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公灵签(车公灵签在线抽签解签)

依稀久忆 2023-06-16 20:18:06 用户分享

为了赚550港币,我在车公庙吃了一天的灰

今年年初,我无意当中在网络社交平台Facebook上留意到沙田车公庙招聘兼职的广告。心想既然因为疫情原因无法返回内地过年,不如体验一把庙里的工作顺便赚笔零花。

说到香港车公庙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位于九龙市区的黄大仙祠,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每到农历新年,前来祈福转运、求签问卜的善信络绎不绝。相传于清末以降,黄大仙奉玉帝旨意,尘凡布教,在广东番禺的一个扶乩活动中显灵。自道身世,劝人向善,引来不少信众,赤松黄大仙之名因而得以显扬。

由于黄大仙十分灵验,加上当时广东的疫病蔓延,求医问方的善信就愈来愈多。黄大仙降乩用的灵签和药签一直沿用至今,在香港十分普及。

最近一次去黄大仙已经是五年前

其实,地处香港新界沙田的车公庙,香火鼎盛程度不亚于黄大仙祠。不在香港土生土长的朋友可能会少有所闻。相传车公为南宋末年时的一名勇将,籍贯江西南昌五福,因勘平江南之乱有功,被封为大元帅。后来,蒙古大军犯境,宋军无力反抗,节节败退;宋帝赵炳南下,逃难来港。当时,车公亦在护驾的行列之中,但他在途中病逝。

由于他精通医术、爱民若赤,深受村民尊敬。他逝世后,村民兴建车公庙,供奉车公祖先三代。尤其近年来香港乃至全球瘟疫横行,有不少人都会选择前往求神问卜。希望得到神明保佑,求个心安。

今年农历大年初二清晨7时许,新界乡议局主席刘业强依例在沙田车公庙为香港祈福,求得第38号中签。签文为:“人扳高处求真果,我向低边拾芥姜;媚奥不如去媚灶,莫教涉猎逞英豪。”解曰“凡事守旧,自身平安,家宅兴吉,求财遂意。”现时香港疫情肆虐,签文显示香港不能一步登天。要“按部就班”朝着“动态清零”的策略,始能一步步走出逆境。

这是今年香港政府农历新年求签活动的照片

决定去车公庙兼职后,我便透过whatsapp联络负责的主管预约见工的时间。虽然广告上说的需要面试,实际上只需填写一份个人信息表。之后提交香港身份证副本、住址证明和新冠疫苗接种记录。交待了工作当中需要热诚有礼、乐于助人等注意事项,见工的程序便告完成。

当时的招聘广告

和主管约好上班当日早上7点,我如期来到车公庙打卡签到。换上庙里提供的外套,戴上劳保手套,便开始一天的工作。

最初我被分配到场务部。除了开场前的打扫清洁,主要的工作就是为数以万计前来参拜车公的善信开香和点香。所谓开香,就是用美工刀划开塑料包装,将龙香、金香等祭祀用品取出、燃点,再交还给善信供其参拜。

说来轻松,可实际的操作却不似言语描述那么简单。首先,每到新春诞期,前来参拜的善信络绎不绝,开香的速度必须足够快,否则不一会儿香案上的香品就堆积如山。遇上铁丝捆绑的大型龙香,还需用剪钳将铁丝剪断才能取出。

其次,在火炉里把香枝点燃也相当需要技巧。既需要像开香那样快速地大批量处理,还得确保每一支香都只留下火星,既不能熄灭也不能带着明火递给善信。经验老道的同事知道如何根据风向避开焚香冒出的青烟。像我这样的新人就不免顾此失彼。即使戴着主管特别关照的护目镜还是被熏得涕泗横流。可能是不忍看到我惨兮兮的样子,午饭后主管便把我调到了远离烟雾的售卖部。

我在场务部开香和点香的工作就类似图中这种

售卖部的柜台摆放在车公庙正大门的两旁。善信进门首先就要购买香品、香油等祭祀用品以及太岁、福袋和风车以祈求驱邪转运。

我在售卖部的职责是补货。当物资快要售罄时,我需要及时去距离柜台十公尺走廊外的仓库,用类似超市的小手推车上货补充。避免柜台出现无货可卖的尴尬情形。

售卖部的同事以阿姐为主,一部分站在柜台推销及收银。另一部分在仓库里将一箱箱的散装香油以红绳组成两只装。和我一同负责上货的另一名同事则是一位阿叔,人称金爷,为人和善颇好说话。

