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请帖的八字(关于请帖的八字成语)

简单的爱 2024-02-23 09:02:07 用户分享

俗语“三天为请,两天为叫,一天为提”,古人请客的讲究,你懂吗

三天为请,两天为叫,一天为提。这是一句从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俗语。

它的大概意思呢,是指如果你要请客的话,那就必须要在宴席的三天前就通知别人,这叫请别人赴宴。

而如果只提前两天通知别人,这就只能算作叫别人赴宴。而提前一天的话,则只是提别人赴宴罢了。

按照古人的说法,请、叫、提,这三种不同的说法,则是表明了主人对待客人的态度。

首先来说“请”,一般每逢家里重大喜事之时,主人家都会提前三天以上通知宾客。

请客讲究

首要的呢,提前三天可以表现出主人家对客人的尊重。同时对于客人而言,提前得知宴席,也可以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比如提前安排好宴席当天自己的行程,不让其他事与宴席有冲突。

宾客也可以提前准备好伴手礼,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客人赴宴都是必须会准备礼物去的。

若是婚宴,则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象征爱情幸福长久的礼物;若是生日宴,则准备一些寿星喜欢的或对寿星有帮助的礼品;总而言之,就是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合适的伴手礼。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古代交通工具落后,提前三天通知,可以让那些离得远些的客人提前动身前往,而不会因迟到耽误宴席。

接下来便是“叫”,顾名思义主人家只是叫你来吃饭的,也表明了你根本不属于宴席的重要人物。

与“请”相比,被“叫”到的人,通常只是扮演一个陪衬的角色。用现代话来说,你就是来给主人和被请的人陪酒的。

这样做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让被“叫”的人,知道自己在这场饭局中应该如何去做,而不会抢了被“请”的人的风头。

最后一个便是“提”了,同样也很好理解,既然被“叫”的人都只是充当陪衬的角色了,那被“提”的人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可有可无了。

主人临时通知你,完全就是表明之前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你;或许因为临时原因想到了你;也有可能是因为只是单纯的和你客套客套。

作为被“提”到的人,心里也需要有自知之明,既然人家临时一天才叫你,那就表明了这场宴席本来就与自己无关,完成陪衬的任务才是最重要的。

座位顺序

不难看出,老祖宗在请客这门学问上确实下了功夫研究的。通过“请”“叫”“提”三种方式,可以让饭桌的局面,在人还没到之前就已经划分清楚了。也避免了许多尴尬的事情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历史中,请客的学问远远不止于此,古人还有许多的智慧在里面。比如通知完客人后,来到了宴席的当天,宾客入座这一环节也是十分讲究的。

首先如果人数不多,只有一桌的情况下,往往面对大门的座位是主位,也就是请客的主人坐的位置。

而左边分别是2、4、6号位,右边是3、5、7号位,则分别由和主人的关系由近道疏排序。

而如果是客人比较多,不止一桌的情况下,古代往往还会考虑其他因素。

比如说首先就是男女不混坐,一桌上要么全是男性要么全是女性,其次小孩儿也是单独的一个饭桌。

再区分完男女小孩儿之后,那就是到了阶层的划分了。

毕竟大家都知道,古代是封建社会,对于阶层的划分是十分严重的,在饭桌上依然如此。

从政的官员座一桌,从商的商人座一桌,耕地的农民座一桌,街上的小商小贩座一桌。再由他们和自己的身份地位,为他们匹配相应的桌号的顺序。权高位重的肯定就在靠前的桌号,其他则相反。

不仅如此,在宾客入座后,他们不能够随意的动筷,必须要等主人家讲完致辞之后,才能够动筷子。而且,古人请客往往不会急着上菜,通常先上来的菜都是一些下酒的小菜或凉菜。这样做的缘故可以有一个成语解释,那就是酒足饭饱。

古人认为,请客的时候往往要先让客人们喝好,这才可以体现出对客人的重视之情。等客人们喝的尽兴之后,再慢慢的上硬菜,这样才吃得开心。

上菜学问

而在于上菜的细节上,古人也是花了很多心思研究的。

譬如,往往后厨会先上一些比较重口味的食物,比如一些辛辣食物。因为辛辣的食物往往都是一些重油重盐的菜,而这类菜通常也是人们认为的“硬菜”,不仅能够及时的解了客人的荤腥,还能够体现宴席档次不低。

上完这些重口味食物后,厨房才会跟着上一些清淡的食物,比如蔬菜或是水果等等,能够让客人一扫油腻。

而这一套上菜的过程,即便是如今大部分的餐馆,也是按照如此流程来运作的。

在古人请客的学问中,其实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选日子。

众所周知,古代人生活在封建社会中,可以说是十分信封所谓的黄道吉日。在他们的眼里,想要请客可不是随便说哪天请客就哪天请。而是需要研究黄历之后,选出一个适应请客的日子,才可以宴请四方。

