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里的藏干是什么意思(十二地支藏干表详解)

君心似我心 2023-11-23 11:03:19 网友整理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地支相冲的命理取象

一、地支相冲的表现形式

子午相冲、卯酉相冲、寅申相冲、

巳亥相冲、辰戌相冲、丑未相冲。

子午相冲,子中“癸”水克午中“丁”火,同时午中“己”土又克子中“癸”水;

卯酉相冲,酉中“辛”金克卯中“乙”木;

寅申相冲,寅中藏“甲”克申中“戊”土、申中“庚”金克寅中“甲”木、申中“壬”水克寅中“丙”火;

巳亥相冲,巳中“庚”金克亥中“甲”木、亥中“壬”水克巳中“丙”火;

辰戌相冲,辰中藏“癸”克戌中之“丁”、戌藏“辛”克辰中“乙”木;

丑未相冲,丑中“辛”金克未中“乙”木、“癸”水克未中“丁”火、未藏“丁”克丑中“辛”金。

地支相冲,是取地支中正相对的宫位为冲,是地支藏干之间相互战斗的过程。逢冲必生变,变吉变凶需看命局的喜忌而定。

二、地支相冲的命理取象

1、子、午、卯、酉相冲是四正位之冲,吉凶表现也较为突出

子午相冲,

事业方面,主人事变动、职务变迁等;

情感、社交方面,主为情困惑,易生纠葛等;

健康方面,多在心血管以及水灾、火灾出现意外。

卯酉相冲,

事业方面,主环境变动,如出差或异地工作;

情感、社交方面,主背信弃约、易生纠纷;

在健康方面,多主身体易留疤痕或易生肝、胆、肺部的疾病。

2、寅、申、巳、亥相冲是四长生之冲,冲力较前者相比要相对弱一些。

寅申相冲,

事业方面,主工作变动、工作性质变化;

情感、社交方面,易冲动、急功近利;

健康方面,多在肝胆、肺、头部、筋骨以及神经方面出现疾病。

巳亥相冲,

事业方面,主工作变动、工作性质多走动;

情感、社交方面,易心烦意乱、是非口舌;

健康方面,易出现心脑血管以及泌尿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3、辰、戌、丑、未相冲是四墓库之冲,墓库中的藏干都是财、官、印,因而最喜相冲。

辰戌相冲,

事业方面,主环境变动、职业变动或购置房产等方面的信息;

情感、社交方面,易出现官非、诉讼;

健康方面,多表现在脾、胃、肾、皮肤等方面的疾病。

丑未相冲,

事业方面,多主工作变动或居住地变动、事业易生阻逆;

情感、社交方面,主为人不善言辞,朋友不多;

健康方面,多在皮肤、脾胃以及心脏等方面出现疾病。

当命局中碰到地支相冲时,需结合日主的喜忌来判断其吉凶,喜神被冲则凶、凶神被冲则吉。虽说地支相冲的吉凶表现明显,而当八字中子、午、卯、酉或寅、申、巳、亥四字全见的时候,反而成大格,不以相冲论(辰、戌、丑、未四见为四合)。

地支藏干如何记忆?

天干和地支,都有阴阳之分,且对应于各自的五行。这些基本知识以前分享过,不再赘述。

不过,地支的五行相较于天干,要明显复杂一些。

因为地支包含了一到三个天干,可称之为藏干。要想在命理学上深入下去,地支藏干必须熟练掌握。

于初学者而言,这些藏干并非那么容易记牢。在此我总结归纳了三种记忆方法,供参考。

第一种,列表法。

如下图,这样一来想要查询非常直观。

第二种,口诀法(或称歌谣)。

自古以来,为了方便记忆地支藏干,曾有口诀在民间流传。我把一段顺口溜略作修改,具体如下:

子藏癸水在其中,丑癸辛金己土同

寅藏甲木及丙戊,卯中乙木独相逢

辰藏乙戊三分癸,巳中庚金丙戊丛

午藏丁火并己土,未中乙己丁共宗

申藏庚金壬水戊,酉中辛字独丰隆

戌藏辛金及丁戊,亥中壬甲是真宗

如果将以上顺口溜当作歌谣来记,时间长了肯定会加深记忆。关键是在实际应用里要多多练习,潜移默化,逐步变成信手拈来的知识。

第三种,归类法。

类似前面分享的天干寄生十二宫,同样可把地支分成三组来记忆。这里采用的主要是理解记忆法,只要真正弄明白了原理,记住地支藏干就水到渠成。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地支藏干分为本气、中气和余气。所谓本气,就是代表自身性质的那个天干。比如丑,五行为土,所以己土就为其本气。

本气力量(可以这么理解,但要灵活运用)肯定最强,几乎占了七八成的样子。故而地支藏干当中的本气一定要非常熟知,达到张口就来的地步。

中气,其性质(力量)明显不如本气,通常是当令五行或相生五行。仍以丑为例,丑为冬月,水旺,所以癸水为其中气。

至于余气,从力量上看又不如中气,通常是该地支的三合五行(指辰戌丑未)。丑中的辛金为余气,这是因为巳酉丑合金。

理解了本气、中气和余气,再来看分组。

第一组寅申巳亥。除了亥,寅申巳均藏三个天干,而且余气都是戊土。

第二组子午卯酉。除了午,其余三个只有一个本气。

第三组辰戌丑未。都是藏三个天干,余气上面有述,很容易记住。关于中气,则是当令五行。比如辰,为春月木旺,所以中气就是乙木。

这样一分组,不仅能加深记忆,甚至在实际应用中亦能帮助推断。命理知识,虽说抽象晦涩,但有其规律可循。

多看,多练,多悟,多思考,多总结,多坚持,相信大家终有所获!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