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的八字(贾宝玉的八字命理解析)
袭人和贾宝玉好了6年,为何一直没怀孕?原因至少4个,黛玉暗示过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是清代诗人德舆对《红楼梦》的评价,意为人们在谈论时没有谈及红楼梦,即使人们读完了所有的诗书也是白读。如此可见,《红楼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直到今日,人们对《红楼梦》的热爱还是不减当年。
在《红楼梦》中,我们品味了大院少年少女的爱恨情仇,看见了那个年代的封建,见证了偌大的家族的兴盛衰败。其中,受到大众广泛关注的,就是那群少年少女的爱恨情仇。少年自然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贾宝玉,少女就有很多了,譬如黛玉、宝钗、袭人。
这其中,袭人与宝玉相处的时间,算得上是最久的了。不仅如此,在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后,还与袭人偷吃了禁果,并且维持了将近六年这样的关系。
作为和宝玉维持了六年“吃禁果”关系的丫鬟,在那个没有避孕意识的年代,袭人和宝玉好了几年,但是为何不见袭人怀孕呢?其中的原因,全文并没有明确地指出,但却在黛玉和宝玉的相处中,被黛玉一句无意的玩笑暴露了出来。
袭人
红楼张生——贾宝玉却说元妃省亲过后,大观园闲置了下来,在凤姐的安排下,宝玉以及黛玉、宝钗等姊姊妹妹住进了这大观园之中。
自宝玉住进这大观园中,可谓是身心舒畅。没有了父亲催促读书,每日只需与姊姊妹妹一起,或读书写字、或弹琴下棋、或吟诗作画、或斗草簪花、或低吟悄唱。
这日子过得好不快活,以至于平日里不善读书的宝玉,也在这样的快活日子里有感而发,做了几首即事诗——春夜即事、夏夜即事、秋夜即事、冬夜即事。虽不算好,却是真情实景,描绘的都是与姊姊妹妹一同的场景。
但是这几首诗不知为何,竟被一势利人所知,那人见是宝玉所做,为了讨好贾府,竟将诗句抄录了下来,四处宣扬,各处歌颂。若要是仅如此,也无伤大雅,只是诗句宣扬出去后,这描写了与姊姊妹妹相处场景的诗句,竟成了轻浮的纨绔子弟的心头好,更有甚者将其印在扇子上,时不时拿出来吟诵朗读。
正因如此,竟有人找上门来,求取索要宝玉的字画、诗作。宝玉大喜,竟是整日沉浸在书房中,完成这些外务。不曾想,当新鲜过去,繁多的外务,给宝玉徒增了烦恼。宝玉在屋里坐不住不说,还整日在房中进进出出,只觉得心里烦躁。
而与宝玉一同在园子里的姊姊妹妹,大都是天真烂漫的年纪,读不懂宝玉的烦恼,只留宝玉一人郁闷。
宝玉的书童茗烟见状,想要做点什么让宝玉开心起来。可是宝玉作为家中最受宠的孩子,没有什么稀罕物什是没玩过的。思来想去,茗烟决定,给宝玉送一些没读过的话本。
于是,茗烟跑遍了城中的书坊,把那古今小说、四大美人外传以及传奇脚本都买了回来。宝玉是没有读过这些书的,一看,便对这些话本子爱不释手。
这天,早饭刚过,宝玉就拿上一套《西厢记》,在沁芳闸桥边读。过了一会,黛玉来了,肩上扛着花锄,手上拎着花包,一看便是来葬花的。
黛玉也是个好书的性子,见宝玉沉迷于手中的书册,询问到:“什么书?”宝玉慌忙将书藏在身后。
黛玉笑道:“你又在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
宝玉见状,也不再藏,只说到:“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文章。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
说着,宝玉便将手里的《西厢记》递给了黛玉,黛玉接过,从头看去,只觉得越看越爱。不过一顿饭的功夫,黛玉就看完了这套《西厢记》,只觉得书中词藻警人,口中默默念着书中的诗词,回味着那动人心弦的故事。
宝玉见黛玉如此出神,笑道:“妹妹,你说这书好不好?”
