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中的金少代表什么意思(八字金少的人性格)

凉话刺骨 2023-08-19 11:07:02 用户分享

《洛阳伽蓝记》:写的是寺院 说的是兴衰

《洛阳伽蓝记》:写的是寺院 说的是兴衰(子曰诗云)

北魏孝明帝时期(公元515年—528年),都城洛阳来了个波斯僧人菩提达摩。当时洛阳城里寺庙很多,菩提达摩一时看花了眼。当地人说,这算啥,你还没去永宁寺呢。

闻听此言,菩提达摩立马赶去永宁寺,还没到近前,就被震惊了:“见金盘炫目,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那是寺中一座九层佛塔,高90丈,塔顶上有表刹,又高出10丈。连装饰带佛塔,足足100丈高,妥妥的洛阳地标、彼时的摩天大厦。佛塔上上下下挂着130个铜铃,风吹铃响,十几里外都能听到。

佛塔北面有一座佛殿,殿中有一尊高大的饰金佛像、10尊和人体等高的佛像、两尊玉雕的佛像、3尊珍珠绣成的佛像、5尊金线编织成的佛像,制作精巧,冠绝当世。

此外,还有寺僧的住房、华丽的楼台1000多间,无不雕梁画栋,难以言表。至于绿化情况,更是松柏参天,香草护阶。寺庙的碑文上写着:“须弥宝殿,兜率净宫,莫尚于斯也。”意思是说,印度的宝殿、天界的宫室,没有一座能超过永宁寺。

逛了一圈下来,菩提达摩赞叹道:“真是鬼斧神工啊!我游历过很多国家,几乎走遍天下,从未见过如此恢弘气派的寺院,任何佛教胜地都没有这么壮丽的建筑啊!”口念南无阿弥陀佛,双手合掌,一连好几天,赞颂不已。

这个故事来自《洛阳伽蓝记》一书。作者是杨衒之,正史里没有他的记载。关于他的事迹,我们知道得很少,生卒年都不清楚,推测他的活动年代主要在北魏末年到东魏这一段时间。

伽蓝,是梵文僧伽蓝摩的简称,指的是寺院内的土地和建筑物,代指寺院。顾名思义,这本书介绍的是洛阳寺院的情况。

我们都很熟悉杜牧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说的是南朝崇佛盛况,北朝其实也不遑多让。

北魏时,孝文帝从平城迁都到洛阳后,佛教大昌。仅20多年间,北方寺院就增加到1.3万多所,京城洛阳内外,更是达到1000多所。

后来,公元534年,北魏为东魏和西魏。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杨衒之出差到洛阳,看到昔日繁华的都市,已成一片废墟。野兽出没其中,众鸟在此安巢。曾经金碧辉煌的寺庙楼塔,破败失修,长满了荆棘野草。

曾经登临过永宁寺佛塔的杨衒之,“感念废兴,因捃拾旧闻,追叙故迹”,回忆过去的盛况,写下《洛阳伽蓝记》5卷,想着给后人留下一些历史资料,并表达自己对王朝兴衰的看法。

之前洛阳佛教全盛之时,寺庙太多了,不能全写,所以杨衒之只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寺庙去写,先城内,后城外,城外又以东南西北为序。在文章结构上,先写立寺人、方位、建筑、环境,再写与之有关的人和事、传说和逸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此评说:“体例绝为明晰,其文秾丽秀逸,烦而不厌,可与郦道元《水经注》肩随。”

书中所写寺院,有数千字长文,也有百余字短章。而所有记载和描述,又基本统一在“帝王迷信佛教导致国家衰亡”这样一个主题之下。

比如全书开篇的永宁寺,通过描写其规模宏大,连外来的和尚为之倾倒,来说明“营建过度”的本质,而如此奢侈建寺,并未带来福报。紧接着,书中就记载了与该寺有关的重大历史事变——将领的叛乱、皇帝的被杀、朝政的争夺,最后北魏。而所有的事件,都是从北魏君臣的佞佛建寺、鱼肉百姓发端的。

唐代僧人释道宣认为,杨衒之写《洛阳伽蓝记》的目的,就在于揭露王公皇族建造了那么多寺庙佛塔,哪一样的背后不是“百姓卖儿贴妇钱”?

