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女人的八字(做生意女人的性格特征)
什么样八字的人,适合做生意
有些人适合打工或者从政为官,有些人却只适合做生意,这些“基因”其实就种在你的八字中。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不适合做生意,却总是羡慕做生意人的自由、赚钱发财,于是蠢蠢欲动,不适合做生意却跑去做生意,结局往往是失败,又回到打工的起点上来;有的人适合做生意,却固步自封,往往错失发财的良机。
怎么才知道你是适合打工、还是适合做生意呢?还得从八字大运中来找信息。
1
八字中偏财旺于正财的人,适合做生意。
正财代表可预见性的稳定收入、不属于大财,属于靠辛苦劳动所得报酬,所以正财一般指的是工资。而偏财,则属于不可预见性的非稳定收入,属于大财,属于非辛苦劳动获得的钱财。
八字中偏财旺的人,大都在钱财上具有强烈的投机心理,不喜欢靠辛苦劳动挣钱,在赚钱方面欲望大,不安于现状,喜欢轻巧获利,所以适合做生意。
2
八字中偏官旺于正官的人,适合经商。
偏官、正官代表工作。正官代表上班,代表按部就班地做事情,代表墨守成规的保守派,这样的性格自然安于现状,不会也不喜欢去做生意。
而偏官的性格正好相反,代表心眼主意多,喜欢走捷径,喜欢开创新事业,不保守,胆子大,这样的人在事业上往往会自己开辟一条道路,所以适合做生意。
3
八字中食神、伤官多的人,适合经商。
食伤是八字中财的源头,性格上代表喜欢新事物,脑子灵活多变,绝对不墨守成规,这样的人很少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不可能很融洽地在一个集体中生活,也不会长期坚持周而复始、上班下班。所以,八字中食伤旺的人,迟早只能走自由职业之路,要么去跑销售,要么从事技术行业,要么就自己做生意。
上述偏财和偏官在八字中所处的位置也很重要,一般情况下,偏财或偏官在日支的人,尤其适合经商。
有了这些适合经商的“基因”,并不等于随时都适合经商,还要根据自己大运情况,选择有利的时机、有利的行业开始经商,才会发财。
从基层销售员到”营销女皇“,看董明珠倔强的人生
董家“倔姑娘”
南京这座城市一直都在上演着传奇,董明珠也是这座城市的传奇之一。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面对独立抚养孩子的重担,前路茫茫,似乎哪里都没有希望,但如果你认为她会被生活压垮,那便想错了。董明珠是个骨头像铁一样刚硬的女子,这样的性格,在她小的时候就显露了出来。
1954年8月,一声啼哭打破了董家的安宁,董家的第七个孩子出生了,这个小女孩一出生就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因此父母给她取了个名字——董明珠。
实际上,她的到来并没有为董家带来多少欢乐,反而增添了一些负担。董明珠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七个孩子对于他们来说是个巨大的负担,董明珠就是在父母的“嫌弃”下长大的——或许他们也想不到眼前的“明珠”与他们的设想大相径庭。
幼时的董明珠就像个假小子,除了偶尔碰碰布偶这类女孩子专属的东西,她大多数时候都跟街上的男孩子玩在一起,打打闹闹,上房揭瓦、下河摸鱼,完全没有女孩子的矜持模样。父母担心她长大变成假小子,循循善诱地教导她什么是女孩子该做的,什么是女孩子不该做的。慢慢地,在父母、姐姐们的影响下,董明珠也变得淑女了,但她跟普通的小女孩还是迥然不同。
到了入学的年龄,董明珠脑袋里装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她总是提出一些大人们都难以回答的问题。在一次课堂上,她举手问老师:“为什么这样不行?”老师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这是规定。”这件事在董明珠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她很少再提出类似的问题,而是用自己的小脑袋瓜去想。
时光荏苒,董明珠出落成了大姑娘,对凡事都有了自己的思考,也对周边的环境有了新的认识。有一天她对母亲说:“这南京城显得太老旧了,应该给它打扮打扮,让它新鲜新鲜。”母亲没有理会她,只是说:“这事是大人们的事,用不着小孩操心,你个女孩家,将来懂得相夫教子就行了。”
她不服气地对母亲抱怨:“这事为啥是男人们的事?女人就不能想,不能做吗?”
母亲说:“你还小,等长大了就明白了。”
虽然当时她不明白母亲的话,但是这些话一直记在她的心里。后来,她成为格力的主管,便把女性的工作地位扶上了一个台阶,也始终把变革、创新作为格力的头等大事。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世人:有些事情,不只男人能做,女人也一样能做!
