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结婚吉日八字测算(2019年结婚吉日八字测算)

樱花飘落 2023-10-17 10:03:04 网络

“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写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6月10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如约而至。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高度重视,目的是提高全社会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引领推动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五彩斑斓的文化遗产与雄奇秀美的锦绣山河共同铺展出一幅新时代欣欣向荣、生机勃发的动人画卷。延绵后世、惠泽人民,文化遗产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宝贵资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

千年文脉延绵不绝,灿烂文明生生不息。

6月2日,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总书记始终牵挂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从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到广东潮州广济桥;从山西平遥古城,到甘肃敦煌研究院;从陕西西安博物院,到广西北海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考察文化遗产,探寻文明根脉。

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为新时代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陕西,总书记指出:“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在青海,总书记勉励非遗传承人:“你这个手艺很珍贵、很有意义,一定要传承弘扬好。”

在山西,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了起来,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曾经,很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或年久失修,或面临“一拆了之”的风险,或被建设性破坏……

如今,正定古城重现北方雄镇风貌,鼓浪屿演绎万国建筑博物馆风情,潮州古城留驻岭南文化穿越时光的精魂,北京胡同镌刻古都记忆与浓浓乡情……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山水人文交汇成现代宜居之地。

保护第一、合理利用,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文化遗产“保驾护航”。党的以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非遗保护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长城保护总体规划》明确长城保护维修应坚持原状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四梁八柱不断完善。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文化遗产数量大幅增长。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

非遗人才队伍稳步增长。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8名。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顺利推进。设立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全国文物基础数据更加全面准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顺利完成,10815万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的“家底”得以摸清。

党的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内涵日渐丰富。锦绣大地上,文物古迹粲然可观,文化遗产多姿多彩,一幅古今辉映、灿烂辉煌的文化长卷徐徐展开……

“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

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怀。许多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如何深入挖掘文化遗产中蕴含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使之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大动力,是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

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深厚的文化情怀指出:“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清晨,满河朝霞,舟楫如织;入夜,桨声灯影,枕河而居……全长近3200公里、开凿至今逾2500年的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沉浸在美妙风光中的人们很难想象,大运河一度面临挤埋填占、生态污染等诸多困扰。

党的以来,中办、国办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中央和地方整体规划、有序推进,一条“文化玉带”串联起沿岸多彩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运河沿岸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充实。

万里长城历经千百年风雨洗礼,像一条巨龙蜿蜒于中国北方大地,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

九曲黄河、万里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奔腾向前,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造就了千年文脉。

中国领导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址遗迹,创造了可歌可泣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国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近年来,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扎实推进,一批建设保护规划相继出台,一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实施,一批重点建设区示范先行,中央和地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家底不断夯实,保护状况持续改善,展览展示水平极大提升,宣传教育功能日益彰显,综合效益有效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空间不断拓展。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2021年6月18日,首都北京,在中国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喜庆时刻,中国历史展览馆正式开馆。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展板、一张张照片,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中国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

短短两年来,中国历史展览馆已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最火热的红色新地标。

重温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圆满收官,吉林、河南等16个省份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1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工作规划全面编制,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工程顺利实施,国立蒙藏学校旧址、湘江战役旧址等40多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抗美援朝、红色标语等革命文物资源专项调查有序开展。协同开展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专项调研核查,联合发布第一批国家“红色草原”名单,100家博物馆、纪念馆列入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热情的独特价值持续彰显。

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党的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持续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前,各个民族都有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非遗保护的框架下相互交流、相互欣赏、相互尊重,非遗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载体和纽带。

“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总书记强调:“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清晨,金色的阳光洒在乌江上游六冲河畔化屋村。

贵州毕节黔西市的苗族村寨化屋村,原名“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如今,黔山秀水游人如织,2022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带动化屋村特色苗绣等产业发展。苗族姑娘们飞针走线,山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95后绣娘、苗绣蜡染非遗工坊负责人杨文丽自小接触苗绣。她曾在外打工,“看到非遗越来越受到关注,几年前选择回到家乡,重新做起苗绣。”

杨文丽不断开发设计新产品,紧跟时尚潮流,受到很多年轻人的青睐。她说,“非遗工坊规模不断扩大,今年收入已超60多万元,带领60多位农家妇女开启新生活。还有更多年轻人看到希望,纷纷回到家乡、走进工坊……”

