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八字腿图片大全(孩子八字腿图片)

脾气很大 2023-12-17 19:03:17 网友分享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一块胶布,帮你轻松解决仔猪八字腿问题

上周全国普遍出现降温,由于天气寒冷,猪舍阴暗潮湿,辽宁、吉林、河北、河南、江西地区猪患流行性感冒有所增加;吉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部分地区出现腹泻,主要以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为主;猪呼吸道病主要以气喘病、猪蓝耳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为主,主要集中在辽宁、山东、湖北、四川、湖北、广西等地区。猪病一般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感染居多,并趋于型性,给诊断和治疗带来难度。 (关注猪病通微信号:zbt120 方便快捷看猪病)

当看到一窝窝刚出生的仔猪咱们养猪人一定是无比的高兴,如果有的仔猪出现八字腿又让人感到十分的遗憾,一般八字腿的仔猪表现为后肢劈叉,不能站立,少数表现为前后肢都趴地,无法站立。轻微的可能每窝有一两头,严重的每窝大多数都是。因为八字腿的仔猪活动能力很差,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这样的仔猪很难抢到,吃到初乳,被母猪压死的可能性也较大,因此仔猪会因为压死、饿死导致死亡率高达70%以上,一般出生48小时内死亡,给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如果在人工辅助情况下多数仔猪能在7天内恢复,恢复程度取决于是否获得足够的营养。猪病通兽医通过实践学习并总结了一些经验方法与大家学习交流。

一、首先和大家说一下导致仔猪八字腿的因素主要有:

1、 母猪怀孕期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很容易造成母猪霉菌毒素蓄积,直接导致仔猪八字腿的发生;

2、 回交二元的仔猪,例如:长白和长大二元杂交的仔猪发病率高于三元杂交,近亲繁殖也增加八字腿的产生。

3、 妊娠母猪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平衡,硒、蛋氨酸、维生素E和胆碱不足也可产生八字腿。

4、 一些猪病也可引发仔猪先天八字腿的发生,如:伪狂犬病、猪瘟、圆环病等。

二、矫正方法:

1、 首先选择有弹性透气性好的胶布。

2、 用胶布缠在外翻腿踝关节的上面进行固定。

3、缠的不要太紧,便于血液循环,一般缠两圈就可以了。

4、 两腿间距留5-6厘米空隙,便于让猪移动走路。

5、用同样的方法缠另一条腿

6、用剪刀剪下胶布,做好后把猪放在地上猪就可以自行站立移动走路了。

7、如果两前肢也出现八字腿,也用同样的方法。这种办法适用于刚出生不久的仔猪,大约3-5天仔猪就会慢慢恢复到行走自如了。(关注猪病通微信号:zbt120 方便快捷看猪病)

仔猪八字腿矫正注意事项:

1、八字腿的仔猪早发现早治疗,发现后马上使用胶布进行矫正,可以减少仔猪的死亡。

2、用有弹性透气的胶布,在外翻腿踝关节的上面进行固定,不要绑太紧,有利于血液流通,5-7天将胶布拆除。

3、平时要防止仔猪压伤,仔猪吃奶时要进行人工辅助,连续几天使其可以自行吃奶为止。

4、八字腿的仔猪应在干燥、舒适的环境,用保温灯提高仔猪小环境的温度。

(作者:猪病通-李敏)

宝宝走路“八字脚”?或是因为家长没做对这些事……

医学指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 乐盛麟

文/金羊网记者 王楠 通讯员 林惠芳

“八字脚”,顾名思义就是走路时两只脚掌呈“八字”形。它有“外八”和“内八”之分。走路时脚尖相对、足跟朝外,为“内八字”,而足跟相对、足尖朝外则为“外八字”。

“八字脚”的人走路时,不仅影响形体美,而且他们走路时的运动规律也与正常人有所区别。正常人走路时,向前出去的脚,是脚跟先着地,然后再向前过渡到整个脚掌,最后由脚掌和脚趾蹭地产生一种向前的推动力使人往前移动;“八字脚”的人走路时,则是用脚跟的外侧先着地的,脚掌外侧、全脚掌依次着地,最后由大脚趾头的内侧蹭地,而其他四只脚趾则没用上力,这就违背关节活动的正常规律了,所以有“八字脚”的宝宝走路常走不稳,甚至还容易摔跤。

小儿“八字脚”的发生,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1.过早让孩子开始站立

小儿的运动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有句顺口溜这样说道:“三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一般情况下,宝宝发育到三个月的时候会抬头,四个月会翻身,六个月会坐,七个月会打滚,八个月会爬,周岁的时候会行走。

有些家长过于心急,还没等宝宝学会坐,就扶着孩子站起来蹦了。由于这个时候宝宝的脚力还不够支持他整个身体呈站立姿势。为了增加身体的稳定性,宝宝的双脚便自然而然地打开,久而久之便形成“八字脚”。

2.太小开始穿硬邦邦的鞋子

家长在给孩子选购鞋子时,如果选择硬邦邦的鞋底,如皮质较硬的皮鞋等。小儿由于足部脚腕力量还不够,穿过硬的鞋子,走路时容易有一种脚“带不动”鞋子的感觉,因此容易形成异常步态的不良习惯。

3.营养素的缺乏或脑部损伤

营养素的缺乏或脑部损伤,也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八字脚”的情况。维生素D或钙缺乏的孩子,他们可出现骨骼的改变,临床上表现为O形腿或X形腿,进而影响到宝宝的步态;另外,有脑瘫的宝宝,他们由于大脑不能正常地发出指令而出现肌张力异常及原始反射延迟消失,在临床上可出现一些奇怪的姿势,如学走路时,腿常呈一种典型的剪刀状,即脚尖点地,膝盖紧贴,两只脚相向交叉,伴有“八字脚”等。

预防宝宝“八字脚”,家长应该怎样做?

为了预防宝宝“八字脚”的发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这些事。

1.保证宝宝各项营养素的摄取要充足。

2.在宝宝运动发育过程中要遵循其发育规律,注意不要过早地让宝宝开始站立。

3.宝宝可行走后,家长应该为其选择一些较为舒适的鞋子,最好是布鞋或胶底鞋。当发现宝宝在行走过程中出现“八字脚”时,需及时请医生进行诊治。

4.如果是因行为习惯所致的“八字脚”,家长可以先纠正其不良的行走习惯,如可训练其沿着一条较宽的直线行走,行走时注意使其膝盖的方向始终向前,走路时脚跟先着落,脚离开时重点放在足趾上,反复练习,可收到一定的效果,另外也可做专门的矫正鞋去纠正。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