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辛亥年是哪一年)
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21年10月9日)
同志们,朋友们:
110年前,以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是中国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和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同志们、朋友们!
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中国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先生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在先生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
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栗战书、汪洋、、赵乐际、韩正、等出席大会。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同志们、朋友们!
历史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由于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和领导力量,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辛亥革命之后,在这场革命中接受洗礼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继续探寻救国救民道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应运而生。中国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点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灯塔。
中国人是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中国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并同先生领导的中国携手合作,帮助完成改组,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给北洋军阀统治以沉重打击。
先生逝世后,中国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继续奋斗,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中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打败国内外一切势力,取得了新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抚今追昔,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同志们、朋友们!
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说:“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今天,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备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前景光明辽阔,但前路不会平坦。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续担当历史使命,掌握历史主动,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中国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没有中国,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中国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可靠的主心骨。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定志不改、道不变的决心,牢牢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历史发展从来不是风平浪静的,而是充满曲折和艰辛的。正如同志所说的:“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抓住历史机遇,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保持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意志品质,坚决战胜任何有可能阻碍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重大风险挑战,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依靠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先生说过:“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心聚在了一起、血流到了一起,共同书写了抵御外来侵略、推翻统治、建设人家、推进改革开放的英雄史诗。统一战线始终是中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法宝。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紧依靠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襄民族复兴伟业的生动局面。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而且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发展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都能拥有幸福安宁的生活。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同志们、朋友们!
先生说过:“‘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这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大势所决定的,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正像先生所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和平发展。两岸同胞都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共同创造祖国完全统一、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伟业。
中华民族具有反对、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凡是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同志们、朋友们!
