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八字(德行好的八字)

稳走感情路 2024-02-07 08:21:07 网友整理

《大学》精要15句,明明德于天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培养发展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更新民风、开启民智,在于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知道所要达到的境界,然后志向就能有所确定。志向确定以后就能静下心来,心静以后就能安闲舒适,安闲舒适以后就能认真考虑,认真考虑以后就能有所收获。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任何事情都有终了和开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接近于合理了。

【赏析】在《大学》的开头,便阐明它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

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会,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的理想方向。

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会至死不渝地去追求。

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关系。

“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不远。

【感悟】大学强调“本末”和“终始”,认为德行的修养需要逐步按阶段进行,并对每个阶段做了具体要求,这些教导是万古常新的。今天我们社会的一些问题追根到底都是因为忽略了修身养德的重要性。培养德行不是标语和口号就能解决的,而是由个体延伸到群体的深入人心的文化自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赏析】治国、齐家、平天下都是怎样最大的问题,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就是修身的问题。

有道德的理想人格具体表现在行为节操之中,而行为节操由意念志向所决定,如果意念志向夹杂着私情物欲,就会表现为行为节操不符合道德规范。所以只要思想志向真诚,心灵自然能够体现在各种行为事物之中,心志不为物欲所诱惑,道德人格就由此建立。其实道德修养的前提是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掌握做人道理。

要平治天下,开创一个道德的世界,就必须有一个道德的国家,国家由家组成,家由个体的人组成,最终归结到人的德行和道德人格。

【感悟】德行并不完全来自人心的自觉,需要对外部世界进行观察和认识,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德行。因此儒家多相信人性本善,注重教化。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对事物深入研究以后,知识就能丰富,知识丰富以后,诚意就能证实,诚意证实以后,心志就能端正,心志端正以后,身心就能修养,身心修养以后,家庭就能管理好,家庭管好以后,国家就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以后,天下就能太平。

【赏析】由明明德平天下,向个人延伸,最终推到人要学习掌握知识,明白事理,修身养性,培养道德情操。

而这段话强调从个人出发,通过学习,修养学问道德,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有仁德修养的人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

【感悟】格物致知,诚意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体出发,逐步推向群体,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同心圆向外扩散的秩序,为儒家的德治建构一个体系。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译文】商汤时的青铜器“盘”上的铭文说:“假如能一天做到自我改造、自我更新,就要始终如一,永远保持,做到每天新、天天新。”

【赏析】这的确是个永恒的真理!如果我们能做到不断地自我改进,自我修炼,我们就能成功。这里说的成功是自我感觉意义上的成功,而不是在现实中获得了多少名利的成功。

人生在世,最怕的就是每天都过持续不变的生活,人为什么要修炼?人要修炼的其实是我们的那颗内心,内心强大了,我们才不会感觉虚空,才能更加投入地去做任何事情。

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物质发达,精神匮乏,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感悟】内心永远保持年轻,对新事物保持关注的热情,对内心永远保持克制和反省,才能克服困难,不断进步。通常说老年人容易保守,其实不停学习和修身的人,越老越有德行和能力。尼采说:“不要认为只能在年轻人身上才能找到青春,一些老人的身上也能找到货真价实的青春。”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 知有不尽也。

【译文】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

【赏析】格物致知——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而获得知识,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地获得知识。这种认识论很具有实践的色彩,打破了一般对儒学死啃书本的误解。

“格物致知”在宋以后成了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到清朝末年,“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省称)又成了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这说明“格物致知”的深刻影响。

事实上,时至今日,当我们说到知识的获取时,仍离不开“格物致知”这一条途径。简言之,“格物致知”把我们引向万事万物,引向实践。

【感悟】儒学有独特的“格物”“践履”要求,使得中国文化成为非常注重实用的一种文化,中国人不太喜欢精细的思辨,注重灵活变通,关注思想造成的实际效用。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译文】所说的证实自己的诚意,就是要不要自我欺骗,如同厌恶奇异的臭味,如同喜欢美好的色彩,这叫做自我满足。

【赏析】这段话主要是对诚意的含义论述。

《朱子语类》卷第十五中说:“格物者,知之始也;诚意者,行之始也。”即对事物能明白其理,以达到致知的境地,然后对于道理无所不明,可是,有丰富的知识并不一定能守仁,明白事理并不一定能切实依理而行,唯意念诚实不欺的人,才能真正地为善去恶。

