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y的八字(同志的八字)

旧事重提 2023-11-22 05:52:27 网友上传

与青年的故事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题:与青年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黄玥、高蕾

一个国家的进步,镌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

跨越半个世纪,从沟壑纵横的陕北高原一路走来,总书记深知青年的渴望,格外关心青年的成长。与青年通信,同青年谈心,参加青年活动,常把青年记挂心间。深情嘱托、诚挚盼望,为青年在奋斗前行的道路上点亮航标、指引航程。

(小标题)尺素传情,真情流露

写信,是总书记同青年交流的方式之一。

时隔30多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兵海仍然记得1983年12月的一天,他和其他几位河北农业大学正定籍的同学一起读信时的感动。

信,来自时任正定县委书记同志。

“农村迫切需要农大学生,农大学生同样也离不开农村。可以说,家乡的40多万父老乡亲都在翘首以待,盼望着你们早日以优异成绩成就学业,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挑梁扛柱,竭智尽才。”字里行间,满是求贤若渴的期盼,满是对异乡负笈人的牵挂。

信的落款一句“你们的同志 ”,拉近了家乡书记同远方学子的心。

受到同志的真情感召,河北农业大学1984届至1987届正定籍51名大学生中有一多半人回到正定工作。

当年陆续回乡工作的大学生,如今已在当地农业、畜牧、林业等一线部门独当一面,他们中还走出了多位石家庄市、河北省乃至全国的专家。

一封封书信,一段段寄语,记录着同志求才思贤的真情。

2000年到2013年,河北保定学院近百名毕业生自愿到西部工作生活。

对于扎根西部的青年人,总书记感同身受,“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总书记的殷殷期许从传到边疆远塞,飞进支教青年的心坎上。

赞许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勉励大学生村官“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嘱咐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

一纸信笺,承载着始终鼓励青年向下扎根、向上成长的谆谆教诲。

在总书记的“笔友”中,还有不少外国青年。

“我们觉得您是好人,也很帅!”2019年2月,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中文班学生,在给习主席的中文信结尾袒露心声。

很快,他们收到了习主席的回信。习主席不仅称赞他们“汉语书写工整、用词规范,‘太棒了’”,更寄语他们“为增进中美人民友谊作出贡献”。

这份喜悦,意大利罗马国立住读学校的师生们和日本青年中岛大地等也感受过。

“愿你们青春正好、不负韶华,都能成就梦想”,罗马国立住读学校学生卢多薇卡用信中的话鼓舞自己。

“这是对我多年坚持的最好肯定和认可,让我非常感动。”一封信种下并坚定了一名日本青年做中日友好使者的理想。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寄望于青年。一次次跨越山海的“信笺对话”,于润物无声中,滋养着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的友谊之花。

(小标题)亦师亦友,言谆意重

于青年学子,总书记亦师亦友。“每年五四前后,这个时间我是留给青年人的,到年轻人中间和青年学生相处,到学校看看。”

信守承诺,总书记一次次走进青年学子的“课堂”,谈梦想,论志向,说信仰,做青年人前进、追梦路上的领路人。

1970年4月,当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遨游太空时,陕北黄土地上,一名17岁的青年,激动万分。40多年后,当选中央总书记后的第一个青年节,来到见证新中国科技强国梦的航天城,参加共青团“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聆听广大青年抒发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的青春感受。

“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总书记鲜明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

中国梦熠熠生辉,伟大的召唤指引青年怀揣梦想,大步前行。

中国有梦,青春无悔。“把自己的梦和祖国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将奋斗的平台放在祖国伟大事业上,才能成就你们的理想。”总书记循循善诱的话语,令广大青年学子收获了关于青春的更多思考。

身处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程,总书记深刻思考青年工作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鲜明提出青年成长应该遵循的价值坐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5月4日,总书记来到五四运动策源地北京大学,以“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生动比喻,指出价值观教育要抓早、抓实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总书记给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成为当代青年修身立德的八字箴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1966年,还在上初中的,读到了穆青等同志采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件事一直影响着我。直到我从政,直到我担任县委书记,后来担任总书记,焦裕禄精神一直是一盏明灯。学习焦裕禄精神诠释了中国人的优秀品质。”

2017年五四前夕,在中国政法大学“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中,总书记把自己的“偶像”介绍给了青年们。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跟党走,他一生都在为党分忧、为党添彩。”总书记说,不忘这个初心,是我国广大青年的政治选择,也是我国广大青年的人生航向。

