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义八字(傅作义生辰八字)

孤僻成性 2023-11-03 22:27:39 互联网

1967年溥仪去世,该以何规格安葬?周总理指示:可火化,也可埋葬

1967年10月17日凌晨,61岁的溥仪虚弱地躺在病床上,对着弟弟溥杰艰难耳语:“真想再见总理一面啊......”

可惜,溥仪没见到心心念念的周总理,就咽下最后一口气,告别了人世。

爱新觉罗·溥仪,他是末代皇帝,是新中国的公民,是政协委员,他的后事该以何规格安葬?确实是件值得商榷的事情。

溥仪的家人们将此事上报中央,周总理作出明确指示:溥仪的遗体可以火化,也可以埋葬。他表示:溥仪的后事可以按照爱新觉罗家族的规矩来办理,国家尊重溥仪家族的历史习惯。

溥仪的后半生,幸而有周总理的关心和照拂!

图|周总理与李淑贤溥仪夫妇

开国总理与末代皇帝

1959年12月,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成为新中国首批获得特赦的战犯之一,重获自由,翻开全新人生的第一页。

回望溥仪的前半生,年少登基、被迫退位、紫禁城、津门风雨、傀儡皇帝、苏联被囚、战犯岁月......相比起普通人乏善可陈的一生,溥仪的前半生经历过的每段时期,桩桩件件的事情,都可谓饱经世变。

溥仪早以为,自己的人生早已是至暗时刻,哪里还会迎来新的光明。他更不会料到,开国总理周恩来会对他这位末代皇帝表现出最真挚的关怀。溥仪喜欢写日记,他在日记中写道:

“总理对我真是父母般的关怀......”

图|溥仪被特赦

事实上,自溥仪从苏联回国那一刻起,周总理就一直关心着他的生活。那是溥仪脑海里的周恩来,是人的领袖,是他的“敌人”,也是他当前命运的主宰者。

溥仪觉得按自己过往的所作所为,他在战犯管理所不可能有好日子过,可周总理早就作出指示:“不打不骂,不侮辱认可,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同时在生活上予以特殊照顾。”

所以,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溥仪在战犯管理所,得到很多工作人员的照顾,时常能吃到专为适合他的口味做的饭菜,他切身地感受到周总理的关怀,也因此看到新生的希望。

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溥仪认真说道:

“在人民政府的关怀教育下,我认识到怎样做才够得上做人的资格......我才由鬼变成人,也才感到是真正幸福的......现在的人民政府是中国有史以来唯一的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我坚决拥护。”

图|溥仪

1959年溥仪特赦后,他得到周总理亲自接见,与他一同接受会见的还有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等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相比起其他人与周总理都算是旧识,溥仪是唯一一个与周总理往昔无任何关联的人,但他丝毫没有觉得孤单。

他一走进屋,周总理就和他握手,溥仪的心情十分激动,不自觉地说出一声:“呀,周总理。”心砰砰砰地一直跳,他有很多话想说,但真的站在周总理面前,溥仪反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周总理与他聊满族人的服饰、礼节等等,让他觉得特别亲切,看到溥仪很拘谨的模样,周总理很细心地安抚他:“你过去已经检讨了很多,不要再做检讨了,有时间可以写写回忆录嘛。”

溥仪一听,整个人也轻松了许多。这天很多人都注意到,溥仪与周总理见面,是热泪盈眶的。

溥仪走出囹圄,他没有工作,没有妻子,只有爱新觉罗家族的亲人们,周总理几乎是事无巨细地关心溥仪,在接见完溥仪等人没多久后,他又专门在政协礼堂见了溥仪和载涛、溥任等亲人们。

图|左起:溥仪、载涛、溥杰

关于溥仪的工作,在周总理的过问下,他一开始被安排到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工作,后来又遵照周总理的指示,溥仪被调入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担任文史专员。

至于溥仪孤身一人的问题,周总理也早就关注到了。

在1960年初,周总理接见溥仪与亲人们时,就叮嘱道:“你还是得结婚啊,这事,你七叔得给张罗张罗吧。”

此后周总理多次关心这个问题,1961年除夕,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又邀请溥仪与家人来西花厅过年,周恩来再次提起:“你一个人没人照顾,要找一个对象,要有个家嘛,老这样孤家寡人行吗?”

