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农历生日和八字

简单的爱 2023-11-16 00:16:33 网络

影响一代伟人一生的6个女人

和他的母亲

盘点:影响一生的六个女人

  吕 春

  母亲:旧中国善良女性的化身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周恩来,还是朱德、,他们对父母感情的天平总是偏向于母亲。母亲在他们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相反,父亲倒显得无足轻重。

  的母亲文七妹,是一位勤劳、善良、品德高尚的女性。1867年,她出生在距离韶山冲20多里的湘乡县唐家坨一个贫农家庭。18岁的时候,文七妹嫁给了韶山冲贫苦农民毛顺生为妻。1893年,她生下了,后又生了毛、毛泽覃,还收养了一个女儿毛泽健。

  对母亲,充满了感情。母亲去世不久,他写信给同学邹蕴真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利人的,自己的母亲是属于第三种人。”

  30年代他对斯诺说:“我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也可怜穷人。”

  很爱母亲。1918年夏,他从长沙赴北京前夕,十分挂念在外婆家养病的母亲,特地请人开一药方寄给舅父。次年春返回长沙,他把母亲接到长沙医治,住在蔡和森家,“亲侍汤药,未尝废离,足纾廑念。”和两个弟弟还搀扶着老母亲到照相馆合影留念。这是文氏的第一次照相,也是最后一次照相。1919年10月,在长沙忙于“驱张运动”时,得到母亲病危的特急家信。他匆忙赶回韶山时,母亲已经入棺两天了。

  那几天,对着暗淡的灯光,一直守在灵前,并含泪写了一篇情深义长的《祭母文》,追念自己的母亲: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1959年6月25日,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他在父母照片前凝望,伫立了好长时间。次日凌晨,他默默地爬上故居对面一座叫楠竹坨的小岗,去瞻仰父母的坟墓。随行人员毫无准备,只得赶紧折来一束松柏交给献上。向合葬墓深深地鞠了一躬,随后又伫立良久。回到住所,他仍深深地沉浸在对母亲的怀念之中。

罗氏:包办婚姻的牺牲品

  在父母合葬墓旁边,有一个已平的坟丘,那里埋葬的就是的第一位妻子罗氏。罗氏因是长女,亦可称为罗一姑。罗氏出嫁时年方十八,身材丰满,容貌秀丽,生性温顺善良。

  罗氏祖母毛氏,是的祖父毛翼臣的堂姊妹,即的姑祖母。毛顺生对这位表侄女甚为喜爱,因此特意向罗家提出结亲的要求。旧时,亲上加亲,视为美举。

  罗氏明媒正娶到毛家,帮婆婆料理家务,自是一个好帮手。与弟媳王淑兰(毛原配)相处得很好,也很体贴丈夫,为丈夫送茶送饭,洗衣浆裳。公婆对她非常满意。

  为顾及父母亲友的面子,默默接受了这桩婚姻。安下心来,一边劳动,一边读书。1910年的大年初二,罗氏因患细菌性痢疾,不幸去世,年仅21岁。那年17岁。

  罗氏在毛家度过了人生旅程上的短暂的最后三年,静静地躺在了苍松翠竹的山岗上。

  据《韶山毛氏族谱》推算,罗氏生于公元1889年10月20日,比大4岁多。若干年后,乡亲们修撰族谱时,因罗氏无嗣,特地将杨开慧所生之子毛岸龙作为罗氏的孩子。

  1936年,曾对斯诺提起:“我16岁的时候,父母给我娶了一个20岁的女子,可是我从来没有和她一起生活过——而且后来也一直没有。我不认为她是我的妻子,当时也几乎没有想到过她……”

  虽不承认这门婚事,但对罗氏却是记着的。解放后,罗氏胞兄罗石泉写信给,要求来京,欣然同意。当时许多亲属想去北京,都没有答应,但对罗石泉却破例,这或许反映了他的某种歉疚之情。

在这本书中,对王十姑有所描述。《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外交往事》中央文献出版社

  王十姑: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

  对罗氏这门婚事之所以很不情愿,也许是因为他心中早已有了王十姑。的外孙女孔东梅在《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外交往事》一书中对此有所披露。

  20世纪50年代,曾问在外交部担任礼宾和记录工作的王海容:“那个王十姑——怎么样了?”

