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芙蓉算八字(乐清芙蓉在哪里)

孤单的城 2023-10-30 05:04:44 网友整理

到能仁寺观千年大铁镬,去跻鹿岩看芙蓉美山水

到能仁寺观千年大铁镬,去跻鹿岩看芙蓉美山水

2023年的1月30日是农历癸卯兔年的正月初九,十来天没出去骑行的小伙伴终于相约一起骑去乐清的雁荡。早起,我、一师和二马三人驾两车至雁荡镇,沿白溪边上的白芙线骑过雁荡山景区响岭头的马鞍岭隧道和普明寺后,在三官塘处左转骑至能仁寺。

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永嘉高僧释全了驻足于雁荡山四十九盘岭和筋竹涧交界处的山间,见溪水澄澈、美如锦缎,溪上有飞瀑深潭,不远处的山峰常被云雾缭绕,以常云院为名创建了此寺院。从此,常年缭绕的云霭有了梵音相伴。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常云院赐名承天寺,后于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改名能仁寺。彼时佛法弘畅,雁荡十八刹,以能仁寺最为盛名,居十八古刹之首,并成为当时全国30所最著名的寺院之一。

能仁寺内有一口大铁镬,它铸造于北宋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铁镬高1.38米,直径2. 4米,厚约0.03米,腹径达1.71米, 镬沿可立人,内壁铭文记载重三万七千斤(18500公斤)。如此庞然大镬有“亚洲第一”的大铁镬之称,足令世人叹观。因此,能仁寺也被人们称作大镬寺。如果你去了雁荡的燕尾瀑与能仁寺的话,可要记得去看看那口有近千年历史的大铁镬哟!

现在人们意识里,铁镬是应该用于煮饭、熬粥、炒菜的。宋时的能仁寺既然是如此的兴盛,它也应该需要一口超级大铁锅来解决僧众的饮食问题。如果你以此来推断能仁寺里的这口大铁镬是用于煮饭、熬粥的话,那你就错了。

关于大铁镬的真实用途,其内壁铸着的铭文有清的说明。清光绪年间,温州府教授戴咸弼曾将其摩拓下来,载于《东瓯金石志》。这是迄今为至所见文字最多的铁镬铭文拓片版本,全文共134字: 金刚解秽真言:“唵缚日啰萨帝吽萨诃。”净水沐浴真心真言:“唵揭咤呜呜。”清信弟子刘化晟并男淑敏、男秉文閤家等,谨施净财,铸造浴镬一口,舍入嘉福院,永充无碍浴室中用。所集福利,式荐亡妻陈十七娘、周姐生界者。建造浴院弟子何仲参,劝缘当院主首沙门宗式。时皇宋元祐七年,岁次壬申十一月初九戊子日。制胜火焰峰。重三万七千觔。

根据铭文看,大铁镬的用途还是非常特别的,其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

僧人讲究佛家清净世界,因此在死后圆寂时,需要设置无碍浴室,以此来净化自己的身心。在能仁寺,僧人死后的无碍浴室,就是那口大铁镬。它和寺院附近的化身亭(火化僧人遗体)、普同塔(安置僧人骨灰)共同构成能仁寺僧人遗体的处理系统。

大铁镬也是刘化晟为悼念亡妻陈十七娘、周姐所铸,目的就是为了让她们能够早日得以超度。

另外,能仁寺对面的山峰巨石起伏,很像燃烧着的山火,因此,人们称此山峰为火焰峰。按传统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学说,用镬盛水,以水克火,就能制止火焰峰作怪,让周遭百姓不受天灾人祸的侵扰。

宋代以后,雁荡山佛教日益式微,能仁寺屡建屡毁,屡毁屡建,可谓是千年沧桑巨变。只有这大铁镬,虽也曾长期被弃于田野荒草之间,受风雨腐蚀,历经千年,伤痕累累,但终归是全镬犹在。此中因缘是否是因为: 大铁镬长时间在寺庙安置,每天听着僧人诵经礼佛,受着来往香客的烟火,在不知不觉中也就成了一个法器。如此,引证着法堂左边那块匾额上所书的“同周种智”?

告别能仁寺,返回白芙线,骑往雁楠公路边上的雁湖村,在雁湖村中饭后,转进入通往白岩村的村道,骑过白岩村前往跻鹿岩顶的龙岩道院。

跻鹿岩《雁荡山志》里称它为碧落峰,又名紫螺岩,由两块高二百余丈的巨大岩石组成。二巨岩矗立于山巅之上,巍峨挺拔、气势雄伟。巨岩之间常云雾缭绕,此更显悬岩之高峻。它坐落于乐清芙蓉镇的正西方,属芙蓉镇雁湖社区白岩村所辖,是雁荡山山脉分支的一个小山峰,其最高处的海拔有700余米。

跻鹿岩的岩顶之上,有一供奉胡公大帝的道观。红墙飞檐的道观立于崖顶的绿植繁枝之间,每当云雾飘过,出尘脱俗之仙气自然而生。道观过去叫胡公庙,现人称龙岩道院。据说求梦极灵,至今一直香火甚盛。