董明珠是个十分要强的女子,无论是在她的学生时代,还是在她事业有成之时,她都始终保持着优秀。后来她经常说,在她上学的时候,从来没挨过老师的批评,什么事情都想争第一,没有因为犯错而把家长找到学校。对所学的课程也是如此,她没有偏科,每一门课都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
“每个学期,我都会把一张优秀的成绩单交到我父母的手中。”即便是现在事业有成的董明珠,谈起年少时光也是满脸笑容。
事实如此,那时董明珠作为家里的第七个孩子,在学习上从未让父母操过心。她回忆自己的学生生涯时说:“我写作业,没撕过纸,作业本上几乎没出现过错误。老师们总是把我的作业本当成范本让同学们学习。越是向我学习,我做起作业来越是认真,作业完成得就越好。”
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董明珠在获取知识时总是事半功倍,也让她有了更多开阔视野的时间。提到学习这件事,董明珠有自己的方法——据她介绍,她一般都在上学的时间里看书,放学以后,是绝不碰书本的。她认为学会了的知识,再去看,再去复习,就是浪费时间。放学后,她更愿意像个假小子一样,去打球和爬山,而不愿意坐在那里继续看书。“我觉得,只要学习成绩能让老师和父母满意,就没必要整天盯着书本看。”
不用说,董明珠从小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功课好又让父母省心,但这并没有让她平庸,而是让她有了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
从小就与众不同、敢想敢做的董明珠,在同龄的孩子中显得很出众,也为父母挣得了脸面。如果说这时的她让父母十分欣慰,那么,日后她成为中国家电的领军人物时,她的父母则是骄傲的——这个小女儿的成就,让中国亿万家庭过得更加“舒适”。
董明珠在学习方面十分出彩,父母在家庭教育上也从不松懈。那会儿家里孩子多,董明珠的父母却能面面俱到,这实在不易。坦承地讲,董明珠家里并不算富裕,但她的父母很注重保持孩子们的体面,就算衣服有补丁,也不穿在外面,而是穿在里面,做事情是这样,做人也是这样,要有“十足”的面子。后来她说:“我的父母,非常注意我们的言行,一直教导我们说话办事要诚实,绝对不能骗人,不能撒谎。”
良好的家庭教育,让董明珠具备了优良的秉性,这也让她在日后的工作中有了比其他人出色的可能。在加入格力之后,她凭借一己之力,让格力绽放生机。若是其他人,也许早就志得意满,开始消耗自己的名声了,但董明珠这个“倔姑娘”,却仍然精耕细作,朝着自己认为对的方向一路狂奔。
在格力形势大好之时,董明珠也开始对亲人、朋友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
通过几年的奋斗,格力声名鹊起,成为炙手可热的品牌。正值格力在全国范围内扩张之时,很多人想起了董明珠,想走走后门。
一天,董明珠的哥哥姐姐从南京坐火车来找她,刚开始只是闲话家常,说说父母、谈谈东东(董明珠的儿子)的事。慢慢地,董明珠意识到他们来的目的没有这么单纯,他们想要的是区域代理的资格。董明珠很为难,一方面是亲兄妹,东东也多亏了他们的照顾,一方面是自己的工作,怎么办?思来想去,董明珠还是咬牙拒绝了。
与哥哥姐姐不欢而散后,董明珠就接到了父母的电话,父母劝她别太较真,可以适当地帮帮她哥哥,他对东东一直都不错,兄弟姐妹间不要互相为难。电话里董明珠丝毫没有松口,她只是反复劝说父母,毕竟单位不是她一个人的,自己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如果人人都走后门,公司就垮了。
虽然道理如此,但家人并没有理解她。哥哥姐姐对她恶语相向,说她翅膀硬了就不管别人了,一点人情味都没有,本来不是什么大事还往公司上扯,根本就是不想帮忙。就连父母也不理解她,一时之间家庭氛围异常紧张。
这件事持续了很长时间,最后以董明珠的坚持,父母、兄弟姐妹的妥协结束。那一段时间,大家见面还是会比较尴尬。而今谈起那段往事,董明珠直言自己有些对不住亲友,可她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董明珠在格力的日子里,发生过太多类似的事情,很多人说董明珠矫情,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能帮一把是一把,就算那么做了,格力一样会有今天的成绩。也有人说董明珠做得对,规则之下无亲情,企业要想发展就得铁面无私。
董明珠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心中的坚持和她的“倔脾气”。格力发展至今,靠的是技术和产品,同样也靠着董明珠的原则。无规矩不成方圆,她笃信只有坚持原则,不靠关系、不靠情感维系的企业,才能真正发展成为世界强者,才有资格和那些优秀企业一决高下!
