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腰分解图(八字腰怎么扭)
身证体悟:腰顶
太极拳行拳走架过程中,“腰顶”非常重要。杨家老谱三十二目的第八目专讲“身形腰顶”。其曰:
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工夫。
腰顶穷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
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涂。
另外,三十二目还有两处强调“腰顶”。一是第九目“太极圈”:“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後与前”;二是第十二目“太极人盘八字歌”:“几何若是无平准,丢了腰顶气叹哦”。腰顶有两层含义,一是做名词,指腰部和头顶两个部位,二是做动词指腰顶动作。做名词用的时候告诉我们,头顶要在腰中求,此文不做重点论述,此文重点论述做动词用的时候腰部用力方法。
腰顶之所以重要,是由其所处位置骨盆是人体最大关节,结构既复杂又精细决定的,如果差之毫厘,则谬之千里。骨盆有骶骨和髋骨组成,骶骨由尾椎和尾闾构成,髋由髂骨、坐骨、耻骨组成,骶骨与髂骨通过骶髂关节与髋骨相连,人刚出生的时候,骶髂关节缝是送开有间隙的,随着年龄增大,长年累月在重力不断下压作用下,骶髂关节缝黏连成一体,行拳走架目的之一就是打开和拉松骶髂关节缝。知道此目的,就知道了骨盆此处骨骼结构方向了。第一,骶骨与髂骨要前后拉开,骶骨用力方向是向前顶,髂骨用力向后拉。第二,尾骨与坐骨上下拉开,尾闾向前上兜,坐骨向后下座。
骨盆各骨骼用力方向图
通过总结分析骨盆上述受力情况,我们发现“腰顶”不是一味向前或向后顶,它是两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是骶骨向前、髂骨向后的一对前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是尾骨向上、坐骨向下的一对上下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骶”与“抵”同音、“髂”与“卡”同义,髂骨就好似卡在上下骶骨和股骨之间的一个卡点,外形似卯,承接骶骨之榫,起到承上启下、连接中下盘的作用。古人在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把骨盆两大骨头取名骶骨、髂骨,并创造“兜底”词汇,用同音、象形方法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骨盆腰部要遵循“兜”和“抵”两个字的用力方法,既形象又贴切,不得不佩服我炎黄华夏祖先的智慧!
发动机皮带对正时的万能办法:“上八字”或“下八字”经典教程
我们在维修发动机的时候,当我们找不到正时标记或者确认正时时。经常或有或无的听到师傅与朋友和我们说看一缸是不是上止点,凸轮轴是“上八字”或“下八字”。这句话听着很简单,可很多人并不了解。今天在这里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这种“万能”(顶置双凸轮轴4缸发动机)的对正时方法。
在这之前,我们先来一起聊一聊发动机的做功顺序与四个工作行程。(熟悉基础知识的请略过,直接看后面的内容)
四冲程发动机的做功顺序发动机做功的时候,会尽量避免相临的两个缸连续做功。
三缸发动机:132
四缸发动机:1342或1243(极少见)
直列六缸发动机:153624或142635
V型六缸发动机:145236
直列发动机我们都知道它的气缸排列从前往后数过去为顺序排列,即1234。
V型发动机又是怎样排列做功的?以V6发动机为例,我们正对着发动机前方,左侧气缸为135,右侧气缸为246,它的做功为箭头所指。
四冲程发动机的四个行程这四个行程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进压做排”。
进气行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下行。
压缩行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关闭,活塞上行。
做功行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关闭,活塞下行。
