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八字赏析(任正非是什么八字格局)

相见陌路 2023-07-15 12:32:09 互联网

曾国藩八字口诀,教你如何识人用人,说得太透彻了!

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在政治、军事、文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后人也常常以他为榜样来学习。

而曾国藩这一生所得的成就,全部写出来怕是洋洋洒洒几万字也不够用。

我们都听过一个小故事,说的是小偷去曾国藩家偷东西,碰到曾国藩正熬夜背诵一篇文章,小偷遂在窗外等候,想等他背好入睡了再进去偷东西。

可左等右等,曾国藩还是没把文章背下来,小偷等得不耐烦了,破门而入对着曾国藩说:“你笨成这样还读什么书?我在窗外听你读了几遍都能背下来了!”

然后小偷就当着曾国藩的面把那篇文章完完整整背了出来,背完后扬长而去。

这个故事流传已久,不知真实性有几分,但也让我们大家对曾国藩产生了这样的印象:他似乎并不是一个天赋异禀的人。

那这样一个不怎么“聪明”的人,又是如何取得后来那么多成就的呢?

勤奋刻苦自然是关键因素,人格修炼他也擅长拿捏几分,但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

他的成功,离不开他会“用人”这一优点,从曾国藩幕府是当时规模最大、质量最高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端倪来。

曾国藩擅长总结分析,给后人省了不少麻烦,他的识人用人之道,我们也可以简单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广收、慎用、勤教和严绳。

01.广收

用人者都希望广纳贤才,为己所用,可他们往往就是拘泥在了“贤才”这一标准上。

何谓贤才?一般人会说:德才兼备,博古通今,须是天下难得的人才。

我们再看看曾国藩怎么说:凡有一长一技者,兄断不肯轻视。

曾国藩深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有德之人未必有才,有才之人未必有德,德才兼备者少之又少,而且人家愿不愿意被你收入麾下,那也是个问题。

用人方面最忌讳“追求完美”,当管理者一心追寻自己心目中的完美人才时,他可能已经和许多有潜力的璞玉擦肩而过。

最终落个光杆司令的下场,还要对上门自荐的人挑三拣四。

所以曾国藩告诉我们,用人要“广收”,凡是在某一方面有所长处,可以为自己带来帮助的,都不要忽视他。

学会培养人才,打磨璞玉,才是用人者应该重视的问题。

莫道千里马难得,不过因为你不是伯乐罢了。

02.慎用

有人看到这里就会说,你上一条还说要广收人才,下一句就说慎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不要误会,这里“慎用”的意思不是谨慎用人,而是要发挥出人才的作用。

前面说到了,完美的人才是很少的,我们平时在企业中见到的最多的,都是不完美的人才。

他们也许身怀一技之长,但不懂为人处世,情商极低;他们也许业务能力一般,但在同事间混得风生水起,号召力极强。

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而领导者要学会慎用,也就是扬长避短,把他的优点发挥到最大化,并且约束他的缺点。

李一男26岁成为华为的常务副总裁,他是完美人才吗?不是。

他虽然技术能力出众,但性格粗暴,不擅长合作协调,常常和其他管理层发生冲突。

任正非是怎么用他的呢,他把几乎所有的技术决策,都交给了李一男,因为他有这个能力,同时也避免了和其他管理层讨论协作的机会。

另一方面,任正非只给他技术层面的权利,这也就局限了他的活动范围,把他脾气暴躁这个缺点带来的不好影响压到最低。

李一男在职期间,为华为的技术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而此后他离开华为另谋职位,再无此前那般辉煌。

领导和人才是互相成就的,学会慎用,双方皆可受益。

03.勤教

扬长避短说完了,再来说说挖掘潜力,这就是真正的亲自上场培养人才了。

曾国藩的军事思想极受后人推崇,张之洞、袁世凯、都曾经采纳过他的治军方针,他一手带出来的湘军也是赫赫有名。

而曾国藩手下的湘军将领,也几乎都是他亲自培养出来的,他们对曾国藩不仅以上级相待,更把他当做师傅来看。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现成的人才?最后还是要看管理者之间的区别。