“是得有个家,总得有人照顾呀。”邓颖超也劝说道,而关心溥仪的不止有周恩来邓颖超夫妇,还有人民领袖毛主席。

在大家的操心关怀下,溥仪经时任人民出版社编辑的朋友沙曾熙介绍,认识了做护士的李淑贤,两人结婚相伴,以前的溥仪是皇帝,三妻四妾,如今的溥仪已经脱胎换骨,他告诉李淑贤:“遇见你,才晓得人世间还有这样甜蜜的东西存在。”

夫妻俩相互照顾,相互陪伴,也感恩周总理对他们的关怀。

图|溥仪李淑贤夫妇

那段时期的溥仪是幸福的,亲人相聚,伟人关怀,家庭美满,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撰写自己的传记《我的前半生》,不仅如此,关于溥仪的故事还要被制作成影片,周总理在报刊上公开支持:

“溥仪从苏联回来十六年了,他写了一本书,心情是很沉痛的。我们把末代皇帝改造了,这是世界上的奇迹。”

溥仪为此很开心,可彼时的溥仪是幸福的,也是不幸的,因为他生病了。

他正躺在病床上,五妹夫去看他,告诉他周总理如此关心支持,溥仪一时间控制不住情绪,泪如泉涌,怎么样也止不住,他激动地告诉守在病床前的亲人们:“我听到了总理的声音,是总理的声音......”

溥仪身体不好,在他与李淑贤结婚没多久的时候就开始显现了,直至后来越来越严重......

图|溥仪

病中的溥仪

1962年5月,溥仪新婚才半个月,他的身体就开始不适,出现溺血现象,溥仪相信中医,就到海军医院找老大夫诊疗,大夫给他开了中药,血也确实止住了。

1963年整整一年,溥仪时常感冒发烧,他就不断去医院,看医生,过上一段时间,他身体又好了起来。

1964年11月,一辆汽车来到溥仪家门口,车上走下来一位身穿中山制服的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才知道他是周总理派来的,邀请溥仪参加会见贵宾的宴会,但彼时的溥仪因为身体不好,还住在医院。

妻子李淑贤告诉那位工作人员:“溥仪住院了。”

“住在哪个医院?”

“人民医院。”

“几天了?”

“十多天了。”

“现在病情怎样?”

“持续溺血。”

短暂的一问一答后,工作人员没有再多说什么,很快乘坐汽车离开。当天晚上周总理就作出指示:要求密切注意溥仪的病情发展,组织专家全面会诊。

图|溥仪与李淑贤

翌日,著名泌尿科专家吴阶平、以及几位外科、肿瘤科的专家都给溥仪会诊。之后在周总理的关怀下,溥仪又转到协和医院,住进高干病房,医护人员为他采取各种积极措施,进行治疗。

在溥仪病情最危急的时刻,周总理特意指派知名中医学家蒲辅周给他看病,溥仪几乎天天需要看病,虽然找蒲辅周先生开了药房,但病情还是不断加重。

到了1967年,溥仪的身体已经极其虚弱,他食欲不振,一走路就开始喘,不过他依然保持十分顽强的生命力,挣扎着起来去看病,他去好几家医院,包括协和医院、人民医院、中医研究院。

出门不方便,打不到车,溥仪和妻子李淑贤就高价雇用人力三轮车;有时候则是李淑贤搀扶着溥仪,俩人一步一步地走到医院去。但即使花费了很多努力,溥仪的身体还是在日复一日中变得越来越差。

图|溥仪、李淑贤

9月30日的晚上,病入膏肓的溥仪或许是感觉到自己已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拉着妻子李淑贤的手,示意她坐在床边,两只眼睛紧紧盯着妻子,好像要使劲多看一秒。李淑贤看到,明明有泪珠在他的眼眶滚动,她就拿出手绢来,给他拭去泪水。

宁静的深夜,宁静的房间,溥仪与李淑贤相顾无言,谁也不说话,沉默了许久后,溥仪开口缓缓说道:“咱俩今天好好地说一说吧,我快要离开这人世了,我早已明白:我这身上的病是根本不会好了。”

“我这一世,当过皇帝也当过公民,归宿还好,现在总算是走到了尽头。”此刻的他回望自己这一生,起起伏伏,也算是常人难有的一生吧,他埋怨自己,在这并不长的生命中,没能为党做什么工作。

然后他又转而对妻子李淑贤说:“我们结婚五年多,又要把你一个人扔下了,我年岁大,又没有钱,从各方面来说都很对不起你......没有我了,你怎么办?谁能管你?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呀。”

溥仪一边吐露着心声,一边落泪,惹得李淑贤也想哭,但她极力忍住内心的不舍与难过,安慰溥仪:“你不用发愁,慢慢养病吧。等你病好些,咱们再一同去逛颐和园,逛北海去......”

