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夺冠八字(张磊八字命理)

气宇轩昂 2023-11-24 20:04:53 用户分享

河南富豪发家史

以下文章来源于守捉使 ,作者大唐守捉使

守捉使

这里有三局:政局、商局、时局。

一、

1980年7月23日,总设计师在视察完湖北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之后,当晚就乘坐专列奔赴河南郑州。

第二天早上,在绿树环绕的河南省委第三招待所内,76岁的点上烟,认真地听着河南省委负责人的工作汇报。

对于这片中原热土,有着独特的感情。

身处腹地的河南既是人口大省,也是国家粮食的主产区,更是一生中最辉煌的军事生涯的见证。

正是在河南商丘以南的张菜园,参与了华东野战军全歼杜聿明集团的战斗,夺取了淮海战役的全面胜利。

在新中国建立后,始终惦念这片热土的更是七次亲临河南视察。

听完汇报之后,猛地站起来指示道:农村要发展,要注意两点,一是政策要正确,群众赞成联产责任制,政策威力大,有了正确的农村政策,可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科学种田,要抓种子,搞好种子公司,繁殖良种。

归结到一句话:河南要抓紧发展!

此时虽然已经改革开放过两年,但身处内陆的河南整体变化并不大,甚至逐渐沦为人口输出基地,无数河南人背着被褥拖家带口争相去沿海打工。

河南需要一个机会。

二、

1982年,42岁的万隆在折腾好久之后终于转业回到家乡,在漯河市肉联厂成了一名小小的办事员。

可一把年纪的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郁闷,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他在艰苦的铁道兵生涯之后,本想复员有个好工作,可没想到在计划时代光鲜无比的肉联厂因为各种原因居然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

万隆天天提心吊胆,就怕哪一天这肉联厂干黄了,自己丢了铁饭碗。

第二年年底,由于国家政策改革,物价普遍上涨,猪肉居然一斤涨了5毛。肉联厂的厂长高兴坏了,觉得这是天赐良机,想囤积1500 吨猪肉准备到春节售卖。

大伙也很高兴,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虽然肉涨价了,可要过年了,家家户户总得买点肉吧,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

但万隆听说后,却一个健步冲到厂长办公室:“你会囤,别人也会囤。如果不及时外销,春节后猪肉价格肯定将大跌。”

大家伙都觉得,万隆要么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挑战厂长的权威,要么就是脑子被猪油糊住,这么好的赚钱机会都想放弃。

不过,不知道万隆是怎么劝服厂长的,最后居然听从了他的建议,当即把库存的猪肉拿出来销售,不到一周就卖了50万元,也算小赚了一把。

很多人不服气,觉得猪肉要是囤到春节,卖个100万也不是问题。

但是春节还不到,大量猪肉忽然入市,猪肉价格急速下跌,半个月价格就跌了20%。

厂里暗自庆幸,要不是万隆的及时建议,非但赚不到钱,肉联厂可能还要倒贴一笔。

此事过后,大家都对万隆刮目相看,厂长也分外器重,不到半年时间,一路把万隆从办事员提升到副厂长。

万隆先抢到了机会。

这一年,距离洛阳五十多公里外的许昌,16岁的于东来没读完初中就早早步入社会。

出生在一家普通农户的于东来,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可三兄弟都不爱读书,尤其是于东来,才读到初中就因为长期逃学被学校开除。

