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卜解字(占卜解字大字怎么解)
《说文解字》第622课:细说“卦”字,古人如何用蓍草占卜的?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卜”部的两个汉字“卦、卟”。这两个字,“卦”是现代汉语次常用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卟”是现代汉语通用汉字,收录在同年颁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卦”,但“卟”也要作到扎实了解。两个字的详情如下:
1、卦。读guà。《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卦,筮也。从卜,圭声。”形声字,本义是古代筮法的一套符号。
上一节我们讲“卜”字时已经讲过,“卜”与“筮”不同,“卜”是以灼烧龟甲占卜;而“筮”以蓍草分组计数占卜。这里许慎训“卦”为“筮”,并不完全准确,因为“筮”指的是以蓍草占卜这件事,并非指“卦”这套符号。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古人用蓍草占卜的方法,这个方法在《易·系辞》中有记载,原文如下: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shé)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lè)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简单解释一下就是:
1、大衍之数五十。即先找五十根蓍草作准备。
(占卜用蓍草)
为什么是蓍草呢,因为古人认为蓍草和龟甲一样具有预知未来的灵性(都活得够久,只是一个是植物残余,一个是动物残余),可以用来占卜吉凶。
蓍草是一种多年生直立菊科草本植物,高三余尺,羽状叶脉互生,夏秋之季开白花,深秋枯槁,逢春又生,据说这种草能生长千年而茎数三百,是草本植物中生长时间最长的一种草,蓍草的杆非常挺直,因此,用蓍草占卜,就像人在决断事情时要问正直且有声望的老年人一样。
(蓍草)
还有,因为蓍草成熟后茎杆上自然出现八条白线,八个棱面,切开来看有八个角,所以又称为“八卦草”。有意思的是,在西方文化里,蓍草的花语是“安慰”,而占卜其实也就是求得心理上的安慰吧!这一点,东西方文化似乎相通。现在,太昊陵还有蓍草园种植大量蓍草。
2、其用四十有九。从五十根蓍草中取出一根存而不用,可以理解成五十根蓍草表示天地万物,不用的一根表示天地未生之前的太极、大衍之数,所谓的“遁去其一”,即由太极生出万物。
3、分而为二以象两。手握四十九根蓍草,诚心诚意地想着要占卜的事,把四十九根蓍草随机分成左右两部分,放在左右两边,这叫“分而为二以象两”,这里的“两”一般认为是指两仪,即“天”与“地”,是所谓的“太极生两仪”。
(蓍草园)
4、挂一以象三。从左边那部分中取出一根蓍草,夹在左手的四五指之间,这叫“挂一以象三”,其实,这里的“三”指的是“三才”,即“天、地、人”,即开天辟地之后有了人,现在人来占卜天地之间的事情。
5、揲之以四以象四时。《说文解字》:“揲,阅持也。”“揲”其实就是持取、拿起、计数、分组的意思。将左右两部分蓍草分别以四根为一组。这叫“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即用四根一组的方法来象征一年四季。
6、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扐”,既指把蓍草夹在手指间,也指“余数”;一组蓍草,经过四个四个的数,都必有一个余数,用这个余数象征闰月,两组有两个余数象征“五年三闰”中的两个闰月。经过这样两次取余之后,这一卦就结束了。
此外,成“爻”的方法是“三变成一爻”。经过三次(即“三变”)如上的操作之后,所得到的蓍草数,只有四种可能,或三十六根,或三十二根,或二十八根,或二十四根,用四除之,得数分别为九、八、七、六。其中九、七是奇数,属阳,这一爻定为阳爻。这里又有少阳、老阳之分:七叫少阳,为不变爻,九叫老阳,为变爻;八、六是偶数,属阴,这一爻定为阴爻。又分少阴、老阴之分:八叫少阴,为不变爻,六叫老阴,为变爻。
最后、三爻成一卦。经过三爻之后,得到一“卦”。
所谓的“卦”,以阳爻(—)、阴爻(--)相配,每卦有三爻组成,单卦共有八个,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因为三爻相互搭配的排列组合就是这八种结果),这八卦分别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如图:
(八卦示意图)
然后,八卦相配,排列组合,又成六十四卦。古人以六十四卦占卜吉凶。到了现代,有人沿用这种方式,配合解卦的文本主要是《周易》。
《玉篇·卜部》:“卦,八卦也,兆也。”《易·说卦》:“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后来,卦字也用以称预卜吉凶的其他形式。比如:老舍《骆驼祥子》六:“我刚才用骨牌打了一卦,准知道你回来。”这里的卦,已与八卦这套符号无关了。
卦还有其他用法:
(1)卜卦。《史记·李斯列传》:“二世惊,乃召太卜,令卦之。”二世惊慌起来,以为自己迷惑,就把太卜召来,叫他算上一卦。这里指的是算卦、占卜这个动作。
(卦摊与算卦人)
(2)变化。《广雅·释诂三》:“卦,匕也。”王念孙《广雅疏证》:“卦、化古声亦相近,故卦有化义。”
