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和1984八字和吗(1974与1984)
71年仅发生16次,今冬它将再次来袭,气候会异常?
来源: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陈希
千万里之外,赤道中、东太平洋表面的海水温度远程指挥着咱们头上的风云变幻。正经历暖秋,却传来拉尼娜的“冷”消息。
来自国家气候中心消息,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今冬将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今日(4日)该中心又发布今冬全国气候趋势预测,中东部地区气温总体以偏冷为主。
以往历次拉尼娜事件中,湖北气温都偏冷吗?偏冷就是冷冬吗?极目新闻记者就此请气象专家详细解读。
拉尼娜年气温一定偏低吗
湖北有4个年份气温偏高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 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
它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它与厄尔尼诺(海面水温持续高于常年),被认为是有可能导致全球异常气候的重要原因。
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消息称,1950年以来,全球共发生16次拉尼娜事件,从历史数据来看,拉尼娜年我国冬季中东部地区气温往往偏低。
1950年以来发生的拉尼娜事件
“并不是遇见‘拉尼娜’,湖北冬季气温就偏低。”
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肖莺介绍,16次拉尼娜事件中,湖北在1964年、1998年、2000年和2020年这四年的冬季气温反而是偏高的。
特别是2020年冬季还是强暖冬(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其中今年2月份湖北均温是1961年以来最高的,武汉2月22日气温曾跳高至28.2℃,大家应该对2月的异常温暖有印象。
气温偏低,不能与冷冬直接划等号。
肖莺细说道,冷冬的定义是,单站冬季均温偏低幅度超过0.5℃就是冷冬站(偏低幅度在0.5℃至1℃,为弱冷冬,偏低幅度超1℃,为强冷冬),且全省冷冬站数占比过半,湖北就为冷冬;如果偏低幅度不超0.5℃,就是正常冬季。
所以,在16次拉尼娜事件中,湖北有12个年份气温偏低,但是有5年是属于正常冬季(1970年、1988年、1995年、2010年和2017年),只有7年冬季是冷冬(1950年、1954年、1973年、1975年、1984年、2007年和2011年),比如2008年1月12日至2月3日,湖北出现自1954/1955年冬季以来最严重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气候事件,2007/2008年冬季就是强冷冬。
全球变暖下为何拉尼娜仍冒泡
它是变暖浪潮上的一朵小浪花
有人疑惑: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冷酷气质的拉尼娜怎么冒出来了?
“全球气候变暖并不意味着拉尼娜消逝,21世纪以来已发生6次拉尼娜事件。”
肖莺解释,全球变暖是从年代际(10年以上)或更长一个时间长度来说的,是大尺度的气候趋势,而拉尼娜在气候系统中只是年际尺度,一般在2-7年就会出现一次,“如果把全球变暖比作大浪潮,那它就是这浪潮上的小浪花,无法阻挡气候变暖的趋势。”
国家气候中心同时指出,需要注意的是,东亚冬季风仍是控制冬季我国气候关键因素。这又意味着什么?
“气候是多个系统角色共同作用的结果,拉尼娜是戏份足一点,但不能忽视其他角色。”肖莺打比方道,海洋上的风还是头顶上的风对咱们影响更大?肯定是头顶上的风。所以也要重视咱们家门口的东亚冬季风。
今冬气温阶段性变化明显
阶段性极端强降温概率大
国家气候中心今日(4日)发布今冬全国气候趋势预测: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中东部地区气温总体以偏冷为主,降水总体呈北多南少分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冬季气温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
今年12月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1991-2020年平均)或偏高;但明年1-2月冷空气活动将明显转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可能较常年同期偏低,发生阶段性极端强降温事件的可能性大。
湖北今冬会是怎样的画风?“冷空气活跃,气温偏低概率较大,降水偏少概率大,有阶段性雨雪天气。”肖莺给出了目前的预测和判断。
因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非常复杂,加之近期气候波动性增大,预测难度大,气象部门将密切监视天气气候变化,加强分析研究,也请大家及时关注天气预报。
最强寒潮立冬时节秀肌肉
冰雪或锁定鄂西高山地区
别看今天(4日)武汉仍有20℃,7日就立冬,寒潮风声也正紧,而且是今年以来最强寒潮,它有多厉害?
