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姓(米姓明星)

孤单的城 2023-08-09 00:22:14 网友投稿

蒲城百家姓之米姓

作者:玄空飞

在蒲城来说,米姓也算一个大姓,在县城有个米家巷,在之前的贾曲乡和甜水井乡米姓村落都有分布,比如甜水井的渡米村,就因为以米姓为主,所以称为渡米村。而县城的米家巷和贾曲米姓据说是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后人,明清有著名书画家米万钟和米汉雯,人称“大米”“小米”,时期有早期员原杨虎城秘书米暂沉,清末民初有著名的教育家戏曲家米岩,渡米有早期同盟会员米峻生、米森若等名人。

米芾

北宋的米芾是著名的书画家,书法和当时的蔡襄(一说为大奸臣蔡京)、大文豪苏轼、书法家黄庭坚齐名,人称“宋四家”。所以北方的米姓很多都认米芾为其先祖。而关于米万钟和米汉雯的籍贯和经历,诸多史料记载不一,各有各的道理。据《蒲城县志记载》米万钟祖上原籍湖北襄阳,后迁居甘肃宁州(今宁县)米家桥。明正统年间,其祖先米廒任蒲城训导,将家迁居于蒲城,即于县城北关筑城而居,题城额曰“方城”。

颐和园青芝釉

米万钟,字仲诏,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著名书画家,他历任江宁尹、江西按察使。天启五年(1625),被权阉魏忠贤之党倪文焕弹劾罢官。此后,蛰居京郊宛平。数年后,崇祯即位,魏忠贤等被杀,其被启用为太仆少卿。米家在北京有多处园林,其中“勺园”在北淀,取海淀一勺之意,米家在此长期居住。他生平蓄奇石甚多,故称“友石先生”。今北京颐和园乐寿堂前所置“青芝釉”大石,即他当年在北京房山觅得,并撰《大石记》。其书法师法南宋画家马远、夏圭。其孙米汉雯,书画家,人称“小米”。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历任河南长葛、辽宁建昌知县。后学工诗,书画颇有祖风。米万钟是明末著名书画家,造园家,收藏家。与董其昌,邢侗,张国图并称为明末书法“四大家”,时有“南董北米”之称,与其孙米汉雯被后人称为明代“大小米”,是北宋米芾米友仁“北宋大小米”的翻版,米氏家族的骄傲和荣耀。特别是鲜明的个性与处世原则,被视为同先祖米芾如出一辙的明代名人。

米万钟书法

而据其它的一个记载:他祖居北地安化(现甘肃庆阳庆城县),却成为北宛(北京丰台)米氏始主;他出身锦衣卫世家,却中明万历23年进士;他喜欢书画奇石,却因一块“败家石”败家弃命;他为官一生,却喜欢山水花竹;他身为北人,却喜欢造园置景,今天的北京大学校园就是他建的勺园的一部分。庆城县和县志记载的宁县同属于甘肃庆阳市,但不毗邻,两县境内也都有米家川,米家沟等米姓村落,是否同源,那就不得而知。但根据出土的米万钟之父的墓志铭的记载来看,没有任何提及迁居蒲城的记载,但在蒲城留下了相关遗迹及村落,值得后人做进一步的考证和探讨。

米万钟的籍贯现在很多史料称为“陕西人”,“庆阳人”,“宛平人”,“顺天人”,个别资料还称为“回族人”···等等。看看时期出土的米万钟之父的墓志铭,这个实物历史证据,这是1929年出土于北京大学燕南园的米万钟父亲米玉的墓志铭,由当时的北大图书系教授马鉴收藏,拓片现存放在北大历史系办公楼内。从墓志铭可以知道以下信息:米玉的字号叫:昆泉。米玉的祖先是晋阳人,今山西太原人。是米玉的爷爷因功到北郡安化任锦衣卫而迁去的。米玉在家排行老五,六岁时父母去世,此时米家已败落,子孙以种田为生,生活比较困难。米玉成年以后变卖家中财物到北京申请继承父亲的锦衣卫百户职位,其间参加了平定冯墴的叛乱,因功继位成功,当上了锦衣卫,并由安化迁居于北京。米玉是在北京成家的,先后娶三房(杨氏,宋氏,马氏)二妾(田氏董氏)。米玉生卒年为:1528年3月2日---1597年8月7日,(嘉靖七年戊子二月十二至万历二十五年丁酉六月二十五)享年70岁。妻宋氏生万春,妾田氏生万钟,妾董氏生万方,妻马氏没有生养,但是对三子视为己出,照顾有加。······从以上可以看出,米万钟的籍贯为:山西晋阳(太原),和湖北襄阳相差还是比较远。 明代有规定,乡试以前的考试必须回到原籍参加,坚决杜绝高考移民,所以可以确定米万钟户籍在安化,随父在北京生活,从《庆阳县志》记载,明代庆阳中举人114人,进士33人,米万钟是万历甲午科举人,万历乙未科进士。之后依靠关系没有到边远地区任职,在永平(北京延庆)任令尹。 以上史料来自于网络,是否完全正确,需要专业人士进行进一步的考证,在此只是做个参考。