同一支资质平平的队伍,不同的人来带,就能给出不同的答案。

所以说还是要勤教多磨,队伍里每个人都去敲打一番肯定不至于,但一定要把几个管理层给带好,发掘出他们的潜力来,这样自己也可以多几个心腹,何乐而不为呢。

04.严绳

培养出了人才,最后一步是什么?当然是让人才为你所用。

一个团队如果没有统一的目标,那么即使人才攒动,人心也是散的,队伍怎么带都带不好。

曾国藩说的严绳很有意思,小编姑且把它理解为大家必须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目标一致的蚂蚱可以一起合力把绳子咬断,然后逃出去;

而心怀鬼胎的蚂蚱,既没有独自咬断绳子的能力,又不愿意听从指挥,最终危险来临,大家都在一根绳上,还是都遭了殃。

像那种心怀鬼胎的蚂蚱呢,再怎么才能出众,也不能留在队伍里。

因为它一定是个隐藏的祸患,轻则扰乱团队秩序,分散军心;重则拖累甚至出卖整个队伍,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那就是严绳,一定要让大家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

这不仅考研领导者的组织能力,也考验领导者的“”能力。

放到今天来说,就是企业价值观的统一。

曾国藩的用人之道,即使经历了几百年历史的冲刷,仍然指导着后人,为他们带来启发。

文章的最后,再来跟小编回忆一遍八字口诀吧,“广收、慎用、勤教、严绳”。

愿大家都能有所收获!

华为手机崛起背后的故事:知人善任任正非,敢闯敢拼余承东

一场游泳比赛,拿个冠军牛不牛?如果这个选手是被绑上了双手双脚而获得的冠军呢?

这恐怕连最苛刻的观众也得要伸出大拇指,赞个牛字。

华为手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获得的属于自己领域的冠军。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的统计,在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华为手机的全球出货量超过了一直以来稳居世界第一的三星,逆势登顶。

华为手机逆势登顶成为世界第一的背景。

从功能机时代到智能机时代,全球手机王者从摩托罗拉、诺基亚到苹果、三星,基本上都是国外手机的天下。

中国手机厂商最辉煌的成就也就是国内市场得个第一,比如说当年的波导,后来的小米。

而华为手机出货量成为世界第一,这是中国手机厂商第一达到这个高度,这还是在美国极限打压的情况下取得的。

从去年开始,美国对华为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打压,先是限制美国公司向华为提供零部件,然后将这一范围扩大到世界范围内所有使用了美国技术的公司。

禁令之下,谷歌停止向华为提供谷歌移动服务,没有了youtube,google地图等热门应用的华为手机,对于海外用户来讲,基本上成为了一块砖头。

台积电被迫停止给华为代工,更加等于是直接往后者心脏上插了一刀。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战胜苹果三星等国外强劲对手,登顶第一,不比在游泳比赛中绑上双手双脚拿个冠军来得容易。

华为手机从只是给运营商贴牌到如今成为世界第一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华为手机的成功离不开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知人善用与手机负责人余承东的敢闯敢拼。

自己被自己“打脸”任正非要大举做手机。

2012年,华为决定做自有品牌手机,这多少有点自己打自己脸的感觉。

因为就在十年前的2002年,任正非拍着桌子怒吼:“华为不做手机,谁提做手机谁就给我立马走人。”

很多人经常拿这句话来举例子,说大佬们说话,有时候也是自己打自己脸。

对于这些话,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时任正非这番话里指的手机是小灵通,这注定只是一个昙花一现的产品。

另外华为当时的实力不够强大,2002年的时候,华为的销售额才不到200亿,在通信行业和诺基亚,爱立信等老牌企业还相距甚远。

而通信行业又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去分散精力搞手机,只会分散自己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不利于主业的发展。

