写博文《忠义英雄关羽》析之,看上去析之圆满。实则硬伤难解,不值一驳。因为“庚子、甲申、甲寅、乙丑”造,为煞印相生格。1.年时干支遥合,乙庚合,子丑合,劫财合煞,财星累印,断然不符关羽性格之气傲。2.此造日柱甲寅,至庚寅运己亥流年,亥子丑三会水局,印星强旺,化煞生身,有力有情,且甲己合,乙庚合,断然不会惨遭敌手杀害。3.刘备死于公元223年癸卯年,癸卯年乃木之旺地,刘备怎么会死于该年呢?可见,段建业拿本身不靠谱的甲寅日说事,又自定乙丑时,纯属自娱自乐。也有人认为是甲寅日丁卯时,同样毫不沾边,不值一驳。
第三个版本:庚子 壬午 丙子 □□。
源于“汉桓帝延熹三年五月十三日(儒略历160.07.04)”说。
袁树珊《命谱》载“旧书,有谓圣帝生于汉桓帝延熹三年五月十三日(160.05.23)”。乾隆二十一年(1756)刊印的《关帝志》,又说关羽出生于五月十三日。到后来,尊此说者,亦就不管生于何年,只记“五月十三日”了。郭茂泰《荆州府志》、赵衍《东阳新志》、《燕都游览志》、《玉匣纪》等都不加辨别地尊了此说。《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六合》:“(五月)十三日乃关帝诞辰,官民祭享,演戏建酿,龙舟游舫如五日。”清许起《珊瑚舌雕谈摘抄》云:“关圣帝君,早载祀典,顺治元年沼建庙,岁以五月十三日遣官致祭。”道教亦尊其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每逢五月十三,都举行“关帝庙会”,祭祀关帝,祈其显灵,驱邪避灾,普降甘霖,以解民忧。故这天又称“关公磨刀日”, 一般此日降雨,称“雨节”,民间有句农谚:“大旱不过五月十三”,若逢降雨,被称为“关老爷磨刀雨”。此日降雨,主全年风调雨顺。
此说,实在是个天大的误传,因为“五月十三日”是关羽之子关平的生辰。这一点,史载是很清楚。《关帝志》载:“(关羽)稍长娶妻胡氏,于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五月十三日生子关平。”《历代神仙通鉴》卷九·第八节“(关毅)夫妇欲妻子易养,乳名寿。幼从师学,取名长生。及长,膂力敌万夫,读书明《易象》,尤好《春秋》。娶妻胡氏,于光和戊午岁五月十三日,生子名平。”《关圣太子事略》载:“关圣帝君之长子也。名平,字坦之,祖籍山西省河东解梁州常平村宝池里。生於汉灵帝光和元年戊午(西元178年)五月十三日。年少时随帝君任事,躬矢石,临阵不离左右,被执於汉献帝建安廿四年己亥岁(219年)十二月初七日,同帝君於临沮(在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北)全忠孝,享年四十有二。”如是,关公19岁戊午生关平,公元219年,关平和关羽父子同时被擒遭斩,关公六十岁,关平四十一岁。
第四个版本:戊午 戊午 戊午 戊午。
源于《三命通会》“六戊日戊午时断”“四戊午”造。
此造,是关公最早的一个八字。早已被史载否则。相也只所以放在最后来评,就是要揭示这个关帝伪造的真相。关平的生辰一清,亦就自然解开了《三命通会》所载关羽“四戊午”造的真伪之谜了。《三命通会》载关圣帝君四“戊午”造。“戊午年”即汉灵帝光和一年(公元178年),正是关羽之子关平的诞辰之年,父与子同庚生,岂不成天大的笑话。且“四戊午”造本身并不存在,因为是年戊午月,芒种后、小暑前,压根没有“戊午”日。故汉灵帝光和一年“四戊午”造并不存在。这一点,袁树珊老先生也明确指出来了:“旧书又谓圣帝为四戊午者,更谬。查戊午乃灵帝熹平四年(即汉灵帝光和一年),是年芒种后、小暑前,并无戊午日,安有戊午时耶?”
