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月17日(1982年1月17日农历是多少)

若即若离 2023-07-16 03:05:05 网络

人民大学的记忆 - 9

这是我自1979年10月至1983年7月所写日记的摘编。它记录了我在人大求学期间的点点滴滴。

=====================

1981年9月8日(星期二)

今天进行“学年鉴定”。

刘婉宜同学在“小组鉴定”栏签字,班主任阎金锷老师同意小组鉴定。

1981年9月12日(星期六)

今天是中秋节。同学们到玉渊潭公园赏月,大家玩得很痛快。

1981年9月17日(星期四)

今天,班主任贺南轩老师与我们新老班委、团支委一起开会谈谈本学期的工作。

后注:贺南轩教授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以表彰其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

2009年79级同学入学30周年聚会,贺老师(图右)与我合影。

1981年9月26日(星期六)

下午,我们布置了由校学生会主办的画展。

1981年9月29日(星期二)

今天,贺南轩老师布置了学年论文工作。

1981年9月30日(星期三)

中午,我们班同学聚餐。下午全系师生联欢,庆祝新中国成立32周年。

1981年10月17日(星期六)

下午传达中央文件之后,办好班里的墙报。

1981年11月16日(星期一)

今天,中国女排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女排世界杯比赛中荣获冠军,民心大振。

后注: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万人空巷看女排,举国上下心潮澎湃,“学习女排,振兴中华”成为一代中国人的精神印记。此后,中国女排在1982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和1986年世锦赛接连问鼎,实现了“五连冠”的辉煌。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女排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1981年11月18日(星期三)

下午,我们财政系组织同学们进行拔河比赛。

1981年11月28日(星期六)

上午,班团支部开会讨论通过了荆新同学入团。下午,全班同学帮助财政系会计教研室抄写准备出版印刷的会计专业教材。

1981年12月8日(星期二)

今天,我把纪念“12.9抗日救亡运动”的黑板报写好了。

“12.9抗日救亡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它具有同五四运动一样伟大的意义。

1981年12月9日(星期三)

下午学习讨论。之后学唱新歌《龙的传人》。

1981年12月11日(星期五)

今天下午,阎达五老师召集会计教研室的老师们和78、79、81级三个班的同学代表开了一个很有教益的专业座谈会。

1981年12月21日(星期一)

中午,我们两个班的同学帮助学校食堂搬运冬季储存的大白菜。

1981年12月29日(星期二)

今晚,我们财政系举行迎新年游艺晚会,我班负责部分服务工作。晚会后,班里同学聚了聚。

1982年1月6日(星期三)

经过中国会计学会组织的选拔考试,78级财会班学日语的张河同学将在今年毕业后去日本学习。

张河同学(图右一)在人大校运会上赛跑

1982年1月17日(星期日)

今天开始放寒假了。休息、家务、自学(以英语为主)。

高中毕业时那些想删掉的丑照,还好留到了现在……

许多朋友提到,高中留存下来的照片并不多,但全班的大合照依旧完整保存至今。照片里的人儿眼神清澈,想象不出多年后会各散天涯。再看许久未见的面孔,也会不由地挂念、默默祝愿安好。

时间是奔涌不息的,可青春还在循环往复,正如一年年被我们推翻重来的高考倒计时。翻开相册,找到深藏其中的高中旧照,也回头看看当年的自己有多勇敢。

1984年@小鱼

40年前的1982年5月,学校团委为庆祝五四青年节,组织我们高一年级四个班的团干部游览西安大雁塔,留下这张高中时期户外游玩唯一的宝贵照片。

我1984年高中毕业,那时候一般家庭没有照相机,更不用说现在人手一部的手机了。我们的17岁,和所有人的17岁一样,有欢乐有有无数生动的瞬间,但却鲜有影像记录,所有的美好都永远留在了记忆里!

