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农历正月初十八字(1929年正月初十是几号)

凉话刺骨 2023-10-17 04:12:36 网友整理

从黄金周到黄金月,两千年春节放假简史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最热烈重大的节日,据考证春节的历史至今已有四千多年了,在诸多节日的历史中也是最悠久的。至于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由于时间太久,今人已经很难考证了,不过根据我们汉族自古以来男耕女织的传统,这一节日可能跟农业有关。

过年

考古发现,不论在甲骨文还是金文中,"年"的古体字都是底下有根,上头有穗,旁边有叶象征谷子熟了。因为谷子(古称稷、粟)一年一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所以"年"也是一年一过,称之为一"载"。可见过年在我国农业社会是极有意义的一件事。

《说文引经证例》:"古纪岁曰年、曰稳、曰兹,皆从禾;禾一岁一熟也。"

商代则干脆将春节称为"祀",老百姓在收获谷物以后会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感谢神灵赐予五谷丰收,包含了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但根据谷子的成熟收获来过年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谷物收获的时间虽然比较固定,但是受气候的影响也会提前或推迟,如果按照这个来过年,时间就会经常变化。好在我们睿智的祖先很快便解决了这个问题,先祖们发明了一个精密的计算方法,即利用天上的一颗最大的行星——"岁星"(木星),岁星12年绕太阳一周,每年移动一宫,十二宫即十二年,用岁星的移动来决定一年的长短,那自然比谷物收获来定的准确的多。因此,一年也由"一载"改为"一岁"。

《说文》:"岁,木星也,越历28宿,阴阳,十二月一次。"

自从有了岁星作为纪"年"的标准之后,我国才有了准确的日历,其后为了时间更加准确又在一年之中增加了闰月。

与我们今天想象的可能不太一样,古人的春节并不都是在正月初一这一天。古代将春节的第一天称之为"岁首",夏代的岁首为正月初一,商代为十二月初一,周代则是十一月初一,到了秦代又提前到十月初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将一年的岁首又恢复到正月初一,并一直延续至今。

火星

说到过年,最先想到的当然是放长假了,在我国除了学生、老师们的寒暑假外,春节和国庆是全国上班族放假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假日了,尤其是春节由于阖家团圆,更是热闹非凡。其实春节放假的传统自古以来就有,而且历史上历朝历代过年放假的时间、风俗等各具特色。

汉朝:春节不放假

古代的放假主要是针对大大小小官员的,普通老百姓自然是没有机会,也谈不上放假的。中国古代公务员的假期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不过汉朝虽然恢复正月初一过大年,但汉朝的春节却并不是法定假期。

汉武帝剧照

汉朝政府规定在朝为官的大臣可以每五天休假一天,叫做"休沐",就是趁这一天放假回家,洗头洗澡,做做个人卫生。比较起来这更像今天的双休日。此后很多年,尽管春节是一年最重要的节日但却不是法定假期,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唐朝。

唐朝:虽然有黄金周,但是很奇葩

唐朝唐玄宗在位期间颁布了涉及官员休假的红头文件——《假宁令》。其中写道:"元正(春节)、冬至,各给假七日。"也就是说唐朝一年有两个黄金周,其中一个就是春节,这是春节第一次以法定文件的形式给予假期。

唐朝春节虽然也放七天假,但是放假的日期与今天不同,唐朝以大年初一为中心,初一之前放假三天,初一之后放假三天,加上初一,刚好七天假。

不过虽然法律规定放假,但这不代表所有官员一定能享受到假期,因为唐朝有两个奇葩规定。

首相,唐朝的京官和高级地方官(诸如节度使之类)大年初一早上必须上朝给皇帝拜年。对京官来说他们得在与皇帝团聚之后才能跟家人团员,而高级地方官就惨了,基本上大年初一就告别与家人团聚了,如果是东北或者西南等地的节度使,那等拜完年赶回去,年也过完了。

其次,唐朝政府还规定地方行政长官在春节期间严禁离开衙门回老家。这个规矩的本意是为了保证春节期间地方衙门运转的正常性,但这却断绝了地方官在老家过年的可能性,他们要想跟家人团聚的话,地点只能定在单位。

唐朝有个很著名的田园派诗人韦应物,他写过一首《元日寄诸弟》,五言十二句的古风,大意是说:我自从做了市长之后,每年春节都没回去过。我在这个衙门里感到很冷清,也很无聊,什么时候才能与家人见面呢?