贺瑞麟

清代除了米汉雯外,清末民初米姓还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戏剧家名米岩。米岩,字晏周,贾曲北堡人。一字品卓,始号丰山道人,晚号芦溪渔隐。学识宏富,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一生只考中贡生。此后十次应试,终未中举。于是绝意仕进,潜心性理之学,以教书为业。永丰张行志任陕甘提督时,他入其营教读,兼充书记。后经张行志保荐,得授五品职衔,分发甘肃,以州判试用。适值清朝灭亡,终未赴任。辛亥革命后,他设私塾广招门徒,数次赴三原清麓书院,拜谒陕西名儒贺复斋,研讨教书之道。晚年研读关学,与关学名家兰田牛梦周、兴平张鸿山信函往,讨论交流,其认识心得收在《拜石随笔》里。8年(1919),“五四”运动爆发,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批判孔孟之道,他却与关中一些宿儒集聚西安孔庙讲学,宣传儒教治国。每逢春秋祭祀,他必斋戒沐浴,穿戴整齐,到县城文庙拜祭。每月初一、十五,照例率全家男女老幼,盛服虔拜祖先和孔子,然后讲述孔孟之道。长。他长于文学,诗、词、曲文皆通,著有《桃李纪传奇》、《芦溪文稿》、《拜石馆诗草》、《芦溪吟草》、《秦中竹枝词》等,其中剧本《桃李纪传奇》是一部鸿篇巨制,场次竟达一百二十出,叙写了东阁大学士王鼎愤时忧国,以尸谏再荐林则徐这慷慨悲壮的一幕,全剧场面恢宏,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他也喜好书画,尤其是他的书法,苍劲、豪放、气势磅礴,名重一时,求者络绎不绝。

时期,米姓也是名人辈出,比较出名的有早年参加同盟会的米峻生和米森若,还有曾任杨虎城将军秘书的早期党员米暂沉。

米峻生,米森若,均是原甜水井乡(现归荆姚镇)渡米村人,都是早期的同盟会员,曾在多地出任县长一职。光绪三十二年(1906),蒲城县成立了高等小学堂(今槐小)。同盟会员常铭卿(常自新)、陈惠亭、李桐轩等担任教习,他们在学校宣传革命思想,发年龄比较大的学生为同盟会员。米峻生和米森若都是在县高等学堂就读时期参加同盟会的,也是当时“蒲案”的直接受害者。

米峻生书法

米峻生,字登岳,同盟会员,早年日本留学,曾在任华阴县长等职务,在任曾主持编纂了《华阴县续志》,回乡后参与三十七年蒲城县志编纂,是编纂人之一,解放后任县政协委员,书法特长。

《华阴县续志》书影

米森若,字天林,同样是渡米村人,行八,人称“八县长”。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历任省议员,渭南县长,河南新野县长,西安留守办事处主任,富平县长。二十一年(1932),富平地下党发动 “驱米“运动,数万农民上县“交农”。农民包围县城,他被迫写下了“豁免加征钱粮、浮摊款项”布告。事后调任户县县长。29年(1940)因为揭发蒲城县长王梦洲贪污被押,后经孙慰如营救出狱。