中央气象台今日18时继续发布寒潮黄色预警:受寒潮影响,4日20时至8日8时,我国自西北向东南将有一次大风降温天气过程:
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8℃-10℃,西北、内蒙古大部、华北、黄淮、江淮西部、东北地区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幅可达12℃-14℃,局地16℃以上;并伴有4-6级偏北风、阵风7-8级;8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位于山东中部、河南中部至四川北部一带,华南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10℃左右。
看来,广东也与“寒”字沾边了。
大风降温预报图
寒潮路过湖北时,天气会发生哪些剧变?
武汉中心气象台预计,今年以来最强寒潮将于6-8日自北向南影响我省,并伴有小到中雨和局部雨雪冰冻。
此次过程有以下特点:
一是降温幅度大,6日夜间开始全省将出现大范围降温,降幅一般8℃至10℃,局部可达12℃以上;二是气温低,最低气温出现在8日早晨,北部地区一般-1℃至2℃、南部3℃至5℃,但气温回升较快,9日早晨最低气温是5℃起步;三是风力大,6日傍晚至7日白天,全省大部地区偏北风4-6级,阵风8-10级;四是西部高山地区有雨雪冰冻,尤其6日夜间,鄂西北高山地区将有雨夹雪或小到中雪、局部大雪,伴有冰冻天气。
今日武汉市气象局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
6日晚至8日,受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武汉出现一次寒潮过程,伴有大风、降温、降水天气,过程降温幅度可达9℃-11℃;其中6日夜间至7日白天有小到中雨,偏北风4-6级,阵风7-9级,最高温降至10℃-12℃;7日夜间转晴,因辐射降温(没有云系保温),气温持续下降,最低温出现在8日早晨,为2℃-4℃;其后气温回升,9日起最高温又升至15℃。
气象部门介绍,前期湖北全省气温明显偏高,此次过程寒潮天气降温剧烈,风力强劲,且西部山区有雨雪冰冻,为此建议:
加强防范大风对建构筑物、农业设施、交通航运及户外作业等的不利影响;加强健康保护,做好心脑血管和呼吸道等疾病预防;西部山区需做好雨雪冰冻防范应对,遇雨雪天气,大家尽可能调整出行计划;天气骤变,气温断崖式下降,湖北最低温不超-1℃,雨雪添寒,体感更寒冷,大家的羽绒服棉服等冬衣要准备好,加强防寒保暖。
我国最早全民通电的省级电网在山东!这些“触电”历史你知道吗
中国14亿“全民通电”的话题近来比较热。其实,山东省在23年前就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民通电”——
省公司名片
☑ 名称: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办公地点:济南
☑ 发电装机容量:13106.5万千瓦
☑ 最早有电时间:1898年,青岛
☑ 所有城市有电时间:1946年
成长历程
山东省GDP在全国排名第三,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
从1898年,青岛胶州湾亮起第一盏电灯,到120年后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惊艳世界的璀璨灯火,山东电网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坚强保障。
▼青岛夜景
目前,山东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初步形成,山东电网发电装机容量13106.5万千瓦,稳居全国首位。
1957,鲁中电网形成
解放前,山东各地电厂均是孤立运行,通过直配线路向客户供电,没有调度机构,电压等级也不统一,农村用电一直处于空白状态。
“一五”时期,山东加强电力建设。那个时期物资匮乏、生产生活条件困难,一些电力项目得到了外国友邦的帮助。
▼1956年7月,由罗马尼亚援建的新汶发电厂建成投运,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第一个新建电厂。
第一个跨地区电网——鲁中电网也在“一五”期间建成投运,成为山东建设统一电网的开端。
▼“一五”期间,山东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济南南郊变电站建成。
▼1957年,山东省第一条110千伏神济线(淄博神头——济南)投运,山东第一个跨地区电网——鲁中电网建成。图为110千伏线路勘察现场。
除了援建,山东电力人加快了自主创新的步伐。1960年5月,五莲县电业所工人设计制造的10千瓦发电机及配电盘参加了在济南举办的全省技术革新成就展。毛主席视察时对他们的创造经验给予热情鼓励。
▼毛主席握着工人宋学林(右一)的手说:“你们真了不起!”
