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树铮(徐树铮收复外蒙始未)
故事之皖系将领徐树铮
徐树铮字又铮,号则林。他于1880年出生在一个乡村知识分子家庭。徐树铮因此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儒学教育,他七岁能作诗,十三岁便中秀才,比同龄人要超出一大截。17岁那年,徐树铮乡试不中。作为知识分子的他很快意识到,读书解决不了当时中国的问题。于是,他向父母表明了投笔从军的想法,但被父母制止了。
徐树铮
1900年,徐树铮拿了家里的钱离家投军,但最终又被父母追了回来。为了防止儿子再次出走,徐树铮父母强迫儿子成亲娶妻,想要让他彻底打消从军的念头。不过,娶过来的妻子却支持他去当兵。徐树铮最终在1901年去往了济南。他想投奔当时的山东巡抚袁世凯。
袁世凯当时正值母丧丁忧,无法亲自接见徐树铮。他派山东观察使朱钟琪代为考察这个年轻人。最终,因朱钟琪与徐树铮话不投机而错失了一位人才。就在徐树铮落难时,他遇到了袁世凯的手下段祺瑞。徐树铮的英雄气,深得段祺瑞赏识,两人一见如故。自此之后,徐树铮便成为了段祺瑞最得力的助手,逐渐在乱世中崭露头角。
段祺瑞
1905年,徐树铮在段祺瑞的支持下,东渡日本,开始学习日本的先进军事。1910年回国后,徐树铮成了段祺瑞最为倚重的智囊。在段祺瑞成为陆军总长后,徐树铮在升为陆军次长。袁世凯死后,徐树铮成为国务院秘书长,手中握有巨大的权力。尽管他一度变得独断专行,但对段祺瑞始终忠心耿耿。从日本回来后的十年中,徐树铮为段祺瑞进献了诸多计谋,最终帮助段祺瑞登顶了权力的巅峰。段祺瑞能在初年“三造共和”,徐树铮绝对当属第一功臣。
1917年冬,段祺瑞派冯玉祥率部援闽,冯玉祥受其姻亲陆建章的指使,行至浦口就按兵不动,段祺瑞对此大为恼火。陆建章又大力主和,反对段祺瑞武力统一政策,并与冯玉祥讨伐段祺瑞麾下的安徽督军倪嗣冲,严重威胁皖系军阀的统治。作为段祺瑞心腹的徐树铮自然也对陆建章恨之入骨。
陆建章
1918年6月11日,徐树铮请陆建章到驻津奉军司令部会晤时,杀掉了陆建章。最忌恨此事的还得是陆建章的侄女婿冯玉祥,虽然徐树铮在杀了陆建章后专电稳住冯玉祥,却在七年后尝到了苦果。 此时的国内民众祈愿和平,段祺瑞与徐树铮“武力统一”的主张,很快成为了众矢之的。就在皖系备受质疑之时,段祺瑞却又被曝出抵押国土向日本人借款的丑闻,皖系的名望由此跌落到谷底。
为了寻找出路,徐树铮便把目光聚焦在外蒙问题上。早在辛亥革命时,外蒙就在俄国的支持下宣布了独立。尽管后来又取消独立,改为自治,但实际上中国只是空有宗主国之名。俄国十月革命后,外蒙的高层为了避免受到波及,又生出了回归中国的心思。于是在1919年4月,徐树铮草拟了《西北筹边办法大纲》,他主张外蒙立即撤治,同时应当保持与内地政策一致。
1919年10月,徐树铮亲自前往乌兰巴托。以自拟的撤治条件向外蒙施压。在徐树铮的震慑下,外蒙全境重新回到了中国政府的管辖。徐树铮在完成撤治后专门致电在上海的,回电祝贺,将他与汉代的陈汤、班超、傅介子相提并论。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7月14日,段祺瑞发布总攻击令,曹锟、吴佩孚率军迎战,直皖战争爆发。两军从廊坊到高碑店一线展开战斗,到7月17日时,皖军将领曲同丰被吴佩孚生擒,张作霖也通电助直反皖,战局急转直下,徐树铮见大势已去,当晚从廊坊战场逃回北京。7月19日,段祺瑞引咎辞职,直皖战争结束。直系被横扫,徐树铮狼狈地逃回北京,之后他不得不前往日本避难。次年回国之后,徐树铮也曾多次向段祺瑞献出秘计搅动风云,但却再难达到曾经的高度了。
冯玉祥
