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9日生辰八字(2018年12月27日生辰八字)

陈情匿旧酒 2023-11-29 16:20:16 网友整理

网友:每天都坐高铁是什么体验?

近年来

首都北京周边诸多城市陆续加入

北京的“1小时城市朋友圈”

工作在首都北京

安家在北京周边城市的旅客

因为高铁改变了工作、生活方式

也切切实实感受着高铁的

快速、优质、安全、便捷

01

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越织越密

家住天津的王女士在北京西单一家公司上班。她每天早上6点10分从家出发,在天津站乘坐6时38分开行的C2004次列车,7时8分到达北京南站,然后换乘地铁4号线到西单。

“我的生活是不能没有高铁的。它让在北京上班的我每天都能1小时就回到天津的家,已经对高铁产生依赖啦!”王女士笑着说。

如今,在涿州、廊坊等环京城市,像王女士一样,每天都有大批的年轻人乘坐高铁来往于家乡与北京之间,“双城生活”成为现实。

复兴号动车组行驶在京津城际铁路上。杨宝森 摄

作为我国第一条高标准、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自2008年8月1日开通运营以来,极大拉近了两地之间的时空距离。目前,北京南站至天津站最快运行时间仅为半小时,到天津市的武清站最快仅需21分钟。

制图:张云涛

近年来,随着京张高铁、崇礼铁路、津秦高铁、京哈高铁京承段、京雄城际铁路、京唐城际铁路等建成通车,河北与京津地区的连通铁路达到25条,“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

不仅仅到天津,北京到河北大多数地级城市最短火车旅行时间都在1小时以内。从北京坐高铁到廊坊、张家口、承德、石家庄最快分别为21分钟、48分钟、52分钟、1个小时。

北京到天津或河北主要城市方向示意图

2020年12月27日,京雄城际铁路开通运营,雄安站作为雄安新区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随之投入使用。现在每天有17对京雄城际列车往返于北京与雄安站间,坐高铁从北京到雄安最快只要50分钟。

雄安站周围景天一色,蔚为壮观。张夏菁 摄

2022年底,京唐城际铁路开通,北京至唐山铁路运行时间最快1小时5分钟,与此同时,廊坊燕郊、大厂、香河等地也步入高铁时代,迎来发展新机遇。

唐山西站站房外形犹如凤凰展翅飞翔。刘洋 摄

目前,京津冀三省市已实现铁路对20万人口以上城市全覆盖,高铁已覆盖京津冀所有地级市,京津冀三地主要城市之间“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交通一体化成果正在更好地惠及三地人民。

02

从北京坐高铁,通达全国各城市

老家在呼和浩特的李先生,周五下班吃完晚饭后,到清河站坐上京张高铁G2475次列车,2小时18分后就到达了呼和浩特东站。

“以前坐车得9个多小时,都是半年回去一次,现在回去看老爸老妈,随时出发。”李先生说道。他还表示,京张高铁已经成为北京通往西北方向的重要通道,极大地方便了两地的人员交往流动。

3月19日,夜色下的张家口站灯光璀璨。高磊 摄

家在上海的刘先生,在北京运营一家互联网公司,每个周末都要返回上海。刘先生说:“以前我经常坐飞机回上海,现在高铁成为了我的首选,因为最快只要4个半小时,关键在高铁上还能办公。”

如今,像李先生和刘先生一样,每天都有一大批“铁粉”乘坐高铁穿梭在全国各地。

制图:张云涛

从北京出发,坐高铁可直达国内绝大多数省会城市。目前,北京到济南最短用时1小时22分,北京到郑州最短用时2小时11分,从北京到沈阳最短用时2小时44分、北京到南京最短用时3小时13分、北京到武汉最短用时3小时48分、北京到西安最短用时4小时11分、北京到哈尔滨最短用时4小时51分、北京到长沙最短用时5小时16分……

高铁压缩了时空距离,当距离不再是问题,说走就走的旅行便成为日常。从北京出发,高铁旅客可以当天到济南游览趵突泉,或者到大同看云冈石窟,又或者到郑州喝碗胡辣汤,当天即可返回北京。

朝阳下,北京动车段石家庄动车所动车组整装待发。翟现亭 摄

在G51次列车上,列车工作人员正在服务重点旅客。吕达飞 摄

“十四五”期间,京津冀地区将逐步形成以京津轴、京雄(石)轴、京唐轴、津雄轴为骨架,衔接太原、郑州、商丘、济南、潍坊、秦皇岛、沈阳、呼和浩特8个方向的“四轴、八放射”路网布局。