“果然有趣。”林黛玉笑道。
“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宝玉笑着,本以为黛玉会被自己逗笑,不曾想,却是惹急了她。
黛玉一听,羞得满脸通红,气得皱起眉头,瞪着眼睛,指着宝玉骂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地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浑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罢,黛玉红着眼睛就要走。
宝玉一听黛玉要去告状,只觉得手心隐隐作痛,仿佛又回到了父亲监督读书的日子。他连忙拦住黛玉:“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是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碑去。”
见宝玉认错,黛玉嗤的一声笑了,说道:“原来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
苗而不秀,意思是庄稼出了苗但是没有出穗,没有出穗的苗子,就代表无法开花结果,因此苗而不秀还用来形容不孕不育。而银样镴枪头,指的是用镴做得像银一般的枪,比喻外强中干,中看不中用。
此话原是《西厢记》里用来形容张生的,黛玉一说,正是应了前句宝玉以张生自比。张生无子,宝玉以张生自比,何尝不是暗示了宝玉此生无子的命运呢?况且宝玉所爱黛玉也似张生所爱——崔莺莺,若称宝玉为红楼张生,怕也是无可厚非。
无子的原因(1)——不敢有孕花袭人黛玉的玩笑话,暗示了宝玉无子的命运,但是宝玉无子,真的只是因为命运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为什么宝玉会没有孩子呢?
这就得从宝玉和袭人的故事说起。
却说这花袭人,本名花珍珠,年幼时因家境贫困,被老子娘卖给了贾府当丫头。
花珍珠在老夫人身边服侍时,便是出了名的温婉和顺。后来,史湘云来贾府做客,花珍珠被指去伺候,在史湘云那也得到了温婉的好评。
按照贾府的规矩,长大的少爷在成婚前,都会有几个房里人,大都是这些少爷跟前的大丫鬟。恰好宝玉长大,到了知晓房事的年纪。于是,贾母便思量着给宝玉选房事丫鬟。
由于宝玉身份特殊,是贾府人心里的未来希望,这房事丫鬟,既要忠心耿耿,规劝宝玉,又要乖巧听话,不能向赵姨娘般心机上位。一番思量,贾母最终将温婉和顺,且对待主子颇有“痴性”的珍珠,指给了宝玉。
宝玉见到温婉和顺的珍珠,又想着珍珠姓花,心中突然想起了一句诗词:“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而给珍珠改名为袭人。
袭人性子颇有些“痴性”,服侍谁,心中便只有谁。在贾母暗示袭人将她指给宝玉做知房事的丫鬟后,袭人更是将所有的念想都搭在了宝玉的身上,希望可以成为宝玉的姨太太,从此飞黄腾达。因此,袭人并不以讨好宝玉为上,反而时常规劝宝玉读书。
这样的日子持续到了宝玉在会芳园游玩这天。由于当天的宴会是女眷家宴,闲来无事的宝玉在座位上打盹,被秦可卿带到房间里歇息。
不曾想,在秦可卿房中歇息的宝玉竟是梦了游,去到了一个叫太虚幻境的地方,让那警幻仙子教授了些“颠鸾倒凤”之事。
秦可卿
当宝玉再次醒来时,只觉得意犹未尽,却让刚进门的袭人撞上了,宝玉连忙盖被,将手藏在了身后。
袭人本就是贾母安排给宝玉的房事丫鬟,有什么不懂得,这一看,便看出了究竟。袭人红着脸,给宝玉拿来了换洗衣物。
却不曾想,宝玉见袭人羞红着脸,柔媚娇俏,就要求袭人与他一起做梦中仙女传授之事。袭人知晓自己的身份,就和宝玉偷试了一回。从此以后,袭人变成了宝玉院子里第一人,而宝玉在袭人心里的地位,也变得非同一般。
这样的地下关系持续了六年,虽然二人没有对外声张,但是早已被贾府众人看出了端倪,更何况袭人还爱以“姨太太”的身份行事,虽不是姨太太,但对宝玉是处处姨太太的做派。但是在这六年里,袭人都没有怀孕,难道真的是如黛玉所说,宝玉是个“银样镴枪头”?
