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地势重要吗(八字地势墓是好还是坏)

听梦的风尘女 2023-11-10 18:16:05 互联网

葬山不葬顶,埋坡不埋岭!从葬山习俗,看农村土葬地势的演变

农村把白事看得很重要,风光后事更是一种常见的习俗。

大多农村都采取的是土葬的安葬方式,关于土葬就有很多有趣而神秘的仪式。

比如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葬山仪式,顺便以俗语“葬山不葬顶, 埋坡不埋岭”来带大家看看农村土葬地势的演变过程,感兴趣的快快围观过来吧~~

葬山习俗

农村有人去世后,都会放进寿棺里葬到土里。

不仅是下葬时间还是墓穴选择,都需要找专门的人来看。

但有时也会遇到不可控的情况,比如那个人是意外去世的,棺材没做好,或者地方还没找好,但遗体会腐化,放不了多久,只能先随便找个地方埋起来。

等到家人物色好最佳的位置后,再将其挖出来重新下葬到好的地方,这个过程在很多农村称为“葬山”。

对于一些火化的地方,送葬时大多只是带些遗物去郊外烧掉,遗体火化后埋在挑好的墓穴里。

不过在我老家,这属于迁坟,迁坟是很严肃的事情,大多数人是不轻易迁坟的。

除非是家里人都觉得那个地方不适合,一起商议,找人看过,一致觉得不好,需要迁坟,那才会进行迁坟仪式。

还有的遇到修路或不得不迁走时,才会把坟墓迁走。

因为农村觉得,逝者入土为安,安葬好后随意迁坟是打扰逝者,属于不孝不敬,故而迁坟是非常慎重的事情。

而葬山习俗并非很多地方都有,部分地区还保留这个习俗,我老家就没有。

从“葬山不葬顶, 埋坡不埋岭”看农村土葬地势演变

说到葬山仪式,可能不少朋友已经脱口说出“葬山不葬顶, 埋坡不埋岭”这句俗语。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选择墓穴时,宁可选在山上,也不要选在山顶,宁愿埋在坡上,也别埋在较低的地方。

为何这么说呢?这有没有什么依据和考究呢?

我们知道农村比较看中阳宅和阴宅地块的选择,人们觉得元气和场能,以及流动和变化能影响很多东西。

地块挑好了,对自己的生活有好的影响,反之有坏的影响。

农村关于土葬墓穴有“十不葬”的说法,其中一条就说“孤独山头不能葬”,就是周围都没有山坡的情况下,别葬在一个凸起的山坡上。

对于墓穴讲究藏风聚水,半山腰大多被视为好地块,如果周围呈环绕之势则会更好。

之所以觉得山顶不合适,农村有句俗语说“不怕头上骑,就怕脚下吸”,气是从山头往山下走的,往下的半坡更能吸收上势之气。

孤独山坡和山顶收不住风气,有“八风吹穴”的的可能,不符合农村的一些观念。

这点个人觉得,之所以山顶没有半山腰合适,个人觉得,一方面是丧葬时抬棺更方便些,省力。

其次山顶大多挺高的,墓穴常有被雷劈倒的可能。

而且一览众山小,农村人大多遵循含蓄和低调,墓穴葬在山顶给人一种不可一世、骄傲的感觉,容易被针对,故而还是要低调点。

而独立山坡不适合,一方面人们觉得周围都平坦,唯独一个山坡比较高,觉得这个山坡非常不一般,不能随意侵犯。

而且就抬棺下葬来说,选择平坦些的地势也会更方便。

当然,并非说所有山顶都不能葬,而是孤独山顶。

不选择山岭山脚山脉,是因为太低的地段容易积水,遇到涨水墓穴有泡水被淹没的风险。

农村觉得让去世亲人泡水是不孝和不敬的表现,当然不推荐葬在地势较低的地方。

而且农村还有个习俗就是,一般地势较低的地方,多是用来葬童丧的,就是夭折的婴儿、小孩,成年人去世当然不能和童丧葬在一个地段。

而且对于土葬地势、山势,是有一个演变过程的。

有人总结:“春秋战国埋山顶,秦汉大墓埋山岭;东汉南朝悬山腰,隋唐宋尸坡下挺。”

随着朝代的更替,时间的转移,土葬从最开始的山顶,当时的人觉得山顶是地气最旺盛的一个地方,会觉得最好,遵循的是“气遇水则止”,故而当时很多墓穴都在高山顶上。

后来人们觉得不对,应该是“气遇风则散”,山顶虽然地气旺盛,但山顶风也比较大,地气会被吹散,故而开始往山岭下面过度。

再后来人们逐渐降低墓葬位置,才有了从山顶——山腰——山岭——山坡的过度。

甚至还有把墓穴选在山体内,葬在山洞里的,不过一般这种都是大户人家,有很多陪葬品担心被盗墓的人家,普通人还是选择葬在山坡上。

针对墓穴的选择之前有详细和大家说过,大致上就是左青龙右白虎,左右有好山坡,前面没有奇山怪石高山峰等遮挡视线,后面有平缓的山坡作为靠山,就是比较好的。

不选择山脚,也不选择山顶,大多会选择葬在半山腰。

不过对于葬山的习俗并没有实质性的记载,而是一些少数山村的民间习俗、风俗。

不知道大家对于葬山是怎样理解的呢?此外还知道哪些有趣的相关知识呢?欢迎留言交流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