20多年间,无数的人托关系走后门找到董明珠,但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规矩约束之下的格力比其他公司少了些人情味,但却多了些成功的机会,这背后少不了董明珠的倔强。这个“倔姑娘”,带着一股子倔劲儿越过高山,跨过激流,向世人呈现着一个最具个性的自我。
叛逆少女的自我修养
有人说,董明珠的“倔”,成就了格力今天的“牛”。诚然,学生时代的她虽然没有被老师找过家长,功课也好,但这不意味着她不倔,不叛逆。只是她的叛逆多在课下时光,并且她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董明珠的“好学生”形象一直维持到上初中,初中时,她想学习游泳和骑自行车,但是父母极力反对,一是因为家里日子过得拮据,没有余钱;二是因为他们认为一个小女孩学些安全的特长更合适,不要接触有危险的事情。这事若是在以前,董明珠只会噘着嘴不开心,但这次她却不肯让步。父母看到她这次态度如此坚决,争执不下,只好让步。
学习游泳和骑自行车,是董明珠年少时为数不多的“抗争”行为,也是她叛逆成长的见证。
当时学习游泳的过程,董明珠除了怀念,还有些后怕。她直言第一次学习游泳的经历并不愉快,甚至很危险。为了能够学好游泳,她找的老师是一位身经百战的游泳健将,横渡长江都不在话下。这位教练不但业务水平高,还是个好老师,跟着他学习游泳的孩子都爱上了游泳,学生们也都跟他一样,一见到水就兴奋。
可凡事都有个例外,这次意外就发生在董明珠身上了。
一天,她跟着老师来到池塘边,老师给了她一根竹竿撑在水里站着,老师下水示范性地游了一圈再教她。因为过分注意老师的动作,董明珠在第一次下水后一不留神掉到了池塘里。她很害怕被淹死,拼命地喊救命,可是越着急,往水下沉得越厉害,一连呛了好几口水。当时她甚至以为自己要被淹死了,再也见不到父母了。
好在没有发生什么危险,经历过这次意外,同学们都认为她不会再学游泳了,可到了第二天,她还是带着自己的泳衣来到池塘边找老师报到。
很多人都很疑惑,连老师也问她为什么还来,她梗着脖子,执拗地解释:一般人都会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但是她不想半途而废,她想克服怕水的心理。落水当天回家后,她没有告诉父母自己溺水了,害怕他们挡着自己去学游泳。第二天,她按时赶到池塘边,默默地告诉自己就算呛水也没关系,一定要克服恐惧。她甚至发誓:一定要尽快学会游泳,让别人看看。没过几天,带着坚定的心,董明珠真的学会游泳了。从此之后,她遇到问题就想着怎么处理,而不是绕过去。
董明珠的做法很像国外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让孩子直面自己的恐惧。正是这种方式,让她变得与众不同,慢慢地被贴上了叛逆的标签,同时这也成为她日后主持公司工作的原则。
现在的董明珠,一有空闲就喜欢到水里泡泡,她说自己从游泳的体验中学会了很多,一个是总结,一个是思考。她甚至很佩服当年的自己,小小年纪无所畏惧,如果是现在,她可能不会那样莽撞了。
董明珠游泳还有个特点:不与比自己会游泳的人一起。“与最会游泳的人在一起,会让我感到差距太大,不会产生成就感,也不会拥有胜利的喜悦。我还告诉自己,要把会游泳当成一种必备的本领。自己掌握的本领多,至少说明自己的智商高、悟性强,会增强自己做事的自信心。直到现在做董事长兼总裁,我时时用在学习游泳时所得出的思考来警醒自己。”
如果说学游泳教会董明珠克服困难,那么学骑自行车则教会了她“东山再起”。
学习游泳虽然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但好歹还是同意了,但学骑自行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谈起学骑自行车的事,董明珠都会显得很兴奋,因为那是一次“完全的叛逆经历”,一切都是偷摸着进行的。
当时董明珠与父亲说了想学骑自行车的事,但是父亲怕她遇到危险,摔坏身体,于是不让她学。父母不支持,她只能偷偷地学。每次父母一出门,她就推着家里的那辆破自行车出门,等父母回来之前再偷偷地把自行车放回去。
和所有孩子一样,第一次骑上自行车的董明珠面对的就是摔倒。在无数次的摔倒后,她渐渐地可以不摔倒了,又慢慢地可以直行了,觉得自己差不多了,她就开始“上路”。
这一天,她和平时一样,趁着父母不在家,独自推着车出门了。正当她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一辆黄色的公交车迎面驶来,吓得她一身冷汗。她一时慌了神,不知道该怎么办,只知道往前骑,完全忘记了刹车,慌乱中又摔倒了。其实她当时只是害怕了,公交车在离她还有几米远的地方就已经停稳了,她完全没有危险。
公交车开走后,她开始生自己的闷气了:“我为什么会心慌?我为什么要往后仰?我为什么会掉下来?我一定要学会熟练地骑自行车。”这样的信念一直支撑着她,没过多久,她就能熟练地骑自行车了,再也没有摔倒过。