1925年,徐树铮前往北京觐见段祺瑞。当时北京的局势十分险恶,段祺瑞便劝徐树铮早日离开北京。在徐树铮启程前夕,段祺瑞收到“徐树铮南下必死”的纸条。段祺瑞赶紧派人将纸条交予徐树铮,但徐树铮不以为意。
1925年12月29日下午,徐树铮在众人送别下乘火车离京赴津。冯玉祥的心腹京畿警备司令鹿钟麟将这一情况通报在张家口的冯玉祥,并请示该如何处置。冯玉祥对徐树铮的新仇旧恨一时涌上心头,指示鹿钟麟将徐树铮逮捕枪毙。鹿钟麟转达冯玉祥国民军第五师师长张之江执行,于12月30日凌晨2时在廊坊截住徐树铮所乘列车,穿着睡衣的徐树铮被“请”出列车并挟入营,随即遭枪杀。
徐树铮
徐树铮的才能胆略确实出众,在家国等大事上他也是理智清晰,其忠诚爱国之名更是被人所称赞。但是其骄纵的性子,却使得他做事出格,坏了规矩,最后落得被杀的下场。但是在那个积贫积弱的中国,他能出兵制止,应也无愧爱国将领的称谓。
没有无缘故的恨,冯玉祥为何要杀徐树铮?公仇私恨!
摘要:1925年12月30日,北洋军阀中的皖系名将徐树铮,在从北京到天津的途中,被冯玉祥派人劫持下火车,随即在廊坊车站被枪杀。成为早年的一大公案,那么冯玉祥为什么要杀徐树铮呢?说到冯玉祥杀徐树铮,先来说说徐树铮是何许人吧。徐树铮,字又铮,1880年出生,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军事人物,北洋军阀皖系名将。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因区别于同时期的另一政治人物徐世昌,而被称为“小徐”。徐树铮是清末秀才,后来弃文从武,为皖系首脑段祺瑞所赏识,因此着力栽培,成为段祺瑞最为信赖的智囊和股肱之臣。段祺瑞视其如自己子弟,为了推荐他,甚至不惜当面与袁世凯翻脸。
徐树铮书法遒劲,诗词雅致,精通经史,经常与当时名士林琴南、张謇、柯绍忞、马通伯谈学论道,相交甚笃。1925年访问英国,在皇家学院以“中国古今音乐沿革”为题进行演讲,连《泰晤士报》都发表文章大加赞誉。可见其文武双全,绝不是一般的鲁莽武夫。
1919年,时任西北筹边使的徐树铮兵不血刃,就将受到沙俄控制而以“自治”名义出去的外蒙古重新回归祖国怀抱。这是他人生最辉煌的顶峰,功劳之高,连先生也认为堪比汉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班超和“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等名将。
而要说到冯玉祥杀徐树铮,就不能不说徐树铮杀陆建章。陆建章,北洋武备学堂出身,曾任北洋军第四镇第七协统领(相当于第七师师长)、袁世凯总统府警卫军统领兼北洋军政府执法处处长、威武将军督理陕西军务,杀人如麻,有“陆屠夫”之称。特别是在陕西期间,横征暴敛,甚至以24万银元将“昭陵六骏” 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等珍贵文物卖给外国人。因此在陕西的所作所为激起了各方人士的不满与义愤,陕民多次爆发“反袁逐陆”运动。加上陆建章虽然是安徽人,却投身直系,还多次策动反对皖系将领反对段祺瑞,这自然引起了段祺瑞和徐树铮的忌恨。
1918年,徐树铮在天津将陆建章以《惩治盗匪法》为由,先斩后奏,枪毙了陆建章。陆建章为人虽然算不上是善类,但被徐树铮所杀,而且不经审判就予以正法。何况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和徐树铮是在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辆人的夫人也是同学,两家关系本来很是亲密,所以徐树铮此举,于法于理都不够坦荡磊落。根据徐树铮的儿子徐道隣回忆,这件事情后他的母亲非常难过,徐树铮也从不谈及此事,从此也再未杀人。