《洛阳伽蓝记》写了几十座寺庙,如果不在写法上用心,很容易写得雷同。杨衒之精准地把握住了各座寺院的特征,有时只用淡淡的几笔就能勾勒出。

永宁寺,极写浮屠之高,登顶后,“下临云雨”;景乐寺,建筑一笔带过,却用不少篇幅描述寺中令人目乱睛迷的奇术、幻术;法云寺,是西域乌场国昙摩罗所立,特别点出“胡饰”特征;高阳王寺,描写了中国古典建筑最突出的特征,即“飞檐反宇”;大觉寺,突出写其形势紧要,“实为胜地”……

《洛阳伽蓝记》为后世推重,还有一点,就是它提供了研究中国佛教史和中外关系史的宝贵资料。我们今天对法显和玄奘的西行求法故事很熟悉,但其实在他们之间,还有一位宋云,也做了同样的事。

宋云是敦煌人,神龟元年(公元518年)年底,受朝廷委派,和惠生等人前往天竺求取真经。他们从洛阳出发,一路西行,到达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于正光三年(公元522年)回国,带回大乘经典170部,并将沿途所见所闻和各国风土人情写成《宋云家纪》一书。这是研究我国北魏时期与中亚、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等地诸国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民俗风情的宝贵文献。可惜此书后来佚失了,幸赖《洛阳伽蓝记》的引用才保存了一个大概。(熊 建)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黄金有多拼,你知道吗?

来源:经济日报

近期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宝等品牌金价约每克583元,比前几天的每克592元略降了点儿。贵吗?这只是“起步价”——市场上,有的金饰品按一口价卖,有的加工费高达3000元、5000元,比如老铺黄金的葫芦项链,17.3克售价20380元,克单价高达1178元,是国际大盘金价的两倍多。

葫芦项链。佘颖摄

黄金消费至少可以分为投资型、刚需型、悦己型三类。除了投资型消费发挥空间不大,对后两个消费群体,黄金品牌可没少下功夫。

“中国少女”一直是黄金消费的主力群体之一,一套“三金”“五金”置办下来,少则上万元,多则数十万元。结婚是人生大事,不管黄金涨或跌都得买,是真正的刚需消费。针对这部分客群,许多黄金品牌推出了高端婚嫁系列,一串寓意吉祥的黄金项链售价数万元也不稀奇。

还有一部分黄金消费属于悦己型,主要由黄金品牌的创新拉动。想实惠,有1克一枚的小金豆子,一个月攒一颗才几百元。论工艺,珐琅彩、金丝镶嵌、古法錾刻……这些古代宫廷才用得起的传统工艺,已被运用到普通的市售黄金饰品上。要时髦,黄金能做成榴莲、芒果、蝴蝶结,甚至做成奥特曼,只要消费者想得到,黄金都能造。谈技术,有的品牌研发了黄金点钻,能将克拉钻石镶嵌在质地柔软的黄金上;有的品牌琢磨出黑金,让黄金饰品走暗黑甜酷风;还有3D硬金、5D黄金,通过特殊技术将黄金质地变硬,即使空心也不易变形,10克左右就能做一个大金镯子,面子里子都有了。

网络直播截图。

这一套创新的“组合拳”精准击中了年轻人的心。买这些金饰的消费者不一定在谈婚论嫁,每克超过1000元的克单价,从投资角度看已不划算。成功让这部分消费者掏钱,是黄金品牌最值得借鉴的地方。