1980年代:全省统一电网
关键词:集资办电
1973年,山东建成第一条220千伏线路。
此后,220千伏电网逐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改革开放以后,山东电网按照“三口一中心”(坑口、路口、港口及负荷中心)的战略布局,积极适应省内“南电北送”“西电东送”的现实要求,发挥整体优势,加大投资力度,建成了以220千伏线路为主网架的山东统一电网。
▼1980年12月,潍坊—招远220千伏输电线路和220千伏招远变电站投产,烟台电网并入山东电网,山东统一电网形成。
▼1982年10月,山东第一条35千伏海底电缆蓬莱—长岛线路建成投产,山东唯一一个海岛县电网并入山东电网。
同一时期,山东电网也开始实施50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
▼1984年9月开工、1987年11月竣工的山东第一座500千伏变电站——潍坊变电站。图为安装施工现场。
在中国电力发展史上,山东电力人用智慧和行动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集资办电。
改革开放后,社会用电日益增长,为了解决基本建设资金不足、投资渠道单一等问题,山东电力首先提出集资办电的思路。中央与地方合资办电,打破了“国家独资办电、千家万户要电”的格局,加快了电力发展速度,有效缓解了长期缺电的状况。山东集资办电的经验也在全国推广。
1984年12月,全国第一个中央和地方集资建设的电厂——龙口电厂建成投产。
1985年4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视察龙口电厂时题词:“集资办电,全国首创,满发稳发,保证安全”。
20世纪末:500千伏大环网
关键词:户户通电、供需平衡
户户通电、全民用电,不是政府或上级安排给山东省电力公司的任务,而是它主动提出实施的工程。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1996年2月18日,山东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户户通电。这是山东全省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山东电力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老百姓说,电线入户,小康起步。
▼1996年2月18日,除夕当天,山东沂蒙革命老区临沂费县方城镇,电力工人为只有八户人家的西红峪小山村通了电,标志着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省户户通电。
通过不断加大电源建设和电网建设,1998年,山东省取消了实行半个世纪的电力计划指标,电力供需实现基本平衡。
山东省电力公司在加快电源建设的同时,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把电网发展摆在优先位置,把500千伏主网架建设作为主攻方向,逐步实现了500千伏全省环网,满足了各地负荷快速增长的需要。
1999年9月23日,500千伏邹县—临沂输变电工程竣工,标志着山东500千伏南线建成,这是山东电网第一个不依托电源建设、单独上报可行性研究的输变电工程项目。
2000年9月,500千伏临沂—日照—青岛—潍坊输变电工程投产运行,标志着山东500千伏大环网主网架形成。
2005年3月1日,连接500千伏河北辛安变电站和500千伏山东聊城变电站的辛聊Ⅰ、Ⅱ线的成功投运,标志着山东电网与华北电网正式联网,山东结束独立省网的时代,融入全国电网。
▼图为500千伏山东聊城变电站。
山东电网进入了超高压、大容量的新时期,为山东从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跨越提供了可靠保障。
21世纪: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
关键词:外电入鲁
2011年2月,我国第一个±660千伏直流输变电工程银东直流建成投产。该工程西起银川东至青岛,全长1335公里,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山东电网接纳外电能力提升到750万千瓦,有力地促进了山东经济的发展。
▼青岛换流站核心设备换流阀正在安装。
电压等级还在升高。特高压是先进、安全 、高效、绿色的输电技术,发展特高压是我国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6年6月29日,经过将近两年的艰苦奋战,山东首个特高压工程——锡盟—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山东段正式投运。山东电网进入特高压新时代,这是山东电网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山东第一个特高压变电站——1000千伏泉城变电站。
2017年8月,目前国内线路长度最长的交流特高压工程——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投运。
▼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
上海庙—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是落点在山东的首个特高压直流项目。该工程于2017年12月竣工,为山东新增1000万千瓦供电能力。
▼上海庙—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
同一时间竣工的还有扎鲁特—青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
▼2018年9月,扎鲁特—青州±800千伏特高压开展首次年度检修。
目前,山东已经建成“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山东—河北特高压交流环网正在建设。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特高压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
