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智健的八字(荣智健面相)

趾高气扬 2024-01-08 03:02:40 网友投稿

荣氏企业商海浮沉70年: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与他的家族后代

今年,中国全面进入十四五规划的时代,中国经济势必砥砺前行,创造更多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回顾建国7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了令世界震惊的诸多成绩,从积贫积弱跃居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4倍,体量世界第一,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引擎。

14亿国民的泱泱大国不仅解决了全民的温饱问题,各地的经济建设更是如火如荼,一派欣欣向荣之景。祖国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曾经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百年家族——荣氏家族。

荣家子弟的表率荣毅仁被毛主席封为“中国民族资本家首富”,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开创了改革开放的先河,招商引资,促成并推进国内许多重大项目的完成。让我们一起走近历史,揭开这个激荡70年的企业的面纱。

国将不国下的风雨飘零

荣毅仁的祖辈们很早就开始经商,虽只是涉猎一些长途贩运的小买卖,但这些原始的商业探索和积累,奠定了荣家儿女们世代相传的商业基础,传承了数代人的经商基因。

一百四十多年前,太平军起义,在苏南爆发的一次战乱中,荣毅仁的先辈们不幸全部遇难,整个家族几乎遭受灭顶之灾,只有荣毅仁的爷爷荣熙泰得以生存。

荣宗敬是荣毅仁的伯父、荣德生是父亲,他们荣家俩兄弟齐心协力,相辅相成,把家族的事业逐步发展起来,解放前赫赫有名的“面粉大王”、“棉纺大王”便是他俩的尊称。

从1914年到1922年共8年的时间,荣家的面粉产业发展迅猛,市场份额在全国占29%,实力不容小觑。直到抗战前,荣氏家族拥有14家面粉厂、9家纺织厂,从此开启了家族新兴发展的百年历程。荣毅仁出生于1916年,正值家族兴旺发达的鼎盛时期。

1933年荣宗敬在自己60大寿时曾自豪地说:“如今中国人,有一半是穿我的,吃我的”。荣德生则热衷于福利事业,秉承着教育改进事业的主张,创办了多家小学、中学、工商中学、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并亲任江南大学校长。荣氏家族当年的商业版图在长三角一带是数一数二的。

1934至1937年期间,时局动荡,经济危机以及当时国民政府意图收编民营企业以实现国有化,一连串的打击令荣氏产业遭受巨大伤害,尤其是1937年8月13日爆发的淞沪会战,上海的工厂被炮火摧毁达2270余家,其中包括荣家。

近三分之二的荣家资产付之东流,或成炮灰、或被抢夺,多年积累的心血所剩无几,令人扼腕悲悯。

1938年,被形势所逼,荣宗敬逃往香港,一个多月后撒手人寰,抛下荣氏一干后代和剩余无几的零星企业。这个荣氏家族的核心人物的离世,对荣家构成相当沉重的打击。此后的荣氏企业只能由荣德生和荣毅仁父子掌舵。

选择,跃升红色资本家

1949年,国共内战结束后,中国建国初期,即将登上历史舞台的新迫切需要留住一批资本家,团结工商业界的积极分子。除了保护私有财产,还倡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新政府还给予民营资本家种种的扶持和便利。

当时担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其正直、豪爽、亲和力十足的气质深得企业家们的好感,与高高在上的著称的高官形成鲜明的对比。前途未卜,担惊受怕的资本家们被的务实和亲民政策重新点燃了希望。

荣氏家族作为资本家的代表,内部亦产生严重分歧,大部分的成员坚持移居香港。而荣毅仁和父亲经过多番考量和权衡,最终决定坚守大陆,没有撤退。

荣氏家族此前曾经经历一连串的警匪勾结的敲诈勒索、牢狱之灾、国家垄断资本的野蛮扩张等事件,对心怀怨恨的荣氏父子,最终选择了以人民利益为重的脚踏实地的。

彼时年仅33岁的荣毅仁担负起管理家族留在大陆的产业,这位荣家二房四子,跃居荣氏舞台,成为家族里百年历史上最富传奇的人物。

新中国倡导的是压倒一切的人民,要求资本家交出企业,公私合营,以完成社会主义的改造运动,荣毅仁代表上海市私营工商业者递交了公私合营的申请书。若说把家族几代人呕心沥血积攒下来的资产就这么送出去,能不心疼吗?