实则不然,袭人没有身孕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她不敢怀。
其实一开始,贾母就没有打算让宝玉的房事丫鬟有机会上位。选中袭人的原因,也是因为袭人温婉和顺,不会做出格之举。但是在贾母将袭人指给宝玉时,袭人却自作聪明,以为自己可以借此上位,成为宝玉的姨太太,从此飞黄腾达。
袭人虽认定自己会成为宝玉的姨太太,但是终究抵不过贾母与王夫人的装聋作哑。只要主子一日不发声,那她花袭人一日便还只是个丫鬟。袭人虽有些小聪明,但天性和顺,做不出没有名分就怀孕的事。看赵姨娘的经历就知道,若是被主子厌恶,有了孩子又如何?
况且袭人性子里有些“痴性”,一旦以丫鬟的身份有孕,无论是她,还是宝玉都会受到舆论的影响,以袭人对宝玉的“痴”,怎么会做出有害宝玉名声的事情呢?
只可惜,袭人的梦想最终还是成为了泡影,在她的判词中,一句“谁知公子无缘”,便奠定了她的结局。
无子的原因(2)——不会有孕薛宝钗虽说宝玉无子,与袭人的不敢怀孕有关,但是与宝玉发生关系的,还有宝钗。袭人未孕的原因已经知晓,那么宝钗是为什么没有身孕呢?
与袭人不同,宝钗是宝玉明媒正娶的妻子,是八抬大轿从贾府正门嫁给宝玉的正妻。宝玉是贾府众人眼里的希望,作为宝玉的妻子,宝钗的身上,寄托着众人对宝玉血脉延续的期望,但是,为什么宝钗也没有怀孕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红楼梦》第二十一回里,脂砚斋对宝玉的批语。
他是这么说的:“此意却好,但袭卿辈不应如此弃也。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三大病也。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能‘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此宝玉一生偏僻处。”
在这段批语中,有一段话十分惹人注目,那就是“宝玉有情极之毒”。这是什么意思?是指宝玉中毒了吗?
实则不然,此毒非彼毒,宝玉的情极之毒,其实是他对感情纯洁的一种极度苛刻的要求。
在宝玉看来,“人皆平等”,“万物有灵”。他愿意与丫鬟小厮们平等相处,愿意与星星月亮等进行交流,体贴关怀弱者,不愿出仕,也不愿意管理家族事物。拥有这样的性情的宝玉,对自己的感情,要求极为严苛,他所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不含一丝世俗的感情。
正因如此,在宝玉心中,与自己最为合适的,自然是那不会逼迫自己读书,出仕,在生活中追求诗意浪漫的林黛玉;而不是在被世俗眼光看好的,贤良淑德,劝诫自己读书上进的薛宝钗。
这样的关系,早在《红楼梦》第五回关于薛宝钗的唱词中,已经写得很清楚。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市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使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与宝钗成亲后,一开始,宝玉还能与宝钗举案齐眉,在幼时感情的支持下相处,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在宝钗日复一日的规劝中,宝玉心中对黛玉的思念还是爆发了。渐渐地,宝玉发现,自己接受不了与宝钗这种带有世俗功利的婚姻,也没有办法忍耐宝钗对自己的规劝。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着“情极之毒”的宝玉,又怎么会让不是心中唯一的人,诞下属于自己的血脉呢?且不说宝玉不愿,宝玉在贾府被抄家后,变得疯癫,也无力为贾家传宗接代了。
无子的原因(3)——不会有子,“顽石”贾宝玉其实,从袭人和宝钗的角度出发的,造成了不孕的原因只是次要的,最主要不孕的原因,还是得归结到主人公——宝玉的身上。
贾宝玉是什么人,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就有详细介绍。