京津冀地区高铁网的建设,为助力京津冀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融合发展,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智能复兴号动车组行驶在京广高铁线上。徐刚 摄

作为我国最繁忙的车站之一,北京南站平均2分钟就发出一趟列车。马业峰 摄

5月9日,C2705次列车正在驶离雄安站。杨宝森 摄

最近,北京到香港的高铁列车恢复开行,10时从北京出发,18时31分即可到达香港西九龙站,全程运行只需8小时31分。一位网友评论说:“高铁让远方不再遥远。”

高铁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各个区域整体经济发展,为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增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沿线经济发展提供了交通助力,实现各地区发展互利共赢。交通、经济、生活不断深度融合,“远方”不再是“远方”。

当“轨道上的京津冀”越跑越快

当高铁载着更多旅客走向新生活

你对中国高铁有什么想说的话?

高铁给你带来了哪些改变?

欢迎评论区留言

来源: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

生肖马与蛇;婚姻能走多远?

{来信求测} 女命:1990年农历8月14,酉时生 男命:1989年农历2月19,丑时生 有俩儿子,现在闹离婚,想算一下俩人婚姻走向,以及未来俩人的格局、事业、财运、情况。

玄静师傅解析;

女,公历1990年10月02日,农历庚午年八月十四酉时

坤造:庚午  乙酉  庚子  乙酉

大运:甲申 癸未 壬午 辛巳 庚辰 己卯 戊寅 丁丑 

男,公历1989年03月26日,农历己巳年二月十九子时

乾造:己巳  丁卯  乙酉  丙子

大运:丙寅 乙丑 甲子 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己未

一、俩人婚姻方面

1、女命夫宫子水冲年上午火用神,又是伤官冲克官星,就此一条已足是不利婚姻的标志了。现行癸未运,命局冲、大运未合午,就是不利婚姻的行运,所以现在闹离婚了。2018年运进入壬午,两午又冲夫宫,也是不利婚姻运。所以,以女命论,这个婚姻应该维持不下去,迟早都得离好。

2、男命月日卯酉犯冲,子卯桃花犯刑,已足够不利婚姻了。现行甲子运,一是劫财合财,已是不利婚姻的标志。两子刑卯,桃花犯刑,妻宫卯酉桃花也在逢冲,这也是不利婚姻标志。

3、俩人命局,不利婚姻的标志很强烈,俩人八字五行也不怎么互补。所以今年又是丁酉年,桃花成堆,今年闹离婚就到了严重时期。俩人的性格也都是比较强硬型的,或都容易冲动,没一个忍让的。所以,想离就离,离了都可以解脱。但是,从命运好坏角度论,男命人虽然人风流,但格局高,未来事业财运会挺好,一生可达小富贵层。所以离婚一事,尤其是女方,慎重一点就最好,能不离就不离,省的以后心生后悔,再嫁也未必能找到比这个男人更好的。

二、女命一生事业财富方面

庚日酉月是阳刃格,但时又见一酉金阳刃,年透庚金比肩,日主就强旺。阳刃格身强,必须用官或架杀,年有午火官星,在支被子水冲坏,天干两乙木财星,又被两庚一对一合之,就不能救午火官星。如用子水伤官泄身生财,财被合坏,因此就可败格,所以一生是平民常人。但比较而言,一路行运配合的还是不错,所以,过上平民超小康的日子,还是没问题的。一生最佳财富运,是58、68岁己卯、戊寅两运。

三、男命一生事业财富方面

乙日卯月是建禄格,日时地支杀印又相生,身主足够担当。天干食伤有财一统,是食伤生财,财星己土又坐巳火有力,因此可成格。甲子运起及后运可成格局。所以,一生可有小富贵档次,天干食伤生财,一生以富为主,发财少者几千万,多者上亿也是有可能。37岁起运行癸亥,大财运就来了。

四、子女方面

1、女命阳刃格身强,既是伤掉官星午火,也可用伤官子水。所以,子星有情,子女宫又在生子星子水,必是多子之命(人为不限制的前提下),亦是有富贵子的命。所以,本人晚年必得子女福禄。

2、男命天干食伤生财,地支日时杀印相生,子星子宫都好,亦是多子命,命中也会有富贵子。所以,除自己富贵外,晚年亦可享有子女福禄。师傅也点到为止,最后祝二人能携手到老,好运常伴!

