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017年1月1日)

横行天下 2023-07-09 06:28:42 互联网

爱国爱港,筑梦美好家园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培侨中学课堂上,穆家骏老师正教授中国近代历史。当他讲到英国对华发动战争时,学生们稚嫩的脸上露出愤怒的神情。

“香港回归祖国25年了,我们一起庆祝吧!”下课前,穆家骏提议大家唱爱国歌曲,学生们全员响应。整齐高亢的歌声从教室里飘出来,飘到操场上,和那旗杆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围墙上庄严醒目的国歌歌词一道,形成这所香港校园最美丽的风景。

2017年7月1日,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希望香港特区“始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5年过去了,“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铿锵前行。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香港已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风采更胜往昔。

社会之变

走在香港的街头,从铜锣湾到中环,道路两边崭新的护栏,不时让人想起3年前暴恐分子大肆破坏公共设施的场景。

2019年,“修例风波”发生。暴力活动猖獗,严重时香港铁路公司有超过90%、共计147个车站遭到损坏,多所大学校园被非法“占领”,众多商业场所无法营业,逾1200间店铺和多家银行的服务设施被损毁,超过60公里的道路铁护栏被拆走。

从2014年非法“占领中环”、2016年“旺角”,到2019年“修例风波”,反中乱港势力策划、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严重违法活动,一次又一次重创香港法治和社会秩序。

“为什么要破坏我们辛苦发展起来的香港呢?”很多香港市民选择不再沉默,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谴责暴力暴徒,希望唤醒那些迷途的年轻人。2020年6月30日,香港国安法公布施行,市民悬着的心终于有了着落。

“很多乡亲对我说,他们可以在街上放心地讲普通话了,也终于能够大大方方地表达爱国爱港的心情,不再怕被‘起底’欺凌。”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黑龙江社团总会会长魏明德感慨,现在的香港才像个家。

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始终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始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国两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但只要坚持‘四个始终’,就可以安然渡过。”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说。

从止暴制乱到正本清源,从香港国安法到新选举制度,香港踏平坎坷再出发。

张欣宇,一名32岁的年轻人,得益于新选举制度,成为香港特区新一届立议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说:“‘爱国者治港’的参与面是很宽的、舞台是很大的”。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张欣宇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让张欣宇印象深刻的,正是社会气象的焕然一新。5月15日,港铁东铁线过海段通车。当天,2000余名市民前往新车站打卡庆祝。张欣宇在社交媒体上与青年人探讨铁路问题,数百条评论中,99%都是讨论技术问题,他说:“这些现象反映了社会恢复正常,大家转向关注社会民生议题,不再‘泛政治化’。”

香港社会氛围在变,教育生态、舆论生态也在变。

2021年9月2日10时30分,汉华中学老师黎国诏走进教室,开讲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第一课,教学重点就是香港基本法序言的第一句——“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两个多月后,林郑月娥为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的教师们上了一堂课。她希望教师们为香港培养出有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国际视野和社会担当的新一代。

针对通识教育问题开设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将中国历史列为全港初中的独立必修科目,开发《中国通史》多媒体教材,制作丰富的国家安全教育框架教义,规定从2022至2023学年开始,所有公营学校新聘任教师必须通过基本法测试,爱国主义教育全面铺开。

“我期盼我们的社会能够在经历动荡后回归平静,成为杏园芳圃,成风化人;希望我们的学生发自内心爱护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珍视自己的历史文化……”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杨润雄表示。

在国安法的震慑下,以《苹果日报》为代表的反中乱港媒体纷纷关停,长期饱受其毒害的香港市民拍手称快,传媒环境逐渐风清气朗,香港居民享有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出版自由有增无减,新闻媒体数量及从业者持续增多。

立言为公,文章报国。6月12日,总书记致信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深刻揭示爱国爱港媒体茁壮发展、基业长青的必由之路,指出爱国爱港媒体在“一国两制”下应有的使命担当。展现新气象,开启新篇章,香港向前进。

同心之力

政通则人和,人和则业兴。

香江聚贤首席会长薛博然的体会很深。2021年香港特区新一届立选举期间,爱国爱港参选人站上街头,向市民派发传单。他看到听到的,就是人们都对香港当前和谐的社会氛围充满感激。

