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八字(顾炎武的)

陈情匿旧酒 2023-07-29 02:21:40 网友分享

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一生有七大怪处,一个比一个可爱

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素来以“怪”著称。

首先是他的相貌和一般人不一样。由于他幼时患天花,眼睛发生了奇特的变异,中间白边上黑,史书载其“貌极丑怪”。

二是诵书不要命。他出门的行头一般就是骑着一头跛驴,用两匹瘦马驮着满满的几箱书。边走边背书,但他不像西汉的朱买臣那样大声诵读,而是在心里默诵。由于看书太入迷,常常摔下山崖。

三是善于理财,但不发财。由于时局剧变,他离开江南,独身来到北方。在山东,他耕田自给,然后再将这里的一切毫不吝惜地弃之不顾,由门人管理田产,自己转头去其他地方。每到一处,便买几个婢妾,大置房屋和地产。就这样,他先后走了许多省,直到晚年定居于陕西华阴,置田数十亩以养老。

四是只借债,不讨债。曾有两个年轻的官员,也是他的外甥,多次向他借钱,前后累计达数千两白银,而他到死也没有索要这笔钱。

五是不夜行。在他客居北京期间,有两个官员盛情邀请他晚上吃饭,完了用灯笼将他送回……他听了顿时脸色就难看起来,斩钉截铁地说道:“世间惟淫奔、纳贿,皆于夜行之。岂有正人君子夜行者乎?”

六是爱鼠胜过爱书稿。在他写《音学五书》时,《诗本音》第二卷屡次被老鼠咬坏,他就一次又一次地重抄,从未有过一丁点儿的不耐烦。有人就劝他堵堵房子的漏洞,治治鼠患,可他却说:“老鼠咬我的稿子,其实是勉励我呢,要不然放的好好的文章,怎么能多次修改呢?”

七是越到晚年,越说自己事事不如人,甚至一无是处。他说:“学问渊博,根基深厚,我不如王锡阐;精通《周礼》《仪礼》和《礼记》,成一代经学大师,我不如张尔岐;不受外物诱惑,学问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我不如傅山……”这样一个顶尖大师,谦虚到了如此程度,实在令人高山仰止。

顾炎武确实是个“怪”人,然而却实在“怪”得真朴,“怪”得可爱,“怪”得高标,“怪”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耿介之性。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马 军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