有统计称,在金店的消费人群中,25岁至35岁年龄段已经占到了75.59%。从商家选择的代言人可以看出目标受众的变化。以前,黄金品牌倾向于找“甄嬛娘娘”、国民媳妇、奥运冠军代言,一看就是奔着中年女性消费者去的。如今,越来越多品牌选择年轻粉丝居多的代言人,比如警察小生黄景瑜、青年演员白敬亭、“国民妹妹”谭松韵等。一些新品牌干脆不要代言人,甚至连线下店铺都没有,就靠一张张产品图,通过社交平台“种草”吸引买家,在网络渠道接受定制。动辄2万元至3万元的价格,买一只没有见过实物的金手镯,这大概也是年轻人特有的消费模式了。

网络直播截图。

年少也知黄金香,反映了消费心理的变化。过去几年为了一双球鞋、一个玩偶一掷千金的年轻人正逐步分化为划算派与享受派。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这两年加入划算派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喜茶降价了,钟薛高推出了低价版,10元以下的咖啡市场卷得一塌糊涂,就是为了抓住这一消费群体。对爱买黄金的年轻人而言,黄金更像面对消费主义的理性审视,在不确定性中抓住确定性,有一种“花了钱又好像没花”的快乐。正如有的网友所说,“既想消费,又不想浪费的时候,就买黄金吧”。连黄金都在拼命顺应这种消费心理的变化,其他品牌又怎能不努力呢?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佘颖),原标题《黄金能有多“拼”》,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为了报靖康之耻的仇,南宋有多狠?700多万金人最后只剩10万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萧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这是宋微宗在被金人俘虏后,写下的《在北题壁》。

这首诗每处都透着悲凉,本是北宋的皇帝为何凄凉至此,原因要追溯至宋朝人最不愿意回忆的靖康之耻。

在金军攻破北宋的城门时,烧杀掠夺无恶不作,一时间原本繁华的汴京成为破城。金人对北宋做出的恶事,连史册都记录不全,只因太过残忍!

这对于宋人来说是天大的耻辱,南宋名将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无疑看出了宋人想要报仇的决心。

公元1234年,这场复仇终于迎来了结尾,南宋联合蒙古将金国覆灭,原有700多万的金人至此只剩10万人!

但这依然不解宋人心头之恨,甚至将金哀宗的尸体一分为二,带回南宋鞭尸泄愤。金人到底对北宋做了什么,让南宋不惜一切也要灭掉金国呢?

