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9月22八字(1973年9月22日生的命运)
中美关系发展仍需要他当年倡导的精神
为基辛格撰写传记的美国历史学家托马斯·施瓦茨。
2019年11月14日,在美国纽约,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举办的年度晚宴发表讲话。
5月31日晚,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为基辛格百岁寿辰举行庆祝活动。
1973年9月22日,白宫,基辛格(左)和尼克松(右),在基辛格宣誓成为第56任美国国务卿之后二人在媒体前露面。
6月3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布消息称,5月31日,驻美大使谢锋为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百岁寿辰举行庆祝活动。
谢锋表示,基辛格博士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是中美关系的开拓者、推动者,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半个多世纪以来,基辛格博士坚持不懈推动中美关系发展,为增进两国沟通、合作与友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谢锋指出,当今世界变织,中美关系遭遇严重困难,历史再次走到十字路口。世界需要“基辛格”,我们需要向基辛格博士学习他透彻的智慧、共赢的战略、无畏的担当。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与中方携手促成了1972年尼克松总统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实现了震撼世界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50多年来,基辛格近百次访华,致力于中美关系发展成为其外交生涯中最华丽的篇章之一。百岁寿辰前夕,基辛格受访时再度指出,“人类的命运取决于美国和中国能否和平相处”,认为美国需要克制盲目的对抗,谋求与中国对话。
近日,南都、N视频记者专访了2020年为基辛格撰写《亨利·基辛格与美国权力:一部政治传记》的美国历史学家、范德比尔特大学历史教授托马斯·施瓦茨。他向南都记者表示,基辛格看好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并通过鼓励积极政策来防止美中之间产生冲突。
谈百岁基辛格:
仍在为美中外交关系发展投入精力
作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参与者,基辛格的百岁寿辰,受到中美双方高度关注。5月27日,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在社交平台用中英双语发文,致敬、感谢基辛格为中美关系作出的贡献:“我们感谢他在半个世纪前重新开启美中关系时担任了关键性的角色,以及他对美国外交的历史性贡献。”
就在基辛格寿辰前一日,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也在康涅狄格州肯特郡会见了他,表达中方对基辛格百岁寿辰的祝贺。
“1971年,基辛格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那时,我们和中国没有直接联系。”施瓦茨告诉南都记者,“他与尼克松一起,让美国与中国重新建立外交关系,并开始了首脑会晤和频繁互访的过程。而现在美中关系遭遇严重困难,在某种程度上,基辛格当年倡导的精神,如今需要‘恢复’。美中这两个最重要的大国,需要努力重新开始定期磋商和会面,尽管这并不容易。”
南都记者留意到,在百岁寿辰前夕,基辛格在接受西方媒体的采访时,谈及“如何避免中美竞争演变为战争”,他提到,美国和中国应该学会共存。他还告诫,不要误解中国的雄心。
“基辛格意识到,美国和中国必须接受分歧的存在。”在施瓦茨看来,基辛格一直秉持着一种态度,即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意味着不能和平相处。
施瓦茨向南都记者进一步分析,基辛格认识到了中国的崛起,以及美国和中国现在都是强国的事实。基辛格的使命,是通过鼓励积极政策来防止美中之间产生冲突。