“商户们感慨,再也不用害怕档口店铺受到破坏,终于可以安居乐业了。”薛博然说。

国泰民安,国安家好。香港国安法和新选举制度为香港带来了安全,也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创造了条件。在爱国爱港旗帜下,各方齐心协力,正画出“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香港长期繁荣稳定、香港同胞共享美好生活这个符合香港根本利益的最大同心圆。

连续遭遇“黑暴”和疫情打击,香港民生问题持续凸显,中资企业尽心为香港社会走出困局贡献力量。招商局启动香港青少年资助计划,每年拨出至少1500万港元向香港青少年提供经济援助。2021年10月,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开展“中企服务进社区”活动,招商局组织人员为香港老人免费送餐。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参加活动后说:“无论有多少挑战,只要齐心协力,汇聚能量,必定能破解社会上最尖锐的矛盾。”

今年初,香港暴发第五波疫情。形势严峻,刻不容缓,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特区政府负起主体责任,香港社会各界同心抗疫,在共同努力下,香港再次走出危机。

吴志斌,香港安徽联谊总会常务副会长,第五波疫情来袭后不幸感染。住院治疗中的他从内地协调运输紧缺药品,建立“乡友抗疫互助群”,组织开展线上义诊。最初,为了及时运送医疗物资,吴志斌拿出10多万港元支付快递费用。后来快递停运,他又组织了26个义工小分队,开展结对帮扶、精准施援。

5月8日,李家超在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中以99.16%的得票率当选为行政长官人选,充分反映香港社会对其高度认同和肯定,香港社会展示出团结一心、奋发进取的良好风貌。

同心筑梦,众行致远,香港在路上。

希望之光

梁海明是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常年关注香港发展。他通过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模型分析发现,国际社会对香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8日,全球与香港相关的数据、信息和新闻报道有1600万余条,关注度比上一年度同期增加逾35%,其中对香港的中立和正面态度高达83%。

“这显示香港再出发有更好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国际环境。”梁海明说,国家“十四五”规划赋予香港新功能、新定位和新优势,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深化,香港迎来新的历史性机遇,将激发巨大发展潜力,对国际社会更具吸引力。

一部好法律、一套好制度护佑香港由治及兴,推动香港持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光添彩。

人心在凝聚。市民刘瑶到演员连晋家里吃饭,电视上正播出北京冬奥会颁奖仪式,当《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她看见连晋急忙放下手中的筷子起立,对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旭日集团董事杨燕芝说,许多市民倍加珍惜稳定繁荣的局面,爱国爱港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自觉行动。

信心在增强。今年7月1日开始,香港警队将全面转用中式步操。服务警队37年的高帝权说:“正步一小步,迈出的不仅是步伐,更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和国家情怀。”

希望在打开。接受中央政府任命后,李家超表示:“作为特首,我会团结社会各界,凝聚力量,各展所长,互补长短,同为香港开新篇,让东方之珠再放异彩。”

“七一”将近,作为香港南区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活动筹备委员会主席,薛博然正紧张安排“幸福之光南区光影节”“七一同开新篇综艺表演”等系列活动。南区不少市民告诉他,今年要好好庆祝,“香港很好,‘一国两制’很好,这里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26日 04 版)

明确了,分13个等级!事关这些武汉人的职称

31日,武汉市教育局官网发布《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修订试行)》的通知,明确了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的等级、名称、任职条件和晋升条件等。

我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岗位分13个等级

根据通知,教师专业技术岗位指具有教育教学工作职责和相应教师资格与教育教学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岗位共分13个等级:正高级岗位分4个等级,高级岗位分3个等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

明确了13个等级岗位的申报条件

根据通知,各等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时间一般不得少于2年。专业技术一、二、三级岗位分别由国家和省、市统一控制和管理。拟聘任专业技术四级岗位,由主管部门组织岗位聘任考核,在对其德才表现、专业能力与拟聘岗位的匹配度进行综合考核评议后,报市人社局核准后办理岗位认定手续。

此外,通知还明确了专业技术五级、六级、八级、九级岗位的申报条件(见下文)。 专业技术七级、十级至十三级岗位的申报条件由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

