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朝阳隔(朝阳居士八字组合技巧)

痴人痴梦 2024-02-07 18:51:57 用户分享

梅山奇韵《声律启蒙》(山径肖殿群、唐孝璋)

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梅山奇韵《声律启蒙》

梅山小叟肖殿群初稿

朝阳居士唐孝璋改定

首语:小叟生于梅山,长于梅山(今湘西南雪峰山脉)。年幼时,寨中有一位短脚老奶奶能说会道,出口成章。稚童常围其侧,听故事,学儿歌。尤其是老奶奶用韵白讲唱的儿歌,令小叟一个甲子记忆犹新。比如捉迷藏:①“点子点菠萝,和尚唱海歌。海歌爬上树,青莲白姑出一窝。”②“点子点明堂,明日呷砂糖。新官来上任,旧官快去藏。”这些朗朗上口的韵文儿歌,启迪了我的童心。

其实岂止是我生我长的那个小山寨啊!千里梅山皆蚩尤传人,这里处处有诗,人人歌唱--梅山真的是一个诗的世界、歌的海洋。比如畲土岭头,鸣锣击鼓,唱的是《挖土歌》:“阳春好手到土畲,银锄起落无闲暇。你追我赶冲到顶,男欢女笑种天麻。多谢勤劳妹子家。”

比如幽幽山谷,春暖花开,木叶频吹,珮环叮当,唱的是《相思歌》:“日头落岭四山黄,犀牛望月妹望郎。犀牛望月归大海,情妹望郎进绣房。免得情妹守空房。”

比如梅山小女作新娘,离娘前夜好心伤,那时唱的是《劝女歌》:“在家作女贵如金,嫁到夫家改性情。一来要顺公婆意,二来要顺丈夫心。”

比如洞房花烛,亲朋环坐,那时唱的是《贺郎歌》:“郎才女貌正相当,之子于归配凤凰,美满姻缘天作合,好似梁鸿配孟光”……

何处高山无好水?梅山何人不唱歌!

大梅山上,这样的歌韵诗情,非止滋润了我的童年和少年,也使小叟受用一生沉醉一生。

小叟童年的那个年代是没有幼儿园、学前班的,7岁直接上小学一年级。后来渐识汉字的我“不幸”染上了“看耍书”的“恶习”,总是忍不住要将自己当时能够搜罗到的“课外书”看它个天昏地暗滚瓜烂熟。也不记得是在什么时候,我有幸读到了梅山奇韵《声律启蒙》,才明白自己幼时学唱的那些儿歌、迷醉的那些诗韵,在大梅山里原来都有根有源、流泉如蜜。

初读《声律启蒙》,即使是对照注释努力理解,我还是读不太懂。但那时的“耍书”很少,能够读到一本书,就像得到一个宝,朝朝暮暮,卷不释手。咀嚼日久,便渐渐喜欢上了那些惊艳的对仗和神奇的韵脚……

唉!中国古代关于声律的著作不少,而小叟独爱《声律启蒙》,并钟情一生牵魂一生。为什么呢?我想除因这书是我家乡梅山人的作品、是我最早接触到的关于声律的童蒙读物外,还因为它读起来实在是朗朗上口、意境太美了!

先说说梅山。湖南西南部的雪峰山脉,东接长沙,南邻广西;西则沅陵,北至常德。其地达千里,其史五千年。据说,这里是中华文明三大始祖之一、远古战神和兵主蚩尤的故里,又说是蚩尤余部及后代最后的据点……

雪峰山脉在历史上叫做昆仑山、会稽山、楚山、梅山,时期才改称雪峰山。其实梅山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上述“其地千里”的大梅山是广义梅山;今湖南省新化、安化二县是狭义梅山,古称“上、下梅山”。新化为“上梅山”,安化为“下梅山”。

梅山地区是中国蚩尤故里文化之乡、中国梅山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山歌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正如本文“首语”所述,蚩尤之传人演绎于梅山地区的浩如云烟的山歌,在大梅山上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送女于归有“嫁女歌”,男子迎娶有“贺郎歌”;男女传情有“隔山对歌”,逆水行舟有“纤夫号歌”,连山头开荒都有鸣锣伴唱的“挖土歌”……更有三闾大夫屈原放逐楚地时创出的空前绝后的浪漫主义诗篇《楚辞》,在不经意间与《诗经》平分秋色并驾齐驱。因此,梅山地区出一本号称“天下第一韵”的奇书,毫不奇怪;梅山奇韵《声律启蒙》的问世,实为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据湖南《宝庆府志》记载,《声律启蒙》一书的作者车万育(1632~1705)字双亭,一字与三,号鹤田,又号敏州、云崔,是地处梅山腹地的湖南宝庆(今邵阳)人。除《声律启蒙》外,他还遗有《怀园集唐诗》、《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历代君臣交儆录》等著作。