经过近代以来的长期艰苦奋斗,中国人民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光荣,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使命。先生说:“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我呼吁,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发扬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携手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
编辑 贾聪聪
此人是辛亥革命的英雄,儿子是戴笠爱将,如今曾孙女名字家喻户晓
在安徽省舒城县,有一条路名叫“祖贤路”,是这座县城里第一条村建柏油路。这条路是由台湾著名影星王祖贤出资建造的,因此也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而对于王祖贤这个名字,想必每个中国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她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一代女神,是无数男性的“梦中情人”。她在荧屏上塑造了很多难以超越的经典形象,她的颜值和气质都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这样一个仿佛遥不可及的大明星,为什么会选择在一座小小的县城里修建一条道路呢?故事要从她的曾祖父开始说起。
投身革命壮士断臂王祖贤的曾祖父叫王仁峰,关于他的事迹,可以先从他的绰号说起,这个绰号就是“王一手”。
称作“一手”的人物可是不少,他们大多是有一技之长,但王仁峰这个“一手”的由来,却充满了惨烈。
王仁峰自幼聪明好学,19岁时就读于舒城斌农中学堂,21岁时考入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校理化科。
当时思潮在社会上传播,特别是的思想在年轻人中间,反响非常大。王仁峰所在的学校自然也不例外。
王仁峰在校期间加入了同盟会。有了组织的王仁峰满怀,立志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当时,同盟会正酝酿一场武装起义,地点就选在镇江三汊河清政府官衙。
搞武装起义,自然要动枪动炮,而王仁峰精通化学,顺理成章地接过了的任务。
起义的时间到了,大家秘密前往目标——清政府的官衙。当时正值南方的多雨季节,王仁峰他们发现,大概是因为阴雨潮湿的原因,雷管失灵了,这样就不能引爆炸弹。
怎么办?大家正着急,只见一个革命党人用锤子轻击雷管,没想到,炸弹竟被突然引爆了。那个革命党人当场牺牲,王仁峰则被炸伤了左臂。
爆炸声惊动了清兵。突然的变故让起义遇到了麻烦,大家赶紧一边救护王仁峰,一边撤退到芦苇荡中。
王仁峰的命是保住了,但左臂实在伤得太过严重,已经无法医治,只能截肢。这样一来,只剩下一只手臂的王仁峰,才落下个“王一手”的绰号。
虽然身体残疾了,但王仁峰的骨气还是硬的,还满怀着一腔的热血。1911年的春天,革命党人准备再一次发动武装起义,地点选择在广州。
王仁峰带着一条独臂,居然加入了敢死队。但这次却被黄兴发现了,而且被黄兴断然拒绝,不准他参加起义,而是给了他新的任务,就是潜回南京,等待下一次革命的时机。
黄兴的命令要执行,但到了南京,王仁峰哪能甘心?他还是想着杀敌报国,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好在机会总算来了。
就在这一年的7月,王仁峰和凌焦庵等人一起,找到柏文蔚,他们又策动了一次武装起义,经过七个昼夜的战斗,终于光复了南京。
这次起义意义重大,它稳定了江南的革命形势,为后来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王仁峰亲身参加了这次起义,他的革命抱负也得以实现。但通过参加起义,他也深感左臂残缺,无法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换一种方式投身革命,这就是投身教育事业,传博知识和文化,传播与科学的思想,唤起民众。
1913年,王仁峰出任南京公学校长,他的教育生涯从此拉开了大幕。
虽然已投身教育事业,但王仁峰依然是身在教坛,关注着革命形势的发展。
就在这年的7月,全国爆发了二次革命。柏文蔚担任了安徽讨袁军的总司令,并于17日在芜湖宣布独立。
王仁峰闻听再也按奈不住急迫参战的,立即辞去校长职务,加入了讨袁大军。但因为柏文蔚的一个部下临阵倒戈,此次“讨袁行动”失败。
教书育人积极抗日讨袁行动的失败使王仁峰的心情郁郁,1914年春,他回到家乡,又开启了教育的生涯,他要通过教育继续为国为民尽心竭力。
在这一年的2月,王仁峰在舒城县桃溪镇创办了第二高等小学。他办学的目的,一方面是传授文化知识,同时还要为下一代传播进步思想,唤醒民众的思想。为了这个目的,他购买了大量进步书籍报刊,供师生阅读。
虽然离开了枪林弹雨的战场,但新的战场同样充满了风险。王仁峰的爱国行为,引起了军阀的注意,军阀以思想为由将王仁峰逮捕入狱。
后来总算是有惊无险,在几名同志的积极营救下,王仁峰终于出狱了。
1928年8月,王仁峰离开了家乡,奔向了新的征程,继续他的教育事业。这一路走来,他到过合肥,在那里担任第二中学校长,后来又到芜湖、贵池、桐城等地办学,每到一处,他都积极宣传进步的思想。
1928年,舒城县政府筹建舒城县立初级中学,邀请王仁峰任校长。
此时的王仁峰已经离开家乡八年了,这次回到家乡,他又担起了教育的重任。
王仁峰办教育,严格管理,严格治学,严于律己。他不仅注意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还非常注重培养新教师,注意发挥教师的特长,让他们各尽其才,有才华都能够得到施展。
从一件小事就能看出王仁峰办学的严格。一次,学校从合肥聘请来一位名师,讲授化学课。这位名师教学水平高,名气也大,但就是有个不好的习惯,也可以说是恶习,那就是吃。
王仁峰知道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这种恶习不仅毒害教师本人,也会在学校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会殃及学校的教育。
在他看来,师德永远是第一重要的。于是,他毫不含糊地将其辞退,即使他是名师,也在所不惜。
在办学期间,王仁峰不仅管好学校的事务,还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各项社会事务,见到邪恶势力,敢于斗争,敢于为老百姓说话,维护老百姓的利益。
1932年,舒城县来了一位新县长,名叫丁汉民。此人一到,当地老百姓可就遭了殃,他横征暴敛,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甚至还枪毙了数十位进步人士。
此人这么残暴,莫非有什么来头?原来,此人原是河南军阀刘镇华的马弁,刘镇华主政安徽后,就派这个手下到舒城县任职,这可真是狗仗人势。
王仁峰听了,气不打一处来,他急忙走出校园,直奔省政府,找刘镇华控诉了丁汉民的罪行,逼得刘镇华也不得不撤掉了丁汉民的县长职务。老百姓闻听,奔走相告,交口称赞王仁峰为民除害的壮举。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开始了全面抗战,王仁峰积极投身到抗日救国运动中,积极宣传抗日主张。
1938年,日寇攻陷了舒城,在当地,有一些分散的抗日队伍。为了集中力量团结抗日,王仁峰亲自出面到各抗日队伍做工作,帮助整编队伍。
在舒城县柏林乡一带,有一支五百多人的土匪武装。王仁峰亲自深入匪穴,用乡情,用民族大义,终于说服了匪首吴少夫,使这支队伍弃暗投明,奔向了抗日的战场。
而对于那些与人民为敌的匪患,王仁峰则主张坚决剿灭。当时在舒城县西南张母桥镇一代匪患严重,王仁峰找到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部,在新四军的帮助下,匪患重要被清除,保证了地方的安宁。
后代子孙定居台湾王仁峰一生投身革命,爱国爱民,他的后代子孙的情况又怎样呢?