目前,全国已建设非遗工坊2500余家,其中1400余家位于脱贫地区,助力乡村振兴焕发生机活力。

非遗传承,要在传人。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培训传承人超过10万人次;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曲艺传承发展计划,推动非遗项目发展振兴,焕发新的光彩;从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搭建传承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习平台,到非遗购物节等畅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近年来,传承人视野不断开阔、素养不断提升,助力非遗以日益精彩的形象,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文物保护人才队伍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如今,敦煌研究院拥有了一支200余人、产学研一体的保护队伍,人才涉及化学、地质、环境、生物等近20个领域。”敦煌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当中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正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观众数量“井喷式”增长,博物馆“打卡”日益成为公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故宫的朝珠耳机、国家博物馆的棒棒糖礼盒、国家图书馆的《永乐大典》信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渐入佳境;非遗活动进校园、非遗知识进教材、非遗传承人上讲台,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

“共同守护好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

总书记强调:“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共同守护好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杯清茶聚知音。今年“国际茶日”前后,在全球多个国家举办的“茶和天下·雅集”活动,吸引海外民众积极参与。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以及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文艺表演,“圈粉”无数。

以茶为媒,跨越国界,拉近友谊。去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包静说:“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历史悠久。茶文化里以茶敬客、以茶敦亲、以茶睦邻的内涵,在历史上被多个国家和民族吸收、接纳。中国茶遗产项目促进了茶器、茶歌、茶戏等文化表现形式在全世界的发展,见证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全国各地的博物馆日益成为增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场所。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说,故宫博物院将持续深入开展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合作,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拓宽中国声音的音域,推动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美美与共、和合共生。

2018年末,柬埔寨暹粒。3位中国文物保护专家从柬埔寨文化与艺术大臣彭萨格娜手中,接过柬埔寨王国骑士勋章。近年来,中外联合考古渐成规模,跨国文物保护合作扎实开展,文物进出境展览异彩纷呈,流失文物追索返还亮点频现,1800余件(套)海外文物“游子”回归祖国,文物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金名片”。

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送王船”等联合申报的项目成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体现,“中医针灸”“太极拳”等项目为解决人类健康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

当巧夺天工的珍贵文物让金发碧眼的观众连连惊叹,世代传承的古老技艺进入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亿万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认同、自信与骄傲,正凝聚成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磅礴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

修桥师傅眼中的家乡巨变:出门即坦途 百姓俱欢颜

建设中的纳晴高速牂牁江大桥。纳晴公司供图

在贵州纳晴高速公路牂牁江大桥施工工地里,有一位修桥的工人,他的名字叫申修桥。“这是我父亲对我们当地交通发展的一个期许,他希望有一天能够造一座桥方便乡亲们出行。”谈起自己名字的由来,他告诉记者,父亲当初要修桥的愿望已经实现,曾经饱受无桥之苦的窘境已经成为过去时。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特殊复杂的地形极大阻碍了老百姓出行,落后的交通状况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是夜郎真自大,只因无路去中原”更是道出了老百姓的无奈与心酸。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的贵州,一座座大桥拔地而起,连高山、越峡谷、跨江河,让天堑变通途。“云端高路,大道出黔”让“无路去中原”成为历史,贵州实现了从“千沟万壑”到“高速平原”的巨变。

车在桥上走 人在画中游

古老而神秘的牂牁江,久藏深闺鲜为人知。在千山万壑中,宽宽的牂牁江奔腾而过,冲刷而成的奇岩怪石形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位于晴隆和普安交界处的牂牁江边,机器轰鸣,一派忙碌景象,这是纳晴高速公路牂牁江大桥的施工现场。站在桥下的申修桥,抬头望着正在修建的牂牁江大桥,感慨道:“筑路修桥20年来,眼看着我的家乡修起来一座座大桥,心里很激动,我为祖祖辈辈的坚持而感到自豪,也为完成了父亲的期许而骄傲。”

纳晴高速是贵州省纳雍至兴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串联了杭瑞、厦蓉和沪昆等国家高速公路主线,项目全长162.17公里,桥隧比69.46%。纳晴高速的建设对于完善贵州省境内国高网和区域路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区域资源、能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据贵州交建集团子集团贵州公路集团纳晴15标项目负责人赵明富介绍,牂牁江大桥位于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范围内,毗邻光照湖水库,横跨牂牁江,全长1849米,主跨1080米,主桥结构形式为双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桥面距江面最高距离380米,晴隆岸和纳雍岸主塔塔高分别为248.1米和174.1米,桥梁高度在世界百座高桥中排名第11位。

从沙盘图上看,连接贵州六纵大通道的纳晴高速,犹如群山之中疾驰的快车,满载山区百姓因路而富的期许,全速前进。横跨牂牁江的牂牁江大桥,为纳晴高速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实现了“车在桥上走,人在画中游”。