1992年 @阿胖

当年初中毕业试没考好,当时只想着把高中读完然后到广东打工,随便进了所普通住宿高中,高一偶然机会接触到吉他,被深深吸引,觉得被一群同学围着弹唱很帅,尤其是被女孩子围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没日没夜地弹。

我们那时候不像现在有丰富的课外活动或者手机电脑啥的,学校生活挺单调和淳朴的。但因为吉他,从此我的学习和生活多了音乐陪伴,多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直到现在,我还在经常玩吉他。

毕业快30年了,现在看到这张照片,再看看自己头上的白发和发福的身材,发觉自己真的老了。当年的青葱岁月历历在目,让我思绪万千,老泪盈眶。年轻是真的好,有时真的想向天再借五百年。

1998年 @圣光

高中毕业那年出游山东,尽兴而返。照片中的同学,最久者已24年未见矣。青春虽已逝,友谊必永存。

你们永远都是那么年轻,24年弹指一挥间。真希望再见你们一面。

1999年 @晓志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是一张25年前的照片,1997年1月期末考试的时候,准备放寒假拍的合影。一群高一踢足球的小伙伴和两位高三老大哥的合影。

毕业23年。时间飞快,那时无忧无虑,笑容灿烂,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2001年 @嘿呀呀

2001年,高三,宿舍里10个女生下晚自习后在县里照相馆拍下了这张照片,没有电脑手机,冲洗出来每人一张留存纪念。我们穿着火遍校园的喇叭牛仔裤、打底针织衣,和最好的朋友挨在一起。

毕业21年,遗憾的是后排中间最善良、最温柔的黑衣女生17年前已患癌离世……

其余人在高中毕业后便各自天涯,后来我们做了妈妈,有人离异独自带娃,有人三孩驰骋职场。

偶尔挂念,不常联系,愿大家都健康、平安。

2002年 @杨蘑菇

“双减”不是新鲜事,20多年前广州市也有一轮“减负”,重点高中不晚修、不补课、不统考。

学校组织男子篮球赛、女子篮球赛、男子足球赛、学农活动,每个周末以练习为名,一帮小学霸踏遍了广州各个开放的球场,大家用零花钱5元、10元凑齐了场租,度过了汗流浃背的高一时光,最终在学校比赛中获得了三大赛“三冠王”,当然也获得了更好的体魄和亲密的友谊。

学习有没有受影响?这一班人里,99%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那是学校历年高考史的高光时刻。毕业14年之后,以“高三一班秘密基地”为名,大家以自愿为原则还分享了各自的奋斗故事,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互相紧靠、互相支持。

高中毕业20年,每一次看这张照片,第一感受都是当下的孩子读书真苦闷,孩子家长都处在一种忙碌焦虑的氛围中,投入很多,产出极少。

高中三年感觉占据我的青春时光并不止三年,它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教会了我远离功利主义,顺应内心,享受时光流淌的本身,这种活法不是“躺平”,和奋斗也不冲突,可能是一种更有张有弛、自然而然的活法。

长大之后,可能不是每一个时刻都是处于上升的态势,也会遇到很多波折,但总能找到当年的心态和状态,放松一下,之后再鼓起勇气。

2004年 @咕力咕力

换联系方式和照片,这张照片是我在一个周日下午抽空到学校门口的相馆拍的。当时只有冲洗的照片,没有电子版。

今天翻出来这张照片,不禁开始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当时交换照片的同学们,你们都还好吗?都还保存着我们当时的照片吗?

2005年 @摔炮

本人1987年出生,2002年上了高中,这是高一课间班里男生在一起搞怪的照片。

我记得当时很喜欢高中的校训:中国情怀,世界眼光。它伴随着我出国留学,在看过了世界后,又回到了家乡。

2005年高中毕业,至今已经17年了。除了有一些时过境迁、年华易逝、物是人非的伤感外,更多的是自己也曾年轻、热血、无悔过的感悟吧。

再看这张照片,会让我暂时忘却如今的不快与不安,思绪回到从前。如果有面镜子对着我,没准儿会是张久违的笑脸。

2015年 @张张

临近高考的一个傍晚,和舍友如往常一般吃完饭洗完澡就到操场吹风散步,偶然发现一个粉色气球躺在地上,环顾四周无人,我们二话不说玩起了顶气球。嘻嘻哈哈完就赶紧回课室晚自习。