2019:泛在电力物联网
自2019年3月启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工作以来,国网山东电力确定“减负、提质、增效、保安全、示范区建设”五个方面22项任务,目前对内、对外均取得初步成效。
对内业务方面:建成“源、网、荷”在线动态监测系统,并通过实战演练验证,具备了损失650万千瓦功率情况下10分钟内恢复全省电力平衡的能力;推进营配贯通,低压线路、箱表等增量信息已实现100%贯通;推进移动应用整合以及与业务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一个终端,一次登录,多场景应用”,全面提高基层作业效率。
对外业务方面:打通政企数据通道,首创企业“一链办理”和居民“刷脸办电”;试点开展信通基础设施外租服务;开展数据应用创新,将运营商人口流动数据应用于配变负荷预测,将电量数据应用于景区客流预测。
4月2日,随着山东省济南市东城逸家小区配电室改造完成并送电,国网山东电力以智能配变终端应用为核心,率先建成国内首个基于配电物联网技术的配电室,实现“云、管、边、端”配电物联网技术体系的落地应用。
▼配电室构造图解。
未来,国网山东电力将统筹推进智能配变终端应用和配电物联网示范区建设,推广应用5万台智能配变终端,全面建设济南、青岛物联网示范区。同时,深入总结提炼配电物联网建设成效,创新优化配电网运维管理模式,助推配电管理模式由“生产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
名称变迁
1958年1月,成立山东省电力局。当年8月,更名为山东省电力工业局。
1960年5月,更名为山东省电力工业厅。
1963年4月,更名为水利电力部山东电业管理局。
1970年1月,成立山东省电力工业局。
1989年1月,成立山东省电力公司。
1997年10月,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正式成立。
2013年8月,变更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成长故事
发明铁鞋 世界第一
张克京,鲁中供电局淄博供电所线路工人,现为山东淄博供电公司一名普通的退休员工。1960年,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双登杆“铁鞋”,对电力行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张克京和他发明的登杆“铁鞋”。
20世纪60年代初,鲁中供电局淄博供电所专门召开表彰大会,宣布将铁鞋命名为“克京式铁鞋”。
1974年,水电部专门到淄博召开鉴定会,对铁鞋的安全性、便利性、承载力进行试验和鉴定,认为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发明。自此,“克京式铁鞋”在全国一举成名,全面推广。
▼穿着“铁鞋”登杆。
现在,各地都应用着这样的“铁鞋”,爬杆时工人只需动一动脚,铁鞋就能自动收紧或松开,方便、安全又实用。
50多年来,这双“铁鞋”已经遍布全国甚至世界,至今无法替代。
万众一心 户户通电
再也不能让下一代点油灯了!
但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关键是缺资金。威海、青岛、潍坊、烟台四个电业局分别对口支援困难较大的滨州、聊城、菏泽、临沂四个地市。全省电力系统开展了“送光明,献爱心”活动,全省电力职工踊跃捐款156万元。
▼捐款现场。
山东最后通电的农户大都分布于偏远的山区、湖区、海岛和黄河滩区,自然经济条件差,施工复杂而艰苦。在户户通电工程中,当地村民纷纷自发加入施工队伍,主动帮助挖坑架线,就如同战争年代老百姓拥军支前一样。
▼村民自发帮忙运送物资。
施工过程中,电力职工自带干粮、炊具,不抽农民一根烟,不吃农民一口饭,不给农民添麻烦。有老百姓称赞说:“当年的老八路又回来了。”
▼电力职工在村头石碾上吃午餐。
保电工作更“聪明”
一场辉煌盛大的典礼,离不开安全可靠供电的全力支撑。201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举行。本次保电任务中,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触角延伸到保电现场的每一个角落,实现了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智慧保电”。
国网山东电力建成国家电网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全态势智能预警系统。这一系统的核心在于“流量回溯分析”和“应用层态势感知”两种功能,二者合一,能够更有效地帮助保电人员分析外来攻击行为。
在2018年上合峰会保电任务中,全景式智能保电指挥系统已经崭露头角,有力支撑了“六个零”保电目标的实现。这次,结合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国网山东电力在系统原有的统一指挥、实时监测、资源保障、预测预警、综合统计五大功能基础上,重点提升全景展示、全息感知、全流程管控能力,共完成19种泛在物联终端接入,累计接入终端量6642台,为实时监测和全景指挥夯实了基础支撑。
为了提高指挥部保电现场全方位的穿透指挥能力,国网山东电力还结合智能保电智慧系统,构建了集“天空地”于一体的通信指挥体系:卫星电话、天翼对讲、海景1.4G对讲、现场安全作业管控系统、移动终端、作业单兵、应急视频会议、电话会议……八种通信方式综合应用,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场景建设提供了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探索方向。
1984年李讷再婚,王光美紧握李银桥夫妇双手:你俩办了件大好事
1984年,一场并不像婚礼的结婚仪式,在北京的某个房子里举行着。
这场婚礼很特别,只有一桌酒席,参加的宾客甚至连一桌人都凑不齐,而婚礼的两位主角也很特别,女方是的女儿李讷,男方则是曾经的警卫员王景清。
对于李讷而言,这场婚姻是难得的,在与王景清结婚前,李讷曾对曾经的卫士长“李银桥”说:
“银桥叔叔,我现在这种情况,又有谁敢娶我呢”?