离开学校的于东来一身洒脱,高高兴兴地到镇上卖冰棍、瓜子,甚至还倒卖电影票,成为当地有名的“小黄牛”。可和大多数人一样,于东来还是希望能进工厂,有个稳定的饭碗。

也是在这一年,远在河南驻马店的张磊虽然只有10岁,但赚钱的手段已经是一套一套。

在7岁的时候,张磊凭借着家紧挨火车站的优势,自己拿着数百本小人书摆摊租借给旅客看,小赚一笔。

不过,张磊家并不缺钱,他的父亲是外贸干部,母亲是名律师,赚钱纯属爱好。

但大多数河南人还远远达不到把赚钱当爱好的水平,隔三差五能吃上一顿肉就已经是最大的奢望了。

三、

谁也没想到,河南人能不能吃上肉,责任就落在了万隆身上。

1985年,漯河肉联厂刚刚完成改制,45岁的万隆不负众望成为首位民选厂长。从这以后,让每个人都能吃得到肉,吃得起肉,成为了万厂长的人生目标。

当选之后,面对肉联厂破败不堪的面貌和人浮于事的现状,万隆果断“组阁”,换掉所有副厂长,破“三铁”,推行“三能”,开除所有不能适应岗位的职工。

社会我万爷,人狠话不多。最多时候,万隆一次性开除过15 人。

连当地的公安局长私下都和他抱怨,开除这么多人,连个招呼都不打,还要不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了。

不说还好,没几天,厂里一位市领导的侄女也被他开除了。

这自然是动了不少人的蛋糕,万隆行走在剃刀边缘。有人向他家里丢砖头,甚至有人还当面操着杀猪刀问他怕不怕,万隆眼都不眨一下。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是万隆最喜欢的一句诗,也是他的底气。

仅仅一年,肉联厂旧貌换新颜,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有近1万元的利润。

就这样,伴随着万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多年的苦心经营中,肉联厂的业务全面开花,产品远销到港澳和东南亚,甚至一度出口苏联,迅速成为河南乃至中国最大的肉类出口基地。

就在万隆起势的时候,19岁的于东来气鼓鼓地辞职回到家里,一肚子气的他想不明白,干得好好的他竟然被厂里降职。

之前,家里好不容易托关系把他弄到许昌橡胶厂,凭借多年的社会经验和手腕,老道的于东来很快就被提拔为车间工段长。

于东来很满意,心灵眼活的他制定了不少新规矩,把班组管理得有条不紊。按照他的设想,自己努力点,过两年就能干到副厂长。

可没成想,因为厂里人员流动和经营的问题,于东来莫名其妙地被牵连和降职处理,这让血气方刚的他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辞职后的于东来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只能继续到处贩卖,什么赚钱就倒什么。可惜既没资源也没人脉的他折腾数年也没啥起色,心里烦闷得一匹。