高中毕业差不多7年了,太怀念那时和朋友一起努力奋斗又没心没肺快乐玩耍的日子,那是单纯无瑕、青春迸发的光啊。

2016年@锕昕

高三,还在为了艺考努力,每天晚自习都和仅有的另一个选择艺考路的同学去画室画画。

那天顶楼教室的初夏晚风吹干了我的头发,我把这张照片发了空间相册,配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不在乎各种博弈、成本、结果,只是一心努力的日子多么好。

6年了。感觉时间很快。感觉不用做选择,只投入兴趣的生活很好很平静。

2016年 @清禾

高三某次模考结束,大家都回宿舍洗涮,教室还没有恢复成原样,没有入镜的几个同学正在纸上下棋。我突发奇想,给理想大学的门卫室写封信,问问保安叔叔,你生活的这所学校好不好,他们来来往往的人是否有笑容、有朝气?写完信,我认真地贴上邮票,投进了邮箱。

毕业6年,这封信没有收到回复,但我如愿以偿地到了这所大学念书,并遇见了许多可爱的人。我认识到生活的无奈和遗憾,但希望能真诚地向问自己:脸上有笑容、有朝气吗?

2018年@曾子绿

2018年的初夏,因为教室要做考场,我们班换到了实验室里进行最后的考前复习,晚自习前的夕阳从窗帘的缝隙里挤进来,打在了她身上。

那是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我怀念的。

2019年 @西江

上数学课睡了一觉,醒来已经放学了,眼前只有一黑板的板书和空荡荡的教室。

2020年 @不瘦

坐标河北,时间是2020年6月份的夏季傍晚,距离高考只剩下不到半个月。在经历了疫情出现、开学延期、高考推迟、封闭管理这些波折之后,我们离高考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照片拍摄于一个平常的数学课晚自习课间,也许是压抑得太久,也许是想到不久的毕业与假期,教室里弥漫着莫名的兴奋,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我们与那时欢快轻松的气氛一起,定格在这张特别的“毕业照”里。

高中毕业两年之后的今天,偶尔翻看手机相册里那段时光的照片,心里也依然会有感触和些许恍惚。从我只身一人跨越千里来到兰州,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因为时间的推移以及疫情的不确定性,和照片里那些熟悉的面孔重聚的机会也逐渐减少。现在我们也几乎都静静地待在彼此的通讯录里没有很多的联系,但无论如何,正因他们才使得我的高中回忆如此绚丽闪光。

2020年 @小陈

可能跑操才是北方高中的标配吧,高三尽管时间紧、任务重,班主任还是坚持让我们早晚跑操,基本每天都是任课老师和我们一起跑。

突然很希望此刻老师们能望着我们的班旗,一起聊聊天,一起向往未来的大学。那段时光真的很美,是值得我用一生来回忆的时光。

毕业马上两年了,慢慢适应着社会生活,感觉以后再也没有那么纯粹的时光了——跑完操,洗把脸,接杯水,写作业,找老师问题,高三那段时间的活动都快标准化了,哈哈哈哈。

2021年@博学海宝

高考前为我们特别举办,解压的泼水节。老师穿的红色衣服是壮族的传统服饰,据说老师拜托学长学姐们折来北大未名湖畔的柳枝,又半夜上山接了“状元泉”的水,用柳枝把水点在我们额头上,祈愿我们高考顺利。

毕业一年,感谢学校给我们在紧张的备考阶段举办的活动,我好爱母校,也很怀念那时的同学,和我自己。

2021年 @盼盼

和最喜欢的老师的合照,备考前的一切压力和迷茫都因为她而少了许多。

虽然才毕业一年,但还是好想回到那个时候啊!

2021年 @郎郎a girl

高三,训练结束太晚食堂已经关门了,买了份拌面在老师眼皮底下(第一排)狼吞虎咽。后边的舍友闻到了味道叫了我一声抓拍到了这一幕,搞笑又心酸。

毕业一年,还是很怀念高中生活。怀念待我很好的老师,怀念怎么闹也不生气的朋友,怀念艰苦又努力的训练,还有那时每一个晚自习偷偷干饭的我。

2021年 @子虚乌有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张照片拍摄于高中最后一次运动会。那时候忙着高考,天天都是做不完的题目,讲不完的试卷,运动会刚好给了我们一个好好放松的机会。

照片中的两个人,是我和我的好朋友。脸蛋圆圆、目光炯炯有神的那个女孩,是我高中舍友兼同桌。我们平时没有办法带手机来学校,也没有多少时间出去玩,所以这张合照,真的很有纪念意义呀!它同时见证了我们两个人的青春!