王仁峰有个儿子,名叫王国璠。1917年出生在舒城,王仁峰给儿子起这样的名字是有一番深意的,他是希望儿子“有斐君子,如珪如璠”,即成为“国家的美玉”。
王国璠早年毕业于舒城县立初级中学,后入江苏无锡国学专修院及西安查干班一期。1936年开始,曾担任舒城县一小学教师,县府指导员、天人桥区区长、秘书,立煌县田粮处科长。
在王国璠的成长过程中,有两个人物对他的影响很深,这两人也是王国璠的老师,他们当时都有很大的名气,一个是国学大师章太炎。
这个人物可是不得了,他也是鲁迅的老师,所以鲁迅和王国璠可以算得上是师兄弟的关系。另一个就是军统的戴笠。
在王国璠的成长历程中,少不了两位老师的提携。戴笠就非常欣赏这个弟子,于是,王国璠又干起了军统,由军统上尉直属通讯员,一直升到蚌埠站站长、蚌埠市水上警察局局长等职。
1945年,国共第二次内战结束之后,大家都面临着对未来的抉择。王仁峰顾念故土,没有离开家乡,儿子王国璠却选择了去台湾。
只是到了台湾,他也像父亲一样,做起了学问,台湾的历史是他研究的专项,他写的一部《郑成功传》,在台海两岸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后来又开始撰写《刘铭传传》。此书出版后,同样引起两岸极大的反响,成为研究刘铭传最详尽的一本著作。
虽然远在台湾,王国璠也时常会惦念家乡,希望能为家乡做些事情。于是,在1963年,他编著出版了《舒城耆旧录》,也算是寄托了无限的乡愁。
王国璠的儿子叫王耀煌,大概他天生就是个运动员的好苗子。他没有像父亲一样钻研文学,而是喜欢体育,后来成了台湾知名的篮球运动员。
1967年1月,王耀煌的女儿出生了,这就是王祖贤,日后的大明星。遗憾的是,当时两岸音信全无,三个月后,也就是1967年4月,王祖贤的曾祖,八十四岁的王仁峰在舒城病逝。
王祖贤在少年时代也是个体育爱好者,个头高,爱打篮球,甚至在15岁时就成了一支篮球队的主力队员。
1992年,她来北京参加《奥林匹克风文艺晚会》的演出,还和宋世雄、聂卫平等一起表演了一场精彩的“篮球赛”,展示了她的球技和风采。
但王祖贤最终还是选择了演艺界,在17岁时,她考入台湾省台北市的国光艺术专科学校,从此开始她的演艺生涯。
重返故乡血浓于水王仁峰的后代虽然在台湾,但他们无时不在思念着家乡。王国璠在1990年曾回乡探望,祭扫祖坟。随后,又在1992年带着王祖贤等王家的后代回乡探望。
那是1992年的8月28日,王祖贤刚一下飞机,看到家乡看到的亲人们,立刻表达了自己的兴奋之情。
王祖贤陪着祖父参观了舒城啤酒厂和舒席厂,她称赞家乡的啤酒味道好。接着,王祖贤不顾劳累,又到前去祭祖,走过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来到曾祖父王仁峰的墓前。她认真地细读碑文,感到无限感慨。
按照乡俗,她跪在曾祖父的墓碑前,恭恭敬敬地磕头,她为曾祖父当年的事迹而感动和敬佩。
然后,王祖贤又专程来到舒城中学参观,她深情地走过教室,校园和曾祖父执教的学堂,高兴地佩戴上“舒城中学”的校徽,无限缅怀先祖的业绩。
就在这次回乡的旅程中,祖父无意间提到,家乡的小路不太好走,虽然只是随口一提,但这却成了王祖贤的一件心事。
为了让家乡建设得更好,让父老乡亲的生活更便利,王祖贤于1993年捐资为家乡修建了一条柏油路,也就是那条“祖贤路”。
如今,三十年过去了,人们依然走在这条路上,这条路也依然平坦坚实。
正当王祖贤在演艺界风生水起之时,2004年,她宣布退出影坛,也许她是想要换一种生活。而当2009年,有人偶然拍到她的时候,她已经换上了一身佛衣,正在虔诚地拜佛祈祷。
2022年5月31日,又有人在网上发出了王祖贤的最新照片,此时的她正在温哥华的一座寺庙里拜佛。
已经55岁的她,至今没有结婚,也没有子女,日常大部分时间都在修佛。她依旧保持着当年的风采和气质,只是眼神中多了一份宁静。
有人问王祖贤,她向佛祖祈祷什么。她说,希望世界和平,疫情早日结束。
人们欣赏王祖贤的演艺,更敬佩她的善良和爱国爱家的情怀。
结语王仁峰是早期的爱国者、运动的先驱,他终生不畏辛劳,不怕牺牲,敢于斗争,主持正义,爱国、爱家乡,为革命事业,为教育事业,他鞠躬尽瘁,值得尊崇和纪念。
令人欣慰的是,老先生的一腔爱国、爱家乡的情怀,也被后代传承下来,特别是他的曾孙女王祖贤,不仅对家乡怀有真挚的爱,对前辈怀有真诚的敬仰之情,还以实际行动为家乡父老乡亲贡献自己的力量,她为家乡捐资修建公路,期盼家乡人民生活的富足美满,这更是弥足珍贵的。
参考资料[1] 吴爱国.月是故乡明——王祖贤故乡行[J].电影评介,1992(12):27. DOI:10.16583/jki.52-1014/j.1992.12.034.
[2] 何合民.王祖贤故乡寻“根”记[J].江淮文史,1993(01):130-137.
[3]世新.你知道关麟征的孙女是谁吗 高官的“明星后辈”[J].北方音乐,2007(01):32.
-END-
作者:延津
编辑:莫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