李淑贤嘴上这么说,可心里也清楚,这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心愿。

图|溥仪、李淑贤

溥仪去世

10月初,溥仪的病情突然加重,李淑贤心急如焚,而且医院病房紧张,李淑贤又担心他的身体,又忧心床位,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溥杰求助了政协领导,而这个消息也很快传到周总理办公室,周总理批示四字:“特殊照顾”,溥仪才被妥善安置下来。

10月6日,李淑贤按照溥仪的心愿,将他信赖的蒲辅周医生请了过来,蒲辅周为他诊断完,说了不少安慰的话,但眼神和表情依然难掩沉重,他心里清楚:这位“天子”的寿命已然不多了。

8日,宋希濂、杨伯涛去看他,溥仪躺在床上,嘴里已经说不出什么话了,他只能依靠输氧、注射葡萄糖来维持本就虚弱的生命。 

16日晚上,昔日将领李以劻、范汉杰也来看望他,关心他的病情,溥仪用尽气力,以微弱的声音挣扎着告诉二人:“我还不应该死呀,我还要给国家做事呀!”

图|溥仪

他哭嚎着不想离开家人,不想离开世界,可“死神”丝毫没有留情,还是带走了他。1967年10月17日凌晨,溥仪望着李淑贤,发出微小的却难以让人理解的声音,李淑贤猜想,也许他在等人,等很重要的人。

李淑贤给溥仪亲弟溥杰打了电话,这位多年来一直陪在他身边的三弟溥杰终于赶到,溥仪看了看弟弟,他在溥杰耳边艰难地说:“真想再见总理一面啊!”然后在家人们的陪伴下,溥仪咽下最后一口气,告别人世。

当天上午,爱新觉罗家族的溥仪的亲人们陆陆续续来到医院,送别溥仪,妻子李淑贤为他整理好最后的遗容,她啜泣着说:“溥仪,你放心吧,别惦记我......”这份眼泪无法掩盖的悲伤让旁人十分动容。

图|溥仪、溥杰旧照

溥仪去世第二天,周总理就派人来表达慰问,详细询问了溥仪临终前的具体情况,这份关怀让李淑贤的心里好受许多。

溥仪离世,接下来要处理的便是他的后事。他的身份比较特殊,不仅是新中国的公民,是政协委员,还是深受关注的末代皇帝,关于他该以何规格安葬?也是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溥仪的家人将此事上报中央,周总理表示:溥仪的后事按照爱新觉罗家族的规矩来办理,国家尊重溥仪家族的历史习惯。

此外,虽然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曾带头倡议火葬,但对于溥仪后事的处理,周总理也作出明确指示:溥仪的遗体可以火化,也可以埋葬。根据家属意愿,可以选择在革命公墓、万安公墓、甚至另一处墓地的任何一个地方安葬或寄存骨灰。

图|周恩来总理

要知道,昔日清廷帝王尤其看重墓葬之事,有皇帝刚刚即位,就开始为自己打造陵墓,位置、规模等都要面面俱到,所以到了今天,清东陵、清西陵都成了让大家竞相参观的帝王陵墓。

作为新时期的公民,溥仪的身后事没有那般繁琐,无需建造规模宏大的陵墓,但正如周总理所言,依然要按照爱新觉罗家族的历史习惯、规矩来办理。

载涛、溥杰、李淑贤等溥仪的一众亲人们聚在一起,讨论溥仪骨灰的寄存问题。溥仪的七叔载涛率先提出:“应把溥仪的骨灰寄存在八宝山人民骨灰堂。”

溥杰支持载涛的意见,他说:“我们应该体会总理的指示,不能再给总理添麻烦,可以放在群众公墓。”

“溥仪生前很爱热闹的地方,放在群众公墓,长期和人民、和老百姓在一起很好。”李淑贤也很支持。

就这样,在周总理的全力支持下,在家人的同意下,溥仪的骨灰被放到八宝山革命公墓,10月22日,李淑贤、溥杰等人一同去八宝山人民骨灰堂,为溥仪办理骨灰寄存手续。

图|溥仪、王耀武、廖耀湘追悼会

在溥仪逝世后,周总理时常关心照顾李淑贤的生活,让那些孤独的日子不再那么难过。李淑贤为去八宝山,向爱人倾诉:“安心吧,我的爱人。你离世前耿耿于心的事,敬爱的周总理已经亲自过问解决了,你可以放心长眠了。”

1980年,溥仪离世13年,他的追悼会在政协举办。溥杰捧着遗像,李淑贤双手端着骨灰盒,按照中央的指示,他们将溥仪的骨灰重新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布第一室,与许多为革命事业做出贡献的英雄人物相伴长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