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2月24日17点29分生八字是(2016年2月24日出生)

龙行天下 2024-01-20 14:40:36 网友投稿

又见闰月,新生儿闰月的生辰八字干支怎么算?

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

阳历每年365天,每四年会多一天。

阴历呢?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年会比阳历年少了十天左右,因此设置了农历闰月,好像十九年一轮回,每个人19、38、57、76…周岁的时候阳历生日和阴历生日会再度重合,或者相差一两天。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闰月份只有一个节气。

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有354.3672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而月历较年历短,两者相差了10.875天,因此,便要每19年相差206.625天,等于6.997075个朔月。而决定哪一个月做闰月,则依24节气而定,农历月份通常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清明/谷雨等,若某农历月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便会把该月作为上个月的闰月。以今年为例,若闰二月是三月的话,那么三月则只有一个节气“清明”,因此把机会就给了闰二月。

那么闰月的干支怎么算呢?

闰月出生,若在节气前则按上个月算,节气后按下个月算。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翻日历,一目了然。

关于出生时辰的干支如何推算也可参考。

2016年,西安18岁天才距高考百天时跳楼,遗言:一生已看透两件事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史说百家

编辑|史说百家

【前言】

“活着太苍白了,活着的言行让人感到厌烦,包括我自己的言行,我不屑活着。”

这是一位年仅18岁的天才少年所写,从这段文字当中,可以看出他的心智是如此的通透和压抑。

2016年2月24日,在距离高考仅剩百天的时候,这位天才少年选择以轻生跳楼的方法,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而他也留下了一封遗书,里面直言道:一生已看透两件事......

这位少年是谁?为何会有天才之称?又为何会选择跳楼自杀呢?他所看透的两件事又是什么呢?

【孤独的天才少年】

这位少年名叫林嘉文,是陕西西安人,而他之所以会被称为“天才少年”,是因为他在16岁和17岁的时候,接连出了两本大作。

其中一本名为《当道家统治中国》,洋洋洒洒30万字,一经发表就引得了学校和出版社的震惊,就连拜读过的人也都连连称奇。

甚至还有许多历史界的文人、教授,也都对此书连连称奇,就连宋史大家李裕民教授也十分认可林嘉文的写作水准和对历史的研究能力,甚至还夸赞他在历史方面的造诣超过了很多博士、博导......

但当学校和出版社想帮林嘉文大肆宣传一番的时候,却遭到了林嘉文的拒绝,他不希望别人因为他的年龄或者是他学生的身份,而对他所写的书有先入为主的概念,无论这个概念是好还是坏,他都不希望有。

所以林嘉文不光是没有做宣传,他甚至还要求出版社不要透露出自己的年龄会让身份,虽然这样的要求让出版社觉得十分可惜,但他们还是决定尊重这个少年的选择。

在学校时,林嘉文也时常因为自己的历史知识过分的渊博,而导致每逢历史课,老师都对他格外关注,毕竟出书的这件事情,学生们或许不知道,但老师是肯定知道的,再加上林嘉文那时常满分的历史卷子,让老师经常会在下课前留出一些时间,让林嘉文上台根据当堂所讲的历史内容,再做一些拓展性的知识演讲。

时间久了,同班同学都会有些揶揄的喊林嘉文“林老师”,或许大家也都知道,学习过分好的学生,在班级的人缘肯定是不会太好,特别是像林嘉文这样还经常讲课的,更是在无形中拉远了他与同学之间的距离。

所以林嘉文在学校是非常孤独的,他没有可以聊得来的朋友,放学之后就会回家,泡在自己的书海中,平时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即使父母让他出去多和朋友接触,他也只会拿着钱去博物馆,或者是一些和历史相关的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在林嘉文第一本书顺利出版后,他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便完成了第二本书《忧乐为天下》的撰写。