但是,戊午年戊午月,却是关平的生年月。关平生于汉灵帝光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儒略历178.06.16),八字前三柱为:戊午、戊午、壬辰。这样,“旧书,有谓圣帝生于汉桓帝延熹三年五月十三日(160.05.23)”的生日如何捏造出来的,就非常清楚了。是拿关帝“汉桓帝延熹三年”的生年,加关平“五月十三日”的生月日,配对而成的。用父亲的年,加儿子的月日,凑出了一个关帝的生辰。自然,第三个版本壬午月丙子日,属于无中生有之造。而民间流传的“五月十三日”关帝庙会日,也是以以关平生日为纪念的。由此,相也可以肯定,《三命通会》“四戊午”造,本意是关平造,但日时错了,非关羽八字。是错把儿子当老子,错把关平写成关羽了。因为“四戊午”造,对关平来说,年月是对的,唯一生日干支是错,关平是壬辰日生人,而非戊午日生。
通过以上分析,关羽的诞辰,就剩下汉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四日与六月二十二日两种观点了,现今仍未有确切可信的资料。如《关帝志》内容多出自《三国演义》,非严谨的史料;《祀田碑记》和《前将军关壮穆侯祖墓碑铭》又未经严格考究。学术界的考证仍旧在继续,但比较倾向的意见是六月二十四日。诸如田福生就认为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六月二十四日最可信。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出生年相关的资料首次出现的时间相距三国时期都超过一千年,可信度有疑。等正史再出铁证几无可能。但是,中国命理学,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神秘文化。我们可以用命理的方法反证这两个诞辰,看六月二十二日“甲寅”与六月二十四日“丙辰”,这两个八字,何者更象关公“武圣”。相也认为六月二十四日之八字,最符合关羽一生也。也就是说,袁树珊先生在《命谱》中所载关公生日是正确的,可惜,他把日干支“丙辰”,错成了“戊午”。至于时辰,袁树珊先生定申时,周易玄先生也定申时,认为是庚子年甲申月丙辰日丙申时。周易玄先生在易学界的影响颇大,所以他的这个关羽八字,在今天流传也最广。但相也经过仔细推敲,认为“壬辰”时最确。所以,关公的八字是:庚子、甲申、丙辰、壬辰。若不武断,当留丙申、壬辰两说,最为妥当。
诸葛亮的八字方略,前四个字正确无误,后四个字害了关羽
庞统阵亡,刘备接受黄忠的建议,调诸葛亮进川辅佐。诸葛亮和关羽交割荆州防务的时候,诸葛亮对关羽进行了一番考核,结果关羽不及格。诸葛亮就留下了“八字方略”,希望关羽能奉为圭臬。也正是这八字方略的后四个字,让关羽信以为真,并因此放松了警惕,从而荆州丢失,关羽父子也同时蒙难。
我们看《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诸葛亮痛哭庞统、张翼德义释严颜》:
孔明曰:“倘曹操引兵来到,当如之何?”云长曰:“以力拒之。”孔明又曰:“倘曹操、孙权齐起兵来,如之奈何?”云长曰:“分兵拒之。”孔明曰:“若如此,荆州危矣!吾八个字,将军牢记,可保守荆州。”云长问:“哪八个字?”孔明曰:“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云长曰:“军师之言,当铭肺腑。”
由此可见,诸葛亮镇守荆州的八字方略,就是:
北拒曹操,东和孙权。这八字方略出炉之时,关羽表示要铭记于心。这可能是关羽深以为然的表示,也可能是关羽在跟诸葛亮虚与委蛇打哈哈。关羽当时的想法可能就是:
“行啊,你诸葛军师马上就要走了;这个时候,我就没有必要跟你抬杠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剪刀有口两片心——一面阳来,一面阴。
自打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的那一天起,关羽就对诸葛亮不伏烧埋、不冷不热;对执行诸葛亮的决策总是大打折扣,为此令诸葛亮头疼不已也无可奈何。
这回好了,两个人终于可以分开了,不用成天别别扭扭地在一起了。这对他们来说,无疑都是一种解脱。
此时,诸葛亮心中想的是:如何能够确保荆州万无一失。
关羽想的则是:军师多虑了,有我关某人在,谁敢打荆州的主意?