靖康之耻

北宋末年,北宋内部动荡不安,起义此起彼伏。而此时辽朝正值衰亡之际,宋徽宗等人想趁此机会,进攻辽夺取燕云十六州,来建立“万世功业”。

为此决定与金朝结盟,双方协议,由两面一同攻击辽朝。金也承诺在成功灭辽后,就把燕云地区归还给宋,并且自此后宋朝要缴纳岁币给金朝,两朝自此达成联盟关系。

然而虽有攻外的决心,但宋朝内部已经腐朽至极。辽朝虽惧怕金国,但面对腐朽,内部争权的北宋却丝毫不惧。

北宋两次出兵攻打燕京,两次都被辽军打的节节败退。最后,还是金兵打下了燕京,这也就意味着原本结盟谈成的约定北宋并未完成,几乎皆是金国来主导。

在战后,金国不同意把原本答应的燕云十六州给北宋,在据理力争下金朝只答应把六州二十四县给北宋,然而这二十四县的赋税依然要给金朝。

结果,在撤军时金朝把燕京所有财产带走,只留一座空城。

这一战,彻底暴露了北宋无能,在北宋沉浸在自夸的战辽胜利中,金朝已经密谋,以张觉事变为由攻打北宋,靖康之战由此拉开了序幕。

原本昔日的盟友,现如今刀兵相向,这两国之盟本也就为了利益,在一方是强者而另一方为弱者,自然要把弱者覆灭。

金朝共进行了两次攻宋,公元1125年,是第一次攻宋,金军来势汹汹,宋军根本无法抵挡,导致易州失守。

宋徽宗荒庸无度,已无法再服众,于同年12月,禅位给太子赵恒即为宋钦宗。

1126年,改年号为靖康,然而无事于补,宋军依旧节节败退,宋徽宗看情势不对,立马收拾行李决定向南逃窜。

北宋城池一座座的失守,最后完颜宗望带兵围剿开封,原本是完颜宗翰与其一同汇合共同攻打开封,可完颜宗翰却在太原给败退,并且拒绝了完颜宗望的提议。

没有办法,完颜宗望只得带领自己的大军攻城,最终败退,这也让康王赵构逃离。见其形势好转,宋徽宗又驾马赶回,美其名曰与战士们共存亡。

在情势危急时这个君王不惜禅位保命,在国未破又回来,这怎么又能算是个好君主呢?

然而,金朝势力强悍,财力丰厚,很快便卷土重来,这一次宋军无法抵挡。再一次被金军围困于开封,金军提出和谈。

宋徽宗胆小怕事不敢前往,只由宋钦宗代为前去。

早上天刚蒙亮,宋钦宗率领大臣前往,到达军营后金人统帅又拒绝面见,不仅羞辱一行人,还要求宋钦宗亲手写下降表,宋钦宗只得写下降表。

然而,金军统帅又戏耍他,说是这投降书写的不够美观让其再写,改了一次又一次,终于才让金人满意。

随后,又让宋钦宗跪在雪地里诵读投降书,这才让其归去。

一代君王,竟受如此屈辱,可那有能怎么样呢,北宋无力反抗,宋钦宗只能接受命运。

本以为就此结束,可没过多久金人彻底撕下了伪善的面孔,开始向宋朝索要财物,除此外还索要一千五百多名少女!

金人索要人数众多,宋钦宗只能让自己的妃嫔充数。一车一车的少女被推进金人的军营,所受屈辱可想而知!古代女子本就以名节为重,这与杀她们有何区别!

古有交战不伤妇孺一说,金人所为可谓是令人发指!

然而,这才刚开始,金人的欲望才刚开了一小口。不久,金人又招宋钦宗前去和谈,这次对宋钦宗更是变本加厉。在金人面前,宋钦宗哪里还像一个君王,在他们眼里就是一只狗!

在欺辱宋钦宗后,这次却没有像上次那样放他回去,而是把他关押起来,以此来威胁宋廷。

为救君王只能满足金人的条件,各种搜刮钱财。此外,金人在城中来去自如,四处烧杀抢掠,看见好看的女子也不管是否为直接抢回去至死,百姓死伤无数啊!

宫中的情况也不比民间好,金人进宫城如同自己的家一样。

最后,城中被搜刮殆尽,金人虏走宋徽宗和宋钦宗还有各自的皇后,在金朝两位君主每天都受屈辱,最后身死异乡。

两位皇后的遭遇十分之惨,竟要让她们受牵羊礼,就是她们脱光衣服,在身上再批一张羊皮,脖子处再系一根绳子由人牵住在地上爬行。

哪个女子能承受这样的屈辱,随即撞柱而死。

南宋复仇

这么多年的历史中,朝代更替、各国战乱皆是常事,也不伐有君王被俘,唯有靖康之乱让人记忆犹新。

因为他所俘虏人数众多,其中妇女近二十万!

现今多有书中会提到此战,每每提及都是为那些百姓心痛,为那些无辜且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心疼。

发指,实在是令人发指!这个仇恨是所存于世的宋人必须要报的!

在抵御金人中,出了不少名将,其中韩世忠、岳飞最为晓勇。两人主导战事无数,先后从金人手里收付不少城池,这也为赵构建立南宋奠定了基础。

而在此中,竟出现了奸细,差点害得韩世忠身死于他乡,幸运得当地人所救,才保全性命。

然而,岳飞将军却没有这么好运,他被秦桧所害,岳飞将军曾写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是啊,何时灭,岳飞将军是永远看不到了!