不周山之战,天塌了下来,此时,女娲娘娘出现了。为了补天,女娲娘娘收集材料,在无稽崖炼制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补天石,最终只剩下一块没有使用,就被女娲娘娘随手扔在了大荒山脚下。
时间一长,这补天石竟生出了灵性。一日,这石头在荒山脚下遇见了一僧一道,二人在顽石旁谈论着红尘俗世的美好,这顽石在山脚下哀怨着自己不能被女娲娘娘所用,这僧道二人对红尘世俗的谈论,竟引起了这顽石的兴趣。
于是这顽石化作人形,对僧道二人说出了自己想要去红尘俗世中享受一番的愿望。
对于顽石的请求,僧道二人对其进行了规劝,“那红尘中虽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但是,此时的顽石凡心已炽,哪里听得进去僧道的规劝,只顾着再三央求。僧道二人明白不可强制,叹息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享受享受,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
顽石只顾着欣喜可以到凡间去享受荣华富贵,完全不将僧道二人的规劝放在心上,连忙说道:“自然,自然。”于是,僧道便将顽石化作通灵宝玉,将其带到了贾府投胎。
如此说来,宝玉其实就是顽石突发奇想,到人间享受一番荣华富贵的化身罢了。既是为了享受,自然不会有儿有女;既是身为顽石的转世,本身就是石头,自然也不会有后。
无子的原因(4)——没有新生,终将覆灭最后,跳出故事本身,袭人不孕,宝玉无子的原因,自然是作者的安排。《红楼梦》本就是曹雪芹讽刺封建社会黑暗,的作品,立意确定中心,中心决定结局,早在曹雪芹决定写下《红楼梦》讽刺封建社会时,就已经注定了宝玉无子。
我们都知道,新生儿代表着希望,只要有希望,就不愁没有未来。但是,《红楼梦》主要描写的就是四大家族从鼎盛走向没落,从没落走向覆灭的故事。既然结局是覆灭,那就注定了在这个故事里,只会存在死亡,不会存在新生。
对于贾府来说,一旦有了可以延续的血脉,作为曾经的世家,东山再起只是时间的问题,如若贾府有了可以延续的血脉,四大家族的覆灭又从何处说起?这岂不是违背了曹雪芹写作的初衷?这恐怕也就是全文没有任何的新生出现,最终也只活下了凤姐儿的女儿巧姐的原因吧。
参考资料:
[1] 人民文学出版社 《红楼梦》
[2] 百度百科 袭人
[3] 百度百科 贾宝玉
[4] 百度百科 《红楼梦》
[5] 澎湃新闻 贾宝玉的“情极之毒”
细读红楼重新认识贾宝玉:他的真性情是什么样子?也许你误解了他
贾宝玉这个人物在《红楼梦》中算是一朵奇葩,母亲说他是“祸根孽胎”“混世魔王”;父亲因为他不上进时时打他;贴身丫鬟袭人因为他不听规劝着实忧郁;薛宝钗嘲笑他是“无事忙”;林黛玉说他是“银样镴枪头”;只有贾母,因为他衔玉而生把他当宝贝。
《红楼梦》可以看作贾宝玉原型的自传小说,他以两首《西江月》自嘲。说自己是“无能天下第一,不肖古今无双。”“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脂砚斋说,要读《红楼梦》的反面才是会读。贾宝玉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来看几种不同的说法:
1
神仙眼中:天分高明,性情颖慧
第五回贾宝玉在梦中被警幻仙姑接入太虚幻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宁荣二公之灵托付警幻说,贾府基业面临颓败之势,只有宝玉一个人有望力挽狂澜、把祖业发扬光大。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跟随警幻仙姑在薄命司中观看了金陵十二钗命运画册。宝玉当时虽然不懂,但是却被深深吸引,书中写道:
宝玉还欲看时,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
宁荣二公之灵是贾府的家神,警幻仙姑是太虚幻境中的神仙。他们对贾宝玉的评价都很高,贾宝玉“天分高明、性情颖慧”,是能够继承贾府基业的唯一人选。神仙的认知大抵是比普通人的更正确,他们对贾宝玉的评价为贾宝玉正了名。贾宝玉并非一个懵懂顽童,而是非常聪慧高明。
脂砚斋在这里忍不住评论说:[通部中笔笔贬宝玉,人人嘲宝玉,语语谤宝玉,今却于警幻意中忽写出此八字来,真是意外之意。此法亦别书中所无。](甲戌眉批)