看着李讷长大的李银桥听到这句话无比痛心,对于李银桥而言,李讷几乎等同于他的妹妹,而李讷这种“自卑”的话语让李银桥下定决心,必须要解决李讷的婚姻问题。
经过李银桥的悉心物色下,李银桥将自己曾经的下属王景清带到的李讷面前,这才有了这桩婚事。
李讷结婚后,的妻子王光美专程给李银桥和韩桂馨“道谢”,王光美握着夫妻二人的手衷心致谢:
“多亏了你们夫妻两人的撮合,你们可是办了件大好事啊”。
王光美
那么李讷到底在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说自己的情况“无人敢娶”呢,作为的女儿,李讷和王景清的喜酒为什么只有寥寥数人来参加呢?
本文大约三千字,有兴趣的请耐心把故事看完。
李讷是的小女儿,从小就在和的身边,她也是的子女中,与父亲相处时间最长的那一个,得到的宠爱自然也更多。
可到了李讷三十岁还未结婚的时候,就有些发愁了,因为李讷还未结婚。
1970年的一天,叫来李讷:
“江西进贤办了一所五七干校,你也跟着去锻炼锻炼”。
其实让李讷去江西干校,的考虑就是让李讷的“圈子”扩大一些,也让她有恋爱自由的权力,曾经就告诉李讷,不要选择“”结婚,自此,“高干家庭”在李讷的心里就自动过滤了,而还说:
“最好找个农民出身的”。
这倒不是刻意刁难女儿,因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的时代,农民乃是整个国家的“顶梁柱”,反而是农民出身的人才有节俭以及客观的生活态度,至于高干家庭,更怕的是有人抱着“目的”接近李讷。
李讷也懂这个道理,一想到北京周围都是,干脆就去江西看看吧。
于是乎,李讷跟着中央办公厅的人就去了江西干校。
在江西干校的日子里,李讷其实也是有过被“介绍”的经历的。
因为凑巧的是,李讷“堂姐夫”曹可夫(毛之女毛远志的丈夫)就是进贤五七干校的干部之一,对于李讷的婚事,曹可夫也很上心,于是开始介绍他认为好的年轻人给李讷,但曹可夫介绍的,都是一些,毕竟曹可夫也不可能介绍“农民”出身的人给李讷,那样说出去他这姐夫不得挨骂。
不过曹可夫哪里知道,告诉李讷就是“最好找农民出身的”,所以介绍这事来上几回就作罢了。
而李讷自己的人生大事,最终还是自己“拍板”的。
在五七干校的时候,李讷认识了一个徐姓的青年,他在餐厅当服务员,家庭没有什么显赫的背景,父母亲都是普通的工人,但他的生活却很丰富,为人阳光开朗,常常带着李讷去运动,去散步,久而久之,李讷便与徐姓青年坠入爱河。
其实关于自己谈恋爱这件事情,李讷是没有思绪告诉和的,因为不知从何开口,但李讷自己不说,李讷的“学校”却会向和反映,当知道此事后,第一反应就是“反对”,理由自然是门不当户不对,可却表示,这个组合就很好,让不要插手。
的一番表态,并不是瞧不起自己这个徐姓青年,只因为双方差距真的太大了,而婚姻是讲究长期经营和基础的,作为过来人,自然明白这些,所以在女儿的婚姻问题上,她没有的那种大度。
但同意了,这段恋情也就算是坐实了,之后李讷便与徐姓青年结婚。
结婚的时候,李讷没有回北京,而是在江西举办婚礼,至于毛主席和则不方便出席这场婚礼,因此只能委托“娘家人”带着礼物给女儿送去祝福,而这个礼物,乃是一本书,书名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李讷明白,这是对她与丈夫的未来的“寓意”,希望他们两夫妻能够秉承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包括孩子也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为人民服务,也不会迷失自己。