(3)通“挂”。《广雅·释言》:“卦,挂也。”朱珔《说文假借义证》:“《手部》‘挂,画也。’《特牲》《少牢》二礼并云:‘挂于季指。’注:‘古文挂作卦’。是卦为挂之假借。”
(大红灯笼挂起来)
卦的小篆写法如图:
(卦的小篆写法)
2、卟。读音有两个:
(一)jī。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记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卟,卜以问疑也。从口、卜。读与稽同。《书》云:‘卟疑’。”会意字。本义是通过占卜问吉凶。
这个字的会意方法好理解。王筠《说文句读》:“卟,与占同体,此从口、卜,谓问卜也‘;占从卜、口,谓得兆而问来占者所为之事也。”它也“占”字一个是左右结构,一个是上下结构,会意方法类似。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问疑,故从口,俗作乩。”民间的“扶乩”(一种迷信活动)的“乩”,其实就是这个字。
(扶乩)
这里的《书》,指的《尚书·洪范》,“卟疑。”即用占卜来问疑难。今本直接写作“稽疑”了。
(二)bǔ。化学名词用字。比如:卟吩(英文译音),有机化合物,叶绿素、血红蛋白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叫㗊(léi)。
卟的小篆写法如图:
(卟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622,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内事不决问甲骨,外事不决靠占卜。说文解字:占卜
占卜,意指以小明大、以微见著,通过微观与宏观的联系为原理,用龟壳、蓍草、铜钱、竹签、纸牌或占星等手段和征兆来推断未来的吉凶祸福,为咨客分析问题、指点迷津的方法。
原始民族对于事物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借由自然界的征兆来指示行动。但自然征兆并不常见,必须以人为的方式加以考验,占卜的方法便随之应运而生。占卜是由外界事物的动向和变化向非人的灵体探寻想要知道的事物。它和预言不同的地方在于,通常会出现模棱两可的答案,让占者去找出一种合理的解释。
占卜常常被人质疑只是一种迷信而已。然而,拥护者会用许多奇闻轶事来证明占卜的效力。占卜是一种普世文化现象,人类学家发现从古代到我们21世纪都可以在宗教与文化中发现占卜的存在。
《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古人认为微小的改变会对未来有很大影响。
“占”意为观察,“卜”是以火灼龟壳,认为就其出现的裂纹形状,可以预测吉凶福祸。
占卜所需的物质材料分两类,一类是显示卜兆及刻辞用的载体,即龟甲、兽骨等,另一类是整治甲骨及刻辞用的工具,有锯、凿、钻、刻刀等。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说文解字:占卜
“卜”象形字,像龟甲兽骨经过灼烧后出现的兆纹之形。甲骨文的“卜”生动反映了中国古代有关占卜起源的生动故事。
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先民对事物缺乏科学认识,他们认为人间的一切取决于上帝和鬼神。因此,上至王室,下至庶人,每办一件事,都要卜问天地,进行占卜活动。商代末期,这种风气更为盛行,几乎到了无事不卜、无日不卜的地步。如年成的丰歉、战争的胜负、天气阴晴、出外游猎旅居等,必先占卜,向鬼神问问吉凶。
占卜时,先把修治平整好了的乌龟壳或兽骨的背面凿出一个椭圆形槽,再钻上一行圆坑,依此顺序,排列钻凿下去,然后放在火上烤灼。由于钻孔地方的龟甲或兽骨板已经变薄,一经加热,就出现裂痕,这种裂痕就是兆纹。占卜者根据兆纹判断所卜事情的吉凶。这些兆纹,多是“卜”字形,这就是“卜”的来源。
“卜”字的读音也是根据龟甲或兽骨制好后,放到火上烧灼时发出的爆裂声而拟定的,古人模仿龟甲噗噗的爆裂声得音BU。
《说文解字•卜部》:“卜,灼剥龟也。象炙龟之形,一曰象刨匕之纵横也。”许慎认为“卜”有两个定义:一是指将钻凿好的龟甲放在火上烧灼叫卜,即指占卜的全过程;二是烧灼后的龟甲上留下的裂纹叫“卜”。
商人将占卜的结果刻在甲骨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卜辞。因为这种记事文字全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因而又叫甲骨文。学术界认为,甲骨文也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有人称卜辞为殷商时期重要的档案材料,它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
而古字的占,则为在卜字下面加画一个口,表示用口解说裂纹。
占,甲骨文是(卜,骨块,降神道具)+(口,巫师的解说),表示用兽骨刻录巫师的解说。
《说文解字》:占,主祭者在祭祀后察看神迹兆象,告问天意。
造字本义:动词,巫师卜问,观察神迹,并将内容刻在兽骨上作为史记。
占卜现为一个词,但占原为用来解说卜的:单个爆开的裂纹为卜,而对成面的卜纹结合在一起加以解说即为占卜。占卜之人从裂纹的整体样式和走向,预测和判断事情的发展方向和端倪,即为我们常说的征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