车万育幼年家境贫寒,父亲迷信风水。一天,家里请了一位阴阳先生来选墓地,阴阳先生指着某地说:“此地甚佳,但需五百年后始可发迹。”当时年幼的车万育随在父侧,插嘴说道:“那就把五百年前的祖宗,改葬到这里来,现在不就发迹了么?”阴阳先生见其聪慧,说道:“日后此子必定发迹。”此后,车万育发奋攻读,参加科考,一帆风顺,由秀才而举人,康熙三年(1664)中了进士,接着授户部给事中,后升掌印。

我国是个有诗意、重教育的国度,拥有几千年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古时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念熟了《声律启蒙》里的句子,初步熟悉了音韵格律,很自然地领会了平仄对仗,学做对联和诗词,就容易得多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熟能生巧,就是这个意思。

《声律启蒙》按韵分编,平仄协调。它以独特的韵律之美,将天文地理、神话传说、时令文史、人伦世俗、宫室珍宝、山河风物、器用饮食、鸟兽花木信手撷来,浑然一体,虚实以对。它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读起来如唱歌一般,在中华文化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它还融进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及典故俗语,使读者于潜移默化之中了解我们的历史与文化,并感受到汉语的音律之美。

古来好书千千万,小叟为何独爱《声律启蒙》?

小叟爱《声律启蒙》,在于她韵美如仙。天地之间有泉水叮咚、惊涛拍岸、小雨淅沥、春风拂面,也有黄莺啁啾、蛙鸣蝉吟、流水潺潺、落叶簌簌,而《声律启蒙》的声律之美,就同这些天籁之音一样,陪伴和抚慰着小叟的心灵。比如“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简简单单的几句,念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浓郁,闭上眼又句句入画有影。读斯文也,脑中的美好与妙曼如屏影映,醇似窖酒,美若仙飘。“三月春浓,芍药丛中蝴蝶舞;五更天晓,海棠之上子规啼”……名词佳句在书中如珍珠散落,随手可得,诵读起来满口留芳,如沐春风。小叟认为,《声律启蒙》被称为国学经典、最美音韵,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小叟爱《声律启蒙》,在于她对仗如神。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年来薪火相传。虽然时下我们对对联既熟悉又陌生,但对仗这种古老的修辞手法早已根植于我们的血脉之中。读《声律启蒙》,一串串美妙惊艳、意想不到的对仗有如八月桂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令我心润如沐,让我沉吟至今--唉!人生多少春冬夏,只愿长留桂香中。比如,“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日暖园林花易赏,雪寒村舍酒难沽……”“天欲飞霜,塞上有鸿行已过;云将作雨,庭前多蚁阵先排……”《声律启蒙》里每一句都是对仗,随便挑出一对来,都觉音韵铿锵,对仗严格,辞藻华丽。吟诵之际,汉语对仗之美直抵小叟心田,使我沉吟,让人心醉。

《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

小叟爱《声律启蒙》,在于她典故如酒。在严谨优美的对仗和押韵里,《声律启蒙》蕴藏着一个又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或寓意深远的典故。比如:①“三尺剑,六钧弓”:手提三尺剑打天下是汉高祖刘邦的英雄事迹;六钧弓是古代勇士颜高的手中强弓。②“颜巷陋,阮途穷”:孔子学生颜回出身贵族却简居陋巷,生活困顿但乐观豁达,安贫乐道;魏晋“竹林七贤”之首阮籍是自驾越野狂人,常驾车独游,边走边饮,不走常道,亦无目的地,车到穷境饮酒尽,就“恸哭而返”。“颜巷陋,阮途穷”六个字包含了两个故事,两种哲学,两种心境,两种处世态度。③“冯妇虎,叶公龙”:春秋时期,冯妇打虎为生,能空手搏虎,后来他做了“善士”,发誓不再杀生。有一天在野外见众人正在围捕一只虎,可没人敢上前,冯妇不由自主大吼一声,一个箭步就冲了上去--就像如今那些“爱打字牌麻将的人发誓剁手戒牌、爱喝酒的人说今后打死也不端杯、老烟鬼决心抽完这一支明天再也不抽了”一样;春秋时期,楚国的叶公非常喜欢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后去拜访他,叶公却吓得魂飞魄散抱头鼠窜--虽说是口头巨人行动矮子,但小叟觉得凡事都要“起眼动眉毛”,灵活机动:难道危险来临还不赶紧溜吗?④“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王充《论衡》记载,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在路边哭泣。为什么?因为他年少时以文求仕,但那时君王重武;后来他练武有成,君王已逝;少主即位,启用青年,奈何他这时已是两鬓斑白。哭了!这是终生不遇的典型啊。姜太公钓鱼,一蓑烟雨,愿者上钩。美了!这又是老年得志的典型。两个故事,两种不同的人生际遇,鲜明的对比。多么简洁而优美的叙述!这些故事、典故甘醇如酒,读之如小饮,小饮则心醉,其意境是多么美妙而深邃啊!