只不过这一次他并没有选择隐藏自己,而是将自己的成就和身份全都公之于众,而这件事情自然也得到了众人的疑问,毕竟之前那一本书林嘉文可是义正言辞的说不让公开自己的。

但事后根据林嘉文自己的口述也解释了众人的疑问,他认为自己的第一本书因为没有做什么宣传,对学校和出版社对自己的支持是有所亏欠的。

对于林嘉文这样的决定学校和出版社自然是十分的高兴,对于学校而言,校内出现了一个天才人物,自然是无比骄傲的;而对于出版社而言,自然是可以利用林嘉文的身份和年龄不断炒热度,从而让书籍大卖。

但这一切都是他人得到的好处,偏偏对于林嘉文而言,这一切的光环都是他的枷锁......

2015年12月,在西安中学和出版社的联合牵线下,给林嘉文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新书发表会,当天甚至邀请了不少史学界重量级泰斗参加。

就这样,一位年仅17岁的天才少年横空出世,他写出的两本有深度的史学巨作,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就连媒体也争相报道,一时之间西安大街小巷都在讨论林嘉文的事情。

而这也使得林嘉文更加的孤单,似乎从那时起他的身上有了一层淡淡的屏障,别人走不进去,而他自己也走不出来。

原本就没有任何朋友的林嘉文,现在甚至连可以打招呼的同学也都没有了,别人都在惊讶于他的才能,甚至将他内向的性格扭曲理解为是他不屑于和其他普通人交流。

但实际上林嘉文也是渴望有朋友的,但他内向的性格和成熟的想法,让他无法自如的融入到同龄人的世界当中。

通过出版社卖力的宣传和媒体的大肆报道,林嘉文彻底成为了名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从西安传向全国,在网络上爆火,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一样的声音......

或许这就是“人红是非多”吧,很多质疑的声音都在讽刺林嘉文,甚至有人还认为他就是靠着自己的天资,而并没有认真的钻研历史,不光如此,还有不少人在怀疑他作假。

各种褒贬不一的言论在互联网上“飞舞”,本身就敏感的林嘉文也因为这些事情变得更加的寡言少语,他背负了同龄人从来没有过的压力。

或许这个时候有人会说:“孤单和质疑本就是每一个天才的必经之路!”

但换言之,这对于一个少年来说,未免严厉了一些,如果顺利的走过去,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可若没有呢?那这些不当的言论和没有依据的质疑,就是一把把锋利的刀刃,毫不留情的了林嘉文的心中。

或许这也就是林嘉文走向极端的原因之一吧,毕竟他的家庭氛围还是很不错的......

【书香世家、耳濡目染】

1998年,林嘉文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这座城市是名扬千里的古城,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这里出生的林嘉文,自然也是受到了环境的影响,从小就热爱历史,并经常在父母的陪伴下去观望那些名胜古迹,听着父亲娓娓道来那些遥远的故事。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林嘉文家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书香门第,外曾祖父和外公外婆都是中学老师,母亲则是小学老师,父亲也在某法律院校工作。

所以自然而言的,林嘉文从小就对文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还牙牙学语的时候,就喜欢捧着故事书一个人看的津津有味,即使他一个字也看不懂,也阻碍不了他对书籍的热爱。

渐渐长大之后,林嘉文就果断抛弃了那些哄小孩子的故事书,而是开始缠着父亲一起去图书馆,经常一呆就是一天,并且他看的书,大多是关于历史方面的,常常都是忘我的沉浸在里面忘了回家。

每当这时候,父亲都会起身过去,一把将林嘉文抱起来,哄着他回家吃饭,只不过最终都是在父亲妥协将林嘉文未看完的书买回家才算作罢。

父亲也曾问过林嘉文:“为什么那么喜欢看关于历史的书籍呢?”

这个时候,林嘉文都会一脸认真,像个小大人一样的告诉父亲:“我总觉得历史中的人物总是在吸引着我。”

后来渐渐地,单纯的看书也满足不了林嘉文了,毕竟他的年纪太小,能看懂的书籍实在是有限,但他对历史的疑问却是太多了,就比如有次在他看完一本白话文历史书后,竟然问出了一个问题,直接让作为老师的母亲呆愣在了原地。

那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汉族打少数民族就是‘开疆拓土’,而少数民族打汉人就是‘侵略’?”