两个人心思没想到一块,诸葛亮内心深处隐隐担忧,却又不愿意坐下来跟关羽好好沟通,就敷衍性地交代了事。
孔明见云长说个“死”字,心中不悦;欲待不与,其言已出。
看到了吗?诸葛亮当时对关羽的态度十分担忧,几乎不想把荆州的牌印交给关羽。但是诸葛亮欲言又止,还是进行了交接。
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到:
诸葛亮当时不想跟关羽交接了,但是又碍于刘备的意思,就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勉为其难地把荆州交给了关羽。
因为诸葛亮跟关羽的关系不和谐,两人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认真谋划;草草交接了事了。这就为荆州的失守埋下了一颗地雷。这是多么重要的一件大事啊!两人竟然都以八个字就结束了。
诸葛亮说的是:
“北拒曹操,东和孙权。”
关羽应的是:
“军师之言,当铭肺腑。”
没有对荆州将来可能面对来自各方的危险进行预测,没有对荆州诸将全面分析,没有对天下大势的仔细研判,没有制定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的应对策略,也没有语重心长的叮嘱……
就这样,一个简明扼要地说了八个字;一个则客客气气地要“当铭肺腑”。
正常情况下,诸葛亮和关羽两人应该开怀畅谈,甚至是彻夜长谈;互相都坦诚相待,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勠力同心,集思广益,拿出一个确保荆州长期固守并万无一失的方案。
不过,诸葛亮的八字方略,应该说关羽还是没齿难忘的。这从以后关羽在同东吴的交往中我们可以看到。也正是后四个字——东和孙权,害了关羽。
诸葛亮的“东和孙权”是守住荆州的基本前提条件之一,而关羽则把它当成了必然条件之一。
基本前提条件就是指:
必须具备这个条件,才有可能守住荆州;即使具备了这个条件,也不一定能守住荆州。必然条件则是指:
只要具备了这个条件,就一定能够守住荆州。这就是关羽当时的思想基础,这种思想很危险,尤其是诸葛亮提出来的。诸葛亮足智多谋啊,神机妙算啊,所以他的话更令人信服。虽然关羽没有全面理解诸葛亮的后四个字,甚至是曲解的情况下,但是他依然深信不疑。关羽认为东吴只要和好就万事大吉了,可以后顾无忧地进行北伐了。
结果,陆逊就对症下药,对关羽点头哈腰,又送大礼,又态度谦恭,让关羽觉得东吴是真心实意地要和好,就放松了警惕,调走了荆州的所有兵力。荆州空虚,被东吴趁机拿下。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东和孙权”,四个字断送了关羽。
那么这四字方略能不能实现?答案是:
不可能!因为孙权要的就是荆州,不给他荆州就不可能和好;可是给他荆州,那还留下关羽镇守荆州干什么?对孙权来说:两家要和好的先决条件就是要得到荆州。不给荆州,别说是关羽,就是亲妹夫刘备也不行。
所以说,诸葛亮的“东和孙权”就是纸上谈兵,是空中楼阁,是无法实现的。无论是谁,只要不给孙权荆州,就实现不了“东和孙权”;可是如果把荆州给了孙权,倒是可以和好,只是镇守荆州就没有了意义。
“东和孙权”,本身就是为了守住荆州;“东和孙权”,又必须把荆州交给孙权。
请问这是不是内生性的矛盾?是不是自相矛盾?
不把荆州交给孙权,孙权就会恨之入骨,就要杀之而后快。这个道理,诸葛亮应该比谁都清楚。否则,刘备去东吴招亲,诸葛亮又何必给赵云三个锦囊妙计?
如果没有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如果不是吴国太和乔国老从中斡旋,刘备和赵云恐怕有十个脑袋也不够孙权和周瑜砍的。
所以,如果不给孙权荆州,“东和孙权”的方略,无论是谁,无论如何用心,无论是何年何月都无法实现。
关羽对此可能也心知肚明,但是又无法反驳诸葛亮,只好客客气气地答应下来。
孙权提出跟关羽结亲,一方面可以用关羽的女儿做人质来制约关羽;一方面可能瓦解刘备对关羽的信任,达到分化刘、关情谊之目的。关羽洞悉其奸,果断地拒绝了。
但是由于北方战事吃紧,关羽对东吴的防心舒缓;关羽的内心潜藏诸葛亮八字方略的暗示;加上陆逊的诚恳和谦卑,使得关羽盲信了东吴的友好而撤防东线。
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关羽的潜意识里被诸葛亮打下了一个深深的烙印,就是:
和好孙权,荆州无虞矣!所以说,诸葛亮的八字方略,前四个字“北拒曹操”是正确无误的。
关羽执行的很好,而且还更上一层楼,发展成了可以北伐曹操。但是后四个字,可以说关键时刻的心理暗示,断送了关羽。关羽除了必须尽量“和好”孙权以外,还应该做到的是:
“北拒曹操,东防孙权”纹身不纹睁眼关,睁眼关公杀人间,闭眼关公就没事?
纹身不纹睁眼关,睁眼关公杀人间!
这是句老话了,关公自古就是忠义形象,且也是擅杀之人。纹身最大的忌讳就是不能纹睁眼关公,但是闭眼的关公就一定能扛得住吗?