这一年,13岁的张磊正准备小升初,成绩太差的他让家长很担忧。

不过,万幸的是,张磊过线了,驻马店初中的最低录取分是140,而他不多不少,正好考了个141。

很难想象这个成绩是后来驻马店市的文科状元考出来的。

四、

1992年,52岁的万隆十分焦虑。此时的苏联已经解体,肉联厂失去了重要的出口市场。

为了寻找大客户,万厂长不得不亲自东奔西走,四处找机会。

在一次火车途中,万隆意外地看到对面的旅客从包里掏出一根从没见过的肉色香肠,剥开包装就直接吃起来。

对方津津有味的吃相让万隆很好奇,细问下才知道这是南方生产的一种叫“火腿肠”的新玩意。

回到厂里后,万隆打听过后才发现这个玩意并不新,在市场上已有了春都、双鸽等品牌,堪称居家旅行之必备,宵夜零食好伴侣。

这让万隆意识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迫切地需要一种既便利又解饿的食品充饥。

在多次调研和慎重考虑后,万隆决定肉联厂全面改产。他不顾众人反对,押上肉联厂1600万的全部老本,从日本、德国等地买来一批专门生产火腿肠的设备。

1992年底,第一根双汇火腿肠问世。为了保证质量,万隆坚持用成本更高的土猪冷鲜肉为原料,并进行中温杀菌。

不过,万隆只是火腿肠市场的新人。如何在春都这些品牌的包围中脱身,成为摆在万隆面前的一个大难题。

这一年,26岁的于东来灰溜溜背着30万的债务回到了许昌。

在辞职之后,于东来在哥哥们的资助下开了个烟酒店,靠着薄利多销的手段,很快赚了一笔钱。

不过,于东来很快因为销售走私物,两次被公安机关拘留。

此时的红塔山香烟正是畅销货,但各地管制严格。为了多赚钱,于东来偷偷找人走私香烟,却接连被骗,好不容易赚到的几万元轻易就打了水漂。

但于东来不死心,继续鼓捣。就在开始有盈利的时候,于东来被一直盯着的公安机关拿下,几十万的货被扣押不说,还背上了巨额债务。

无奈的于东来只好跟着人去秦岭护矿,本想拿命换钱,可因为与人发生争执,不得不又黯然回到家乡。

就在于东来深陷谷底的时候,20岁的张磊已经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在大学里混得风生水起。

从学渣到学霸,张磊解释说受到同为河南老乡的科学院院士施一公的影响。在高二时候,张磊无意间看到施一公的事迹,深受触动,从此发愤图强。

不管这故事是不是很狗血,可后来的张磊以1990年河南省驻马店市高考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名校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张磊做生意的本事并没有忘,考入人民大学的那个暑假,他再次利用租书卖书的机会,狠狠赚了一笔不菲的零花钱。

赚钱是本事,人脉更是资源。

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期间,擅长交际的张磊结交了不少好友,都成为了长期的合作伙伴。

五、

想虎口夺食的万隆,决定开发一款精品火腿肠,要保证“咬一口就能看到大块瘦肉。”

1995年国庆,“双汇王中王”火腿肠登台,醇厚的肉质口感让万隆很满意。

但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宣传,万隆砸下重金拍摄了一组广告。

此时,一部名为《编辑部故事》的情景喜剧正火遍大江南北,剧中“李东宝”的扮演者葛优更是一夜成名,万人追捧。

于是,双汇趁热请来葛优和相声演员冯巩模仿剧情拍了个广告。

当葛优标志性的光头出现在千家万户的荧屏,以及略带傻气的“想葛玲”的台词冒出后,“双汇”火腿肠一炮打响,迅速成为热点。

能请到大腕明星,还能在央视连续播出一年,双汇的实力引起了不少人的侧目。

其实,早在第一根双汇火腿肠面世后,一家名为华懋的资本便悄悄注资到双汇,而这位金主正是香港那位一副“小甜甜”打扮的龚如心。

不过看上去傻白甜的她在合作上毫不含糊,希望以1.27亿元直接控股双汇,并打算以3亿元的价格更换双汇的商标。

不过,万隆毫不客气地拒绝了龚如心的提议,表示控股不可能,要么给钱等着分红,要么就一拍两散。

龚如心有些不甘心,但到了年底,她惊喜地发现,自己原来投资的1亿元居然拿到了3000万分红,收益率高达23%。

超高的回报让龚如心见识到了万隆的厉害,自此便不再有非分之想。

也正是在诸多资本的加持下,当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诸多企业步履维艰之时,57岁的万隆主动出击,凭借着王中王的利润支持普通肠打促销价格,由此迅速俘获大批客户。

春都几乎所有的市场份额都被双汇占领,黯然退出市场。

一年后,独霸市场的双汇实业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市值20亿,成为中国肉类加工第一股。