董明珠骑自行车,并未因后来担任格力董事长就撂下,闲暇时她经常和孙子一起骑自行车去户外,一来可以多做些户外运动,陪伴孩子,二来可以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教会孩子如何在生活中学习,如何面对困境。
在亲戚朋友的眼中,董明珠是从学游泳和学骑自行车这两件事情上开始变得叛逆的,这两段经历,也让她冠上了“假小子”的称号。每当提起这段往事时,她总是说:“也许我就是这么一个人,不像别人那样失败了就失败了。对于失败了的事,我是一定会重新尝试的,一定要把失败变为成功。我的骨子里,就有那种倔强和自强的韧劲,做一件事,不做成功我是绝不罢休的。”
在一次大学的演讲中,董明珠又提起这段经历,她直言没有跌倒就没有爬起来,没有爬起来就没有经历,没有经历还拿什么去跟别人拼?
在这场听众爆满的演讲中,董明珠将自己的年少经历和这么多年企业管理的经验和盘托出,毫无保留。在之后的记者采访中有人问道:“为何与这些不懂世事的学生谈这么多?”董明珠表示,她也不晓得自己讲的这些学生们能听懂多少,能去思考多少,但是哪怕只有一个人,能像她这么“叛逆”,中国的企业就多了一份希望。
董明珠的倾情奉献也得到了回报。几年之后,她收到了一封信,当年课堂上的一名学生以创业者的身份谈到了当时得到的那份鼓励,并坦言自己这些年来的问题和自己取得的成绩。在信的末尾,这位创业者再次感谢董明珠当年的教导,说如果不是董明珠当时在课堂上的那些话,自己不会有今天。
这件事给董明珠的启发和感触良多,从那以后,每到一个可以帮助他人的场合,她都试图鼓励别人抓住机会、解放天性。
在越来越繁忙的工作中,董明珠还是会抽出时间,到校园里去走一走,全国各个省份的许多高等院校中都曾出现过她的身影,一个个子不高、神采奕奕、话语铿锵有力的女性鼓舞着学生们去干自己想干的事,不要害怕失败。
有人不理解她,甚至还用这类事情攻击她,说她教唆别人,鼓吹自己的价值观。面对质疑,她只说了一句话:“我没做过教唆别人的事情,只是希望他们能够有人支持,清者自清,你们以后会懂。”
简简单单,没有辩解。时至今日,董明珠依然是“叛逆”的,从那个叛逆的小姑娘长成了叛逆的大姐。她的叛逆在生活中无伤大雅,但在工作中,难题就来了。她既不能一口否决他人,又不能完全遵照别人的方法处理事情,刚刚加入格力的那段时间是她工作乃至人生中最困难的时期。
在多次的“强硬”态度下,在多次的“叛逆”下,员工们也渐渐摸透了董明珠的行事作风,很多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她也养成了坚持己见的工作作风,甚至还口出豪言:“我说的就是对的。”
董明珠的少年时代,是在游泳和骑自行车中度过的,其中有很多跟普通人一样的热血往事、丢人糗事,但不得不承认,她那种倔强不服输的性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也许正是这种天生的倔强成就了她。
突遭变故,没时间悲伤
带着叛逆,董明珠走过了她的青春期,之后与常人一样结婚生子,走进职场。当时,她就职于位于南京的一家化工研究所,虽然平日里工作很枯燥,但她和丈夫爱的结晶——东东的到来,给他们平淡的家庭生活增添了乐趣。
可是好日子还没过多久,在东东两岁之际,董明珠30岁之时,意外发生了。
198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夺走了董明珠丈夫的生命,两家人顿时陷入悲痛惋惜之中,可留给董明珠悲伤的时间却不多,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她得担起担子,一想到儿子东东,她也有些发愁。当时她的工资不高,又要养家,又要还欠下的医药费,日子苦得很。
董明珠的父母和公公婆婆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勉强能养活自己,可因为刚刚给女婿、儿子看完病,积蓄花尽,还欠了一些外债,是没有能力帮扶董明珠和东东的。
那个时候的董明珠,是在苦水里过活的。她的工资对于捉襟见肘的日子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而未来的路还很长。她思虑了很久,觉得应该有所改变。这样的想法,在她的脑子里盘桓了六年之久,她想外出打拼。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家人后,却没有得到支持。
父母和哥哥姐姐都来劝她,说东东有多苦,两岁没了爸爸,眼下又要离开妈妈。这些都是董明珠心知肚明的,她也舍不得儿子,可骨子里带着倔劲儿的她仍决心去闯,等稳定之后再接儿子过去。家人几次劝说无果,只得遂了董明珠的意。
董明珠原来虽然有些叛逆,但并不会如此强硬,是生活给了她更大的勇气。江南女子大多温婉,可董明珠身上全然没有这样的气质,她仿佛要挣脱这个生她养她的城市,创出一个新的世界。
其实,在父母和哥哥姐姐的眼里,董明珠完全不必过得那么辛苦。丈夫不幸离开了,但生活还是要继续,她理应再找一个人嫁了,带着东东过衣食无忧的生活,何苦那么劳累?