来参拜车公的善信大多出手阔绰、慷慨解囊,因此柜台的生意极好。可谓是:“客似云来、货如轮转”。因此售卖部的阿姐也会不时地大声催促补货,还要将腾空的纸箱及时移走以免阻塞通道。一整个下午我和金爷两个忙得脚不沾地,就连手机的消息提示也无暇查看。

只有自己亲身当过搬运工扛货,才更能体会劳动致富的滋味

日间人山人海的车公庙在下午四五点后逐渐冷清下来,一天繁忙而沉闷的工作在六点正式结束。一整天开香燃香和上货卸货的体力劳作,腰酸腿疼自不用说。我浑身上下也散发着焚香后残留的气味,就连原本的白色口罩上都被烟熏成了黑色。为了赚550港币,我在车公庙吃了一天的灰。(注:我是过年前几天去的,若赶上农历正月初一开始那几天,薪金为700/天,夜更为750/天)

我既庆幸自己能够依靠专业技能而非单纯地出卖时间和体力谋生,也深深体会到香港基层市民赚钱艰难。甚至还为自己在正职工作时偶尔的摸鱼行为小小地内疚了一下哈哈。

车公庙每逢月中和月末出粮,领到第一笔薪水后我便没有继续兼职。在此将这份体验随笔写下,权当记录和分享一段港漂时期的有趣经历吧。

(本文作者:火小风)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

香港留学生「就地过年」怎么过?2022春节最强攻略快马住

又到了一年辞旧迎新之际,在这个大家都开始收心准备休假、停工、回家过年之际,香港有一位女人却变得格外忙碌,香港最繁华的路段上有她的巨幅海报:

香港各大电视台请她来做新年运势分析:

书摊上摆满了她各种运势书籍:

香港人只要一提到麦玲玲的名字,仿佛一下子就有了过年的气氛!

今年由于疫情,加上第二学期又开学了,vv身边好多同学都回不了家,咱们就寻思怎么在香港弄得有点儿年味。

以下是我们为在港小伙伴们精心挑选了几项香港人必备过年节目,赶紧mark一下!

港式年味之玩乐篇—

逛年宵 行花墟

要说到香港人最爱的节日,非农历新年莫属;那如果要指出农历新年的最佳活动,就必定是逛年宵市场了!

年宵市场又称年宵花市,简称年宵,是在新春之前举办的特别市场,供市民购买贺年年花及各式年货。

在粤语中“花”和“发”字谐音、有“财运亨通”、“花开富贵”的寓意,通常港人在春节更青睐于买橘子树、兰花、牡丹以及桃花等。在广东话里,“桔"与“吉祥"的“吉"同音,有吉利意思。而连着叶子的桔子,则象征姻缘“开花结果"。

以往的香港年宵市场会引入了各种街头小吃、可爱应节玩偶、干货以招徕生意。但是近两年因为疫情缘故,取消了小吃摊位及干货摊位,但是市民们一样热情不减!

过年

逛年宵市场

2021年香港市民们在逛年宵市场 2021年香港市民们在逛年宵市场

今年的农历年宵市场暂定会在2022年1月26日至2月1日举行,为期7天,只提供湿货摊位,干货零食以及以往港人最爱的小吃快餐摊位取消。

呜呜呜,以前我们最喜欢边吃边逛了。不过遵从疫情防控要求还是最重要的~

“ 在港过年

一年一岁一团圆

今年的年宵花市分别会在:

港岛铜锣湾维多利亚公园、深水埗花墟公园、深水埗长沙湾游乐场、观塘游乐场、黄大仙摩士公园、葵涌运动场、荃湾沙咀道游乐场、大埔天后宫风水广场、北区石湖墟游乐场、屯门天后庙广场、西贡万宜游乐场、将军澳宝康公园、沙田源禾游乐场、元朗东头工业区游乐场以及东涌达东路花园。

不想去人多冗杂的年宵市场凑热闹但是又想买花的小伙伴,也可以去行行旺角太子的花墟市集,买一束桃花、兰花或者牡丹, 体验“逛花市行大运”的乐趣!

逛庙宇 求神灵

要说世界上还有谁能比香港人更迷信的,恐怕是找不出第二个了,看大家对于麦玲玲如此痴迷便可见一斑了。

按照近年来的防疫要求,估计今年黄大仙头柱香的活动也会取消,但是小伙伴们也可以在春节期间,去黄大仙祠或者车公庙祈福,每年正月初二,香港人就会与家人到车公庙祈福,上一年初二,在车公庙排队的长龙都快到大围火车站了!