“牂牁江大桥作为纳晴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之一,建成后社会意义深远。”赵明富告诉记者,大桥建成后将两岸路程由1小时缩短为1分钟,真正做到了天堑变通途,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建设中的纳晴高速乌蒙山大桥。纳晴公司供图

在巍巍乌蒙山,阿志河大桥和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夹心”的狭窄位置,还安放着纳晴高速的另外一个重点控制性工程,那就是乌蒙山大桥,该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座大跨度钢桁——混凝土组合拱桥,将成为我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桥梁。

贵州交建集团子集团贵州公路集团第八工程公司总工程师刘骁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乌蒙山大桥的建设,不仅丰富了我国乃至世界的桥梁结构形式,同时将对我国桥梁构造设计、建造经验、施工方法、技术标准等都起到了深远影响。

筑桥出大山 天堑变通途

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神奇山水的同时,也造成了山阻水隔,发展受限,而这两座大桥正是近年来贵州打破交通“瓶颈制约”的一个缩影。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谈起贵州桥,为什么贵州会有这么多的桥?这是由于贵州自身的地貌所决定的,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九山半水半分田,全省总面积的92%以上都是山地和丘陵,且大部分为喀斯特地貌。因此,唯有逢山开隧、遇水搭桥,才能冲出重山的阻隔,托起地方经济的腾飞。

这也为贵州桥梁飞过大山、跨越天堑、纵横江河、走向世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据了解,2022年底,世界前100座高桥有近一半在贵州、前10座高桥有4座在贵州,15座桥梁共计获25项国际国内大奖。正是因为这些,贵州赢得了“世界桥梁博物馆”的美誉。

“我们修建公路桥梁超过2.8万座。”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许湘华表示,把所有已建和在建桥梁连起来超过5400公里,可以从贵阳到北京轻松跑一个来回,甚至可以贯穿咱们中国大陆的版图。

筑桥出大山、天堑变通途,贵州架起一座座大桥的背后是无数人的共同努力,建成后的大桥也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大桥不仅是满足百姓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景点,如今到贵州来看桥逐渐成了时尚。“桥不仅畅通了路,更连起了小康和民心。”

爷爷参与修建川黔铁路乌江大桥、爸爸参与修建贵遵高等级公路上的吊拉组合桥……受家庭熏陶,罗池浩也与桥结缘。身为贵州平塘县天空之桥服务区区长,他服务着来来往往的看桥人,也眼看着桥边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天空之桥服务区是观赏平塘大桥的极佳地点,也是贵州第一个获得国家3旅游景区称号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高山云海、研学旅游、特色农货在这里被激发出更多能量。

依托平塘大桥世界最高桥塔的独特优势,天空之桥成为贵州第一、全国一流的网红服务区。自2019年12月试运营以来,尽管受疫情影响,累计接待游客仍超过550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有力支撑全省旅游业恢复性增长。

出门即坦途 百姓俱欢颜

一座座世界级桥梁不断刷新世界记录,实现从“地无三尺平”到“桥梁博物馆”的华丽转身,把“无桥不成路”的贵州点缀得淋漓尽致。

万桥飞架、桥网通达的背后是贵州交通建设跨越式发展的生动写照,交通巨变成为了这些年贵州给外界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之一。

从“县县通”到“组组通”、从“绿皮火车”到“高铁时代”、从一个机场到全省9市州都有机场,从激流险滩到“黄金水道”,人民群众亲身感受着因交通带来的变化,享受到越来越便捷的出行服务。

如今,一幅以高速公路为标志的波澜壮阔的公路网,跃然贯穿连绵大山深处,串联起了“千山万壑”,平铺于黔山贵水之间,拉近了城乡距离,畅通了内外联系,从根本上改变了贵州的发展格局。“出门即坦途,百姓俱欢颜。”

记者从贵州交通运输厅获悉,截至2022年底,贵州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超过8300公里,预计“十四五”末将达到9500公里。贵州省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达25个,预计“十四五”末将达到29个,与周边省份形成至少3个省际通道,省域内实现以贵阳为中心的“2小时”覆盖黔中经济圈、“4小时”通达全省、“7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的“247高速公路交通圈”。

放眼如今的贵州大地,一幅波澜壮阔的立体大交通网越织越密,高速公路县县通达、高速铁路风驰电掣、民航展翅飞出新高,乌江水道全线通航,曾经单一、匮乏的贵州交通运输正在立体化、快捷化、多元化。

路通百业兴。越织越密的交通网,织的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平原”,连接的是黔山贵水的希望与梦想,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坦途铺就,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乔雪峰

来源: 人民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