董明珠没有这种想法,丈夫的突然离世更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她和东东需要钱。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没有钱就没办法让东东过好的生活。抱着这个信念,董明珠没有悲伤的时间,她把东东托付给家人照看,决定自己出去闯一闯。
是年,董明珠36岁了,已过而立之年,按理说什么决定都应慎重,可她就是无心安稳,不服输。
20世纪90年代,无数年轻人背起行囊,告别家人,怀揣仅有的积蓄和梦想投入商海浪潮中,董明珠也是其中一人。她先到了深圳,但“深圳速度”似乎让她摸不着头脑,也并不适合当时的她。随后她来到珠海,这座宁静的城市很合她的心意,她自信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份足以养家的工作。是年,董明珠进入格力,此后直至今日再未离开。
有人说,是格力成就了董明珠,但一位如此果敢笃行的女性换个战场,也一样会成绩斐然。非要说是谁成就了她,相信应该是她的丈夫,是她生活中的不幸。她说:“如果不是这件事,我不会走现在这条路。如果他在,也不会同意我来珠海。和大多数女性不一样,我从小就有做一点事业的追求!”
那时的中国大地,并没有多少人关注董明珠的坚韧和悲伤,市场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一时间涌现出无数的行业,无数的销售岗位,这对于董明珠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她就是不怕挑战。
后来,她曾这样解释当时自己的举动:“既然已经来了,有这个机会,为何不挑战一下自己呢?”敢于挑战的董明珠在千挑万选之后,加入了格力公司,当时的格力还未改名,叫“国营珠海海利空调器厂”,只是一个国营小厂。
刚到格力时,董明珠除了不适应还是不适应,有对孩子的挂念,还有对业务的不熟练。销售对她来说还是个陌生的行当,但她并不服软。工作中一旦遇到棘手的事情,她往往更能调动“较真儿”的性格,积极应对。勤勉的她,往往会把领导要求三天完成的工作一天做完,而后用剩下的两天时间调整,力求做到更好。
带着这种性格和执念,董明珠很快在工作上做出了成绩。销售主要看市场,谁拥有的市场份额大,谁就是老大。董明珠了解了这点之后,开始想方设法地扩大格力空调的市场份额,这种劲头,也奠定了她日后成为“销售女皇”的基础。
慢慢地,董明珠在工作上呈现出了“女强人”的一面,不过,再坚韧的女性也是柔弱的,面对孩子时,她母性的光辉还是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出来。
到珠海工作后,董明珠很少有时间陪伴东东。一次回家看东东,到了晚上东东抱着她的脖子不松手,生怕妈妈再跑了。东东姥姥也劝他说妈妈不会走,但仍然不管用。最后,还是董明珠真诚地对东东说:“妈妈不走,一会就去陪你”,东东这才麻利地上床睡觉。东东更大了些后,稍微能够体谅她的艰辛,可这让董明珠更心疼。
一次,董明珠看完东东,已经走出家门了才想起有东西忘了拿。回到家打开东东的房门,发现他把自己窝在被子里,董明珠好奇地掀开被子一看,发现东东哭成了泪人。一刹那,董明珠所有的坚强崩塌,她一把抱住东东,愧疚难当。东东担心妈妈因为自己耽搁工作,反过来安慰她,让她去工作。董明珠看着懂事的儿子,心里五味杂陈。
时至今日,董明珠对早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的东东的要求也没有放松,她就像普通的母亲一样,担心儿子家里的各种琐事,商场中的雷厉风行早已不见踪迹。每次谈起儿子,董明珠总会流露出她难得一见的柔软。