特别优秀者有且只有一次晋升条件

根据通知,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原则上应逐级晋升,一般不予越级晋升。特别优秀的教师可申请越级晋升,并且最多只能越级一次。越级晋升由个人提交申请,经单位研究同意、专家考评、公示无异议,市直主管部门或区人社局审核同意后,由市人社局核准。

附件全文

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修订试行)

根据《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武汉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武汉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岗位设置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实际,经商市人社局同意,现对《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试行)》(武人社发〔2017〕5号)予以修订。

一、岗位等级和岗位名称

教师专业技术岗位指具有教育教学工作职责和相应教师资格与教育教学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岗位共分13个等级。

正高级岗位分4个等级,岗位名称分别为正高级讲师(正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一级岗位、正高级讲师(正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二级岗位、正高级讲师(正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三级岗位、正高级讲师(正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四级岗位,由高到低依次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一至四级岗位。

高级岗位分3个等级,岗位名称分别为高级讲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一级岗位、高级讲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二级岗位、高级讲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三级岗位,由高到低依次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五至七级岗位。

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岗位名称分别为讲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一级岗位、讲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二级岗位、讲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三级岗位,由高到低依次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八至十级岗位。

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岗位名称分别为助理讲师(二级实习指导教师)一级岗位、助理讲师(二级实习指导教师)二级岗位、三级实习指导教师岗位,由高到低依次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十一至十三级岗位。

二、岗位任职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近2年来年度考核及师德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档次,无教学责任事故发生。

2.具有现任教学段或其以上学段的教师资格证,取得相应层级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认真履行工作岗位职责,完成工作单位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量。

4.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取得相应继续教育学分。

5.身心健康,心理素质良好。

(二)资历条件

各等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时间一般不得少于2年。

(三)业绩与综合素质条件

1.专业技术一、二、三级岗位分别由国家和省、市统一控制和管理。

2.拟聘任专业技术四级岗位,由主管部门组织岗位聘任考核,在对其德才表现、专业能力与拟聘岗位的匹配度进行综合考核评议后,报市人社局核准后办理岗位认定手续。

3.专业技术五级岗位至少要符合下列1—16条中的4条,专业技术六级岗位至少要符合下列1—16条中的3条。

(1)担任班主任或共青团干部工作累计满10年,并获得区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政府及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科研机构)授予的优秀班主任、优秀共青团干部、先进班集体、文明班集体等称号;或兼任学科(专业)教学的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含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政教主任、教导主任、工会主席等)累计满10年,并获得区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授予的教育教学或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表彰奖励。中层干部以学校任职文或岗位聘书为准,校级干部以学校主管部门任职文为准。担任上述不同职务的任职时间段可合并计算。

(2)任现岗位以来,经学校评议推荐,获得市级(副省级城市,下同)及以上表彰。

(3)任现岗位以来,参加市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立项的教科研课题,并获得结题证书;或主持完成技术(含精品课程资源)开发、咨询等项目;或注册专利,解决行业企业技术问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明显。

(4)任现岗位以来,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参与编著符合国家规定的公开发行的教材或编著的教材获得省级及以上优秀教材奖;或公开出版学术专著(独立出版或承担一半以上撰写任务);或受聘参加高考命题。

(5)任现岗位以来,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制定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或省级及以上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含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岗位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或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制定市级及以上职业教育相关规划、政策、标准等。

(6)任现岗位以来,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2篇论文或在核心期刊发表1篇论文(专职教科研人员要求2篇发表于核心期刊)或论文、优质课(精品课)、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在市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国家一级学会(行业协会)、全国职业教育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获奖(以上论文、课程、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等应与本人所从事的学科、专业相关,发表刊物不含论文集和增刊以及相关学科、专业各级各类学术会议的交流材料;论文须为作者独自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

(7)任现岗位以来,获得市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或教育科研、科技进步、自然科学、科技发明、哲学社会科学等奖励)。

(8)任现岗位以来,获得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班主任能力大赛)国家级、省级二等奖及以上或市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或获得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市级及以上奖励。

(9)任现岗位以来,承担市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全市及以上范围的公开课、示范课、观摩教学课、学科讲座或教师培训不少于1次(专职教科研人员不少于2次)。

(10)任现岗位以来,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含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省级二等奖及以上或市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或指导学生在开展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第二课堂、竞赛展演等方面获得市级及以上表彰奖励。