脂砚斋大概是怕读者忽略这一笔,又不好直夸宝玉,所以就接着警幻仙姑的意思把变相称赞一番宝玉。
2
脂砚斋心中:卓越超群、遵德守礼
不是普通纨绔子弟
第三回贾宝玉出场,原著中用两首《西江月》来形容宝玉的性情。有一句是“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在这里脂砚斋评论说:[末二语最紧要。只是纨绔膏粱,亦未必不见笑我玉卿。可知能效一二者,亦必不是蠢然纨绔矣。](甲戌眉批)
脂砚斋认识的宝玉,不是败家的纨绔子弟,他的素质和修养是普通富二代望尘莫及的。那些富家子弟如果能抵得上宝玉十分之一,那也就不一般了。脂砚斋真是把宝玉捧上了天,这和原著表面上描述的贾宝玉简直是云泥之别。
极乖的人
第二十回,元春省亲之后贾府仍然在过年,贾环在薛宝钗那里和莺儿等丫鬟耍钱输了,闹起脾气来哭了。这时候宝玉恰好来了,曹公在这里描述了宝玉的弟兄观,书中写道:
(宝玉)因有这个呆念在心,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混沌浊物,可有可无。只是父亲叔伯兄弟中。因孔子是亘古第一人说下的,不可忤慢,只得要听他这句话。所以,弟兄之间不过尽其大概的情理就罢了,并不想自己是丈夫,须要为子弟之表率。
脂砚斋在这里又爆料说,[听了这一个人之话,岂是呆子?由你自己说罢。我把你作极乖的人看。](庚辰侧批)
脂砚斋是谁,红学界没有公论。不管他和宝玉是什么关系,他绝对非常了解宝玉。《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表面上顽劣异常,不通世务,这都是假相。真正的宝玉是遵奉孔子的儒家之道、讲究礼义孝悌的。
3
贾母眼中:懂礼数、有体面
第五十六回,甄家有四个女人进京顺便来拜见贾母,她们说起家中有个甄宝玉,和这个贾宝玉长相性情完全一样。贾母叫出贾宝玉来参见甄家女人,这时候贾母对宝玉有一番评价,书中写道:
贾母也笑道:“可知你我这样人家的孩子们,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若他不还正经礼数,也断不容他刁钻去了。就是大人溺爱的,是他一则生的得人意,二则见人礼数竟比大人行出来的不错,使人见了可爱可怜,背地里所以才纵他一点子。若一味他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贾母这里替宝玉说了公道话,他之所以被喜爱并非因为生得好,也不是因为衔玉而诞,而是因为他懂礼貌、做事讲究,虽然年纪小,可是做事却和大人一样有礼有节。
4
四实际表现
开口先谈读书
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贾宝玉喜不喜欢读书呢?宝黛初见,贾宝玉问黛玉的第一句话是“妹妹可曾读书?”无独有偶,宝玉和秦钟见面,首先也是问秦钟读什么书。薛宝钗曾经说贾宝玉每日“杂学旁收”的,这就是说宝玉知识广博。如果不喜欢读书,很难做到杂学旁收。可见宝玉不但喜欢读书,而且是博览群书。
关心家务事
真正的宝玉不仅爱读书学习,而且非常关心家务事。他会见秦钟的时候,先问秦钟读什么书,接着问的就是秦钟的家务事。书中写道:
宝玉只答应着,也无心在饮食上,只问秦钟近日家务等事。
虽然书中极力给宝玉进行减龄处理,摆一些吃食来哄他。可是宝玉见了秦钟心里根本就顾不上什么吃的喝的,他和秦钟聊的是家务事。秦钟临死的时候,心里记挂的却也是家中无人掌管家务。
宝玉和秦钟相见恨晚,为莫逆之交,写秦钟就是侧面烘托宝玉。秦钟临死都不放心家务之事,宝玉秦钟是一类人,宝玉对于家务事也是非常上心的,并非是什么都不关心的富贵闲人。
贾宝玉不仅关心荣国府的家务事,对于宁国府这边的烦难也很关心。秦可卿死后,尤氏病倒,贾珍这里缺一个内务总管,贾宝玉给他推荐了凤姐。书中写道:
贾珍见问,便将里面无人的话说了出来。宝玉听说笑道:“这有何难,我荐一个人与你权理这一个月的事,管必妥当。”贾珍忙问:“是谁?”宝玉见座间还有许多亲友,不便明言,走至贾珍耳边说了两句。贾珍听了喜不自禁,连忙起身道:“果然安贴,如今就去。”说着拉了宝玉,辞了众人,便往上房里来。
贾宝玉不仅能照顾到人们的情绪和烦恼,还能对人才量才而用。宝玉对贾珍的建议,可像是懵懂顽童?