在婚后,李讷很快便与丈夫生下了一个儿子,于是给这个孩子起名为“徐小宁”,但有了孩子之后,两人的婚姻没有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矛盾,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两人的知识程度不同,这或许也是当初担心的问题之一。
最终,这段婚姻还是没能维持下去,李讷与第一任丈夫离婚,独自带着孩子抚养,也是在得知李讷离婚后,落泪并且“内疚”,觉得自己当初拍板李讷的婚姻还是“草率”了。
此时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他唯恐李讷未来的生活坎坷,而到了1974年,出现一次病危的情况,李讷匆匆忙忙赶回去看望父亲,听到小女儿回来的十分开心,可他的双眼因为白内障已经看不清东西,只能呼唤着李讷,然后牵着李讷的手。
1975年12月26日,这是的生日,难得允许家人为他庆生,为了革命事业,这么多年,是几乎不庆生的,即便建国后,依然保持这种习惯,毕竟他知道,一旦他庆生,规模肯定就小不了,这又得浪费多少人力物力,与其如此,不如不办。
而这一次庆生,也只在家庭内部举办,这一天,很开心。
1976年9月,离世,这对李讷而言,可以说是无比沉重的精神打击,而在十月份的时候,被中央下令逮捕,“”倒台,这让李讷的身份一时之间变得很敏感,入狱后的也屡次拒绝李讷的探视,李讷一下子就成了没有父母关怀的孩子。
后来的几年里,李讷一直独自抚养着儿子,而她的身体也开始变得不好,连带着精神样貌都开始改变,与过去判若两人。
当的卫士长李银桥来探望李讷的时候,看到李讷“大变”的样子,李银桥的心揪了一下,他很心疼,李讷被生活折磨成这个样子,在世的时候,曾嘱托李银桥替他照顾好李敏和李讷,李银桥一直都放在心上。
不久后,李银桥的工作调回北京,他与妻子韩桂馨经常去探望李讷,帮李讷带孩子,李银桥希望以此来填补李讷的“家庭生活”,李银桥夫妇的做法对李讷确实有着很大帮助,在很多时候,李银桥夫妇和一家子,更像是“一家人”。
而后李银桥也提出要给李讷介绍对象的想法。
李讷对此感到苦笑,她说因为她的妈妈是,谁敢娶她呢。
听到李讷如此妄自菲薄,李银桥心疼,随后坚定告诉她:
“你的妈妈虽然是,但你的父亲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没有他就没有新中国,你是的女儿又怎么了”?
李银桥想告诉李讷的是,不要因为自己的父母是谁从而定义自己,她就是她,不因为父母是谁从而做不成自己。
自从这次谈话后,李银桥就在帮李讷物色一个好的人选,挑来挑去,李银桥还是觉得自己曾经的下属王景清最靠谱,而王景清曾经也当过的警卫员,在李讷小的时候,两人也曾有过交集。
而王景清也是个非常体贴的人,李讷也因此敞开心扉,在1984年与王景清结婚,与王景清结婚后,夫妻二人再次提出对的探视,知道女儿再婚,便答应了,一看到女婿是王景清,顿时笑逐颜开,还打趣王景清,说是怎么娶到她女儿的。
1986年,知道女儿已经有了新的寄托后,似乎释然了,于是再度自杀,只不过这一次自杀仍然没有成功。
李讷和王景清结婚后,生活发生了改变,她变得幸福起来,这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虽然李讷不追求特权,但作为的女儿,于情于理,李讷都应该过上普通人的生活,而不是处于自我折磨的岁月中。
所以王光美感谢李银桥夫妇,即便李银桥夫妇觉得根本不需要感谢,这就是他该做的,李讷就是他的家人。
而王景清对李讷母子非常好,受到继父关怀的徐小宁后来改名“王效芝”,改姓为“王”,这就是为了尊重继父,并且回应自己与王景清的父子关系超越了血缘。
对于李讷而言,最难得的就是在一系列的变故下,还有人对她给予真情,还有李银桥夫妇的“不忘诺言”,这一切都超越了亲情,足以成为流传的佳话。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