进去车公庙可以先转转车公像旁边的铜制风车,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叶,可以运转乾坤,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转完风车后还应轻敲鼓三次,以表示对车公的诚心诚意。

图源:香港贸发局

有空的话一定要去黄大仙祠求上一签,黄大仙祠建于1945年,是香港九龙有名的胜迹之一,最著名的庙宇之一。

据说黄大仙有求必应,上到祈求姻缘,下到工作顺利,签文灵验。之前vv也是听了一位香港本地朋友介绍如何在黄大仙求签,整理一下分享给大家~

1.求签时每次只能求一件事,同样问题不重复询问,否则会不准;

2.黄大仙灵签总共有100支,分为:上上灵签3支、上吉灵签10支、中吉灵签32支、中平灵签37支、下下灵签18支;

3.从大殿旁取签,默念自己名字,出生年月日;

4.跪地摇晃签筒,默念请求黄大仙指点的问题,如姻缘、学业、财运等等;

5.若同时摇出多支签,重新再摇即可;

6.求签后可去大殿旁让师傅解签。师傅解签价格从30港币-50港币不等,普通话交流是完全没问题的~

黄大仙的签筒

如果单身的小伙伴想要来年遇到称心如意的另一半,不如去黄大仙祠主殿斜前方的“月老及佳偶天成男女像”拜一拜~

拜月老参拜方式:

第1步:男女善信诚心闭上双眼

第2步:手掐手印及手执免费提供的小红线 (现场有大张海报清晰指示手掐手印方法)

第3步:双手掩盖双眼

第4步:直线行至对方性别的神像前

第5步:将小红线轻轻一碰男/女神像的脚部

第6步:再系于神像与月老像之间的红绳上

第7步:向月老祈求美好姻缘

ps,有对象的小伙伴也可以带上自己的另一半一起来祈求月老保佑良缘美满~

每逢过年过节,很多香港人还会到林村的许愿树前参拜许愿,并将宝牒抛上许愿树(为了保护许愿树,现在以仿真许愿树取代)。把愿望写在宝牒上,并系上重物,诚心参拜后将它抛到树上,不跌下来就代表愿望可以成真。

图源:香港贸发局

港式年味之美食篇—

尝美食 增好运

对于吃方面,港人也是充满了讲究,在储备年货中,许多带有吉祥寓意的甜品也成为饭桌的“常驻客”。

在香港,新年有一样必吃的传统食品就是年糕。年糕与“年高”谐音,有年年高的意思,象征收入、职位或小孩子都一年比一年高。

新年年糕(图源香港鸿福堂)

在香港,近几十年来从未被淘汰的一种贺年礼品就是蛋卷。蛋卷,圆圆碌碌,团圆多福;金黄色泽,黄金满屋,就连吃得一地蛋卷碎,也是寓意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说起港人的年夜饭,盆菜是必不可少的一道传统菜肴。在一个大盆里,海鲜、肉、干货、萝卜等十余种食材层层叠叠,堆得高出盆沿,寓意“盆满钵满”。一家人围坐享用,热气腾腾,象征着喜庆团圆。

上面图片就是2021年我们一群滞留在香港过年的同学的年夜饭,正中央的那一大盆就是盆菜,盆菜上面的那一碟鱼生,也叫“捞起”(捞鱼生),所有人一起用筷子将鱼生沙律夹起抛向空中,寓意“越捞越旺、风生水起”。

其他的菜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朋友们的家乡特色菜,有大盘鸡、手撕羊肉、烧鹅、烧鸭、粿条……超级棒!

吃完年夜饭主食之后,怎么会少得了甜品呢,香港人最喜欢的“八甜”,包括糖椰丝、糖莲子、糖萝卜、糖桔饼、糖莲藕、糖椰角和冬瓜糖。

这些甜食除了寓意来年有 “甜头”,更有特别寓意,比如糖莲藕代表 “莲藕莲藕,年年都有(余)”;“油角” 取其谐音 “有角”—— “今年吃油角,来年露头角”,寓意来年会出人头地;“煎堆”则有 “煎堆辘辘,金银满屋”的说法。

图源:香港贸发局

想要在香港过个有港味的春节,看这一篇就足够了!上到吃喝下到玩乐,统统都有,约上三五好友,在不违反限聚令的情况下,一同创造一次有意义的春节回忆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