周到细致,自己可以解决事务
第九回写宝玉去家塾读书,临走时袭人嘱咐他一些话。宝玉都答应着,他体贴安慰袭人,怕她闷得慌让她多去和黛玉说话。宝玉说自己在外面会调停好一切,让袭人放心,又嘱咐了晴雯等人、又辞别了黛玉。宝玉这番行动,完全像一个男主人的样子,成熟的男人也不过如此。
闹学堂事件爆发后,宝玉的处理也是比较合适的。虽然他要求金荣磕头道歉仿佛有些过分,可是终归还是能够听人劝解、顾全各方,以比较合理的方式现场了解了一场打斗。
结论
贾宝玉既不是懵懂顽童也不是无知纨绔,他生性聪慧又喜好读书、待人温和体贴又细致周到、处理事务恰当合理又能顾全大局。因为他身上这些优点,宁荣二公才把他看作子孙中唯一可以继承祖业的人。
思考
宝玉既然非常有潜力管理好贾府事务,有能力可以重振贾家基业,为什么他一直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而是活成了一个无事忙?
正是:
何故寻愁觅恨,堪怜似傻如狂。
岂只生得好皮囊,腹内并非草莽。
灵心能通世务,颖慧喜读文章。
行为温文又尔雅,何来世人诽谤?
原创不易,感谢关注!
与君共话红楼,同解其中味。
贾宝玉曾有三个妻子人选,两个嫁别人,最门当户对的不是林黛玉
贾宝玉作为贾母最疼爱的孙子,心肝宝贝一般。对于他的终身大事,贾母也早有准备,不但精心为他培养晴雯为妾,贾家上下都知道贾宝玉的婚事不过贾母一句话。是以张道士当着贾母的面提亲,而没见有人当王夫人面说这些。可惜就像贾母最后说迎春婚姻一般“儿女之事自有天意前因,况且他是亲父主张”,贾母终有一天也会失去对贾宝玉婚姻的掌控。但之前,贾母确曾有过安排,从顺序看,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都是贾母考虑的人选。
【一】
史湘云作为贾母娘家孙女,贾母对她疼爱异常。不但小时候接在身边抚养,派袭人照顾。大了又将翠缕赐给史湘云服侍,要知道有此殊荣的唯有湘云宝玉黛玉三人。可知史湘云在贾母心中地位。
谁知保龄侯史鼐又迁委了外省大员,不日要带家眷去上任。贾母因舍不得湘云,便留下他了,接到家中,原要命凤姐儿另设一处与他住…
史湘云叔叔外迁为官,贾母竟然舍不得强留下湘云,还要王熙凤给她安排一个住处,湘云不肯才罢了。有人疑惑为何湘云在大观园没有住处,贾母有安排湘云放弃了而已。
贾母如此爱湘云,因为史湘云与贾母太相像。性格,言语甚至模样极其类似。贾母看到史湘云仿佛看到自己当年。二十九回打醮清虚观,史湘云虽然不在,却至关重要。张道士和贾母都说贾宝玉长得像他爷爷贾代善,贾母其后更主动拉出金麒麟。透露出作为贾宝玉表妹,贾母最开始属意给贾宝玉的媳妇预备人选是史湘云。而且两家最是门当户对,二人又仿佛贾母和丈夫贾代善重生,老人家追忆似水年华的想法绝不奇怪,也顺理成章。只可惜,林黛玉到来破坏了这段美满姻缘。
【二】