在十年后的2012年,华为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了2200亿,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实力;而此时的手机已经成为了大众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手持终端,更重要的是,做手机终端能够拉动华为海思芯片设计水平的提高,并为华为的主航道业务提供巨大的现金流与利润。

2011年,华为决定将消费者业务独立出来,打造自有品牌手机。

就像是要打仗了,作为主帅来讲,最重要的就是选将。

那么对于任正非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要选择一名合适的手机操盘手。

尽管华为人才济济,但是任正非还是将眼光转向了余承东。

华为无线悍将余承东接过了华为手机的重担

在接手华为手机之前,余承东是是把华为无线做到世界第一、欧洲做成华为海外第一的猛将。

那时的欧洲市场还是爱立信与诺基亚的天下,华为的市场份额不到9%。

华为成功打开欧洲市场,离不开其研发的“分布式基站”,它的第一发明人就是余承东。

当年的华为还远没有今天的实力,如果一旦达不到市场预期,可能几年都翻不了身,而余承东甚至要背上华为罪人的标签,但是余承东还是豪赌了一把,背水一战。

2010年分布式基站开发成功,仅仅两年后,2012年,余承东将华为在欧洲的的市场份从9%提升到了33%,高居欧洲第一。

由此可见余承东敢作敢为的性格,是一个能打硬仗的悍将。

在接受消费者业务之前,余承东已经算得上是功成名就。

之前在无线与洲洲市场的表现已经让余承东在华为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声望与资历,而回到总部担任位高权重的战略与市场总裁,更加是再往上走的必经之路。

那时的华为手机负责人并不是一个好坐的位置,稍有不慎,身败名裂也不是很稀奇的事。

这种压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国内外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已经初定。

从07年iphone诞生宣布智能手机时代正式到来,到2012年,四年过去,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基本已定,国外以三星,苹果为首;国内的新秀魅族小米已经崛起。

第二,更重要的是,华为并没有面对终端消费者的经验。

华为之前的业务主要是对企业和运营商,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B2B, 不针对最终消费者B2C。

与企业打交道同与个人消费者打交道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模式,很少有公司,尤其是大公司能够完成这种转变。

在华为之前有很多公司比如富士康曾经试着做这种转型而失败。

但是余承东还是接手了。

余承东成为了“余大嘴”,任正非将手机摔到了余承东脸上。

接手之后,成绩还没有,余承东却收获了一个“余大嘴”的外号。

因为他吹了一个大牛:“华为手机要超越苹果、三星成为全球第一。”

现在看起来,这似乎是理所当然,但那时候,听起来是完全的不自量力。

作为智能手机时代的开创者,苹果2012年的营收为1402亿美元,光是净利润就达到了400多亿美元。

而2012年,光是三星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三星电子的营收就高达1900亿美元,三星集团整体收入更是高达2880亿美元。

而相比之下,整个华为在2012的收入才2200亿人民币,折算成美元还不到400亿美元,也就是相当于三星或者是苹果一个季度的收入。

新官上任三把火,余承东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将运营商贴牌手机业务全部砍掉。

这是什么概念?那是一年3000多万台的出货量,自有品牌八字还没一撇,先把能够稳定盈利的业务给砍掉了。

第二件事就是在华为手机上用自有的华为海思芯片。

那时业内通行的做法是中高端机用高通的芯片,低端机用联发科的,华为通信业务是做得很好,但是自己的手机芯片能做好吗?

第三件事就是成立荣耀品牌,实施华为荣耀双品牌战略。

华为本身品牌都还没做好,还要搞一个双品牌出来,这不是连走路都还没学会就要跑吗?