排气行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上行
配气相位配气相位是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的开闭时刻和开启的持续时间,通常用环形图表示。
理论上进气门应处于活塞上止点时开启,到达下止点时关闭,排气门依此类推,进排气门各占曲轴转角的180°。
实际上发动机转速很高,活塞从上到下的时间很短,为了使发动机进气更多,排气更彻底。发动机在设计时,都采用了延长进、排气门开启时间的方法。即气门的开启和关闭并不正好处在活塞的上、下止点,而分别提早和延迟一定的曲轴转角,俗称气门的早开晚关。
进气提前角:为10°~30°,是为了在活塞达到上止点时气门已经打开一定角度,活塞下行吸气时显著减少进气阻力。
进气延迟角:为40°~80°,在压缩行程开始,活塞上行速度较慢时,仍可利用气流惯性和压力差继续进气。
排气提前角:为40°~80°,在做功行程末了时,排气门提早打开,大部分废气可在余压下排出,以减少活塞上行阻力,且高温废气迅速排出,以降低发动机温度。
排气延迟角:为10°~30°,有利于利用排气的惯性和气缸内压力差,使排气更彻底。
气门重叠角:在进气门提前打开、排气门推迟关闭时,进排气门同时打开的情况,这个曲轴转角我们称为进气重叠角。
气门同时开启的情况:进、排气都有积年的惯性,短时间内不会改变流向。若该角度合适,是不会出现气流倒流的现象。相反,进气的压力会将缸内的废气挤出。
基础讲完,下面开始今天的重头戏:
上八字与下八字上八字与下八字指的是顶置双凸轮轴发动机位于一缸上止点时,一缸凸轮轴凸缘处位置形状的一种形象描述,如下图
弄清楚了什么是上八字什么是下八字,那我们应该如何在对正时的时候去运用呢?
我们都知道,我们在对正时的时候,一缸活塞的位置是处于压缩上止点,也就是其即将进入做功环节。
另外,我们还知道,四冲程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时,曲轴转两圈,凸轮轴转一圈。也就是理论上(不计算配气相位)一个工作行程凸轮轴的转角为90°。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下八字的车型来说,其做功行程凸轮轴转动90°。其顶杯不受凸轮轴凸缘影响,进、排气门都关闭。而做功行程末了时,进入排气行程,排气门将要打开。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左侧的顶杯即将受凸轮轴凸缘的影响,也就是左侧的气门即将打开。
这样我们可以得知,我们正对发动机前方,一缸处于压缩上止点时,一缸凸轮轴凸缘呈下八字,左侧凸轮轴为排气凸轮轴。
上八字车型对应如下:
右侧凸轮轴为排气凸轮轴
进行逆向推理,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我们正对着发动机,排气凸轮轴在左侧时,一缸处于压缩上止点,一缸凸轮轴凸缘呈下八字。
我们正对着发动机,排气凸轮轴在右侧时,一缸处于压缩上止点,一缸凸轮轴凸缘呈上八字。
从上述的描述中,大家知道了如何去对凸轮轴,接下来我们再说一个简单的对曲轴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四缸发动机,其1与4缸同上同下,2与3缸同上同下。也就是我们在对曲轴时,可以拆掉1缸或者4缸的火花塞,然后往里面放入把螺丝刀或者长铁丝,观察螺丝刀或铁丝动作的情况可以去判断当前一缸是否处于上止点。具体如下图
看完都明白了吗?收藏前,别忘了点个赞
阿南功夫上身的感悟2,腰裆转换内8字,活步桩的上步法
本文系阿福原创,如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阿福。(微信公众号:阿福太极)”。以免被追究法律责任。
前言:
本篇是阿福通过微信指导阿南同学练功练拳的内容的节选。阿南已经练过七年多太极拳了,但按他自己谦虚的说法:“自己练的还是体操,还没有入门。”从今年(2022年)1月1日开始参加了阿福的内家拳网络一对一辅导(基础辅导)后,学习很真,并且勤于思考和探索,平时经常向我提问和探讨,进步非常快。已经入门,功夫正在上身了。
上次从我们的对话中选了一部分,发了第一篇。这次是第二篇,也是阿福根据我们的对话内容整理编辑的。希望对大家步入内家拳的大门会有启发和帮助!