(小标题)言传身教,不负韶华

以身教者从。总书记结合自己在成长路上的切身感受赠予青年的人生箴言,点燃青春,唤醒成长渴望。

总书记以身作则,倡导青年“自找苦吃”——

在延安插队时过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

“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同志常用这句话来自省修身,正己正人。

梁家河大冬天下到粪池里起粪,他干得最多,每次都是第一个主动跳下去抢着干。同志说,只有跨过了劳动关,树立了“自找苦吃”的想法,才能砥砺思想,让你的思想更加靠近老百姓,也让老百姓更加信赖你。

总书记严以律己,激励青年练就过硬本领——

勤奋学习是青春远航的动力,增长本领是青春搏击的能量。

2013年,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总书记说:“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峁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现在条件这么好,大家更要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

总书记分享心得,指引青年坚定理想信念——

从青年时期开始,同志就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智慧的滋养。

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考察时,面对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庞,总书记分享了他的读书心得:“那时候,我读了一些马列著作。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这种通过自己思考、认识得出的结论,就会坚定不移。”

每每同青年对话,总书记都衷心希望每一个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

总书记希望青年教师成为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鞭策青年官兵“争当训练尖子、技术能手、精武标兵”;勉励青年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今年4月19日,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考察,内容涉及美育、创新、体育等多个方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指引下,当代青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起跑、冲刺。向着目标奔跑的国家,尽是青春的模样。(完)

《孟子》七篇解读|滕文公篇(6.3)

【原文】

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

孟子曰:“仕。《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

“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

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礼》曰:‘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蚕缫,以为衣服。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惟士无田,则亦不祭。’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

“出疆必载质,何也?”

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

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孟子·滕文公下》

6·3还是谈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刚才讲到公孙衍与周霄有密切的关系。讲完这一章,我们再看看《战国策》对这两个人的关系是怎么刻画的,它可以让我们切身体验到知识分子与政治之间那些微妙的感受。

“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周霄问孟子:古代的君子出来做官吗?“孟子曰。‘仕。’”孟子说:出来做官。“《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对于孔子来说,假设三个月没有国君委任他做一定的官职,他就惶惶不安。他肯定得离开这个国家,到另外一个国家去。离开这个国家到另外一个国家去,他必然带上奉给其他国家的国君的见面礼物。这就是“出疆必载质”,就是离开一个国家要带上见面礼物,送给另外一个国家的国君。“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公明仪说:古代的人三个月没有国君给他官做,我们就要去安慰他。因为他三个月没有当官了,没有官做了,我们有官做的人得去安慰一下他。孟子这里讲到孔子、公明仪,引了他们说的两段话。

关于“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我们想特别讲讲孔子到底当过什么官,或者当官的时间到底有多长。按照10·4的讲法,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希望参与政治,但他在一个朝廷里面当官,从来没有超过三年。也就是说,他在任何一届政府任职,都没有超过三年。我们不能说这一届政府不好,难道我们能说这一届人民不好吗?孔子在任何一个朝廷当官都没有超过三年,就是“未尝有所终三年淹也”。而且,最关键的是,让孔子当官、实现理想的那一个人是季桓子,叫作“见行可之仕”。孔子只在季桓子那里,真正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季桓子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所以,从孔子在一个朝廷当官没有超过三年,让他最能实现理想的那个人却是一个不好的人,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当时的环境是不好的,但他坚持了下来。

周霄又问孟子:“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三个月没有君主委任他做官,我们就得去安慰他,这是不是太急了呢?“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孟子说:知识分子失掉官位,就像诸侯失掉自己的国家一样。然后,他引了一段话。这段话怎么理解,我们要好好琢磨一下。

“《礼》曰:‘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蚕缫,以为衣服。’”《礼》这本书说:诸侯亲自下田种地,是为了提供祭祀用的祭品;诸侯的夫人亲自养蚕织布,是为了把它做成衣服。这句话的第一层含义是男耕女织,它在诸侯那里也有所体现。它的第二层含义,我们要把“诸侯耕助”跟5·4“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那一章说的“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区分开来。那一章是许行要求国君像老百姓一样,自己种地自己吃,自己做饭自己吃。这里讲的“诸侯耕助”“夫人蚕缫”,则是一种礼仪性的行为。按照国家礼仪的规定,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我们开始农忙了,开始种地了。诸侯必须礼仪性地犁犁田,“诸侯耕助”就是这个意思。它并不是要诸侯一年到头自己去种地,它只是一种礼仪性的行为。