这一切看起来似乎都有点不通情理。

这两件事情干下来以后,余承东做出了华为的第一款冲击中高端的机型P1,定价2999,然后又推出了 定价3999的D1。

然而这两款手机的质量并不好,据说任正非在使用D1的过程中频繁遭遇死机,这让他火冒三丈,把余承东叫到办公室之后,直接将手机摔在了他的脸上。

如果是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恐怕是心灰意冷了。

余承东最危险的时刻,任正非一锤定音:反余承东就是反我。

一个好的领导不仅仅是要会选人,更重要的是在选对人之后,要能容忍其在初期的犯错,支持其正确的选择。

虽然苹果在2007年发布的iphone将手机正式带入了智能手机时代,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智能手机却是诺基亚在2002年推出带塞班系统的诺基亚7650。

但是诺基亚还是没落了。

因为对于大公司来讲,要进行革命性的创新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因为要改革,必然要触动内部那些既得利益者的蛋糕。

据说就在这时,之前在余承东砍掉运营商业务中利益受损的那部分员工似乎看到了机会,在内部发起了一场“倒余运动”,一直闹到了任正非那里。

这时就能够体现出一个领导的水平了。

如果是一个平庸的领导,搞得不好就是直接撤职换人了。

但是任正非知道这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余承东所确定的方向是正确的。

在吵到他那里以后,任正非一锤定音:反余承东就是反我。

自此之后,所有的反对声音销声匿迹,余承东开始放开手脚,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大步前进。

余承东吹过的牛开始一一实现

最初的学习曲线过后,华为深厚的技术底蕴与研发实力开始发威,余承东华为手机开始了在国内与国外市场的攻城略地。

2014年5月,华为P7发布,销量达到700万部,成功突破了中端手机市场。

2014年9月华为发布针对高端市场的mate7,成功攻破3000元价位。

上市之初,售价一度超过4000元,所获得良好反响也超出想象,以至于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普遍断货。

而在2017年,荣耀手机的销量超过小米和魅族,成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手机品牌;

华为手机一系列的成功,当年余承东所做的决策的意义也就凸显了出来。

放弃了开始运营商业务,让华为可以将所有精力转移到自有品牌的打造上来,同时期的联想因为在运营商业务的犹豫不决,让联想手机最终在智机时代被远远甩在了身后。

而采用自有芯片,意味着华为可以跳出小米、oppo对高通的依赖,像苹果、三星一样走出差异化之路,在中高端手机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如今华为的海思麒麟系列处理器,已经可以和高通的骁龙系列并驾齐驱。

在将国内一众竞争对手甩在身后之后,华为向苹果、三星发起了冲击。

2018年,华为手机出货量超过苹果,排名世界第二。

今年一二季度,即便是在美国极限打压下,华为手机仍旧逆势登顶,出货量超过三星,成为世界第一。

华为2019年全年营收8588亿元,折算成美元达到了1200多亿美元,这其中以华为手机为主的消费者业务营收高达4673亿,贡献了超过一半的收入。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任正非的知人善任成就了余承东职业生涯里的又一次新高度,而余承东也用自己的敢闯敢拼来回报了任正非对自己的赏识,帮助任正非将华为整体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华为手机的成功也提供了一个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相互成功极佳的案例。

华为被传下课次数最多的高管,却为公司贡献了超4千亿的年营收

  文 | 华商韬略 阿团

  靠一步步硬杠,余承东把运营商定制机的低端货色,变成了中国手机的老大,成为华为最赚钱的业务,2019年,消费者业务份额扩大到54.4%,成为华为集团新的现金牛。

  但最早,华为手机可不是这个样子。

  智能手机崛起时,让任正非决定做自己的品牌。

  2010年3月,在一场座谈会上,任正非对华为终端业务做了八字评语:创新不够,能力不够。当时给运营商做了10年贴牌厂商的华为,基本上在赔本赚吆喝。海外主市场印度一度把价格砍到50美元,而一部iPhone最低也要499美元。

  但此时的华为,还在为运营商打工,生产廉价的定制机,要想打开局面,他必须选择一名得力的干将,余承东进入了他的视线,让其履新消费者BG CEO。

  2011年,余承东出任华为终端董事长,受命发展华为比较弱势的手机业务,这一工作让他真正声名鹊起。

  彼时,华为的管理层和员工已经习惯了定制机模式,没有动力打破僵局。更何况当时的华为手机,没有品牌,没有渠道,做自己的品牌机,谈何容易?