阿南:阿福老师,我刚刚下楼又练了一下腰裆转换这个功法。有一个新的体会,再跟您汇报一下,您看看对不对。
1. 腰裆转换就是胯在走躺着的8字,而且不是完全水平的,而是立体的。
我拿这个道具-沙漏(两个同样大的球接在一起),这个就相当于跨,左右两个球就相当于左右两胯。
我的感受是,就是在我一松一紧的,也就是重心左右来回调换的时候,实际上两个球相接这个点就相当于是会阴。
我觉得我是在绕着会阴那个点,两个胯就在走躺下的8字。而且这个8字呢它并不是一个平转的8字,而是立体地这样转的一个8字。而且这个8字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转,我感觉就是我的会阴穴,大概是那个位置,都是围绕着那儿来回变化。
再往后呢,就是丹田对应的后面,也就是命门。从命门儿接这下来两条线,牵动两个胯根,而胯就是在走立体的8字。胯和腰就连接起来了,胯又和裆连接起来了。这就是我练腰裆转换重心的时候的新的感受。
同时,会阴穴离地面的这个高度呢,我感觉它是不动的,它在这个平面上维持一个相对固定的高度,而这两边的跨呢是围绕着它做立体型的这种8字的感觉。这就是我现在练腰转换时转跨时的一个感受。
2. 活步技击混圆桩的重心变化。
练完这个呢,我又练了一下您教的那个活步技击混圆桩。
我之前一段时间也在练这个功法,但是因为这两天特别是昨天在练腰裆转换,我就特别体会到了新的东西。
您看啊,咱们标准的腰裆转换的练法就是两脚左右分开站立,两脚跟肩略同宽。但活步技击混圆桩是两脚前后站立的,那在这个活步桩中,我现在感觉是什么呢?
左右两脚上步的角度都是大约斜前45度。然后依然是以会阴为中心,比如这个是前腿,后腿要上步的时候,要裆走下弧,往前挪重心的这个过程中,这个裆劲儿是始终是向前后两个方向撑开的,接着后腿过渡过去。实际上它也是这么一个立体的腰裆转换。
因为我感觉我这么做了以后吧,命门连接到前面那条腿的腿根处的时候,前腿的腿根那个地方就感觉很稳固。然后按您说的,同时呢我这个会阴穴往里吸,就是一吸气嘛,会阴穴往上一吸,两个大腿内侧的大筋也同时有一个上抽的感觉,这会儿就很稳固。于是,借着这个抽劲儿把后边那条腿带上来,我感觉就稳了很多,就不会晃动了。
这个就是我的一个新的体会。
另外还有刚才说的两胯的平圆的转,而且它还是一个立体型的8字,这个8字它是立体的转,它不光是平面的转。既有纵向的平面,也有一点上下,反正它就是个立体的拧转。
3. 之前的重心转换感觉是忽地一下转过去的,现在却有慢慢转变的感觉。
比如,两脚平行站立,重心在右脚,我要转到左脚。我现在感觉,它应该不是突然一下子就转来的,就是这两边,它们不是零和一的关系,不是从左边的零突然一下转到右边,右边一下子变成一。这样就不是量变,应该不是这样的。我理解应该是跟那个太极图阴阳鱼一样,比如说重心在左边,它是通过胯的这个8字的旋转,往右边旋转,重心随着旋转而变化,左边的重量是一点儿一点儿地挪到右边来的。也就是左边的这个胯应该是往右一点儿一点儿的去挤到右边去的。这个胯就是让那个重心是一点儿一点儿地过来的。然后转到这儿的时候,它有一个转换,重心就变成右跨了。这时左边就松,右边就紧了。
我这是我的体会啊,我不知道我这个描述的是不是很清楚,就有这些感觉,共三点吧。您看看是不是正确的。
阿福:
第一个问题,对腰裆转换的深入理解。
腰裆转换呢,实际上你要是把它的运行轨迹画成线的话,画完后那就是平躺着的8字,就是两个圆圈。但是,这个8字不是完全水平的,它是立体的。因为,在进行腰裆转换的时候两个胯有落有起,左胯落,则右胯起,反之亦然。