施瓦茨介绍说,基辛格认为,美国和中国之间当前的重点,是需要通过外交和积极磋商以避免冲突。“我想这也是基辛格博士为此投入如此多精力的原因,这是他坚信并愿意为之努力的事情。”
谈基辛格访华往事:
打开美中关系新局面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与中方携手促成1972年尼克松总统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实现了震撼世界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在尼克松访华及中美建交背后,基辛格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曾直接参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多项重要事件和主要进程。
当年的随行官员温斯顿·洛德曾向南都记者回忆,“我们一早就计划好,基辛格先生在出访巴基斯坦期间‘告病’,然后秘密前往北京。”在停留的48小时里,他与中方代表就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交换意见。洛德告诉南都记者,1971年10月,他与基辛格再次访问中国,协商安排尼克松访华的议题、行程和后勤保障。
在施瓦茨看来,1971年秘密访华的目标是创造尼克松访问中国的可能性。1972年2月21日,基辛格陪同尼克松访华。施瓦茨向南都记者表示,这犹如在当时的美国政坛投下一颗“重磅炸弹”,“不仅在政治上帮助了尼克松”,同时亦引发了广泛关注。
“美国民众对尼克松访问中国展现出非常热情的态度,大概有95%的美国人在电视上观看了报道,知道尼克松去了中国。这是前所未有的景象,也是美国历史上一个非同寻常的时刻。”施瓦茨说道。
就在尼克松访华行程结束之际,1972年2月28日,中美双方就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达成重要共识并发表“上海公报”,推动中美关系迈出走向正常化的重要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草拟公报内容并谈判的任务,由时任中国副外长乔冠华和基辛格共同完成,双方进行了逐字的斟酌,并就台湾问题展开了辩论,最终敲定行文,美方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施瓦茨说,“如果美国主张或与中国分离,中国将永远不会接受。基本上,通过这一公报,基辛格打开了美中关系的新局面。”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翻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50余年来,基辛格先后近百次往返于中美两国之间,密切关注国际局势的他,就两国关系亦有其独到、深刻的看法,被亲切地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2021年是基辛格秘密访华50周年。在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和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纪念活动中,基辛格表示,今天的美中关系“甚至比1971年更为关键”,希望双方着眼长远,加强战略沟通,继续开展各领域对话交流,使美中关系超越分歧、聚焦合作。
谈政坛“常青树”基辛格:
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
“在我看来,基辛格不仅是一位知识分子,他对世界应该如何运转,以及美国应该实施怎样的外交政策,有着一套自己的理论。”施瓦茨对南都记者评价道。
从1957年发表第一部重要著作以来,基辛格已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活跃六十多年。“坚持自己的原则”“始终保持公开姿态解决公共政策的重大问题”,是施瓦茨在基辛格这位半个多世纪以来坚持不懈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政坛常青树”漫长职业生涯中,看到的显著特征。
施瓦茨认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发展、和平、经济等方面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取决于美中关系的发展。