六、

在万隆高歌猛进之时,郁闷许久的于东来终于迎来了人生转机。

1995年,29岁的于东来再次在哥哥们的资助下开了一家名为望月楼胖子店的杂货铺,主营还是烟酒和小百货,面积也只有四十多平。

之前的牢狱之灾让于东来成熟了不少,他意识到赚快钱不长久,于是打出了坚决不卖假货和山寨货的牌子。

在当时遍地假货的环境里,于东来的杂货店很快红火起来,一年时间就赚了80万,迅速还清了债务。

1997年,于东来将“望月楼胖子店”更名为“胖东来烟酒有限公司”,还开了新的分店。凭借过人的口碑,胖东来在整个许昌已经小有名气,势头正劲。

可谁也没想到,1998年3月15日,一场恶性的人为纵火案,把胖东来总店化为灰烬,八名员工命丧火海。

警方调查发现,纵火者是当地的一个流氓,因为调戏并辱骂胖东来员工被警方拘留,放出来之后便报复性纵火。

货物被烧,进货款损失以及人员抚恤等巨大的压力让于东来好久缓不过来,再一次陷入人生低谷。

这边的于东来还没缓过来,远在北京的张磊已进入梦寐以求的央企。

1994年,22岁的张磊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五矿集团工作,做资产评估。

在长期的对全国各地矿山资产的收购中,张磊对金融投资十分感兴趣,决定到国外留学。

1998年,张磊如愿考入美国耶鲁大学,并结识了自己的恩师大卫·史文森教授,作为世界著名的投资学大师,史文森具有丰厚的人脉资源。

多年的工作经验使张磊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史文森教授的任务,并很受赏识。

2001年,张磊从耶鲁毕业后进入华盛顿的一家新兴市场对冲基金工作。

虽然业绩不错,但看着此时已经汹涌澎湃的回国创业热潮,张磊有些坐不住了。

2005年,33岁的张磊在拒绝掉纽约证券交易所等机构的高薪聘请后,带着导师史文森教授给的2000万美元回国成立了高瓴资本。

事实证明,这才是史文森最好的一笔投资。

七、

这边张磊刚刚起步,那边家乡的冷鲜肉品牌已经势不可挡。

上市之后的双汇凭借着“冷链生产、冷链销售、冷链配送、连锁经营”的模式打破了中国数千年来只卖肉无品牌的历史。

随着外资的不断注入,双汇的销售收入从2000年的60亿突进到2010年的500亿。十年时间,双汇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肉类供应商。

但双汇很快就遇到了危机。

2011年,双汇深陷“瘦肉精”的泥潭,负面新闻不断,政府进驻,经销商倒戈,消费者退货,声誉彻底崩盘,一天赔掉5000 万,直接损失超过121 个亿。

为了挽救危机,71岁的万隆掏出3亿元检测费,对收购的生猪开始“头头检”。

狂澜之下,双汇最后得以保全。

四年之后,双汇并购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正式成为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并以1400亿的营收成为了世界500强企业,而万隆也顺势跻身河南顶级富豪。

就在万隆一路猛进的同时,于东来也在触底反弹。

1998年底,32岁的于东来靠着众人的资助和再次举债将胖东来两家门店恢复营业。

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于东来便将所有的债务全部还完,还赚了一笔。

就服务理念而言,胖东来在整个河南甚至全国独树一帜,还曾引得马云、雷军前去打卡取经。

早在刚开业时,于东来便提出无条件退货的原则,不满意就可以退款。而在产品选购上,胖东来的所有商品均由上海采购基地供应,基本上能提供世界各地最全最新的商品。

除此之外,只要消费者想要的东西胖东来没有,店员就会帮忙去有货的商店原价购买,没有任何附加费用。在下雨下雪时,员工会帮顾客在自行车座上套个塑料袋子。

2006年,靠着服务和细节,胖东来走出许昌,入驻河南新乡,不仅盘下了当地经营不善的世纪联华门店,逼得不远处的“丹尼斯”百货搬迁了新址,就连得到消息的沃尔玛也推迟进驻。

到2020年,胖东来已经拥有30多家连锁店,总营业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拥有8000多名员工,销售额达到70亿,成为河南零售圈公认的第二大区域零售企业。

与很多热衷排名的企业家不同,于东来从不参与任何富豪榜评选活动,极其低调的他只要上新闻,肯定是又出来捐款了。

早在1996年,于东来三兄弟在电视上看到美国航母编队驶入台湾海峡,当即便揣着创业没多久赚来的数万元执意要捐给有关部门,希望用来建造航空母舰。

2003年,胖东来捐赠800万;2008年汶川大地震,于东来不仅捐款200万,还率领100多名员工直接赶赴灾区援助;2010年,胖东来又向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00万元。