这也是修身、正心的前提。所以说,让意念真实而无妄地依理而发,如同厌恶污秽的臭味,如同喜爱美好的色彩,不虚伪,不自欺,每个人应当以此自勉。

【感悟】诚意,不自欺是修身之根,如果一个人仅仅只是在外部模仿和表演有德行的人,将会成为最坏的人,即伪君子。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有钱的人能够光彩他的房屋,有仁德的人,会修养他的身心,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所以君子一定要诚实自己的意念。

【赏析】作为君子,一定要有诚意,在意念将发未发的瞬间要告诫自己,使意念真实无妄。

由于意念是非,必然表现在各种言行上,而意念真诚又是美好道德品质的表现。所以有仁德的君子,做事光明正大,内心毫无愧疚,自然心胸坦然开朗,身体舒适健壮全归于诚意的结果。

【感悟】人性不变,今天的人还是喜欢用财富来装饰自身,用房子、车子和票子来证明自己,能够实践修养身心,用品德和修养来装饰自身的人仍然是少数。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译文】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

【赏析】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但是,仅仅有诚意还不行。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

所以,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理与情,正心和诚意不是绝对对立,互不相容的。朱嘉说,喜怒哀乐惧等都是人心所不可缺少的,但是,一旦我们不能自察,任其左右自己的行动,便会使心思失去端正。所以,正心不是要完全摒弃喜怒哀乐惧等情欲,不是绝对禁欲,而只是说要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欲,使心思不被情欲所左右,从而做到情理和谐地修身养性。

【感悟】修身之难在于我们既使意念真诚了,还是会受到自然情欲的影响,所谓“习气未除”,还需要在事上打磨,在实践中完善自己。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译文】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赏析】修身在正其心,不外乎是要心思端正,不要三心二意,不要为情所牵,而造成“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情况。

【感悟】修身首先要立志,立志之后,心思端正很重要,不可松懈。修身实是大丈夫所为,没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是不行的。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 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 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译文】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赏析】在这里,修养自身的关键是克服感情上的偏私:正己,然后正人。

儒学的进修阶梯由内向外展开,这里是中间过渡的一环。在此之前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在个体自身进行,在此之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开始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家庭走向社会,从独善其身转向兼善天下。当然,其程序仍然是由内逐步外推:首先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家庭和家族,然后才依次是国家、天下。

正因为首先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家(家庭和家族),所以才有一个首当其冲的克服感情偏私的问题。

【感悟】今天我们有一句俗语:“庄稼是自家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这和上古的那句谚语有些类似,我们在感情上是有偏私的,但是群体生活需要我们博大胸怀,克服自己的偏私。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译文】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絜矩之道”。

【赏析】所谓絜矩之道,与“恕道”一脉相承的。如果说,“恕道”重点强调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将心比己方面,那么,“絜矩之道”则是重在强调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方面。如孔子对季康子说:“当政者的德行好比是风,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只要风吹草上,草必然随风倒伏。”(《论语·颜渊》)世道人心,上行下效。关键是看你说什么,提倡什么,做什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袖的力量更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当政治国的人必须要有“絜矩之道”。

【感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伦理原则被人称为“黄金法则”,可以为诸大文明共同接受,可以说具有普世价值。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所以,品德高尚的,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和家族。

【赏析】这段话强调以身作则,是对儒学“恕道”原则的阐发,值得推荐给当政为官的人作为座右铭,也可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我们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有益参照。

【感悟】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动辄以老师、长者的身份教训别人,慢慢会让人厌烦,如果自己做不到而去要求别人是肯定不行的。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他也很难爱别人;如果他不爱自己的家人,也很难相信他会爱天下人。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未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散,财散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译文】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养德行。有德行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给使用,德是根本,财是枝末,假如把根本当成了外在的东西,却把枝末当成了内在的根本,那就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所以,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起。这正如你说话不讲道理,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回答你;财货来路不明不白,总有一天也会不明不白地失去。

【赏析】德行是儒学反复记述、强调的中心问题之一。把德与财对举起来进行比较,提出“德本财未”的思想,尽管从儒学的全部治国方略来看,也有“先富后教”(《论语·子路》)、“有恒产者有恒心”(《孟子·膝文公上》)等强调经济基础的思想,但总的说来,重精神而轻物质,崇德而抑财的倾向仍是非常突出的。

【感悟】“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有过生活阅历的人都会留意到这种生活现象,多少贪官奸商,固然一时聚敛大量财富,但是最终都是财产失去,人入囹圄,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的合法收入,才能使人心安理得,虽然来得满,但是平安长久。

