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八字(李时珍的生辰八字)

孤僻成性 2024-01-26 06:57:10 网络

《论语卫灵公》学习之七十八

《论语·卫灵公》学习之七十八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译:孔子说:“可以直说但不说,失信于人;不可以直说但直说,多说。智慧的人信任人,也不多说。

子曰:“志士仁人1,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妨害仁义以求生存的,只有用生命成全仁义的。”

注:1.志士:有志之士。仁人:仁德之人。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子贡请教仁政。孔子说:“工匠想做事,先磨利他的工具。居在一个邦国,事奉贤大夫,与仕人中的仁人交朋友。”

议:人亦群分,就算你不认可,旁人也这样认为。《易传·系辞上·第一章》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雪雁群飞》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1,乘殷之辂2,服周之冕3,乐则《韶4》舞,放5郑声,远佞人。郑声淫6,佞人殆7。”

译:颜渊请教治国。孔子说:“用夏朝的夏历,乘殷朝的车子,戴周朝的礼帽,奏舜乐《韶》舞之,禁郑国乐声,远离巧言令色。郑乐浸淫蚕食,巧言令色危险。”

注:1.行夏之时:即用夏历。

观北斗七星是由天枢(shū音书)、天璇、天玑、天权前四种“天”字曰魁(kuí奎)是斗身;玉衡、开阳、瑶光后三种曰杓(sháo音勺)为斗柄。七星均在转动,但春、夏、秋、冬所指方向的是斗柄,节气的认定就是北斗七星中的开阳、瑶光连线所指的方向啊。

小子常思,望尽多少星辰,才知是北斗七星可定节气,也不知是多少代人在努力呢,怎能不行拜手稽首大礼!

2.殷:商也。辂:(lù音录)大车也,以木为车;周饰金玉,所以选商车。

3.冕:(miǎn音勉)即冕旒,礼帽也。天子冕十二旒、诸侯冕九旒、卿(上大夫)冕七旒、大夫(下大夫)冕五旒。这就是君君、臣臣的外在表现形式,自律已身。各担已责,神人共督之的运用。

4.《韶》舜帝之乐舞,小子在《尚书·虞书·益稷》已讲述,此处不复述。5.放:逐也。6.淫:浸(jin音近)淫蚕食也。7.殆:(dài音代)危也。

《上弦月》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议:孔子最贤弟子请教治国,也就是孔子的心声,圣人治国的方略。

首先是时空的问题:这是根据日、月与地球及北斗星与地球相处,而日积月累被证实的规律,这就是中华文明时空之根,现在百姓知道的阴历,仅是月历,就是根据朔望月,设置闰月的。

为什么设置闰月?因为要照顾日历,即太阳回归年。我们说的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个候一节。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候者大地换装,气者天空换气。我国是农耕国,根据节气安排农事的,这是祖宗累积的智慧而成的正朔。

《易经》也包含其理,为什么?先有天地、后有人,周朝以天(子)为正,所以过年是十一月;商朝以地(丑)为正,所以过年是十二月;夏朝以人(寅)为正,所以过年是一月。

人定岁月,自当以人为纪,也是奉天敬地事人之根,所以圣人行夏时。

第二是治理的问题:周朝饰金玉,过侈易败,成攀比而风不正。商朝以朴素而坚实为原则,质在其中,江山永固。

冕旒之作用,神人共督之,怎能不战战兢兢。

礼乐用的是尽善尽美的《韶》乐,都是以正(政)为出发点,用正气、正节、正农事、正乐用来正(政事)人,这是孔子治国的理念。

《四川成都诸葛——名垂宇宙》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孔子说:“人无远见,必有近忧。”

子曰:“已矣1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孔子说:“罢了唉!我没有见到与修德终身相伴者啊。”

注:1.已矣:罢了。

议:第九篇《论语·子罕》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叹时光流逝,不见来者。这里已在唉气,情况加重,愿好德者遍照今日之大地。

这里形容《史记·孔子世家》:“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太史公仰观圣人之结论,用《诗经·小雅·甫田之什·车舝》八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出自《论语·子罕》:“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圣人孔子的感叹,四百余年后的太史公声而应之,小子读《论语》本以为,好色是指五色,是乃人之本性,而不单指女色,后人读之有失偏颇。及止观太史公言,乃知,好德是终身相守,如夫妇相伴之,方是正道,汗颜啊。

《陕西韩城太史公大殿》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1之贤,而不与立也。”

译:孔子说:“鲁大夫臧文仲窃取官位?明知柳下惠贤德,但不举荐。”