《礼》这本书接着说:“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我们常说某某某壮烈牺牲了,但这里的“牺牲”是指牛羊,它在古代是指牛羊。“牺牲不成”是说祭祀用的牛羊不肥壮;换句话说,祭祀用的牛羊一定要很肥壮。“粢盛不洁”是说祭祀用的谷物不干净,“衣服不备”是说祭祀用的衣服不完备。以上三者没有准备好,我们就不敢祭祀。

《礼》这本书又说:“惟士无田,则亦不祭。”5·3讲孟子展望井田制,他说:“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这是礼乐文明的需要。“惟士无田”是说当时的士没有什么地位,既没有经济地位,也没有政治地位。没有经济地位,就是没有田。没有田,就不能生产粮食。因为粮食跟祭品是密切相关的,所以知识分子没有田,就可以不祭祀。但是,祭祀恰恰又是一件很大的事。在孟子的理想设计当中,知识分子没有田,因而不能祭祀,这种情况是要改变的。他对毕战讲井田制,就说“卿以下必有圭田”,对于卿以下,包括士,我们要给圭田,而且是给50亩;如果他家里还有其他劳动力,再给每个劳动力25亩。这样,“惟士无田”的情况就改变了。因为圭田,有了50亩,或者有了更多的田,知识分子就可以参与祭祀了。

《礼》这段话的理解比较复杂。我们要记住一句名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有两件大事,一件是打仗,一件是祭祀。祭祀在当时的国家生活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惟士无田”,你就不能祭祀,这肯定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孟子说:“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假如他没有在一定的位置上做事,没有在一定的官位上工作,他可能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他就没有牛羊,没有祭器,没有祭服,他就不可能进行祭祀。祭祀后,还要分冷猪头肉,还要有宴会,他就没有能力举办这个宴会。从这种情况看,假设他三个月还没有得到国君的任命,就意味着这三个月“不敢以祭”,也“不敢以宴”,就是生活问题得不到解决。更重要的是,祭祀作为礼仪层面的文化需求,知识分子难以满足它。知识分子有三个月没有得到君主的任命,别人就应该去安慰他,就是这个意思。

以上这段话如果要做很认真的理解,需要配备很多《孟子》之外的其他知识,我这里只是简单地说一说。

然后,周霄又问:“出疆必载质,何也?”离开一个国家,一定要带上见面礼物,送给其他国家的国君,这又是为什么吗?“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孟子说:农民要种地,知识分子要当官,这是天经地义的。“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农民离开自己的国家,哪里会不带上自己的犁耙呢?“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是说:农民要种地,天经地义;知识分子要当官,天经地义。

“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周霄说:我们晋国也是一个有官做的国家,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知识分子想当官,急成这个样子。接着,周霄问了一个更深的问题:“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既然当官的心情如此急迫,可君子却不轻易做官,这又是为什么呢?

对于儒家知识分子来说,“学而优则仕”(《论语》19·13)是一种基本的心态。这个“优”,我们是按照现代的解释来理解的,不是以前的原意。“优”的本来意思是有闲暇了,得空了,就是学习成绩好了,我有闲暇、有余力了,我再去当官。这是《论语》的原始解释。我们现在认为“学而优则仕”,就是我们学习好,就得去当官。我是按照现代的解释,说“学而优则仕”是当时儒家知识分子一种普遍的心理。但是,儒家知识分子又不轻易去做官,这是为什么吗?

孟子开始解释这个问题。“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男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希望他将来成家立业;女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希望她以后找个好婆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像这样的心情,我们每个父母都有。我们经常说“父母之心,人皆有之”,就是出自这里。但是,“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没有征得父母同意,没有媒人做媒,男女之间做这样一些事情的话,就会遭到父母、其他人的嘲笑、看不起。

哪些事情呢?就是“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这几个字一般不太好解释。少男少女要见面,我们设想一下他们见面的情形。当时,没有父母之命,没有媒妁之言,男女双方是不能见面的。可是情窦初开,他们想见面的心情十分急迫。他们会采取什么方式呢?我们设想一下。墙上挖个洞,比如隔壁是老王家,我就在墙上挖个洞,与他家的姑娘互相偷看。大门上开条缝,就是大门上稍微打开一条缝。这就是“钻穴隙相窥”。很多房子都有围墙,男男女女就爬过围墙去见面,这就是“踰墙相从”。