米暂臣、杨虎城 、谢葆真

米暂沉,县城米家巷人,14年(1925)毕业于陕西省立第一中学,在蒲城任小学教师。后任陕西省渭南县党部宣传部长兼农民协会干事,参加了当地的农动,是大革命时期的员。16年(1927)任杨虎城将军机要秘书,一直到西安事变胜利解决。1928年随杨赴日本考察,12月回国后,1931年杨将军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兼民政厅长时,他先后兼任河南省南阳县县长、陕西省民政厅科长及秘书主任、长安县县长、陕西省保卫委员会委员、西安绥靖公署军法处处长等职。西安事变前,他多次代表杨虎城将军与代表接触,参与建立红军、十七路军、东北军互不侵犯、共同抗日的“三位一体”。西安事变中任十七路军总部军法处长。在杨将军的领导下,做了不少具体工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杨虎城与相关人员包括我们蒲城的米暂沉、王菊人、刘云龙等进行了合影。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合影

西安事变后,赴英国伦敦大学学习市政管理专业。27年(1938)回国后在四川三台县东北大学附中任教。30年(1941)加入中国同盟会。31年(1942)秋,曾受驻渝代表团委派,到湖北沔阳杨虎城旧部王劲哉师,调解该部与新四军部的摩擦。34年(1945)10月随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兼武汉行营副主任孙蔚如,任秘书和机要室科长。他利用自己特殊身份,多次成功地营救被捕的党员,慷慨资助地下党员及其眷属,帮助入狱的党员和烈士遗属解决生活困难。37年(1948)进入解放区,参加中国人民银行筹建工作,曾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专门委员、金融行政管理处副处长,公私合营银行总管理处秘书长。1959年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至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著作有《杨虎城传》等。1993年6月2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2岁。

总之,在蒲城这块土地上,各个土著或迁徙而来的姓氏不胜枚举,但每一位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蒲城人都成为了我们的骄傲,有的虽然是祖籍蒲城或者暂居蒲城,那在当地的人文贡献中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成为我们后世传颂和纪念的一个楷模!

附:【明故昭信校尉锦衣卫百户昆泉米公暨安人马氏墓志铭】

“明故昭信校尉锦衣卫百户昆泉米公暨配安人马氏墓志铭”赐进士出身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讲纂修国朝正史前直起居管理诰敕文华殿日讲官南充黄辉撰赐进士出身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侍讲记注起居纂修正史兼理诰敕讲读官四明冯有经书赐进士出身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侍讲管理诰敕兼修正史经筵官端谿区大相篆