(11)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包括市教育局组织的在职教师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结业);或积极参加企业实践,取得非教师系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相应职业技术(技能)证书或相应注册执业资格或“1+X”证书。

(12)任现岗位以来,完成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1年及以上援疆援藏工作任务。

(13)任现岗位以来,至少有1次年度考核优秀或2次师德考核优秀。

(14)任现岗位以来,每学年教育教学工作量超过学校同学科(专业)教师平均工作量,且教育教学质量在本校同层次班级中成绩突出,综合评价优良率在85%以上。

(15)任现岗位以来,作为主要人员参与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合作、提质培优、“1+X”证书制度实施等工作受到市级及以上表彰奖励。

(16)任现岗位以来,自制的教具或开发的实习实训项目、设备、平台或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市级及以上范围推广使用。

4.专业技术八级岗位至少要符合下列1—16条中的4条,专业技术九级岗位至少要符合下列1—16条中的3条。

(1)担任班主任或共青团干部工作累计满10年,或获得区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政府及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科研机构)授予的优秀班主任、优秀共青团干部、先进班集体、文明班集体等称号;或兼任学科(专业)教学的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含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政教主任、教导主任、工会主席等)累计满10年,或获得区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授予的教育教学或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表彰奖励。中层干部以学校任职文或岗位聘书为准,校级干部以学校主管部门任职文为准。担任上述不同职务的任职时间段可合并计算。

(2)任现岗位以来,经学校评议推荐,获得区级及以上表彰。

(3)任现岗位以来,参加区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立项的教科研课题,并获得结题证书;或参与完成技术(含精品课程资源)开发、咨询等项目;或注册专利,解决行业企业技术问题。

(4)任现岗位以来,参与编著符合国家规定的公开发行的教材或编著的教材获得市级及以上优秀教材奖;或公开出版学术专著(独立出版或承担一半以上撰写任务)。

(5)任现岗位以来,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制定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或省级及以上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含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岗位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或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制定区级及以上职业教育相关规划、政策、标准等。

(6)任现岗位以来,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专职教科研人员至少2篇)或论文、优质课(精品课)、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在区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国家一级学会(行业协会)、全国职业教育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获奖;或编撰的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已公开发表(以上论文、课程、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等应与本人所从事的学科、专业相关,发表刊物不含论文集和增刊以及相关学科、专业各级各类学术会议的交流材料;论文须为作者独自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

(7)任现岗位以来,获得区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或教育科研、科技进步、自然科学、科技发明、哲学社会科学等奖励)。

(8)任现岗位以来,获得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班主任能力大赛)国家级、省级或市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或获得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区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9)任现岗位以来,承担区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全区及以上范围的公开课、示范课、观摩教学课、学科讲座或教师培训不少于1次(专职教科研人员不少于2次)。

(10)任现岗位以来,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含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省级或市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或指导学生在开展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第二课堂、竞赛展演等方面获得区级及以上表彰奖励。

(11)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包括市教育局组织的在职教师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结业);或积极参加企业实践,取得非教师系列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相应职业技术(技能)证书或相应注册执业资格或“1+X”证书。

(12)任现岗位以来,完成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1年及以上援疆援藏工作任务。

(13)任现岗位以来,至少有1次年度考核优秀或2次师德考核优秀。

(14)任现岗位以来,每学年教育教学工作量超过学校同学科(专业)教师平均工作量,且教育教学质量在本校同层次班级中成绩突出,综合评价优良率在85%以上。

(15)任现岗位以来,作为主要人员参与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合作、提质培优、“1+X”证书制度实施等工作受到区级及以上表彰奖励。

(16)任现岗位以来,自制的教具或开发的实习实训项目、设备、平台或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区级及以上范围推广使用。

5.专业技术七级岗位,十级至十三级岗位的申报条件由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

三、越级晋升条件

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原则上应逐级晋升,一般不予越级晋升。特别优秀的教师可申请越级晋升,并且最多只能越级一次。越级晋升除具备上述岗位任职条件并且任现岗位以来至少有1次年度考核优秀外,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 在执行国家重要任务、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表现突出、作出重大贡献,获得市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

(二)在教育教学、培养人才中作出突出贡献,获评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楚天园丁奖、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市政府津贴专家、黄鹤英才及以上称号。

