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田姓女宝宝免费八字取名(2018年田姓女宝宝免费八字取名字大全)

陈情匿旧酒 2023-09-02 06:05:18 互联网

高凯明‖请李讷取名(非虚构散文/战疫作品(202))

来源:中山日报

栏目:文棚

芳菲 弃尘

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日子里,宅家无事,只好为书法公众号写写口号,撰撰联语。挥笔间,微信提示响了,打开手机一看,是堂姐的儿媳妇美凤发来的:舅,你的外甥女云云于2020年元宵节生下一男孩,请您老人家为您的重外孙起个名吧。

“西汉希罕霍去病,南宋喃颂辛弃疾。”我望望刚撰书好还未盖章的对联,顺手在手机上回发了“弃尘”二字。我的想法是,宝宝母亲名云。云,圣洁而远离尘埃,加之眼下新冠病毒可能为诸多旧陈所致,我觉得“弃尘”既脱俗又应景,为当下新生儿命名应该是挺不错的。

对方很快回信了,说,宝宝父亲姓田,网上说田姓五行缺水缺木,宝宝鼠年元宵生,您看“田梓源”如何?梓谐音子,源谐音元。田里有木有水,挺吉祥的。

我感叹外甥媳妇对外孙的良苦用心,只是觉得北京的小孩叫田梓源俗了些。可又一想,我忘了宝宝的父亲姓田呀,“田弃尘”,田里无尘那还叫田吗。又一想,田间无尘好呀,那应该是一片无际的鲜花,无涯的庄稼,无边的美景,无沿的收获呀。孩子的名字不仅寄托着家长的希望,还影响着孩子本人如何去看待自己,如何去做人,保持什么样的风骨才不辱此名。“田弃尘”应该是一种独善其身,又兼济天下的境界。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2003年防“”时的另一件事。那一天,我刚从广州回到山东老家,二姐便要我为她刚出生的小孙女起个名字。我知道二姐是教师出身,姐夫是个老学究,两个在机关单位工作的儿子也都是大学毕业。便用商量的口气说,叫“芳菲”吧,“人间四月芳菲尽”,眼下正是防的最后阶段,“芳菲”既有诗意,谐音又是“防非”。

听了我的话,孩子的父亲,我的二外甥第一个不赞成。他说,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它的发生也只是偶然现象,还值得用孩子的名字作纪念吗,这也太不吉祥了。外甥当然不会想到17年后的今天还会有悲剧重演,以“防非”谐音命名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已有的教训。可就当时来说,外甥的话也是对的。后来,姐夫为孙女起名为“芾”。而我觉得芾字除了宋朝的书法家米芾名字用过外,其它更无多少美的含义。

2017年,我回故乡平邑策划了个“云门九闲”书法临贴展,中国作家书画院秘书长张瑞田老师亲自从北京赶来为会展剪彩。期间,他与同行的妻子,著名作家川妮见到了我外甥孙女张芾,川妮望着身高1.75米,在学校是学霸的张芾说,孩子的优秀归功她名字起的好。张芾,一个多么别致的名字呀。

我卧室里有幅对联。内容是“齐鲁涌高士,楚穗望凯明。”楚穗是我两个儿子的名字。“楚”,出自“唯楚有才”。还因为他母亲是湖南人。“穗”指广州,加上高姓,当时联想到的是北方的红高粱。这幅嵌名联是已故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孟繁锦先生,于当年全军文化部长会议期间为我撰书的。其中有对我的赞扬,也有对孩子的希望。

我的大孙子天健,小孙子霖枫的名字都有出处。2004年末,我在北京开完会后去看望李讷大姐。大姐是毛主席当年的警卫员耿文喜书记介绍我认识的,每每去京出差,只要有空,我都会去看望大姐。正与大姐说话,老伴打来电话,说,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海燕就要生了。我说晚上的飞机,现在正在大姐家里聊天呢。大姐说,祝贺你呀小高,这么年轻就要当爷爷啦。我说大姐您给我孙子起个名吧。大姐说你这个大文人,还用别人起名。我说,那不一样,再说,这不是赶巧了嘛。大姐想了一下说,今年猴年,《易经》上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生孙子叫天健,如生孙女叫君蔷。做长辈的,不一定非要孩子大福大贵,有个孙悟空一样的好身体,比什么都强,孩子是未来,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我小孙子霖枫的名字也要多说几句。儿媳妇小茜在孩子出生前就要我想个名字准备着。我告诉她名字已准备好了,叫君蔷,是毛主席女儿李讷大姐起的。后来因生的是男孩,大姐起的名字用不上了。老伴说,别急,等有了孙女再叫吧。