少男少女情窦初开,想见面,于是就在墙上挖个洞,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门上刨开一条缝,也可以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这还只是看,所以叫作“相窥”。怎么才能更实质一些呢?就是“踰墙相从”,爬过围墙之后,才能手拉手、搂搂抱抱。这是孟子设想的男女幽会的方式。这些方式,孟子认为是不好的。假设少男少女这样做,“则父母、国人皆贱之”,你的父母会骂你,你的左邻右舍也会看不起你。

孟子对于婚姻的态度,是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他有这样三句话,都像格言一样。第一句话是“男女居室,人之大伦”(9·2)。我们现在的家是一居室、两居室、三居室。“男女居室”,男女要结婚;“人之大伦”,这是做人最大的一件事。孟子对于婚姻要求的第一件事,就是男男女女是要结婚的。注意,他是讲男男女女,是讲男女结婚,没有讲男男结婚或者女女结婚。千万要注意,孟子那个时代是“男女居室,人之大伦”。第二句话是这里讲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6·3)。你们要结婚,当然可以。但是,生辰八字一定要报上来,让双方父母知道;还有很多程序,尤其要请媒婆来做媒。第三点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7·26)。你们结婚之后,一定要生小孩;如果不生,是最大的不孝。

孟子怎么看待我们人类的婚姻?他就这三句话:“男女居室,人之大伦。”“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认为整个社会都照这三句话来做,人类才能繁衍下来,我们的人口才能增多。就像孔子讲的,所谓“庶矣哉”(《论语》13·9)。

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的人就不可能遵循。比如,舜的父亲、继母,还有同父异母的弟弟,都想置舜于死地,所以不同意舜娶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9·2,9·3)。可舜年龄大了,他得遵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看这有多重要,还有“男女居室,人之大伦”。在这三句话中,哪一句最重要,哪一句最不重要?最不重要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说它不重要,当然是相对而言的。结婚是为了人类繁衍,而且是我们尽人伦责任的最重要表现,也是孝敬的最重要表现。所以,舜在没有征得父母的同意下,还是跟尧的两个女儿结婚了(9·3)。这件事引起了别人的非议。孟子说:舜虽然没有告诉他的父母,但符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君子以为犹告也”(7·26)。

少男少女私下相会,墙上挖个洞,门上开条缝,甚至爬围墙,这是孟子所反对的。在孟子看来,古人的的确确想做官。“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古人确实想做官,但又特别讨厌、特别反对不经由正当的程序来做官。“学而优则仕”,每个人都想;如果“不由其道”,不是走正道,而是走歪门邪道,即使得到官职,那我也是不干的。6·1讲的“枉尺而直寻”“枉寻而直尺”两种方式,都是不能干的。

孟子那个时代,有公孙衍,有张仪,他们可不会这样。在孟子看来,公孙衍、张仪就是“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他们没有按照正义的方式,去拿官职,去挂六国相印,却“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6·2)。他们的行为属于“与钻穴隙之类也”,跟刚才讲的少男少女挖个洞、扒条缝、跳过墙的行为是一样的。这里同样是谈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

6·2的公孙衍跟6·3的周霄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我们看看《战国策》这段话,意思是说有三个朋友,一个叫周霄,一个叫魏文子,一个叫田需,他们想制裁公孙衍(也就是犀首)。公孙衍老谋深算,他怎么瓦解这个“三人帮”?公孙衍对魏王说:魏文子很有才华,我们可以让他当首相;他当了首相,就可以帮助我们打败齐国。魏王果然听了公孙衍的建议,让魏文子当了宰相。一开始,魏文子加上田需、周霄,他们三个人想制裁公孙衍;现在,魏文子当了首相,离开了“三人帮”,剩下的这两个人——周霄、田需势单力薄,就难以对抗公孙衍了。

我们看了这个故事,知道政治是很复杂的。孟子说:“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其实公孙衍采取的那种方式,或者说是权宜之计,虽然“不由其道”,却是政治运作的一般手段。这都有待于我们思考,而且里面的复杂性也不是我们仅仅拿《孟子》能够辨别得清楚的,还需要我们放眼整个历史,放眼整个现实,才能把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以及孟子怎么讨论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搞清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