为了让林嘉文自己去找到答案,父母开始让他跟着爷爷一起看电视栏目《百家讲坛》,而这也成为了林嘉文除了学习以外,最多的休闲时间。

《百家讲坛》是一个专门运用各种形式,各种领域最顶尖的专家,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科普类节目,所以这对想要探索历史疑问的林嘉文来说简直就是“神丹妙药”。

那时,林嘉文一放学回家就抱着书包坐在电视机前,在节目没开始的时候,他就写作业,在《百家讲坛》一开始,他就好像“被催眠”了一样,彻底的沉浸在其中。

十分疯狂的是,林嘉文在课余时间把《百家讲坛》每期不落的全看完了,也正因此为林嘉文后来对历史学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或许这个时候有人会问:“历史这么晦涩难懂又枯燥的东西,怎么会有人喜欢呢?更何况还是一个小孩子呢......”

但其实林嘉文从来就不觉得历史学问枯燥乏味,反而他觉得妙趣横生,这就像是解答数学题一样,一环扣这一环,林嘉文甚至还能从那晦涩难懂的历史中得出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这也许就是兴趣的重要性吧,人总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发挥出巨大的天赋。

在小学期间,林嘉文就已经熟读《资治通鉴》、《三国志》、《辽金西夏史》等多本历史著作,当然,这时候他读的都是白话文版本。

父母在看书方面对林嘉文及其大方,喜欢什么就买什么,所以林嘉文可以一股脑读很多历史方面的书,直到上了初中,对于历史方面的研究就又上了一个台阶,也就是在那时候,他起了要出书的心思......

【结束生命】

时间过得很快,林嘉文已经步入高三了,或许是即将面临高考,学校高三年纪的学生都存在比较低气压紧张的学习氛围。

但一向稳重内向的林嘉文却丝毫没有受到这种紧张氛围的影响,他依旧是我行我素,存在于自己的世界中,也正因此,在学校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林嘉文可是大才子,他不需要和我们一样努力就能成功!”

表面意思上,或许是在夸赞林嘉文是一位大才子,但其实是在讽刺林嘉文有了好的出路,成了名人自然是不需要参加高考的。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林嘉文真的没有努力吗?如果他没有努力,那些文章和成就又是怎么来的呢?

所以这也就充分的体验出了一句话,那就是“树大招风”,因为林嘉文在学校实在是太过于惹眼了,自然也就会有一些质疑和否定的声音在不断的响起,可那只不过是人性的恶意揣测,压根就没有真凭实据,却也将一个脆弱的少年伤害的遍体鳞伤。

或许就是因为这多重的压力和质疑,让原本该活在阳光下的少年,患上了抑郁症,林嘉文的学校曾经就对外界透露,林嘉文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并一直都靠着服用抗抑郁的药物来维持正常生活。

对历史的迷恋让林嘉文对生活的前景感到迷茫,他通过历史看透了人性,看透了世界的规律,和运行轨迹,这对林嘉文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让他觉得人生是一眼望得到头的,他甚至可以预知未来的一切,这样的人生对他来说毫无意义。

就比如在高中分科的时候,他劝说别人选择理科,好就业,但他却直接就选择了文科,原因只是他在这方面积累的太多,不想要重头再来。

林嘉文真的想要选文科吗,他不选文科的话会面临什么?林嘉文觉得自己的人生仿佛只有一条路可走!

而对于自己患有抑郁症这件事情,他更是毫不避讳,他甚至还会在朋友圈里调侃道:“为什么说明书上说吃药的副作用是发胖,而我吃了全身又疼又困。”

有时他也会质疑自己的努力,甚至还写出了“为拼而拼”的话语。

或许就是因为他获得太通透了,才会觉得这个世界毫无意义;也或许是这世界上的恶意太多,让他彻底的失望了......