回归工作的董明珠,为了儿子,为了家庭,为了死去的丈夫,已经没有时间再伤感,只得擦干眼泪继续上路。
在珠海打拼的那段时光,董明珠改变了很多,面对自己的不足,她总是想尽办法去改变,在单位,她也总是最后一个下班的,需要跑腿时也是跑得最勤的。
她也渐渐开始从喜欢家庭生活,变得更喜欢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之中。当然,工作忘我的她仍然“有血有肉,有汗有泪”,毕竟她是一个女人。
撞上南墙不回头
董明珠进入格力时,格力还没有现在这样辉煌,只是一家由20多个业务员组成的国营空调厂,年产值只有2000万~3000万,平均下来,每个业务员一年有100万的销售任务,虽然数字不大,但对一无名气,二无规模的格力来说,想要顺利完成任务也不简单。
董明珠进入格力后,从零起步,所经历的坎坷不可计数。但她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这样的性格,也就决定了她比旁人要遭遇更多磨难。这期间,最让她记忆犹新的是一次出差。那时,她被分配跑北京和东北地区的市场,由一位老师傅带着她。面对未知的销售生活,她内心却充满了期待。
可是没过多久,她就没了这份期待。
那次出差让董明珠第一次感受到了销售人员的艰辛。她独自一人乘坐火车赶去和老师傅汇合。火车上乌烟瘴气,各种气味混杂,这着实让干净惯了的她无法忍受。她甚至为了形象一天没有吃饭。
如果是现在,董明珠自然会豪爽地说:“真到了这个份上,也不会让自己饿肚子,没有力气怎么干销售。”可当时的她,内心还是纯粹的“女性心态”。
董明珠坐了一整天的火车,老师傅接到她的时候,她已经又饿又累,马上就要晕过去了,老师傅见状,赶忙帮她找了一个旅店休息,在前台办理登记入住之时,她连笔都拿不住了,直说“我不行了,请帮我填一下”。刚一说完,她就晕了过去,摔倒在地上。
同行的几个人赶紧把她扶起来,搀她回房间好好休息。第二天,她醒来后只感觉到摔到的地方钻心的疼,没想到刚到地方就出现特殊情况。老师傅让她在旅店多休息两天再工作,她却坚持爬起来,下床走了两步,虽然一瘸一拐的,但还对老师傅说:“你看,我没什么事,咱们今天就去谈业务吧,别耽误行程。”
几番劝说也没有用,老师傅只好点头答应,一来老师傅拗不过她,二来还真怕耽误了工作。
当时,北京有个制冷展示厅,负责展示、售卖空调。这样的展示厅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因此众多国内国外品牌云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说服负责人展示格力空调,就是一门技术活了。
刚开始时,老师傅和负责人天南海北,相谈甚欢,好说歹说,负责人答应展示格力空调了,但是老师傅不甘心,一心想要多签下一些,负责人这边便开始拿架子了,颐指气使的模样让董明珠很反感,但她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在一旁用心记下了老师傅说的话。
时至今日,董明珠仍能记起那人的嘴脸,她曾模仿那人一脸不屑的神情和话语:“你们格力一般般,但是质量没有问题,放在我们的展示厅里,准能给你们卖出去,搁这里代销吧。”
对这些话,当时的董明珠心里火大,却又无可奈何。而老师傅的表现,则让她看到了另一缕曙光。她看到老师傅心平气和,丝毫没有乱了阵脚。老师傅对她的教导,也是她日后的销售理念形成的基础。
她首先学到的就是:顾客是最好的老师,同行是最好的榜样,市场是最好的学堂。要想获得成功,纸上谈兵是不行的,一定要多去市场转转,多看看,多想想。再者,不要自负行事,不懂之时取众人之长,才能长于众人。
销售是信心的传递、情绪的转移、体力的说服,而谈判是决心的较量,最后的成交是意志力的体现。
无论何时,她都用这些激励自己,坚信一定能多卖一点,再多卖一点!
