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道家代表人物)

旧人陌兮 2023-07-08 20:24:40 网络

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之九字真言,为何被日本忍者发扬光大?

“入名山,以甲子开除日,以五色缯各五寸,悬大石上,所求必得。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此为中国道家第一秘术之九字真言,又名六甲秘祝,出自于上古奇书《奇门遁甲》。

——王铭苇

《奇门遁甲》为奇门、六壬、太乙道家三大秘术的第一大秘术,号称帝王之学。

《奇门遁甲》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术数,同时也是一门道家修真的功法,具有夺天地造化之功,精通此术的代表人物如黄帝、姜子牙、鬼谷子、黄石公、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人,无一不是无往不利。当年蚩尤作乱,在涿鹿与黄帝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蚩尤铁头铜身,刀枪不入,而且还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黄帝屡战不克。

于是九天玄女授奇门遁甲术于黄帝,最终助黄帝剿灭了蚩尤。

以此推断,九天玄女所传授的奇门遁甲术,至今最少已有五千余年的历史。奇门遁甲术除了记载了兵器的打造方法,排兵布阵、调兵遣将之兵法外,还记载了一种能够破除妖法魔术的六甲秘祝。当黄帝与蚩尤在涿鹿展开决战之时,蚩尤经常在战场上施展绝非人力可敌的妖法,但最终被六甲秘祝的九字真言所破,即《抱朴子》中记载的“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出自于《抱朴子内篇·登涉》。

《抱朴子》为晋代道教第一人葛洪所著,抱朴是道教术语,出自于《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抱朴子》分为内、外两篇,其中“内篇”主要是论述神仙、炼丹、符箓等秘术的奇书,但因为之前失传了大部,现存的《抱朴子》不足原著十之四五,故后人多是以讹传讹,玄奥的九字真言更是版本众多。

葛洪将玄学与道术纳为一体,“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之九字真言,成为了道家第一大秘术。

临:即身心稳定,临事不动容,保持不动不惑之坚强意志。

兵:即能量,代表延寿和返童之力。

斗:即勇猛果敢,遭遇困难反涌出斗志。

者:即拥有支配自己躯体和别人躯体的力量。

皆:即危机感应,表现为可操纵他人之心的能力。

阵:即可隐身、透视、洞察敌人之心理。

列:即可控制时间和时空。

前:即更能自由自在的运用超能力。

行:即超人之境界。

九字真言能够防身除魔,若持咒三遍,无所不辟。

据说在黑夜不辨别方向或忽感莫名不适之时(即心血来潮),口诵“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并画四纵五横,左手放于腰部成象征刀鞅状,右手成剑状,如宝剑出鞘。念一字用右手剑指于空中横或竖,奇数作横,偶数作竖,右手捏“剑诀”配合口诵九字真诀,此法为六甲秘祝之关键,闭目平气之后自有灵验。

“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不但融入了佛教,而且还东传日本,被称为——东寺流。

"临(りん)、兵(びょう)、闘(とう)、者(しゃ)、皆(かい)、阵(じん)、列(れつ)、在(ざい)、前(ぜん)",相信任何一位日本忍者都不会对这九个字陌生,因为这就是被日本忍者口口相传了数百年的九字真言。对于日本忍者来说,在决斗之前口中的絮絮叨叨,双手摆出各种印契是必不可少的过程,而他们的口颂和手结,就是九字真言和九字密印。

玄奥的九字真言不愧为上古奇术,“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更是玄之又玄,妙之又妙,就连喜欢较真的日本人,都对其深信而不疑。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九字真言最早也是用于军事,古代用兵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选出一个黄道吉日吉时才能出兵,就连出征的时候走哪座城门,收兵回来的时候走哪座城门都有硬性规定,容不得你半点胡来。然而由于年久失传,“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的九字真言,上古先贤们之智慧结晶,最终湮没在了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

我是王铭苇,更多文化历史科普知识都在这里,下期更精彩,赶紧关注我吧!

「书讯」中国管理思想史

《中国管理思想史》

作者:吴照云 等 著

出版日期:2020年1月

开本:16开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小编推荐

《中国管理思想史》在重点阐述西周至秦汉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基础上,简要而深刻地论述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中医家、墨家、纵横家、商家、轻重家的管理思想。其中,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德治仁政、尚礼重教;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法家以商鞅、韩非为代表,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以法为本、刑赏必信;兵家以孙武、吴起为代表,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顺道而为、因势权变;中医家以岐伯、扁鹊为代表,其管理思想的特点是讲究和谐、辩证、系统、循环的思维。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的佛家以慧能、百丈怀海为代表,其管理思想的特点是智悲双运、自觉觉他。这些管理思想都针对当时现实社会人生的诸多方面,以其高度的创造性、理论性和系统性,不仅在之后历代王朝中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而且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吴照云,江西九江人。国内知名管理学家。自1982年起,30年来一直致力于产业经济和管理理论的研究。现为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副会长,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编著出版《管理学》、《战略管理》等教材10余部,其中《管理学》六版14次印刷。发行10万余册,并获财政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先后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等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今日书里的“阅读路线图”下面请看——

第一章 中国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中国管理思想形成的经济背景

第二节 中国管理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

第三节 中国管理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

本章小结

延伸阅读:《周易》

第二章 儒家管理思想

第一节 儒家管理思想概述

第二节 孔子的管理思想

第三节 孟子的管理思想

第四节 苟子的管理思想

第五节 西汉儒家管理思想

本章小结

延伸阅读:《沈氏农书》中的经营之道

第三章 道家管理思想

第一节 道家管理思想概述

第二节 老子的管理思想

第三节 庄子的管理思想

本章小结

延伸阅读:萧规曹随

第四章 法家管理思想

第一节 法家管理思想概述

第二节 管仲的管理思想

第三节 商鞅的管理思想

第四节 慎到的管理思想

第五节 韩非的管理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兵家管理思想

第一节 兵家管理思想概述

第二节 姜太公的管理思想

第三节 司马穰苴的管理思想

第四节 孙武的管理思想

第五节 吴起的管理思想

第六节 尉缭的管理思想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佛家管理思想

第一节 佛家管理思想概述

第二节 慧能的管理思想

第三节 《百丈清规》的管理思想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医管理思想

第一节 中医管理思想概述

第二节 《黄帝内经》的管理思想

第三节 《伤寒杂病论》的管理思想

第四节 《神农本草经》的管理思想

第五节 《难经》的管理思想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其他管理思想

第一节 墨子的管理思想

第二节 纵横家管理思想

第三节 商家管理思想

第四节 轻重家管理思想

本章小结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