2016年2月24日凌晨,他在家里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还是选择了轻生,要知道当时距离高考只剩下了百天的时间。

但在之前,林嘉文还留下了“最后的话”,让我们也彻底明白了他看透了什么。

在遗嘱中,林嘉文首先提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再然后就是自己的心理医生,他是这样写的:如果你们追责郑皓鹏,就是在侮辱我。

足以看出即使是要离开这个世界,他也将自己的善意留了下来,并且他不光是对心理医生如此周到,同时他也为自己的孤僻向同学道了歉。

在林嘉文自己看来:他早就领悟了人生,因此在遗书中还写道自己看透了两件事,人生太没意思了。

第一是,未来对我太没有吸引力了;第二则是,仅就世俗的生活而言,我能想象到我能努力到的一切,也早早认清了我永远不能超越的界限。

【结语】

林嘉文的离世让所有人都觉得惋惜和悲伤,其中她的父母最是无法接受这件事情的,毕竟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却在成年之际离开了人世,这无疑是痛彻心扉的。

但站在林嘉文的角度,其实也是可以理解他轻生的意图,他太过于聪明了,看事物时更是直接从现象看到了本质,活的通透,也是一种致命的无奈。

而他的抑郁症,也是促使他自杀的“罪魁祸首”,只是即使这样小编还是想说:虽然这个世界就好像是一个循环,每个人似乎都在按部就班的过着自己的生活,但这却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即使你通透到看到了自己以后的生活,也不要轻易的放弃自己的生命,毕竟这本身也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

谨以此文,奉劝大家,要珍爱生命,世界还是有许多美好的!

END

我是怎么抽烟上瘾的?

#戒烟#关注我,让我们一起消除烟瘾,停止抽烟,重获新生。

今天,我们聊聊我是怎么抽烟上瘾的?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成年人的抽烟行为对我来说是不可理解的,他们抽烟的神态,烟味对我的冲击,形成鲜明的对比,曾经我爸爸是一个抽烟很厉害的人,每到过年回家,屋子里面就到处都是烟味,配合电灯泡昏黄的光,仿佛置身云端,只是那味却呛的我待不了1分钟,我问他烟好抽吗,他说不好抽,我说那你们为什么还抽,他说我是大人,你可千万不要抽,对身体不好。但是这些话并没有打消我对抽烟的强烈好奇和尝试的冲动。

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额驱使下,没过多久,我们几个小孩子在一个白事上偷了几支烟,趁着黄昏的夜色,躲在操场的墙角边,点燃了烟,尝试着吸了一口,浓烈的烟味,呛的我们大声咳嗽,那滋味真是一点都不好受,伴随着眩晕感,还有偷抽烟的刺激感,我们几个小孩子没抽几口就抽不下去了,都觉得抽烟一点都不好受。

这之后,我们胆子大的,喜欢比的几个小孩子,偶尔偷几支烟玩玩,受不了抽烟难受感觉的小孩子坚决不再抽烟了。这些受不了烟味的小孩子,他们的抽烟之路到此就结束了,后来成年后,他们也没有成为烟民。反而,是我们这些胆子大的孩子,出于一种莫名的好胜心,和觉得不会上瘾的感觉,偶尔偷几支玩玩。

上初中以后,身边抽烟的人多了起来,所谓的“混混”,不好好学习的人,抽烟几乎是标配,感觉不抽烟就是小屁孩,我的爸妈在我差点加入他们之际果断把我转学去了一所离家十几公里外的寄宿封闭初中,整个初中我并没有太多的接触烟草。