北京的行程结束了,董明珠和老师傅赶紧赶往下一个目的地——东北地区。到了目的地之后,董明珠和老师傅继续忙着跟各个商场联系,此时正值空调销售旺季,他们也希望借此机会多卖出一些。
去了几个城市后,他们来到了辽宁沈阳。这天,忙完销售,董明珠的身体出了状况,老师傅便带她去了一趟医院。医生简单检查完,就让她去拍片子。片子取回后,所有人,包括医生都震惊了,董明珠竟然骨裂了!她的伤在臀部,不方便打绷带,只能静养。
医生询问造成骨裂的缘由,董明珠只说出早先与老师傅汇合,自己又饿又累,就一下子晕倒了,老师傅也说她晕倒后便急忙扶起她,却不知居然摔得这么严重。医生简单处理完,开了些药,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他们便回了宾馆。
老师傅人很好,见董明珠受伤较重,便说以后市场由他去跑,业绩与分成不变,让董明珠安心静养。
董明珠自然晓得这是老师傅照顾她,可她这样的倔强女性,怎能“无功受禄”?她对老师傅说:“我既然来了,这几天都挺过去了,不差再多几天,没事的,我还想跟师傅多学两招呢!”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倔强又坚强的董明珠,擎住了命运施加给她的重压。
为了销售任务,董明珠咬紧牙关,继续跟着老师傅跑市场,全然没有把自己当成病号。老师傅见董明珠这般有骨气、肯吃苦,十分欣赏她的敬业态度,把自己的销售本事全盘托出,等于收了董明珠做“关门弟子”。老师傅传授的经验,让董明珠在日后的销售工作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这次北京、东北之行,老师傅和董明珠两个人共完成了300多万的销售任务,大大超出了公司的销售指标。不仅如此,董明珠还“偷偷学艺”,不仅了解到格力空调的产品性能,还懂得了空调安装、维修等知识。这些知识看似杂乱无用,实际上却是一个销售人员的必备法宝。试想,如果连一些基本问题都搞不清楚,在跟顾客交谈的时候,怎么能卖出空调呢?
在病痛和收获中,董明珠和老师傅踏上了归程,由于董明珠的伤势,两人便乘坐卧铺返回。
第一次出差,董明珠最多的感受是艰辛,有身体上的,也有心理上的。她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各种旅客,与他们聊天谈心,了解到了大众群体的群相,也知道了销售的本质。
从纸上谈兵到亲身实践,她所用的时间并不算长,个中滋味虽然不愿再尝,但收获却是喜人的。至今,格力内部仍然延续着这种负责人亲自销售、了解销售的传统。
对于销售,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董明珠曾下过她独树一帜的“董氏定义”:“销售等于收入,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是销售的成功,当你学会了销售和收钱的本领时,你想穷都穷不了。”
对于销售人员,她有一段有名的“刺激宣言”:“没有卖不出的产品,只有卖不出产品的人;没有劈不开的柴,只是斧头不够快;不是市场不景气,只是脑袋不争气。”
对于销售业绩,她一样有真知灼见:“做业绩千万不要小看每个月的最后几天,这好比是3000米长跑,当你跑完2700米时,最后的300米尤为重要,最后几天是最容易创造奇迹的时刻。”
俗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可董明珠是“撞了南墙也未必回头”,肯干、能干、善干的她,从最初选择了坚持开始,从未打算放弃。这,是董明珠的“道”。
董明珠的“牛刀”
初到珠海,初到格力,董明珠做的是公司最基础的销售人员,跟着老师傅去北京和东北跑了一大圈,经验学了不少,世面见得还算广,可这一切都还没来得及消化,她就接到了上级的命令——到安徽市场,有紧急任务。在未抵达安徽之前,董明珠从没想到这个紧急任务是让她一个入职不久的业务员去要账。
当时,格力在安徽市场还有些销售任务,但首要任务则是要账。关于董明珠这个时期的经历,日后很多媒体都如数家珍:“董明珠锲而不舍天天去找那位经销商,经销商摆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直到下班时,董明珠站起身,一个人回到旅馆。再后来,那位经销商干脆避而不见,这更激起了董明珠的犟脾气,天天去‘堵’,终于有一天把他堵在办公室,并大叫‘你要么还钱,要么退货。否则从现在开始,你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
三言两语,虽然道出了董明珠非凡的要账“才华”,却也显得过于简单了。实际上,董明珠要账的过程比记者们描述的艰辛得多。对于一个刚刚了解销售的人来说,要账就好比人还不会走就先跑。那么,董明珠究竟是怎么“跑”起来的呢?