宋朝:史上最强拼假指南

宋朝春节一开始也跟唐朝一样,放七天假的,但由于宋朝厚待官员的传统,加上宋朝的特殊情况,导致宋朝的春节假期越来越长。

由于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是在腊月初七去世的,宋朝建立以后规定腊月初七前后放假三天,由此形成惯例,到了宋仁宗时期,由于其母是腊月初十生日,政府又规定再放假三天,等于一个忌日加一个生日多出来一个黄金周,这还没完,这两个假放完没多久,冬至就到了,朝廷规定放假七天。冬至后没几天就是过年了,一直放假到正月初三。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宋真宗在位期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于是皇帝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多休假五日。这一休就休到元宵节了,而在宋代元宵节也算春节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从腊月初六开始到正月十五,宋朝的春节竟然能放假一个多月。

然而这还只是京官,如果你是地方公务员,还有项特殊福利,每年腊月二十可以"封印",停止办公,回家过年省亲,只要在第二年正月二十那天赶回衙门"开印"办公就行。

明清:公务员也放寒假

明朝建立以后,劳模朱元璋本着干死拉倒的精神,一口气砍掉了一年中的绝大部分节日,仅保留了诸如春节、冬至和皇帝诞辰等极少数节日。

算下来每年休假只有五十多天,对比唐宋时期锐减严重。然而这种把官员当机器用的情况自然会受到官员集团的强烈反抗,久而久之愈演愈烈,为此皇帝考虑到自己在臣民面前的声望,也只好接受"",做了修改,增添了寒假,达一个月之久。因此,新增的寒假可以看做是对丧失常规性假日和节庆假日的一个补偿。

清承明制

清朝时期大体沿袭明朝的假期制度,不过到了清朝,公务员的"黄金月"又回来了。冬至、元旦、元宵三个节假又以封印休长假的方式贯通,前后也有约一个月的时间。因此,每至封印之日,官员们都会邀请同僚欢聚畅饮,"以酬一岁之劳"。

:春节不放假

尽管我们上文一直在说春节,但实际上在之前,大年初一这一天普遍叫做元旦,春节这个名字的历史很短,实际上只有一百年多点。

辛亥革命以后,政府曾宣布废除旧历改用公历,并决定把公元1912年定为中华元年,把1月1日叫做"元旦",以这一天为"新年"。但是,因为民间习惯使用农历,仍然把农历正月初一当做传统"新年",所以袁世凯上台以后,便把农历正月初一即传统"新年"改称"春节",打这以后"春节"这个名字才流行开来。

北伐战争后,南京国民政府又再次颁布命令,要求自192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公历,废除农历。为了雷厉风行贯彻这一命令,政府还规定机关、学校、商店不得在春节期间擅自放假,否则就要对相关负责人实行严厉的制裁和处罚。相反不论是除夕还是大年初一,政府各个机构都要正常上班。除夕时,若是发现有公务员不在岗,这个人可能就要下岗了。

时期广州春节

尽管政府企图用行政手段来制止民间过年,但是老百姓并不买账。于是,民间便出现了"禁令自禁令,过年自过年"的情景。政府虽大力提倡,可公历新年,只有政府机关相互拜年,民间则冷冷清清。反观春节时民间却热闹异常,许多商人在春节时也关门谢客并贴上传统的春联。

春节时期的夫子庙

久而久之国民政府也觉得这种违背的改革不太可取,1934年初,南京国民政府停止了强制废除农历,从此,民间又可名正言顺地过农历春节了。

1929年大柏地战斗,红四军春节设伏歼敌

1929年1月1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在党代表、军长朱德率领下离开井冈山向赣南挺进,2月9日(农历除夕)转战至江西省瑞金县以北的大柏地、隘前地区。

大柏地是瑞金北部的一个山区圩镇。距离县城60里,与宁都县接壤。境内群山环抱,树木葱茏,从隘前、麻子坳到大柏地,有一条山道随南北走向的狭谷弯曲回转,幽谷深壑,险要异常。此时,尾追红军的军第十五旅两个团由旅长刘士毅率领,也自澄江尾随而来。红四军前委果断决定,趁这股敌人孤军冒进之机,利用大柏地以南两侧谷地的有利地形,采取伏击手段将其歼灭。当日,红军第二十八团(欠第二营)、第三十一团和军特务营、独立营分别埋伏于麻子坳至前村两侧的树丛中;第二十八团第二营在隘前警戒并诱敌进入伏击区。