有缇骑于嘉靖而能以其僚平者乎?曰:法取荆棘,毋苛以蔓也。毋殖于诇,后将不食。故中人产之,弗屑保焉,而卒以有厥子,吾犹及之。曰:故昭信尉昆泉公玉,其先晋阳人。祖虎始徙北郡之安化,以功授金吾百户,公其支子之第五子也。六岁而孤,性纯警,食于诸兄嫂,常自为色饱。是时,金吾世中绝,而诸兄皆农,公独自意必绍之。弱冠,则尽鬻所服产以北。家人咸谇笑:“胡为乎是孑孑者?京师在天上,何锦衣百户也?”不谓公俄锦衣百户也。盗魁冯璜谋为乱,公冒危获焉,而舍诸胁从人,功宜最,乃仅授昭信校尉。得请还展墓,族党出迎,或至数十里。望见驺导,且前且却,莫知辞色所为。公逆下车,欢呼笑语,一一问慰如往昔。众乃争自前,相与叹服曰:“吾村安所得是人!天与人官,定不妄耳。”于是大会宗党亲故,推金钱布帛有差。会岁饥,所全活数百人。分守杨副使锦曰:“义哉米侯!”手为勒碑于墓次旌之。自是诸米常仰公北来。其后关中复大凶,米无莩者,故邻夫妇归生死于公,曾不少厌,其笃谊类如此。居常为德于人,不愿人知之。有贷辄应,即故负不校。长子万春第武举,公遂谢事。产日落,然终不悔也。初,公娶于杨,继者宋,又继者马。宋生参将万春,马安人归,春三岁矣。仲子永宁令万钟生二岁,母田卒。季子锦衣冠带总旗万方生十岁,母董卒。安人抚之,不啻腹也。即诸子视安人,不啻腹也。春将之官,不能装。安人下簪珥资之。乃克行。万方周岁而痘,危甚,安人抱持不交睫,至染疔毒,傍人苦之,不知也。佐训诸子,礼其师,必以腆。进则喜,不则痛厉之,曰:“奈而父何!”宋安人母杜,养于公,垂没,谢曰:“老妇累半子,藉令弱女在,视我何以加安人?老妇不忘来生报也。”人谓安人母犹母,子诸子,皆女德所尤难。万钟每向予语,泪涔涔下云。公素好客,虽贫不衰。夫人操馈如一日。诸米来京师,德公,尤德安人也。公年六十九,为寿者倾都下。明年以迎养之永宁,其士民寿如之。是时已病,犹力寻上閤、香泉、龙头、龟潭之胜。洒然引觥曰:“予尝慕仙游,今得洗神乎于兹,虽晚不恨。”已,病革,惟忠孝是属,且命以覆巾野服敛,曰:“予志也。”东首右胁而化,面如生。吊者诧未尝有焉。安人毁甚,欲从公地下。又二岁,亦卒。将合葬于海甸之原,盖公所自卜者。宋夫人及田氏、董氏从焉。当公中落,尝手摩仲子顶曰:“而翁虽不于公,自顾少憾于天。天有知邪?将食吾于孺子。”安人亦曰:“君有是在,何言贫也。”钟竟举进士,有声于时。安人王大父尚宪庙宜兴大长公主,其诗礼所渐远矣。公尝以事至潞河,或荐之姝,怪其类良家子,泣曰:“然,坐夫窘至此。”立予二十金,俾自赎以免。夫轻财,人所时有,独仓卒见**人,不即昵近,必审所以来,贤于人远矣。不者,岂其偶然藐孤子,能保坠绪,而益昌之乎哉!公生于嘉靖戊子年二月十二日,万历丁酉年六月二十五日卒,得年七十。安人生于嘉靖壬寅二月十五日,万历己亥十二月十五日卒,得年五十有八。春登隆庆辛未武进士,历官分守、通州参将,娶锦衣百户蒋维藩女,生女一,适锦衣千户田瑢男太学生田元德。钟登万历乙未进士,初任永宁县知县,娶锦衣百户、皇亲李凤女,生男一,孟骐。方锦衣冠带总旗,娶锦衣百户王嵩女,生女二,尚幼。铭曰:予不厌幽,还则彰也。育无择慈,一所从也。天之兆兹地,守以龙也。曰昌厥遗,远益征也。维石可浮,视兹颂也。”

参考文献:《蒲城县志》、《三十七年蒲城县志稿》及网络

说明: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本文为公众号亲情蒲城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都知道米月,可百家姓中为何没米姓?

百家姓里为什么没有米姓?

这是生活中非常罕见的姓氏,但在春秋战国时期,米姓却非常热门,不仅是贵族的姓氏,而且是楚国王族之氏,如威震诸侯的齐宣太后就姓米,姓加上身份后,人称米八子,米既是楚国的国姓,又曾同秦国联姻,族人可谓是众多,但又是怎么没落的呢?

历史上第一个姓米的人是黄帝的七世孙:纪连,他是秦国国君的祖先,春秋战国时期男子称氏,女子则用姓,比如屈原,姓李,屈是他的氏,而氏,会随着封邑官职这些东西的改变而变化的,比如商鞅是卫国人,原名卫鞅,由于国君之子称公子,国君之孙称为公孙,所以商鞅本姓公孙,名鞅。秦孝公用他实行变法,为感谢他对秦国发展的贡献,封其商之地,故而他又称商鞅。

姓是为了说明血缘关系,而氏则为了区别贵贱,只有贵族才有资格有氏,米姓后人又逐渐衍生出了诸多奇葩的姓氏,比如武、项、屈、钟、麻、吉、庄等,楚国灭亡之后,米姓族人为了躲避株连之罪,于是放弃了姓改用氏,如华氏、昭氏、熊氏都与米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秦汉以后姓和氏彻底分开,所以米姓把它作为自己的姓氏,传承了下去。由于分支过多,导致米姓越来越少。

百家姓刚开始共收录的568个姓中,或许由于人数过少就不做收录了,即使在今天,全国米姓的总人数也不超一万人,多数集中在陈胜吴广起义的安徽宿州,少数聚集在其他省份,这些米姓后人都是纯正的贵族后裔。

你身边有米姓或分支的人么?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关注我,下篇来聊聊朱元璋的画像有很多种,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