小叟爱《声律启蒙》,在于她诗意如飞。《声律启蒙》每句皆诗,有着不胜枚举的诗歌借鉴引用化用的优美词句。既句句读来皆诗,又句句暗扣经典诗句。比如《声律启蒙》中的“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就对应着宋代罗志仁“来鸿又去燕,看罢江潮收画扇”、宋代陈允平“来鸿去燕知何数,欲问归期朝复暮”、金时元好问“来鸿去燕十年间,镜中看,各衰颜”等诗句。又如《声律启蒙》中的“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色杏花红”一句对应着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声律启蒙》中对诗词的引用借用化用,与原诗一样美妙甚至更有韵味,真的是天然偶成,诗意飞扬,无与伦比。

在小叟看来,梅山奇韵《声律启蒙》虽为启蒙读物,却是一世先生;虽为幼学经典,却是毕生华章--它实在是小叟一辈子都攀不完的高峰!

或问:像《声律启蒙》这样一部美到无以用文字表达的经典,现在又怎样了呢?唉!世人代代如鸟过,书页风翻一张张;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其实当今的年轻人都对《声律启蒙》知之甚少,或因其意境深远而避之如瘟,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声律启蒙》这类国学经典可能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也难怪,当今学子皆被高考所累,在传统文化方面钻研不够,根基不稳。他们平时还被考试分数耽误了劳动锻炼和人际交往,偶尔的休闲也只爱打游戏不爱看“耍书”(比如一部手机包罗万象即可轻取网游而放弃一切),有的长大走上社会后学识浅薄能力低下自我封闭,或只能在网络小说和故事游戏里寻找自我迷失方向,或只能在抖音系统里自我安慰傻笑成痴,或只能将美颜技术当成灵丹妙药梦留青春……

其实小叟并不觉得这种现象就是传统文化的堕落、沦陷和不幸,而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低潮、蛰伏与蓄势。因为小叟植根于梅山民间,读书听歌几十年,耳濡目染,心随诗飞,只觉古典国学的传承,至今仍有一片蓝天。这一片蓝天覆盖了梅巅山麓,覆盖了村村寨寨;千里大梅山如今还是歌谣的天地,这儿仍然充盈了诗韵的云烟。从孩提记事至花甲时日的回眸,小叟由衷慨叹:蚩尤子孙无时不讲声韵,梅山寨民无处不赋诗歌。

梅山如此,中华亦然。我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醇香,岂可因一时的低潮和落寞,就中断了它的传承、枯萎了它的秀美?长江清远,黄河浩荡,我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中华优秀文化注定向东,千山难阻。

当然,小叟并不希望现在的人们一见面就撸袖鞠躬、就之乎者也:足下上姓?令堂康否?令爱贵庚?不希望将洗脚说成“濯足”、将洗屁股说成“浣腚”。但小叟也不希望后人理不顺自己的文化来源,不希望我们的古典文化就此断层--如果将中华文化的美丽结晶都丢弃了,而去寻找一些虚无飘渺的东西,或舍近求远舍金求铁,或事倍功半误入歧途走入穷途,那实在是太可惜太不应该了!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对于梅山奇韵《声律启蒙》这种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经典,我们只可淡取之而不可轻弃之。我们既不能死钻牛角尖,让思想固化于古籍而不能自拔;又要让研读经典、继承文明成为一种风俗一种时尚。

是的,我们追求科技创新社会进步,同时也不放弃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但要继承国学经典,还要让中华古典文化代代相传发扬光大!(2021.11.12)

尾声:梅山奇韵《声律启蒙》可以唱读,而且吟唱起来好听极了:

参考视频:《声律启蒙》吟唱--

视频加载中...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作者简介: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1961- )-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读过大学中文系,修过志书,做过机关职员;曾两度从教,两次入伍,两番转业,两试经商;从军20余年,从政近20年。著有长篇历史小说《先河》、《搏命梅山女》。时年60岁。

山径文学社唐孝璋(1938- )-,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著名高中语文教师,博学多才。1960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著有长篇小说《人生梦》上、中、下三部。时年83岁。

推荐阅读:

①点击文字-《梅山奇书〈耍谈经〉》

②点击“链接”-「链接」《搏命梅山女》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