  在余承东看来,如果定制机还继续做下去,必定是条不归路。

  于是,他开始放“大招”,大幅缩减定制机比例,这意味着业绩势必会出现雪崩式下滑,所以这个决定遭到了内部的严重反对。

  不但本土员工质疑,海外员工也纷纷发难。运营商纷纷撤销与华为的合作,尽管华为说这只是战略调整,但还是失去了合作的机会。

  那段时间,余承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并总会传出他要下课的消息。

  余承东表示:“除非是把我撤掉了,不然我就一定会坚持下去。”

  P1和D1推出后,尽管性能不错,但由于供货有问题,市场大热时,产品供货不足,所以,销量不理想,还出现了价格跳水的现象。同时,在品牌和渠道上,也存在严重的短板。

  余承东意识到,华为真正欠缺的是观念,大部分员工还停留在定制机时代,缺乏对用户需求的认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余承东向外部偷师借脑。2012年开始,杨柘、蓝通明、赵科林等人空降华为,大大增强了华为在品牌、渠道和供应链方面的实力。

  2013年6月,P6发布,主打轻薄,在疯狂广告轰炸下,P6在国内销量达300万,取得了颠覆性的成功。

  P6热销的同时,一个新兴的品牌——小米正在崛起,一举超越传统巨头,登上国产手机销量的霸主位置。

  面对突如其来的行业巨变,余承东带领华为推出电商平台VMALL,将荣耀系列手机独立出来,专门做互联网渠道。

  余承东的举动再次遭到反对,因为做法激进,还差点“下课”。

  关键时刻,在任正非的干预下,华为内部达成了一致。2013年,荣耀尝试互联网化运作。2014年10月,荣耀畅玩4X上市,一年后销量突破千万,创造了华为手机的销量纪录。

  靠一步步硬杠,余承东把运营商定制机的低端货色,变成了中国手机的老大,成为华为最赚钱的业务,2019年,消费者业务份额扩大到54.4%,成为华为集团新的现金牛。

  媒体曾调侃,就没有余承东不敢吹的牛:2012决定做自主品牌之后,他就喊出硬件世界第一目标,之后逢发布会必说赶超苹果、三星;2014年,随着华为Mate7成功敲开中高端市场大门,余承东在2015年曾先后说过“荣耀会超越小米,华为会成为国产销量第一品牌”、“3年内超越苹果,五年内超越三星,做到全球手机销量第一名”……

  但事实上,大部分他吹过的牛,都兑现了。

  今年11月25日,华为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业务管辖关系从原来的ICT业务管理委员会调整到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并重组消费者BG IRB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任命余承东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

  华为的财神爷,有了新使命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子平真诠》——关于“论十干得时不旺失时不弱”旺衰强弱的理解

陈大书虫/文

《子平真诠》,清乾隆进士沈孝瞻原著。以月令用神为经,以诸神为纬,对用神成败,用神与喜神忌神的生克制化,用神的透与会、有情无情、有力无力最为透辟。下面就本人争论十天干强弱旺衰谈谈心得感悟,希望一起研习的朋友一起来讨论。

原文:书云,得时俱为旺论,失时便作衰看,虽是至理,亦死法也。然亦可活看。夫五行之气,流行四时,虽日干各有专令,而其实专令之中,亦有并存者在。假若春木司令,甲乙虽旺,而此时休囚之戊己,亦尝艳于天地也。特时当退避,不能争先,而其实春土何尝不生万物,冬日何尝不照万国乎?