第二个问题,活步技击混圆桩(简称“活步桩”)的腰裆转换。
活步桩是分前后腿的,两腿在上步之前是互撑的关系,也就是我经常说的撑裆。咱们练的这个活步桩的方法,主要是要先落后胯并裆走下弧,重心由后腿转到前腿。所以,它的重心转换方式是通过裆走下弧进行的。
这个方法太重要了,没有这个训练是很难把裆力和大腿大筋的力激活的,是很难把裆劲初步地练出功夫来。当然,其它门派也有不同的练法,比如,心意拳就是通过溜鸡腿把下盘的功夫练出来的。
那你已经练到一定阶段了,裆腿的功夫已经出来了,把活步桩的上步理解成斜向的这个重心的转换或者斜向八字,也是可以的。因为活步桩的训练的方法可以有变化,咱们一开始呢,就是以裆走下弧为主。到后期呢,可以进行其它的变化,主要是上步方法的变化。我发给你的教学视频里面有几个上步法,比如,翻胯上步,抽胯上步,落胯上步,这几种都可以。
当你把这些都练到身上的时候,你的步就活了,就会慢慢出灵劲了,这才是步法的灵魂。拳谱说:“灵劲上身天地翻”。很多人理解不了它的含义,其实这个灵劲就出在腰胯和腿脚上。当你的身体有了随时可以弹出去的感觉,有了龙腾虎跃的感觉,有了闪展腾挪的感觉之后,你就会明白什么是灵劲了。
灵劲是形意拳和心意拳的说法,而你现在练的是太极拳,但最核心的东西都是相通的,特别是几个内家拳之间。你把这个活步桩和咱们的其它功法结合起来练,练明白了,练出功了,步法就会出来,灵劲也会出来!
第三个问题,两脚重心的转换,从快到慢的变化。
你以前感觉通过腰裆转换瞬间变化重心,你上次说过你的详细的感受和理解。我也点评了,你的功夫有了很大的突破。
现在你又有了不同的感觉,说重心的变化是慢慢变化的。
其实,这两种感觉都对,并不矛盾。只是在不同阶段和进行不同的运动方式的时候,你的感悟有变化。
你上次的感悟是在两脚开步站立,是无极中正状态,两脚各承重百分之五十。这个时候,只要你稍微向一侧略沉,就会瞬间打破平衡。所以,你的感觉是重心突然就变化了。但这次你练的是前后腿式的,重心本来主要在后腿,你的变化就不是在五十上加个一那么简单,那么快了。你要从六十或七十一点点地减重量,而前面的腿呢就在同时一点点地加重量,其实都是加减法。只不过之前加减的很少,现在呢加减的多,而且数字要一个一个地加和减,所以,过程就长了,你的感觉就是一点点地挤过去的。
特别说一下这个胯走8字。很多人都练成外形上晃动的8字了,那是不对的。咱们这个8字呢,是走的内8字,就是从关节里面进行的微动,从里面变化的,外面要把它基本上固定住,特别是中轴要立住,要定住,并给外形限定了一个范围,迫使它从内动。一开始不习惯,做不到位。但只要按照功法的要求去练,就会慢慢地改进,这就是在练功啊,就不是练操了。练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做到力由裆换,劲由内走了,这就是功夫。
但现在很多人都误解了这个8字,都练成了外形上的8字了,外形上很明显地在晃动,那个力就很容易作用到膝盖上去,时间长了就容易把膝盖练坏了。这样的练法就只是在练空架子,对养生和搏击的作用都不大,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只要看看网上的视频,现在这样练的老师太多了。所以,一定要有明师指点,不能瞎练。
阿南:
好的,阿福老师,那我的理解还是基本正确的,那我就按这个方法继续练,再结合您的讲解继续深入体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