若是选了一个不宜请客聚餐的日子,那首先就是与黄历相冲,再者即便是发出了请帖,大部分的客人都会婉言拒绝,毕竟没有人想着与黄历对着干。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在许多的历史著作中,都能够找到关于古人请客的讲究。比如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其中就多次提到了贾府请客的场面,细读其中的文字就可以得知当时请客有何讲究。

我国著名画家丰子恺的弟子卞家华,也曾画过一系列的漫画,名叫《北京老礼儿》。

他用高超的画术,向人们展示了古代人民请客的场面究竟是如何样的,让大家更清楚的见识到了老祖宗们对于请客是有多么的讲究。

古人之所以如此重视请客,是因为中国一直以来都是礼仪之邦。古代人民深知礼仪礼节,所以为了尊重他人才有了这么多的请客的规矩。

长相思之我爱家乡——婚嫁礼俗(四)

作为一个已婚人士,今天想写一下史口镇解放前婚嫁礼俗,这方面的信息主要是咨询镇上老人所得。解放前,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贫富相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嫁分订婚、结婚、回门三个步骤。

(一)、订婚,一般是先提亲。男孩、女孩到了适婚年龄,由媒人从中说合,只要门户相当,“属相”、“命相”相合、辈分相同、父母应允,即可口约为婚。第二步“递号”(亦称“换号”),由男方长者选定日期,通过媒人到女方家“换号”,一般带烟、酒、糖、茶、鸡、鱼、肉和压号钱,“号”即一张红纸上各写有男、女双方家长的姓名、表字。第三步“送柬”,是正式订婚。男方本族长者约同媒人携柬书和礼品(必有压柬钱、包柬裤、包柬袄)送往女方。柬书是婚约的凭证,不得随意解除,双方成为“未过门的亲家”,一方有婚丧事宜,另一方会携带礼仪物品前往庆吊。

看新娘

(二)、结婚,男方向女方提出结婚,如女方应允,男方准备迎娶。第一步送请庚、送日子。送请庚是双方通书预订婚期。送日子是男方根据男女双方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择定成婚吉日后,写在婚帖上送到女方家。送日子必须带全女方事先要求的聘礼。婚期一旦确定,没有特殊的情况不得更改。第二步婚前准备。男方布置新房,送“喜帖”,接亲戚,一般人家订花轿、吹鼓手,有钱人家订赁戏班。女方父母为闺女置办陪送妆奁。第三步下催礼(也叫下水礼)、送婚呈。结婚前两三天,男方携婚呈(有的送日子时带上),抬食盒前往女方家,食盒内装猪肉两块、鲤鱼两条、白面八斤、白酒两斤和馍馍、粉条等,并带喜鸡两只。女方款待时,顺便介绍结婚这两天男女送嫁客和辈分,以便男方做好相应宴陪人的准备。第四步娶亲。婚礼前,男方门窗油漆一新,贴上喜联,门口挂红灯,迎门贴双喜字。洞房里,炕下放接脚石,窗户贴粉红纸,被褥里填上花生、红枣、栗子等。傍晚,新郎由同一辈者拿着红毡到本族各家去跪拜。结婚的这天一早,两乘一龙一凤的花轿披挂一新,前面有吹鼓手、旗、锣开道去女方家迎娶。女方款待新郎,女方院内靠正房摆上供桌,新郎前往跪拜后,便按约定的时辰让新娘蒙上头红,起嫁。花轿到新郎家门口,按“婚呈”上定的方向落轿后,由宾相领新郎出轿。新娘轿前一男童(多数是新娘的侄子)挡着轿门,得到赏钱后有人领走,两少妇将新娘扶出轿门。将两块红毡倒换着铺到院内,不得让新娘脚着地。过门时,吹鼓手奏乐,鞭炮齐鸣。大门屋顶上用红纸包的两块砖压上新郎从新娘家带来的两双筷子,将小面火烧、花生、糖果撒入门前看热闹的人群中。新娘进门后,新郎、新娘面对供桌站好,按照“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的喊声跪拜,新娘由伴娘领入洞房。入洞房后,伴娘把新娘扶坐在椅子上,把蒙头红揭去,拆了抓髻绾上籫(叫换头),踩石头上炕,面朝窗户的墙角盘腿坐下。青年男女争看。婚主摆设宴席,款待女方来客和庆贺的宾朋。晚上闹房、喝合婚酒。次日早饭后,新娘由婆家嫂子带领祭祖坟 ,拜同族长辈。

迎亲

娶亲

(三)回门,一般新婚第三天回娘家,第六天再由家人送回婆家,谓“做六晌”,至此整个婚事操办完成。

今晚就先写到这里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