早年间,关庄村出了一件大事,一门三兄弟最后只落得个一脉单传。
三兄弟名叫关外,关里,关内,听名字就知道是雁南飞时期的事情。
啰嗦一句,所谓雁南飞时期就是闯关东之后,山东人返程的时候,被称之为雁南飞。
这三兄弟不是亲兄弟,是叔伯兄弟,他们的父辈三人是亲兄弟。本来算得上人丁兴旺,但是因为一次醉酒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关外出生在东北,十几岁的时候跟着父亲回到了山东关庄村。
回到山东之后,三兄弟关系就特别的好,关外会讲述东北的故事,关里、关内会给他讲山东的规矩。时间流逝,一晃兄弟三人都结婚了,但是彼此之间的感情也是特别的好,隔三差五的就聚在一起喝酒吃饭。
那个时候的人想要过得好,那就得心齐,兄弟们多,心齐协力,干啥都成。关家三兄弟就是因为心齐,做生意也做的特别的好,在那一带混的风生水起。
这一日,三人又聚在一起喝酒,关内提起了他在外面认识的一个大哥,身上有条过肩龙,好不威风。就提议要不咱们兄弟也纹个纹身怎么样?
这又不是什么大事,三兄弟当时就同意了,但是纹什么就成了大问题。
纹过肩龙,身边的朋友有人纹了,没有新意。
纹下山虎,总感觉虎没有龙霸气。
纹群狼,倒是符合三兄弟齐心协力,但是关外不喜欢狼这种动物,觉得太狡猾。
最后还是关内说的对:“咱们就纹关二爷,咱也姓关不是?肯定会保佑咱的!”
这个提议真的不错,但是关里觉得不是很好,他听老人说过:“纹身不纹睁眼关,睁眼关公杀人间!”
听关里这么一说,关内一拍桌子道:“那咱们就纹个闭眼关公!”
关外不同意,觉得要纹你们纹,我就纹睁眼关公,我是大哥,有啥灾难都对着我来。借着酒劲儿,三兄弟就找纹身的地方去了。
虽然,纹身的人死命劝阻,但是关外偏偏要纹睁眼关公。没办法,顾客就是上帝,一幅睁眼关公栩栩如生的出现在了关外的后背之上。
到了关里了,但是关里还是有些犹豫,关内脱下上衣就趴了下来,道:“给我来个闭眼关公!”
本来这个要求没问题,但是纹身的店主看着关内瘦小的身材,也有些犹豫,但是想到睁眼关公都纹了,这个估计也不会听自己了,于是关内背上出现了一幅闭眼关公像。
关里逃不掉了,都纹了,自己肯定要纹啊,不然怎么还算得上兄弟呢。思前想后,还真让关里想到了一个点子,于是悄悄的给店主说了几句,自己就趴在了床上。
关里的纹身纹的最快,没几分钟就搞定了。只见他后背上龙飞凤舞的写着三个字“关二爷”!不待关外和关内奚落他,他自己先自嘲了起来。
“咱兄弟三个,我排老二,算是正儿八经的关二爷,我又不能和你们纹一样的,就只能这样干了!”
既然老二有说词,其他人也说不了什么了,毕竟“关二爷”三个大字已经占满了后背,改也挺麻烦的。
日子还是一天一天的过,三兄弟的生意做得也是越来越大。生意做大了,免不了就会有些恩恩怨怨,但是因为兄弟三个心齐,手下还有一些小弟,这些年也没出过什么大问题。
这一日,村头来了个老头,搭了个窝棚就在村头住了下来。整日没事就在路边上坐着,别人问他是干嘛呢,他只是笑笑也不说话。
就这样老头在村头一住就是两个月,村里的人都已经见怪不怪了。这一天,兄弟三个从村头过,老头第一次主动给人打招呼。
“年轻人我看你最近有血光之灾啊,需不需要化解一下?”