更严重的是,这就埋下了自己被冯玉祥所杀的伏笔。因为陆建章对冯玉祥极为器重,还把自己的内侄女刘德贞许配给冯玉祥,这样一来,冯玉祥便成了陆建章的内侄女婿,而且此后冯玉祥得到了陆建章的大力提拔和帮助。可以说陆建章对冯玉祥不但有知遇之恩,提携之恩,而且还有亲戚关系。陆建章被徐树铮所杀,冯玉祥自然就有了为陆建章报仇之心。
1925年,徐树铮考察欧美、日本回国。至京述职完毕,他又不听劝阻,执意南返。据说当时段祺瑞就收到“又铮不可行,行必死”的字条,段祺瑞急忙派人劝阻徐树铮,但徐树铮毫不介意,还拒绝了段祺瑞派人护送。12月30日凌晨,徐树铮的专车行至廊坊,被冯玉祥派人上车,将徐树铮挟持下车,就在廊坊的车站上,风雪之夜,一声枪响,一代枭雄曝尸荒野,终年四十六岁。徐树铮是政府大员,冯玉祥自然不会承认自己杀人,他报告称:“徐上将有功国家,不幸在路上为匪人劫害,其死甚惨,请政府优予裹恤。”还让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自称为父复仇,初年
与中国古代一样,“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子女为父亲复仇,仍然具有很强的伦理正当性,在舆论上也很容易获得支持。所以施剑翘杀孙传芳,郑继成杀张宗昌,杀人者或被特赦,或不被追究,就是当时的社会特殊的情形所决定的。
当然冯玉祥杀徐树铮,私仇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徐树铮此次欧洲之行,筹得不少款项,正准备东山再起,那么势必对冯玉祥所在的直系阵营构成了巨大威胁,所以派系的利益纷争或许是更主要的原因。
1932年,徐树铮的儿子徐道隣从德国学成回国。因为徐树铮与有旧交,所以他在的提携下,历任国防设计委员会、行政院参议、中国驻在意大利、考试院铨叙部司长、行政院政务处处长。也算得上是大权在握的政府要员,冯玉祥的旧部韩复榘就曾找上门来,表示愿意为徐道隣报父仇助一臂之力,但此时正值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前线部队不乏冯玉祥的旧部,一个中央政府的现职高级官员如果状告冯玉祥,肯定会产生消极影响,所以最终他并没有提起诉讼。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才提起诉讼,这次是以法律的名义来寻求复仇,而不再是私相仇杀。军事委员会批示根据1925年的刑法,杀人罪的诉讼时效是十五年,现在已经超过了追诉时效,委婉地拒绝了徐道隣的诉讼请求。徐道隣随即以抗战八年时效中断为理由提出抗诉,但无论是军事委员会还是法院,都再无下文。徐道隣后来回忆道:我在递状子时,原就担心不会有结果。但是我一定要向社会指出,谁是那个一直躲在他人背后指使杀人的主凶。他纵然有胆子行凶,但是在二十年后,有人指出他杀人罪行时,他却没有胆子承当,他这种狼狈喫蹩的情形,也使我略感安慰。只是含冤二十年,既未能手刃父仇,也未能使犯人正法,终不免抱恨终天,惟有祷告和希望历史的制裁,永远在人间发挥其正直的力量。
另外徐道隣对段祺瑞在徐树铮被害后的不作为,一开始很是不满,但后来他也逐渐释怀,因为他知道相信段祺瑞并非无情之人,而是段祺瑞信奉佛教的“轮回”和“因果报应”。陆建章杀人如麻时,可曾想到会被徐树铮所杀?徐树铮下令将陆建章就地正法时,可曾想到会在廊坊的风雪之夜被冯玉祥所杀?当冯玉祥下令枪杀徐树铮时,可曾想到黑海上的阴谋……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冥冥之中似乎早有定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