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的意思(顾的意思有哪些)

浮生如梦 2023-06-10 13:36:30 网友上传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顾”姓

顾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八十七位姓氏,尤盛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当今顾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2%,总人口大约在272万。

顾的名义

雇、顾古代通用,顾在甲骨文中为雇。雇,亦称九雇,农桑候鸟,是鸠的一种,今称鹌鹑也。雇,习惯四周环顾的一种鸟。页,就是头也。顾,是由雇和页组成的会意字,因此,顾的本义是环视。引申有回首、反省、左顾右盼、照顾、探视、顾惜等之含义。

雇氏族,是古代一支擅长养雇,以驱雀来保护桑蚕的部落,雇是氏族的原始图腾,雇人崇拜雇的机智灵活和敬业精神,以雇的头作为氏族的族徽和名称,雇人也称顾人,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为雇或者顾,建立城堡后称为雇邑或者顾邑,最终发展为国和姓。

顾姓起源

顾氏始祖:顾摇

顾氏始祖—顾摇

顾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二:

一、出自己姓

源头可以追溯到黄帝之裔高阳氏颛顼帝。据说颛顼之子称,称氏族居今河南东南的汝河地区。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祝融氏是古代掌管火种的首领之称谓,代表着在氏族中的极高地位和权力。祝融氏黎有罪被诛,吴回继任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后分别发展为六个大部落。陆终的长子樊,居于昆吾,今山西运城东北的安邑镇,后发展为强大的昆吾部落,史称昆吾氏。

昆吾氏后裔有雇氏族,是一支擅长养鹌以驱雀来保护桑蚕的部落,并把鹌鹑作为氏族的图腾,后来雇发展为国号。雇、顾古代通用。顾国是夏商时的侯国,一度是商国的东方强国,古址在今河南范县东。夏末,成汤灭夏前先灭了顾国,国人四散,并以国为氏。商朝末,顾人的一支随泰伯、虞仲南下进入江苏无锡东的顾山,顾山可能因顾人的迁居而得名。从此,顾国的后裔世代活跃在苏南地区,后来形成了三国至唐朝江东朱、张、顾、陆四大姓之一。也是今天顾姓的聚集中心。己姓顾氏的历史至少有3700年。

二、出自姒姓

大禹之后,越王勾践的裔孙闽君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于公元前192年汉惠帝三年被封为东海王,都东瓯,在今浙江永嘉西南。后来,闽王摇封其子为顾余侯,顾余侯居在会稽,其支庶子孙遂以封号的第一字为姓。这支姒姓顾也有2100年的历史。

外族基因融入

顾姓一直比较单纯,加入顾姓群体中的外族主要发生在元朝以后,元朝时贵州贵阳定番州顾姓土司的归顺,清朝满洲八旗姓伊尔根觉罗氏其中一支改姓顾,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长期混居,逐步同化而成为当地的顾姓汉族。

顾姓分布

自宋朝至今1000年,顾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上海、浙江三省市区,大约占顾姓总人口的57.7%。其次分布在安徽、山东、河南,这三省的顾姓人口又占了12.5%。江苏居住了顾姓总人口的37.9%,为顾姓第一大省。顾姓的江浙聚集区已存在了2000年之久。

顾姓血型

顾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2.8%,A型占29.2%,B型占28.9%,AB型占9.1%。

顾姓名人

顾恺之

顾恺之(约348年—409年),字长康,中国东晋时代画家,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多才,工诗赋,精于绘画,曾在南京为石棺寺画维摩诘像,引起轰动。他的画线条连绵流畅,如“春蚕吐丝”, 时人称其“才绝、画绝、痴绝”。他还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 (摹拓妙法)》和《画云台山记》三本绘画理论书籍,提出“以形写神”“尽在阿堵中”的理论。他的代表画作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

顾宪成

顾宪成(1550年—1612年)字叔时,号泾阳。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领袖。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万历八年进士,二十二年以廷推阁臣忤旨,削籍归,在里与弟顾允成倡修东林书院,偕高攀龙等讲学其中,往往讽议朝政,朝野应合,东林之名由是大著。顾宪成和星、邹元标号为“三君”,又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时称“东林八君子”,著有《顾端文遗书》等。

顾炎武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本名顾绛,字忠清、宁人,清学开创者,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其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经史百家及音韵训诂之学等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

顾姓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顾姓的郡望主要有会稽和武陵。顾姓有会稽、三绝等堂号。“三绝”典出晋朝的顾凯之,无锡人,博学有才气,曾为大司马桓温和荆益宁三州都督殷仲堪的参军,擅长绘画,有时画人,数年内不点睛。人问何故?答:“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当时人称他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顾姓的重要楹联有五副:

传经耆硕;工画横波。

姿推三绝;扇藉一挥。

虞部修文;东林讲学。

礼崇文伟;声蔚豫章。

名兼三绝;学闻五经。

家训格言:清朝顾之英的《居家格言》是顾氏家训中的精品。“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有好子孙方是福,无多田地不为贫。好与不好,只争教与不教。”

古汉语中的“顾”字义项详解,从成语和例句轻松掌握

40.顾

(1)看,回头看,环顾

【成语】

不屑一顾

掉头不顾

迟疑顾望

一顾千金

左顾右盼

义无反顾

一顾倾城

鸱视虎顾

顾盼神飞

顾影自怜

见兔顾犬

相顾失色

【例句】

①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②每移动案,顾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

③成每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促织》)

④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⑥(先轸)不顾而唾。(《崤之战》)

⑦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垓下之战》)

⑧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⑨拔剑四顾心茫然。(《蜀道难》)

(2)探望,拜访

【成语】

三顾茅庐

【例句】

①将军宜枉驾顾之。(《降中对))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3)关心,照顾。考虑,顾虑

【成语】

不管不顾

自顾不暇

奋不顾身

顾此失彼

无所顾忌

【例句】

①夫人之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

②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③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④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利,深失所望。(《赤壁之战》)

⑤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

⑥但欲求死,不复顾厉害。(《<指南录>后序》)

⑦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屈原列传》)

(4)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

【例句】

①顾念蓄劣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促织》)

②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5)副词,但,反而,难道,却

【例句】

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荆轲刺秦王》)

③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求学》)

【语义提示】

“顾”有两义,一个是看,引申出探望,探望当然要关心,照顾。探望往往是出了问题,如果事情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就虚化引申为“顾虑”。一个是表示转折,轻微的相当于“而”,重的相当于“却”,“反而”。

【思维导图】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