(三)获得国家、湖北省、武汉市授予的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或受到记大功奖励。

越级晋升由个人提交申请,经单位研究同意、专家考评、公示无异议,市直主管部门或区人社局审核同意后,由市人社局核准。

四、其他

(一)本条件适用于事业性质的市(区)属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机构)。

(二)对教龄满30年或聘任现岗位满10年且近5年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的教师,可减少1项条件,但只能用于1次岗位晋级。

(三)任现岗位指现聘专业技术岗位。对上述条件中未明确为任现岗位以来取得业绩或成果,只能用于1次岗位晋级。

(四)各区、各中等职业学校可结合实际制定不低于本条件要求的教师岗位任职条件。

(五)中等职业学校非教师岗位专业技术人员聘任条件,可由各区、各中等职业学校结合实际,参照本区、本校教师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制定。

(六)本文件自2023年6月1日起实施。2017年1月印发的《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试行)》(武人社发〔2017〕5号文)同时废止。

(七)本文件由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编辑整合:王戎飞 综合武汉市教育局官网)

【来源:武汉市教育局】

百济血液学术月评丨基础与临床齐飞,影像与治疗并进,共探淋巴瘤、MM进展

高质量的文献是血液医生领域学习的重要窗口。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血液病学科发展,百济聚焦临床需求,开设“血液学术月评”活动,每月邀请国内血液学专家汇聚一堂,解读当月血液领域核心杂志优秀文献,并进行精彩点评。本期邀请多位专家对4篇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领域文献进行深度解读,内容整理如下。

MM领域进展

NO.1抗GPRC5D CAR-T细胞治疗R/R MM患者:一项单臂,II期临床试验[1]

01摘要:

目的:G蛋白偶联受体C5家族亚型D(GPRC5D)被认为是多发性骨髓瘤(MM)免疫治疗的一个有前景的表面靶点。本研究报告了抗GPRC5D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复发或难治性(R/R)M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这项Ⅱ期、单臂研究纳入18~70岁的R/R MM患者。患者在接受2×106/kg抗GPRC5D CAR-T细胞治疗前进行淋巴细胞清除。主要终点是达到总体缓解的患者比例,对符合条件的患者也进行了安全性评估。

结果:从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3月23日,33例患者接受了抗GPRC5D CAR-T细胞输注。中位随访5.2个月时,客观缓解率(ORR)为91%(30/33),包括11例(33%)严格完全缓解(sCR),10例(30%)完全缓解(CR),4例(12%)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5例(15%)部分缓解(PR)。在既往接受过BCMA CAR-T细胞治疗的9例患者中,全部观察到≥PR,包括2例既往接受过多次抗BCMA CAR-T细胞输注未缓解的患者。≥3级血液学毒性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33[100%])、贫血(17[52%])和血小板减少(15[45%])。33例患者中的25例(76%)发生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均为1级或2级),3例患者发生了神经毒性不良事件(1例2级和1例3级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s]和1例3级头痛)。

结论:抗GPRC5D CAR-T细胞疗法在R/R MM患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临床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对于抗BCMA CAR-T细胞治疗后进展或抗BCMA CAR-T细胞治疗无效的MM患者,抗GPRC5D CAR-T细胞疗法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替代选择。

02专家点评:

石仁州教授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GPRC5D在骨髓恶性浆细胞和正常浆细胞的表达量是外周浆细胞的500倍以上,相关的体内外试验表明抗GPRC5D CAR-T细胞在人类MM异种移植物模型中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该研究结果发现抗GPRC5D CAR-T细胞治疗ORR较高,所有CRS事件的分级均为1-2级,ICANS发生率较低,表明抗GPRC5D CART细胞治疗R/R MM患者是有效、安全的,有望成为抗BCMA CAR-T细跑治疗后进展或抗BCMA CAR-T细胞难治MM患者潜在的治疗方法。

王晓桃教授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该研究对GPRC5D表达量和CAR-T治疗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GPRC5D表达量无论是否≥50%,患者疗效没有统计学差异。此外,该研究CAR-T细胞的回输剂量为2×106/kg个CAR-T细胞,与MCARH109研究相比,该研究ORR高于输注25×106至150×106个CAR-T细胞组,但低于输注450×106个CAR-T细胞组,表明抗GPRC5D CAR-T细胞的剂量大小可能导致疗效差异,如何在保证治疗疗效的前提下,避免过多的CRS、ICANS的发生,目前仍在讨论阶段。