现在,岳飞的墓前跪地的秦桧铜像依然每日被人抽打,竟有如此小人残害岳飞这种忠臣!

好在赵构逃离建立了南宋,虽然他们也受金人屈辱但他们存活了下来。南宋日渐繁华。

然而赵构仿佛不记得这段耻辱了,将其母亲韦妃迎回南宋,韦妃生下了金国的大将,此举实在是令人寒心。

但居于事实来说,金朝如此强大,即使南宋此时去报仇也没有多大的胜算。

随即南宋更新换代,变法实施也是越发强大。然而金人仿佛沉浸于过去,渐渐的没有往昔的威武。

金国人口逐渐增长,财政也出现了巨大的危机,金人也没有之前的那么骁勇善战了。

但世上总会有因果轮回,对于南宋人来说他们不能再丧失尊严!

宋理宗赵昀在取得后,同意大臣们的提议,联蒙伐金。

蒙古军虽然人数少,但他们个个都是纵横于草原的战士。已经“汉化”的金人自然是比不过,但也不是不堪一击。

金蒙的战争延续了二十几年,而如今有南宋德加入,无异如虎添翼。

两军联合作战,同四个方面各个击破。

南宋战士首当其冲,因为他们心中有一团火,一团复仇之火,而此时的金人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

君王受辱,妇女被欺即使已经过了百年,但那些光看文字就知当时的场景是何等的凄惨。

今日,他们骑上战马,手持利刃,狠狠的刺向金人的身体里,每一下皆是泄愤!

他们攻破金人的城门,踩踏于他人的身体上,他们现在就是一个杀人的恶魔,最后700多万的金人只剩下10万。

最后,金哀宗自杀身亡,死后也未得安宁,尸体被蒙古和南宋一分为二。

往金朝都城看去,大街上到处都是尸体,孩童无奈趴在在死掉父母身旁哭泣、年迈的母亲抱着自己的儿子、街上商铺皆被抢夺干净,哭声蔓延百里,可谓是人间地狱。

可反过来想,那日金人攻破北宋城门时也是如此场景,而金人的手段比这更狠!

这一战终于让南宋复仇了,这么多年的心愿也了了,是否可以高枕无忧了呢?

自然是不行,在打这一战是南宋的情形是前有狼后有虎。

而蒙古比南宋强大不知道好几倍,战后蒙古并没有给南宋之前答应的土地,两国联盟关系就此破裂。

随即,漫长的战火又开始了,两国的战争持续了40几年,然而南宋犹如当年的北宋一样,奸臣当道最后不敌蒙古。公元1279年,南宋灭亡。

结语

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了北宋的覆灭,其后人得出结论,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北宋重文轻武。

而这一切要追溯于开国皇帝赵匡胤,他在龙袍加身后一直害怕自己的兄弟们凭着手里的兵权而进行兵变,随后“杯酒释兵权”将他兄弟们的兵权全部收回来,除此外还撤销了许多重要军事职位。

他这个作法就是在强调文官至上,而武官的权力被一再缩减。他强化中央集权,将太多的权力掌握在君王的手中,如果是一个无能的君王又有何作为呢?

如同宋徽宗,在面对金人强势攻击时他竟然选择逃命,他这一走无疑不是扰乱军心吗?

重文轻武也影响着北宋之后皇帝的所为,他们依然遵循此制度,重用文官,这才导致了面对强大的金人时毫无反击之力。

而后面的金人也因为“汉化”的原因,导致自身的实力下降,他们也沉迷于饮食歌咏中。

随后在面对强大的蒙古还有南宋的联军,才会没有还手之力!

还有重要原因,就是朝廷内部勾心斗角,在面对外部势力时,不能做到一致对外,这场战役又如何能够取胜呢?

好在有岳飞等忠臣,带兵突围才有后来南宋的复仇。

所以,无论在面对什么强大的势力时,内修自身一定没有坏处,唯有自身强大方可抵御外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