在公共危机面前,胖东来几乎总是河南最先站出来捐款捐物的企业。

在今天,54岁的于东来的身家并不高。按照他制定的规矩,企业利润的50%分给基层员工,40%分给管理层,自己只留下10%。

虽然在诸多富豪榜上根本找不到于东来的名字,但在许多河南人心中,于东来比他们更有分量。

八、

就在万隆和于东来风生水起的时候,张磊还在苦口婆心地劝说同为人大校友的刘强东收下他的数亿投资。

此时的京东正在高速增长,但孱弱的物流配套体系和糟糕的用户体验始终限制其进一步发展。

刘强东虽然也向不少资本求助,但重资产经营的京东始终不被资本看好,观望的多,伸援手的少之又少。

也正是在此时,已经对刘强东调查过一番的张磊开始出击。

2010年,38岁张磊的代表高瓴资本硬要塞给刘强东3亿美元的投资。

刘强东笑了:这哥们是不是人傻钱多啊?

原本刘强东只希望拿到7500万美元来扩建京东网络,可细细测算了物流、仓储体系后的张磊觉得几千万美元根本不够。

“要么投3亿美元,要么1分钱不投。”张磊急了。

心灵眼活的张磊明白的很,京东这套“亚马逊+UPS”的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家,在市场逐渐打开的情况下一定会有回报,需要的只是耐心。

面对张磊的执着,刘强东“无可奈何”地接受了投资。

果然,2013年,建立起完善物流配套体系的京东顺利上市,张磊投下的3亿美元飙升至39亿美元。

九、

这不是张磊第一次慧眼识人。

张磊最著名的手笔,是回国不久对刚刚在香港上市的腾讯的投资。此时的高瓴资本手里不到5000万美元,与国际私募基金相比,体量其实少的可怜。

于是,张磊逡巡国内所有的互联网企业,最终找到了腾讯。

腾讯也是步步维艰,起步就遇到互联网泡沫危机。在访遍投资界大佬没有一家肯接盘之后,马化腾找到了新浪的王志东,可怜巴巴地问对方愿不愿意以150万收购。

结果人家白了一眼,说这玩意我们花10万就能做出来。

即使到了2003年,腾讯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2亿,并且一年之后上市的局面下,因为说不清楚盈利模式,在急需资金时还被李泽楷抛售持有的所有股票,并引起一票投资方的拒绝跟进,愁得马化腾整天哭丧着脸。

不过,张磊相信腾讯。在国内到处考察的张磊注意到国内几乎每三个人就有一个人在使用QQ聊天,甚至义乌的小商贩递上的名片都印着自己QQ号,潜力无限。

在与马化腾密谈数日后,张磊将几乎全部的资金都投给了急需用钱的腾讯。

虽说鸡蛋不能放在同一篮子里,但张磊愿意赌一把,他赌的是腾讯庞大的用户体量将在磅礴发展的中国互联网市场掀起难以想象的巨浪。

拿到投资的腾讯开始在游戏和社交领域发力,股价飞涨,眼光独到的张磊最终获得了超过200倍的回报,高瓴资本也一炮而红。

资本对企业最大的助力不仅仅是投钱,更主要的是资源的匹配。

因为相继投了腾讯和京东,在张磊的张罗下,微信刚一出来便和京东宣布联姻,两个体量极其庞大又互补的平台迅速融合在了一起,彼此都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好处。

在之后的数年里,张磊又相继投资了美团、去哪儿、摩拜等互联网公司,还入股美的、格力、福耀玻璃、蓝月亮等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资金规模超过500亿美元,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40%,远超股神巴菲特的21%。