毕业一年了,马上大二,现在真的很怀念那个时候。苦中作乐其实也挺幸福的!但是我不会想重来,毕竟高三经历一次,真的很痛苦了……

2022年 @许留山

正值高三一个停电的夜晚,大家拿出台灯奋笔疾书,在黑暗中依然可见的是每个人认真拼搏的样子。在教室待到11点多,全班同学一起唱了《晴天》。

4月疫情反复,我们回不去学校,每天上网课,屏幕前老师的安慰和同学的鼓励依旧不断。高三这一场长跑终于要到终点,即使未来仍在重重迷雾之中,这一路的收获从来不只是好看的成绩,更有并肩作战的友谊和愿意相信的勇气。

每一次翻开这张照片都会觉得,或许以后再也没有一间教室坐满这些人,一起奋笔疾书,无畏无惧。

今年要毕业啦,那些以为普通而平凡的日子铸就了你想要的未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祝福所有2022年高考的小伙伴——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你的十七岁,在哪里?在干什么?

陪你·成长

2022年6月17日 星期五

普通而平凡的日子

铸就了你想要的未来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来源: 共青团中央

NBA球星韦德的豪车有哪些?

德怀恩·韦德(Dwyane Wade),1982年1月17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前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身高193cm,司职得分后卫,绰号“闪电侠”(The Flash)。2021年4月,韦德成为犹他爵士队股东。

韦德共获得3次总冠军、1次FMVP、1次得分王、1次全明星MVP、13次全明星、2次最佳一阵、3次最佳二阵、3次最佳三阵、3次最佳二防、最佳新秀一阵。

韦德的速度很快,上肢力量很强,腰腹能力很好,动作幅度很大。他强大的上肢力量不仅在突破的时候可以挡住对手,在冲击篮下的时候不仅可以保证有足够的冲击力,还可以保护自己防止受伤。

韦德在役18年,从没有拿过顶薪,有时为了球队的发展,放弃了很多球权,他具有很高的球商的。

NBA球员毕竟还是一个高薪的行业。韦德当然也不例外。那么,在场外韦德的交通工具都有哪些呢?据悉他所拥有的汽车至少包括凯迪拉克凯雷德、悍马 H2 、保时捷 911 、法拉利 GTC4Lusso和阿斯顿·马丁 Vanquish等。

凯迪拉克 凯雷德 / Cadillac Escalade

凯迪拉克凯雷德定位大型SUV。

搭载6.2L V8发动机,最大马力426匹,最大功率313千瓦,峰值扭矩高达623牛·米。配合10挡手自一体变速箱,前置后驱。

车长5382mm,宽2059mm,高1948mm,轴距3071mm。

悍马 H2 / Hummer H2 SUT

保时捷 911 / Porsche 911

保时捷 911定位跑车。有3.0T和3.7T两种动力类型可供选择。顶配车型Turbo S Cabriolet 3.7T,搭载3.7T双涡轮增压H6发动机,最大马力650匹,最大功率478千瓦,峰值扭矩高达800牛·米。配合8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0~100km/h加速时间仅需2.7秒,最高时速330千米/小时。全时四驱。

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535/1900/1301 mm,轴距2450mm。

国内售价129.80-250.00万元。

法拉利 GTC4Lusso

阿斯顿·马丁 Vanquish / Aston Martin Vanquish

最高搭载6.0L V12汽油发动机,最大马力577匹,最大功率424千瓦,峰值扭矩630牛·米。配合8挡自动变速箱,0~100km/h加速时间需3.8秒,最高时速324千米/小时。陶瓷通风盘式前后制动器。

车长4728mm,宽1910mm,高1294mm,轴距2740mm。

国内售价193.00-628.00万元。

这12位隐姓埋名的功勋,首度公开

在祖国空天防御事业的发展中

型号“两总”