这话是对着关外说的,关外那暴脾气,听老头诅咒自己,恨不得立马上去打他一顿,但是他被关里拦住了。关外可能不怎么相信这个,但是这边确实对这种事深信不疑,于是就准备听老头说说。
众人来到窝棚前,老头开口就说了关外身上有关二爷纹身的事儿,而且是睁眼关公。但这不足为奇,毕竟三兄弟在这周边叱咤风云这么多年,了解他们的都知道,三兄弟有关公纹身,尤其是关里的“关二爷”都快传成笑话了。
老头也知道这点事让三兄弟相信自己不可能,于是把三兄弟生平的小事呼啦呼啦的全说出来。这就让三兄弟有些懵了,因为有些事哪怕他们家人也是不知道的,这无疑让三兄弟对老头多了一份信任。
老头告诉关外,由于他纹上了睁眼关公,近日必有血光之灾,或是杀人,或是被杀,若是要化解这血光之灾,近日里一定不能带兵器。
这一句话一出,让关外三兄弟感觉到更诧异了,因为他们三兄弟为了防身,每人身上都带着一把军刀,这可是花大价钱搞来的。生意做的大了,自身肯定要注意安全。老头让他不带武器,这让关外有些为难,但是想想刚才老头说的那些话,觉得还是听他的算了,大不了这段时间不出门就行了。
半个月后,关外被人杀死在家中,一家老小无一幸免。
关里是个明白人,知道大哥这是被人设计了,于是先是控制了老头,而后报了官。
再被带走的时候,老头什么也没解释,只是说了一句:“那个闭眼关公压不住了!”
关里和关内怎么可能再相信老头的话,只求早日破案,为关外沉冤昭雪。
但是关外的案子还没有眉目,关内又死了,这次一看就是自杀,值得一提的是关内旁边的青龙偃月刀还是关外送给他的。
从那之后,三兄弟只剩下关里一个人活着了,但是没有了兄弟的扶持,生意很快就完蛋了。
关里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整个人变得疯疯癫癫的了,整日在街上闲逛,嘴里时不时的嘀咕两句:“纹龙不过肩,纹虎不下山,观音闭眼不救世,关羽睁眼必杀人,闭眼关公也别纹,八字不硬早入坟!”
正所谓:
老话都是有道理,
不听不信不可以。
纹龙纹虎纹群狼,
莫把关公身上扛。
除非你的八字硬,
否则不死也得病。
作者:星尘讲故事,专注民间故事,有好的故事也可以给我分享哦~点击了解更多民间故事。
申明:本故事为原创民间故事,纯属虚构,不得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配图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喜欢请关注我,点赞评论转发哟,讲民间故事,看世间百态,品百味人生!谢谢您的支持!
[说三国]关羽的生辰八字与家世
关于关羽个人的出身,《三国志》仅说他“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三国演义》也只是说他相貌堂堂,美髯红脸,杀人逃跑在外。对于他的出生年月和家庭世系,则一字未提。大约是史料缺乏或者认为没有可炫耀的地方,不值得一提。不管怎么样,关羽这个人确实有些来历不明。
关羽的这个谜一样的生辰八字和家世,对于史学家和习惯祭祀“关帝”的乡民来说,可能是一件遗憾的事。但对于另一些善于捏造历史或以捏造为主的算命先生与星相学士来说,却未始不是件大好事,因为他们可以借此来作一篇好文章。于是有人居然推算出了关羽的生辰八字为四个“戊午”,即戊午年戊午月戊午日戊午时生。换算成农历,就是民间相传的东汉灵帝光和元年五月十三日。
影视剧中的关羽形象
不仅如此,关羽的祖宗三代也被这类人查清楚了。钱静方《小说重考》说:“关公家世,《演义》不详,即陈寿《三国》亦未明载,以故世罕知之。至清康熙戊午,解州守王公朱旦浚井,得关公圹砖,上刻公之祖考两世讳字生卒甲子甚详,王公因作《关侯祖墓碑记》。侯主石磐公,讳审,字问之,和帝永元二年庚寅生,居解州常平村宝池里;公冲慕好道,以《易》、《春秋》训其子,卒于桓帝永寿二年丁酉,享年六十八岁。子讳毅,字道远,性至孝,父殁,庐墓三年,既免丧,于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侯。侯长娶胡氏,于灵帝光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子平。其大略如此。”
其实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因为,如果将关羽的生辰确定为东汉灵帝光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这四个“戊午”相连的日子,可以说漏洞百出。一是历史上的汉灵帝光和元年五月无“戊午”这一个干支日;二是在关羽出生的东汉时代,我国根本就没有为新生儿计时的习惯;三是刘、关、张起兵在汉献帝初平元年,假如关羽的生辰真为四个“戊午”,那他们起兵时关羽应该只有十三岁;四是关羽的生辰八字,和所谓的“关公圹砖”及《关侯祖墓碑记》中关公生于“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的说法互相矛盾。
由此可见,所谓关羽的生辰八字和家世谱系,是凭空捏造的,毫无可信之处。解州出土的“关公圹砖”,实际上也从来没有人见过。
所谓圹砖(图文无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