2020年,48岁的张磊以220亿元身家再次登上胡润百富榜,其执掌的600亿美元的高瓴资本也成为亚洲最大的私募基金。

从万隆到于东来再到张磊,他们的创业史只是河南商人漫长洪流中的一个缩影。

在这片中原热土上,前浪只有扎下根才能活得下来,而后浪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得更远。

韧性也许不会带来机会,但肯定能等到机遇。

当你在尝试多次,一路坎坷时,于东来会告诉你:不要慌,大不了从头再来。

当你在四十岁之前尚未立业时,万隆会告诉你:四十岁的男人也会有明天。

当你在想要以小博大,更进一步时,张磊会告诉你:眼光比短利更重要。

河南商人等来了机会。

本文来源 :守捉使(ID:dtszs2020),更多精彩,推荐扫码关注。

披传统文化“马甲” 传授占卜算卦圈钱——网上“国学培训”鱼龙混杂贻害甚多

一名网友正在浏览线上国学培训推广短视频。 王江环 摄

癌症患者“不省人事”,医院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但经某国学培训班学员“调理”后,病人第二天“就清醒了,还能吃饭”;参加“国学”培训拥有算卦占卜技能,每月增收三到五千元;能否考上大学、研究生、公务员等,在某些国学培训机构的“大师”眼里,是可以提前测算出来的……

近段时间,互联网上出现一批打着“国学培训”幌子,传授占卜算卦等内容的培训机构,通过悬挂虚假头衔的“国学大师”,以各种所谓“成功案例”对学员“”,圈钱敛财。

算卦治病测吉凶 虚假宣传收“智商税”

2019年教育部发文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以“国学”为名,传授占卜、风水、算命等封建糟粕。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机构打着“国学”的幌子,培训从“线下”转到“线上”,培训人群也从学生转为中老年群体。

记者看到,网络上推广的各种“国学入门直播课”“国学大讲堂”等,大多是通过免费试听吸引新学员,然后诱导学员额外缴纳数千元甚至数万元学费。然而,这些号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国学”的课程,不少是算卦占卜等内容。

太原市民李华(化名)说,今年4月,看到微信公众号推荐的易经大师课程,付款3986元,但听课中发现越听越离谱,而且查询发现所谓的讲课老师“风水大师”都是虚假机构授予的虚假头衔。消费者肖伟说,他花费2980元报名一家三明易勤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国学课程,当时学习说可以改变命运带来好处,但是并没有什么实质内容,还会每天推荐报名高级会员班。

在互联网投诉平台黑猫投诉平台上,与“国学”等相关的投诉搜索结果超过3800条。2022年3月至今,有数十条投诉直指苏州简裕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投诉称,该公司打着教授国学旗号传播算卦占卜等内容骗取钱财。一位投诉者表示,苏州简裕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微信上散布广告,打着明戒易学大师的旗号以与明戒大师结缘名义一步一步引诱中老年人,骗取其“结缘钱财”3986元,“结缘”后撤掉群聊。也有投诉者说,查询发现这家公司的经营范围没有教育培训,相关线上培训属于违规经营。记者也发现,2021年,不少投诉者还举报该公司在线宣传理财培训。

针对上述情况,记者在网上随机报名了5家国学培训班,分别添加了“班主任”微信后,“班主任”将记者拉进对应国学学习群,群里学员少则100多人,多则有400多人。

这些国学培训班的授课内容大同小异,几乎都是测八字算吉凶。一个群名为“国学传承重点5班”的6天直播课程是“梅花易术”“奇门遁甲”“风水实战”等内容。一个拥有200多人名为“国易元学堂”的微信群中,直播课程也是关于起名、风水和知命改运等占卜之术。

记者试听课程发现,这些“国学老师”为了让学员信服,会列举过去“精准”的预测案例,其中甚至包括一些明显违反常理的案例。有的国学老师声称通过测算和调风水,学员的公务员、研究生等考试都顺利通过。