内心虽然挣扎,但这乃是大势所趋,资本家这个阶级在人民的新中国迟早会被消灭。荣毅仁远见卓识,对未来中国政治生态、形势的判断十分精准。

选择永远比努力更重要再一次得到应验,荣毅仁主动投靠政府之后,人生从此便“直挂风帆济沧海”。作为年富力强、对新政府坚决拥护的资本家代表,荣毅仁获得政府的欢迎和高度重视,并换来了政治地位的芝麻开花节节高。

荣毅仁从全国人大代表,后经陈毅提名举荐为上海市副市长,1959年调任纺织部副部长,最后于1993年登峰造极,跃居国家副主席的职位,带领整个荣氏家族再创辉煌。

新中国成立的10年间,在多方力量的助推下,在形势的裂变中,荣毅仁从一个典型的商人、资本家,演化成新中国一个特殊的政治符号,史称“红色资本家”,是新形势下资本家与政治体的完美结合。

毛主席曾高度赞扬荣毅仁的远瞩“顺应时代发展,把握自己命运”;周恩来也对气宇轩昂的荣毅仁赞不绝口,称之为“少壮派”。国家给予这些资本家极高的重视和赞誉,体现了在群众路线上的睿智取舍。

从潜龙在渊,到飞龙在天

在的十年,整个中国民不聊生,个人必定无法独善其身,荣毅仁亦遭受了人生的极暗时刻,荣氏一大家人的境遇也都十分凄惨不堪。然而荣毅仁选择卧薪尝胆,审时度势,并坚信一切都会拨乱反正。此时的荣毅仁犹如潜龙在渊,蓄势待发。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天到来了,三落三起的重新复出,并制定了打开国门、发展经济的国家战略。经济建设刻不容缓,荣毅仁再次得到重用,恢复企业家的角色,重新登上政治舞台。

之后的几十年的时间,可以说是荣毅仁的黄金时期,他大展宏图,开疆扩土,创建中信集团,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了智慧,更为自己的后半生添加了极其浓厚的色彩。此时的荣毅仁便是那飞龙在天,势不可挡。

中信集团成立于1979年,公司注册资本是2亿元。由于国家财政困难,第一次只拨了2000万,荣毅仁还另外了“借”1000万给政府入资。

荣毅仁在这个平台上很快就崭露头角,表现出了卓越的商业才干。他开创了很多新中国的先河,运用多种资本主义的金融手段,手笔之大,令许多国家高层都惊诧不已,跟着担惊受怕。

例如1982年中信发行了100亿日元私募债券,率先在国内掀起了房地产的高潮,到处兴建土木,饭店、宾馆、写字楼、商业地标;1981年从日本租回来400辆小轿车等都是出自荣毅仁的杰作。

面对当时国内的保守势力,荣毅仁特别善巧地运用他的伯乐作为背书,经常打“小报告”,获得了许多“免死金牌”,躲避了反对派一次次的刁难。

荣毅仁在搭建核心领导团队时,还有一个妙招:他特别挑选了自己信任的老资本家和新中国的,其中就有的侄子,王震的儿子等人。

这些人特殊的经商头脑和政治背景,为中信集团未来发展道路上无法规避的各种政治突破提供了特殊通道和诸多的便利。这是荣毅仁多年累积的经商智慧,擅长审时度势的他,为中信集团商业版图的快速推进保驾护航,所向披靡。

中信集团作为中国强有力的招牌,对外昭告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鼓励更多更优质的外资进入中国。荣毅仁带领下的中信集团可以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是同志一步捷招。它所取得的业绩,为中国经济发展开创了全新的格局,起到了定海神针的功用。