是我国国防战线上无名英雄的代表

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名字

却永远是

中国航天事业银河中

一颗颗闪耀的明星

12位隐姓埋名的导弹功勋

名字首度公开

我国第一代地空导弹总设计师钱文极(1916.6.10-2006.6.15),1960年5月任“543”总设计师,1962年2月任红旗一号总设计师,1964年4月任红旗二号总设计师。他长期从事通信机研制技术领导工作和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研制的领导工作 ,对我国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导弹技术、计算机应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红旗一号总设计师徐馨伯(1917.7.9-1989.5.3),1960年12月任红旗一号总设计师。他历任“543”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仿制工作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等职,为我国地空导弹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红旗二号总设计师陈怀瑾(1929.12.16-2017.8.6),1964年11月任红旗二号总设计师。他曾参与创建我国第一支雷达部队,调任国防部五院后长期从事防空导弹的研制工作,是仿真技术的带头人,著名的导弹雷达专家。他在飞行器制导、自动控制与仿真领域为我国国防工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技术上开创了我国第一代防空导弹研制工作,指导第二代防空导弹的研制。

巨浪一号、红旗七号总指挥柴志(1922.12.17-2003.9.10),1980年2月任巨浪一号总指挥,1982年2月任红旗七号总指挥。他曾参与领导“1059”控制系统和地面设备仿制工作、东风二号控制系统自行设计工作、“543”仿制工作、红旗二号研制、巨浪一号、东风二十一号的研制。并任型号总指挥。组织领导红旗七号的研制,担任行政总指挥。为我国国防工业作出突出贡献。

红旗七号总指挥耿锐(1920.8.13-1987.12.12),1979年5月任红旗七号总指挥,为我国研制第二代防空武器作出了积极贡献。

红旗七号总指挥谈凤奎(1944.2.6-2008.2.27),1994年1月任红旗七号总指挥。他负责的《防空导弹关键零部件柔性设计制造一体化系统研究》在航天领域首次建立了基于并行工程,支持导弹结构件设计、制造、管理的一体化系统,实现在多个型号上的全面应用,对于防空型号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海红旗七号总指挥徐乃明(1929.7.22-2016.9.20),1989年10月任海红旗七号总指挥。他主持完成新一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新型地地导弹武器系统等多项航天型号的研制任务,主持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北京仿真中心,解决了仿真计算机应用研制中的诸多难题。

海红旗七号总设计师陈国新(1944.7.30一),1997年1月任海红旗七号总设计师,2000年10月任新型野战武器系统总设计师。他开创了我国防空导弹研制史上舰载超低空领域的先河;圆满完成新型野战防空导弹研制任务,他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产品研制中的关键技术,树立了以设计为中心,以试验、验证为重点的思想,为型号研制的顺利进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负责人吴北生(1929.8.14一),1988年2月任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负责人,1993年1月任B610总设计师1996年10月任B611总设计师。他曾负责我国地空导弹系统研制的技术抓总工作,先后任红旗三号、红旗七号副总设计师,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技术负责人,B610、B611、B6 系列总设计师,为国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沈忠芳(1934.8.24一),1992年1月任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1993年1月任B610总指挥,1996年10月任B611总指挥。他长期从事飞行器系统设计研究工作,先后完成车载红缨五号超低空防空武器系统试验样车、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B6 系列武器系统等研发、指挥工作,为国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设计师张福安(1939.11.25—),1992年1月任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设计师。他在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设计中,历经三年攻关突破五大关键技术,主持制定武器系统总体方案,带出了一支技术能力强的科研队伍,并为型号的系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实现了我国防空导弹武器跨越式发展,为我国防空导弹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王国祥(1940.8.26-2010.5.27),2000年8月任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他长期从事导弹武器装备研制工作,是导弹系统工程和型号研制管理的杰出专家,参与多个重点型号的研制工作,为我国第三代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设计定型作出突出贡献。

《导弹人生》一书中

首度公开的12位型号“两总”

是二院研制的导弹武器型号的基本型中

已退休且过脱密期的

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

他们曾经隐姓埋名,潜心科研

使中国地空导弹武器系统

从无到有,从近到远

为祖国打造了强大的

空天防御盾牌!

向大国脊梁

致敬!

来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博

监制:刘洪 黄林昊

编辑:董静雪

校对:严海 谷朋

向功勋英雄们致敬!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