“可以说,基辛格给我们上了一课,那就是努力保持、发展平稳关系的真正意义,这将为整个世界带来和平、安全与稳定。”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施瓦茨更多地关注“过去”。他在研究中发现,基辛格的政策主张强调外交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美中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在其他方面亦是如此。在我看来,个人层面以及外交层面的联系都必须得到重视。美国和中国必须达成一种共识,即在广袤的世界中,两国能够相互适应,并从彼此的经济联系中受益。”
谈中国问题专家基辛格:
很大程度靠自学成才
《亨利·基辛格与美国权力:一部政治传记》是由施瓦茨精心撰写、深入探索基辛格政治生涯和影响力的传记。从基辛格早期生活和家庭背景,到他在哈佛大学的学术生涯,施瓦茨描述了基辛格在政治舞台上的崛起,以及他如何在美国政府中扮演重要角色。
“编写传记之初,我收到了一位出版商的邀请,他希望用一本传记来讲述美国外交关系,这本传记要以一个能代表美国外交关系史的人物为主角。我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亨利·基辛格,他是美国从事外交工作时间最长的人之一。”施瓦茨对南都记者说。
通过深入挖掘基辛格的决策过程、战略思维和影响力,施瓦茨揭示了基辛格对美国权力和国际政治的深远贡献,为读者全面描绘基辛格作为外交家和政治家的重要角色,并探索他如何影响了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
在施瓦茨眼里,基辛格是个迷人的人物:他才华横溢,但可能拥有极强的控制欲;他幽默有趣,同时也非常严肃和犹豫。不同于其他公共人物,也不同于枯燥的参考资料,在研究基辛格的过程中,施瓦茨发现,尼克松在任总统期间录制了与基辛格的谈话。基辛格在任时的谈话和活动,在当时的电视屏幕也有着非常完整的记录。“正因如此,才让历史学家真正有机会,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来了解、探讨基辛格。”
然而,施瓦茨对基辛格的采访并非如电视节目上那般顺利。他向南都记者讲述了一个细节:基辛格在有些方面戒心很重,最终,施瓦茨通过世界杯、足球在采访尾端打开了基辛格的“话匣子”。“也是在那之后,我有机会在国务院的各种活动中向他提问。”
施瓦茨说,“原创性”是这部作品相较于其他基辛格传记更突出的特点。
“如果翻看基辛格在1969年之前的职业生涯,你会发现他几乎没有写过任何关于中国的内容。”施瓦茨向南都记者表示,基辛格的有趣之处在于,在他成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之前,他对中国毫无兴趣,事实上,他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中国问题专家。
“在秘密访华前,他听取了一些中国问题专家的汇报。但在他访问之后,他广泛学习了中国历史、政治、经济方面的知识,与中国人对话。这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自我教育。此后在近百次访华旅程中,他开始对中国各地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因此拥有广泛的中国人脉。”
起初,施瓦茨只打算写一部短篇人物传记。“当我告诉他,我希望写一本能让很多人读懂的关于他的短篇作品时,他看着我说:‘但你会遗漏一些东西。’我想他担心的是,如果我试图写成短篇,我就不会了解他所处理的各种问题及其复杂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对的,我最终写了一本比我预想中篇幅要更长的书。”
基辛格曾说,美中应努力避免冲突对抗,共同应对世界挑战,把彼此视作潜在的朋友而非敌人,为世界和平、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施瓦茨对此深有感触,“美中双方增进相互了解对方的程度,对维持世界长期和平与稳定而言至关重要。”至于如何增进了解,施瓦茨说,学习对方的语言、了解对方的历史、体验在对方国家的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他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能为此做出绵薄贡献。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何嘉慧 实习生 姚佳彤 黄煜