安徽是中国的一个人口大省,但是当时当地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很多民营企业都欠了一屁股账,能拖则拖。这倒并非是有意为之,实在是无计可施。一般这个时候,很多销售人员都喜欢在饭桌上谈感情、谈生意。这也使得销售人员除了必备的销售技能,还得有额外的看家本领。
董明珠对这种形式的业务交易深恶痛绝,她认为这根本不是在谈业务,销售要靠产品质量和价格的优势,而不是靠吃饭聊天。但她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遇上这种情况,她只得一推再推,若实在推不掉,在饭桌上也就用只喝水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态度。
当时,董明珠面对的是一个拖账的老手,她没有请对方吃饭唱歌,而是直接登门拜访。对方是一家规模不小的电子公司,里面的工作人员也穿得光鲜亮丽,根本不像是没钱的主儿。
心怀期翼的董明珠见到了这家公司的老总,递上名片,对方先开了口,说跟格力的确有业务往来,可他并不认识董明珠。
董明珠耐心解释说,原本负责对接的人走了,她初来乍到,并不熟悉早前的业务情况。而为了双方合作愉快,希望能对对账,把前面的欠款结清,也为日后的合作开一个好头。董明珠的话句句在理,也很有诚意。
不过,对方根本不予理睬,说:“对什么账目?我代销人家几百万、上千万的产品,压在库房里,也没谁敢说要对账,看你也是个新手,以前做过生意吗?我告诉你,做生意就是这么一回事,你给我一批货,卖完了我付给你钱,就这么简单,有什么账好对的?”
董明珠第一次遇到这么无赖的人,不但不付钱,居然连退货的要求都拒绝,一时间,她还真没了应对之法,只得打道回府。回去之后,她赶紧找人商量了一下对策,但是大家都没什么好点子,不然钱早要回来了。董明珠心里盘算:“既然他无赖,我就比他更无赖。”
打这之后,董明珠天天去他的公司催他退货。无奈,这个老总实在无赖,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成功地要回钱或货,董明珠心急如焚。
国庆节后,董明珠又开始了天天催账的生活,但这次她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她提前雇好车辆,省得对方推脱没有车,但这次对方的借口更多,说公司员工不同意退货,所以他作为老板,必须先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
他一再推脱的态度惹恼了董明珠,董明珠顿时火冒三丈:“你是不是总经理?你当面给我讲的退货,怎么又说话不算数了。从现在起你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我不像你,说话绝对算话,不信咱们走着瞧。”
董明珠放了狠话,也算把这一个多月来的压力都释放了出来。
似乎是被董明珠的气场震慑到了,对方马上同意退货,让她第二天来拉货。到了第二天,董明珠直接把卡车停在了他们公司的门口,逼得对方老总放行,董明珠成功把货拉了回去。
吃了这次亏,董明珠学聪明了,不再先交货后付款,毅然决然地采取先付款后交货的原则。这个办法虽好,但只适用于已经有些名气的厂家,当时的格力名不见经传,这样去做,似乎困难了些。不过,董明珠依然决定采取这个原则。
董明珠要回了账,只是她在安徽工作的一部分,更重要的销售工作才刚刚开始。安徽省的经济状况本来就不容乐观,空调这种贵重物件在此处销售确实困难。另外,当地依然流行先交货后付款的经营模式,这着实让董明珠犯了难,是该坚持自己的想法呢,还是应该顺应市场?
董明珠从来不是一个喜欢妥协的人,她仍然相信格力的产品,相信销售的力量,她决定采用“先付款后交货”的方式进行销售。
她手里拿着格力空调的产品介绍拜访了一家又一家的经销商,其中有嘲笑谩骂她异想天开的,也有无奈地微笑着摇头的,还有将她拒之门外的,唯独没有支持她的人。面对这样的现实,董明珠依然坚持己见!
功夫不负有心人,事情在安徽淮南的一家商店里发生转机。这天董明珠又一次笑容满面地介绍着自家的产品,这家店的女经理被她的诚恳感动,表示愿意先进20万元的空调试卖,若是销售情况好,会追加货物,反之则不要了。
20万!董明珠拿着支票心里乐开了花,之前的不快一扫而光,她回到公司马上安排送货。与别的销售人员不同,在送完货之后,她没有断了和商家的联系,而是经常跑到店面看货卖得怎么样,客人有什么意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董明珠的售后服务做得好,在别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时,她已经把这点变成了自己的优势。
当这家店的20万元的空调都卖完,要求再进货时,董明珠一把拉住女经理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自此,董明珠和格力开创了第一批“先付款后交货”的销售模式,也随之带动了更多企业的资金流动,从源头上杜绝了要账难的弊病。
在这之后,格力也逐步打开了安徽市场,客户开始接受格力空调,接受董明珠的销售模式了。仅1992年一年,董明珠在安徽的销售业绩就达到了1600余万,占整个公司销售额的1/8。
直到现在,董明珠的经历还经常被搬上讲坛,她的销售业绩被人一次又一次提起。
董明珠一直有个称号——“销售女皇”,这个称号来自她实打实的销售业绩。
这一年,董明珠脱胎换骨;这一年,董明珠开启了她的“销售女皇”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