注:1.柳下惠:展姓名获,字子禽,又字季,谥号惠,因其封地在柳下,今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孝直镇。

议:《孟子·公孙丑(下)》:“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yì亿)而不怨,阨(è同厄)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tǎn xī音坦西)裸裎(chéng音成)于我侧,尔焉能浼(měi音每)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ài音爱)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第五篇《论语·公冶长》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zhuō音捉),何如其知也?”如若不知贤,是谓不明;知而不举贤,是谓蔽贤。蔽贤之罪大于不明之罪。

孔子与孟子也有所不同,孔子是赞贤人柳下惠;而孟子是“君子不由也”,是指其形。孔子是 “有教无类”这就是“爱人”啊。庄敬在于心,不在于形,外人之形与我何涉?虽居“蛮貊(mò音末)”又何损于我哉?

《论语·子罕》:“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但孟子还做不到的,就先从自重起讲,正如《尚书·虞书·皋陶谟》:帝禹所言“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欢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这是圣贤的根本区别,包括每一个宗教学派也如是尔。

关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这些事儿你知道吗?

《本草纲目》因为上了大火的《典籍里的中国》,重新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李时珍凭什么被尊为中医的二圣之一?他究竟有没有做过太医,他做太医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本草纲目》是偷师朱熹的《通鉴纲目》吗?书里的一千多幅插图是李时珍还是书商画的,还是另有其人?值中华书局全本插图版《本草纲目》推出之际,我们请本书的编辑回答了这些大家好奇的问题……

在护佑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中医药史上,出现了数不清的名医和神医,但医林之中仅有两位被后世称为圣人,一位是被称为“医圣”的《伤寒杂病论》作者东汉名医张仲景。另一位被称为“药圣”的名医长眠于湖北。

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雨湖之滨有一处坐落在参天古樟和青松翠柏之间的陵墓,在陵墓的前面矗立着一位清瘦老者的半身像,塑像底座的碑文是1956年2月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亲笔题词:“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一八九二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并有小字解说:“李时珍乃十六世纪中国伟大医药家,在植物学研究方面亦为世界前驱。”

高中历史课本中的李时珍

李时珍为什么被称为“药圣”?

“圣人”是传统儒家对人分类的最高等级。《资治通鉴·周纪·威烈王》中司马光评论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资治通鉴》(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

“圣”的繁体写做“聖”,字本身含有以“耳”表闻道,通达天地之正理;以“口”表宣扬道理,教化大众;以“王”代表统率万物为王之徳,德行遍处施行。在中医药学界,李时珍以自己的一生实践着“圣”字。

嘉靖《蕲州志•儒林》记载李时珍:“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他以“治身以治天下”,“寿国以寿万民”的仁爱之心,以“博施于民”“重仁轻利”“济世救人”的高尚医德为时人和后人敬仰。李时珍与其子李建中、李建木及其孙李树初因为人贤德曾被乡人奉为“蕲州四贤”,蕲州人在天启四年(1624)或天启七年(1627)还为四贤建立了一座坊表,上书“六朝文献,两镇干城”八字。一家三代能被当地人如此纪念,由此可见其家风之淳朴敦厚。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李时珍纪念馆时也重新刻立了书有此八字的牌坊。

李时珍纪念馆

李时珍于1518年出生于行医世家,他的父亲李言闻曾任太医院吏目,李时珍曾任正五品的太医院判,其子李建木为太医院医士。一家三代都曾供职太医院,充分证明其医术之高超。但是,李时珍进入太医院的目的却单纯地只是想便于进言重修本草。当一次次上疏要求官府重修本草却无人理睬时,他毅然离开安逸的太医院,以一己之力,承担起官府的责任,率领全家和弟子开始重修本草,开启个人重修本草的新历史,此时距上次官修本草时间已经过去了四百多年。

1596年耗尽李时珍一生心血的《本草纲目》刊行于世,此时李时珍已经去世三年了。但是李时珍的名字却随着《本草纲目》走向全世界。

《本草纲目(全本插图版)》

日本科技史家矢岛祐利曾说:“《本草纲目》刊行不到20年,就已在庆长十二年(1607)传入我国。它支配了我国江户时代的本草、博物学界,其影响更远及至19世纪末叶。”

在法国,植物学家、医生勒牡萨以研究《本草纲目》的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的博士学位。

在英国,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不仅在其《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论著中引用了《本草纲目》关于鸡的七个品种和金鱼家化的资料,还称赞《本草纲目》是“1596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

在俄国,至今在莫斯科大学礼堂的墙壁上还镶嵌着李时珍的画像,与之并列的是牛顿、居里夫人和祖冲之等五十九位世界级科学巨匠。

莫斯科大学墙壁上的李时珍画像

2011年,1593年金陵版《本草纲目》与1339年胡氏古林书堂版《黄帝内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黄帝内经》(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本草纲目》与朱熹编的《通鉴纲目》有关系吗?