图片来源:新华社、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受访者
基辛格在100岁生日这天,对人类的未来发出了最新警告
“当代既受人敬重又遭人痛恨的政治家自然也包括美国国务卿,而其中没有哪个人比得上基辛格。”
这句对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辛辣评价来自著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基辛格:理想主义者》一书。
人们总是热衷于讨论基辛格传奇的人生经历。一方面,基辛格在国务卿任期间至少上了15次《时代》封面,被认为是 “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人”。他的一生横穿了二战、冷战历史,可以说是近代史上的一面镜子;
但另一方面,他也是各种阴谋论热衷的主角:释放病毒解决人口过剩问题,光明会中最权威的幕后操纵者之一,种族灭绝、大规模、、谋杀等罪状更是一应俱全。
5月27日,是基辛格100岁生日。当人们问到他长寿的秘诀时,他说,主要是遗传基因好。此前几天,他还接受了《经济学人》长达8个多小时的采访,思路之清晰让人惊叹:
“人类的命运取决于美国和中国能否和平相处,但两国已走上相互冲突的道路”
“人工智能这项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技术可能在五年内成为影响全球安全的关键因素,我们需要就技术对彼此的影响进行交流,朝着军备控制迈出一小步”
作为一个曾对当今世界秩序产生深刻影响的政治家,其洞见迅速引发全球关注。
在自己的生命历程整整走过一个世纪之际,继《论中国》《世界秩序》之后,基辛格再次推出了新书——《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对以上观点进行了深刻论述。
不过要想弄懂基辛格为何对人类前途发出如此告诫,我们首先还是需要回看过去100年,他的人生之路,去一一检视那些烙印在他身上的诸多标签,尽管其中不少甚至有些自相矛盾:“德裔犹太人”vs“美国国务卿”,“战争发动者”vs“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丈夫”vs“情人”,“知识分子”vs“政客”,“崇高的理想主义者”vs“冷酷的现实主义者”……
1
从德国到美国
菲尔特对我来说无关紧要。
——亨利·基辛格,2004年
1923年的世界,动荡不宁:日本关东大地震、凯末尔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列宁被迫下台回到老家、德国马克变成一堆废纸……
当此乱世,5月27日,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弗兰肯行政区的菲尔特,一座缺乏魅力的城市,海因茨·阿尔弗雷德·基辛格,出生了。日后,他将以另外一个名字为世界所熟知:亨利·基辛格。
父亲路易斯·基辛格,在菲尔特市的一所以犹太裔男生为主的私立学校当老师,他也像海涅一样感到自己既是犹太人,坚定不移地信仰正统犹太教,同时也是德国人,深深地爱着这个国家。
母亲葆拉·基辛格,则生于一位家产殷实的农民、牛贩子之家。
基辛格还有个弟弟,哥俩儿在一个氛围非常严肃的正统犹太家庭长大。
青少年时期,基辛格开始反抗父母的生活方式,叛逆心越来越重。父亲业余喜欢听贝多芬、读席勒和蒙森的名作、写地方志。而他的最爱是——足球。
虽然不是啥了不起的运动员,但基辛格善于排兵布阵的才能已初露端倪。
足球之外,基辛格12岁就获得了女生的追求,不过他最后选择了一个漂亮的金发女孩做自己的初恋,成为当地家长口中的“好色之徒”。
但这样的岁月不会一直静好,残酷迫害犹太人的历史巨浪即将袭来。
菲尔特旁边就是纽伦堡——纳粹党一年一度的党代会会址就定在这里,而菲尔特则被定性为一座“犹太化”城市,这意味着各种反犹措施和“自发”行动首先会殃及菲尔特,其惨烈程度,举国之内无出其右。
路易斯·基辛格辛辛苦苦做到公立学校高级教员,受人尊敬,不到50岁却被强制退休,转瞬间体面全无,为了下一虑,母亲做出了最终的决定,离开德国!
1938年4月21日,官方认定为“德国公民、犹太裔、信仰犹太教”的基辛格的父母向慕尼黑移民咨询局提出正式移民申请。
1938年,15岁,海因茨·基辛格一家四口去了美国。
一家人唯一的大问题是父亲找不到工作。作为长子,基辛格要开始挣钱养家了。为了能打整份工——一家远亲办的修面刷工厂,1940年开始,他改为夜晚上学,每周能赚11美元。
不过这个16岁的孩子的成绩并没有受影响。那学期他法语三级95分,美国史二级95分,美国史一级90分,英语六级90分,英语七级85分,高等代数75分。