整个荣氏家族也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不仅在中国,乃至在全球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和财团,甚至被冠以中国版的“洛克菲勒”家族。

荣毅仁和他的子孙后代们

荣氏家族一直保持着与望族联姻的传统,荣毅仁的夫人杨鉴清,出身无锡名门望族,被外界盛赞“比秦怡更有风度”的典型的江南女子。外表温婉秀丽的她,荣毅仁第一眼就沉迷进去了。

门当户对的俩人1936年完婚,一生相依,琴瑟相合,共育有4女一男。独子荣智健,责无旁贷地继续为荣氏家族的繁荣奋斗。

1942年出生的荣智健,在上海滩是知名的富家公子,兴趣广泛,精力旺盛,在祖辈的福荫下成长,享受生命的馈赠。他经常驾着父亲赠送的生日礼物:红色皮座跑车,和朋友在和平饭店等高端场所花天酒地,成为旧日上海滩上亮丽的风景线,颇受热议。

养尊处优的荣智健在特殊十年期间,无法避免地接受劳动教育:搬重物、挖土方、架高压电缆......这些历练成为他生命里难以磨灭的印迹。

1972年,荣智健调回北京;1978年南下香港,回归祖辈们奋斗的领域:自由的商业世界。仿佛这才是他天生的战场,从此以后他如鱼得水,一发不可收拾。

他先后和堂兄、表妹等人创办了爱卡电子厂、加州自动设计公司,自带的经商天赋叠加“天时地利人和”,他首战告捷,短短6年运作的公司,在行情最巅峰的时候套现,资产递增400倍,创造了业界神话,无人可望其项背。

1986年,荣智健受邀加盟中信香港,出任副董事长兼董事总经理,44岁的他正式接过荣氏家族的传承火炬。

中信香港初始的资产规模很小,只有8亿港元,经过一轮轮的神操作,最终资产膨胀到近200亿的体量,短时间内增长20倍之多,持有国泰航空12.5%、香港电讯20%等知名企业的股份,迅速扩张为香港中资公司中独占鳌头的航空母舰。

1990年,荣智健在李嘉诚的指点和辅助下,买下了一间空壳公司,这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中信泰富”。继承了家族的经商天赋,荣智健迅速成长为资本运作的高手,先后收购一系列的企业,其中包括香港第一大贸易行恒昌。

仅用2年时间,中信泰富就成为恒生指数33只成分股之一,函扩的领域包括地产、金融、电信等产业,成为巨无霸的商业帝国。1996年,荣智健获得中信泰富2.91亿配股,荣家成为第二大股东,为荣氏家族再添光环。

创业难,守业更难

荣智健的夫人任顺弥,是解放前“汗衫大王”任士刚的孙女。他们共同育有两儿一女,全都加入并依靠中信泰富谋生。

2008年,“澳门元”事件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中信泰富一共损失147亿港元,股价暴跌7成,公司市值蒸发超过200亿美元。担任财务董事的荣明方,是荣智健的独生女儿,难逃其咎。

在舆论的炙烤和逼迫下,荣智健于2009年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一职,并卖出6000万股公司股权,套现了7.32亿港元。自此荣氏家族在中信泰富正式宣告出局,荣氏的舞台也随之落下帷幕。

商海沉沉浮浮70年,本也无可厚非。但以荣智健为首的家族新生代们躺在父辈打下的江山上,安于现状,再无建树,他们单纯依赖公司股权过着安稳富足的生活。

一旦危机爆发,曾经赫赫有名、叱咤商场的家族竟然如此被动,毫无招架之力。创业难,守业更难,这条黄金定律不幸应验在荣氏家族的新生代上。

荣氏家族历经百年辉煌,乃几辈人依靠勤奋和智慧累积所成,他们在特殊时期为国家和社做的贡献,更是当代商人的典范,“达则兼济天下”是这个家族最闪亮的光环,“红色资本家”更是中国人民赋予的最亲切的标签。

正所谓“千金散去还复来,万苦皆芳有几人”,荣氏家族是值得被载入史册的、被世人赞颂的百年家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