文/玄静师傅原创(转载请说明)

(易品人生惊醒世间名利客,追问命运唤回沧海迷路人!从这里遇见你的信仰。要了解八字的朋友,可点击作者头像关注后查看菜单底部,获取更多信息,)

东风披晨霞 天际迎归舟——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全记录

6月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新华社酒泉6月4日电 题:东风披晨霞 天际迎归舟——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全记录

新华社记者李国利、黎云、黄一宸、郭明芝

月落日升百余昼夜,寒往暑来半载春秋。

2023年6月4日,与前来“接班”的神舟十六号乘组共同工作生活5天后,神舟十五号乘组依依作别中国空间站,梦圆载誉而归。

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东风着陆场平安着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见证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欢度空间站建成后的首个春节;圆满完成4次出舱任务,刷新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半年时间,神舟十五号乘组在浩瀚太空,为中国载人航天史册写下新的一页。

圆梦乘组 梦圆太空

太空出差长达180多天的航天员费俊龙顺利出舱后,面带微笑地说:“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完成了所有在轨飞行任务,现在顺利回到了祖国,我们感觉良好。”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意味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12次发射任务连战连捷、一气呵成。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到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再到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不到31年的时间里,中国载人航天就实现了“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这一几代航天人的浪漫梦想。

神舟十五号乘组,正是梦圆时刻的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

2022年11月29日夜,长箭掠过金色弦月,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点火升空。

彼时,发射场区寒风刺骨,气温直逼火箭发射最低温度条件。这是我国首次在超低温天气成功发射载人飞船。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先后通过返回舱舱门、轨道舱前舱门以及核心舱节点舱径向对接口舱门三道门,同神舟十四号乘组紧紧相拥。

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太空会师”,我国首次有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飞行——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由此开始。

如今,“新乘组先上去,老乘组再下来”的轮换模式已经成为常态,这对于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营和开展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在轨期间,神舟十五号乘组完成4次出舱活动,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出舱活动期间,3名航天员在舱内外密切协同,先后圆满完成了舱外扩展泵组安装、跨舱线缆安装接通、舱外载荷暴露平台支撑杆安装等任务,创造了出舱范围覆盖空间站三舱、航天员手持大体积脚限位器和舱外操作台等多个“首次”,为后续开展大规模舱外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奠定了基础。

费俊龙形容这些工作是:“房子到我们手里时已经盖好了,我们负责装修交付。”

除圆满完成出舱活动任务外,神舟十五号乘组还开展了多次载荷出舱任务、8项人因工程技术研究、28项航天医学实验,以及38项空间科学实(试)验,涵盖生命生态、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等,获取了宝贵的实验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期间,航天员使用双光子显微镜,获取了皮肤表皮及真皮浅层的三维图像,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为了促进我国空间科学、空间应用、空间技术全面发展,面对更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航天员乘组分工更加精细化,“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一种必然趋势,神舟十六号乘组中就首次出现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的全新组合。

航天科普 星火燎原

民谚道:“芒种芒种,忙收忙种。”

再过两天,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气芒种了,眼下大江南北田间地头一派忙碌劳作景象。

6个月前,神舟十五号乘组把一份特殊的“见面礼”带上了天——几包不同的种子。其中,榆钱种子,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架旁那棵“树坚强”的种子;苦楝树种,来自曾经缺水缺电缺补给的开山岛;杂交水稻种子,是袁隆平“禾下乘凉梦”心之所系……每一粒种子,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也饱含着中国航天人对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

这些种子由神舟十五号乘组带上太空,又由神舟十四号乘组带回地面。据了解,这两艘神舟飞船共搭载了112家单位1300余份作物种子、微生物菌种等航天育种材料。在空间站建造阶段历次飞行任务中,不仅安排了航天育种实验项目,航天员还尝试在太空种菜。

“在空间站如何克服失重?”“怎么解决吃饭问题?”不仅面向中国的中小学生,神舟十五号乘组还与上合组织国家青少年开展了一场有意思的“天地问答”。

太空授课,一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面向全人类开展太空科普教育,特别是向青少年群体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播撒航天梦想种子的有效途径。今年5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首次推出“天宫课堂”线上课程系列,第一节课由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与地面专家共同出镜,详细解读“载荷出舱任务”。