到了新的环境,信仰也发生了变化。他回忆道,他“显然不再信正统犹太教了”。
除了信仰,另外一个变化就是昔日好兄弟因为一位从德国老家女孩伊迪丝的到来而反目。
基辛格那年16岁,来纽约不到两年。他陷入了炽热的少年之恋,对情敌有一种狂热的妒忌:
你是我们班头一个来自美国的女生,而且相当漂亮,因此自然大家都想和你交朋友。除我之外,主要还有两个现在或者以前想和你交朋友的人:奥博斯和库尔特。我想有必要写信给你讲讲他们俩的缺点,因为你只看到他们的优点。我想提醒你提防库尔特,他这个人很坏,为了实现个人野心,根本不顾道德标准;跟奥博斯交朋友也要谨慎,他企图在思想上控制你,在身体上占有你。这不是说没法跟奥博斯交朋友,我只是劝你不要被他迷倒,否则你事事都要依着他。
多少聪明的年轻人在求爱被拒时给心仪对象写过同样炽热的情书!但是这封信非同一般:暂不论文中依然存在的日耳曼语标点和个别微小的拼写错误,这封信分析缜密,心思极深。
珍珠港事件时,基辛格已经在纽约城市大学念书,他学习成绩好,几乎门门优秀(滑稽的是,只有历史一门是良好)。课余他喜欢看美式足球或棒球比赛,也在乔治·华盛顿桥下的网球场打网球。跟安纳利斯·弗莱舍尔保持着稳定的关系,会计生涯似乎在召唤他。
历史再次插了一手,基辛格刚满19岁不久便接到了入伍通知书。
1943年2月中旬,他受命乘坐火车前往克罗夫特营,基辛格熬过三个月的基本训练,按照1942年3月出台的《“二战”权力法》“允许在部队光荣服役至少三个月的敌方外国人成为美国公民”,获得了美国国籍。
而那些留在欧洲的亲人,有将近30人被害。
2
理想主义者
一个“比康德还康德”的知识分子
我以为,年轻的基辛格志存高远,的确是一位理想主义者。
——尼尔·弗格森 《基辛格:理想主义者》
基辛格从军之旅也使得他初步积累了政治人脉。而弗里茨·克雷默更堪称基辛格的人生导师,他是很具影响的政治理论家,早于基辛格进军美国政界。克雷默为基辛格在二战结束后申请哈佛大学的学位出具了热情洋溢的证明书。
基辛格在哈佛大学求学期间,几乎所有课程都获得了最高等级的分数评价。《历史的真义》这篇论文已经被载入史册,它是有史以来哈佛大四学生所写的最长的一篇论文——全文有388页,现在哈佛的毕业论文篇幅限制(35 000字,或者大约140页,被称为“基辛格规则”)即由此而来。
青年基辛格沉迷于哲学、历史和政治学课程,这一时期的他最具有理想主义情怀。他深受康德哲学的影响。
事实上,基辛格91岁时出版的《世界秩序》一书大量引用康德的观点即为明证。
基辛格对康德的解读深远地影响了他自己的思想,这不仅是因为他怀疑鼓吹资本主义优越性的各种唯物论,而美国社会科学家提出这些唯物论是想对抗马克思列宁主义。他对黑格尔提出的那种理想主义毫无兴趣;黑格尔的理论是一种历史综合论,正命题和反命题辩证融合,推动世界势不可当地向前发展。在基辛格眼里,最重大的历史问题是,康德对人类困境(个体会自由面对有意义的道德困境)的看法在多大程度上能与哲学家对世界终究注定走向“永久和平”的看法调和起来。
基辛格的博士论文(1954)就已经谈到了19世纪政治,特别是当时的欧洲著名政治家卡斯尔雷(英国外交大臣)和梅特涅(奥地利首相)对于欧洲政局、世界秩序带来的巨大影响。他后来还专门写成了一本《重建的世界》,认为正是卡斯尔雷和梅特涅在拿破仑战争结束以后为稳定欧洲秩序作出了种种努力,才使得19世纪的欧洲才能维持总体稳定。基辛格毫无避讳的指出,和平安宁未必总是正义的,为了实现这项目标,民族起义、进步革命都可以因为不符合稳定秩序以及大国利益的需要,而被无情倾轧——这项观点贯穿了基辛格的政治理念,影响了他的政治行动,也成为其声誉争议的起始来源。
1957年,他的两本著作《重建的世界》、《核武器与对外政策》相继出版,由此确立了他在美国国际关系学界的学术声誉。
基辛格的《重建的世界——梅特涅,卡斯尔雷与和平问题》一书,是以他在哈佛的博士论文为基础的历史著作。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拿破仑1812年入侵俄国失败后,特别是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结成神圣同盟以后,欧洲各君主国家为了恢复王统、兼并弱国、争夺霸权而开展的外交博弈,当时几乎控制欧洲外交舞台的奥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是该书的主角。基辛格的这部历史著作,对于梅特涅奉行的均势外交政策、权变机诈手腕,联系当时欧洲列强争霸的历史背景进行了深入研究。其“均势理论”初现端倪。
3
冷酷的现实现实主义者
我终生都在从一个美国人的视角反思如何缔造和平。
——基辛格 《论中国》
批评基辛格的人几乎众口一词,说他是个现实主义者,真的吗?