解:知识点:1.得时俱为旺论,失时便作衰看,至理,亦死法也。按相休囚论五行旺衰,月令得令旺、失令衰。五行春木夏火秋金冬水旺。2.春木在木专令的月旺气,其他五行并存。

原文:况八字虽以月令为重,而旺相休囚,年月日时,亦有损益之权,故生月即不值令,而年时如值禄旺,岂便为衰?不可执一而论。犹如春木虽强,金太重而木亦危。干庚辛而支酉丑,无火制而晃富,逢土生而必夭,是以得时而不旺也。秋木虽弱,木根深而木亦强。干甲乙而支寅卯,遇官透而能受,逢水生而太过,是失时不弱也。

解:知识点:

1.月令是旺衰主力,其他支也有损益的权益。旺相休囚,年月日时,亦有损益之权。

2.生月不得令,其他支得根。也不弱。

3.旺衰是气,强弱是力量。旺五行逢克制,变弱。衰弱五行有地支根也可论强。

原文:是故十干不论月令休囚,只要四柱有根,便能受财官食神而当伤官七煞。长生禄旺,根之重者也;墓库余气,根之轻者也。得一比肩,不如得支中一墓库,如甲逢未、丙逢戌之类。乙逢戌、丁逢丑、不作此论,以戌中无藏木,丑中无藏火也。得二比肩,不如得一余气,如乙逢辰、丁逢未之类。得三比肩,不如得一长生禄刃,如甲逢亥子寅卯之类。阴长生不作此论,如乙逢午、丁逢酉之类,然亦为明根,比得一余气。盖比劫如朋友之相扶,通根如室家之可住;干多不如根重,理固然也。今人不知命理,见夏水冬火,不问有无通根,便为之弱。更有阳干逢库,如壬逢辰、丙坐戌之类,不以为水火通根身库,甚至求刑冲开之。此种谬论,必宜一切扫除也。

解:知识点:

十干只要四柱有根,便能受财官食神而当伤官七煞。——根气重要。地支:长生禄旺——重根,墓库余气根轻。——根气轻重。长生\禄\旺>余气>墓库天干:得一比肩,不如得支中一墓库,1个比肩力<1墓库,如甲逢未、丙逢戌之类得二比肩,不如得一余气,2个比肩力<1余气,如乙逢辰、丁逢未之类得三比肩,不如得一长生禄刃,3个比肩力<1长生禄刃,如甲逢亥子寅卯之类阴长生,亦为明根,比得一余气,1个阴干长生根≈1余气>2个比肩力,如乙逢午、丁逢酉之类,

4.干透比劫如朋友之相扶,通根如家室之可住;干多不如根重,理固然也——干透比劫是外力相助、支藏才是如家室居住的根基。

旺衰强弱要点总结:

a.旺衰看月令就可,木火金土水当令即旺。是五行之气,如一国之君当令掌权。

b.阴阳干根气力量大概可按下表数量化衡量:

上表未考虑地支受刑冲克合情况的力量对比,仅做力量参考。地支主静,只是天干力量的载体,地支在特别情况方论生克。

c.三合局力量:如亥卯未三合木局,阴阳干力量区别如下:

如干为甲木:甲木力量=3.5(亥)+4(卯)+1.5(未)=9个干透力量

如干为乙木:乙木力量=3(亥)+3.5(卯)+1(未)=7.5个干透力量

d.以上仅个人总结,希望各位好友多多验证反馈。

旺衰强弱案例分析:

乾造:甲申丙子戊申甲寅

09岁19岁29岁39岁49岁59岁69岁79岁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分析:此命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八字,戊生子月为正财格,日主气弱,月令三合财力极强,干透杀喜化印而成才格用杀印的局,冬土喜火调候,推时辰只有日主有根气的甲寅/丁巳时,才有今日之成就。不论己未、乙卯时辰,因未时得根透劫,日主借劫财力,自然成就归与别人。乙卯时透官,又与年杀混杂,富贵无望。甲寅/丁巳时,甲寅时杀旺化印,偏印时上临长生,事业如日中天,丁巳时不若甲寅时。才杀旺运喜助印助身,食伤也美。日主有根气不从,虽然运助也成就。

喜欢请留言!请点赞!

喜欢请关注:陈大书虫书友会!

读书会友,品读不一样的人生!欢迎书友们一起切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