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这说明 有德的人爱憎分明,发现贤才而不能选拔,选拔了而不能重用,这是轻慢;发现恶人而不能罢免,罢免了而不能把他驱逐得远远的,这是过错。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灾难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所以,做国君的人有正确的途径:忠诚信义,便会获得一切;骄奢放纵,便会失去一切。

【赏析】《大学》引述了《尚书·秦誓》里的一大段话,说明一个人即使没有什么才能,但只要心胸宽广能容人,“宰相肚里能撑船”,便可以重用。相反,即使你非常有才能,但如果你嫉贤妒能,容不得人,也是危害无穷,不能任用的。所以,“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当政治国的人必须要有识别人才的本领。

【感悟】关于用人“重德”还是“重才”的争论一直有,个人认为普通情况下应该“重德”,特殊情况可以“重才”,同时要对“有才无德”的人加以限制,发挥他的特长,避免他的危害。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译文】生产财富也有正确的途径;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奋,消费的人节省。这样,财富便会经常充足。仁爱的人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财。没有在上位的人喜爱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喜爱忠义的;没有喜爱忠义而做事却半途而废的;没有国库里的财物不是属于国君的。

【赏析】这段话提出了“生财有大道”的看法,即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奋,消费的人节省。这论述很富于经济学色彩,浅显易懂而毋庸置疑。

【感悟】“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这句话值得深思。

“以财发身”的人把财产看作身外之物,所以能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行;“以身发财”的人爱财如命,奉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原则,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财,或贪赃枉法,铤而走险,或贪婪吝啬,结果都是“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红楼梦·好了歌》)所以,还是“以财发身”,超脱一点好。

德行在命理中的作用

来自网络

来自网络

来自网络

在玄学中讲究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十一、择业与择偶.,十二,趋吉要避凶。这些事情都是很普及的知识。

有人说命运是人出生就注定好的,的确如此,人出生的时辰八字可以代表了一个人的命运。自古以来民间就流传着“八字注定”这句话。说明命运从出生就定下来了。但是人们不会满足于现状,自然会与命运抗争。随之产生了玄学和一些改变命运的方法。

其他内容在此文中不多说了,主要讲德。所谓德高望重,品德好的人,自然有人会拥护你,受到人们的爱戴也会更多,当你接受别人的爱戴和感激时,也接受了别人的运气。因此原本不是很好的命运也会随之变好。

记得有这样一个口口相传的故事。大概意思就是古代有一个命运不好的人,整日为生活奔波,实在受不了这样的苦了,找了一个算命先生算了一卦,先生告诉他三天之后的他会意外身亡。这个人根本不相信,就算自己命运再不好,也不至于意外身亡吧?这一天他帮人送信,为了换几个钱吃饭,路上下了大雨,他找了一个山神庙想要避雨,可是当他走进庙里,发现里面有位女孩正在避雨。自已有心进到庙内,但是转念一想,这孤男寡女同处一室对人家女孩名洁不利。想到这里转身离去,站在庙门口等到大雨过去。第三天的中午,他正中蹲在一面墙下等着干活。突然见对面出现几个人找他干活,当他快步走出墙的范围时,这面墙轰然而倒,原来是那天那个女孩在街上见到他,知道他是好人,故意让家人找他干活,才让他躲过一劫。然后他又去找那个算命先生,先生见到他之后非常惊讶,重新算过之后告诉他正是因为自己的德行,吸收了那个女孩的运气,才让他躲过一劫,命运有了转变。

“千夫所指,不病而死。”善恶都是如此,莫以小善而不为,勿以小恶而为之,就是这个道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可是千古的名言。加之一些人命中劣根尤甚,更要积德行善,否则必有大难。

个人认为,当今社会利益争夺很严峻,能不把祖上积来的德散去就不错了,不要想能积德了,除非是大善之人或是修行之人。那么怎么才能不缺德,才能积德呢?我认为,口德很重要,伤人以言,甚于刀剑。所谓口德,就是言行之德。有时候一句恶语可能会要了一个人的性命,真是如此的话,德行何来。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由此可见口德之重要。有人说,不说恶语、不骂人就积口德了。其实不对的,多说良言,少说恶语才是口德;少些抱怨、少些计较才是口德;常思已过,莫论人非才是口德。 而且口德不单单体现在语言上,当今社会,网络发达,你在网络上对一个人的点评同样是口德。总之因为你的一言一文影响了他人的心情,也影响了你的德行。

许多研究命理的人都知道一个事情,就是拿来一个人生辰八字就能发现一个人的品德高下。虽不全中亦不远矣。若是再结合身边人的生辰八字来看,其德行即可洞悉无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