美国的外交战略在20世纪前半段经历过从孤立主义到理想主义的反复震荡,这两种看似矛盾的外交战略,都源于其清教立国精神,有着深层的理想主义底色。这并不足以让美国成为完整的超级大国,除非它能够学会老欧洲的均势政治。出身欧洲的基辛格,没有清教当中的那种道德洁癖,对均势政治极为熟稔;因其生活经历,他又对美国的价值观有着深刻认同。在基辛格的手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获得了一种有机的融合,带来了美国在20世纪后半段重要的外交转型。理解基辛格,是理解美国外交的重要入口。
从艾森豪威尔政府、肯尼迪政府、约翰逊政府,再加上之后的尼克松政府,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基辛格对于美国外交政策、国际关系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这产生了一个巨大的悖论,一方面,当时的基辛格,所展现给世人的是极度直接的现实主义智囊面目,他不惮于坦言“有限核战争”,建言用“全面战争”来迫使苏联在美国核心利益问题上作出让步,这使他连续遭到了苏联官方、美国知识分子界的连声谴责;另一方面,他不放弃任何机会来争取和平,虽然他在尼克松胜选总统以前,并没有获得总统授权来表达美国对于国际事务的态度,但是基辛格却频频以白宫政策顾问等边缘身份,表述实际上是他个人对于地缘政治等敏感问题的观点。
1973年9月22日至1977年1月20日,基辛格出任国务卿——以非美裔身份担任美国国务卿的第一人,行仅次于总统、副总统。
他是美国迄今历任国务卿中权力最大的一位,被不在少数的批评者认为是没有原则的现实主义者。与中国打破外交坚冰,在美国保守右翼和“自由主义”左翼的许多人看来,等同于出卖台湾;而代表美国政府与越南达成停战协议,这让基辛格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同样也遭到了批评。
而在基辛格通过与中国、越南谈判来缓解地区形势的同时,美国政府卷入了智利等拉美国家的军事,造成选举的政府被颠覆,许多知识分子在混乱中惨遭或离奇失踪,基辛格本人对于这方面劣迹也并未表示过任何悔意。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中国人将基辛格定义为老朋友,热情接待,寄望甚高(希望他在推动中美关系友好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但基辛格本人为了美国利益,向特朗普建言“联俄制中”也就不会生发任何心理负担。
4
100岁,对人类前途的警告
我们生活在一个破坏性空前的世界中。
——基辛格 《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
卸任美国国务卿后,他一直对政界保持着极大的影响力。近年来,基辛格屡屡对中美关系提出各种层面的忠告。
着眼未来,基辛格认为,中美第二个需要对话的领域是人工智能。他说:“我们正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未来机器可能带来全球瘟疫或其他大流行病,给人类造成毁灭的不仅有核问题,任何领域都可能。”
他表示,即使是人工智能专家也不知道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从这次访问来看,给基辛格浓重、沙哑的德国口音进行录音转写仍然超出了人工智能的能力)。但基辛格认为,人工智能将在五年内成为安全领域的关键因素。其颠覆性潜力堪比活字印刷术,而正是后者传播思想引发了16、17世纪一系列毁灭性战争。
“我们生活在一个破坏性空前的世界中,”基辛格警告道。尽管原则上人类要介入机器学习的反馈循环,但人工智能还是可能成为全自动的、不可阻挡的武器。“纵观军事历史,由于地理和精确度的限制,过去一直做不到消灭所有对手。(而今)这些限制不存在了。每个敌手都 100%暴露在攻击下。”
人工智能不能被废除。因此,中美两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潜力进行军事利用,将其转化为一股威慑力量。但反过来它们也可以限制人工智能构成的威胁,就像通过军备控制谈判限制核威胁一样。他说:“我认为我们必须就技术对彼此的冲击展开交流,必须开始朝军备控制一点点迈进,双方都向另一方展示有关(人工智能)能力的可控材料。”他认为,谈判本身就有助于建立互信,使两个超级大国有信心保持克制。要诀在于领导人有足够的定力和智慧,能理解为什么不能把人工智能推向极致。“如果你完全靠通过实力达成目的,你很可能会毁灭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