翻开《本草纲目》的目录,除了大量的植物药外,还有水、火、土、金石、虫、麟、介、禽、兽,甚至还有服器部和人部。那什么是“本草”呢?

据北宋寇宗奭所著《本草衍义》论述“本草”的起源说:“尝读《帝王世纪》曰: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定《本草经》,造医方以疗众疾。则知本草之名,自黄帝岐伯始。”

五代后蜀末代皇帝孟昶(也就是宠幸花蕊夫人的那位皇帝)曾命翰林学士韩宝昇重修本草,后世称《蜀本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多次引用该书。韩宝昇在本书中首次解释“本草”一词:“按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

因此,本草就是指中国古代记载药物的著作。

清代目录学家、藏书家周中孚曾在其《郑堂读书记》中概括《本草纲目》的体例,然后与《通鉴纲目》进行比较:“至于分引经络,列诸验方,衷夫药性,亦大彰明较著者也。曰纲曰目,比于史事,盖几与《通鉴纲目》分路扬镳矣,岂止与王宇泰《证治准绳》均为医学之渊海哉?”认为二书在内容上已非同类,博览群书的李时珍只是借用了朱熹所创立的“纲为提要,目为叙事”的“纲目体”形式。

事实上,《本草纲目》和《通鉴纲目》一样有提纲挈领之实和纲举目张之便。李时珍所创立的医学纲目体将本草学提高到具有高度科学性的体系结构中,1892种药物被精心安排在贯穿全书的三个纲目中,使得查找每一种药物如同查字典或百科全书一样简单。

《本草纲目(全本插图版)》实拍图

《本草纲目》由三个逐层深入、嵌套、细化的纲目组成:以部为纲,以类为目;以类为纲,以药为目;以药名为纲,以八项分析为目。

1892种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共十六部,贯穿着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植物到动物;植物和动物又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先后次序。全书实质上包含着进化论的思想。这与《神农本草经》按有毒无毒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相比无疑是质的飞跃。

1892种药物仅分为十六部,每一部仍然非常庞杂,如草部有439种药物。为此李时珍创立了六十类分类法,按生长环境、形态、性质等分为六十类。在类下又以“析族区类”的原则分为若干族,其“族”大约相当于现代生物学的“科”。如《本草纲目》分为一族的菊、艾、青蒿等就属于现代的菊科植物。在族中再详列药物为目。

《本草纲目(全本插图版)》总目

在每一种药物下标一总名为纲,下面一般分八个项目(有些仅有五项)逐项进行科学论述。这八个项目分别是:释名(解释药物命名由来)或正名、修治(记述药物采集、炮制)、气味(记述药物四气五味和性质)、主治(论述药物的功效,列举主治的各种疾病)、集解(列举诸家本草的详细说明)、发明(对药物主治功效的具体说明)、正误(纠正前人的某些错误)、附方(列举使用此药物的各种药方)。

在这八个项目,李时珍常常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亲身尝试阐发对药物的新见解,并纠正前人的错误认识。

《本草纲目》除了就药论治、以药为纲之外,在全书的前面还摘录了历代医家关于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帮助读者掌握药物采制、性味、禁忌的基本知识和用药的基本原理,并补充了新的经验并纠正前人的缺失。尤其是两卷“百病主治药”内容,立病名为纲,列主治药为目,可以按病查药。全书医药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并存。难怪《本草纲目》流传到日本,受到朝野一致重视,日本幕府首脑德川家康常置座右备查,日本人称为“神君御前本”。

《本草纲目》全书由李时珍的儿子李建元和李建木绘制了1100多幅精美的药图,可以帮助人们图药对照,甚至按图寻药。此次排版,我们特意将每张图片都放到相应药物处,利于读者更直观和便捷地了解药物的主要特征和形态。

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中李时珍的儿子

鲁迅曾说《本草纲目》“留给后人很大的益处”。这个益处只要开卷就能亲身体会到,也许每个人都值得试一试。

点书影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预售】【签名钤印】《本草纲目》(全本插图版)(全五册)精(点校赵尚华,赵怀舟先生联签本)

(统筹:陆藜;编辑:白昕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