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老树(深山老树普洱熟茶价格)

万物皆甜 2023-08-30 20:45:43 网友分享

古人白居易赋诗一首的枇杷,我在后山种植了一片

《山枇杷》

【唐】白居易

深山老去惜年华,况对东溪野枇杷。

火树风来翻绛焰,琼枝日出晒红纱。

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

这首《山枇杷》诗作于唐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772年-846年)任职忠州刺史时的诗作,诗人看到山枇杷和满树红花,绛若云霞,自己年近半百,因而感叹年华易逝,同时表达了对山枇杷的赞美和爱惜之情。由此可见,枇杷已很早就存在。

枇杷的来源。

公元前一世纪西汉司马迁所撰《史记.司马相如传》引《上林赋》中记载:“卢桔夏熟,黄甘橙楱,枇杷然柿……”湖北江陵发掘的汉代古墓随葬品中有枇杷等果品。这些史料证据说明公元前一世纪我国已经开始种植枇杷。

随后,华南农业大学林顺权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继续对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于1999年与美国和日本的专业人员合作撰写论文,澄清了枇杷起源的疑窦,最终确立了“枇杷起源于中国”,并基本确定了贡嘎山东南大渡河流域中段石棉一带是普通枇杷的起源中心。

枇杷不旦果实可以食用,还有医药作用,依稀记得小时候只要一咳嗽,奶奶总是弄枇杷叶煮水给我喝。从古至今都有许多描写枇杷的诗句。

枇杷树

《本经逢原》必极熟,乃有止渴下气润五脏之功。若带生味酸,力能助肝伐脾,食之令人中满泄泻。《日华子》治肺气,润五脏,下气,止呕逆,并渴疾。《滇南本草》治肺痿痨伤吐血,咳嗽吐痰,哮吼,又治小儿惊风发热。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枇杷乃和胃降气,清热解暑之佳品良药。\"枇杷因其神奇功效被评为\"果之冠\",历史上常被作为贡品。枇杷花、叶均可入药,枇杷叶具清肺和胃、降气化痰的功用,为治疗肺气咳嗽的要药。

明万历年间曾先后任翰林院编修、湖广按察使司右参政、两浙合政、湖广兵备副使的云霄先贤林偕春,在他的文稿《云山居士集》(载明史·艺文志)中,有多处描述种植枇杷的诗文。云霄祀奉林偕春的庙宇\"云山书院\"中设有260首求医药签,多有以枇杷叶为药件的处方。可见云霄在明代已盛产枇杷,且其功用为百姓所熟知。

清代光绪年间,秋瑾的祖父秋嘉禾曾二度(公元1878年和1889年)在云霄任同知,就经常以当地盛产的枇杷花、枇杷叶、枇杷根置于其住所,供百姓煮水饮用,以滋阴降火,清肺化痰,治疗感冒咳嗽、肺胃盛热、口干舌燥。他常对百姓说道:\"这是民间药品,省钱又能治病。”

枇杷树结果

枇杷树的种植。

正是从小对枇杷的一种偏爱,才使得我在后山种上了一片枇杷林。现把一些知识分享给大家。

种植枇杷树应该选在春季为佳,避免避免在土壤过湿、高温少雨及寒冷季节栽植。以每年的3-4月为最佳期。营养袋苗和带土移栽苗木则不受季节限制。苗木种植时,先将定植点的泥土铲细,然后在定植点挖一小坑,将苗木植于坑内把根系理伸理顺,使之呈自然状态。再分层填入表层细泥土,压实,并使根颈略高于地面2-3厘米,最后浇足定根水,用塑料地膜或杂草覆盖1m以内的树盘。

种植距离不易过密,因为枇杷树枝条稀疏又大,种植过密影响后续的生长。一般在3m×2m或4m×3m即可。而在长江流域或枇杷生长的北缘地区,枇杷生长相对较慢,其栽植密度一般按3m×2m或3m×1.5m定植即可达到早结丰产的目的。另外,山地、坡地或土层较薄的地区,枇杷生长弱,栽植可稍密。而平地或土层深厚肥沃的地方其密度可适当稀一些。

重施基肥:每穴填入石灰0.5--0.75公斤,钙、镁、磷肥1--1.5公斤。复合肥1公斤,腐熟粪肥20--30公斤,按下粗上精分三层填入最好培出地面35--40厘米的土堆。家里有其他家禽肥也可以一起用上。

后期追肥:枇杷苗定植后3年内为幼树抚育期,以营养生长扩大树冠为主。施肥上做到\"淡肥勤施,前促后控\"。每年在抽发春梢、夏梢和秋梢的前后,各施一次促梢肥和壮梢肥。

每次每株施腐熟人畜禽水肥8公斤,加入尿素90克拌施。成年结果树施肥: 一般分3--4次施肥,在1--2月间,谢花后到幼果期,以速效钾、磷为主;在5--6月,重施采果肥,每株打窝深施腐熟人畜禽水肥30--40公斤,加入池饼(枯)肥1--2公斤和过磷酸钙1公斤混施,以恢复树势,促夏梢抽生。适时施好花前肥和果肥。

丰收的枇杷树

后续管理。

修剪也尤为重要,枇杷种植后,在离地约50厘米的主干上剪顶定干,在春季发芽时,选留1个向上生长的壮芽和5个不同方位的侧芽,抽发培育成中心主干和几大主枝,采用拉、撑、吊等办法,开张主枝角度,使其斜生(或水平)生长,形成第一层枝。

按此方法,培养第二层和第三层枝,将三层枝以上的中心主干落头开心,树冠高度控制在3米左右。结果后的枇杷园,可于采果后的5--6月进行夏季修剪或开春萌芽前的修剪。主要是删除过密枝、枯枝、病虫枝和徒长枝,以利通风透光,使养分集中。

在那个贫穷看不起病的年代,枇杷树成了咳嗽润五脏的良药。枇杷富含纤维素、果胶、胡萝卜素、苹果酸、柠檬酸、钾、磷、铁、钙及维生素A、B、C。丰富的维生素B、胡萝卜素,具有保护视力、保持皮肤健康润泽、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的功用,其中所含的维生素B17,还是防癌的营养素,因此,枇杷也被称为\"果之冠\"。它可促进食欲、帮助消化;也可预防癌症、防止老化。

据传明代某知县好吃枇杷,某下属迎合,奉送上等枇杷一筐,并附帖子一纸。知县打开帖子一看,见写道:“敬奉琵琶一筐,望祈笑纳。”原来此下属写错了字,知县回诗一首:“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由此可见,枇杷在古代就深受大家欢心。

最后赋诗一首:

《初夏游张园》

作者: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我是悯农,欢迎关注我,一起学习更多的三农知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