我们到时虽是午后,道院的大殿里面仍在做着道场,香客众多,香烟缭绕,鼓乐齐鸣。众多道士身着道袍,头戴道冠,手拿法器,道教唱词响却于道院之间。至于各位善男信女,更是合掌恭敬,一脸虔诚。殿前空地上放着许多的方桌与凳子,等待做法事的人们坐在桌子周围,一边晒着太阳一边折叠出整筐整筐的纸元宝,那些纸元宝反射着春节后的暖阳,金灿灿的,特别的显眼。期间不时有香客点响爆竹,好是热闹。

更让我惊喜的是站在跻鹿岩顶的龙岩道院环视四周,整个芙蓉镇的风貌尽入眼里。往东眺望,清江在芙蓉镇东形成一个巨大的碧湖后,一路向东注入大海;南面白龙山山峦起伏、连绵不断;西边的南山村群山环抱;俯看跻鹿岩以北,雁荡山与跻鹿岩隔着一条黄金溪与雁楠公路,可谓是风光无限,那份壮观与美丽真是很难用言语表达。

我们三人告别跻鹿岩,原路骑至雁湖村后,由雁楠公路、京岚线返回到雁荡镇,结束当天的骑行。

多谢你的阅读!欢迎你的关注!文本与图片均由写“老管骑迹”的老管头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版权,转载务请注明!

五台山寺庙系列:“五方文殊小朝台”黛螺顶

黛螺顶寺院门牌楼

黛螺顶,始名青峰,是五台山东台顶延伸下来的一个小小的山峰,垂直高度只有400米。但站在清水河谷仰望,那坐落于高处与该山峰同名的黛螺顶古刹,相当于一幢130多层高的摩天大厦,要想登顶,绝非举足之劳。所以攀登之前,有必要按自身条件从三条途径中首选其一。要步行,右有新路,左有古道。新路,系1991年修,全长108米,净宽2.2米,全部用五台山青石铺成,共有1080级台阶,起名叫"大智路"。

大智路石碑

1080级台阶是"十界"各有"百八"之意。十界,也称六凡四圣。佛教将佛与众生分为10大类,总称为十界。十界各有"百八",合起来就是1080,其中包括"百八烦恼"等等。据僧人们讲,走在大智路上,踏1080级台阶,能给人增添智慧,消除烦恼,逢凶化吉,一生平顺。

登顶之后就看到了黛螺顶的牌楼,寺宇初名佛顶庵,明万历二十年( 1592) 到清代乾隆十五年( 1750) ,曾名大螺顶,乾隆十五年改名为黛螺顶,一直沿续至今。寺内山门后立有的两块石碑: 一块立于明万历二十年仲秋,上书"五台山重建佛顶庵碑记"; 另一块立于清康熙岁次辛未仲秋,上书"青峰顶造像建亭记",对黛螺顶有较详细的记述,名称的演变以及明成化年间重建,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乾隆五十一年都曾重修皆有一一记载。

黛螺顶位置图

根据《清凉山志》的记载,黛螺顶的历史从唐代就开始了。黛螺顶山门背后现存明万历二十年仲秋的石碑也有记载:"……乳峰状若旋螺,圆净可爱,俗呼为大螺顶,志曰青峰是也,……传载古有神木,比丘法念,栖托于此。"

登黛螺顶远眺台怀镇寺庙群

该寺天王殿一做二用,既是寺院中轴线上的第一重大殿,又是该寺的山门,故也称山门殿。该殿坐东向西,面宽三间,单檐硬山顶,殿内塑有四大天王。天王殿两侧有钟鼓。

黛螺顶天王殿

天王殿前门有联云:

登螺顶仰观天空眼界自阔,

临宝地俯览台怀胸襟更宽。

黛螺顶旃檀殿

进入寺门,一座六角台基上为六角重檐攒尖顶的建筑映入眼帘,匾额上写着旃檀殿,此殿外观两层,二层匾额"调御大夫",内为一室,周边有回廊,殿内供奉一尊站立的旃檀佛,手结说法印,这就是此寺别具一格的建筑。殿内供有佛祖,释迦牟尼佛不是常见的结跏趺坐的式样,而是站立于佛坛上。因站佛是用旃檀木雕成,故名旃檀佛。旃檀佛像是释迦牟尼上忉利天为母亲说法时,古印度优陀延王因思睹之苦,命人造的第一尊佛像。当时原始佛教有"佛身不量"等诸多禁忌,造像师不可直视佛祖绘像,只好请佛祖站在河边,利用倒映在水中的形象描绘,这样绘制的像,自然连水纹都画上去了,由于优陀延王用旃檀木雕的第一尊释迦牟尼像,就是按水中的影像雕造的,因此也叫"照佛"、旃檀佛像。乾隆皇帝诗云:"至今旃檀像,曰就水中绘。"再后来,凡造有这种站姿态的释迦牟尼像,不管用什么材料制造,一律称之为旃檀佛。

旃檀佛

旃檀殿前门有联云:

一风吹树如雷吼实乃清凉境界,

四季美禽演妙音真似极乐天宫。

后门联云:

旃座拥祥云宝像庄严来净域,

檀林施法雨慈悲普度出迷津。

关于这个清康熙年间修建的黛螺顶旃檀殿,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这一故事就刻在天王殿右侧的康熙年间立的石碑上: 说的是在康熙年间,一位德高望重的立禅和尚,在此修习,13年身不就床,在空地中央立了一根木柱,并以这根木柱为意念中的佛,每天虔诚绕拜,一刻不怠,终于练就入定禅功,成为得道高僧,名"立禅和尚"。

五方文殊殿

五方文殊殿是黛螺顶的主殿。此殿面宽16.5米,进深11米,单檐歇山顶,四出廊,无斗拱。大门两边有联云:

九品莲花狮吼象鸣登螺顶,

五尊金像龙吟虎啸坐青峰。

我此道场一万菩萨常围绕,

愿尔贤哲五台圣境唯至诚。

五方文殊像

殿内供奉着集五座台顶五种文殊法像于一室的五方文殊铜像,高约2米,从五方文殊像 南到北依次为:东台聪明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南台智慧文殊,西台狮子吼文殊。五方文殊神态各异,金光夺目,庄严祥和,殿前左侧立有石碑,正面是乾隆十五年冬写的黛螺顶碑记,背面是乾隆五十一年暮春月,乾隆登黛螺顶御笔题诗:

峦回谷抱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

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宫独涌现芙蓉。

窗前东海初升日,阶下千年不老松。

供养五台曼殊像,阇黎疑未识真宗。

其字迹结构丰满圆润,笔法刚劲流畅,堪称书法艺术珍品。这五方文殊不仅体现了文殊菩萨完美的精神内涵特质,而且是"到处现身弘佛法,闻声救苦遍婆心"的多种身像。

五方文殊之孺童文殊法相

相传上黛螺顶拜五方文殊被称为"小朝台"是在乾隆年间。清朝的皇帝大多崇佛,从传说顺治帝出家五台山,到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一次次地朝拜文殊圣地五台山,给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带来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繁荣昌盛。

乾隆十一年( 1746) 九月,乾隆皇帝第一次上五台山。他在菩萨顶歇宿时,眺望到对面秀逸的黛螺顶"青翠扑入眉宇"。黛螺顶的美丽,引起了这位帝王的愉悦。

乾隆御像

关于乾隆皇帝第一次登上黛螺顶,有传说是乾隆五十一年( 1786) 青云和尚建好五方文殊殿后,根据笔者点校《清凉山传志选粹》所辑的附录中乾隆皇帝第三次去五台山,登上黛螺顶所作的诗《跋马至黛螺顶》:

螺顶不为高,积雪路颇滑。

策我云锦锥,遂至金轮刹。

狮王坐堂堂,黛髻足底口。

莫作颠倒会,十六本二八。

乾隆出巡图

乾隆皇帝钟情于黛螺顶的自然风光,想把五方文殊合塑于黛螺顶,这样就省去了朝拜五个台顶的攀登之苦乃至风雨雪的阻挡。在乾隆四十六年( 1781) 春,乾隆把演教寺住持青云和尚叫到行宫,让他办这件事,5年后,他来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青云和尚遵照乾隆皇帝的旨意把五方文殊合塑于一殿。乾隆五十一年( 1786) 三月,乾隆来黛螺顶参拜了五方文殊,开始了五台山历史上的"小朝台"并留有诗一首,刻在黛螺顶五方文殊殿前的石碑上。关于把五方文殊合塑一殿的想法,也许是乾隆皇帝的旨意,也许是青云和尚与小沙弥略知乾隆皇帝对黛螺顶风光的偏爱,迎合圣意,把五方文殊合塑于黛螺顶。

乾隆五十七年( 1792) ,乾隆皇帝再次作诗《登黛螺顶》:

黛螺不比叶斗高,东顶峰之降冈也。

北望东可复罢乎,笋舆乘暇言登者。

五步十步率一息,羽林都许乘轻马。

更东望海峰实近,廓然真足小天下。

五台文殊智与号,殿中真察肖非假。

一乎五乎孰是乎,不出金刚六如写。

乾隆皇帝御碑拓片

嘉庆皇帝虽然没有巡礼五台山五个台顶,却在嘉庆十六年( 1811) 春五月十八日在黛螺顶领略了五座台顶风光,从而写下了东、西、南、北、中五顶的《五台赞碑文》。

从此以后,朝山僧侣到此寺正殿参拜,即可代替朝谒五座台顶,省去许多路程。但也有区别,登五座台顶朝拜文殊菩萨叫大朝台;登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菩萨则叫小朝台。俗有"不登黛螺顶,不算台山客"之说。

男相观音

旅游或者朝拜五台山的游客和信众,必登黛螺顶,踏大智路1080台阶,仁立观望,俯仰之间,风景迥异。远处菩萨顶、塔院诸寺,红墙碧瓦,翘檐飞甍,辉煌壮丽;黛螺顶上翠色参天,白云轻抚,溢光流彩。

黛螺顶门票:8元(三步一拜或者一步一拜者免费)

行程方式:可步行、缆车登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