某培训机构负责人在社交平台发布的短视频中,不少是“学员”分享利用所学“知识”治疗脑梗、癌症等成功的“案例”。一段视频中,一位女性学员说她弟媳父亲是一位癌症晚期病人,医院已经下达了病危通知书,但这位女性学员通过调整病人的床位,并在病人的床下写满“13”,第二天“不省人事”的病人就能吃饭了。另一段视频中,一位学员说,参加“国学培训”,她用学到的“知识”帮人算卦占卜,每月增收三到五千元。

随意编造“头衔” 实则查无出处

记者发现,授课老师大多利用虚假身份把自己包装成“国学大师”,在互联网上讲授时信口开河。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一位投诉者在今年初发布投诉称,2021年7月在一个网络平台上看到尚德机构关于易经的课程,学费8880元,结果所谓的“大师”说些乱七八糟的内容,完全跟易经不沾边。

一些国学课程中,不断有“老师”在兜售“五帝钱”等风水物件,还插播广告帮助学员改风水。易熵学院一位合伙人“老师”在授课中说,他线上帮助调整风水只要花2万元,线下收费是5万元。一位自称是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的“老师”表示,学员通过他研发的课程学成后兼职占卜,每月兼职收入不会低于3000元。“也可以做老师的助教,也就是我的弟子,每月发助教费”,该“老师”说。

很多学员表示,自己是看到有的“老师”的“头衔”,才会陷入其中。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国学课程的授课导师“头衔”很多,但多查无出处。

一家名为“国易元教育”的机构称负责培训的两位讲师,分别为世界华人易经风水联合会会长和副会长。记者查询发现,这个联合会的网站没有网站备案号,在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也查不到该组织的任何信息;易熵学院合伙人“老师”自称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任该校易学特聘讲师。不过,记者致电学校得到回复“查无此人”,中国知网也没有查询到此人任何相关论文。

易学大讲堂特约的一名“方道长”,自称是国家高级命理风水师,2018年全球十大杰出易学名师。记者查询发现,国家没有相关风水师认证和颁证,而全球十大杰出易学名师也没有相关出处,是培训机构自命的头衔。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说,对国学的范围和内容没有明晰界定,每个人对国学的认知也有偏差。现在有些培训机构以国学为噱头,进行市场营销,打擦边球,借机敛财,这与国学毫不相干。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耿晔强说,有些培训班通过正规国学内容线上教学进行引流,再转换其他平台直播,所以不易监管,当人们学习所谓的“国学”花费不少学费或者购买了价格不菲的风水物件后,也难以取证进行投诉。

须严审机构资质 加强监管和引导

针对 “伪国学”培训中的诸多不良问题,近年来,相关部门和平台持续进行治理,有力从源头上遏制违法违规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治理工作还需持续推进。

一些受访者表示,为了维护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环境,要加大对国学培训中不良活动的整治力度,特别要严厉打击借国学旗号传播迷信、敛财的行为,重点要加强对风水、易经等科目的监管。

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刘毓庆说,国学教育要传递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些打着国学幌子的培训班以营利为目的,圈钱敛财,其价值观是扭曲的、错误的;传授国学的出发点是教人明道修身,提高自己的精神修养,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而一些江湖术士把占卜算卦包装成周易、风水学招摇撞骗,既违背道德甚至触犯法律,又贻害社会。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说,“国学培训”乱象需要标本兼治,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宣传;对于培训机构和消费者之间发生的民事纠纷,要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谨防因算卦、占卜构成违法犯罪行为,对于骗财骗色、兜售含重金属“丹药”致命等案例,要给予严惩。

有关人士认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要严管网上“国学培训”乱象,禁止互联网关于占卜、易经、风水等内容的宣传引流。

耿晔强建议,按照教育部规定严格审核营业执照等资质,把控培训课程内容,要做到“谁宣传谁负责”,让“伪国学”无处藏身。 (记者 魏飚 张磊)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