2月10日是农历大年初一,天上下着蒙蒙细雨,敌人朝大柏地追击而来。红军警戒分队按照既定部署,边打边撤,沿途丢下被子和行军锅等装备。15时,军十五旅先头部队大摇大摆地进入红军伏击圈内,立即遭到红军的阻击,战至黄昏,双方对峙。敌人见红军“示弱”,急于邀功请赏、争先恐后冒进,后续部队不断蜂拥而来。红军越战越勇,不断收紧包围圈。

11日清晨,天下起了大雾,能见度不足50米,红军伏击部队发起攻击,红二十八团第一营从右翼迂回到茶亭东,攻占了军十五旅指挥部,截断该旅的退路,第二营向敌人正面发起进攻;红三十一团向敌左翼进攻,并占领南侧高地;红四军特务营、独立营迅速迂回到前村南侧,收紧了包围圈,并乘势发起总攻。红军将士们向敌人发起猛烈冲击,和敌人展开白刃战,战至中午,红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扑向敌军,敌人吓得纷纷丢下枪跪地求饶。清点战果,红军消灭敌人两个团,共毙伤敌300余人,活捉敌正、副团长萧致平、钟桓以下800余人,缴获枪800余支(挺)。惨败的刘士毅十五旅残部狼狈逃回赣州。另一部追敌李文彬的二十一旅闻讯后害怕被红军消灭,龟缩于会昌、于都一线,不敢再追。

大柏地战斗的胜利,既是红四军带给赣南人民的新年贺礼,也为红四军开辟中央革命根据地拉开了序幕。此次战斗后,红四军军威大振,宁都守敌吓得望风而逃。2月13日,红四军将士在庆贺新春的爆竹声中,兵不血刃地进占宁都县城。

原文刊登于2022年2月10日《人民政协报》第10版春秋周刊

作者:吴小龙

打响革命斗争第一枪

来源:建阳报 责任编辑:建阳新闻网

哪里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1928年12月中旬,以陈耿为书记的崇安新县委在燕子岩村召开会议,讨论吸取崇安上梅第一次武装暴动的经验教训,部署再次举行武装暴动。建阳特支书记陈顺昌参加了这次会议,并领受了参加暴动的任务。1929年1月29日崇安县委举行了第二次上梅武装暴动,石维下附近20几个村庄出动了200余名民众队员参加暴动。第二次上梅暴动胜利后,陈顺昌被补选为崇安县委委员。

邻近石维下村的崇安五夫镇,恶霸詹树政拥有的数百名民团,对暴动区域威胁甚大。为拔除这颗钉子,1929年农历正月初四日,崇安民众队出动1000余人攻打五夫镇,回潭、石维下等20余个村庄也出动200多民众队员参加攻打,并被分配负责攻打五夫镇西门。五夫民团没有见过这种浩大的声势,吓得慌忙逃窜。

民众队攻占五夫镇后,民团不甘失败、在匪首卢兴邦的配合下,向五夫反扑过来。这时,由于风猛雨急,民众队的淋湿,加上民众队员是上百个村庄集合的,配合失调,不得不退出五夫。在突围中民众队员牺牲甚多,石维下村的民众队员余春辉、吴金生等也在突围战斗中牺牲。五夫民团及卢兴邦匪部近千人向石维下、回潭扑来,民众队被迫向深山密林转移,刘金备等数名队员来不及转移被捕,分别被杀害于回潭、五夫。

1929年春,为保存来之不易点燃的革命火种,陈顺昌吸收这一惨痛教训,在石维下附近各村的民众队员中,挑选精干队员组成农民游击队,转入崇山峻岭中开展游击战争。

与此同时,建阳特支的发动|地区,由石维下等地扩大到将口的横塘、洋墩、张墩头、灵风及城关附近的南林。农历年底,、又发展到莒口松源、焦岚及麻沙的焦溪、竹鸡垅一带。随后,在闽北红军五中五团攻下崇安澄浒之后,建阳特支的工作,从南树下发展到崇安的兴田、黄土、澄浒、虹桥、黎源一带。至此,从东起石维下、南树下,西至竹鸡垅(今麻沙溪头),北至澄浒,纵横近百里的区域范围内,除一些大集镇(如兴田、麻沙、莒口等)外,几乎所有乡村都有民众会和民众队的组织。他们秘密捕抓恶霸土豪,用土豪家抄来的金银和现金大洋,购买,武装民众队。至1930夏武装割据的根据地局面基本形成,为其后建阳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区党史研究室供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