为了给小孙子起个经得起推敲的名字。我先后去请教了罗浮山和龙虎山的两道长。之后又结合网上讲的生辰八字和姓氏笔划的起名方法验证一番,最后才决定小孙子叫“霖枫”。霖枫的谐音是临风。后来我又为妹妹的孙子起名“玉树”。玉树临风,既是一种美,更是一种健康。

佛书上有个故事,说的是老禅师告诉小和尚们,要除去荒原上的野草,最好的办法是在上面种上庄稼。由此说来,芳菲可弃尘也。

善哉,风烟俱净,田野无尘,芳菲满园。

(请勿微信投稿!文棚是一个以散文为主的共享平台,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读者转发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500次,编辑部打赏100元/篇。请一投一稿, 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1600字以内。非签约作家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账号。)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图片:作者提供

◆编辑:徐向东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从全国姓名报告看“百家姓”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至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中国姓氏庞杂繁多,从古至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2.4万个。这些姓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的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有的则经过世代传承延续下来,逐步形成目前在用的6000多个姓氏。

2021年2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了2020年度全国姓名报告。

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2020年,“王”“李”“张”“刘”“陈”依旧名列前五,五大姓氏人口总数占全国户籍总人口的30.8%。

2020年“百家姓”中新生儿登记姓氏最多的是“李”,共72.6万人,“百家姓”中新生儿登记姓氏最少的是“顾”,仅1.7万人。

复姓,又称复氏,指由两个及以上汉字组成的姓氏,是中华姓氏中比较特别的一支。复姓虽然少见,但因其常被武侠小说或影视作品“偏爱”,大家并不陌生。目前,“欧阳”是第一大复姓,其他常见复姓有上官、皇甫、令狐、诸葛、司徒、司马,等等。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我们熟悉的宋人编的《百家姓》,由于封建等级观念的流风所及,使本来只是符号的姓氏有了贵贱之分。第一姓“赵”是国姓,故居榜首;“钱”为吴越王之姓,其余六姓为皇后外戚之姓。甚至同一姓氏中,不同郡望、堂号也有了尊卑之别。

天水赵氏

赵氏在宋人编纂的《百家姓》中排名第一,其实赵氏在历史上建立过好几个,如战国七雄的赵国,岭南赵佗的南越国,以及赵匡胤建立的宋朝。

赵姓著名的郡望,有天水郡、下邳郡、南阳郡、颍川郡、敦煌郡等。

天水郡,西汉时所置,包括今甘肃天水、陇西。秦灭赵后,代王赵嘉之子赵公辅率族人入主西陇(今甘肃临洮)。赵姓族人与当地人关系融洽,将中原先进生产技术传到当地,同时从土著身上汲取剽悍之气,以尚武为家族传统。宋代天水赵氏发展达到顶峰,赵宏殷生五子赵匡济、赵匡胤、赵匡义、赵匡美、赵匡赞,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

太原王氏

王姓是2020年度全国姓名报告的第一大姓。在中国,大概每个村庄,每条街道,每家单位,都有姓王的。王氏是最常见的大姓之一。

关于王氏的起源有几种说法:

一说源出姬姓。周灵王的儿子,人称太子晋,因为喜欢直谏,被废为平民,他的儿子仍在朝中担任司徒,因为他是王族的后代,世人便称其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王子乔成仙(《百仙图》)

一说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无道,比干犯颜强谏,反遭杀害。他的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

一说源出妫姓。虞舜属于妫姓,虞舜的后代被周封于陈地,后在齐国做官,改姓田氏。秦灭齐后,田姓改为王氏。

王羲之玩鹅图(马远绘)

王氏的郡望,主要有太原郡、琅邪郡、北海郡、东海郡等。

太原郡,战国时秦国所置,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辖地包括今山西五台山一带。

琅邪郡,春秋时齐国有琅邪邑,在今青岛琅邪台。秦朝统一后,设琅邪郡,附琅邪县,治所均在琅邪(今山东夏河),辖地主要是今山东半岛东南。西汉时增设琅邪国,东汉时期移置琅邪国于开阳(今山东临沂)。晋时改置琅邪省,隋时复置琅邪县。唐朝屡有变动,后在沂州置琅邪郡。另西晋时期江苏南京亦有琅邪郡。

郡望作为姓氏发祥地或中兴地,寓有宗族徽号,带有历史印记,对本姓氏具有特殊意义。任何人看到自己的郡望,便明白自己来自何方。郡望又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符号,是一笔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