淋巴瘤领域进展

NO.1不同BCL10的突变类型对DLBCL精准治疗的指导意义[2]

01摘要:

活化的B细胞样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ABC-DLBCL)预后较差,且具有慢性激活CARD11-BCL10-MALT1(CBM)信号放大复合物,该复合物是由BCL10亚基聚合形成,受到ABC-DLBCL中体细胞突变的影响。在本研究中发现,BCL10突变至少可以分为两种功能不同的类型:CARD结构域的错义突变和C末端尾部的截断突变。截断突变破坏了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易位蛋白(MALT1)抑制BCL10聚合的一个基序,将MALT1捕获在其激活的纤维结合状态。CARD错义突变增强了BCL10纤维的形成,形成了稳定BCL10纤维的谷氨酰胺网络结构。BCL10突变体对上游CARD11激活的依赖性较低,因此表现出对BTK抑制剂的耐药性,而BCL10截断突变而非CARD突变体对MALT1抑制剂高度敏感。因此,BCL10突变是ABC-DLBCL中BTK抑制剂耐药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可以根据不同突变类别的特定生化效应选择治疗方案,从而进一步实现精准治疗。

02专家点评:

王春萌医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该研究表明BCL10是DLBCL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之一,是淋巴瘤发生的遗传驱动因素,研究者通过结构-功能研究表明,突变至少发生在两个不同生化类别中:CARD结构域的错义突变和C末端尾部的截断突变,分别影响BCL10功能的不同方面,并导致不同的生物学结果。目前国内的测序方式难以区分肿瘤标本中哪些是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因此关于突变分度的问题目前仍存在争议,一般认为至少要>5%,才有临床意义。

刘洋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目前关于BCL10的相关研究较少,该研究通过DLBCL测序库中2255例患者,最后确定仅75例伴有BCL10突变,表明BCL10突变概率较低。同时,该研究结果显示不同BCL突变类型对不同靶向治疗呈现不同水平的耐药性,两类BCL10突变均对BTK抑制剂耐药,而BCL10截断突变可能通过MALT1抑制剂治疗,为ABC-DLBCL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思路。

NO.2移植和MR在初治MCL患者中的应用和作用:来自大型真实队列研究的结果[3]

01摘要:

目的:套细胞淋巴瘤(MCL)常用的一线(1L)治疗包括对年轻患者采用以大剂量阿糖胞苷为基础的诱导治疗,随后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以及对老年患者采用几种化学免疫治疗方案。ASCT在年轻患者中的作用以及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BR)治疗后利妥昔单抗维持(MR)治疗一直存在争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21年Flatiron Health电子记录来源的识别数据库中的4216例MCL数据,这些患者大多来自美国社区肿瘤机构,研究评估了患者的治疗方案和结局。ASCT和MR的疗效结果在来自12个学术中心的1168例患者组成的独立队列中得到验证。

结果:在3614例接受1L治疗的患者中,BR的使用率最高。在1265例患者中,30.5%接受了基于阿糖胞苷的诱导治疗,23.5%接受了ASCT。ASCT与至下一次治疗的真实世界时间(rwTTNT)(HR 0.84;95%CI,0.68~1.03;P=0.10)或总生存期(OS)(HR 0.86;95%CI,0.63~1.18;P=0.4)之间无显著关联。在符合MR治疗的患者中,与单纯BR相比,BR后MR与rwTTNT(HR 1.96;95%CI,1.61~2.38;P<0.001)和总生存期(HR 1.51;95%CI,1.19~1.92;P<0.001)较长相关。有效性结果在验证队列中一致。

结论:在这个主要为在美国社区接受治疗的大型患者队列中,只有1/4的年轻患者接受了阿糖胞苷或ASCT巩固治疗,这表明需要开发可在常规临床实践中有效实施的治疗方案。结合验证队列,支持未来进行在年轻患者中探索无ASCT巩固的方案的临床试验。一线BR或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R-CHOP)治疗后,MR治疗可有效改善MCL患者预后。

02专家讨论:

于慧教授

江苏省中医院

与2011年相比,MR治疗在年轻患者中略有增加,MCL患者改善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接受MR治疗、年龄≤65岁、LDH/ULN<1,非巨块病变,非母细胞样/多形性MCL,而与是否接受ASCT治疗无关。在该研究队列中大部分患者一线治疗时选择R-CHOP或BR方案治疗,说明指南推荐的方案是具有代表性的,近年来BR后进行MR治疗的方案在MCL患者中逐渐获得重视,也成为指南推荐的方案之一。

朱华渊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该研究结果显示ASCT治疗与rwTTNT无显著相关性,但考虑在真实世界中ASCT的治疗受限于患者整体治疗意愿、年龄等因素,从指南出发仍然建议在年轻、体能状况好的患者中行ASCT治疗。在后期我们仍需关注维持治疗和非维持治疗之间毒副作用的比较,尤其在COVID-19流行后时代,需关注抗CD20单抗对于新冠肺炎入院率和重症率的影响。

NO.3在接受ASCT的R/R DLBCL患者中,动态还是静态FDG-PET对疾病预后有更高的预测价值[4]

01摘要:

在接受ASCT的R/R DLBCL中,使用Deauville评分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疗效评估具有预后效用。我们需要改进预测方法来识别预后不佳的患者,使这些患者可以更好地进行其他挽救治疗。我们研究了挽救治疗前和ASCT前各时间点的平均肿瘤体积(MTV)和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以及两次扫描之间的定量变化(∆MTV和∆SUVmax)。

125例R/R DLBCL患者接受了挽救性免疫化疗和ASCT:80例患者接受了挽救治疗前PET,90例患者接受了ASCT前PET。中位随访5.6年时,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和OS分别为52%和65%。对于挽救治疗后PET残留病变阳性的患者,ASCT前MTV是PFS的显著负性预测因素(HR 1.19/100ml,P<0.001)和OS(HR 1.78/100ml,P<0.001)。同样,ASCT前的SUVmax与PFS呈负相关(HR 1.08,P<0.001)和OS(HR 1.08,P<0.001)。值得注意的是,挽救前的MTV和SUVmax以及∆MTV和∆SUVmax与PFS和OS无关。

总之,ASCT前MTV和SUVmax的预测价值高于ASCT后反应程度。对于R/R DLBCL患者,PET具有潜在指导治疗的应用价值。

02专家点评:

王楠医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该研究回顾性的数据是来源于澳大利亚的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和皇家墨尔本医院,纳入了2002年1月1日到2017年6月30日期间接受挽救性治疗以及ASCT治疗的125例R/R DLBCL,结果显示ASCT前PET检测MTV和SUVmax对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挽救性治疗前PET和ASCT前PET的∆SUVmax和∆MTV与预后无关。今后可以针对PET/CT SUVmax和MTV是否可以作为前瞻性临床研究以及临床实践提供治疗选择的依据展开探索。

郑重医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移植前Deauville评分不足以预测ASCT的获益,放射组学可能还需要和更多的组学结合,以更好帮助判断患者预后。本中心相关研究结果提示,SUV、MTV和肿瘤的基因突变相关,未来对于高代谢或糖代谢SUV值较高的患者,可以考虑针对糖代谢的靶向治疗联合方案以提高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Xia J, Li H, Yan Z, et al. Anti-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Class C Group 5 Member D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A Single-Arm, Phase Ⅱ Trial. J Clin Oncol. 2023;41(14):2583-2593.

2.Xia M, David L, Teater M, et al. BCL10 Mutations Define Distinct Dependencies Guiding Precision Therapy for DLBCL. Cancer Discov. 2022;12(8):1922-1941.

3.Martin P, Cohen JB, Wang M, et al. Treatment Outcomes and Roles of Transplantation and Maintenance Rituximab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Untreated Mantle Cell Lymphoma: Results From Large Real-World Cohorts. J Clin Oncol. 2023;41(3):541-554.

4.Campbell BA, Brown R, Lambertini A, et al. Are dynamic or fixed FDG-PET measures of disease of greater prognostic value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undergoing autologous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Br J Haematol. 2023;201(3):502-509.

编辑:Josephine审校:Evelyn排版:Moly执行:Moly

声明: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