  王十姑是谁?海容不知道,自然无言以对。回家后便去问自己的奶奶——王季范先生的夫人肖老太太,称她为九嫂。奶奶告诉海容:王十姑是她爷爷王季范的妹妹,没有名字,大家只叫她王十姑。王十姑和是两姨表姐弟(毛的母亲是文七妹,王的母亲是文六妹),从小两人在外婆家一起玩,一起长大,青梅竹马,直至谈婚论嫁。就在和王十姑翘首以待好事成双时,算命先生得出结论,二人八字不合。那时候,表亲不能结婚,八字不合不能结婚。

  为此,王家给十姑订了亲,丈夫是本县的,姓赵。不久,王十姑结婚了。不幸的是,王十姑婚后不久就去世了,而且没有后人,只有墓上的衰草陪伴着她们。当王海容告诉十姑已经去世后,他叹了一口气。

  在海容面前,不止一次地提到王十姑。动情地回忆道:“她是好人。人很白,性格很好,手很细——我们还拉过手哩!”这时,似乎又回到了少年的幸福时光。

  在海容得知王十姑一事的来龙去脉后,王季范先生告诫她:“不要乱说!”王、毛两家的这段故事已深藏百年。如果不是王海容讲出来,又有谁知道呢?

杨开慧和两个儿子岸英岸青

与王十姑和罗氏相比,杨开慧是幸福的。她与的结合,是在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下知识青年的自由选择和自由恋爱的结果。杨开慧,号霞,字云锦,1901年11月6日生于长沙县板仓。1920年冬,杨开慧与结合。她一不坐花轿,二不要嫁妆,三不用媒妁之言,自由与结合,以示“不作俗人之举”。  1922年,杨开慧生下第一个儿子毛岸英。1923年4月,湖南军阀赵恒惕下令通缉。被迫离开长沙赴上海,把已怀上第二个孩子的妻子留在家中。翌年,杨开慧也到上海。不久,她随返湘,又随同去广州、武汉。  1927年夏,武汉政府,杨开慧带着孩子回长沙郊外老家。八七会议后,潜回湖南,秘密赶到板仓看望在此隐蔽的妻子和三个孩子。8月16日,他又在开慧的陪伴下潜入长沙,日夜进行暴动准备。8月底,去指挥秋收起义,行前嘱咐开慧照顾好孩子,参加一些农动。杨开慧给丈夫带上草鞋,要堂弟杨开明送一程,并叮嘱最好扮成郎中。这次话别,竟成了与杨开慧的永别。  1930年10月中旬,杨开慧被捕入狱,同时被捕的还有保姆陈玉英和8岁的毛岸英。审讯官提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脱离关系即可获得自由。她毅然回答:“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这时,杨母找到蔡元培等,请他们发电报保释。军阀何健接电后,马上下令行刑,并回复蔡元培等诡称接到电报前已经处决。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城浏阳门外识字岭被害,时年29岁,留下遗言:“我死后,不作俗人之举。”  随着和平生活的降临,对开慧的思念也越来越重。在接见他们当年的保姆陈玉英时,详细询问了杨开慧的被捕经过和在狱中的情况,并沉重地说道:“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1957年,在给故人柳直荀的遗孀李淑一回信时,写下了《蝶恋花·答李淑一》,其中第一句就是“我失骄杨君失柳”。对女子的称呼本应用“娇”字,章士钊问“骄杨”当何解释?说:“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又有一次,毛岸青、邵华夫妇请写这首词的时候,他又把“骄杨”写作“杨花”,并说:“称‘杨花’也很贴切。”