上高中后,情况更复杂了起来,学习压力大,青春期躁动,各种烦心事比之前多了不少,身边抽烟的人多了不少,各种关于抽烟能缓解压力、缓解烦恼的说法都出现了,高中的时候,晚上下课回到宿舍偶尔会抽一支烟,并没有感觉多么依赖,感觉完全在掌控范围,学校是封闭式的,不好买烟,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抽,大家之间都是相互资助一下,实在没有也就算了了,也有烟瘾特别大的,没烟后,真的去床底下找烟头抽。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在大学基本彻底放飞了,也没什么束缚了,一下子没人管了,开始正式开始抽烟,最开始一天半包,后来一天一包,再后来两天三包,这期间萌生过几次戒烟的念头,但是最长只有一个月没有抽烟,陆陆续续尝试过七八次戒烟,每次都是信心越大,最后的打击越大,曾经我以为自己是意志力特别强大的人,但是戒烟这件事深深的打击了我的自信心,我的内心深受打击,我认为这种心理上的挫败感对我的损伤,比身体上的问题要严重的多,我开始深深的怀疑自己,我感觉我被抽烟打败了,我想戒烟,但是我办不到。

那时候,身体上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最明显的就是每年我会咳嗽两次,春天和秋天各一次,咳嗽的非常厉害,会吐非常多的块痰,大概会咳嗽10天左右,好像是身体在排毒一样。

大学毕业后,我去部队当兵了,新兵第一年,是没办法抽烟的,我从一个烟民突然变成了一个不抽烟的人,最初几天有点不习惯,但是,我也知道没办法,不能顶风违纪,后来也就习惯了,完全没有之前戒烟时候的那种难受的感觉,我也感觉很神奇,新兵那时候也有不听话偷偷抽烟的,结果都很惨。

一年多的规律生活和体育训练,让我感觉自己像脱胎换骨一样,体重减了30斤,力量强了很多,过的非常充实,进入第二年后,对部队慢慢熟悉了,管的也没有那么严了,开始偶尔抽几支,刚开始抽烟时,身体上很不适应,头晕目眩的,可能内心深处的烟瘾开始复苏了,虽然身体排斥,但是心里是想抽的,过了一段时间后,就没有那么强烈的感觉了,开始正常的抽烟。

部队的训练强度很高,平常的生活相对单调规律,这些因素都容易让人抽烟,身边抽烟的人很多很多。我在部队那几年也尝试过好几次戒烟,无一例外都像大学那时候一样,以失败而告终,我在备孕期间也没能把烟戒了。虽然多次戒烟失败,对我的自信心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但是我还是想戒烟,抽烟危害太大了,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重新积累其戒烟的勇气和能量。

在部队的第六个年头,我有了一个女儿,她是2016年2月24日的出生的,月子的那段时间对我来说是最难熬的,我不想让媳妇儿和她闻到烟味,每次抽完烟都恨不得洗个澡,换身衣服,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本戒烟的书,亚伦卡尔的《这书能让你戒烟》,最开始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过了几天,我一个人在阳台上边抽烟边看书,终于在月子期间把书看完了,但是并没有戒烟成功。

后来休假结束,回到部队后我又把书看了3遍,最终在一天晚上回宿舍的路上,突然就想通了,从那一刻开始,我停止了抽烟,那一天是2016年11月2日,一直到今天,我没有在重新开始抽烟,不抽烟之后,我又在部队待了3年,我面对的压力和环境并没有变,但是我不再需要抽烟了,而且这期间我经历了严重的婚姻矛盾,差点离婚;经历了失去第二个女儿的痛苦;经历了转业的波折期,但是无论发生什么,我都没有重新开始抽烟。

这期间,我想了很多很多,总结了一套适合我们自己的一套戒烟理念,现在想用自己的话将它讲出来,将自己的经验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无论处于烟瘾哪个阶段的你,一点帮助,也许你正在受到烟瘾折磨的、想要戒烟却戒不了,也许你认为自己还没有上瘾,也许你认为自己能戒烟只是不想戒烟,请大家一定不要低估烟瘾的复杂性,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

最后希望每个烟民都能彻底摆脱烟瘾的束缚,回归自由自在的不受烟瘾折磨的生活。

待续······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