林黛玉作为贾母最疼爱的女儿贾敏的独生女,贾母爱若珍宝。贾敏死后将林黛玉接进贾家。以亲情论,贾母疼爱外孙女亲自抚养说的通,但林如海如果不给也可以。不过贾母此事处理的非常强势,直接派人去接。反映出贾母对女婿林如海没照顾好女儿极其不满,接林黛玉之心不容拒绝。
除了亲情还有一点不能忽略,林如海巡盐御史非常重要,非皇帝亲信不可为。这样的政治明星,贾家不可能放弃。但林如海要续弦,贾家必然失去林如海。接回林黛玉就是延续姻亲的最佳手段。如果能将林黛玉亲上加亲嫁给贾宝玉,更是完美。
贾母接林黛玉的初衷绝不简单疼爱外孙女。林黛玉进了贾府,在贾母房中与贾宝玉同吃同住,毫不避讳。贾母私心早将林黛玉替代了最初的史湘云,成为“童养媳”。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林如海的去世令贾母的计划出了意外。毕竟捆绑林如海的政治资源才是林黛玉最大的价值。作为贾家的老祖母,她固然疼爱林黛玉,可也要为贾宝玉和贾家的未来考虑。作为贵族儿女,婚姻更多与家族利益捆绑,政治联姻才最重要。贾母对贾宝玉婚姻一拖再拖,就是她对“宝黛姻缘”难以抉择的原因。而最终根据林黛玉诗词和芙蓉花签推测,林黛玉因为外因被外嫁是十有八九的。那时候贾母去世是最好的,否则必将是致命打击,光愧疚都会令贾母承受不住。
【三】
史湘云和林黛玉是贾宝玉表妹,薛宝钗却是表姐。对于这个大贾宝玉两岁的薛宝钗,贾母的感情很复杂。贾母喜欢宝钗为人是不错的,薛宝钗表现出来的落落大方,圆滑事故无疑是孙媳妇的最佳人选。但喜欢薛宝钗与同意娶她做孙媳妇两码事。贾母不同意“金玉良缘”也非常的坚决。
贾母之所以反对金玉良姻,主要是薛家的商人出身。贾家的媳妇可以小门小户,比方邢夫人、尤氏、秦可卿、甚至贾蓉续弦许氏,但绝无一个商人出身。哪怕续弦也没有。古代士农工商,商人社会地位不一定低,但却最被人看不起。一个国公府公子娶了一个商人的女儿,哪怕是皇商,传出去都是笑话,也会令人非议看不起。贾宝玉娶薛宝钗,余生必然被人指指点点,而他想要在仕途进步也不可能。会被贴上一个市侩铜臭的标签,被读书人耻于为伍!贾母对此零容忍!
贾政最初对蘅芜苑有一个评价非常准确,代表贾政贾母对薛宝钗的评价:无味!所谓无味,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鸡肋也!薛宝钗对贾家就是鸡肋,不能锦上添花,不过聊胜于无。贾母明知道薛宝琴进京成亲,还故意问薛姨妈她的生辰八字,就有暗示不要姐姐薛宝钗的意思。只是贾母小觑了薛家破釜沉舟的决心。最终贾家在无人可选的时候,也唯有薛宝钗是最好选择。
可见儿女姻缘,强求不得。任是打算的多好,计划没有变化快。贾母为贾宝玉筹谋,从史湘云到林黛玉再到薛宝钗。史湘云最门当户对,被贾母私心放弃了。林黛玉最满意,贾母为了贾家和贾宝玉未来又不敢轻易做主。薛宝钗虽然“无味”,却笑到最后。所以说世事无常,姻缘自有天意,一饮一啄可谓缘份!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