春节假期,中国空间站第二届“天宫画展”、首届“全球拍天宫”摄影作品展开展,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对展出作品还进行了重点介绍。孩子们用各异的色彩、线条绘出的作品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都让航天员赞叹不已。越来越多的专业摄影师、天文爱好者、航天工作者、青年学生等,用手机、相机抓拍中国空间站过境时的经典瞬间。

科学沃土滋养林木,枝叶如盖复又肥土。

航天梦不断播种、循环。因杨利伟飞天而心向星辰大海的王亚平,后来成为了千万青少年的“太空教师”;2013年看过王亚平太空授课的孩子们,如今有不少人成为了航天人。

神舟十六号任务中,飞船上专门搭载了来自阿尔及利亚、刚果(金)、埃及、马达加斯加等10个非洲国家青少年的优秀画作,国际绘画作品首次进入中国空间站。

“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共同梦想,不分种族、不分年龄、不分地域,我们愿与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携手绘就更加美好的蓝图。”四次飞天的航天员景海鹏在乘组见面会上说,“这次我们有幸把孩子们最美好的青春、最美好的友谊、最美好的梦想带上太空,在中国空间站播下科学、梦想和友谊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播下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焰。

星辰大海 登月可期

6月2日,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六号乘组在空间站进行了交接仪式,神舟十五号乘组跑完了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程,又把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交到了神舟十六号乘组手中。

一天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离开空间站组合体,在神舟十六号乘组的目送下踏上归途。

同一时刻的东风着陆场,记者跟随的任务车队已经深入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在夜色中严阵以待。4日清晨,当沙漠被阳光唤醒,数架直升机、近百台车辆也陆续向飞船预定着陆点进发。

这是一场跨凌晨的返回搜救行动,也是东风着陆场第4次迎接英雄归来。

这一次,神舟十五号依然采用“5圈快速返回模式”。为完成飞船搜索和航天员救援任务,东风着陆场事先开展大量针对性准备工作,推进了着陆场布局优化,在东风着陆场周边勘选了应急备降场,按照飞船连续两圈可返回状态设计了搜救方案。

这一次,神舟十五号返回任务在以往大范围偏差搜救预案的基础上,首次规划飞船后弹道返回着陆区,设计飞船后弹道返回搜救方案,提升东风着陆场应对大范围偏差快速搜救能力,进一步增强航天员安全保障能力,确保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安全返回。

“国际空间站运营以来,先后出现过3次载人飞船后弹道返回案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介绍说。

“轨道舱分离”“制动开始”“推进舱分离”“穿越黑障区”……当一朵红白相间的巨大降落伞绽放在天地中央,东风着陆场直升机搜救分队、空运机动搜救分队、地面搜救分队、着陆区周边民兵分队等各方搜救力量,穿过数不清的骆驼刺、梭梭树,碾过起伏不平的沙包石砾,迅速向飞船的最新预定落点集结。

一时间,戈壁滩上尘烟四起,翻滚着在霞光下升腾。

“飞船返回时段着陆场区域地面风力3-4级,气象条件满足返回要求,东风着陆场‘东风’俱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副主任康林说,时值初夏,冷空气较为活跃,从开伞到落地,风向风速是影响飞船返回舱落点精度的重要气象要素。

减速、反推发动机点火……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返回舱成功着陆。

从2500多公里外的江苏南京专程赶到东风着陆场的天文爱好者徐成城,挤到了人群中靠前的位置,一眼就能看到航天员。“春节期间,费俊龙在空间站里展示了我的拍天宫摄影作品。”近年来,徐成城常用自编的程序操纵天文望远镜来拍摄中国空间站过境时的清晰影像。登上太空的那张照片上,空间站组合体光泽柔和,太阳翼清晰可见。

随着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天外归来,我国第一、二批现役航天员全部圆梦九天。同时,随着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朱杨柱、桂海潮进入中国空间站,浩瀚太空也首次出现了第三批航天员的身影。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表示,目前,中国第三批航天员已完成既定的训练内容,通过飞行资格评定,均具备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和条件。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也正有序推进,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全部选拔工作。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人’入选飞行乘组,接续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飞行任务的中坚力量。”林西强说。

还有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也已全面部署开展各项研制建设工作,包括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登月服等飞行产品,新建发射场相关测试发射设施设备等。

眼有星辰大海,登月未来可期。

也许有一天,中国百姓也能飞向宇宙,领略太空深邃之美,这更值得期待。

来源: 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