与贺子珍

按《韶山毛氏族谱》所记,的第三个妻子是贺子珍。贺子珍是在井冈山斗争和江西苏区时期的战友,也是多次受排斥、落难时期患难与共的伴侣。贺子珍能文能武,为了革命宁可牺牲自己。有一次,、朱德等人在开会,贺子珍也在场。这时敌人来了,贺子珍英勇机智,骑上一只光马(没有马鞍),手上拿着两枝枪,东西各放一枪。人家讲她能打双枪,就是这样来的。她把敌人引开,敌人顺着打枪的方向拼命追,她转了一圈,把敌人甩掉就不见了。  战火中,和贺子珍同生共死,度过了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十年。贺子珍以伤病之躯走过万里长征。长征中,在贵州盘县遭遇敌机轰炸,贺子珍为了掩护伤病员钟赤兵,浑身受伤17处,生命危在旦夕。为了减轻部队的负担,她要求毛夫妇向领导反映,把她留在当地,并要求不要把她受伤的情况告诉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以免让他担心。当时正值红军抢渡赤水河,与“围剿”的兵大规模迂回的关键时刻,一刻都不能离开指挥位置,无法分身去看望贺子珍。得知她负伤后,非常焦急和担忧,他在指挥所回电话说:“不能把贺子珍留在老百姓家里,一是无药可医,无法治疗;二是安全没有保证,就是死也要把她抬走。”他立即把医生傅连璋派到休养连,协助连队医生进行抢救。同时,还把自己的担架调了过来,帮助抬贺子珍。战事稍歇,他飞马去看望贺子珍。只见她的头部、脖子和身上,缠满了绷带。快步走到担架前,弯下腰,细细察看她的伤势。贺子珍脸色苍白,她用微弱的声音说:“我不能工作,还让人抬着,心里很不安。我跟连里说了,不要抬我了,把我放在老乡家里,等伤养好了,我会找你们的。”替她拉好被子,劝慰她说,不要想那么多了,会治好的……然而,贺子珍是一个有强烈事业心的人,不愿意当家属,不满足于在身边做秘书工作,她有自己的理想,希望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贺子珍于1938年10月到达莫斯科,并坚持留在了苏联。然而,不幸遭遇却是一桩连一桩,出生不久的幼子因染上急性肺炎夭折。得知后,便送娇娇(李敏)到苏联陪她。女儿娇娇因重病,贺子珍为护理女儿之事和一苏联人争吵,为此受到迫害,被送进了疯人院。1947年。王稼祥和夫人朱仲丽去苏联,几经周折,见到了贺子珍。他们向打了报告,同意她回国。  永远忘不了贺子珍。他和身边工作人员也曾谈到他和贺子珍的关系,说自己有责任,贺子珍也有责任。他还说,感情方面的事情,有时候也是很无奈的,也很复杂。有时候莫名其妙就发生了,发生以后怎么对待?要理智一些,忍耐一些。1959年,登上庐山。他与贺子珍的老友曾志谈话后,决定和已经分别22年的妻子见上一面。这次会面后,贺子珍对庐山格外眷恋,又先后三次上山休养。  痴情如贺子珍,深情如。这是怎样一种纯真的感情。1976年9月9日,与世长辞。1976年是闰年,9月8日是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中秋,正是贺子珍的生日。本是桂子飘香,花好月圆,却不曾想,人世间,那么多“半天残月,凄情如许”……

与有近40年的婚姻,时间最长,关系也最为复杂。在战争年代,他们的关系是较为平静、和谐,但也小有波澜。建国后,对有一种特殊的关注和期待。自登上政治舞台后,对忽而器重,忽而冷淡,忽而关注,忽而批评。到最后,他们基本上是有名分而无实际。  原名李云鹤,艺名蓝苹,1914年生,山东诸城人。1928年,入济南一戏班学戏。1929年春进山东实验艺术专科学校学习。1930年底在济南同一黄姓商人之子结婚,几个月后离婚。离婚后,又去青岛大学图书馆谋了一份工作。在青岛大学,她认识了进步青年俞启威(建国后任天津市市长、市委书记、机械工业部部长等职)。1931年,她同俞启威结婚,受他的影响,参加了左翼文化团体“海滨剧社”。1933年,俞启威被捕,两人婚姻关系随之结束。同年,到上海,继续参加左翼文化运动。1934年10月,被捕。出狱后,她跻身话剧和电影界,期间认识了评论家兼编剧唐纳,于1936年和他结婚。最终,二人分道扬镳。  能吸引的目光,一方面是由于她的主动追求,另一方面也因为在当时的延安,她的确比较出众。头发乌黑,眼睛大而有神,京戏唱得很好,在当时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环境中很受欢迎。她喜欢打扮,也会打扮。她还会织毛衣、剪裁衣服,并做得漂亮而合体。因此,她的着装很讲究,总是显出娇好的身段。的字写得也很好,特别是楷书更为出色。也许,的出现,让感到清新的同时,也让他因贺子珍出走而受伤的心得到了慰藉。  对是讲原则的。1948年党内“三查三整”时,审查入党时间。她说自己是1932年,但找到的证明是1935年。找到让他替她说几句话,不答应。两人于是发生了争吵。事后,心事重重,皱着眉头抽烟。良久,叹了一口气,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当初结婚没搞好,草率了。唉,草率了。”还说:“唉,我现在的情况,我的身份,离婚也不好。没大过,没大错,现在要胜利了,跟她离婚,日后也要有人说。没办法,背了个政治包袱。”  与常人一样,需要一个温馨的家庭,需要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和战友,他愈发想念峥嵘岁月中的杨开慧和贺子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