郡望的实用价值,似乎已经成为历史。如今谈论郡望的故事,一是增加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从而热爱祖国文化;二是可以为漂泊的游子们提供寻根问祖的基本线索。就这两点而言,郡望的价值就不可低估,其作用也永远不会过时。

新书推荐

《中国郡望故事》

韦明铧 著

齐鲁书社 出版

责任编辑:李珂 刘强

定价:48.00元

从全国姓名报告看“百家姓”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至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中国姓氏庞杂繁多,从古至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2.4万个。这些姓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的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有的则经过世代传承延续下来,逐步形成目前在用的6000多个姓氏。

2021年2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了2020年度全国姓名报告。

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2020年,“王”“李”“张”“刘”“陈”依旧名列前五,五大姓氏人口总数占全国户籍总人口的30.8%。

2020年“百家姓”中新生儿登记姓氏最多的是“李”,共72.6万人,“百家姓”中新生儿登记姓氏最少的是“顾”,仅1.7万人。

复姓,又称复氏,指由两个及以上汉字组成的姓氏,是中华姓氏中比较特别的一支。复姓虽然少见,但因其常被武侠小说或影视作品“偏爱”,大家并不陌生。目前,“欧阳”是第一大复姓,其他常见复姓有上官、皇甫、令狐、诸葛、司徒、司马,等等。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我们熟悉的宋人编的《百家姓》,由于封建等级观念的流风所及,使本来只是符号的姓氏有了贵贱之分。第一姓“赵”是国姓,故居榜首;“钱”为吴越王之姓,其余六姓为皇后外戚之姓。甚至同一姓氏中,不同郡望、堂号也有了尊卑之别。

天水赵氏

赵氏在宋人编纂的《百家姓》中排名第一,其实赵氏在历史上建立过好几个,如战国七雄的赵国,岭南赵佗的南越国,以及赵匡胤建立的宋朝。

赵姓著名的郡望,有天水郡、下邳郡、南阳郡、颍川郡、敦煌郡等。

天水郡,西汉时所置,包括今甘肃天水、陇西。秦灭赵后,代王赵嘉之子赵公辅率族人入主西陇(今甘肃临洮)。赵姓族人与当地人关系融洽,将中原先进生产技术传到当地,同时从土著身上汲取剽悍之气,以尚武为家族传统。宋代天水赵氏发展达到顶峰,赵宏殷生五子赵匡济、赵匡胤、赵匡义、赵匡美、赵匡赞,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

太原王氏

王姓是2020年度全国姓名报告的第一大姓。在中国,大概每个村庄,每条街道,每家单位,都有姓王的。王氏是最常见的大姓之一。

关于王氏的起源有几种说法:

一说源出姬姓。周灵王的儿子,人称太子晋,因为喜欢直谏,被废为平民,他的儿子仍在朝中担任司徒,因为他是王族的后代,世人便称其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王子乔成仙(《百仙图》)

一说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无道,比干犯颜强谏,反遭杀害。他的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

一说源出妫姓。虞舜属于妫姓,虞舜的后代被周封于陈地,后在齐国做官,改姓田氏。秦灭齐后,田姓改为王氏。

王羲之玩鹅图(马远绘)

王氏的郡望,主要有太原郡、琅邪郡、北海郡、东海郡等。

太原郡,战国时秦国所置,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辖地包括今山西五台山一带。

琅邪郡,春秋时齐国有琅邪邑,在今青岛琅邪台。秦朝统一后,设琅邪郡,附琅邪县,治所均在琅邪(今山东夏河),辖地主要是今山东半岛东南。西汉时增设琅邪国,东汉时期移置琅邪国于开阳(今山东临沂)。晋时改置琅邪省,隋时复置琅邪县。唐朝屡有变动,后在沂州置琅邪郡。另西晋时期江苏南京亦有琅邪郡。

郡望作为姓氏发祥地或中兴地,寓有宗族徽号,带有历史印记,对本姓氏具有特殊意义。任何人看到自己的郡望,便明白自己来自何方。郡望又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符号,是一笔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

郡望的实用价值,似乎已经成为历史。如今谈论郡望的故事,一是增加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从而热爱祖国文化;二是可以为漂泊的游子们提供寻根问祖的基本线索。就这两点而言,郡望的价值就不可低估,其作用也永远不会过时。

新书推荐

《中国郡望故事》

韦明铧 著

齐鲁书社 出版

责任编辑:李珂 刘强

定价:48.00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